美術課程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課程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課程教案1
教學目的:
通過課程圖標設計的集體作業方式,讓學生學習課程標志的設計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設計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設計美化生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課程圖標的設計
難點:課程圖標形象符號的概括表現、課程力標獨特設計和象征意義的表達。
教學準備:
課程表展示板、課件、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授
1:引導學生了解課程表
2:引導學生說說每門課程的特點
3:引導學生學習課程圖標設計,通過分析教材中體育、數學、作文、社會的課程圖標導出設計方法。
(1)構思
設計形式:確定用什么形象符號進行設計
圖形搭配:主圖形和副圖形之間恰當搭配
色彩搭配:色彩間相互襯托,運用色彩的象征意義。
(2)畫設計稿
(3)著色(課件演示)
4:拓寬學生設計思路
課件出示其它課程圖標引導學生欣賞
5:提問:你覺得可以用哪些形象符號來表示其它的每門課程呢?
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意見,教師小結,強調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設計,個人的課程圖標設計與從不同。
三、學生作業,老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小結下課。
美術課程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的方法。
2、通過討論、探究、小組合作,學生能大膽嘗試多種對印方法,主動探究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
3、通過探究學習,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分享成功的快樂。
重點
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難點
如何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的作品。
教學準備
底版、水粉用具等
教學方法
演示等
板書設計
對印的樂趣
1、折紙對印法
2、單紙對印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中,經常會有一些美麗的紋理引起我們的興趣和遐想,你知道這是什么的紋理嗎?
那這些實物上的紋理是怎么復制到紙的上呢?
板書:對印的樂趣
二、講授新課
1、介紹對印
對印是獨幅版畫的一種制作方法。通過在底版上涂色、壓印得到豐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2、折紙對印:
(1)欣賞書中的《瓶花》、《蝴蝶》這兩件作品是怎樣對印出來的?
(2)學生講解制作要點
3、單紙對印:
(1)欣賞書中的《熊》等作品。
(2)介紹單紙對印的方法
(3)出示所形成的圖形:像什么?變轉角度像什么?
(4)展示有新意的作品,請同學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獨特之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
三、課堂練習
分析畫面構圖方法
四、展示、小結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沒有形成具體形的同學,看看你的畫面有沒有可取的部分?能不能和小組同學組合出一件對印作品?
看演示,猜想。
思考,討論。
小組研究后回答。
欣賞后研究對印方法。大膽嘗試。
談一談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比較單紙對印與折紙對印的異同。
觀察。
看教師完成的圖形展開聯想。到前面添加使之成為一個具體的事物。
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制作過程。
結合想象出的內容適當添加。
展示,評價。
小組合作完成一件新作品。
課件出示各種紋理。
板書。
提問:什么是對印?
小結。
提問,引導學生制作。
小結對印要點:
1、顏色飽滿
2、水分適中
介紹單紙對印
演示。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提問:印完后可以如何布置畫面才能使畫面更有情趣?
引導。
利用各種紋理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大膽聯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把以前了解到的版畫與本課的對印知識相聯系起來,并為以后的版畫學習打下基礎。
通過實際操作練習,讓學生自己探索出對印時要注意色彩及水分的控制。
通過教師的演示,解決本課的重點。
以教師完成的作品引導學生聯想,并鼓勵學生到前面自己動手添加,解決本課難點。
指導學生注意畫面的構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與別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五、教學修改、反思
本課面對的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對印在小學的美術課中便已嘗試過,既熟悉又充滿誘惑力,而且對印的方法易于理解、接受和操作,容易激發學生的制作欲望和興趣。但由于過多的接觸了一些具象知識,學生的想象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本課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進行創造活動。
美術課程教案3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掌握的美術知識與技能裝飾節日帽。
2、會在輪廓內均勻涂色。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式卡紙、剪好的節日帽、彩色筆、快樂的舞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節日帽材料,(空白)啟發幼兒為節日帽裝飾繪畫的愿望與興趣。
2、和幼兒討論可以怎樣裝飾,可以畫花、畫蝴蝶、畫小鳥、畫熊貓、畫小魚、畫小雞....
3、幼兒自由裝飾繪畫,注意引導幼兒可以畫的對稱,也可以不對稱,色彩搭配鮮艷,順同一方向,涂色均勻。
4、戴上節日帽,在樂曲中自由舞蹈。
活動建議:
和“六一”節日排練相結合,進行美術活動,使幼兒更有積極性。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尋找美術的素材,我發現帽子是孩子很熟悉的生活物品,充滿了豐富的藝術美感,又易于孩子觀察、體驗、創作和欣賞,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引導幼兒積極、快樂的投入活動。讓幼兒在愉快、輕松、活動中在玩中學、在玩中獲得發展。
美術課程教案4
活動內容:繪畫<蔬菜總動員>
活動目標:
1、能夠選擇與蔬菜相似的顏色。
2、學習蠟筆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活動準備:蠟筆、圖畫紙、示范畫、各種蔬菜。
活動過程:
1、觀察與演示。
(1)請幼兒觀察蔬菜,把它們按顏色分類: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白的?還有些什么顏色?
