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美術教案

時間:2022-06-15 08:06:21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美術教案1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美術教案14篇

  初中美術教案 篇1

  課 題:你、我、他

  學 科:美術

  課 型:造型·表現

  授課時間:

  授課地點:

  授課老師:

  指導老師:

  教學目的:

  通過有序的、活躍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認識的線條、形狀等造型要素,開拓思維,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同時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重點:

  臉型特征及表情特征的認識。重視對學生大膽地進行造型表現的信心鼓勵,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自由地運用線條、明暗等對人物有意圖地進行夸張或變形的實驗性繪畫。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觀察,抓住所畫對象特征,以夸張抽象或生動寫實的不同手法,畫出自己對人物的不同表情變化的特殊理解。用自己的筆塑造一個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教學關鍵:

  仔細觀察,有意識地改變傳統畫頭像的方法。

  教具準備:

  自制圖片、教本及有關參考資料。

  學具準備:

  美術課本、作業紙、筆、橡皮等。

  課 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同學們終于順利跨過小學,升入初中。面對新同學和新老師,還有嶄新的校園和環境,我看到同學們都很興奮。 前面你們上了三節課,也認識了三個新老師,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姓楊,以后我就要和同學們在這里,度過我們三年最美好的時光。還要一起來學習非常有趣的美術課。(問同學: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美術課啊?)好,那么我們現在就開始上課。

  二、引入新課

  翻開課本第一頁,我們來學習新編的美術課本第一課《你、我、他》。(板書“你、我、他”)我想先問問同學們,當一個人走入你們的視線之內,比如老師我。那么你們最先注意到的是我的哪一部分呢?是不是除了高矮胖瘦就屬頭部最吸引人呢?對了,頭部是一個人最具特征的部位。當然了,一幅肖像畫不一定只是對頭部的描繪,它也可以是一個人的全身像。一位著名的美國藝術家曾對約翰·辛格·沙君特說:“每當我畫出一幅肖像時,我就失去了一位朋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也許是因為他畫得太逼真、太肖似了。在攝影術發明以前,像國王、王后、富商這樣的重要人物都要通過雇傭畫家來為他們畫肖像。

  這些肖像充滿了他們生活的線索,人們能從華麗的服裝或是嚴謹的制服上看出被畫者的身份。攝影術發明以后,畫家們開始認為逼真地再現人物肖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思考創作肖像畫的新方法。他們開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尋常的方式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思緒。這就是肖像畫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那么今天我們重點要來學習人物頭部的肖像畫。剛才我們說了,頭部是辨認一個人最具特征的部位,我們要想知道同學們是否高興時,我們就會從他們的臉上露出的神情來加以判斷。不論是開心還是沮喪,都是通過你們的五官表現出來的。所以人物頭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狀態,還有性格特征。

  三、進行新課

  好,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本第三頁,這里有一幅宮六朝先生的《小女孩》肖像畫,現在誰來告訴我,這個小女孩臉部五官都有一些什么特征?(簡要分析)好,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世界著名大師馬蒂斯的畫(圖1):

  圖1 女人像 馬蒂斯

  圖2 自畫像 弗洛伊德

  現在又有誰愿意告訴我,這幅畫面中的女人有些什么特征? 特征:鼻子很長,眼睛露出休閑而略顯疲憊的神情。嘴巴隨意地撇著,頭發隨意地散落下來,整體感覺慵懶而散漫,是不是? 再看另一幅(圖2),這是英國畫家弗洛伊德的自畫像 所謂自畫像,也就是自己照著鏡子畫自己。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說說他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臉是方形的,“國”字臉,眼睛長長的,兩只眼睛距離很近,感覺充滿了不安,嘴巴扁扁的,緊閉著,感覺就像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是不是? 那么,剛才我們說了,自從照相術發明了以后,人們開始尋找創作肖像畫的新途徑和新畫法。現在我這里還有一些其它不同畫派的畫家畫的一些肖像畫,大家一邊欣賞一邊注意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風格有什么不同。

  圖3女人 畢加索

  圖4自畫像 瑞士 克利

  圖5 男人的頭像 襲勒

  圖6自畫像 達利

  圖7正面像

  圖8 自畫像 凡高

  (教師總結)好,剛才我們看了許多不同畫派和風格的肖像畫,很多同學都回答得很好,一下就抓住了畫面人物的特征。不論是什么風格的畫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人物頭部的特征主要通過臉型,五官和發式來表現。而藝術作品又往往通過對人物面部的刻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表現某一主題。 在大家再看一看課本下的這三個人物,仔細體會畫家的用筆技巧。

  (再具體分析三幅圖。提問同學:第一幅只用線條,隨意的幾筆就將男青年的神情表現出來了;第二幅是用水墨,有濃有淡,有粗有細,體現出小女孩的天真含蓄;第三幅是用鉛筆畫的,略帶明暗表現手法,刻畫出少女略帶憂郁的氣質。)

  四、課堂作業

  現在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習慣的表現手法選擇一幅肖像畫進行臨摹(講一下什么是表現手法)。下面讓同學做作業。(提醒注意:臨摹時最關鍵的是體會畫者描繪人物時的情感和手法,如何通過畫筆使人物更具個性化。)

  五、引導評價

  取幾張完成的作業作簡要評價。 讓學生參與評價并把本節課學習活動的體驗(感受)寫在作業紙上。

  1.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臨摹出畫中人物的神情么?

  2.這樣的練習活動使你感受到快樂了么?

  初中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學習風景構圖知識,遠、中、近景的處理方法和樹木的表現方法。

  2、學習鉛筆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懂得如何區別主次進行概括。抓住重點,分清層次,能畫一幅簡單的風景畫。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構圖知識和鉛筆畫技法,畫一幅以樹木為主的風景畫

  2、怎樣表現和處理好以樹為主的風景畫的質感和空間感

  三教務長:風景寫生的范圖

  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風景畫欣賞導入。展示許多風景寫生的范圖,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揭示課題,《風景寫生》,板書

  三、學習新課:

  老師:請用你自己學過的美術知識對這幅畫進行評析。

  (學生發言踴躍,通過發言復習了透視、構圖知識。)

  老師: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表現。

  (老師繼續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學生:原來我們經常生活的校園畫出來也這么美呀!我也要畫一畫我們的校園。

  課堂外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四、學生作業:

  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業展示:

  展示學生優秀作業,請其他學生來點評,指出畫的好的地方和還欠缺的地方。

  六、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談出去寫生的感受。

  初中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一張紙條經過切割、折曲就能設計制作出各種造型新穎、風格獨特的椅子,本課讓學生通過座椅的設計與制作,關注生活,敢于創造。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通過紙板的切割、曲折,設計制作造型美觀、功能實用的椅子與沙發。初步了解立體構成知識及在設計中的應用。

  (2)隱性內容與目標:通過椅子的設計,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認識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培養敢于想象、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和立體造型的設計能力。在思想上關注家鄉的變化,提高“三亞是我家,保護、建設靠大家”的好市民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設計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生活中充滿設計,設計的前提使敢于創造。椅子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生活用品,但很少有人有意識地注意它、研究它、分析它的造型、功能、材料、色彩以及風格、品位。引導學生通過設計椅子關注生活中的其他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2)難點:

  設計構思。椅子設計用材很少,技法也較為簡單,關鍵是構思。紙板的聯想是通過一張紙的切割、彎曲設計椅子,盡可能少去掉或添加紙塊,這里含有立體構成的因素。

  教具準備:剪刀,卡紙,雙面膠及各種風格紙板坐椅作品(教師)。部分學生優秀作品。

  學具準備:各色硬卡紙,剪刀,雙面膠,彩筆,貼紙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導言:

  大家看圖片,并回答問題,(課件展示圖片)

  設問:①你能看出圖片上的景物是哪里嗎?

