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心理咨詢師論文

時間:2024-10-13 17:39:20 論文 我要投稿

心理咨詢師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咨詢師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咨詢師論文

心理咨詢師論文1

  傾聽心靈的鐘聲

  摘要:踐履著時間的腳步已經四十五載,在這四十多年的歲月中,經歷了很多人和事,經過不斷地反省、思考,都已經沉淀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儲藏在我的記憶中,讓我有勇氣直面繽紛的人生。

  “在更高的天空中,彩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因為只有經歷過風雨的洗禮,生命才更美麗,才更顯示出它寶貴而華美的價值,才更凸現出美妙的含義。”

  一、自我成長過程

  六十年代初期,我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母親都是莊稼人。我出生的時候,我已經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了。我的出生,父母是喜憂參半,因為父母五十多歲了,貧寒的生活讓他們面對弱小的生命顯出太多的無奈。

  由于家里條件不好,上小學之前我沒有吃過一塊面包、餅干之類的東西,家里一分錢沒有,生活必需品都是用家里的廉價的農產品來換取。但當時并不覺得苦,以為生活本該如此。就這樣,童年就在哥哥姐姐、小伙伴們的打鬧中快樂的度過了。

  八歲時,在我的苦苦哀求下,終于走進了小學的大門,代價是一個姐姐輟學了。期間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父親。每當看見父親、姐姐們在田間辛苦的勞作,我就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因為我知道是他們為我撐起了一片天空。

  傍晚散了學,就到地里拔草、擇菜喂豬喂鵝。節假日就和父親去田里勞動,期間我知道了多種農作物的種植方法以及種植時間、以及勞動的經驗。記得有一次,爸爸要我幫他澆黃瓜,先是到廁所里掏大糞,從糞窖里一勺一勺的舀出來,然后再澆到黃瓜秧根部。我嫌臟嫌累,不想干。就說:“爸,那么臭,那么臟,澆到黃瓜上,怎么吃啊?還是不要澆了吧?”“是啊,確實臭,但是,你收獲的黃瓜卻很好吃啊!現在不是臭不臭的問題,關鍵看你應該以什么心情看待這件事。”看似平凡的話,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多年以后,我悟出了其中的含義: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于環境,而在于心境。你澆黃瓜的時候,想象到掛滿黃瓜架的黃瓜該是怎樣的喜悅啊!應該感謝父親,他交給我生產的知識勞動的經驗,這使我在以后的的勞動、工作、學習生活中再沒感到勞累,沒被困難嚇倒。

  父親清正廉明的品格影響了我的一生。生產隊的時候,父親是生產隊的隊長。聽母親說,當時家里人餓的都抬不起頭,母親央求父親,從生產隊拿點糧食救救孩子們,父親百般不同意。“那是公家的東西,不能夠動的。”后來,生產隊的看場院的老頭看見母子餓得實在不行了就偷偷的拿來了半袋豆子。母親和哥哥姐姐們都樂壞了,不料,被父親發現了,還來不及吃上一口,就被父親送回了生產隊,隔天,我的一個哥哥餓死了。我聽母親講述這件事時,真的很生氣。我就問父親:爸,你怎么那么傻呢?你一分沒占公家的東西,你現在又怎樣呢?沒人說你是清白、不貪污的?父親只說了一句話,讓我回味一生:做人不圖別人說你好,要對得起良心!我應該感謝父親,他教給我人生該怎樣走過,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從容面對各種誘惑,保持自己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小學生活轉瞬即逝,我以全鄉第七名的成績升上了鄉里的一所初中,并被分到了尖子班。家里離學校七八里地,冬天,每天天不亮就和哥哥走在上學的路上了,盡管手凍得流膿流血,我還是堅持上學,為著心中的夢想。但家境還是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家里人少了,兩個姐姐相繼出嫁,這就讓父母更難了,因為勞動力少了,工分就少,秋后你分得的糧食就相對減少,所以我的學上的是斷斷續續的。有一件事促使父母狠下心來供我讀書——我被評為興城市三好學生。當我把喜報拿回家的時候,年邁的父母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轉眼我上了高中,家里就更難了,這個期間的學雜費、伙食費都是哥哥、姐姐們資助的。眼看著蒼老的父母為供我讀書而愁,為哥哥的婚事而愁,我的心五味俱全。讓我放棄學業,我心不甘,但看到家里的一切又不能不放棄。在那個高二的夏季,我輟學了。但我的心情可想而知了,我是不想吃一口飯,整天躺在炕上睡覺、偷偷的哭泣。母親怕我憋出病來,和父親商量,還是讓我上學。這樣,我又高興地上了學。有一件事還是讓我放棄了學業,那就是母親病了。母親的突然病倒,我一下子意識到自己需要為這個家承擔一份責任。母親雙目失明,多病的身體......這一切喚回我的良知,我要努力工作、掙錢來養我的父母親。在盛夏,我到了偏僻的小山村教書,歷盡辛苦,我把掙回的錢交到了母親手里......從此,我明白了生活的含義,明白了用一顆赤誠的心去疼愛別人——這是從母親那兒領悟到的。

  民師的工作也是不好做。工資不高,工作卻樣樣得在別人前頭。民師那會兒,我每個月掙17.60元(小學民師),中學掙32.60元。盡管教師的職業是一只粉筆,兩袖清風的代名詞,可我還是持鞭走上了講臺。寒來暑往,轉瞬在校園里已經度過二十多個春秋。回首美妙的時光,值得珍惜的太多,值得思考的也太多。

  記得,我上班時是在一個靠海的小村子,教的是小學三年級,一人身兼職。每天,二三十個孩子圍著你,一聲接一聲的叫老師,我的`心里總是甜甜的。晚上回家的時候,總是想念那些可愛的小臉。那段日子,是我人生的低谷。(高中的學業沒有完成)那段日子,是孩子們溫暖著我,家長們袒護我,就是再苦,心里也暖暖的。現在我教過的學生都已經工作了,每當看見我時,都會親切的叫我老師,醉得我臉上值發燙。

  漫長而短暫的人生路,本來就是歡樂與痛苦的交融。為了解決夫妻兩地生活,我調到中學。這里有上百名學生,數十名老師。沒有了寂寞,沒有孤獨,可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差別充滿內心:中學的學生難管理,家長對老師的要求也高。語文得了90分(滿分100分)還怨你教學無方。倘若得了100分,則是天賦。學生間的嬉鬧,家長更是過敏,生怕孩子吃虧,即使你處理得再公正,也會給你很多悲苦與無奈。

  我在擔任初二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天,兩個學生打了起來,事情還在處理中,孩子的媽媽就找來了,而且還罵了我。在和家長對陣中,我不能以牙還牙,只能夠輕聲細語,要不人家就會說:還是老師呢?

  上課了,我擦干眼淚,走進教室,同學們仍是“老師好”,我習慣的擠出四個字:同學們好!當我看到一個小女生偷偷流淚時,就奇怪地問:你為什么哭啊?她說,看見那個母親罵你,我就哭了。這時,我們師生用眼神傳遞著理解之情。盡管有過茫然,有過痛苦,但是,我總是從孩子們身上獲得一種力量,一種感悟,一份柔情。覺得愧對他們就是負債,就是失職。

  母親去世的時候,我正在教初三,課程很緊。之前,我去看她,她對我說:別耽誤孩子,有事的時候喊你,你不用來回跑,知道嗎?樸實的話,令我今生無法忘記。

  春節前,我去她老人家的墳上去,看見的是滿墳頭的枯草以及它們的斷莖。我雙膝跪地,灑下一杯白酒,流下兩行清淚:媽媽,我看您來了,你可曾看見?人們都說,燒的紙錢越多,在陰間就越好過,我買了兩大捆紙錢給你,媽,您可曾看見?您可曾收到?

  還記得嗎?那個晚上,老人家很清醒。絮絮叨叨的交代了我們很多事:告訴我們姊妹什么都別多說,把自己省吃簡用的1000元錢留給爸,告訴哥哥她后事的安排......我們誰也沒意識到這是在和我們告別呀!

  總想使得天下的事成為完美,再也沒有老弱病死,那必定是滿頁的美。就在我有能力贍養母親的時候,母親卻不聲不響的離開了我們.....真應了那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別耽誤孩子!”母親的這一句的話一直鞭策著我,使我在工作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現在,我已經青春不再,但我仍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愧于我的學生。

  所以,人生的道路無論是坎坷還是曲折,都不要抱怨,那何嘗不是一種特殊的給予呢?雖然在我歲月的年輪上已經畫了四十五圈,可我仍然深刻的認識并相信這一點。

  二、職業行為分析

  借助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分析,受益于父母對人對事的言傳身教和對生命意義的苦苦追求,我擁有了堅強、執著、真誠、樂觀、善于反思并極富同情心、工作熱情高,積極向上的好品質。我性格外向,極富同情心,愿意幫助別人;熱情,寧愿人負我,我不負人;和藹可親;富于感性,喜歡幻想;工作熱情高,好強,獨立,喜歡堅持自己的觀點;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比較強,具備一定的文學、哲學和社會學基礎,生活中為朋友排憂解難而無形中積累了經驗等等特點,我認為自己適合做一名心理咨詢師。

  首先,父母早期對我的影響,使得我有資格做好心理咨詢工作。正如老一輩革命家所言,我的父母是“最具有中國標本式的農民”。他們勤勞能干,與鄰里相處和諧。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找我的父母商量,如果有用得著的地方,他們會不遺余力的幫助。他們與人談心的語言、態度、處理問題的方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使我很小就非常善解人意,所以我的朋友很多。

  其次,我有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多年的共青團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成就了我與他人談心的良好素質。班主任的角色與心理健康教師有相近之處,不斷地總結經驗讓我知道了有些技巧的實用性,例如真誠、愛心、通情達理、引導等等都是基本的咨詢技術,所以我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第三,一線的教師、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令我堪憂。作為一線教師,我切身體會到教師職業的壓力,學生升學的巨大負擔。雖然我國教育界呼吁要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由于社會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就是升學率,對教師的評價就是分數,所以教師之間的競爭很激烈,不得不抓緊每一分鐘時間,為了學生的成績、升學疲于奔命。在每一次考試成績揭曉之前,老師們普遍表現為焦慮、煩躁、不安,在這種心理壓力之下教師根本難以勝任教師職責,更談不上保證教學質量。如果不及時糾正和調整這些情況,長此以往,老師的不良情緒會無意識地發泄到學生身上,更嚴重的是會被學生投射到未來的人際交往上。另外,教師的職業是個特殊的職業,中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具有多情的、叛離的中學生,他們要用自己的工作去塑造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或者說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來影響他們的人生。也就是說中學教師是用心靈塑造心靈,在塑造他人健康心靈之前,教師自身的心靈必須是健康的,只有健康的心靈才能夠給他人心靈帶來健康。但是,中學教師和大家一樣,在各方面的影響下,在經受各種復雜紛紜的壓力刺激之后,便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這樣一定會影響教師對職業的追求,同時教師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

  例如,老師對工作的冷漠,表現出對事無動于衷,對學生熱愛不起來,對自己的職業缺乏興趣,對付應對,得過且過,對周圍人缺少感情,工作平庸。再如,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急躁的情緒,有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論大小事都急三忙四的,坐不住,站不穩。遇到棘手的問題,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時,往往不自覺的使用了簡單粗暴的方法,往往造成學生心理甚至是身體上的傷害。