指導語:新鮮的蔬菜營養好,人人吃了身體棒!今天我們看看都有哪些菜?
(2)看圖片,都有哪些菜?說說這些菜新鮮不新鮮?為什么?師幼總結:新鮮的菜水分多,顏色鮮艷。教師啟發幼兒,說出涂色應該有一定的力度,著色均勻。
(3)教師示范,在畫好的輪廓的邊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滿涂濃,畫上蔬菜寶寶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鮮的蔬菜。
2、提出作畫的創作要求。
著色均勻、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膽想象豐富畫面。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的要點。
(1)畫的蔬菜要大,畫的品種要多。鼓勵幼兒大膽畫各種圖像。
(2)畫的蔬菜要新鮮,顏色涂滿,涂濃。
4、幼兒自由評價同伴作品,引導說出作品的色彩是否準確,涂色是否均勻,鼓勵幼兒著色均勻,有力度。
美術課程教案5
幼兒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孩子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環境、生活相聯系,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于孩子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孩子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孩子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孩子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觀察背景:
我搜索了所有關于畫車的教案(包括少兒美教泰斗楊景芝的一篇教案《大街上的車》)都是停留在畫常見的車的外形這一層面上,如何把司空見慣的題材上出新意,就要創新了,而自己的這個創新又必須能啟發孩子們去創新,我教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男孩,男孩都比較喜歡車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 。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依據這一教學理論我設計這一活動,讓幼兒初步認識了不同汽車,了解其車輛的不同功能,并借著幼兒的興趣,我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發揮,鼓勵幼兒設計出新型的功能獨特汽車來方便我們的生活。幼兒通過游戲、討論、想象、創作出新型汽車,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實錄:
目標 :跳出他們固定的框架,因而也生成了如下目標:
1、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習慣,以及記憶形象的能力。
2、引導幼兒了解不同汽車的不同功能和它們基本構造 。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鼓勵幼兒設計各種造型及功用的汽車。
活動軌跡:
1、創設活動場景,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車:開車玩游戲,(配音樂)游戲場地的不布局也讓我費盡心思,就是能起到讓孩子真正玩起來的作用。
(1)并請個別幼兒說說:你們玩的是什么車?有什么用?由那些部分組成?
(2)你還見過大馬路上還有哪些汽車?它們有什么用?(請小朋友相互講講,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
(3)小朋友你們真了不起!知道了這么多的汽車。
2、看課件,拓展孩子的思維。課件的選材都從“創新”入手,圖片都經過我加工處理達到了吸引孩子眼神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激發孩子原始的興趣。活動中孩子還是很感興趣。觀看課件,啟發孩子發散思維。(突破重點)
(1)請幼兒說說跟我們平時的汽車有什么不一樣?
(2)它們有些什么功用呢?
3、 談話活動——想象中的汽車 (重點:幼兒對汽車外形的感知,啟發幼兒發散思維的訓練。)
(1)小羊遇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嗎?小羊種了一片桃園,秋天到了,桃子熟了,小羊想把這些桃子賣掉,可是自己又不會爬樹,桃子沒法摘下來,怎么辦呢?我們給小羊造輛汽車來幫助它,但是造輛什么樣的汽車來幫助它呢?(幼兒相互討論后回答)
(設計意圖:以故事的形式出現是為了幫助幼兒在設計新型汽車時更注重汽車的功能性)
(2)小豬嘴最饞了,它說呀,我想要一輛汽車,都有好多吃的。。。設計障礙,為啟發孩子從汽車的功用和造型上進行發散思維訓練。(突破重點)
(3)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方便呢?我們需要造一輛什么樣的車,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計意圖:這個部分能拓展幼兒創作的思路,不至于局限在只為小羊設計汽車,只給小羊帶來方便)(突破重點)
4、幼兒作畫:難點:創設出高科技,不同尋常功用,及不同尋常造型的汽車。
(1)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做小小設計師,要設計出和這些車不同的,請你們想一想,你準備設計一輛什么樣的車?(點指導幼兒圍繞“想象中的汽車”這一主題進行交談。)
(2)我們設計的汽車造型要特別,還要給人們帶來方便。(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促成難點)
(3)幼兒設計新型汽車。(教師引導幼兒畫出造型新穎,功能獨特的汽車)(促成難點)
5、作品評析:
(1) 請幼兒一起動手布置一個汽車博覽會,幼兒做講解員,講解自己的作品。
幼兒互相欣賞新型汽車。
(2)請已經設計好汽車的小朋友拿著自己的汽車相互介紹一下,也可以介紹給旁邊的老師聽。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請幼兒相互介紹,或介紹給身邊的老師聽,使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產生互動。)
6、放音樂《開車歌》,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1)這些汽車設計得真漂亮,而且有這么多不同的功能,我們都比不出高低了,讓我們開起來試試,到底哪輛汽車開起來最穩。
(2)幼兒作開車動作出活動室。
(設計意圖:最后一個環節做開車動作出活動室是讓幼兒能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該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結合了5大領域的整合。
(1)社會: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習慣
(2)科學:設計高科技的,有特別功用的汽車。
(3)語言:引導幼兒大膽表述氣車的形和特點。
(4)藝術: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幼兒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
這次的活動設計流暢,目標設立準確,活動從導入、過程、到結束,層層遞進,環環相扣,重點突破,難點解決。教師情緒飽滿,教態自然大方,語言親切、,師幼互動效果好,在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利用眼神、情緒、語氣、動作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積極愉快的參與美術活動。
幼兒的美術基礎較好,孩子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幼兒畫面的布局合理,設計了各種形狀的汽車外形,及特殊功用的汽車。點評這個環節,孩子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作品,孩子很有成就感,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地位。