  ②你能看到與美麗的景色不協調的地方嗎?

  提問:你是否留意過該藝術椅的造型?

  提問:該藝術椅的作用?

  小結:方便。舒適。美觀。情趣

  以三亞本市東西兩河河堤上的藝術便民座椅受到人為的破壞為切入點。

  (課件展示)殘缺不全的藝術卡通便民座椅展示

  ③面對人為的破壞,作為少先隊員。團員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觀看、討論

  自由回答:三亞河景,椅子,殘缺不全的藝術卡通便民座椅。

  例如:手、足球、動物等

  例如:走累了休息,好看等等。

  學生思考并個別回答:例如保護環境以身作則,以三亞好市民自律,愛護家園,影響家人朋友,設計更堅固更美觀的便民座椅

  講授新課

  要想設計出好的座椅,就先來了解我們生活中的其它座椅。

  ⑴生活中的椅子還有哪些呢?

  (課件展示圖片)生活中的座椅

  設問:你知道它們的社會功能、造型特點、材料、擺放的環境嗎?

  ⑵思考與討論:(課件展示問題)

  ①體會一下坐在椅子上的感覺,座椅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點擊進入:座椅的特點:座椅具有實用、舒適、穩定。以人為本

  ②座椅的結構你了解嗎?你看到的椅子都是由幾條腿支撐的?它們穩定嗎?為什么?

  點擊進入:座椅的結構:座椅的結構一般為腿(支撐點)、面(承重點),靠背。

  ③你能用紙板設計制作椅子造型嗎?

  這節課我們就是把紙板想象為塑料。鋼材。木版等來設計創意坐椅。

  課題揭示:(板書)紙板的聯想——坐椅設計。

  (課件展示)設問:怎么樣通過紙板來設計制作坐椅?(切換FISH)

  (課件展示動畫教具、圖例、講解):紙板的聯想(構圖、卷折)

  小結:由一張紙上通

  過折、卷、利用點、線、面的角度及紙張粗細大小變化,盡量少去掉紙塊或加紙塊的來完成造型。

  注意:造型要符合現代造型設計的造型特點:簡潔、藝術性強、以人為本

  以支撐點(椅子腿)可以是:四條三條兩條一條

  (切換FISH)示范其中之一(四線)(兩線一面)(兩面)(一面)

  (并出示學生優秀創意作品)簡述

  學生看圖片思考并回答:

  例如:①沙發、生活用椅、辦公用椅、公共用椅等。

  ②足球、逗號、花朵等。

  ③家里、辦公室、食堂、餐廳、會議室、客廳等。

  學生細心體會坐著的感覺:舒服、穩定等等

  學生觀察課桌椅

  學生討論、觀察、回答:由靠背、椅面、椅腿構成。

  數學知識: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學生欣賞

  師生雙邊活動

  課堂練習

  以(三亞是我家,“美護”靠大家)為主題

  ①把紙板想象為塑料、鋼材、木材等材料來設計制作創意座椅。

  ②比一比,看誰能最快設計制作出即創意、好看、實用、穩定的座椅,作品可為1、2個小椅子或一組椅子、沙發。

  ③要求大膽創新,構思制作可組成小組合作可單獨完成

  巡回輔導,必要時與學生共同完成制作,(提醒安全問題)

  把講臺作為學生作品的展示臺。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合作并構思制作學生欣賞作品并作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

  展示與討論

  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并談談自己的創意:椅子的造型特點,放在什么環境下最合適,如果真投產,用什么材料制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創意。

  課堂小結

  請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肯定學生的努力。從今后多留意身邊的事物會發現生活中的設計無處不在。

  初中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種相架的材質和加工特點。

  ②初步了解平面圖畫法,認識示意圖。

  ③學會正確畫出作品的示意圖和結構圖。

  ③初步學會從作品的功能、結構、材料、工藝四個方面進行作品設計。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學會用草圖表達自己的構思設計。

  ②通過與同學的交流、評價,能夠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反思,進行修改,完善和優化自己的設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體驗勞動創造美的思想情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② 通過作品的設計、探究,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③ 通過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設計,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平面圖設計技能。

  2、難點:相架結構設計和工藝流程設計。

  三、【教學器材】

  1、教具: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木制相架模型

  2、學具:鉛筆、尺、量角器、圓規等。

  四、【教學流程圖】

  五、【教學過程】

  (一)確定設計要求

  1、提問:

  ①生活中你喜歡拍照嗎?那么你最喜歡用什么方式來保存相片呢?

  ②如果有一個精美的相架,不僅可以珍藏你美麗的相片,還可以點綴美好的生活,你準備設計一個什么式樣的相架?這個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

  2、通過欣賞作品分析思考:

  教師提供多種式樣相架或圖片,組織學生欣賞,觀察這些相架的材料特點和造型特點,分析思考它們的優缺點。

  3、想一想:

  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求,獨立或尋找合作伙伴,填寫“初步設想”的表格。

  說明:問題內容的選擇最好是引導而不是要去難倒學生,讓學生對教師每一個問題都充滿好奇,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和分析,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再按照自身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提出設計要求,從而有目的地進行收集相關資料。

  (二)收集分析資料

  1、收集資料

  ①組織學生在課前上網瀏覽,參觀買相架的文具店,各組根據自己提出的設計要求,搜集有關資料(教師提示以下查找范圍)。

  (1) 木制相架和其他材料的相架比較,有哪些獨特之處?

  (2) 各種造型木制相架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3) 過去和現在在人們心目中木制相架的作用。

  (4) 目前市場較常見的木制相架有何特點?

