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德育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選】大學德育論文8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德育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德育論文 篇1
三年前的夏天,外面蟬聲不絕于耳,我在家里暢想大學生活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轉眼三年過去了,外面蟬聲依舊不絕于耳,仿佛就是三年前那些一樣,仿佛我還是那個稚嫩的高中生畢業生。但我知道我不是,三年的大學生活讓我逐漸成長、成熟起來,讓我許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高中時,老師經常向我們說的就是清華、北大,再或者就是浙大、南大,走道樓梯間的墻壁上貼的也是這些學校的宣傳畫。因此,我想象中的大學應該是這樣的: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古雅的圖書館里,安靜明亮的書面,曬滿輕揚的塵土;澄靜的湖水幌過眼角的陽光,美麗的女大學生白衣掠過,戀愛的回憶和幻想像水浸的味道;鳶尾花瓣泄滿石板登,誰在讀詩,誰在撥弄吉他弦……應該是這樣如詩如畫一般的生活,十分讓人向往。雖然偶爾聽人說大學不過如此,但我想那個說的人一定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或者在很差的學校讀書。就這樣懷著對大學的美好憧憬,我進入了高考考場,最終拿到了武漢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不是十大名校,但也是重點大學,所以心情還是十分激動的,畢竟我們那里考上重點大學的也不多。大學,一個令我們心馳神往的地方;大學,一個象征我們成人的地方,我們喜歡這個名字,喜歡它的一切。
就這樣,懷揣著錄取通知書,我踏上了去學校的旅程。由于是第一次出遠門,一路上緊跟著父親,在火車上我又在想學校會是怎么樣。就這樣想著想著睡著了,直到父親叫醒我要我提行李下車。出了火車站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天氣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我環顧四周,原來這就是武漢啊。由于第二天才是正式報到時間,所以我和父親在外面旅館住了一晚。晚上父親對我說要我在學校努力學習,學會做人做事等等。想到進入一個新環境,想到明天父親就回家了,想到我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對他的話只是點頭答應,默不作聲,然后早早睡了。
第二天是正式報到的日子,天氣也很好,進入報名處,我看到許多胸前掛著牌子的學長、學姐,我想他們應該就是學生會的成員了,看著他們熱情洋溢的笑容和自信的表現,我十分羨慕。在他們的指引下,我順利地辦好了入學手續,住進入了升升公寓。安排好一切后,父親要乘車回家了,我又一次體會到高中入學時父親為我安排好一切然后要回家而我卻又十分舍不得父親走的那種強烈的的感覺,那時我還故意找事拖一下父親,但這次我不會了,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雖然要半年才能回次家,我知道自己已經成人了,這些是早晚要面對的。送走父親,坐在床上,我知道,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
大一是最豐富多彩的。首先是軍訓,那時有太多太多的心緒在心里充溢,老朋友在遠方,新的朋友還在萌芽,當一個人需要有人分享情感的時候,孤獨感會被夸大,于是渴望友誼。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通過它逐漸互相認識,在訓練中互相幫助慢慢建立新的友誼,每個人開始展露自己,凸顯出自己的各種能力。我由于從小就十分內向,所以軍訓當中很不顯眼,我知道我要慢慢改變自己,使自己更加自信,具備應有的各種能力和品質。所以我報名參加了一些協會,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填寫特長時,我感覺自己沒什么特別擅長的就覺得慚愧。我有時十分羨慕那些城里的孩子從小學習各種樂器或參加各種培訓,然后懂得很多。但我知道,要對自己有信心。
平時生活也是很簡單的,比如由于沒買電腦,大家要上網就去網吧,雖然有人玩得比較久,但大都很有節制,我喜歡在寢室聽收音機,晚上熄燈后一起聽笑話和鬼故事,后還會互相講述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仿佛一起遨游了大半個中國。那些商店的老板見到我們一眼就認出來我們是大一新生,我們問為什么,他會說這還不簡單,只有大一新生才會一起逛商店,那些高年級的要么和女朋友,要么獨自一人,很少像你們這樣一起的。這時我才發覺談戀愛在高中簡直就是禁忌,但大學確實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對大多數人來說大一都還延續了高中的一些習慣。我也同樣是的,每天按時上課時上課,上晚自習,問老師和同學題目,互相討論等等。大學的學習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高中有老師監督而大學沒有,雖然有的老師比較嚴格但絕對不會像高中老師那樣成天督促我們。大學課堂是很隨便,比如同學可以隨意進出教室而不像老師打招呼,課堂上不想聽可以睡覺或看其他書,只要不打擾其他人。至于考試,大家都還是很認真對待的,即使平時上課不認真的同學,在考試快來時也都認真復習了,基本上沒有誰作弊,因為大家都認為監考老師會像高中老師那樣抓到作弊就嚴重處罰。