  這類的情緒和行為對中學教師是極其有害的,不僅會傷害教師的心靈,還會使正在成長中的中學生懊喪,消滅他們天生無暇的心靈。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遇到失敗,遇到壓力,有這種消極的情緒是正常的,沒有才值得可憐,現在關鍵是有了不良情緒如何控制和調整。

  通過學習《人生發展心理學》,我認為人的心理環境很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境,也許面對鮮花,都會選擇死亡;如果熱愛生命,在黑暗中也會自強。金錢給人的喜悅是短暫的,但是只有豁達的心境才是維持快樂的根源,心境會指引你從事你喜歡的而且有意義的事情,否則就會跌入失落惆悵的深谷不能自拔。

  近年來報道的有關青少年離家出走,自殺、早戀、失戀不能自拔

  現象很多,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救治他們的心理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很多學生在參加了考試之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績,每日都在經受心理的折磨,每日都在緊張焦慮、苦苦等待中度過,這就是考試后的焦慮恐懼心理。焦慮恐懼心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首先它對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動有影響。因為處于焦慮恐懼中的學生,很難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象我們期中考試后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倦怠、消極,就屬于這中情況。他(她)在異端時間內,可能會對什么事情都無興趣,思維混亂,健忘等,如不及時加以疏導,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其次是對人正常的生理活動有危害。人處于焦慮恐懼狀態時,某些生理技能會受到影響。如食欲減退、睡不著覺,身體健康受到影響,還會導致一切疾病的發生。如我們班的楊××同學,因一次成績不理想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恐懼、焦慮、導致害怕考試,上次期末之前,以滾樓梯弄壞右手為借口沒有參加考試,這次期中考試沒有理由不參加了,而成績又一次失利,終于病倒了,尿中帶血,到醫院一查,急性腎炎,必須住院休息。所以,焦慮和恐懼是人類健康的大敵。

  通過學習《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的相關知識,我找到了一些調整的方法。一是讓學生適時發泄。考試結束后,如果學生的心理處于焦慮恐懼之中,就可以選擇一些需要付出體力的活動,如踢球、跑步、拳擊等。通過劇烈的活動來發泄自己消極情感;也可以做一些不需要特別投入的活動、如打字、練字等,使自己在充實的活動中等待成績公布。通過適時的發泄,學生的焦慮和恐懼的程度會降低,對其自身的傷害也會減少。二是運用想象意念療法調整。學生可以選擇一個不太大的空間,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自感舒適的姿勢,微閉雙眼,平靜一會,然后開始想象。這樣的想象會令人痛苦,但是治療幾次之后,學生就會輕松很多了。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只不可能在一天內做很多次。

  我深知自身的人格特征也不夠完善,敏感、有時情緒化,這些會在咨詢工作中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要成為一個心理咨詢師不但要在知識和技能上有足夠的儲備和磨煉,更重要的是秉承一種追求生命成長的理念,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增長能力以超越自己的局限。相信我能做到,一定會做到的!

  我熟悉中、小學這一群體并有條件進行實踐,所以在今后的咨詢工作中我最希望接待的求助者是青少年。希望老師學生給予我信任,肯定咨詢師的工作,同時也期望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所有通過我幫助的人都能夠快樂的生活。因為,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人生之路曲折蜿蜒,當人們面對厄運時,是多么需要溫暖關懷呀。也許,當淚水迷蒙雙眼,流淌憂傷時,只需一個鼓勵的眼神便會溫暖他人凄冷的心房。也許,當呆滯的目光在虛無中游蕩時,只需一個淡淡的微笑,便會滋潤他人干涸的心田。

  入世須才更須節,傳家積德還積書。在這種情況下,我毅然決定系統地學習有關心理學知識,用我所學為我那可敬的同仁和可愛的孩子們提供一些心理援助,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我愿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心理咨詢的領域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參考著作:

  1、《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民族出版社20xx.8

  2、《人格的種類和測量》卡特爾著

  3、《人生發展心理學》(學林出版社,1997)

  4、《人的潛能與價值》(華夏出版社,1987)

心理咨詢師論文2

  尊敬的各位評審老師,你們好!

  很高興參加這次論文答辯,有機會聆聽各位專家老師的指導。感到無尚榮幸,也非常珍惜。

  根據要求,我撰寫了兩篇論文。一篇是個人成長報告。一篇是《一例復習生高考壓力的案例報告》,接下來,我就這兩篇文章作一下簡短陳述。

  我個人成長報告的題目是《做撒播快樂的天使》,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我的成長歷程。二是我的職業行為分析。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爸爸是第一批恢復高考的大學生,一輩子教書育人。媽媽雖沒有文化,但寬容善良,在他們的疼愛下,我健康成長。總結自己,最欣慰的一點是不停的學習。1990年樂陵師范畢業后,邊工作邊學習,三年后考入山東省教育學院脫產進修。畢業后,又順利進入聊城師院函授本科,還差一點考上研究生。直到現在,邁入心理咨詢大門,雖已年近不惑,仍孜孜不倦,銳氣不減。

  個人成長歷程中有兩件事使我堅定用心理學知識來助己助人。

  一是:天使情結。源于剛出生不久一場大病,讓我與死神擦肩而過,奇跡般的活下來。對此,我心懷感恩。感謝上天的眷顧,感謝父母朋友。從小到大,一直想像天使一樣給別人于幫助和快樂。而心理咨詢是拯救人靈魂的事業,所以我執著于此。

  二是:當我在教育上獲得一系列榮譽,躊躇滿志準備大干一場時,我也發現了所在學校存在的一些教育弊端。自認為有一顆救國憂民的悲天憫懷,和一腔“位卑未敢忘憂國”豪情。奮筆疾書寫了一篇《一封來自貧困縣的教育報告》。很快發表在山東省教育十佳期刊《山東教育》雜志上。沒想到的是,往常每期人手一份的.《山東教育》,那一期全部扣發。我感到很震驚,恍然大悟,我觸及到領導的軟肋。那段時間,苦悶,彷徨、壓抑,心情極其惡劣。感到前途灰暗,找不到奮斗的方向。唯有默默的讀書。看于丹的論語心得,莊子心得,但更多的是翻閱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在心理大師們的點撥下,使我很快平衡了自己。陰郁的心豁然晴朗,漸漸走出困惑,重新調整心態,踏踏實實走快樂之路。而我的思想上、人格上也逐步走向成熟。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打磨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虛心傾聽許多心理專家的課程后,現在的我已經找到了釋放壓力,宣泄情緒的方式:如水的文字,柔美的音樂、神奇的自然,合理的運動等等。博客上常有自己有感而發的小文章,散發著哲學、心理學的味道。我為自己的改變而欣喜。也讓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和美好。

  教書育人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塑造學生優秀的品格,奠基智慧人生。隨著時代進步,物質的豐裕,一些新的問題接踵而出,校園暴力、厭學、攀比、網癮、早戀甚至自殺現象等越來越多。很多學生甚至老師,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作為一名一直在教育一線工作的老師。心痛之余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使他們的心靈花園芬芳美麗。心理疏導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而成為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詢師,自然有著點石成金的魅力。但最大的受惠者還是我自己。所以,傾心于心理咨詢事業,我心向往之。并打算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深入學習,以幫助那些困惑中的家長和孩子。

  選擇了這一門科學,我知道路很長,也很崎嶇。但我已準備好了,在各位心理專家老師的幫助下,從心靈出發,不畏風雨,做撒播快樂的天使!

  關于另一篇案例報告,我選擇是高三一復習生考試焦慮案例。從我從事教育20余年,了解到不管是小學生、中學生,特別是高三學生,在面對考試時,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考試焦慮。目前高中生較普遍存在問題是,考試焦慮水平過高,相當大面積學生焦慮程度已超過適宜水平。學生長期處于過度考試焦慮之中,會引起許多心理疾病。過度考試焦慮還會危害學生身心健康。因此我選定這一主題。

  在咨詢過程中,從求助者個人陳述、父母反映和咨詢師的觀察,掌握求助者基本情況,該求助者主要問題是: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以復習生來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高考,由于在下學期開學不久的一次模擬考試中成績下滑,出現考試焦慮。主要表現在一個多月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愛發脾氣,經常失眠,想到高考臨近,內心就十分緊張、苦惱。再結合心理測驗結果:SAS測試結果67分,屬中度焦慮。scl-90中各因子分中突出癥狀是焦慮2.9分,高于常模。最后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造成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原因有三方面。生物原因:青春期,女生。社會原因:來自家庭特別是母親對她期望過高。及第一次高考失利的負性事件影響。心理原因:求助者個性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主要是存在著錯誤認知和錯誤評價等不合理信念。

  根據求助者心理問題外在表現為緊張、害怕考試,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內在原因卻是由于自我要求過高,存在絕對化要求、糟糕至極、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針對該求助者情況,我決定采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咨詢。根據ABC理論,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辯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并指導求助者運用放松技巧以幫助她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提高其應對考試焦慮能力,最終達到戰勝考試焦慮目地。

  咨詢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每周一次,每次60分鐘,共四次。第一次咨詢,主要是收集求助者詳細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與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詢關系,完成心理測驗量表。并布置家庭作業。第二次咨詢,加深咨詢關系,尋找并確認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幫助求助者領悟自己的問題與不合理信念的關系。第三次咨詢,幫助求助者修正或放棄原有不合理信念。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合理情緒療法中最主要的部分。咨詢師的主要任務是運用多種技術使求助者修正或放棄原有的非理性觀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從而使癥狀得以減輕或消除。第四次咨詢,鞏固咨詢效果,進行放松技術訓練。

  經過四次咨詢,求助者的情緒、睡眠等問題基本解決,能夠正確評價自己,理性面對高考,取得較好的咨詢效果。

  以上是我對于論文的簡單敘述,希望各位評審專家提出寶貴意見。

心理咨詢師論文3

  摘要:高校心理咨詢師的素養是高校心理咨詢開展成敗的關鍵,本文探討高校心理咨詢師的角色、資質及個人發展問題。

  關鍵詞:高校;心理咨詢師;角色;個人發展

  1985年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國高校成立面向大學生的心理咨詢機構——“益友咨詢中心”,此后全國各主要高校相繼開設了心理咨詢中心或輔導站,以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長達二十幾年的發展中,高校心理咨詢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探討高校心理咨詢師的角色、資質及個人發展問題。

  一、高校心理咨詢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定位錯位

  高校心理咨詢師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們達到有效的個人、社會、教育及專業的發展和適應,通過提供測評、個體和團體咨詢,以及為大學中的教師及員工提供心理教育和咨詢。高校心理咨詢師要有高效能的咨詢效果必須對角色重新定位。

  1.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是高校心理咨詢師的主體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校心理咨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創建的,這是中國內地高校心理咨詢本土化的一個標志性特征。思想教育工作者在現有的高校咨詢者隊伍中的比例高達55.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專業和職業背景的人相比較,在從事心理咨詢的“利弊”這個問題上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多了一定的政治敏銳性。但是,由于以往工作習慣、概念混淆、自我覺察不夠和急于求成等干擾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咨詢工作中也容易犯說教多于傾聽、缺乏同情、強調社會性而忽視個體性及拔苗助長等錯誤。為了盡量避免這些失誤,必須調整工作目標,提高自身修養,成功進行角色轉換,由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轉換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2醫學、心理學、哲學、教育學教師是高校心理咨詢師另一重要來源