  ② 布置學生單獨或尋找合作伙伴,到商場或照相館去了解更多有關相架功能及材料的情況。

  2、分析資料

  (1) 要求學生能將所搜集的資料(文字資料和圖案資料等)進行下載。并相互交流。

  (2) 各組根據搜集的資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進行分析比較,尋求最適合自己“初步設想”的有價值資料。

  3、分析材料

  制作相架可用各種材料,如木料、塑料、金屬等,本單元做的相架所用的材料為木料。在分析材料時,教師要重點介紹常見木料的特征、用途以及木料的接合方式。

  (三)學習構思方案

  1、觀察思考

  學生觀察教材中P15頁“簡易筆筒的草圖”,并思考、討論:簡易筆筒草圖應怎樣構思?有哪些注意點?造型和材料有哪些特點?

  2、嘗試構思方案:

  ①從筆筒的設計遷移到相架的設計,提示學生從相架外觀造型、尺寸大小、功能結構、材料選用的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與思考。

  ②引發學生對各自的初步設想進行再構思,并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如何運用這些木制材料特點創作作品進行思考。

  ③通過實物投影儀交流“我的初步設想”表格,指導學生對作品的主題開展討論。

  (四)相架設計表達

  1、設計草圖

  ①學生獨立或者尋找合作伙伴設計樣稿,學習用草圖表達相架的設計意圖。

  ②運用實物投影儀對設計圖進行展示和表達。

  2、完善設計

  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組織學生交流,表達各自的設計意圖,相互指出草圖設計的合理性、新穎性以及提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通過引導和幫助,讓學生獲得好的創意進行“再設計”。

  說明:

  讓學生觀察教具實物,分析它們的特點,探討在構思設計方面的方法、關鍵,為后面的設計構思做準備。

  教師在學生確定構思中,可適當給予一些提示,使學生的作品更具有亮點,并及時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讓學生順利地找準設計創作的入口。

  創新是從設計開始的,學生通過活動,把最初的“初步設想”提升為“設計方案”,學會了用繪制草圖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并通過交流,進行再設計,確定最后的方案

  (五)技能體驗

  1、平面圖和結構圖畫法

  (1)認識平面圖和結構圖

  對照相架實物,認真觀察,參考課本上P15頁簡易筆筒草圖,了解草圖的畫法。

  (2)對自己的構思進行設計表達。

  (3) 教師示范操作

  (六)修改相架設計

  1、討論相架的工藝過程,使學生對操作過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熟悉設制作的一般順序。制作相架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途。

  2、引導學生修改相架設計草圖,并提請學生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①相架的成角度粘合:框架外框和框條的拼角有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45度拼接等等,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②拼接45度角時,劃線工具可用量角器、角尺固定角、正方形的對角線等等,哪種方法合適就用哪種;

  ③相架的“框架槽”,在設計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框架槽的深度與框架背板的厚度要求,如果框背板的厚度大于或小于框架外框與框條所形成的厚度,那么把照片放入相架內,都顯得不合適。由于框架外框與框條不是同一塊木料,在拼接時要考慮到交叉拼接,這樣拼角粘合才有牢度;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及時對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實現師生間的互動,

  初中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通過立體組合的設計,理解和掌握立體構成的各種知識,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增強敢于創造的信心,體會創造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設計的美感。通過調研、研討、設計、制作,去感受生活用品設計的美感。本課重點就是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設計的美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三、教學難點:

  立體設計。既要考慮生活用品的使用功能,又要使設計既美觀又有新意,這些對學生來說確有一定的難度。設計中需要立體構成的知識、紙工制作的技法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五、教學材料:

  色卡紙、剪子、膠水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有的我們會認為很精美,有的我們也非常熟悉如(臺燈、茶壺、桌子、椅子、家具等)有沒有同學想嘗試著將這些物品自己設計制作出來呢?(出示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

  (2)新授:

  應當首先選擇一件自己感興趣的生活中日用品如(臺燈、餐桌、茶具等)對所選定的對象進行一下分析首先確定它是由幾部分組成,想象一下每部分的展開圖是什么構成例如臺燈是由燈罩、燈架、燈座以及電線組成將每部分的展開圖畫在相應的卡紙上。然后,根據圖紙進行剪裁和粘貼。

  (3)注意事項:

  所做物象為立體的畫圖紙時應考慮全面。

  (4)教師幫助指導學生

  七、小結:

  本課制作比較困難復雜,學生應有很強的立體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如何解決這個難點,需要我們探討。可以進行嘗試抓重點、縮小范圍、降低難度、開闊學生得眼界等教學方法。

  八、作業:

  將所做物品各部分的平面展開圖畫在色卡紙上。

  初中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類型課,以日常家用電器的造型設計作為教材的主體內容,旨在培養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設計產品,《繽紛家用電器》形成面對生活實際需要的設計意識,通過探究性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本課提及的家用電器基本上包括了一切需要耗用生活用電或電池進行工作的家用物品。

  教材試圖以展示造型各異的常用家電圖片作為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設計與生活的聯系,并讓其了解設計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作用。教材提供了一張學生課外進行家電市場調查活動的情景圖片,使學生產生共鳴,幫助進入第一個學習活動及參與社會調查,培養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習合作交流的水平。教材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相關圖文資料,給調查方法必要指導。整理資料的學習活動能有益地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良方案,相對降低了學習難度,為后面活動的順利開展做準備。

  教材p11以家用理療儀的設計草圖作為教學范例或許還不夠典型,教師可以嘗試選擇學生更為熟悉與更加實用的家電產品,展示效果將會更好。

  “活動一”是與“活動二”直接相關的一個課前準備活動。主要引導學生嘗試有目的地進行市場調查,為“活動二”的設計改造提供信息與依據。

  “活動二”的設置根本意圖側重于培養學生面對生活需要的設計意識。因此,如果能夠更加積極明確地提示借鑒“活動一”市場產品調查的學習成果,或許比對自己家里一件電器進行設計改造,更能促進此種意識的提高與強化。

  “活動三”在“活動二”的基礎上,突出了把設計稿進行視覺美化,繪制產品設計效果圖的意圖。

  “評價建議”中對前兩個學習活動的評價重在學生學習態度,對后一學習活動在知識的理解運用方面提出了一定指標。

  “資料庫”關于工業產品設計程序的說明,有利于學生對產品設計過程的了解,從而提高對工業造型設計的整體認識。

  “學習大空間”中提供了設計效果圖的繪制步驟,鼓勵學生在表現技法上有所追求。

  二、教學目標

  1、能夠參與有意識的市場調查、信息收集和處理活動,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2、能夠根據整理的調查信息,提出改良產品設計的方案,并畫出大膽創新的創意稿。

  3、能夠掌握家用電器設計效果表現的基本技巧,繪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創意效果圖。

  4、能夠培養學生面對生活需要的設計意識,體驗設計對人們生活品質提高及社會進步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三、教學思路

  整個基本教學過程由“信息調查——設計創意——效果表現”三部分組成,先是學生分組自行進行市場產品調查,收集相關信息,然后整理資料,提出設計方案,進行創意設計構思,再繪制設計創意稿,嘗試獨立創意設計,最后繪制產品設計效果圖。