美術課程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衣服;
2.會用多種圖案裝飾衣服;
3.感受對稱美。
活動準備:
1.范畫兩幅;
2.收集有美麗圖案的衣服;
3.每人一張畫紙、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我們每天都要穿什么?"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
1.出示美麗的衣服,引起幼兒對畫衣服的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衣服有什么?它是怎樣的?"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衣服的主要特征。
三、分享經驗
1.出示范畫,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衣服。
提問:
(1)蝴蝶有什么?
(2)它的身體、翅膀是怎樣的?
(3)蝴蝶喜歡做什么?
老師示范和講解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的翅膀。
畫出蝴蝶的外形特征,在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的翅膀,最后添畫有關的背景。
四、幼兒再次操作
1.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幼兒用豐富的圖案裝飾蝴蝶,啟發幼兒添畫花叢、蝴蝶采花粉的情景,豐富畫面內容。
2.幼兒自由參觀同伴作品后小結。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對幼兒的作品作評價。
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掛在美工區,供大家互相學習。
美術課程教案7
背景分析:臘梅花在我們當地的生活中不常見,在這次活動中能讓孩子們初步認識臘梅花,并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表現臘梅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輕松的認識臘梅花,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不但可以讓孩子掌握一種新的繪畫方法,還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對活動對象及目標的分析:大班幼兒的表達能力已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和動作上,他們已經基本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與想象來用
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一些情感,因此較中班和小班幼兒他們對于美術繪畫非常喜愛,繪畫不但可以體現美,表現美,更能讓孩子們可以互相欣賞和直觀的把美感表現的淋漓盡致,每次讓孩子們畫畫,他們都會高興的手舞足蹈,馬上興奮起來,但是她們在繪畫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一些技巧、形式與方法掌握的還是不全面,所以我設計了這節美術活動,運用吹點畫的方法,讓幼兒學會一種新的繪畫技巧。
活動名稱:美麗的臘梅花
活動目標
1.學習吹畫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手指點畫、彩筆添畫等輔助手段表現臘梅花的基本特征;
2.喜歡吹點畫,體驗吹點畫的樂趣,提升孩子審美能力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活動準備
墨汁、紅色顏料、棕色顏料,圖畫紙、毛筆、彩筆,抹布,雪中臘梅的圖片、范畫一幅、乒乓球若干。
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觀察法:通過播放臘梅花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只是形容孩子還是不能很直觀的想到臘梅花的形態,利用課件使幼兒對梅花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示范法: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畫讓幼兒感受吹點畫的有趣,達到激發孩子們創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活動過程
一、引導
幼兒觀看臘梅花的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對臘梅花有初步認識,欣賞臘梅花的美,接著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臘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狀顏色。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師:“孩子們想不想也用這種方法自己來做畫,激發幼兒學習吹點畫的熱情。”
二、過程
1.讓孩子一起玩幫球球找家的游戲,先讓孩子練習下如何掌握吹氣的方向,以備孩子在吹樹干、樹枝時能較好的掌握生長的方向。
2.讓孩子休息下并觀看教師示范吹樹干、樹枝。這是難點部分,詳細講解。先用毛筆蘸棕色的顏料滴在紙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用力要適度,主干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在吹的過程邊吹邊講解。
3.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瓣,也可點上幾個花苞。點畫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層次,排的美觀,不能出現排隊現象。點畫后及時擦手,注意手上的顏料不要弄到衣服和桌椅上,注意衛生。
4.用彩筆添加花心。
三、教師示范完畢,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衛生。
2.能力強的幼兒可多吹畫幾顆梅花樹,能力弱的重點掌握吹的方法。幫助每個幼兒完成作業,享受成功的樂趣。
四、作品展覽
完成作品并進行展覽,互相欣賞評價。與幼兒用幼兒作品布置教室,讓孩子們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布置成的梅林,鼓勵、激勵不同水平的孩子,讓孩子們在看到自己的成績后有成就感,并在美麗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利用點畫的方法創作出更多漂亮好看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美術課程教案8
美術鑒賞課與素質教育
作者:許冉冉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前言中明確指出:"堅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用素質教育的觀念來理解和指導課程改革是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美術教育與人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學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的一種手段,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應該是一種素質教育。所以,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素質教育并不只是美術、音樂、體育某些方面的簡單疊加。那么,在普通高中開設美術鑒賞課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有何重要的意義呢?
