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美術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增加對恐龍的認識。
2、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初步學習如何捏制各類造型。
3、通過故事形式,引起學生想進一步了解的恐龍的學習欲望。
4、能夠以想象和仿制結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龍造型。
教學重點:
獨立完成一只恐龍造型。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不同體型恐龍的身體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準備:
師:范作
生:橡皮泥、各類小型的恐龍玩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你參觀才恐龍的展覽嗎?你知道各種恐龍的名稱嗎?龐然大物--恐龍幾百萬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給人類留下了無窮的奧秘。
2、揭題板書:“今天我們來和恐龍玩一玩做一做。”--恐龍世界
三、講授新課:
1、 出示范作。這是什么?(恐龍--長頸龍、三角龍、劍齒龍……)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2、恐龍生活在什么時代?
都有哪些種類?
它們是長什么模樣的?
你最喜歡哪頭恐龍?
……
讓學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來說說看。大家暢所欲言。
3、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各類恐龍形象具體化。和學生一起聊聊恐龍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種不同體形各有什么作用。長勁龍的長脖子;三角龍頭上的角;劍齒龍背上的刺;冀龍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選一只恐龍,一起說說身上各部位如何來捏制。
A、頭部
B、身軀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業:按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捏制一頭恐龍。
6、音樂、教師巡回輔導。
7、作業展示:集中展示,以講臺為展臺,把所有學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進行學生互評,大家互相欣賞,表揚優秀作品。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延伸:
課后查閱有關恐龍的資料,了解恐龍為什么會消失。
教學后記:
現在學生在電視、雜志上經常可以看到關于恐龍的內容,所以,對于恐龍的種類、外形與生活習性了解得很多,在這一點上,老師也不如他們。看著課堂上學生那爭先恐后、滔滔不絕的樣子,我深深地感到:這堂課與其說是我在教學生,還不如說是學生當了我一回老師。
三年級美術教案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采訪活動,了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是否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過程,敢于進行拍攝和采訪實踐,并樂于與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夠掌握照相機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訪內容,有初步構圖意識的作品。
3.是否對資料整理,編輯,展示工作產生興趣,能在某一環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必要的攝影和采訪工具,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學生分組準備采訪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器材。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2月20日——12月23日
活動一:
做好分組采訪的組織工作。
導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活動二:
教師講述簡單的攝影知識,以清晰的演示說明怎樣進行攝影,怎樣進行采訪活動。要注意消除學生對攝影實踐的懼怕心理。
要講清照相機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鈕的名稱及功能,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讓學生先模擬使用一下照相機。
活動三: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采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采訪和攝影活動。
札記:現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他們設計的問題很有深度,居然還有針對老師的“如果讓你重新選擇職業,你還會當老師嗎?”可見他們對生活和社會的認識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能再把他們當小孩子看了。
第二節
施教時間:
12月27日——12月29日
活動一:
按照計劃內容對采訪記錄資料,照片資料進行整理編輯。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活動二:
學生整理,教師指導。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制作。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課后拓展
1、鼓勵學生積極地尋找進行拍攝,采訪實踐的機會,去創作更生動有趣的形象,報道展示更有意義的事物
2.利用模擬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具體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題或活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教學參考資料
攝影其實是一種記錄影像的技術,進行這種技術的工具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一個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線的進入,使膠卷產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機包括機身和鏡頭兩個部分。機身內置快門來決定膠卷進行曝光的時間,快門其實是一個掩蓋膠卷的機械裝置,在進行曝光時按照所設定的時間而打開,讓業自鏡頭的光紀錄在膠卷之上,而鏡頭則是一些光學組件,用以結集光線,在膠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優劣取決于合適的曝光(還有構圖,色彩等等),相機快門負責曝光時間,而鏡頭不單有對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調較的光圈來決定光線量,再配合快門決定光線投射在膠卷上的時間,產生一個受控制的曝光過程,即是一個拍攝過程。而膠卷剛記錄下影像,通過沖洗,擴印等工序,便最終得到拍攝所要的照片資料。
札記:在分組下去采訪時,有一個組三位同學推來搡去的遲遲不見行動,我問他們怎么不行動?他們說:“我們三個都很害羞,不知道該由誰去說。”我鼓勵他們設計好問話稿,然后一人問一句,每個人都要鍛煉自己。不一會兒他們回來了,紅著臉說:“張張嘴也沒有多難嘛!”