  針對本課社會實踐性較強的特點,突出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與交流,是本課教學組織的關鍵所在。教師在課堂教學前積極布置學生認真完成好相關準備活動,是保證課堂教學互動深入展開的前提。

  首先發動學生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分工協作調查了解與一件家用電器相關的產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資料。這件家用電器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家中認為設計不夠滿意的產品,也可以直接調查學生自己喜愛的家電產品,比如mp3播放器、隨身聽等電子產品,目的是為“活動二”的設計改良活動順利展開做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對調查過程中的有關注意事宜應作必要指導,幫助學生根據“活動二”的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完成產品市場調查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對家用電器的市場信息調查包括產品使用者的情況調查,市場銷售的情況調查,國內外同行業的產品情況調查等。例如學生針對產品使用群體分類調查時,可分別記載長輩與同學對此產品的意見反饋。在調查過程中可以用表格形式記錄,可根據產品特點設計表格,例如可以視其功能、形狀、顏色、材料、質感等予以記錄,再給予等級印象評定。

  另外,調查中可以用多種方式收集資料,例如可以收集宣傳圖片資料,也可以用速寫方式畫出產品,對特別的細節設計處理可畫詳圖,還可以用攝影的方式記錄。

  然后整理資料,寫出調查總結,將要改造的家用電器的圖片資料連同改造方案一起在課堂教學中與同學交流意見,畫出“活動二”要求的設計創意稿。學生作業可通過自由聯想與大膽構思畫出設計草圖。然后,教師組織學生介紹自己的設計,引導學生從消費者的角度對同學的設計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學過程在以學生互動為主體,教師適當引導的方式中進行。

  “活動二”的另外一種教學組織方式或許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嘗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外進行“活動一”的資料整理,寫出調查總結的同時,畫出通過小組充分醞釀的家用電器改造方案創意稿,并寫上設計說明后,再進入到“活動二”的課堂教學中來。教師讓各個學習小組之間交換創意稿。每組學生從消費者的角度對其他小組同學的設計創意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每組同學也可以積極闡明自己原有的設計創意主張,補充、完善本組的改良設計。教學過程始終在學生互動促進中推進,在教師適當觀念引導中深入,最終幫助每組學生獲得一種更為合理的設計改良創意。

  接下來進入“活動三”的學習。教師適當強調工業造型設計創意效果表現的要求,在作品分析過程中,突出在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下,體現產品的形、色、質等諸多要素的最佳組合,通過經典圖例分析和學生參與討論來加強學生對表現技巧的認識。提示學生注意把握產品效果圖繪制的一些表現方法與技巧要點。然后,布置學生獨立設計一種家用電器,畫出具有一定美感的創意效果圖。最后可以讓每組學生自己集體評出本組的最佳設計創意表現圖,并與其他小組同學進行學習交流及展示。

  四、教學選擇

  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域,學生對家用電器的日常認識或許只是停留在老式臺燈、電扇、電話機的階段。學校附近也不會有可以支持進行市場調查的電器市場,現代都市涌現的許多新型電器難以進入學生的視野。對此,教師可以直接從臺燈等最常見的電器設計入手,甚至就是泛指照明用具設計等更加普遍的電器產品也可,省去市場調查的活動環節。

  即使在此種教學條件下,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面對生活需要的設計意識還是可行的。課前布置學生分組,每組學生直接對自己家里使用的電器進行繪制后,征求家長對電器使用的看法,根據教材p10提供的表格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再參照前面提示的教學思路展開教學活動。

  對于繪畫工具嚴重缺乏的地域,教學中只需要求繪制產品設計創意鉛筆稿的階段,教師可以針對鉛筆效果,適當提出些畫面美化的技法,比如:把產品草圖的外輪廓線加粗強調,運用側鋒線條在體塊轉折處加強兩個塊面的明暗對比等。

  五、教學建議

  本課兩個課時的課堂教學時間應該主要是教學總結與交流時間,把大量的學習活動內容安排在課前布置完成。把握這點是教師贏得教學主動的關鍵。

  “活動二”的相關課堂教學如果建立在學生已經課外完成了“活動一”的市場調查活動,并已分小組畫出了改良設計稿的基礎上,那么,課堂教學就可以變成教師引導學習小組之間更有意義的教學討論了,教師將擁有更多教學引導與評價的空間,根據小組市場的調查分析介紹與創意稿的繪制情況,總結各個學習小組“活動一”的活動開展情況,而且在此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大家的共同討論,勢必會更加完善各個小組原有的改良設計構想,學生還會有較充裕的時間再去加工、完善原有的創意稿,這個過程將極大地強化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需要進行設計的意識。如果把學生的家電市場調查分析帶到課堂教學中來,再去繪制改良設計的創意稿,那么45分鐘內學生很有可能就僅僅只能完成這些初始狀態的學習任務,嚴重缺乏教學雙邊的反饋與交流。這樣,教學就基本上失去了活動設計本身的價值,退化為簡單的自由繪制一個產品構想了。

  學生作業練習形式在原則上可自由多樣化。但是,面對單位課時的教學目標而言,“活動三”的設置是試圖在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上能有所突破,因此,“活動三”的產品設計效果稿比“活動二”的產品設計創意草稿應當適當考慮一些表現技法要求上的梯度遞進。

  教學過程中,教材上運用馬克筆工具(或者水彩筆替代)繪制的方式最為簡單易行,適合作為一種基本的表現技法向全體學生推薦。教師通過對比分析幾張馬克筆繪制的家電產品效果圖,注重總結此種方法繪制的基本技巧要點,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迅速提高整個班級教學的技法表現水平。尤其在“活動三”的動手練習展開前,先以馬克筆工具為例,強化一種工具繪制產品設計效果圖的基本技法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二”的改造設計作業是在“活動一”的主動學習探究過程中產生的,可以看成是一種嘗試性的設計,應重在學習的過程評價。而“活動三”的設計作業是在相關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完成的,所以作業的評價應有一定技術評價指標要求。評價可以將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相關評價結合起來。

  初中美術教案 篇7

  單元總目標:

  1、從古今中外的優秀繪畫作品中,體會到勞動____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勞動是許多畫家經常表現的重要題材之一。不同時代的畫家通過勞動題材所表現的主題是不一樣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它們所體現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性的高低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通過欣賞,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過對表現勞動題材的優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培養學生對勞動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單元課時:

  本單元分2課時教學。

  活動安排:

  觀賞與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這些美術作品所表現的勞動的性質和情節?

  *你對作品所表現的勞動場景有什么感受?

  *你對作品中人物的勞動心情和態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與研究:

  *你對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時代和社會特點嗎?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要表現的主題?

  討論與解釋:

  *你從這些表現人類勞動的美術作品中獲得了什么樣的審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對勞動有什么不同的態度和感情?

  體驗與評價:

  *你對人類勞動的意義有什么體驗和聯想?