至于專業知識,由于以前很少接觸計算機,可以說沒什么基礎,學習C++就顯得很吃力,后來慢慢發現自己還是能學好的,班上有同學學得很好的,我應該向他們多學學。這樣通過努力,我獲得了“院三好學生”。總之,感覺大一大家都還比較單純,有時很迷茫,雖然到了大一出現過一些不良現象,但我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的,這樣進入了大二。
社團活動我也參加了一些,也讓我多多少少有了些體會,比如說義務賣報活動。那么冷的天,我們拿著報紙在華師門口到處叫賣,那時我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容易,同時也發覺自己要是不努力奮斗,以后就別想過幸福生活,年輕時吃的苦不算苦。在與同學和老師打交道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一些禮儀,再比如做問卷調查的表格該怎么制作,這些都是通過社團活動所學到的。
大二一開學,我就買了電腦,我想電腦買了一定就主要作學習之用,與我一樣買電腦的其他同學也都是這樣想的。可后來發現電腦還是沒充分用在學習上,我雖然不玩游戲,但平時除了要編程外,很少用電腦學習其他的知識,多查閱寫資料,而是用來聊天,聽歌,看電影去了,我覺得這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所以叫不斷改變自己,如果這點意志力都沒有,那以后還能做成什么大事。周圍同學有的開始沉迷于網絡,經常玩游戲到很晚,我就因為他們玩游戲太吵而換了次寢室,其實我很不想。上課出勤率也明顯開始降低,那些不去上課的同學也不是不愛學習,只是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不想去聽,而且我感覺有的課程也確實是開設的不合理。比如計算機體系結構,老師說本來是應該學了操作系統等課程后再來學得,但大二就開設了,完全顛倒了順序,所以學起來很吃力。這樣,到了考試的時候,就不像大一那樣都認真復習了,因為有時出的題改變很小,甚至原題目直接出出來,改都不改,所以只要弄到前兩屆的試卷把上面的題目都做會,那就能過了。至于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有的就開始做小抄。我想自己不能這樣,不然太對不起父母,于是依然認真復習,終于獲得了“十大學習之星”和“校優秀學生干部”,并獲得了校一等獎學金。
進入大三,課程主要是專業課了,平時照樣還是去上課,但基本上是想學的就來上課,不想學的有的就放棄了,我知道他們并不是不愛學習,只是對專業不感興趣,又不知道怎么辦而很迷茫所以靠上網來打發時間。看見學風日下,班委也作出過努力,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很多時候不像小孩子那樣容易管,只能勸說,但這樣收效甚微。至于考試就基本沒什么意義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真正考驗,很讓人痛心,所以我也不那么看重分數,而是平時到底學了多少。平時上課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老師沒有激情,對現實感覺很無奈的樣子。但我周圍還是有很多我值得學習的榜樣,學習上他們很努力,動手能力很強,經常拿獎學金,生活中熱情洋溢,工作中綜合素質很高。
現在,大三結束了,雖說大學還有一年,但實際大四都忙著找工作考研,大學的學習階段算是結束了,回想這三年所學的仿佛學了很多,仿佛又什么也沒學。說起編程能力有時感覺還不如外面的培訓機構培訓的程序員,雖然“外面的培訓機構能培訓出程序員但大學卻連程序員都培訓不出來”這句話有些道理,但我相信優秀的程序員大部分還是要靠大學來培養的,我不能缺乏自信,同時我要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承認自己的不足。
回望已逝的三年大學光陰,不禁感慨萬千,高中時我知道我還未成年,父母還會保護我,但現在我就知道我長大了,不可能再有誰在你前面為你遮擋那些風雨,自己要做自己心靈疲憊的港灣。風雨中,父母那一雙雙期望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動力!總之,大學生活可以很輕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單調,也可以很豐富,可以很舒暢,也可以很痛心……他就像一壇五味醋,我從中嘗出了酸甜苦辣咸甚至更多,并獲得了很多感悟,這些所得將作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讓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通過這次基礎強化訓練,我學到了不少編程知識,但我感覺比這些最大的收獲事張老師您對我們的教導。您說的話很有道理,比如“天道酬勤”,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自己不付出就想有所獲得這是不可能的;還有對于“真”的崇尚,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能保持這份心境是很讓人敬佩的。
總之,以上是我對大學生活的一些總結,可能不是很全面,但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希望對張老師您了解我們有所幫助,謝謝!