三年級美術教案3
教學內容:準備課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繪畫習慣,激發學生學好美術課的興趣。
2、明確美術課的學習要求,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明確美術課的學習灑求,確定自已的學習目標。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相互介紹。
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1、出示樹葉。
2、誰有什么辦法把它變得漂亮。
A、上色。B、加花邊。C、變造型。
3、小結:同學們已經能把一片簡單的樹葉變和更加漂亮、色彩豐富。
以后我們可以用這些方法把生活中的很多物體變得更漂亮。
三、明確本期的學習目標。
1、了解本學期需要學習哪些內容?
2、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你會將學會哪些知識?
3、你最喜歡學習哪些內容?為什么?
四、創作活動
1、翻開課本第一頁看需要做些什么?
2、進行創作:自由制作各種漂亮的樹葉,在每一個樹葉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及想說的話。
3、學習創作,師巡視指導,注意提醒學生繪畫的習慣。
五、展示創作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六、小結。
課后反思
三年級美術教案4
課題:天然的斑紋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施教時間:9月21日——9月28日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式表現1-2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義,能否說出不同肌理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2.能否總結出作業過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與同學共享。
教學準備:
教師:表現不同肌理的課件,一只布袋子、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實物。
學生:提前搜集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實物。水粉色、毛筆、調色盤等。紙。
第一節:
活動一:
請學生將手伸到教師帶來的布袋子中隨便摸一件東西,并憑觸覺說說它表面的花紋是怎樣的,請大家猜猜這是什么,然后拿出來看猜得對不對。
說說自己憑什么這樣猜的,你平時注意到物品的這些細節了沒有?
放課件,引導學生發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注意的細節,讓學生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積累一些視覺和觸覺的經驗。
活動二:
教師可以將自己帶來的和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他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他們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比如說:“樹皮給我們的感覺是粗糙的,絲綢的感覺是滑滑的,金屬摸上去又硬又涼……”還可以有一些對比,譬如:棉布比絲綢粗糙,但又比樹皮細膩,皮毛的感覺比皮革溫暖,青的樹葉比枯樹葉要滋潤、細膩……
活動三:
布置練習作業:各組同學交換自己帶來的各種物品,感受一下肌理,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2-3個用彩色筆或油畫棒畫一下。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布置學生下節課帶拓印工具。
札記:去年做了一個關于有趣的葉子的幻燈片,里面有好多葉脈的紋理的圖片,今天正好放給孩子們看,讓他們感受自然界的花紋。效果很好,所以說教學資料的積累非常有用。
第二節
活動一:
教師為學生表演一個魔術:在一張白紙上用油畫棒用力涂色,白紙上除下了一些有肌理的畫面。請學生猜猜為什么會這樣?
揭示謎底:白紙的下面墊著一張樹葉。
再換一種方法:在樹葉上涂上厚厚的水粉顏料,將一張吸水性很強的紙覆蓋在上面,輕輕的壓,小心解開,白紙上就出現了紋理。
這兩種方法都是拓印。
活動二:
啟發學生自己想象,還有什么辦法制作肌理?
自己組嘗試著做一下。并交流一下制作的效果。
拓印的方法并不難,但要取得好的效果卻也是不容易的,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去嘗試,并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更快的掌握拓印的方法。
作業要求:用拓印、拓印添畫和繪畫相結合的方法制作一幅作業,可以合作。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用什么方法,表現什么樣的肌理。
作業展示,經驗交流。
收拾與整理。
札記:孩子們尋找花紋的熱情太高了,把紙蒙在電視機音箱上、門邊上……結果班主任一進班就高呼:“怎么到處都五顏六色的!”大家又好一通忙乎才把所有的地方都打掃干凈。上第二個班時,我先要求學生:“拓印時把紙的四周空出來!千萬別弄得到處都是!”
三年級美術教案5
教學目標:
1、利用墨與彩的調配變化與宣紙特征畫有趣味的兒童彩墨畫,體驗彩墨游戲的樂趣。
2、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彩墨畫中水分的控制及筆和墨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彩墨表現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運用彩墨大膽表現,體驗樂趣,表達感受。
教學難點:
合理運用點、線、面,使畫面具有節奏感。
教學準備:
水彩、墨、毛筆、宣紙、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教師檢查學生的繪畫材料和工具。
2、復習舊知;上半學期我們玩了一堂彩墨游戲課,大家還記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嗎?
3、師語:今天,我們再來玩一玩彩墨游戲。
(板書課題)
二、嘗試、探索、感知。
1、學生用筆蘸上顏料或墨,結合水在宣紙上嘗試作畫。
2、說一說,你有沒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要點:(1)水分的多少。
(2)用筆的變化。
3、說一說,在畫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探討解決的方法。
4、 師語:想不到一張薄薄的宣紙能產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極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們玩的游戲吧!