一、滿足高中學生的審美需要,提高審美能力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都有著審美需求,需要得到審美享受。高中學生正處青春期,對美的追求,對美的需要和享受更是充滿了熱情和希望。但要真正能懂得美、欣賞美、創造美,還需要通過實踐的培養和鍛煉。把美術教育作為純繪畫性的技能訓練,以繪畫教學代替美術教育。盡管有時也帶著素質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術教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不能發揮中學美術教育的真正功能。在美術鑒賞課上,通過大量地、廣泛地鑒賞優秀藝術作品,學生就會明白什么是藝術、非藝術,什么是美和丑,就會逐漸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
二、陶冶高中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高中學生的精神境界。
藝術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同時又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形象化的表現形式。美術家一般
在表現美術作品時,會反映一定的道德規范、政治思想等。用來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高一美術鑒賞課的第七課我們大家熟悉的徐悲鴻的作品《愚公移山》他以中國的傳統故事"愚公移山"為素材,重新創作的一件作品。整幅作品,畫家用不多的人物,造成群體性的場面的景象。呼吁全國人民只有團結起來,共同奮斗,積小勝為大勝,才能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當我們看到這件作品時,無疑會受到教育,會使我們產生一種愛國主義情感。還如俄國著名的畫家夏加爾,他創作的《生日》,很富有想象力,具有夢幻的特點,畫上描繪的是他在結婚前一次與他的女友貝拉相會的印象。那天夏加爾的生日,貝拉拿著鮮花,步履輕盈地走進畫室,他便立即躍起,飛到半空中,轉過頭來吻她。人物飄飄欲仙,構思頗具幽默感,表達了畫家愉快的心情和對美好愛情的贊美。
三、 可以幫助高中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可以反映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反映藝術家的情感、愿望、理想、幻想。因此,美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富有魅力的認識世界的途徑。同時,他的視覺傳達效果又是其他文字形式所不能達到的,通過鑒賞美術作品,可以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如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榮景象。其中對各色人等的生動描繪已成為人們認識宋代社會、服飾、風俗、技術、建筑、市場等的第一手資料。觀看法國著名的畫家庫爾貝的作品《石工》,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兩個正在勞動的工人,學生在欣賞之后說"他們穿的衣服很破,石頭很沉,"說明他們很窮,勞動很辛苦。就是在這種鑒賞活動中,是美術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種種與他人產生共鳴的經歷與感受,能夠以一種藝術的眼光和態度看待周圍的一切事物,并獲得一種全新的洞察力。
四、可以娛情怡神,促進身心健康
美術鑒賞活動,實際上也是人們的一種娛樂的方式。由于美術作品都是通過點、線、面、色彩、空間、肌理等形式組成,所以畫面上的節奏感、韻律感會對人的視覺產生影響,進而使人產生聯想。因而,當我們在鑒賞美術作品時,不管是遇見那些賞心悅目的寫實作品,如一幅寧靜的風景畫、一幅逼真的靜物畫、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畫:還是一些現代派藝術家的抽象作品,如馬蒂斯充滿了律動感和裝飾性的作品:蒙德里安用直線和單純的顏色,表現一種安寧和平靜情緒的作品:米羅用單純的線和明亮的顏色,表達他天真無邪心靈的作品,都會使我們獲得一種喜悅與滿足。尤其是那些帶有諷刺與幽默的藝術,更會使人看后開懷大笑,有益于身心健康。即使帶有悲劇色彩的美術作品,你會在欣賞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心情,或悲傷,或憐憫,或恐懼等等情感得到了宣泄。總之,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美術鑒賞課的開設,對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義。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全體學生必修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意義,新課程改革以來,美術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從我上第一節高一美術鑒賞課的時候,我就發現美術教師肩負的擔子不輕,這里不單單是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問題而是如何發展學生的價值取向問題。提高學生對美術意義的認識,改進學生對美術粗淺的看法和單一目的性的認識,我懷著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的理念,設計課堂,引導學生。
法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發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一直到精神生活運動的根"。正如美國藝術教育家馬丁·杰遜在其《創造性》中所說:"一談到藝術教育,我們總談到技巧,我們不要忘記通過藝術,還要學習人類的博愛、感情、知識、公道等等,這就是藝術教育,我們應當教藝術。藝術是一種預兆的語言,它把人類的未來展示給我們。藝術把我們與世界聯系在一起。藝術也是鑰匙,它能打開一個渾沌世界以外大門。"中學美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技能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時促進智力和各種潛在創造能力的提高發展。但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個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養和提高人們各方面的素質和修養"。因此,美術教育作為一種素質教育,不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和創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接觸大量的、豐富的世界美術優秀作品,從中提高自身對世界和人類的認知能力,繼承人類的文明成果,而且還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質和修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還有一個過程有待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強化:
(1)、使學生認識學習美術鑒賞的意義。一方面要認識到美術鑒賞在學校美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正確認識和了解美術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少做一些表面文章,不要打著素質教育的幌子,做的卻是應試教學的文章。只有做好教育主導者的工作,問題才能迎刃而解,美術素質教育才能得以實施。