  *你對“勞動創造世界”有什么體會和看法?

  活動一

  1、課題勞動____人類創造力的源泉(上)

  2、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3、課時1課時

  4、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欣賞掛圖、課件、課外收集表現勞動題材的美術作品、課本等。

  學生準備學具:課本、鋼筆、筆記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①通過欣賞(用課件展示)表現勞動題材的中外美術作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

  ②教師宣布本課時教學任務及采用的學習方式方法,要學生注重對中外美術作品的比較、分析,談自己對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學生預習,看課本上的圖片和文字,認真觀察、思考問題。

  (2)發展階段

  ①欣賞、評述《在激流中前進》

  ☆展示圖片,學生欣賞、討論。

  ☆請幾名學生根據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在激流中前進》(油畫)

  作者:杜鍵,上海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學習時的畢業創作。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門口、陜西寧家川等黃河險急渡口體驗生活,搜集創作素材。作者以簡練的藝術語言,雄健有力的筆觸,凝重的色調表現了黃河船工們齊心協力在黃河的激流濁浪中奮力前進的驚險場景。作者運用襯托和對比的手法來刻畫黃河船工在勞動中所表現的驚人力量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這主要表現在洶涌激蕩的河水與般工們沉著穩定的姿態的對比,大面積奔騰而來的黃河濁浪和小船的強烈對比。

  ②欣賞、評述《糧食》

  ☆展示圖片,學生欣賞、討論。

  ☆請同學根據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糧食》(油畫)

  作者:(蘇聯)雅布隆斯卡婭,衛國戰爭后著名女油畫家、基輔美術學院教授。

  本作品是她青年時期時榮獲國家獎的成名作,約4米寬的巨幅作品,表現了蘇聯集體農莊女莊員在豐收的打谷場上勞動的場面。在夏日的明亮的陽光下,集體農莊女莊員們在堆積如山的金黃色麥粒的打谷場上,緊張而有秩序地勞動著。女莊員們興奮的笑臉和歡快而有節奏的動作,充分顯示了經過戰爭洗禮后的蘇聯勞動人民高漲的勞動熱情和嶄新的生活風貌。作品構圖宏偉,形象生動,主題鮮明,內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③欣賞、評述《牛耕》,寫觀后感受交流。

  ☆展示掛圖,學生欣賞。

  ☆分組討論、寫觀后感。

  ☆學生發言,根據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牛耕》(甘肅嘉峪關魏晉時期的墓磚畫)

  這是從甘肅嘉峪關魏晉時期5號墓中出土的、原位于墓前室壁的一幅磚畫。我國自漢代以來,統治階級厚葬之風俗盛行。墓室中繪有大量的磚畫。這幅磚畫與同一墓室的其他磚畫的最大特點是,除了表現墓主生前宴歡、舞樂等享樂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現勞動人民從事各種生產勞動的場面。是墓主為了祈求死后永遠有一批勞動群眾供他們驅使奴役、但從一個側面形象地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生產勞動的狀況。這幅表現牛耕的磚畫,畫面十分單純,但作者頗具匠心。如兩頭牛有意畫成一黑一白,以對比的手法突出畫面的明快感。再如,畫扶犁者,只寥寥幾筆,不僅生動地畫出了扶犁者的形態,而且其緩步前行時的姿態極富運動感。

  ④欣賞、評述《清明上河圖》

  ☆展示掛圖,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自愿發言,根據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清明上河圖》(中國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作者:張擇端,北宋畫家,東武(今山東諸城縣)人。

  本作品是一幅生動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榮景象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著名之作。全畫內容大體分為三段,開頭是畫汴梁的郊野風光,中段是以虹橋為中心的汴河(當時稱“上河”,此河是當時國家的漕運樞紐,南北商業交通要道)及其兩岸舟車運輸、手工業生產和商業貿易等繁忙的活動場景;后段為巿區街道的繁華場面。教材中所選的是中段也是描寫最精彩的一段。一艘滿載著貨物的大船,即將通過虹橋。橋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時失去了控制,船工們一面急忙放下桅桿和帆,一面正緊張地控制著船頭前進的方向,有的在指揮,有的在擲纜繩,以使大船安全地通過虹橋。相映成趣的是,大船過橋的緊張又極具戲劇性的場面,吸引了橋上眾多的行人。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橋下發生的一切。橋上橋下相互呼應,構成了一幅熱烈、緊張而又極其生動的畫面。雖然畫中人物都畫得很小,仔細一一看去,個個都很生動,十分耐看,足見畫家對生活的觀察十分仔細,描繪人物的舉止形態具有極其深厚的藝術功力。從而使這一段描繪成為整個《清明上河圖》中最吸引人、最令人過目不忘的場景。

  ⑤欣賞、評述《搗練圖》

  ☆展示掛圖,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發言,根據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師歸納總結:

  《搗練圖》(宋代摹本,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作者:張萱,盛唐著名人物畫家,擅長畫婦女。現存的宋代摹本《搗練圖》和《虢國夫人游春圖》是他的代表作。

  《搗練圖》因描繪唐代婦女制“練”(一種絲織品)的勞動場面而得名。全畫共畫了十二個人物,按制練的工序分成三組;右邊一組描寫四個婦女用木杵搗練,教材中所選的正是這一段。中間一組描寫兩個婦女在理線,左邊一組描寫兩個婦女把練拉直,另一個淘氣的小孩在下面來回玩耍,在中間和左邊兩組人物之間有一小女孩蹲在地上,用團扇在扇炭盆。十二個人物組織得疏密有致、動靜適宜。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制練的勞動過程。作為一件藝術品,其重要的價值還在于作者描繪這一勞動場面的高超技巧。這主要表現在由四個婦女組合而成的畫面,既符合生活的真實,又有獨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態各不相同,既統一,又富有變化。“豐頰肥體”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婦女的共同特征。描畫勾線工細又勁健,設色富麗而又勻凈雅致,衣服的質感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充分顯示了唐代的工筆人物畫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3、課后拓展

  (1)請同學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欣賞、評述、交流,課后寫自己的心得體會。

  (2)課余時間,多搜集優秀中外美術圖片,通過欣賞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

  初中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的特點,培養發現、感受、鑒賞、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掌握工藝美術的特點。

  教學難點:

  正確闡述工藝美術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們之間關系,并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創造工藝美術品。

  課前準備:布置一個工藝美術展覽室,制作多媒體課件。

  一、觀看錄像——發現

  觀看工藝美術的錄像(有音樂無解說詞)后,師:“剛才看到的屬于美術的哪一大類?”學:“工藝美術”。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就是《工藝美術的特點》”(多媒體投影屏展示)