三、欣賞、深化認知。
1、出示張桂銘的《覓》。
(1)介紹這幅畫的作者及畫題。
(2)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你覺得那代表什么?
(師引導學生體會畫面上墨色的變化以及用筆的手法。)
(3)播放幽雅、輕快的音樂,讓學生想想這幅畫上表達的內容。
(4)交流想法。
(5)師語:畫家運用了點、線、墨塊和色塊,使這幅畫顯得既有層次又有節奏感,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2、出示學生范作,欣賞、研究、討論都用了哪些特別的技法。
四、學生作業。
1、學生自由創作,教師鼓勵并指導。
2、展示自己的作業,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面。
3、學生自評、互評。
五、課堂總結。
教學后記:
彩墨畫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在上學期學生已接觸過一堂彩墨游戲課了,所以,已有了一些經驗。只是有的用水份還太多,有的干脆全是彩墨。不過,由于是一堂帶著游戲性質的課,重在讓學生得到一個彩墨的體驗,能夠悟出點什么來。有的學生的作品無意中產生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總之,通過這堂課的練習,學生都得到了鍛煉與愉快的體驗。
三年級美術教案6
課題:水墨游戲——迷彩服
執教時間:3月17日——3月18日
一、教學目的:
1.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
2.學習幾種制作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3.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感受圖案的裝飾性特點。
三、教學難點: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解放軍戰士穿的迷彩服嗎?出示迷彩服的圖片,觀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圖案。許多動物為了保護自己,經過長期的進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圍環境接近的圖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賞各種有斑紋的動物圖片。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對嗎?
2.欣賞課本上有斑紋的動物圖片。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
3.學習幾種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
⑴運用點、線、面畫動物身上的斑紋。
⑵用紙蘸顏料印動物身上的斑紋。
⑶用紙對折,一半涂畫你喜歡的幾種顏色或花斑,另一半鏤刻出動物的外形,然后把紙合上,制作完成。
請同學們動動腦筋,還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老師出示利用各種材料拼貼的斑紋圖片)
4.選擇一種方法為你喜愛的動物設計一件迷彩服,和它們一同去參加動物聯歡會。
札記:
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豐富,有些孩子甚至用字母、標點符號為動物們來裝飾“迷彩服”,還有的用指頭印紋、用小印章蓋……總之作業形式多種多樣。下課時我由衷地贊揚學生們:“孩子們,你們真棒!”
三年級美術教案7
面具,指遮蓋全部或部分臉并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通常作為舞會、狂歡節或類似的節日、戲劇等的偽裝 起遮擋保護作用的外罩。
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于狩獵活動,為了便于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怪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比如貴州的地戲等。
制作面具的材料:
古代面具以青銅、玉、陶、為主
現代面具多用木頭、布、瓷、皮、銅、紙、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鋼等。 材料不同, 裝飾方法也不同。根據材質可雕刻,可繪畫,也可用紙浮雕的方法制做。
主要用于各種民間表演活動。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
白色面具
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純潔、善良、溫和,無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長壽,少者無理。 對比:京劇中的白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奸詐多疑,代表人物為曹操
黃色面具 黃色面具表示容光煥發、功德廣大、知識淵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對比:京劇中黃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韋
藍色面具
藍色面具表示正義、勇敢,為勇士相。
對比:京劇中藍色臉譜表示人物性格剛直,桀驁不馴。代表人物為竇爾敦
綠色面具
綠色面具象征賢良智慧;美貌端莊,屬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對比:京劇中的綠色臉譜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多用來表現綠林好漢。
紅色面具
紅色面具象征權力、威嚴、正義,表示足智多謀、智勇雙全。凡扮演國王、大臣者均戴紅色面具。有時藏戲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憤怒狀也常用紅色。
對比:京劇中的紅色臉譜象征著忠義。代表人物為關羽。
黑色面具
黑色面具表示兇惡,為兇怒相。
對比:在京劇中,黑色臉譜代表著公正,鐵面無私。代表人物為包拯。
半白半黑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兩面三刀,專門挑撥離間者。
地戲中的將帥面具最為引人注目,而且造型獨特,又有文將、武將、老將、少將、女將之分。它們均由面部、頭盔、耳翅三部分構成。頭盔又有平盔和尖盔之分。
這類面具特別注重頭盔和耳翅的精雕細刻。
頭盔多以龍、風作裝飾。男將多為龍盔,女將多為鳳盔,龍、鳳可多可少,有頭有尾,龍有鱗,鳳有羽,形體有圓有扁,形態變化多端。