  在高校心理咨詢發展之處,醫學、心理學、哲學、教育學等專業教師因其專業背景與心理學的相關性,加入到高校心理咨詢師的隊伍中,在工作中,往往身兼教師與咨詢員的雙重身份,這容易使教師固有的心理角色和地位對心理咨詢工作產生影響。如果教師在兼職心理咨詢工作時,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工作的轉換對咨詢人員心理角色轉換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就會直接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方法和態度帶到咨詢工作中去,把心理咨詢工作當做了另一種學科教學和思想教育,造成角色混淆,導致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的偏移。此類高校心理咨詢師在咨詢工作中,必須做到成功的角色分離,才能成為有效能的心里助人者。

  (二)高校心理咨詢師忽視為教師教師及其他人員的服務

  經過調查發現,高校心理咨詢師將高校學生作為高校心理咨詢師服務對象,忽視為高校教師及其他人員服務。

  高校心理咨詢為教師提供咨詢幫助有重要意義,首先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要培養出心理健康的下一代,保持教師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必要。第二,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使教學活動得到更順利的實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高校教師職業本身帶來的教學和科研的雙重壓力,必然會使高校教師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和角色沖突。此外,心理健康的.教師由于對自身認識深刻、全面,因此能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自己的生物規律,懂得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從而更好地發揮自身在教學、科研方面的潛能。

  高校中的其他人員也應成為高校心理咨詢服務的對象主要包括教學管理者和教學輔助人員,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高校的輔導員老師,心理健康的輔導員老師能對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做出正確的引導和規范,從而保證教與學的順利進行,培養出心身健康的學生。

  (三)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咨詢形式單一化,忽視團體咨詢在解決共性問題上的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環境適應不良、自我管理困惑、人際交往障礙、交友戀愛受挫、考試緊張焦慮、求職擇業矛盾、人格發展缺陷、情緒調節失衡和經濟困難壓力等共性問題。專業化的高校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保持心理健康,使他們順利地完成學業進入社會。

  團體心理咨詢在高校的應用目的是以集體的方式修正部分大學生已失去或缺乏的社會功能與技巧,提高他們自我解決問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挖掘其潛能,使其實現自我成長與自我完善。團體心理咨詢尊重個人選擇,強調思想引導,重視潛能開發。高校心理咨詢師可重點開展主題心理咨詢和網絡團體咨詢。如可針對在新生入學之初,角色轉換與適應不順導致的心理失衡;求學過程中,上網成癮導致的心理異常;畢業前夕求職挫折、就業壓力導致的心理隱患開展團體咨詢,讓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可獲得情感的支持、嘗試積極的體驗、發展適應的行為、重建理性的認知,在互動過程中享受親密感、增強歸屬感與認同感,學習社會交往技巧,發展良好的適應的助人自助過程。

  二、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必備素質

  (一)良好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

  追求服務于人的最佳效果是心理咨詢的最根本的價值觀,是建立值得信賴的助人關系的前提,將尊重當事人的自我責任與適當的社會影響,理解當事人與咨詢效果有機結合。并能真誠對待咨詢者,嚴守咨詢者的秘密和隱私;不計較個人報酬,熱情,能奉獻個人時間為咨詢者服務。

  (二)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高校心理咨詢師應具備包括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心理測驗等內容在內的扎實的心理學理論基礎知識;心理咨詢基礎理論、個別心理咨詢、團體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心理咨詢基本理論和實務。

  (三)豐富的專業經驗

  良好的記憶力、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和應變能力是專業咨詢師應該具備的條件。

  三、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個人發展

  (一)高校心理咨詢師個人發展的意義

  美國著名心理咨詢師在其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你能帶領別人走多遠,主要是決定于你自己能走多遠”,準確的說明了心理咨詢師只有不斷地努力地實現個人發展,才能夠真正勝任。

  心理咨詢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助人工作,如果從業者自身存在明顯的心理發展問題,不僅會影響咨詢的有效性,還會對服務對象及心理咨詢工作者本人造成心理傷害。高校心理咨詢師來源的復雜性、角色的混亂性及專業化程度低等特點使其心理品質的培養及專業成長顯得尤其重要。

  (二)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個人發展的內容

  心理咨詢師成長主要是心理成長和理論技能兩個方面。心理成長只要包括自我概念清晰化、價值觀提升、個人未完成事件的處理、情緒處理、職業枯竭現象處理、提升專業倫理水平等。理論技能方面主要是實現終身學習,研究不同歷史條件下、不同教學條件下心理問題的共性,適應社會發展和教學發展的需要。

  (三)高校心理咨詢師的成長途徑

  心理成長的途徑主要有:內省和自我訓練,接受督導和專業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開展心理咨詢員的心理互助,開展個人成長方面的培訓,處理好各種角色的轉換以避免枯竭等等。

  在實踐中首先要勇于面對自己、面對生命,正視自己可能存在的困擾,并及時處理,以避免將困擾帶進咨詢中影響來訪者,對他們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或被他們所傷害,和來訪者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董俊花,楊新榮.高校心理咨詢室建設研究[J].科技信息,20xx年第十三期.

  [2]方一紅.角色分離與澄清:高校心理咨詢師的自我成長之路.高教論壇,20xx年第5期.

  [3]陳永琴.提高咨詢者素質,發展高校心理咨詢.宜賓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xx年第3期.

  [4]胡晶.高校應對心理咨詢職業嬗變的探討,教育探索,20xx年第7期.

  [5]吉拉德?伊根.高明的心理助人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9.

  [6]]羅伯特.摩根,塔拉.庫徹,科里.哈本.心理學職業發展之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xx.11

心理咨詢師論文4

  山東20xx年1月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答辯時間20xx年1月13、14、15日。

  關于參加山東省20xx年1月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答辯的通知

  各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及相關考生:

  現將我省20xx年1月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答辯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答辯地點:長城大廈

  地址:濟南市槐蔭區經四路539號

  可從火車站乘坐K58、29、9、21、118路等公交車到經四緯十站或經一緯九站下車。

  賓館聯系電話:0531-51624280

  二、答辯時間:20xx年1月13、14、15日

  上午8:30開始11:30結束

  下午13:30開始17:00結束

  三、答辯人員時間安排情況請見附件

  四、答辯人員須知

  參加答辯人員務必帶好本人身份證、準考證,二證齊全方可參加答辯。身份證丟失者可用臨時身份證、駕駛證、護照或帶照片的戶籍證明替代。答辯人員進入候考室(候考室地點見酒店內指示牌)內請自覺保持安靜,手機調入靜音或關機狀態。答辯結束后請立即離開,不得在答辯室或候考室外逗留。

  山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20xx年1月5日

心理咨詢師論文5

  自卑,簡單說來就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看不起自己,在別人面前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的感覺。自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暗淡無光,而且也讓我們自己與自我分離,想必沒有人會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才有人為了躲避或戰勝這種感覺而千方百計相處各種辦法,有的人成功了,但是有的人在自卑的漩渦中越陷越深。

  一.自卑及其超越

  阿德勒,著名的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立者,因為早年的身體疾患而使他陷入了自卑的漩渦中,但是正是因為自卑的存在才使他具有了超越常人的成就動機,使他更加努力的去生活,去完善自我。正是因為這種自卑才成就了他的事業,進而他提出了“自卑及其超越”的理論,正是因為自卑才使我們不斷的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可以說這是一種正向的解決方式,這種方式積極的把自卑轉換成前進的動力,也體現的“苦難使人成熟”的本質,但是在苦難面前,人們的表現往往有所區別,所以結果就大相徑庭。

  二、自卑與抑郁

  在我看來,自卑到頂點很容易轉變為抑郁,因為自卑和抑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共生體。抑郁和自卑一樣是不會讓人感到快樂的,兩種情況下的當事人都會感到深深的自我挫敗感,而抑郁比自卑更為深入,因為自卑不見得會逃避,但抑郁很多的時候會讓人無法面對內心深處的失敗感,而逃避他必須面對的生活,這種方式又加深的自我挫敗和抑郁本身。所以可能有些人會一輩子帶著自卑去生活,而我們卻很難帶著抑郁一輩子,所以抑郁患者的自殺率較其他的心理障礙的自殺率會高一些。

  所以既無法超越,又無法逃避,自卑就會變的更加強烈,最后變的無法自拔并逃避生活,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會因為自卑而抑郁而不是超越。心理學的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在試驗情境中讓動物無法做到他平時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的時候,一開始動物的反應是繼續努力,但當努力的結果是不斷的失敗后,它選擇了放棄,進而形成了習得性無助,這種狀態有些像人類的抑郁。

  三、自卑與幻想

  在我們小的時候,很多事情我們是無能為力的,所以我們就會幻想一些比我們更為強大的個體,把自己認同與他們,比如奧特曼和可賽等動畫人物。在幻想中來強大自己,心里學上叫做“認同”,在成人中也有,當這種方式成為一種生活策略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我曾經有一個來訪者,因為自卑,所以他就幻想自己能在某些方面超越別人,雖然這種幻想離現實很遠,當幻想破滅的時候就會陷入更深的自卑當中,但是他不能停止這個游戲,因為如果停止他就必須面對那個內心當中那個不如人的想法,所以他一直在幻想中超越別人,但又是無法超越的和生活中無法改變的部分,所以其結果是注定失敗。

  四、自卑的克服

  自卑的原因復雜,所以不僅僅可以通過超越來克服,有時自卑來源于我們未接納的自我,所以生活中我們可以努力去完美我們可以改變的那一部分,我們稱之為“超越”,但我們也必須接納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這就是“接納”。

  無法接受自我的一部分,又無力改變的話,如果陷入這種漩渦中必定無法自拔。所以我們要反思的是,我們認為不好的那部分真的 不好嗎?或者是即使是缺點真的就一定是否定自己的理由么?我見過長還好的.人一味的認為自己難看,我見過因為口才不好就認為自己低人一等的人,但如果我們認真的話,這一點真的就可以把我們整個人給否定么?我們是人有著各種潛能和可能性,不可以輕易的把自己否定,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是哪里不夠好,而是我們可以從哪里努力。

  我們不要被逆境打趴下

  逆境中,人的情緒會極度消沉,甚至有嚴重的自卑心理,但是不要一直活在逆境的陰影里,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地從逆境中學習經驗,這樣,即使身處逆境,我們也能保持一種快樂的心態。剛剛記事時,史泰龍就知道他的父親是個賭徒,他的母親是個酒鬼。父親賭輸了,打完母親再打他;母親喝醉后,同樣也是拿他出氣。

  在拳打腳踢中,史泰龍漸漸地長大了,他經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好在那條街上的孩子大都與他一樣,成天不是挨打就是挨罵。像周圍大多數孩子一樣,跌跌撞撞上到高中時,他便輟學了。接下來,街頭鬼混的日子讓他倍感無聊,而紳士淑女們蔑視的眼光更讓他覺得驚心。

  他一次次地問自己:難道自己一輩子就在別人的白眼中度過嗎?

  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追問后,他下定決心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道路。但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他長時間地思索著。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歷與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本錢在哪里 最后他想到了去當演員,這一行既不需要學歷也不需要資本,對他來說,實在是條不錯的出路。可他哪里又有當演員的條件呢?相貌平平,又沒有天賦,再說他也沒受過相關的訓練啊!然而決心已下,他相信,即使吃遍世間所有的苦,他也不會放棄。

  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演員”之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懇求:“給我一個機會吧,我一定會演好的!”但是,很不幸,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但他并未氣餒。每失敗一次,他就認真反省,然后再度出發,尋找新的機會 為了維持生活,他在好萊塢打工,干些粗笨的零活。一晃就是兩年,他一共遭到了一千多次拒絕。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他不斷問自己: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只能做賭徒酒鬼嗎?不行,我必須繼續努力!