(2)、美術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保證。一改過去那種以升學繪畫教學代替美術鑒賞課的現象,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教學。如中國畫、油畫、版畫等的藝術語言都各不相同。又如歐洲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也有著不同的藝術語言系統。我們只有以"寬基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各類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都有最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學生理解各種美術作品的深刻內涵,領悟其美感,更好地接受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認識世界。對美術作品鑒賞的過程中,也更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激發創 作熱情與創造能力。適當的教學方法是美術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教師的作用是誘導學生領悟,使學生潛在的靈明與自由得以充分的發展。教師教學忌理性灌輸和講死道理,要留有疑點、空白處,留待學生去琢磨、開發和領悟,去挖掘學生的潛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卡也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發,鼓勵。
綜上所述,我國中學美術教育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是勢在必行。我們只有理解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樹立它應有的地位,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育人優勢,培養出跨世紀的高素質的人才。
美術課程教案9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美術課教學,高興之余,我也暗下決心,把美術這一科教好,讓美育開花結果。為了更好地開展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教材體現了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三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3課。
二、教學目標: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步驟,提高自已的動手設計能力。
2、學習卡通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卡通的形象。
3、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4、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5、學習生動表達自我生活情景的表現方法,認知生活美化與居室整理的基本方法。
6、認識、了解化及場景設計的基本知識。
7、造型表現能力、動手設計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三、學生情況分析:
1、三年級學生通過兩年的學習,在學習行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已經養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2、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創造的潛意識,對想象畫、記憶畫,有較強烈表現欲望,色彩表現力強,同時對工藝制作非常喜歡,繪畫作業普遍水平較高。
3、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并有意識地在課余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4、學生大部分對于美術知識的掌握差異較小,接受能力較強。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三.教學措施: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為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
3、課堂作業中發現學生有創意的作品和有新意的思路要及時表揚,并引導、鼓勵學生把自己所看所想的一切在美術作品中表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4、多采用“小組學習式”的學習方式。讓師生單向交流為同學之間多向交流,讓學生在智力上互相激蕩,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評價上互相檢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并從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作能力。
5、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
6、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進行各種想象畫訓練,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
7、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
8、本學期,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盡量直接作畫,以提高繪畫進度及用線造型能力,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9、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幻燈片、錄音機、錄像、電視、多媒體、范畫,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使同學們更直觀的感知客觀事物,身臨其境的效果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四、教學安排表:
周次 教學內容
第一、二周 《老師您好》
第三周《我是生活的小主人》
第四周 《方方圓圓》
第五周 《趣味動漫》
第六周 《線的表現力》
第七周 《新發現》
第八周 《有趣的圖形》
第九周 《線描外形》
第十周 《紅燈停綠燈行》
第十二周 《花手帕”》
第十四周 《留住秋天》
第十五周 《盤泥條》
第十六周 《圖形拼接》
第十七周《紙盒之城》
第十八周《幸福樂園》
美術課程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大膽地表達對波洛克作品的認識和感受,感受畫面中運用的顏色和線跡;
2、學習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自由、大膽地創作,體驗創作過程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波洛克作品若干,波洛克作畫過程的照片,課件,音樂;各種作畫工具與材料:畫布,水粉筆,刷子,皮球,瓶子,各種樹葉,噴霧器,小石頭,珠子,輪胎,花片,沙子,豆子等;袖套,圍裙。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歌表演:《粉刷匠》,簡要介紹波洛克的故事;
2、欣賞《會聚:第10號》
(1)整體感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畫面的感覺;
師:“你在畫上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好像聽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從顏色、線跡等方面來欣賞,師:“你在畫上看到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中哪些是先畫上去的?哪些是后來才畫上去的?”