地戲面具的這一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龍、鳳這一民族精神。有一些特殊人物,則龍、鳳并用,如李世民是真龍天子,其頭盔有龍有鳳;關羽是丹鳳眼,尉遲恭也有鳳眼,他們的頭盔也有龍有鳳。頭盔的裝飾,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意象
二龍搶寶、游龍戲珠、龍鳳呈祥、鳳戲牡丹、龍飛鳳舞、雙鳳朝陽、多喜(喜鵲)多福(蝙蝠)等等都是地戲面具頭盔裝飾的主題之一。
此外,星宿和神靈也是頭盔裝飾的重要主題。在地戲劇本和人們的觀念中,有一些人物不是世間凡人,而是天上星宿下凡或神靈所變,因而頭盔上刻著與人物對應的星宿或神靈以示其身份。例如岳飛、薛仁貴、蓋蘇文、樊梨花、薛丁山等人物就是如此。
岳飛是如來佛佛座前大鵬轉世,頭盔刻著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薛仁貴、羅成、馬超是白虎星下凡,頭盔上刻著一只老虎;蓋蘇文是條青龍所變,頭盔刻著一條青龍。如此裝飾,本來被神化了的面具表現得更加神圣了。
耳翅也是地戲面具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使人物顯得更加神勇。耳翅有龍翅、鳳翅、龍鳳翅和葵花翅等等。男將面具多為龍翅,李世民、岳飛、薛仁貴、薛丁山、蓋蘇文、羅成、馬超、韓群虎、胡敬德、單雄信等等都是如此。女將面具則多為鳳翅,如樊梨花、陳金定、穆桂英等等。
另外,胡須也是地戲將帥面具的重要裝飾,其作用是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年齡,如韓群虎、裴仁基、羅玉、宇文成龍、司馬超、伍云召、朱燦等等。
從面部的造型看,將帥面具講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棱有角,輪廓分明,既注重寫實也注重夸張。武將面具強調煞氣。多用夸張的表現手法,豹子膽、火燒眉、高鼻梁、撩牙嘴,人物形象顯得驃悍、勇武、剛烈、威 猛、深沉。
文將面具注重靈氣,著力于人物內在情感的刻畫,人物形象顯得威嚴而又莊重,平和而剛勁。少將面具則為五官端正、劍眉倒豎,多為粉臉小生形象,透著英武、灑脫、陽剛之美。女將面具則講究秀氣、嬌媚、 端莊、嫻靜,又不失武戲的人物特征,顯現出一股颯爽英姿的精神氣質。
用面具藝人的口訣來說,嘴的刻法是 "天包地(上齒咬下唇),地包天(下齒咬上唇),上下撩牙分兩邊;地包天,天包地,吡牙例嘴顯神氣"。眉氣的刻法則是"少將一支箭,女將一根線,武將如烈焰"。眼睛的刻法是"武將豹子眼,女將彎月亮,少將精氣足,文將菩薩樣"。
將帥面具所表現的人物形象特征,除了面部造型、頭盔和耳翅的裝飾以外,還特別注重用色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現。一般地,各種顏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代表著一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紅臉多為忠勇剛直的武將,關羽、楊龍、伍云召面具便是;黑臉多為剛烈、勇猛的武將,如張飛、楊玉成和尉遲恭;藍臉多為果敢之將
如單雄信,麻叔謀;綠臉多為怪異者,如南洋王朱燦、尉遲寶林;白臉多為英武之將,如馬超;青臉多為兇惡驍勇之將,二 花臉多為守關總兵,三花臉多為反派營壘中的將帥或其他偏將、副將。
將帥面具的面部造型和頭盔、耳翅裝飾以及用色的變化,使各個人物面具顯得栩栩如生,形、神、精、氣便渾然一體了。
不拘于生活的自然形態,敢于夸張、裝飾。把臉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線條,巧妙地組織、歸納到一定的形的圖案中來。
臉譜的性格化,并非要把人物性格全畫在臉上。人物性格的獨立性和它自身的復雜性,只有在情節發展中,通過表演,才能充分顯示出來;臉譜的性格化,就是要表現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氣,是臉譜的色彩和紋櫸的綜合效果。
滿族薩滿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時使用。薩滿祭祀中,依照祭祀內容要求,模擬成各種動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靈認出,薩滿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臉。身穿薩滿服,腰系腰鈴,左手抓鼓,右手執鼓鞭,在抬鼓和其他響器的配合下,邊敲神鼓,邊唱神歌,充滿神秘的色彩。
滿族面具以反映女神為主,其形成時間大約為原始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滿族面具是薩滿教的活化石,其涉及歷史久遠,內涵豐富,神秘粗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為一種純精神的萬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懼感、自卑感逐漸消失后,就漫漫演變成娛樂工具。滿族面具由莊重威嚴的薩滿祭奉逐漸轉為戲劇娛樂表演。
在清朝,宮廷和民間已廣為流傳著瑪虎戲。“瑪虎”為滿語,即假面舞,或稱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獸革、龜蓋、貝殼制成。近世多用高麗紙、樺樹皮制成,再刻繪人、鳥、鬼怪臉面形象,或慈祥,或猙獰,千姿百態。
三年級美術教案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風鈴原本是佛殿、寶塔等古建筑檐下懸掛的鈴鐺,人們喜愛它悅耳的聲音,于是模仿它的形狀以及發聲原理,利用各種不同材料制成工藝品。本課將表現與制作融為一體,巧妙利用身邊的玻璃瓶、易拉罐等多種材料,運用捆、綁、剪、貼等基本方法制作一件風吹作響的工藝作品。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了解風鈴的結構特征,學會制作和裝飾風鈴。
技能目標:在運用繩線進行捆、綁、扎等精細活動中,提高學生
的動手能力,養成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
情感目標: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3、教學重難點:
重點:
運用捆、綁、扎、剪、貼等方法進行造型設計制作。
難點:
把風鈴裝飾成漂亮的藝術品,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
4、教學準備:
課件、手工制作的風鈴、易拉罐、玻璃瓶、鑰匙、色紙、彩帶、剪刀、膠水等
5、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二、 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解決本課的重難點,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我運用實物、游戲、演示、音樂演渲染等手段,創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情景,并把兒童帶入這種情景,讓其在濃烈的課堂氛圍中進行智力活動,開發兒童智力潛能。