  三、學生自學——探索

  師:“工藝美術的本質特點研究是什么?(屏幕展示)請同學們看課本找出答案。”學生看書自學后回答:“是實用和美觀。”“實用具體指方便、舒適、安全;美觀指造型、紋飾、色彩、材質、技藝。”(屏幕展示)師:很對,由于技藝專業知識較強,本課不作研究,今天,我們著重了解美觀中的“造型、紋飾、色彩、材質”這四個方面。”

  四、課件、實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展示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的變化,采用了動畫、3dmax立體造型、360度旋轉形式,畫面有趣、生動;教師精選實物分別給予說明。學生感受深刻。

  五、參觀展覽——鑒賞

  布置任務,請同學們設計工藝美術品(全班分8小組、4小組設計“文具盒”,另4小組設計“丹陽黃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藝美術的特點,創意新穎,不能抄襲。每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發言,并展示單線勾勒的簡易設計圖。同學們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展覽,在鑒賞眾多工藝美術品的同時,啟發產生了將要設計的工藝品的形狀。

  六、小組討論——創造

  小組在觀看展覽的基礎上,展開熱烈的討論、爭論、創造思維不斷交流,啟發。

  七、大組發言——創造、啟迪

  小組代表上講臺發言,談自己的創意指導思想,談具體的“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的設計,由于同一內容有4個小組發言,大家的創造設想又進一步得到廣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穎的設想,巧妙而奇異的構思,不時博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揮。有的代表在發言中說“同組其他人還有更精彩的設想,不能局限于代表發言,而應讓他們自由發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

  八、教師小結——理論、激勵

  師:由于時間的關系,同學們的創造設想可以通過課后書面作業的形式交來。下面我們請大家觀看兩組工藝美術精品,一組是由我校校友,現深圳大學美術系李亦文主任制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鏟等實用工藝,一組是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呂存的亂針繡,即正則繡,是美術大師呂鳳子傳授流傳下來的,遠看就是一幅油畫,近看是用交錯的彩線繡出來的,是一種陳設工藝。工藝美術范圍很廣,凡是以實用或陳設為目的,按照美的原則,設計制作的物質產品都是工藝美術。一件好的工藝品給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希望,并激勵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初中美術教案 篇9

  知識目標:認識民間美術是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眾多門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了解幾種民間美術形式(剪紙、皮影、年畫、泥塑),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創作的、用以美化、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流行的美術。

  民間美術在歷史發展中,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思想體系和創作經驗的積累。學生容易從專業美術角度挑剔民間美術的不足,幫助學生了解民間美術作品中所包含的豐富的內涵、民俗生活內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處的審美理想。

  導入部分: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創作的、用以美化、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流行的美術。民間美術貫穿于人民生活和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

  教師總結:對美的追求恒久不變,對生活的熱愛恒久不變。民間美術由于存在于生活的細微處,而具有著最為質樸、單純、熱烈的形式;由于民間美術的創造者是最為普通的人民群眾,而具有了最為自然、平實、直接的情感。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藝術的層面上來看待民間美術,更因該懂得用人的智慧與情感來看待它,同時民間美術如何繼承與發展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初中美術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吉祥物的概念,及設計方法步驟;訓練使用繪畫的造型與色彩完成吉祥物的設計。

  能力目標———通過吉祥物的設計,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對集體活動的興趣,以及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與態度。

  二教學重點:

  創作吉祥物的構思

  三教學難點: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設計以及設計步驟

  四教法:

  情景創設法演示分析法欣賞引導法

  學法:

  欣賞討論法實踐練習法

  五教具:

  吉祥物實物、多媒體

  學具:

  繪圖紙、鉛筆、彩筆

  六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展示福娃,導語:“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幾位非常熟悉的好朋友,請看,他們是誰?”學生說出福娃,我接著問:“福娃對奧運會有什么作用?”學生說出是奧運會的吉祥物后,我用幾個問題:什么是吉祥物?他有何特點?如何設計?導入本課。

  探索求進,學習新知:

  1、多媒體展示吉祥物作品,通過“什么是吉祥物?看看我們的吉祥物都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吉祥物的欣賞分析,總結出答案:吉祥物是人們為組織主題活動而設計的標志性的形象,象征歡樂吉祥,內含企盼成功的愿望。

  2、出示一系列吉祥物作品,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吉祥物設計的思路與手法:體現了設計與主題的關聯性;新穎別致個性突出的獨創性;形象設計的擬人化;親切動人讓人喜愛的親和力;寓意性;激勵性;地域性。

  3、分析作品,讓學生對吉祥物的造型與色彩設計做總結:造型活潑可愛,擬人化;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出示吉祥物和原形的對比圖片,讓學生對吉祥物的設計有更好的理解。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出示吉祥物“慶慶”的設計過程和思路,引導學生一起探究總結,吉祥物設計的設計步驟:確定一個主題、(主題班會,愛鳥周,體藝節等)

  1、選定一個原形、(小動物,小文具,器皿等)

  2、對原形進行大膽的擬人化的夸張變形:形體,動作,表情,服飾,手持的代表性道具等、

  3、色彩設計:要求大膽,鮮亮,明快,有特點,

  學生體驗 鞏固提高:

  為學校第三屆體藝節設計吉祥物

  展示欣賞 體驗成功:

  自評、互評相結合,鼓勵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總結本課知識點,建議學生課余將設計圖做成立體效果。或為其他活動設計吉祥物。

  初中美術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欣賞評述課。教材從線條、明暗、體量和空間四方面介紹了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涵蓋建筑、雕塑、繪畫和工藝等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勒腳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比較分析、交流評述等學習形式,鑒賞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現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四、教學重點: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

  五、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六、教學過程:

  色彩是訴諸視覺最具感 染力的形式語言,而繪 畫 恰是能體現色彩感染 力載體。 色彩是美術作品的重要表現因素。 色彩不僅能夠真實地再現表現對象 的色彩關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 的感情特征,對于觸動人的心理和 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為大青綠設色絹本, 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氣勢 遼闊超凡。 ? 《千里江山圖》后來被當時的宰相 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記述了 宋徽宗指點王希孟,收他入翰林書 畫院的經歷,王希孟在二十多歲的 時候去世,關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圖》后在清乾隆年間收 入宮中,現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欣賞

  作品為大青綠設色絹本,間以赭石 配色。畫面色彩勻凈明麗,富于裝 飾性。壯麗秀美的山水,仿佛將人 帶入了一個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 世界

  《出水芙蓉圖》

  【名稱】宋吳炳出水芙蓉圖 【類別】中國古畫 、扇面畫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欣賞

  作品為了表現荷花“出污泥而 不染”的純潔、嬌艷的資容與 品格,分幾十次層層渲染進行 賦色,達到了柔和潤澤而又美 艷動人的藝術境界。

  《干草垛》

  進入90年代,莫奈創作了若干 組作品,即“組畫”。所謂的 “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 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 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 多幅畫作。

  作品欣賞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奪目,與天空 和遠處的樹叢交相輝映,構成一曲 色與光的交響。 馬蒂斯