  于是,他又想到了寫劇本。如今的他已不是初來好萊塢的門外漢了,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學習和一次進步,經過兩年多的耳濡目染,他大膽地動筆了。

  一年后,劇本寫了出來,他又拿著劇本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么樣?讓我當主演吧!”劇本還可以,至于讓他這樣一個無名之輩做主演,那簡直就是天大的玩笑。不用說,他再次被拒之門外。

  在他遭到一千三百多次拒絕后,一位曾拒絕了他二十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讓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不過,先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從此便斷了當演員這個念頭吧。”為了這一刻,他已做了三年多的準備,機會是如此寶貴,他怎能不全力以赴?三年多的懇求,三年多的磨難,三年多的潛心學習,讓他將生命融入了自己的第一個角色中。

  終于,幸運女神就在那時對他露出了笑臉。他的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 他成功了!現在,他已經是世界頂尖的電影巨星。關于史泰龍,他的健身教練哥倫布曾經做出如此評價:“史泰龍從來不懼怕失敗,他的意志、恒心與持久力都令人驚嘆。在逆境中,他善于調整自己的情緒,他是一個行動專家,他從來不讓自己情緒低落,從不在消極的思想中等待事情發生,他會主動讓事情發生。”

  在逆境中無所畏懼者,他們都有一部血與淚交織著的艱辛的奮斗史。現實是殘酷的,也正由于其殘酷,現實才精彩、美麗。只有在失敗中不斷錘煉,才能鍛造出鐵的品質。正視現實,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視失敗。

心理咨詢師論文6

  摘要:

  本文介紹的是一例因家庭教育疏忽導致孩子產生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的案例報告。求助者趙某是一名五年級的男孩,因父母外出打工,導致孩子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父母對其上學期間不正確的情緒和行為沒有及時采取正確的引導,而是用簡單、粗暴的打罵方式來解決問題。導致求助者形成情緒暴躁,品行不良、學習成績糟糕的現狀。通過對求助者個性心理特征和情緒、行為問題的特點的分析,并對其同學和老師進行了訪問調查,進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實際情況和目前所處的狀態,在與求助者進行協商后,確定咨詢方案,采用了陽性強化法和零反應區別強化法對其進行干預,經過3次咨詢,求助者情緒和行為有一定的好轉,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取得了比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字:

  一般心理問題 陽性強化法 零反應區別強化法

  一、來訪者一般情況

  (一)人口學資料:趙某,男性,12歲,光榮街學校 五年級,體態偏瘦。

  (二)個人成長史:求助者從小到大與父母的關系緊張,父母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打和罵。到了五年級父親由于外出打工,他的母親愛打麻將,是個教育方式簡單的人,輕則拳打腳踢,重則是木棍。致使趙某在學校的表現是:學習不認真,成績在班級倒數第一,脾氣暴躁,與同學話不投機就是拳腳相加。隨著孩子青春早期的獨立意識的增強,最終出現行為心理障礙問題。因此,師生關系緊張,與父母關系緊張,學習成績下降。家長無奈,征得他的同意前來咨詢。

  (三)精神狀態:感知覺尚可,思維邏輯正常,對父母和老師有抵觸情緒,情感表達言行一致。(四)身體狀態:近期無重大疾病,無軀體異常感覺。(五)社會功能狀態:能按時上學、放學,但不愿完成作業,與同學關系緊張,存在交往困難。

  (六)心理測驗結果:

  1、90項癥狀清單(SCL—90 )結果顯示:總分175分,陽性項目37項。其中出現異常的因子分如下:人際關系敏感4.0、焦慮2.3、敵對4.2、偏執2.5。

  2、兒童行為量表(CBCL)結果顯示:社會能力——社交活動2.8<3.5分;學校情況1.7<2.0分;行為問題——交往不良22>14分;敵意性15>10分;不成熟7>5分;違紀11>8分。

  二、主訴與個人陳述:

  (一)來訪者要求咨詢的問題:對學習失去興趣,成績不佳,與父母、老師,同學關系緊張,時間近一個多月。

  (二)個人陳述:他從小就覺得父母對自己不好,與父母親的關系不夠親密,經常被罵,如果他犯了錯,父親更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暴打,即使是不小心的也是同樣對待。有一次,他看到別的同學穿的衣服都是干干凈凈的,而自己的衣服確是臟兮兮的,就想自己學著洗衣服,同時也給父母減輕負擔,可是不小心把水弄撒了,父親剛好回來,不由分說就是一耳光,他暗自哭了一小時,當時覺得父親根本不愛他,對他只有打罵。到了五年級時,爸爸外出打工,不總在家,由母親帶著自己生活,感覺有時母親比父親更暴躁,下手更狠,如果口頭上稍有頂撞,等來的`就是更猛烈的一頓暴打。比如他有次放學回家口渴,又發現沒有湯喝,就請求媽媽煮一碗湯,可是媽媽理都不理,只顧自己打麻將,當時他覺得整個世界都拋棄了他,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覺得到是會愛他的。所以在學校里他也是這樣看待同學和老師,誰如果對他不好,他的反應方式就是武力解決。雖然有時他也想改變,可是他知道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他會變好,所以到現在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三、咨詢師觀察及他人反映:

  (一)咨詢師觀察:來訪者談吐自然,表情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講到傷心動情時會激動,甚至流下眼淚。 (二)家長反映:在家不服從管理,并且脾氣暴躁。 (三)老師反映:在校不愿學習,對老師經常頂撞,對同學動手動腳,家長到校告狀,要求嚴歷處理。

  四、評估與診斷

  (一)綜合分析所收集的臨床資料,對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狀態進行評估:

  1、精神狀態:情緒易激動,一提到父母或有關老師和同學,就會產生反感情緒。

  2、學習與交往狀態:不注意聽講,不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下降,與父母、老師違抗,與同學交往困難。

  3、驗證資料:通過打電話與老師聯系,證明母親和患者的陳述基本屬實,提供的臨床資料真實可靠。

  (二)診斷依據:

  1、根據張某的臨床資料,綜合其他相關因素,家族中無精神病史,本人無重大疾病史,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行為。根據精神活動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判斷:趙某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符合統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其個性相對穩定,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可排除趙某有重性精神病。趙某的心理問題屬于心理咨詢的正常范圍,是屬于學生行為障礙中的一種,

  2、對照癥狀學標準: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家庭的長久打罵導致趙某的暴躁性格。他把父母教育方式遷移到學校,用同樣方法對待同學,加上老師對其不夠關心,使不良情緒和行為的形成。

  (三)根據以上依據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四)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鑒別: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該求助者知情意相統一,對癥狀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行為,無典型意義的特異行為,無邏輯思維混亂,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因此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來判斷,該求助者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反應強度強烈,反應已經泛化,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2個月。而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嚴重,反應僅一個多月,內容反應只對有關的人員,尚未泛化,情緒反應可以理解,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3、與品行障礙相鑒別:有某種持續的具有異常攻擊性或反抗性的行為模式,如過分好斗或霸道、偷竊、殘忍、故意破壞、反復撒謊、逃學或離家出走。上述行為存在6個月以上,才考慮本診斷。而該求助者出現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基本屬于正常范圍,嚴重程度遠未達到。故可以排除品行障礙。

  (五)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處于青春早期的“心理動蕩時期”

  (2)社會因素: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簡單粗暴,老師對孩子缺少關注,使孩子的心情長期受壓抑,致使造成這種不良行為。因此,治療的著眼點是探尋并糾正導致不良行為和情緒的觀念的認知過程,由于求助者年齡還小,適用于陽性強化法。

  五、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咨詢目標有效性的七項原則,與趙某共同協商達成口頭協議,初步確定: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 (1)減少趙某的暴躁情緒遭逢和不良行為發生的次數。 (2)培養趙某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促進趙某心理健康和發展,充分實現他的潛能,達到品行完善。

  六、咨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詢方法和適用原理:

  咨詢主要方法:陽性強化法 零反應區別強化法

  陽性強化法的原理是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種行為,必須對其施加獎勵,如果要消除某種行為,就得設法給予懲罰,以陽性強化為主,及時獎勵正常行為,漠視或淡化異常行為。零反應區別強化法是指在一規定時間內若不需要的行為(即要消除的行為)不發生,就給予強化。比如,如果我們規定某兒童在階段時間內,開始20分鐘,不準大聲說話,就給獎勵,最后45分鐘內都不準大聲說話,就按做到的程度給予相應的獎勵。針對來訪者產生行為問題的原因,除指導其父母改變過去的不當教育方式外,鑒于心理發育尚不成熟,故適于采用以上兩種方法。

  (二)咨詢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

  (1)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2)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3)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

  權利:

  (1)有權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

  (2)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有權提出轉介或終止咨詢。

  義務:

  (1)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執業資格等相關證件;

  (2)遵守咨詢機構的有關規定;

  (3)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面的內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心理咨詢時間和收費

  咨詢時間:每周一次,每次50分種。

  收費:學校接待學生咨詢、心理測驗不收費。

  七、咨詢過程

  咨詢階段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建立咨詢關系、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心理診斷、制定實施方案階段;

  2.心理幫助階段;

  3.結束與鞏固階段。

  具體咨詢過程:

  第一次: 20xx年4月5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況;

  (2)注意同求助者的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3)確定主要問題;

  (4)探尋改變意愿;

  (5)進行咨詢分析。

  方法:攝入性會談 心理測驗

  過程:

  (1)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則;

  (2)向求助者了解其成長過程中的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

  (2)進行心理測驗;

  (3)確定咨詢目標;

  (4)與來訪者交談,收集臨床資料,探尋來訪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

  (5)對來訪者的心理歷程進行簡要的回顧;

  (6)作出初步問題分析,讓來訪者了解“為什么會這樣”;

  (7)通過與母親及求助者協商,準備運用陽性強化法和零反應區別強化法對求助者的對立違抗行為進行矯治;

  (8)布置咨詢作業:記錄“行為心理障礙”發生的頻度。

  第二次咨詢:20xx年4月12日

  目的:

  (1)加深咨詢關系,進一步收集資料;

  (2)通過談話,改善來訪者的不良認知。

  (3)采用陽性強化法,由母親與老師詳細觀察和記錄孩子產生不良的情緒和行為,通過咨詢作業使用消退和強化技術,形成良性行為和認知。同時,通過咨詢作業實施“零反應區別強化法”,對求助者在規定時間內“對立違抗行為”若不發生,即給予強化。

  方法:談話法、陽性強化法、零反應區別強化法、行為契約法。

  過程:

  (1)咨詢師與來訪者通過交談、啟發與引導,幫助求助者認識到他的不良認知,并進行改變。使求助者正確的認識現狀,認識到他的這些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給自己帶來的不良后果,并提供一些與老師、同學和家長建立良好關系的方法和策略。

  (2)在這次咨詢中,通過與求助者協商,并取得其母親與老師的配合,詳細觀察和記錄孩子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發生的頻度、程度和后果。