2、演示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我采用演示法,把演示與講解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更直觀、清楚地掌握風鈴的制作方法。
同時,我還運用引導發現法、觀察分析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多層面地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 說學法
在學法的指導上,我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借助圖片、音樂及老師的演示,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想”,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
四、 說教學程序
課改強調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前我讓學生收集生活中能制作風鈴的廢舊物品,課堂上我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 情景導入
創設情境:小鳥飛來覓食,聽到聲音就飛走了。請同學們猜猜“是什么聲音嚇跑了小鳥?”在歡樂的氣氛中引出課題。通過創設一種“聲臨其境”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 欣賞感知
首先展示各種款式的風鈴,讓學生欣賞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風鈴來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鼓勵學生大膽評價,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然后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卡紙貼出風鈴結構圖,讓學生明確風鈴是由主線、鈴托、吊線、鈴鐺等部件組成的。
(三) 引導探究
讓學生討論交流:我們應該怎樣制作風鈴呢?引導學生歸納風鈴的制作過程:
1、 選取材料。出示動畫選材游戲,老師介紹游戲規則,師生互動共同完成。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出示圖片小結制作鈴鐺的材料:一種是本身能發聲的鈴鐺,一種是碰撞能發聲的材料。接著讓學生次序自己收集的材料(老師引導學生將材料大致分類),學生按同類材料自由組合小組。
2、 設計草圖。我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形式多們、造型美觀的風鈴。
3、 制作部件。我用實物演示捆綁、扭轉等技法,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制作方法。
4、 組合造型。我先讓小組討論:風鈴的鈴托有哪些不同的造型?發散學生思維, 引導學生創作出造型別致的鈴托。接著出示幾種風鈴的不同組合結構圖,請同學們猜猜風兒吹來,哪幾種風鈴會發出聲音(配音)。最后老師小結:碰撞能發聲的材料要考慮鈴鐺之間的距離,可有序懸掛,如螺旋狀、階梯狀均可。
5、 裝飾風鈴。用演示裝飾過程。通過動畫演示,突破難點。
(四) 自主創作
首先由我展示手工制作的風鈴,讓學生在欣賞中萌發創作的欲望。接著播放背景音樂,并出示作業要求:
1、 小組合作,共同設計制作的風鈴。
2、 運用已學過的裝飾手法來美化風鈴。
通過小組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在美妙和諧的音樂情境中,創作出造型奇特、裝飾美觀的風鈴,適時對學生進行安全和環保教育,并通過觀摩、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 知識拓展
先讓學生裝說說:“風鈴給我們的生活還來哪些樂趣?”然后小結:風鈴可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出示圖片)。接著再出示圖片并介紹:古代佛殿、寶塔等檐下懸掛的鈴鐺給人們還來吉祥如意。風鈴還可以當作送給親朋好友的節日禮物。(出示: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請把你的祝福送給你最喜歡的人。)
(六) 體驗感受
讓學生把創作好的風鈴分別掛在教室的鐵線上,打開電風扇,吹動風鈴,風鈴在風中發出悅耳的聲音,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本節課的設計,我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引導學生收集材料,變廢為寶。通過美術與音樂學科的整合,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采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三年級美術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夠舉例說明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體現出來的。
2、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繪畫(制作)“大人國”或“小人國”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用對比的方法,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現方法是否有創意。
3、構圖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歡的色彩組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玩具汽車,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與這些物品大小較匹配的景物圖片,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一些有關的動畫片,電影等影像資料。
2、學生準備學具:學生將自己過家家用過的各種玩具“娃娃,動物,積木,汽車,廚具……)帶來。帶齊繪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回憶看過的有關大人國或小人國的故事,簡要說明一下故事內容。然后討論故事是如何表現主人公來到了大人國(小人國)的?