大學德育論文 篇2
身邊的事,是指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件或故事。這些故事或事件,或許微不足道,或許極其重要,但無論大小,都可以成為引發我們思考和反思的來源。在人們生活的社會中,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以下文章中,我將講述身邊一個小小的故事,借此提醒廣大青少年朋友,弘揚道德精神,塑造高尚的品格。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叫做小李,在我看來,他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優秀,體育運動也很出色。但是,對我而言,他最值得學習的是他的道德品質。在我們的班級里,有一個成績較差的同學,那個同學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氣。但是有一次,當我們正在上課時,老師正好開了心理輔導。很多同學只是敷衍了事,聽完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小李卻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位同學的心理狀態,并且在課后主動地與那同學交流了心得,鼓勵他勇敢面對困難。
道德教育是培養人格素質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小李本著為別人著想的態度,關注到這個同學的困境。而且,他沒有簡單地給予別人簡單的幫助,而是真誠地與他進行溝通,傾聽他的心聲。正是因為小李的關心,那個同學從此走向了陽光和自信的生活,贏得了同學間和老師間的贊譽。
有時,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是疏忽對別人的關心。但是,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了解別人的困難,傾聽別人的心聲,都是增進人際關系的有效方法。我們需要理解和接納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他們處于什么性別、年齡或經濟水平,無論他們有多么獨特或有怪癖,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和欣賞。
道德教育可以從我們身邊小小的事情里學到。盡管小李并沒有對這位同學進行過多的幫助,但他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卻給予了那個同學極大的鼓勵。這也說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問候,微小的關心,都可以對別人產生巨大的影響,并且塑造我們自己的道德品質。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高尚的品格,嚴格要求自己,尊重別人,關注別人,幫助別人。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必須具備這些品格特征,才能真正地成為自己的角色。我希望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小李一樣,關注別人的困境,嚴格要求自己,塑造高尚的品格,并且給予導師和學生以示范。讓我們一起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并致力于推進道德教育的進步。
大學德育論文 篇3
英國哲學家大衛。修謨在《人性論》中指出,人性研究是對人的一切研究的基礎。每一個管理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管理哲學,以人為主要對象的管理工作者都有對人的基本認識。對人和他們的需求愿望、行為可能的不同看法,是管理思想和管理行為有所區別的根本原因。作為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不同的管理行為和教育觀念,會導致不同的管理效果。
關于人性,在我國,孟子是主張“性善論”的最重要的代表,他認為,人事有本性的,人的本性不僅是善的,而且幾乎是至善的。而荀子則是主張“人性惡”的代表。
盡管對人“性”善惡的認識不同,但我國古代的思想家都失分重視后天的修“習”。孔子認為人的先天秉性沒有太大差異,人的差異主要緣于修“習”的不同。
教育在后天修“習”中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禮記。學記》的要求是:“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下面是我們班上的.一個教育案列:
學生康某平時下課非常調皮,愛和其他同學打架。同學之間一點小小的摩擦,他都會向同學揮拳頭。經常都有同學來告狀說康某把誰誰誰打哭了。當我在屢屢好言勸說之下無果之后,當著全班的面狠狠的批評了他,可是這并沒有使他因為羞愧而不再打同學。還是不斷有同學還告狀,這使我很頭疼。我慢慢的開始反
思,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方法。于是我開始平時仔細的觀察康某,我發現他每次犯了錯誤都能主動的承認錯誤,并且上課的時候很積極,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表揚,他就會十分認真。所以我開始多注意他,抓住一切機會鼓勵他,還讓他當大組長。漸漸地康某對各門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逐漸改掉了愛打人的壞習慣。