  亨利· 馬蒂斯(Hei Matisse ,1869— 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 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 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 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 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 從此以后我不再主宰 我的生活,而它主宰 我。”

  作品欣賞

  野獸派畫家馬蒂斯追求一種簡潔明 快的色彩效果,這幅暖色調為主的 作品,明確地表達出了一種溫暖、 柔和、安適的氣氛與情調。

  于非闇(暗)

  于照,畫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 廠,別署非闇,又號閑人,山東蓬 萊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國畫顏 色的研究》、《我怎樣畫工筆花鳥 畫》有《于非闇工筆花鳥畫 選》、 》、《都門釣魚記》、《都 門藝菊記》、《 都門養鴿記》等。

  作品欣賞

  畫面以石青為底色來烘托玉蘭花各 黃鸝鳥,強的色彩對比,生動地表 現出一派晴空萬里、鳥語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初中美術教案 篇12

  美術課《童年》說課稿

  這天我說課的資料是一節美術欣賞課《童年》,首先我想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童年》是小學美術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冊中的一課。《童年》是人生中最難忘的階段,當人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童年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感慨。這節美術欣賞課向我們展示了六幅不同時期、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關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簡單的作品,其實卻給我們展現了一部歷史的畫卷。從宋朝的《瑞陽嬰戲圖》、清朝的《歡天喜地》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戰斗中成長》,解放后的《翻身奴隸的兒女》,直到這天的《金色童年》。表現形式涉及年畫、雕塑、中國畫、油畫、攝影。其中不僅僅僅給了我們美術方面的信息,更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情景,一種透過美術作品了解社會生活變遷的學習情景。在那里,美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學習,它根植于生活,表現于生活,贊美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并給生活以導向和啟迪。童年鑒于此,我設計了以下童年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2)潛力目標

  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狀況,學會透過觀察童年體裁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珍惜此刻,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1)透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給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資料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3、教學難點

  童年,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二、說教法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狀況和理解潛力,針對和利用小學生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本節課我主要采取了創設情景、觀察欣賞、思考討論、延伸比較等方法進行教學,并運用多媒體課件這一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童年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把枯燥的講解變為生動直觀的課件展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形象是切入點,是關鍵,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自己提出問題,透過討論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疑點難點師生一齊研究解決。從而讓學生逐步走進作品,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技巧。

  四、說教學過程

  1、游戲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邊唱邊做《丟手絹》的游戲,游戲之后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貴的童年紀念品,給同桌講講童年的故事,并請一兩名同學給大家講講自己童年的故事。

  (這樣設計是創設情景,利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透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引發學生對童年完美時光的回憶,為后應對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鋪墊。)

  2、初步感受,提出欣賞要求

  教師針對童年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完美的、幸福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特有的方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鮮活的童年景象。多媒體逐個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那幅畫。

  (這樣做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審美情景,對所欣賞的作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分組學習,交流審美心得

  (1)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作品分成六個小組。

  (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抓住第一感覺,為自主學習做鋪墊,透過自愿分組的形式,體現自主學習的初步嘗試。)

  (2)分組之后,教師把每組的問題發給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討論。

  A、《瑞陽嬰戲圖》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識?

  B、《歡天喜地》組:你從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表演一下嗎?你想了解這幅作品哪些知識?

  C、《戰斗中成長》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誰?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欣賞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為什么這么想?

  D、《翻身奴隸的女兒》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個民族的人?從哪兒能夠看出來?他們在做什么?他們會想什么?為什么這樣想?

  E、《冬天的陽光》組:你明白這是一件什么形式的藝術作品嗎?你了解雕塑嗎?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F、《金色童年》組:這是一組什么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語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嗎?她的笑容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所提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比如說: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識?欣賞作品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這些問題涉及到了作品的資料和思想,能夠透過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衣著來體會,另外,讓學生透過表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還有些問題是關于作品的藝術形式,這些問題的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3)小組討論后,組與組之間交流,教師針對藝術形式重點引導,比如,國畫、年畫、油畫及雕塑的不同特點,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在欣賞《戰斗中成長》,播放電影《小兵張嘎》片段,在欣賞《翻身奴隸的兒女》時播放《農奴》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社會歷史的變遷。

  (透過組級交流,使全體學生共同分享各組的學習體會,提高小組化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4、教學延伸,珍惜完美童年

  (1)比較《歡天喜地》、《瑞陽嬰戲圖》和《翻身奴隸的兒女》這三幅中國畫在表現形式上有什么特點?

  (透過作品間的橫向比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國畫的一般特點,從而使他們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構成珍惜優秀民族藝術的態度。)

  (2)比較《戰斗中成長》、《冬天的陽光》和《金色童年》表現形式的不同,他們對快樂的理解相同嗎?

  (透過解讀作品中“快樂與幸福”的內涵,培養學生珍惜和熱愛完美生活的情感,體現美術教育的人文性。)

  (3)試著把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并說出理由。

  (這是一種縱向排序,使學生透過藝術作品了解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歷史的發展,并使他們認識到藝術作品是時代的反映與生活的記錄。以上設計透過作品之間的比較,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4)聯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談談感受。

  (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培養學生珍惜完美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這節課我設計的是一種框架型的板書,把教材中要欣賞的六幅作品的名稱按年代排序寫下來,并在后面注明它的藝術形式,設計簡單明了,涵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初中美術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吉祥物的設計培養創造性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維品質。(創造意識)

  2、訓練使用繪畫的造型與色彩完成吉祥物的創造。(雙基)

  3、培養學生對集體活動的興趣。(德育)

  4、感受夸張造型的情趣和明快的色彩關系。(審美)

  教學重點:

  吉祥物的創作構思

  教學難點: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設計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在黑板上寫上大大的“NBA”。這三個字母組合,在座的除了外星人以外,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其實說到NBA,同學們都懂的比我多。即使了解少的女同學也知道姚明和他所在的火箭隊吧,同學們認識這個嗎?(出示火箭熊圖片)對,他就是火箭隊的吉祥物“火箭熊”。如果說姚明是火箭隊的明星,那么“火箭熊”就是火箭隊的福星,火箭的球迷們相信他能為火箭帶來吉祥和好運。

  學習新知識

  知識介紹

  含義,

  明確內容其實吉祥物古已有之,中國的龍鳳成祥,蝙蝠送福。而我們現在展示的、包括同學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也是今天要講的吉祥物,則屬于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范疇,更具現代性和商業性。同學們經常會在書本上,電視上,生活中見到,那誰知道什么是吉祥物呢?請同學們來回顧一下,你見過一些什么樣的吉祥物,是屬于哪個活動?(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發表意見)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13課,仔細地看一看書,待會我想請一位同學告訴老師,吉祥物到底是什么?他有什么意義呢?