請學生將帶來的各種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說說感覺并討論: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樣物體看起來有時候顯得非常大,有時候又顯提非常小,讓學生舉例說明。
教師也可以用一些圖片,告訴學生: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顯示出來的。
2、發展階段
學生思考:你想表現大人國還是小人國?你想有那幾樣物體的大小反差來表現主人公來到了大人國或小人國?繼續啟發學生思考:畫面的主體是什么?用什么背景來襯托它的大或者小?
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意開始作業。
3、收拾與整理
4、學生的創作往往要兩課時才能完成,在第一課時結束的時候,教師可將作業收起來。
三、課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圖表現立體的大人國或小人國。
三年級美術教案10
教學目的:
1、訓練同學根據命題進行回憶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
2、運用學過的人物畫、色彩知識等組織畫面,培養同學愛學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歌曲的演唱展開聯想,在歡樂的歌聲中,回憶上學的情景。
教學難點 :
能夠運用不同的藝術形象處置畫面構圖,表示生活。
教具準備:
1、同學帶好自身喜歡的作畫工具。
2、教師準備有關上學的歌曲,提供一些風格不同的人物、景物形象范圖,讓同學作畫時選擇。
教學過程 :
一、師生問好,互相關心,調動同學情緒。
今天天氣非常寒冷,同學們有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上學遲到呢?——沒有。
大家都是遵守《小同學守則》的好同學,《小同學守則》第三條——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板書課題:上學路上
二、請同學聽歌曲《老師你早》,說一說:
1、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事?她的心情如何?還有什么景物?再請個別同學演唱一些有關上學的歌,如:《上學歌》、《讀書郎》、《數鴨子》等歌曲,說說歌中關于上學的內容。
2、教師提供有關的人物、景物形象(上學的小朋友、太陽、小花、建筑物等具有不同風格的單獨的形象)。
三、同學觀察這些形象。想一想,如何將它們組成一幅優美的畫面(學習不同風格的構圖創作)。
提示構圖要點:
1、畫面構圖要豐滿,突出人物、景物,表示主題。
2、同樣風格的人物應搭配同一種風格的景物,使之協調。
請同學嘗試組合畫面,教師可協助完成。
同學組合后欣賞范圖。
《快讓我上學》:幾只大白鵝擋住了上學的路,一個小女孩張開雙臂,想趕跑鵝
群又怕鵝啄她,而不敢靠近。小女孩臉上焦急的神情和老高的太陽,生動地表示了小女孩上學受阻的心情。它采用了中國畫雙勾填色的形式,畫面布置較合理,情節生動、風趣。
四、展開討論,說一說上學路上的遭遇,并表示出來。
五、同學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教學
后記
本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同學通過回憶想象自身上學時的情景,培養同學愛校愛學習的思想感情。從同學的作業情況來看,局部同學能將上學路上的遭遇畫下來。但也有少數同學的內容顯得單調了一些,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他們平時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三年級美術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屬于“綜合`探究”學習領域,教學要從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出發,把飛機造型作為活動目標,引導學生利用多種表現形式進行豐富的造型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本節課為飛機單元的第二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的方式認識飛機的種類、外形和初步的原理,為后一課暢想未來飛機做鋪墊。中年級學生對高科技領域有強烈的求知欲,教材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直觀的飛機圖片,通過視覺上的刺激,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熱愛科學,理解科技促使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
本課的教學設計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為,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課前收集的飛機材料,到網上查閱圖片;從小組欣賞到全班交流,暢談未來飛機的發展;作后完整地將飛機的外形、比例、結構以及不同飛機的特點表現出來。整個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教學中通過欣賞感受----審美認識----自主表現----講述評價的過程,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繪畫表現技能。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飛機畫面與實物等形式,引導學生探究飛機的起源、外形、種類等相關知識。
操作目標:學會理解飛機的基本構造與外形特點,掌握有簡到繁的繪畫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繪畫去體會人類發明飛機的偉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飛機的發展歷史及各種飛機的發明、種類,暢談飛機的特點。
難點:理解飛機的基本構造與外形特點,掌握由簡到繁的繪畫方法。
四、教學準備:
師:共同收集飛機模型、圖片資料。
生:同上。彩筆。
五、教學過程:
交流導入
由風箏的啟示導入本課教學。你知道有哪些種類的飛機嗎?能談談你乘過的飛機的感受嗎?你認為飛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將民用飛機與軍用飛機兩大類飛機的特性進行對比、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