認定“是好孩子”是一種假設,認定“沒有優點”也是一種假設。教育是人與人的交流,在以人為主體的交往實踐活動中,對人的假定和認同作為一種邏輯前提,對師生交往態度和交往選擇具有決定性影響。兩種假設影響著兩種不同的管理行為,而不同的管理行為又導致了不同的管理效果。
應該如何看待學生?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抱有更多的信心和希望。對于學生,我們只有堅信他想改變,想成為好人,想有出息,這樣“誨人不倦”才有動力和基礎,我們的工作才不至于失去信心和希望。如果在我們眼中,學生本就無可救藥,我們就很難全心全意去關心他,幫助他。誰會真正愿意去對一顆已經認定是毫無用處的頑石下功夫呢?周弘教授曾經對家長說:“無論別人怎么不相信你的孩子,做家長的,你都要滿懷熱情和期望地相信他,擁抱她,鼓勵他。”對于教師,這句話可以換成:“無論別人怎么不相信你的學生,做教師的,你都要滿懷熱情和期望地相信他,擁抱他,鼓勵他。”教師只有對學生的求“善”抱有信心和希望才可能尊重學生,才可能對學生投入
熱愛和感情。而教育應該是以尊重贏得尊重,以感情收獲感情。有了感情的交流,才能促進知識的交流。有尊重做基礎,才能有效地進行引導,也才能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更有效地進行要求和約束。所以教育觀念是教學行為的先導,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至關重要。
大學德育論文 篇4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叫xxx,是**級**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寓言教學的道德審視》。論文是在侯晶晶導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里我向我的導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對三年來我有機會聆聽教誨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將本論文設計的緣起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緣由。
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語文教科書不僅承載著聽說讀寫等基本知識和技能,更蘊含著一定的價值理念和德育要素,“文道合一”是其不變的價值追求。但是,“教科書不能保持價值中立,它蘊含的德育內容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一定的流變,它是我們國家、民族不同吋代所偏好的道德情感、政治態度及社會價值觀的縮影”寓言故事是語文學科教學素材中道德信息負載較大的'一種載體,所謂寓言就是“在所說的話里寄托著別的意思”,它有別于祌話、童話等其他故事類型。與其說寓言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還不如說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
17世紀法國寓言家拉封丹說:“一個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敘述的故事好比身體,所給與人們的教訓好比靈魂。”寓言由喻體(故事)和本體(寓意)兩部分組成,其中喻體連接著具體的形象思維,本體連接著理性的邏輯思維,這與兒童的思維發展階段有一定的契合性。“寓言給人哲理性的教育,其主題是嚴肅的、深刻的,甚至是重大的,而用以表現哲理的故事卻常常是輕松的、淺顯的,篇幅短小的。” 這種“寓莊于諧”的故事體裁可以說是比較適合兒童的德育方式。
回想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學習,很多課文已經模糊不清,但對寓言故事仍舊記憶深刻。《烏鴉喝水》、《狐貍和烏鴉》、《揠苗助長》隨著年齡的增長,重讀這些故事也有了新的感知。以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科書中《牧童與狼》一文為例,牧童由于“好幾次”撒疏而不再被人相信,結果羊群都被狼吃了。文中最后的評論是:一貫說諒的人,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這則寓言故事本身是勸戒人們要誠實、不能說諒,其價值邏輯是:因為說慌的后果會很嚴重,所以我要誠實。可是“好幾次”能說明是一貫嗎?(有的版本中細節性地刻畫了牧童的二次說謊)牧童說諒僅僅是因為無聊嗎?如果孩子在現實中因為內心不安(如害怕獨處)文)為依托,對被選入的寓言故事的數量和類型、呈現的道德要素進行整理與分析,并結合課堂教學實踐,通過觀察、訪談等研究方法考察其實際教與學情況,其中尤其注重對寓言教學的道德審視,如教學活動中真實呈現的價值觀及其呈現方式、教師是否具有學科德育教學的責任感與敏感性以及寓言教學對兒童道德成長的影響等。
而說諒,也應受到“不再被信任”的威脅嗎?如果說慌的后果不嚴重,甚至還可能會得到榮譽、獎勵,那孩子還會選擇誠實嗎?