“你在畫上找到了哪些線條?猜一猜畫家是怎樣把這些線條畫上去的。”
(3)、播放波洛克作畫過程的影片,結合實物演示(滴流、甩動、潑灑)介紹波洛克作畫方式。
3、欣賞《會聚:第10號》,《茶杯》,《NO5。1948》,小結:這些畫看起來很亂,但卻覺得很和諧,很有意思、很美,《會聚》意思是各種顏色的聚會。
4、幼兒自選材料作畫
要求:(1)挑選自己需要的工具來創作。先想一想,選什么樣的工具,要怎么用;(2)要節約紙張和顏料,小心別打攪別的小朋友作畫。(3)注意看自己的作品,如果覺得已經很美了就要停止作畫;
5、延伸活動:交流展示幼兒作品。觀看現場作畫的錄像,幼兒間互相交流。
師:你是選擇什么樣的工具、怎么作畫的,你覺得哪一幅畫最有意思?
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活動后感
本周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么吃東西。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并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并說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制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制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為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系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后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粘貼到剪開的紙盒里。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說,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為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發,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喂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制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并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美術課程教案11
教材分析
選用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第二冊》第七課《大魚和小魚》。魚是學生很喜歡的動物,也是在生活、電視中經常看到的,學生對魚很熟悉,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了本課的教學內容。
一、教學目標: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對比、疏密對比的繪畫表現方法,并懂得運用。
二、教學要點:
重點與難點:
1、亮的并充滿畫面的大魚。
2、學習經過對比來表現大、小魚的造型與畫面的構成。讓學生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花紋的描繪。
三、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
1、教師:課件、圖片、大魚和小魚制作圖、白紙
2、學生:畫紙、彩筆、油畫棒、黑線筆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教師:同學們,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叫小丑魚,今天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家,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小丑魚一起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放課件:欣賞海底世界錄像)
大家觀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在海底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現在請一位同學回答老師你剛才看到了什么?
2、出示課題《大魚和小魚》
(二)、欣賞:美麗的海洋世界
1、學生:看到了各種類型的魚,看完了以后感覺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魚一樣玩一玩。
2、教師:大海里的魚還有許多不同形狀的,我們來辨認一下(圓形、橢圓形、方形、三角形、棱形)
請位同學回答老師,你看到了什么形狀的魚。
3、教師:魚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為它有著特殊的身體,看它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4、學生說,教師通過課件演示魚身體的各部位的特點。
5、認識不同形狀的魚的特點。〈課件演示〉
教師小結:魚的形狀真是千奇百怪啊。
(三)、觀察
1、花紋
例如:(1)、波浪線
(2)、弧線
(3)、圓
2、顏色
在這個海底世界你們看到了多少種顏色(請一位同學回答)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
(四)、大小對比
教師:這條小魚很調皮,總喜歡和別人比誰的個子大。
(1)你們覺得他是大魚還是小魚?
學生有的說是大魚,有的說是小魚。(引起爭論,引導觀察)
板書:大小對比
(2)小游把他的小伙伴也叫來了,現在你們看看他是大魚還是小魚?(出示兩條魚的圖片)
誰大誰小,我們要把他們放到一起比較才能知道。
這張圖上哪條魚大?哪條魚小?你為什么這樣覺得?
教師小結:大,就是占的面積大、地方多。小,就是占的面積小,地方少。教師小結:作畫時應有正確的作畫習慣,敢于充滿畫面并畫大。
六、作業要求:
1、今天每個同學也送小丑魚一件禮物就是幫小丑魚和他的小伙伴們畫一幅全家福,還幫它們設計的最漂亮衣服,先想一想,然后抓緊時間畫。
2、
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3、評價
4、下面請同學們當小評委,評一評我們的畫(他評、自評、點評)評價標準:形狀、花紋裝飾、學習方法。
5、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4、教師小結: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讓我們愛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的朋友。啟發學生創作靈感。在音樂中感受自己的創作快樂。在欣賞同伴的作品時提高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后延伸:
在生活、電視中觀察魚的不同特點。觀察不同的魚。開拓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的知識面。
美術課程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理解材質的不同,美術可以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并能夠分析出各美術種類的特點,理解到美術并不等于是簡單的畫畫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欣賞、感受、體驗、參與、自主、探究。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材料和種類的認識,培養自己的審美興趣,從而產生對美術文化的關注、欣賞與探索的熱情。
重點
欣賞、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種類的美術作品,引發學生對這些作品的興趣,并進行制作材料的分析。
難點
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
教學準備
范作,美術作品工具材料。
教學方法
欣賞法,評述法、引導法等。
板書設計
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美術種類:油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等。
《出水芙蓉圖》佚名宋中國畫
《秋瑾》王公懿版畫
《父親》羅中立油畫
《秦始皇兵馬俑》秦朝
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看一看)
1、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小學的美術學習。比如可以說說他們以前的美術課都有學習有哪些內容,都是怎樣上的。
2、欣賞范作,看后有什么感想?你們是不是認為上美術課就只是單純的畫畫呢?(學生看著這些美術作品,顯得非常興奮,很好奇,很好地刺激了他們的求知欲。)
3、思考、交流、討論、發言。
(二)、展示匯報,交流探討(說一說)
教師活動:
1、讓學生把他們喜歡的美術作品(可以是美術展室里的作品,也可以是自己尋得的)呈現出來,談談它們所具有的各種特點,教師適時進行引導。
2、閱讀課文,理解帶藍色圓點的美術門類及材料;比較欣賞,課文中哪些美術種類在剛剛同學們最喜歡作品中沒涉及到的。
3、觀察自己的身邊的都有哪些美術種類,列舉一二。(比如是自己的日常用品,教室的桌椅等)
學生活動:
1、展示自己帶來的美術作品,說出它們都具有哪些特性.