欣賞評述
欣賞收集的餓飛機圖片和模型。在欣賞的餓過程中,可采用直觀教學、比較教學,幫助學生認識飛機的構造,分析飛機的組成部分。
課堂探索
師生共同探索如何表現飛機這樣復雜的物體?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并得出最佳方法,并演示由簡到繁的集合歸納基本形體的寫生方法,提示近大遠小透視規律在飛機繪畫中的應用。學生初步嘗試。
課堂練習
鼓勵學生嘗試用幾何歸納基本形體的寫生方法,畫自己喜愛的餓飛機,鼓勵學生自由表現畫面背景,進一步畫出自己的感受或虛擬的場景。
課堂評價
將作業布置在教師里,相互評價、欣賞。欣賞評價活動可以讓學生對其喜歡或不喜歡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述,說明理由,也可以小組或兩人相互討論評述。
課后拓展
讓學生課后收集一些科幻飛機飛行器的資料、圖片,自己也類設計未來的機場和飛機。
三年級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1、運用不同的材料和多種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龍,
2、在欣賞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材料的特征,用不同方式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龍。
教學難點:合理利用材料進行創新。
教學用具:鉛筆、記號筆、圖片等。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觀察法、啟發法、示范法
教學流程:
一、唱歌導入
同學們,你們會唱《龍的傳人》嗎?
我們來唱一唱好嗎!“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你還知道哪些龍的歌曲?學生唱有關龍的歌曲。
二、新課
龍是我們中國人獨創的形象。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征,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志。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中華民族被視為龍的傳人。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龍,你能說一說龍是什么樣子的嗎?
1、欣賞(多媒體)從古至今各種形式龍的作品。
鏤空龍鳳紋玉佩(戰國時期)
竹龍(山東泰安)
糖龍(四川成都)
走龍(云南大理)
九龍壁(北京)
龍頭風箏龍柱(山東)學生欣賞、說一說龍的特征。
2、小組探究龍的特征
通過欣賞了解龍的形象特征。如
馬頭、鹿角、鷹爪、蛇身、魚尾等。
3、展示龍的作品。
老師這有一些廢舊材料做的龍的作品。
提問:這些龍是怎么做的?請同學說一說。
4、小組探究:
1)、準備長條形紙做龍身,用剪刀剪出龍紋。
2)、用快餐盒做頭,添加上眼睛等。
5、啟發構思你能想出和書上不一樣的方法做龍嗎?
學生想,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6、實踐創作:利用不同的廢舊材料的特點和彩紙,采取剪、貼等方式做一只有趣的小龍。學生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共10頁,當前第8頁12345678910
7、作品展示評價 、學生自評互評。評選出“最佳創意作品”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評選最佳創意作品。
三、小結
三年級美術教案13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包括十八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與前面學過知識的銜接,同時,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并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教材重點: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造性的培養、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合作的學習方式:分小組(或者自由結合成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例如:戲劇表演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或按照已經分成的小組,各自分角色進行排練和表演。特別是本組所要表演的劇情,可以根據自己小組對內容的理解而改變,這就需要小組成員充分的協作,才能共同完成。
學科實踐活動(每學期2次):
1、第3課《冰棒棍玩具》
提前布置學生們搜集冰棒棍并進行加工利用,在學習了本課之后,期末進行“便廢為寶”的展覽。
2、第14課《爬升玩具》
學習之后,啟發學生思考出更多的做爬升玩具的方法,之后將自己的作品裝飾在元旦聯歡會上。
創造性的培養:在每個單元的學習之后,激勵學生創造性的進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單元的學習情況,同時設想自己在此方面進一步學習的方式、方法。
電教輔助教學:
1、錄音機、錄音帶、VCD(機、光盤)2、電子課件
3、上網(適合學生學習、教學使用得當的網站)。
評價的改革:由過去強調優劣、確定等級、考試選拔的評價方式轉向著眼于提高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的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感。
三年級美術教案14
類別:繪畫
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卡通畫的歷史,分析卡通畫的特點。通過學習和觀賞,自己設計一個卡通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認識和了解卡通畫,要求同學們自己動手設計出一個卡通形象。
教學難點:卡通形象的設計、環境畫面的構成,以及學生對進一步創作卡通畫的認識。
三、教學過程():
1、以提問法進入課堂教學
問題:同學們喜不喜歡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動畫片?(引入課堂教學。)
請同學們分析動畫片中的動物形象與真實生活當中的動物形象有沒有區別?(引入課題:卡通畫的特點)
2、講解卡通畫的歷史以及卡通畫的特點
講解卡通畫的歷史、來源。