被選入教科書中的寓言故事傳遞著怎樣的價值觀,教師如何理解美與丑、蒂與惡,并以何種方式在課堂上表達它們,教師對寓言寓意的解讀及其解讀方式對孩子有關善與惡的理解、價值觀的建構有怎樣的影響?這些都值得進一步探討。因此,研究者擬以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科書。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進行研究。在理論層面,首先是對寓言概念的界定,并從教育的角度對寓言進行探討,厘淸本文所使用的寓言的概念意涵。其次,對寓言、童話和神話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顯現寓言的獨特性。最后,分析寓言對小學生道德成長的影響機制,分別從寓言本身特性與小學生身心發展的契合性、道德思考的提升以及思維空間的張力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在實踐層面,首先對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選編的寓言故事的數量和類型、呈現的道德要素進行整理與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訪談、觀察等研究方法對寓言教學實踐進行道德審視,分別從三個環節進行,即小學語文教師對蘇教版寓言及其教學的認識,寓言教學的案例透視以及寓言教學對小學生道德成長的影響。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存在的不足。
本文研究主要基于訪談資料、課堂觀察,現狀的描述較為豐富,而理論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化。此外,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進入學校,雖然老師、學生給與了很多幫助和便利,但仍存在一些研究阻礙。在今后的學習研究中,會進一步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研究能力。
大學德育論文 篇5
1、道德視域下見危不救社會問題研究
2、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模式探析
3、管理學人本原理視角下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4、自媒體視域下我國道德教育的問題研究
5、我國道德建設實效性問題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問題研究
7、當代中國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設研究
8、我國公務員職業道德制度化建設研究
9、新時期官德建設問題研究
10、個人修養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的價值研究
11、知行背離干擾下的健康道德情感生成機理研究
12、“滄州好人”在社會道德建設中的價值研究
13、我國檔案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14、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治國理政思想研究
15、華北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道德建設研究
16、社會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
17、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時期道德建設探析
18、青海互助土族道德生活研究
19、銀行柜員道德風險研究
20、中國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2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道德社會的構建
22、不一樣的英雄
23、我國網絡道德失范問題的倫理探析
24、網絡道德失范現象研究
25、我國社會保險稽核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26、建國以來我國道德榜樣的標準問題研究
27、我國民營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28、儒家道德文化視角下的網德培養研究
29、論社會主義商業誠信道德的建設研究
30、老子玄德思想對中國當代道德教育的意義
31、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及其當代意義
32、《解放日報》運用大眾文藝形式對勞模的宣傳研究
33、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研究
34、雷鋒精神傳承困境及對策研究
35、新聞失度對公眾道德評價的影響研究
36、旅游者行為失范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37、公職人員助人行為動因研究
38、公職人員見義勇為行為動因研究
39、儒家樂教德治功能思想研究
40、新農村背景下農村道德建設研究
41、我國轉型期道德失范探究
42、大慶石油工人職業價值觀的研究
43、道德榜樣論
44、道德冷漠研究
45、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社會公德建設研究
46、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及其治理對策研究
47、我國當前公民道德人格問題研究
48、以中國夢引領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49、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域下的“道德冷漠”現象研究
50、臺灣生態道德教育研究
51、道德選擇的困境與路徑優化研究
52、仁愛道德精神的失落及完善
53、新時期雷鋒精神傳承常態化研究
54、道德發生的社會機制
55、傳統文化視域下道德發展問題研究
56、商業銀行職業道德教育研究
57、公共精神的貧困與對策
58、當代中國社會公德建設探析
59、雷鋒精神與公民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研究
60、維吾爾族單親家庭子女道德規范教育研究
61、良知在道德認知中的功能研究
62、黨務秘書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63、當前我國社會公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6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
65、論德育共同體的建構及其走向
66、個體道德認知發展水平與財務倫理氣氛對會計倫理決策的影響研究
67、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研究
68、我國旅游者道德失范問題研究
69、論市容管理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70、中日環境道德教育比較研究
71、論康有為理欲觀的內涵及其現代德育價值
72、黃炎培職業道德教育理論研究
73、城管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74、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勞模與先進工作者的敬業精神研究
75、道家美學思想對當代德育的啟示
76、創新社會治理視域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77、中國醫德現狀與醫德教育研究
78、中國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設研究
79、德育視域下的道德情感功能研究
80、道德知行分裂現象的意志維度分析
81、武漢地區勞動模范群體研究(1950~1960年)
82、當代恥感培育研究
83、敬業德性的培育與踐行研究
84、社區生態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85、手機媒體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8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律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87、我國社會轉型時期文化多元性影響下的公共道德建設
88、公眾人物在我國當前社會建設中的道德意義研究
89、學習道德模范活動常態化研究
90、黑龍江基層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研究
91、文化記憶理論視角下雷鋒精神的境遇與建設探究
92、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調查研究
93、論法官的職業道德修養
94、土家族傳統道德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95、國民公共道德素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6、“安徽好人”評選機制研究