2、閱讀課文,弄清因為材質的不同,美術可以分為哪幾種門類,與美術作品的零距離,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觸覺,加深對美術作品特點的認識。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感受自主學習的愉悅和成就。
(三)、欣賞評述,拓展思維(賞一賞,辨一辨)
教師活動:
1、教師展示不同門類、不同材料的美術作品或圖片,引導學生賞析各美術種類的特點,探索各種材料所體現的美感。學習美術作品所傳遞的美術文化。(對作品進行分析,比如創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個性、經歷等;材質的不同,美術作品所呈現的特點有哪些區別;中國畫為何姓“中”,宣紙外國有生產嗎?看到埃及的金字塔,又讓我們想到什么?只是一建筑物嗎?)
2、展示美術作品或美術工具對學生進行競猜,辨析各美術材料和種類。(提供美術作品或美術工具,讓學生分組選擇對猜。)
學生活動:欣賞,競猜。
(四)、歸納感受,拓展探討
教師活動:
1、請學生用一句話來表達,對這堂美術課的感受。
2、引導學生發現、認識身邊美術材料,巧用本土資源,引導學生注意環保,關注新興的高科技材料。
3、淺談現代藝術與大自然的。(以羅伯特.史密斯的防波堤為例)
學生活動:談課堂感受,說身邊可以用來創造美術作品的材料及由此帶來的思考。
設計意圖:放飛學生的想象,關注身邊生活,關注身邊美術,讓學生暢所欲言,成功展示自我,體驗探究學習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節課讓學生關注身邊生活,關注身邊美術,讓學生暢所欲言,體驗探究學習帶來的快樂。
美術課程教案13
大班美術《海底世界》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影的方式表現海底世界,感受馬蒂斯剪貼畫作品簡潔、夸張的造型藝術風格。
2、大膽地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知,體驗創作剪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組織幼兒欣賞有關海底世界的圖片。
2、材料準備:課件、剪刀、膠棒、各色彩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剪影,感知剪影的藝術形式
1、出示圖片
――猜猜它是誰?
――說說這張圖片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圖片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圖片是黑的,雖然只有輪廓,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根據圖片上的一些特征推測出他就是喜羊羊。這種黑色的只有輪廓的圖片就叫做剪影。
2、出示剪影――海底生物
――根據它的外形,說說你覺得是什么?為什么?
小結:這個剪影由各種形狀組成,我們推測可能是海馬、海龍;從彎彎曲曲的長條形狀看像是海底的植物,我們推測可能是海草、海帶,也有可能是其它的海底生物。
二、欣賞馬蒂斯的剪貼畫《海底世界》
1、幼兒欣賞《海底世界》,交流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
▲出示《海底世界》,說說海底生物的不同形態。
――你還找到了什么海底生物?
――你為什么覺得它是××?學學它的樣子。
――請大家一起來扮演自己喜歡的海底生物。
小結:你們扮演了許多有趣的海洋生物,都有著不同的形態。
▲感受畫家運用色彩表現海底五光十色的手法。
――這些海底生物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海底世界里?
小結:畫的底色用了許多色塊拼貼起來,畫家想要告訴我們海底世界是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整個海洋世界真熱鬧!