  由母親和班主任對求助者的對立違抗行為與感覺進行整理記錄。

  (3)布置咨詢作業:在咨詢結束后,首先要取得有關人員的配合,特別是在學校要做好與班主任的配合。首先,運用消退療法,家長和老師對求助者的逆反行為不予理睬,暗地里密切注意觀察,期待其行為的轉變,當行為出現轉機的時候要立即給以口頭表揚。其次,取得家長和班主任的支持,運用零反應區別強化法,與求助者簽訂契約:求助者在學校學習,每節課內20分鐘內無對抗老師及干擾的行為發生,由老師在全班點名表揚,并發給小紅花1朵,如果45分鐘內不發生上述行為,則發給小紅花2朵。在家里,45分鐘內如果不與父母頂撞、不亂摔東西,獎勵觀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動畫片30分鐘;如果三天內在學校、在家里無上述行為,則家長獎勵50元以內求助者想要的物質獎勵。最后,要求母子二人在家里對每天的行為和想法的改變做交流并由母親協助記錄。

  第三次咨詢:20xx年4月19日

  目的:

  (1) 鞏固咨詢效果;

  (2) 對前幾次咨詢進行總結;

  (3)結束咨詢。

  方法:談話法

  過程:

  (1)反饋作業:建立了較為良好的師生的關系,增強來訪者的學習和交際信心。母親對來訪者的一系列改變非常滿意。

  (2)對前幾次咨詢進行總結,與求助者討論今后努力的方向,鞏固已習得的良好行為,同時向求助者說明過去對他實施的那些獎勵,都是為了改變其不良行為的,現在求助者各方面的表現都在向好的方向轉變,就不再對其實施金錢獎勵,這一點求助者表示贊成,但是提出自己以前喜歡畫畫,可母親不讓畫,希望母親不要干涉他畫畫。經過這次事件,母親思想上開明了許多,她相信孩子能處理好學習與畫畫的關系。孩子則表示他會管理好自己,爭取學習畫畫兩不誤。

  (3)基本結束咨詢。同來訪者共同討論,詳細制定自己未來的學習生活目標計劃。

  八、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價:

  一個月后電話隨訪,求助者自述現在覺得上學很開心,因為老師指派班長與他結成幫學對子,探討學習問題,還交到了幾個要好的朋友。目前他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還能再考90分來證明自己。

  2、求助者社會生活適應狀況改變的客觀現實:現在在學校很開心,與老師同學關系得到改善,學習效率提高。在家里與父母關系融洽。

  3、他人評價:老師反映,求助者現在學習很用功,作業寫得也比較干凈,課堂上也能專心聽講,基本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發生與老師對抗行為。

  4、咨詢師評價

  通過電話回訪,發現咨詢已達到目的,改善了求助者的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的發生,能主動協調好與同學的關系,尊重老師,與母親的關系也融洽起來,咨詢過程完整有條理。

心理咨詢師論文7

  1 自我成長分析

  1.1 學前期

  我出生于一個農村家庭。四歲以前,爸爸在村小教書,在我模糊的記憶里,我每天都坐在爸爸的自行車上隨他一起上班、下課,往返于學校和家之間,所以在我幼時的記憶里,學校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

  從小爸爸就很重視對我的教育,記得在我入學之前,我就可以從一數到一百,會打算盤三變九、九變九,還會看掛鐘的時間。這是我對自己幼兒期的記憶,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那時的生活還是很美好的,每天抱著小算盤到處跑著去賺取大人們的夸獎。

  1.2 學齡期

  我六歲時進入小學。小學二年級時由于貪玩被迫留級,遭到爸爸嚴懲。按照皮亞杰的理論,4、5歲到8、9歲的兒童處在他律道德階段,所以盡管當時還小,但這次懲罰讓我知道不好好學習的后果很嚴重的。隨后,在小學三年級的期末考試中,我拿到了全鎮一等獎,記得當時校長開校會給我們頒獎(一個書包和好多作業本),那份榮耀可能是小學時最美好的記憶了。但我至今也不知道,這份榮耀的獲得是否和那次懲罰有關。

  我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老師喜歡打太極拳,他挑了班里的四個學生在早自習上課前跟他學太極,我是其中一個,也是老師最得意的一個。這讓好多同學著實羨慕了一番。當時不知道為什么老師要教我們,現在想來,可能是因為他需要有人做他的觀眾并分享他的樂趣。這個時期的我是很樂觀、有優越感的。

  1.3 青少年期

  我在初中一年級時的成績并不好,在班級里屬于中上水平,沒有了小學時的優越感,讓我感覺很不舒服。從初中二年級開始,我又一次站在了領獎臺上。全校排名前十五名都有獎品,而最后的兩年里我很少有排在十五名之外的時候。家里厚厚的獎狀都是在二年級和三年級賺的。

  20xx年我順利考入縣城第二高級中學,我在高一第一學期的成績也不是很好,全校八百多名同學,我排在一百名左右。高一第二學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開始拼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那時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五個小時,白天也從不打瞌睡,學習成績一下子進入全校前二十名。雖然沒有和班級里的太多同學交往,但我還是有幾個好朋友的。

  也許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我的性格慢慢的有了變化,由之前相對外向變得較為內向。也可能正是這一時期的經歷讓我有了較強的忍耐孤獨的能力,喜歡安靜,凡事變得謹慎、細心。其次,因為我的初一、高一剛開始的時候成績都不是很好,這讓我感覺自己較難適應新的環境,至少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調節好自己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不過老師一般都會偏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所以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我基本沒有遇到大的挫折。

  在同學交往方面,我一直都有自己的“小團體”,畢竟班級人數太多,不可能和所有同學都關系密切。總的來說,在我高中以前的生活中,學習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我一心追逐著高分數、好名次。這段時間的家庭生活是很安定的,從我上小學開始,爸媽為了養活三個兒子,不得不一起外出做點小生意,我們兄弟在舅舅家或奶奶家吃住,但這樣的時間并不是很長。這也使得我從小就能體會到爸媽的辛苦,加之在學校習得的優越感,使我的自尊心、爭勝心相對較強。當然,這幾年的學校生活也讓我有了自己的愛好:聽舒緩的音樂,練習書法,鍛煉身體。

  1.4 成年早期

  由于平時在學校的表現并不是很差,加之我對自己的期望較高,所以考入省屬重點大學并不讓我感到滿意,這種不滿意影響了我很長一段時間,但心理學這個專業還是帶給我不少安慰,雖然剛接觸心理學時我并沒有立刻體味到她的魅力。大學是一個盡展人生風采的舞臺,而恰巧這時我不愿去參加太多社團活動,因為我想好好學習,多看書,考個好點的研究生院,可是慢慢的,我發現大學和中學是不同的,這里的學生有著更多的自由,這就意味著我周圍的同學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高中生了,況且大家的學習目標都由原來的追求高分變成只求不掛科了。圖書館里的藏書對我也是個很大的誘惑,我在兼顧專業課的同時開始翻閱一些哲學、文學類的書籍。

  學校的宿舍是八人間,可能是因為大家脾性相投,生活習慣相似,我和室友相處的還算不錯,關系融洽、人際和諧。也就是在與大家相處的過程中,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做事認真負責,有較強的毅力,并且能很好的覺察到他人的情緒變化,與他人較好的相處。我始終認為,人性會有一些優點和弱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人的要求不能太苛求完美,我相信每個人的行為背后都有其原因,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按照他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很多一開始我們認為不可理解的行為就都變得可以理解了。

  朋友們都說我最大的特點是待人真誠,有愛心,有責任心,不喜歡熱鬧。我很喜歡試著用社會心理學的一些理論來解釋身邊的現象。隨著我對心理學的了解逐漸深入,我發現心理學是很有意思并且是很有用的,我羨慕像張厚粲先生那樣的心理學大家,也越來越強烈的意識到人是應該有所追求、不斷拼搏的,我想成為那樣的一名大家。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認了我的.體育老師,一個開朗、關心學生、充滿活力的老師,她是大學四年里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她上課時永遠都是微笑的,她會告訴我們許多有趣的事,逗我們開心,她的活力、熱情感染著我,她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體育技能,而更多的是一種樂觀、向上生活的態度。

  考研的經歷是我的一筆財富。那段日子讓我感覺充實、寧靜而又不乏樂趣,讓我和同學們的關系更近,和朋友們的感情更深,我一下子感覺自己要擔負起自己的生活了,感覺到了肩上的責任,包括朋友的信任和家人的期待。這是我大學最美好的回憶了。

  隨后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中進行研究生的學習,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很快就適應了這里的生活,并且和新同學相處的非常好,每天緊張的學習雖然偶爾讓自己感到很累,但心里還是很安慰的。我是粘液質—膽汁質的混合型人格,從艾森克人格問卷的測試結果來看,我是中間型的性格,情緒穩定性較差。我的應對方式問卷中的六個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解決問題、求助、自責、合理化、退避、幻想。我覺得自己以后需努力改善的有:減少對既成事實的抱怨,學著更好的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果斷的作出決定,敢于嘗試一些新的事物。

  我的基本的人生觀是:只要你付出了就會有回報,以感恩的心,微笑著面對一切,享受簡單而充實的生活。我最近的大部分時間里,心情都是比較好的,有時為課業太重而感到焦慮,但我在更多的時候感覺到的是充實和滿足。我沒明確的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善惡有報。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我的父親,他的勤勞善良感染了我,讓我學會淡然,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2 職業行為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給人們身心帶來困擾的因素也在不斷增多,來自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困擾都在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作為一個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以使人們更好的生活的職業,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學習心理咨詢,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自己,處理好各種關系,逐漸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情緒狀態和反應方式,重獲心理健康,同時,心理咨詢師本人也能夠通過對來訪者的幫助,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總之,心理咨詢是一門助人、自助的職業。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和責任心來幫助那些有心理困擾的人們,讓他們盡快走出心里的沼澤,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我是一名在讀的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我們的課程設置里包含了大量的與心理咨詢密切聯系的學科,有心理健康教育概論、心理咨詢的理論與技術、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變態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前沿專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心理測量、團體心理輔導技術等,對這些學科的深入學習,加之本科時已有的心理學基礎知識的積淀,我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很有信心。除此之外,更讓我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的是,我有很強的責任感,樂于助人,我認為這些是成為咨詢師所必須具備的品格;同時,我也相信我的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相對豁達的人生觀也有利于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工作者。

  當今世界,美國的心理咨詢不管在技術層面還是制度層面都相對成熟,相比之下,我國的心理咨詢還有著更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我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國的心理咨詢一定會變得更加專業化和規范化,使心理咨詢真正成為能為國人提供更好服務的職業。我也會在這樣的大潮中,努力向教師和前輩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咨詢技術。

  如果我有選擇咨詢對象的機會的話,我愿意首先選擇學生做為我的幫助對象。因為我自己也是從小學到研究生一步步走過來的,對學生的問題可能有著更深的體會,也比較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所以,我覺得在從業之初,以學生為咨詢對象可能更為合適,隨著自己生活閱歷的不斷增加和咨詢技術的不斷成熟,我也會很愿意去幫助更多不同群體的人。

  由于咨詢師自身的人格特點、情感經歷有時可能與來訪者有相似之處,所以在咨詢過程中有時會有反移情發生。但是,我相信,隨著我不斷的成熟和歷練,會逐步克服這些問題,反省自己,保持自己作為心理咨詢師的思維獨立性。面對贊許時不自滿,面對責難時退縮,始終保持理解和理性的態度。如果自己的心理壓力處于崩潰的狀態,首先要尋找原因,然后分析問題,找出恰當有效的途徑使自己的壓力得到合理的釋放,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而且會坦然面對這樣的情境。

  我的職業奮斗目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為別人排憂解難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價值,但我并不想僅把自己定位在心理咨詢領域,心理學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我想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術,開闊自己的心理學視野,成為一名知識更加淵博的心理學工作者。

  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對自己個人成長經(歷過去、現在、將來)來分析自己的性格以及自己合不合適成為職業的心理咨詢師,并制定職業奮斗目標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

  我只是個心理咨詢師,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

  我經常會遇到有人發來微信,發來QQ,問我:

  “老師,您可以和我免費聊聊嗎?”