97、我國公民道德責任意識培育的價值及其實現途徑
98、全民閱讀對公眾思想道德提升的影響研究
99、基于滿意度視角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100、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公民道德素質的對策研究
10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促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價值研究
102、個人層面核心價值觀融入公民道德建設路徑研究
103、基層稅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104、政府公信力對個人見義勇為意愿的影響研究
105、新時期道德榜樣教育及其實效性研究
106、美國環境教育對我國生態道德教育的啟示
107、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及其治理途徑研究
108、國家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109、儒家憂樂觀與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110、國內網絡購物熱潮中的道德危機及對策研究
111、公民生態道德教育研究
112、公民生態安全意識培養研究
113、解釋水平對社會公正事件判斷的影響
114、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現代價值
115、儒家五常思想及其在越南德育中的運用
116、公德與私德關系的歷史演進與當代建構
117、朱德精神研究
118、公交司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
119、企業道德實踐研究
120、新聞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覺研究
121、《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道德思想研究
122、存款保險制度下道德風險的成因及防范機制研究
123、我國青年公務員道德人格培育路徑研究
124、邊遠地區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
大學畢業德育論文題目四:
125、最美孝心少年的德育教育價值研究
126、美國行政權力道德標準法制化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
127、食品安全形勢下的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128、道德冷漠的倫理審視
129、道德領域中的利他行為及其育成研究
130、傳統媒體對公民道德教育影響研究
131、道德認同研究
132、侗族優良傳統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
133、網絡社會的道德失范問題研究
134、新時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及對策研究
135、當前中國網絡界面中道德失范與規制研究
136、道德模范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37、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當代德育價值
138、轉型期導游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139、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對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啟示
140、我國市場經濟道德建設問題的研究
141、我國社會道德缺失與重塑問題研究
142、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研究
143、周恩來的勤儉節約思想與實踐
144、道德教育的“情感”之維
145、團隊精神比照下的集體主義教育研究
146、公務員品德修養問題研究
147、規范倫理學視域下的網絡道德教育研究
148、淺論財政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
149、“滄州好人”后援會幫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50、農業科技專家的科學道德研究
151、歷史變遷中的集體記憶
152、道德建設在我國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153、《西游記》德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15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民道德建設路徑研究
155、當前我國政府管理中公務員的道德建設
156、網絡道德失范問題研究
157、電商平臺中商家信息展示道德失范問題研究
158、先秦儒家禮樂文化的德育價值研究
159、人文關懷視域下的警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
160、保險營銷員的商業道德敏感性
161、道德冷漠社會負效應的規制研究
162、當代中國道德冷漠現象探析
163、當前醫患關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研究
大學德育論文 篇6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德育已經成為了我們今天越來越多地關注的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道德高貴,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注重個人品德的塑造。今天我想分享一些身邊的事情,討論如何通過我們的行為來提高我們的道德素質,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
一個月前,我遇到了一位老人在街頭昏倒了。當時我正在趕路,但是我還是想到了自己的道德責任。我馬上跑到附近來警察局,通知他們有一位老人昏倒在街頭。警察趕來后,也立刻聯絡了醫院派人趕來看望他。從這件事情中,我了解到了我不只是一個自私、獨立的人,而是一個成為負責任的一份子。
然而,在我身邊,也存在著不負責任、道德品質低下的人。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個同事因為工作中承擔的壓力過大,因此開始迷戀賭博。最后,他的賭博成癮甚至影響到了我們工作上的合作,我們不得不考慮解雇他,以維護公司的`聲譽和運營。這個事情告訴我們,個人的做法和道德品質對于我們和周圍人之間的相處和環境的影響不能被低估。
為了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品德,我們也需要學會吸取其他人身上的優點。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她也是我的同事,她總是非常有愛心,即使是對于一個快速走過街邊的陌生人,在看到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她也總是擁有為他伸出援手的勇氣。她的助人精神和負責任的品質讓我很動心,我也學會了積極借鑒她的思想和行為。
最后,我們也需要學習怎樣為別人做出改變和影響。我們可以通過社交網絡、社區和志愿工作來傳遞我們的積極思想和行動,確保在周圍的每個人都了解和尊重道德。比如,在我們的志愿組織中,我們經常會組織一些互助活動,比如為環境提供清潔,保養一些不發達地區的學校、幫助有需要的殘疾兒童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幫助別人,也同時讓我們學習到了如何與他人互動和維持正向的社會關系。
總而言之,道德素質的提高不僅關系到我們的個人品德,也關系到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和互動。為了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和社區環境,我們需要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內在責任和行為準則,注重每個人的思想、言語和行動的道德標準。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人和整個社會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和諧。
大學德育論文 篇7
摘 要:研究大學德育環境建設,是增強大學德育的科學性、實效性的一個重要切入點.人與環境的辯證關系、人的道德需要與全面發展理論,是構建大學德育環境的理論基礎.大學德育環境的構建歷史性地表現出時空性、主導性、主體性、生命性等實踐特質,具體體現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畫龍點睛的校訓、高雅的人文環境、師生的平等互動等方面.