  (學生通過對課本的閱讀了解到吉祥物含義。)

  吉祥物是人們為組織主題活動而設計的標志性形象,象征歡樂吉祥、內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注重學生自主觀察、思考與集體的討論想結合,了解吉祥物的含義,同時也簡單認識到吉祥物與主題的關系,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欣賞研究

  一、明晰含義

  ①猜猜看他們是誰的使者?

  這是1999年韓國國際環境博覽會吉祥物。他們是太陽山和水,象征了陽光、空氣、水、大地等和環境息息相關的物質。

  ②這是日本足球聯賽吉祥物。用足球作為足球賽的吉祥物十分的典型,被擬人化處理的足球頭戴皇冠,身披斗篷,雙手握拳,準備要向前沖的樣子,形象憨態可掬,色彩鮮明,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有效的表達了足球的精神。

  結:吉祥物應該選擇合適的原型進行設計,充分表達活動主題。為了是主題更明確我們可以在設計的時候加上一些服飾和道具。

  二、造型特點

  看了這些吉祥物,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我們剛才反復說到原型是某個動物或者某個玩具,但是,吉祥物并不是簡單的對原型的復制,它還加入了一些東西,讓人感覺到特別的卡通可愛。我們以吉祥物“盼盼”為例來看一看。

  ③盼盼的原型是大熊貓,熊貓在藝術家的筆下慢慢轉變了。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盼盼”和真實生活中的大熊貓到底有哪

  教案《七年級美術上冊《設計吉祥物》教案二》,來自網!

  些地方不一樣呢?(提示從表情、動作、道具三個方面闡述)

  師總結原因:吉祥物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方法進行設計,看上去和真實生活中的不一樣,更加的可愛、夸張、活潑、憨厚,符合活動主題。

  生對照總結,觀看幾幅課本吉祥物的圖片,加深印象。

  ④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吉祥物“藝奇”的主色調是什么顏色?

  A、白色

  B、藍色

  C、紅色

  ⑤1998年長野冬奧會吉祥物“小雪”的主色調是什么色系?

  A、紅色系

  B、綠色系

  C、藍色系

  我們再仔細觀察其他作品,除了都有一個主色調外,還發現了什么?

  觀察總結:對比鮮明色彩亮麗

  利用①、②兩個問題,形象化地鞏固了吉祥物的含義,強調吉祥物應該選擇合適的原型進行設計,充分表達活動主題。同時也灌輸了一些吉祥物的設計知識,比如形象、服飾,甚至姓名都應與活動吻合。

  通過③,學生初步認識吉祥物的造型與表現手法,在對比分析中明確,解決教學難點的關鍵部分。

  通過④、⑤兩題了解吉祥物色彩的重要性,初步認識到設計色彩的統一性、協調性。

  識探究總結,解決難點1、確定一個主題。(主題班會,愛鳥周,體藝節等)

  2、選定一個原形。(小動物,小文具,器皿等)

  3、對原形進行大膽的擬人化的夸張變形:形體,動作,表情,服飾,手持的代表性道具等。

  4、色彩設計:要求大膽,鮮亮,明快,有特點。

  教師的示范使學生有的放矢,消除了學生對設計的恐懼心理

  結合前面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能力。使學生把握住知識重難點

  教師示范(和相關內容同步)

  主題:書畫展

  原型:毛筆、畫筆、墨汁、硯臺、調色板等(教師用手繪線條的形式呈現)。

  擬人化:選取以上當中的一種進行擬人化處理。

  色彩:師生根據色彩特點創意上滿意的色彩。

  學生體驗鞏固提高自己確定主題和原形設計一個吉祥物,另外給自己設計的吉祥物取個好聽而且體現主題的名字。

  作業要求:

  ⑴用繪畫的手法將設計表現出來,注意線條的清晰,色彩的鮮明。

  ⑵干后用剪刀剪下所畫形象,注意留白邊,襯托效果,也可以將作品裱在黑板紙上。

  ⑶在背后加支撐,使其能夠在桌面上穩定擺放。

  通過動手設計制作,將書本知識和感受傾注于畫布,培養學生的繪畫造型能力和對美的感受。

  展示欣賞體驗成功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暢談創意或得意之處。

  自評互評結合,教師鼓勵學生學習積極性。

  積極的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自信心。使學生不畏懼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

  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總結本課知識點,建議學生課余將設計圖做成立體效果。或為其他活動設計吉祥物。

  初中美術教案 篇14

  學科: 初二美術(蘇教版)第三冊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

  課業類型: 工藝設計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材分析

  初二美術教學中的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教學,屬于工藝設計課,它最基本的內容就是將點、線、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構成原則和構成形式,構造成具有裝飾美的畫面。 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遍及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學要從現實生活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以審美教育為主線,將創造性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目標。學習掌握平面構成中基本形的構成是教學重點,如何分解與組合基本形是本課教學難點。《基本形的構成》是平面構成教學的第一課,它知識點多、抽象性高、課堂演示難度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電腦多媒體清晰可變化的圖片,來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引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其創造能力。

  學生學習狀況分析:

  平面構成實際是點、線、面的構成,關于點、線、面的特性,學生在已往的圖案

  學習中已有所知,而圖案的形式美的法則: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和諧,節奏與律動等

  同樣適合于平面構成;初二學生在數學上,對幾何圖形已經有進一步的認識,這也有

  利于本課教學的進行。

  教學目的:

  1、 情意領域:通過平面構成圖片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平面構成的形式美,培養

  新的造型觀念和審美情趣;

  2、認知領域:通過教與學,讓學生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概念,初步認識基本形的形成與變化,掌握基本形分解與組合的基本方法。

  3、操作領域:通過基本形構成的學習,培養發散性思維,完成有個性的矩形分解組合練習。

  教學重點:基本形的形成與變化(即基本形的形態與空間變化)

  教學難點:基本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

  教學方法:本課教學采用演示法、講述法、觀察法、練習法相結合的綜合教法。借助電腦多媒體可達到清晰、高質量的畫面效果。使抽象的形態直觀化,形象化,直接被學生所接受。

  教學準備:教師:電腦多媒體課件、部分以前學生的平面構成圖片、分解的圓形、長方形紙片;學生:雙面彩色紙、剪刀、膠水、作業紙。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圖見附圖

  板書設計:平面構成——基本形的構成

  教學反饋:本課教學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平面構成圖片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教師自制幾何形圖片的變化組合,讓學生很直觀地就理解了基本形的構成方法并出色地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中;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開發;電腦多媒體這一現代教學媒體,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清晰、直觀的平面構成圖片和基本形演變的過程,讓本課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案06-14

初中美術優秀教案10-19

初中美術基礎教案12-10

初中美術優秀教案10-19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案02-21

紙板的聯想初中美術教案07-10

初中美術漫畫教案范文04-14

《多彩的風景》初中美術教案07-11

初中美術教案:觸摸美麗11-08

初中美術教案人美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