  “老師,我可以就這樣隨便和您說說嗎?”

  “老師,您就告訴我下該怎么辦就好了,不收費行嗎?”

  “老師,我沒有錢,我只是想找個人傾訴傾訴。”

  “老師,我都打電話來了,您就聽我說不可以嗎?”

  老師……

  我會經常收到類似的要求,在這一方面,也許我從來不是一個好人,因為我沒有接受過。

  所以我也收到很多的攻擊,有人憤憤的掛了電話,有人直接拉黑了我,有人說我勢利,有人罵我唯利是圖,有人說我不近人情,甚至有人連帶我的祖宗都罵了……我還是一個也沒有接受。

  今天,我很想說說關于心理咨詢師和心理咨詢收費。

  首先,我來說說心理咨詢師。

  我不知道你對心理咨詢師的理解是怎樣的,所以接下來我要講的是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眼里的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師不是萬能的,沒辦法只是隨便和你聊聊就可以幫你解決了你累積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心理困擾。也許你說并沒有那么嚴重,我只是目前有些困擾。從我們出生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療愈能力,一些困擾我們可以自己消化療愈,所以我們可以長到現在這么大。當一個問題讓你開始尋找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時,那個問題對于你來說很多時候并不只是你告訴我的那樣簡單,也許你自己也很清楚。

  心理咨詢師不是神,沒辦法做每個“好人標準”里的好人。至少對于我來說,心理咨詢師只是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從事了心理咨詢這樣的一個職業。也許有人會說,心理咨詢師必須是一個無私奉獻,擁有大愛的人,就像曾經很多人要求老師的那樣。首先,我想知道你對于“無私奉獻”和“大愛”的定義是什么?就是對于你的免費咨詢?我每周都會去福利院,有時候陪陪那些小朋友,有時候陪陪老人,我會教孩子走路,教孩子說話,教孩子寫字,我會聽老人講過去的故事,聽老人談他們的孩子。我花很長的時間去學手語,只為了和那些聽不見聲音的孩子更好的溝通。我會做很多工作以外你看不到的事情,而同時,我不會告訴你。但我不會接受你要求的免費咨詢。而因為我不接受你的免費咨詢,你開始用你的道德來評判我。

  接下來我想談談心理咨詢收費。

  目前國內的心理咨詢收費相對目前國內的生活水平來說,會相對比較高。這也許是一個行業發展初期無法避免的一些混亂狀態,在未來會慢慢調整和規范化。

  心理咨詢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很高大上的職業,按小時收費,費用低則幾百,高則幾千。一換算,一天八個小時,那收入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響當當。可是,實際上,咨詢師并沒有每天工作八個小時,更多的咨詢師每天工作時間就那么兩三個小時。有些新晉咨詢師甚至可能一個月做不到兩個小時(是的,曾經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心理咨詢師和很多的職業不同,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心理咨詢師不能停下成長的腳步。從走入心理咨詢這一行業開始,就是金錢,精力和時間無限投入的狀態。

  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需要參加自我成長,自我體驗,督導,技能學習,團體小組,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就像有時候,我經常和朋友開玩笑的,“我就是座money和技能交換過往的橋,money從咨客手里到我手里,然后到了各自學習培訓手里。各種技能從學習培訓到我身上,然后在咨詢中給咨客。”

  在心理咨詢設置中,免費咨詢是一個無效的咨詢。這一點,每個心理咨詢師從踏入心理咨詢行業就很清楚。當你不愿意為你的心里困擾付出哪怕一點的經濟負擔的時候,你真的愿意去解決這些困擾嗎?

  每個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機構有自己的費用標準和設置,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大部分在正式收費中,都會有一些公益的收費例外,唯獨沒有免費的,比如對于經濟確實有困難但需要接受咨詢的案主,至少我的設置中一直都有。比如:你的經濟能力只能付得起10元咨詢費,你也很需要咨詢同時愿意付出這10元,那么你可以告訴你的咨詢師,如果情況屬實,很多咨詢師是會接受你的咨詢請求的。至少我會接受。

  我想說,和所有人一樣,我有很多生活的不同面,只是恰巧我選擇了心理咨詢這一職業。我只是一個心理咨詢師,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

  心理咨詢需要多長時間

  對于有的來訪者,我會告訴他,咨詢是一個過程,每次都會有一點效果,一般可能做6-12次就會有一定效果,如果要走得更遠,則需要更多時間。

  有時候我會反問來訪者: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呢?我當然可以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比如上面的那一款。但某些時刻,來訪者提出這樣的問題背后其實有一些話想說,這個提問是為了幫助他們把背后的話說出來,而不是用問題搪塞他們。

  心理咨詢需要多長時間

  答案當然不止上面的兩個,不同的情況下我可能會說出不一樣的回應,其他咨詢師也會有自己的回應方式。但作為一名咨詢師,我們不可避免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心理咨詢需要多少時間。如果一定要說一個通用一點的答案:大概最少也需要20小時吧。心理咨詢一般一周一次,除了第一次面談需要的時間長點(1-2小時),其余一般是每次1小時。也就是整個過程下來最起碼需要將近5個月的時間。

  為什么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我思考過后,認為有三句話可以簡單解答這個問題,這三句話分別是:“日久見人心”、“交淺不言深”以及“路遙知馬力”。

  先從第一句“日久見人心”說起。“日久見人心”很傳神地呈現了心理咨詢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訪者的內心逐漸呈現的過程。我們常常說,來訪者的生活會在咨詢室中再現。比如因為親密關系問題求助的來訪者A,他的問題可能是在親密關系中總是擔心被拋棄,在關系中反反復復地試探伴侶,要求伴侶承諾,一方面對于引起被拋棄感覺的刺激過度敏感而發脾氣,在行為上使伴侶無法跟自己親近。又如因為職業問題來求助的來訪者B,他的問題是常常對工作賦予了很高的期待,總是帶著幻想中的完美進入工作,經歷了失望后就辭職,隨后又帶著幻想進入下一份工作,之后再次辭職,周而復始。這樣的關系模式也會在咨詢中呈現,而且是反復地呈現,比如A會非常關注咨詢師的反應,萬一咨詢師表現出一點不耐煩、憤怒等負面情緒,A就會擔心咨詢師不喜歡他,會拋棄他;B則會帶著對咨詢師的理想化期待進入咨詢,期待咨詢師能夠很快地治愈他,一旦在咨詢中發現原來咨詢并不如自己預期中的那么神奇,則會非常失望,然后中斷咨詢,尋求下一位“神奇”的咨詢師。正是這些在生活以及咨詢中反復出現的模式,幫助我們理解來訪者。但所謂“日久見人心”,這種內心的呈現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呈現出來的,需要一些時間,其次,呈現出來后,咨詢師也不一定能夠第一時間就識別,只有類似的情況反復出現,足以稱為模式時,咨詢師才會推測這可能是來訪者內心的呈現。因此,無論是呈現還是識別,都需要一些時間。還有一些來訪者,對咨詢不放心,會先拋出無關輕重的話題,試探一番,摸到咨詢師的能力或者相信咨詢師的專業性后,才把真正的問題和盤托出,這也會是耗費時間的一種可能。

  再來說說“交淺不言深”。交淺言深這話是蘇東坡先生說的,但原話是:交淺言深,君子所戒《上神宗皇帝書》。這可不是鼓勵人們古道熱腸,交淺言深,而是說交淺言深是君子所戒。上面說過,內心的呈現與識別需要時間,那當內心呈現了,咨詢師識別了之后,是不是直接說出來就藥到病除呢?當然是沒那么簡單的,有另一句話叫做“忠言逆耳”,這就是道出了在咨詢師說出有利于來訪者的“忠言”時的風險。因此,咨詢師在說忠言時,一定是先評估了來訪者是否能夠承受接下來聽到的話,彼此的關系是否能夠承受忠言帶來的沖擊。一個不慎,出了點問題,來訪者不再來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有時咨詢師雖然已經識別到了問題,但卻一直沒有點破,甚至也沒往那方面引導,而是在陪來訪者聊東聊西,一會生活,一會工作,一會愛情的漫無邊際,就是為了讓彼此的關系更加穩定而在等待著。

  最后說說“路遙知馬力”。內心已經呈現了,問題也識別到了,關系建立好了,咨詢師的忠言也說完了,咨詢難道還沒完嗎?確實沒完。但也相差不遠了。到了這里,來訪者對于自己已經更加了解,知道希望解決的問題跟自己到底是個什么關系,自己又在問題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出了幾分力。這會讓來訪者感到放松一些,也更加有力量。所以這個時候,討論的話題就變成了“如何改變”。看到了舊模式的問題,自然就要摸索出一套新模式。來訪者是活在關系中的,這就意味著他的改變會影響到其他人,這個時候可并不是如心理治療電影一般一帆風順的,而是會受到來自身邊的阻力或助力。咨詢師就需要陪伴來訪者度過這其中的曲折。此其一。另一方面,有的來訪者的問題比較嚴重,需要的是持續、穩定的陪伴,通過這種關系體驗逐漸修復內心的創傷。這時候需要的就是咨詢師持續保持馬力工作了。

  因此,總體而言,心理咨詢確實是一個需要持續一段時間的過程,甚至有的來訪者持續了超過十年的心理咨詢。但是我想這是一個很值得的過程吧,否則為何人們愿意花費金錢以及更加寶貴的時間在其中呢?

  讓孩子心理咨詢前應該做些什么?

  讓孩子知道心理咨詢是怎么回事。

  既然是為孩子咨詢,就應該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曾經有個父母為了不給孩子加壓力,以騙孩子出來玩的方法帶他來。結果孩子到咨詢室外,一看到心理咨詢的牌子竟然大哭大鬧起來。還沒有與孩子見面,孩子已對從事心理咨詢職業的人充滿了敵意,咨詢還如何進行?所以,在帶孩子來咨詢前,請務必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去干什么。

  比如幾種對孩子有啟發作用的表述方式:

  “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注意力為什么不集中?有沒有辦法提高上課興趣,使你學得更好一點呢?”

  “孩子,你長大了,爸爸媽媽真的要去咨詢一下,怎樣做才不會無意中傷害到你,一起去吧!”