關鍵詞:大學德育論文范文
一、以德育課堂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營造課堂德育氛圍
為了更好地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關于德育工作的要求,響應《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學校專門制定了《德育教學改革和實施方案》,把課堂建成學校德育的主戰場,創造性地開展德育工作。
設定課程改革目標。德育課堂是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品格提升的主渠道,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為重要的任務,同時,還應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和企業用人單位的標準,目標界定應該緊緊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教的新要求,解決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這一核心問題,為企業培養優秀的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服務,為學生成功就業創業服務,并成就學生的幸福人生。
構建模塊化內容體系。德育教學內容要以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教材為依托,以新課標規定的內容為標準,將課程按照項目主題劃分模塊,同時,根據教育目的適當增加選修內容和實踐活動。
創新教學模式。德育只有“活”起來,才能“火起來”。德育課堂要想煥發強大的吸引力,必須堅持以生活為主線,貫徹“以學生為中心、情景為中心、活動為中心”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教師應改變傳統的.“灌輸說教”模式,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確立生活主題,通過情景模擬、學生體驗、教師引導的“情景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道德體驗,促使其主動建構德育修養、提升思想境界。
建立知信行結合的德育評價體系。德育評價一直是德育改革的難題。筆者在實踐中,同時使用“學生德育綜合水平考核”和“學業水平考核”兩套考評方式,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班主任測評、操行考核參評和德育教師輔評檢測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德育行為,考核德育外化;通過卷面考核知識、能力,并把兩套考評綜合。
二、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創新校園文化工作,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把校園優化成具有職教特色、反映時代氣息、格調高雅的“準社會”,對德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助力作用。
首先,學校充分意識到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舉全校之力整體推進,先后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校園文化論壇,探討校園精神文明、校園文化等理論,制定《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意見》和《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把握環境建設的德育航行,用科學的理論占領校園文化陣地。
其次,充分發揮校園媒體的導向作用。學校先后投入資金,建立了德育網站、校報、“青春之聲”廣播站和校園電視臺,畫廊、班級板報等定期策劃德育專題,立體化、多維度的媒介營造了和諧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無形當中受到啟發與教育。
再次,積極開展品牌校園文化活動。學校一直把“突出高品位、打造品牌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總體思路,已形成“理想導航工程”、“素質拓展訓練”、“陽光心理教育”、“和諧之聲晚會”、“社團匯報表演”、“暑假社會實踐”等精品活動,為學生健康成長搭建了平臺。
最后,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學校及時關注社會熱點,了解學生思想情況,針對學生思想狀況實際,借助報告會和主題班會的形式,將學生思想引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三、以家庭教育為紐帶,挖掘家長教育潛能,構建德育合力體系
家長是家庭與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紐帶,在德育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方面,家長要做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紐帶。主動了解學校的德育計劃,及時與老師溝通學生心理、思想等情況,以使德育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個人生活情趣和品位,形成和諧的家庭關系,以使學生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和受到熏陶;積極參與學校家長會,主動學習子女教育方法,形成家校聯動機制。
另一方面,家長要做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紐帶。由于學生的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對社會的判斷并未完全成熟,家長應該主動關心子女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對社會現象形成正確的評判標準,避免受社會不良行為同化。
四、以社會環境為保障,優化社會思政環境,打造大政工新格局
眾所周知,受教育者大多時間是處于社會生活環境這個大背景下,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比有意識的德育活動更多,并且社會環境德育場發揮著難以被我們控制的作用,時刻對受教育者發揮無形的作用。而解決此問題,必須樹立“大政工”的觀念,搞“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體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第一,培養學生判斷社會現象的能力,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的誘惑和侵襲,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增強自律性。
第二,搞好學校周圍環境整治。學校周邊社區、商業網點等學校生活的重要場所,要聯合地方政府、公安、村委會或居委會做好環境治理,重視這一德育場的開發與創造性利用。
第三,社會傳播媒介等要承擔社會責任。傳媒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關心支持德育活動,弘揚主旋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個體的生活離不開社會,社會的導向正確,社會氛圍積極向上,才能使“生活德育”理念落到實處,才能保證受教育者真正得到道德提升。
簡言之,新時期的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本著“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人本主義思想,共建“課堂、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生活德育大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從而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吸引力和感染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勞動者和技能人才。
大學德育論文 篇8
[摘要]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理念與學習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學德育中來。為了實現大學德育目標、增強德育有效性,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思路、新模式。
[關鍵詞]德育 研究性學習 創新教育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指在教育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造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理念與學習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學德育中來。為了實現大學德育目標、增強德育有效性,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學習――回歸德育以人為本的出發點