2、認識《海底世界》作者:馬蒂斯
這幅《海底世界》,是法國赫赫有名的畫家馬蒂斯的作品。他年輕的時候,畫了好多漂亮的畫,他在80多歲的時候,拿不動畫筆了,就在紙上涂上好多漂亮的顏色,然后把彩紙剪成有趣的圖案,貼成一幅幅大的剪貼畫。
引導幼兒發現海底生物的不同形態,以及海底五彩繽紛的色彩,感受作品簡潔、夸張的風格。
三、幼兒分組創作《海底世界》
提出要求:每個小組要先用彩紙把五光十色的海底粘貼出來,然后開始剪海底生物;剪的生物又要簡單又要像,為了讓你們的海底世界熱鬧起來,所以要多剪一些海底生物。
四、分享與交流
和好朋友說說自己創造的《海底世界》,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海洋世界》充滿了幻想的意境,在孩子欣賞作品時,老師主要用對話式展開,調動孩子自身所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孩子大膽想象,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造。如老師用優美的情景導入,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特點想象、表現海洋里的動物。雖然只是指一指這個簡單的動作,卻立即調動了孩子們的情緒,打開了孩子記憶的閘門,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及創造――這正是一種真切地審美感受。在幼兒操作―剪貼畫的時候,可以同時在電視中播放海底世界的視頻,讓孩子們在操作的同時,借鑒電視中的一些海底生物的形態,讓他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美術課程教案14
教學名稱:小鴨子游泳(棉簽畫)
教學思路:相對于油畫棒、水彩筆、簽字筆等幼兒園常用的繪畫用具來說,棉簽畫更適用于小班幼兒。因為,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小班幼兒更容易掌握。而且,大塊的鮮艷的顏色更能激發年齡較小幼兒的繪畫欲望。
教學目標:
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的基本形態。
2、學習用棉簽畫鴨子,鞏固用棉簽作畫的技能。
3、培養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教學準備:
1、每日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各一盤。
2、棉簽,毛巾若干。
3、不同動態貼絨小鴨三只,字卡等。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
1)教師邊出示貼絨小鴨邊朗誦兒歌。激發幼兒畫小鴨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三只貼絨小鴨,說出小鴨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習性。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提問:小鴨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圓圓的)。
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橢圓的)。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它們喜歡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
那小鴨在水里游泳的時候,兩只小腳都看不見了,它的身體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兒回答困難,再補充問:想象一下它的身體像什么數字?)出示字卡(數字2)。那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像數字2的鴨子好不好?
2、教師示范畫小鴨。
1)教師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提問:如果2字是一只可愛的鴨子,那它還少了什么?教師待幼兒回答后。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2)提問:畫小鴨時哪里畫的不一樣?引導幼兒發現:小鴨游泳的姿勢不一樣。
3、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要求幼兒注意畫紙的衛生。教師注意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鴨的身體畫粗些。
3)及時展覽,講評幼兒作業。
4、放音樂,教師扮母鴨,幼兒扮小鴨,帶領幼兒學鴨子游泳,游出教室。
(幼兒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
美術課程教案15
課題:明與暗
課時:4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現方法。
2、技能: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3、情感: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學難點: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1、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
2、射燈
3、靜物臺
4、投影儀
5、范畫兩幅
6、鉛畫紙一張(4k)、鉛筆、美工刀。
學具準備:8開素描紙,繪圖鉛筆、畫板、橡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兩邊墻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那么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出示課題)
(二)新授:(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學生理解物體明暗的產生。)
師: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寫生燈)你們來看,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放在燈光下,你來觀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誰能想辦法讓這張紙產生明暗變化?(學生上臺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來觀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的變化。
師:下面來看這位同學把紙折了一下,我們把它放到燈光下,有了什么變化?
師總結:對,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師:還有一位同學把紙揉皺了,看看它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生的嗎?
師總結:對了,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設計意圖:通過對實物的觀察理解,加強學生對物體明暗認識與體驗,并為下一步進行實踐創作做準備。)
1、同學們這里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現什么?(出示石膏球讓學生思考、議論后回答)
總結: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你們再仔細看看,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總結: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課件演示)
2、剛才我們分析了球體的明暗變化規律,其實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產生這些明暗變化,我們來找找看。(出示石膏幾何體讓學生觀察)
(四)主動參與(設計意圖:演示繪畫方法,給學生直觀印象。)
下面老師就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系。
1、第一步是整體觀察分析,要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觀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接著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然后就可以鋪大色調了,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
4、最后進行細致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作業設計:
1、學生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出明暗素描,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四、欣賞講評(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臺。)
教師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擺放到前面,全體學生欣賞討論,然后說出自己的觀點。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知道了怎樣運用明暗變化表現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并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六、拓展:
觀察其他幾何體在光照射下其結構特點及明暗變化,并進行寫生。
教學反思: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寫實素描石膏幾何體寫生的意義。了解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深淺不同的明暗關系。把這種關系畫出來,就能表現具有立體感的物體。學生在課上都能認真觀察,仔細寫生,因為初次接觸素描繪畫,所以有的學生還不太能繪制線條,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型掌握得還算可以。
【美術課程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課程《圣誕襪》教案07-01
新課程下的美術11-25
美術教學課程反思02-19
美術教學課程反思04-04
兒童節美術課程教案(精選6篇)05-26
課程教案06-24
美術課程的教學反思07-11
《美術》課程教學計劃03-31
美術新課程培訓總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