  另外,作為父母,在沒有專業人員診斷前,先不要給孩子妄下結論:“我帶孩子來看‘多動癥’”、“醫生,你看我的孩子有‘自閉癥’嗎”如此等等。不要讓孩子帶著“帽子”、帶著不必要的包袱來咨詢。

  提前預約。

  心理咨詢一般每次都不少于1小時,尤其是在第一次咨詢時通常還需填寫一些必要的咨詢表格,做相應的心理測試,了解孩子的成長經歷,因而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假如你要帶孩子來做心理咨詢,最好事先進行電話預約,以避免因時間拖延引起孩子厭煩情緒,影響咨詢效果。

  如果有特殊要求,比如對咨詢師性別、年齡、語言方面的要求,以及家長與咨詢師安排單獨交談等,都可以在預約中講清楚,以保證咨詢的順利進行。

  比如,一個處在青春期、具有逆反心理的女孩往往與獨斷專行的父親很對立,如果她要求咨詢,則最好選擇溫和型的女咨詢師。因為一個權威型的男咨詢師很容易令女孩想起父親,導致對咨詢的逆反心理,使咨詢無法進行。

  帶好必要的東西。

  心理咨詢強調咨詢師要在充分了解來訪者的基礎上作出合理分析,并給予必要幫助。但畢竟每次咨詢時間有限,所以,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使咨詢師更完整地了解孩子,更有效地完成咨詢,父母可以根據孩子需要咨詢的問題帶些必要的輔助材料。

  比如,如果是學習問題,你可以帶上孩子的學生手冊以及試卷、作業等,因為這些材料可以比較完整、具體地反映孩子的學習歷程,幫助咨詢師判斷孩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掉隊、可能是什么樣的問題以及老師對孩子的綜合評價等。

  另外,如果曾有過咨詢經歷,那么帶上已有的測試、診斷資料,將是非常明智的。當然,如果你不知道究竟應該帶什么,你也可以通過電話詢問,看是否需要什么輔助性材料。

  以上幾點“熱身”方法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在決定帶孩子來做心理咨詢時,還要積極爭取相關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員)共同來咨詢,共同完成咨詢師布置的“作業”。同時,還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將成功的期望放在一次心理咨詢上。

  最后,別忘了心理咨詢前的身體準備,你和孩子都要休息好,保證在咨詢的時候頭腦清楚、精力旺盛、測試準確、反應及時。

  為什么戀愛中的一方會要求另一方說“我愛你”

  接待過的來訪者中,有好幾個案例都是因為不斷地向男朋友或者老公確認“你愛我嗎”,最終演化成什么行動都要控制,最后另一半實在受不了而分手的。我們為什么會一次又一次的向對方確認對方是否愛自己呢?

  問題:

  室友每次跟男友打電話,結束前都會要求對方對她說“我愛你”。被虐之余我倒是很疑惑一個問題,表白不應該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嗎,索取的“我愛你”有什么意義呢,如何理解戀愛中的這種索愛行為?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戀愛心理?

  解析:

  電影《戲夢巴黎》中有這樣一個橋段:伊莎貝拉在馬修表達愛意后,回應“我也非常愛你”,對此馬修表示不滿,覺得每一次都是他主動示愛,他希望伊莎貝拉也是如此,他渴望被“愛”,而不是被“也非常愛”。伊莎貝拉看著惱怒的馬修,一臉訝異,然后不容置疑地說道:

  “你知道當一個人真正需要愛的時候,并沒有愛這種東西,只有愛的證據。”

  切換到問題的情境。女孩在電話那頭要求男孩表達愛意,這種索取往往是卑微的。而男孩在電話的另一頭,可能用“我不說”拒絕,也可能用“你先說”推脫,更多的情況,他會淡淡地說上一句“我愛你”敷衍過去。最終能得到的,無非不過是“愛的證據”,明明是自欺欺人,卻還是樂此不疲。你會悲哀地發現,在這些回合里,愛情已經貌合神離,終于又淪為一場“誰先戳破窗戶紙”的心理游戲。

  無論出于什么原因,安全感也好,占有欲也好,甚至它的意義無異于“再見”、“晚安”,只是作為電話結束前的例行環節,我們被戀人要求表達愛意,并且必須主動地率先地表達愛意。而這場拉鋸戰的悲劇源頭,是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我們都怯于表達愛。

  我反反復復地揣摩那句臺詞,竟然感到羞愧。因為世界的復雜,而去復雜地理解愛,把太多曾經缺憾的東西附加在一句“我愛你”上,比如責任,比如付出,比如犧牲,用愛的佐證為愛祛魅增壓,以至于不堪愛的重負。我們變成這副樣子,小心翼翼地尋找愛,孜孜不倦地渴求愛,面對愛時猶疑,表達愛時顧慮,審慎如是,卻再也不能像涉世未深時那樣,勇猛無畏地去愛一個人。

  求證式的愛情與愛的本意背道而馳,愛情從來就不該是一次證物的收集。悔不當初,在應該表達的時候羞于啟口。我甚至能感同身受,昔日電話那頭,她安靜地徘徊在陽臺,面對皓月當空繁星璀璨和我的沉默時,她的失落和悵惘。

  因為終于明白,無論我們對于愛的理解有多么截然不同,一句“我愛你”的表白,或者一句“我愛你”的索求,都是世間最動人的邀請。當然,我們回應的前提是不被強迫。

  中美國人看待心理咨詢有什么不同?

  中國人目前心理咨詢的情況:

  由于歷史原因,心理學在20世紀中葉后相當一段時期的中國處于被擱置甚至被封殺的境地。從80年代中期開始,心理咨詢與治療作為一種新興服務行業在我國取得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經歷了隊伍由小到大、力量由弱到強、管理從無序到有序等可喜變化,漸漸走上“職業化”的道路。但從總體上看,無論是在理論研究和實踐、從業人員數量和質量還是行業管理和規范方面,好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的遠遠不足。

  而目前我國社會處于經濟體制轉型的時代,社會環境的快速變化、互聯網的便捷促進了人們對心理知識和心理健康認識和發展的時候,也潛存著威脅人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

  一方面,從人性的內在本質來講,經濟發展、物質豐富后人們更需要關注精神追求,這是事關人類終極關懷和人類最根本、最本質的需求所在,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成為了現代社會人們所日益關注的重大課題。

  另一方面,從社會環境的外部變化看,高速變化著的社會環境對大眾心理素質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人格存在部分缺陷的人,更難適應這樣的環境,生活、工作、戀愛婚姻更容易出現問題;神經質人格的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導致發病,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社交恐懼癥的患者越來越多;成長經歷中有過創傷的人,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更容易觸發內心的創傷,難以走出陰影……即使是心理健康程度稍高的人,也會多多少少受到外界和競爭對手的影響,難于保持客觀的認識和態度,有些也會心理失衡,陷入不良心理狀態。

  可以說,當代國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根據衛生部和權威部門的抽樣調查,五分之一的人口心理健康有問題,百分之五的人口處于心理疾病狀態,每年的自殺人口達到幾十萬。

  但當代中國人的心理問題還是傾向性的“病恥感”,很多人覺得去看心理咨詢就自己有病,覺得丟人。抱著這種錯誤的認知,很多人到了情況嚴重了、自己難以處理了,才會尋求專業的幫助。甚至有些人一直拖,有一般心理問題發展到嚴重心理問題(比如,焦慮癥、神經性抑郁癥、強迫癥等),再發展到精神病狀態(比如,中重度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這也是一個十分可悲的局面。

  亟待大規模的科普教育和心理保健的文明建設來消除“病恥感”這個誤區。

  美國人覺得接受心理咨詢是自信和富有的象征

  心理咨詢在美國非常普遍。美國人一旦遇到諸如情感挫折、人際不和、環境不適、人格障礙之類的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

  在美國,心理咨詢的費用也是較高的,大多數美國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詢看成是自信與富有的象征,心理咨詢已成為他們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中的一部分。

  在美國人的眼中,心理咨詢是一種關愛自己的方式,接受心理咨詢是自信和富有的象征(這一點我們經常能從各種電影和美劇中感覺到)。

  在美國,幾乎每一個中產階級都有自己的心理顧問。有人這樣形容說:美國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兩個人扶持的,一個是法律顧問,一個心理顧問。據統計,每50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詢師,30%的美國人定期做心理咨詢,80%的人會不定期去心理診所。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杜·舒爾茲稱美國人是世界上“最自信、最講究實際的人。”

  “態度決定一切”,我們遇到心理健康困擾,如何對待自己的健康問題是個態度問題;我們遇到生活中的物質困境、困難,如何面對這種壓力,也是個態度問題;面對價值觀的失落乃至絕望,如何面對我們自己,更加是個態度問題。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大師NossratPeseschkian指出:那些自認為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對心理問題的人。

  心理咨詢結語因此,目前我國亟待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心理咨詢體制的完善和推廣。如此,才能讓更多的國人轉變對心理咨詢的態度,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內心,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咨詢的必要性,改變對心理學的誤區,讓更多的人心理健康得到改善,讓更多的人擁有更和諧、愉悅的內心。

心理咨詢師論文8

  摘 要: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一直備受學校與社會的廣泛關注,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著重從心理咨詢師的視角解讀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詳細闡述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深層影響,為學生工作人員展現大學生出現人際關系問題的解決之道,真正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工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家庭 大學生 人際關系

  1、大學生出現人際關系問題的表現

  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在各種心理問題中處于非常突出的位置。①②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帶著對人際關系的負性情緒而來,具體會向心理咨詢師傾訴以下常見的三種人際關系問題:

  1.1、矛盾沖突型人際關系

  學生面對矛盾沖突型人際關系時,常常是束手無策,來到咨詢室很希望心理咨詢師給他具體的解決方案,一般來說心理咨詢師會詢問其具體是何時何地因為何種原因發了什么矛盾沖突,學生在講述經過時會帶著很多主觀情緒,常常是談論他人的過錯多,談論自己的過錯少,喜歡用評判性語言去講述他人人際關系的表現。學生希望心理咨詢師理解他的感受,進而獲得情感上的認同。

  1.2、分幫結派型人際關系

  處在分幫結派型人際關系中的學生,一般會是比較弱勢的一方來找心理老師咨詢,常常會有種無奈感,很多學生會講到自己并非想這樣,但不知道為什么會發展到分幫結派。其實在每個學生的心里都希望一個宿舍或一個集體能和諧相處,出現分幫結派的狀況誰心里都不舒服。學生在講述時常常表現出無辜或無奈,自己做了很多促進融合的努力,貌似也沒有效果,所以學生希望心理咨詢師為其呈現原因,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

  1.3、被孤立型人際關系

  處在被孤立型的人際關系的學生,一般會帶著自卑或自負的情緒來,有的會覺得自己的人際關系很糟糕,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朋友,自己很孤獨,感覺同學也在有意孤立自己,表現出很自卑的情緒。有的.會覺得之所以被孤立,是因為自己確實與他人不同,無論是想法上還是個人成熟度方面都要優于他人,所以會表現出很自負的情緒,瞧不起其他人,以自負的情緒來維護自尊。

  2、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深層影響

  (1)父母對孩子出生的接納度會影響其在人際關系的內心感覺。在對大學生咨詢個案中,很多大學生會談到在人際交往中總有一種被忽視或不被接納的感覺,為了避免這種不良感覺的出現,當事人會做出很多努力來取得同學的接納和重視,但常常因達不到期待而失望。從而導致出現人際交往的問題,面對這樣的當事人,咨詢師要與其一起探索其成長經歷,經過了解和分析會發現,父母對孩子的出生或性別是否接納會影響后期孩子在人際關系的敏感度,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不接納這個孩子的出生或性別,這個孩子在后期的人際關系中就會有種不被接納或被忽視的感覺。