分析卡通畫的特點:夸張、變形、抓特點、擬人化。(重點)
3、播放各國動畫片,激勵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從小培養學生愛國,與思想品德課進行學科整合,讓學生從各學科都能受到教育)
4、教師演示如何畫卡通畫
5、布置學生作業:對自己喜愛的形象來進行創作。(包括動植物、人物、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
6、讓學生以自己的眼光來點評同學的作業,促進相互間的交流。
7、播放2段具有教育意義的卡通片,來結束本課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動畫片不僅只是起到娛樂的作用,同時也能受到教育。
四、課堂小節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和了解了卡通,同時也創作出自己的卡通形象。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三年級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1、美術知識:了解葫蘆的有關知識,掌握設計葫蘆娃娃的方法。
2、美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品德教育: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葫蘆娃娃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葫蘆的特點以及設計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紋樣的設計
教學準備:
課件、彩色復印紙、剪刀、鉛筆、葫蘆、作業展示欄、彩色復印紙、剪刀、鉛筆
教學過程:
環節教學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理念
一、初步探究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講授新課
(1)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引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運用剪紙的方法設計葫蘆娃娃。
(點擊課件,播放課題首頁)
(2)創設文化情境,了解葫蘆。
教師: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嘉賓來和我們一起上這一課,大家歡迎!
跳跳:嗨,大家好!我是葫蘆娃娃,我的名字叫跳跳,誰愿意和我一起玩闖關游戲!
第一關:你曾在哪里見過葫蘆?
葫蘆是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有卷須和軟毛,葉片呈卵狀。果實光滑,初綠色,后變白、變黃。全國各地都有種植葫蘆的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第二關:葫蘆的用途?
葫蘆的果實嫩時可做蔬菜食用,老熟時可做容器,亦可藥用。經過燙烙、繪制、刺繡和加工還可以做成工藝品呢!
第三關:跳跳不跳了,這是為什么呢?
跳跳:嗚……,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哭嗎?因為我沒有伙伴跟我玩,你們能給我找幾個葫蘆娃娃來跟我玩嗎?
教學理念:參與闖關游戲,積極思維。通過開門見山的方法導入新課,交代本課任務,使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好玩的心理,通過闖關游戲,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活動。
二、深入探究
(3)探究學習,學剪葫蘆娃娃。
首先,引導學生分析葫蘆外形;
葫蘆的外形是對稱的,一般分上下兩個園,上面的圓較小,下面的圓較大。
其次,引導學生推測葫蘆娃娃的創作步驟;(播放課件:創作步驟)
折:采用對折的方法;
畫:畫輪廓時,要求要大;
畫五官時,學習用不同的基本紋樣表現五官;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基本紋樣組合成朵花紋填滿葫蘆娃的肚子。
剪:注意安全;
注意對紙屑的處理。
教師邊演示創作過程邊啟發學生思維,引導他們進行創作。
(4)引導賞析,開拓視野。
(點擊光盤,播放教師設計制作的葫蘆娃娃,供學生欣賞。)
觀察、分析葫蘆的外形。
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膽的將想法運用于創作實踐中。在范圖中找出常用紋樣。通過引導發現,使學生了解葫蘆的外形;通過教師的啟發,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通過創作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和提高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制作葫蘆娃娃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思考、歸納、的學習方法。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評展延伸
(1)學生作品展示
(2)電擊課件:
小跳跳:哈!哈!謝謝大家給我叫來這么多的小伙伴,我跟小伙伴玩去嘍!再見!
(3)教師: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學習它有什么用?
(4)延伸:展示葫蘆燈籠。
教學理念:通過跳跳的話使學生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四、課上所學知識、技法;
教學理念:通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啟發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扮美自己的生活。
【三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6-14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0-01
三年級美術下冊教案06-17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1-10
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案06-16
三年級美術上冊教案10-01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