要增強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認識到德育的本質是以育人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質,讓德育工作回歸自身的出發點。德育的最終的目標是把社會實際與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亦即培養、造就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道德行為主體,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會時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從人的實際出發,而時代的要求則要通過個體表現出來,顯然德育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而現實中的德育往往偏離這一出發點,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只管教“書”而不“育”人,缺乏針對性,不能因人、因時、因事而宜。
為了實現德育目標,提高和保證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應回歸以人為本出發點,充分利用和激發學生的主體需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的內容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的。它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為基礎。將這種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注入德育過程中,學生真正被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就有了積極的內在動力,有利于學生的自我教育與發展,有利于落實德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使德育回歸出發點和增強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研究性學習――構建德育的生態環境
在德育過程中,課堂教學自然是學校德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它是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系統學習人類豐富知識體系的一種比較經濟、有效的途徑。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種課堂環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務的落實和保證德育的有效性。實踐證明,傳統的德育課堂環境以教材為本,以教師為中心,將學生視為客體,注重德育知識的傳播和規范的灌輸。這種知識型、接受型的德育課堂環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嚴重地影響大學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優化德育課堂環境?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要求教學諸要素之間始終處于一種和諧狀態,包括師生關系和諧、教師與學習內容和諧、學生與學習內容和諧。在這種課堂和諧中,學習成為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環境”,課堂變成教學各要素相互之間持續互動的過程。在這種課堂“生態環境”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隸,課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識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知識、探索人的身心發展的中介。
同時,德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靈接觸的動態過程,建立和諧的“德育生態環境”是實現德育任務重要保證。而“德育生態環境”的關鍵是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種人際關系中,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過程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模式,有利于形成師生和諧關系。由于研究性學習的新穎性、多變性和沒有“唯一答案”或“標準答案”的靈活性,促使德育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不脫掉權威的“外衣”,努力主動地指導而不是代替學生去捕捉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或命題,而是虛心地與學生一道思考與探求問題的答案。即教師始終是一個與學生平等的積極參與者、研究者。在這樣和諧的“課堂生態”中,師生之間的心理和感情距離縮短。因此,教師(代表社會)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務)比較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對德育的參與性與自律的能動性就會提高,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學習――落實德育創新教育的理念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是21世紀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德育的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統一的。在社會變革時期,社會思想體系、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單純地進行書本知識的灌輸,而應當面對社會變革的現實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更新德育內容,改進德育模式,培養能夠運用所學德育理論解決社會問題能力的現代大學生,這正是德育創新教育的價值取向。通過德育創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實現德育任務,增強德育的時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創新教育可以有多種模式,“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眾多模式中最為有效的一種。
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它是以認識和解決某問題為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動。由于研究的問題多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因此必然會突破原有學科教育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生提供更多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并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研究性學習重視結果但更重視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的德育過程,一般是圍繞現實生活中一些社會問題所展開的調查和尋求對策而組織的。這種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實的道德體驗,這些道德體驗不但有助于德育知識應用,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自然地把學校學得的德育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德育問題相聯系,這種聯系是德育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基礎。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的德育過程,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而展開的,它是對德育學科邏輯體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學習中,鼓勵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教師的指導作用體現在幫助學生完善自主選擇意識和能力方向,而不是代替學生選擇。
“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的德育過程并不是放任自流,相反,它更注重活動前的精心設計,更注重發揮德育教育機制,捕捉活動中所產生的“德育創新目標”、“德育創新主題”的價值,所有的活動都是一個開創性的有機體系,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德育主體不斷生成。經過“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道德水平得以提高,道德意識得到鍛煉,思想品德得到完善,出現這種情況,則意味著大學德育創新教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德育過程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德育目標,增強德育的有效性,這也是我們多年所期盼的效果,相信經過努力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大學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德育論文11-09
初中德育論文01-13
師愛德育論文01-25
初中德育論文10-09
音樂教育的德育論文01-25
德育論文(通用5篇)03-22
德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2-15
初中德育論文15篇01-13
初中德育論文(15篇)01-13
有關班主任德育論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