  (2)孩子為父母的關系做工作會影響其在人際關系中界限不清。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關系不融洽會使有的孩子一直在父親或母親之間來回做工作,孩子希望通過他的工作會讓父母關系融洽。但對于整個家庭關系來說,孩子在越界做工作,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孩子不該干預父母的情感生活,一旦干預就屬于越界。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后的人際關系中,也常常在扮演著越界工作,當看到宿舍中出現人際關系不融洽的問題,常常會想采用各種措施去調和宿舍關系,但會發現宿舍人不太愿意接受調和,而是出現大家都遠離自己,從而導致人際交往困惑。

  (3)父母之間的溝通模式會影響孩子在人際關系的溝通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之間溝通不暢,對孩子來說,他看不到什么樣的溝通模式是健康的,在他的人際關系常常會出現問題,例如出現矛盾時,常常帶著攻擊批評的語氣溝通,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矛盾會不能解決。父母之間溝通不暢有多方面的問題,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感受到的是只要有矛盾沖突,只會以互相攻擊的方式去溝通。因此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面對人際沖突,也會自然而然的模范父母的狀態。

  (4)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不夠,會使孩子在人際關系“喪失”自己應有的位置。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越來越多的父母進程打工,他們的孩子常常由自己的長輩或親屬照看。對于孩子來說,在最需要父母的關愛的時刻,沒有及時得到,這對于他來說內心缺少父母的關愛,他會在其他人際關系中獲得,這樣的孩子會走兩個極端,一是會極力地取悅他人,爭得他人的關注,二是強烈的自卑感,在人際關系中常常處于被忽略的角色,不太愿意與他人建立關系,怕在關系中得不到關注。這兩種極端都會出現人際關系困惑。

  3、大學生出現人際關系困惑的解決之道

  3.1、個體咨詢

  (1)找到在人際關系中的不良感覺。對于心理咨詢師來說,在接待有人際關系困惑的同學,不用讓學生敘述過多的與人發生矛盾等具體的生活事件問題,而是把談話的焦點放在學生在人際關系中具體是什么感覺,是一種被孤立感,還是不被關注或者是一種自卑感。盡量讓學生多談感受,少談對事情的評價、抱怨等。

  (2)探索個人成長故事,發現原因。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對童年期的具體生活事件的記憶很少,但童年期一些不良情緒感受會被深刻的放到我們的潛意識里,所以讓學生講述個人成長故事,多帶有情感性語言,重點談每個成長階段帶給當時的自己的感受。找尋成長過程中父母或照看人是否沒有給孩子適時的關注,孩子的內在需要沒有被滿足等等。最終在認知上領悟家庭問題是導致現實人際關系問題的深層原因。

  (3)做個人成長,學會自己去關注、關愛自己,達到心靈成長。學生在認知上做領悟之后,需要及時為其做個人成長,激發其內在的成長動力,學會利用成年的自己去關注并關愛弱小的自己,讓內在弱小的自己逐漸成長,最終變得有力量,會關愛自己,能獨立、自由自在的生活。一般來說心靈得到成長的人有一種內心充滿愛的能量,能積極地面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對生活充滿希望。

  (4)給學生一段消化的時間,讓其在現實生活中逐漸實踐個人成長效果。改變是一個過程,學生經過咨詢后必須有一段消化的時間,具體消化的是從心理咨詢過程里領悟到的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在實踐中體會個人成長后的變化,發現個人成長為其個人生活帶來的轉變。

  3.2、團體咨詢

  對于高校來說,由于學生總數眾多,一對一的咨詢不能滿足學生心理需求,這就需要通過團體咨詢的方式促進學生個人成長。針對人際關系問題,可以進行人際關系團體咨詢,有研究表明,團體咨詢可以顯著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③那么作為心理咨詢師在做人際關系團體咨詢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團體咨詢成員的篩查工作。在做人際交往團體咨詢時,要通過海報招募團體咨詢成員,并對成員進行一次問卷或面談篩查,重點篩查出存在嚴重的人際交往障礙的學生,這部分學生不適合參加團體咨詢,因為很難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影響團體咨詢的效果。

  (2)團體咨詢過程中,指導者要充分關注到每一位成員。因為存在人際關系問題的學生大多存在在家庭中缺乏關注的問題,所以團體咨詢方案要讓每一位成員感受到團體內相互信任、相互關愛,獲得一種歸屬與接納。在每一次活動結束分享時要讓每一位成員都有分享感悟的機會,分享感悟時要控制每一位成員的時間,切忌某一位說得過多,同時,要多鼓勵不善于表達的成員多說。

  (3)人際關系團體咨詢重在讓成員做自我探索。有研究發現,團體咨詢可以顯著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意識。③任何人在人際關系中感受的問題,一般來說都是我意識的問題,所以要設計一些自我探索方面的活動項目,讓成員對自我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尤其關注的是成員在家庭中成長過程和感受。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從心理咨詢師的視角解讀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深層影響,或許某些觀點闡述的不全面,但我們可以看到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深層影響,對學校的學生工作人員可以嘗試著從家庭因素去看大學生人際關系問題,或許就能夠理解學生在人際關系的表現出的各種問題。

  只有真正理解了學生的行為背后的心理動力,才能做好與學生心理溝通工作。我們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注釋

  ① 肖紅,侯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xx.10(4):262-263.

  ② 趙慧芳,李恒芬,張金釗.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層抽樣調查[J].中國臨床康復 20xx.8(24):4964-4965.

  ③ 王平,馮艷皎,劉芳麗.大學生自我意識和人際關系的團體咨詢效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xx.2(30):142-143.

心理咨詢師論文9

  【摘要】考試焦慮是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通過面對面的咨詢,采用合理情緒療法,改變了焦慮患者的不合理的想法,糾正了其錯誤的思維方式,實現了預訂目標。

  【關鍵詞】考試焦慮;心理咨詢;合理情緒療法

  一、來訪者的一般資料

  小陳(化名),女,20歲,身高約1.65米,體態發育正常,某大學中文系二年級學生。個人無重大軀體疾病史,無家族精神病史。

  二、來訪者要求咨詢的問題

  主訴:臨近英語四級考試了,晚上緊張、焦慮的睡不著覺,并且這樣的狀態不是持續一天兩天,而是將近一個月了。這兩天開始懷疑自己可能有夢游癥,更加焦慮,擔心影響備考。

  三、評估與診斷

  (一)癥狀嚴重程度的評估

  通過聆聽來訪者的自我陳述和咨詢師觀察,判斷來訪者癥狀嚴重程度較輕,對其個人生活無明顯影響,有自知力和主動求助的意愿,為常人所能理解,知、情、意、行為及心理活動完整、協調,從上述情況判定為正常心理狀態。根據本例的癥狀診斷為焦慮情緒,這屬于一般心理問題,因為它對社會功能沒有影響,也未泛化。

  (二)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的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精神病的特點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統一,沒有自知力,也不主動求醫,常伴有幻覺、妄想、邏輯思維紊亂及行為異常等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障礙。

  2、與焦慮性神經癥的鑒別:焦慮癥是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癥,以廣泛和持續性焦慮或反復發作的驚恐不安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經紊亂、肌肉緊張與運動性不安。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

  3、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反應強度強烈,而且已經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了嚴重影響,病程大于2個月。而該來訪者的問題沒有泛化,持續的時間也沒有超過一個月,對社會功能未造成影響,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四、歸因分析

  (一)生物原因:晚上常伴有失眠,白天疲勞,四肢乏力,眼睛酸痛。

  (二)社會原因:在她生活的家庭環境中,由于高考失利自己考上一所普通大學,而弟弟卻上了重點大學,自此覺得自己在親戚朋友面前抬不起頭。

  (三)心理原因:性格有些急躁,爭強好勝,求勝心切。存在不良認知:自我苛求,追求“我必須獲得周圍人的支持與贊賞”。有不合理信念:“我和弟弟是雙胞胎,那我們就一定要一樣的優秀”。

  五、咨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詢方法與適用原理

  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Ellis發明了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合理情緒療法,這種治療方法通過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方法,改變患者的非理性觀念,解決他們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合理隋緒療法的核心是ABC理論:A(Activating events)——誘發事件,B(Beliefs)——個體對事件的看法、解釋及評價。C(Consequences)——繼這一事件后,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認為,A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而是由于B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造成的。

  (二)咨詢目標

  具體目標:1、進行放松訓練,減少焦慮情緒;2、改變該求助者對身體狀況的錯誤認知,身體的不適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3、幫助來訪者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合理認知。

  最終目標:1、來訪者形成新的認知行為模式,改變其不合理信念;2、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表,最終消除焦慮情緒,重塑自信心。

  六、咨詢過程

  (一)采用合理情緒療法中的質詢式提問,消除來訪者的錯誤認知。在此次咨詢中,主要是采用合理隋緒療法中的質詢式提問,來消除來訪者身體狀況的錯誤認知。咨詢師講解了一些有關夢游癥的一些知識,告訴她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日常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的緊張狀態,注意早睡早起,鍛煉身體,使睡眠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是進行預防保健的最佳方式。

  (二)運用合理情緒療法與來訪者對自己錯誤的評價的想法進行辯論。在第三次咨詢中來訪者說明自己已經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安排學習和生活了。此次咨詢的`目的是打破她認為弟弟如今什么方面都比她強的想法,增強她的自信心。

  (三)繼續用合理情緒療法改變她的求全責備,即對自己要求完美的想法。通過引導來訪者逐步認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使得來訪者認識到她一直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在比較,而對被人的缺點有很寬容,對自己卻求全責備。

  七、咨詢效果評估

  (一)來訪者自我評估:通過這一階段的咨詢,覺得情緒比較穩定了,睡眠有了很大改善,能夠比較坦然地面對四級考。

  (二)來訪者宿舍的同學:認為求助者的作息時間現在很有規律了,沒很少聽她說擔心考試的事了。

  (三)咨詢師的評估:通過觀察和回訪,發現已達到了預訂目標,改善了患者的考試焦慮狀態。

  八、結語

  此次咨詢,既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之處在于首先運用放松訓練,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來訪者的焦慮情緒。在這樣的條件下,合理情緒療法更能發揮作用。因為此時來訪者能夠心平氣和的溝通、交流,更容易接受針對他的問題給出的建議和想法,能夠促進問題的解決,為以后同類案例的解決提供了參考價值。當然,本案例所使用的合理情緒療法以及咨詢過程也存在諸多不妥之處,需要不斷的改進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第1版,86-91

  2 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6-202

心理咨詢師論文10

  【摘要】

  本文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走向心理咨詢師的心路歷程,通過對自我成長經歷的全面回顧及剖析,闡述了個人從幼稚不斷走向成熟的歷程及形成原因,深層次地審視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從而揭示了自我想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內心追求和渴望,并對自己從事心理咨詢師職業所具備的條件及不足進行了分析,從而指明了自我的努力方向。

  【關鍵詞】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成長經歷、自我分析、職業分析

  本人現年37歲,教師出身。曾先后從事過英語、音樂、生物、心理等學科的教學工作;曾任團委書記、政教主任、教務主任等職務。目前,由于本人的愛好和工作需要,工作之余,我開始學做兼職的心理咨詢師。

  成為一名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詢師,是我一直以來的美好愿望,這一愿望的形成,深受著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以及家庭教育和工作環境的影響。

  一、自我成長分析:

  (一)童年的經歷,是我一生的財富

  童年的我,生長在農村,純樸的農村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做了30年的村支書,母親是位18歲進廠當廠長,文革后又從教近30年的鄉村教師。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黨的教育,把兩位老人塑造成了“毫不利己,全心為民”的好干部。在當時年代,父親是十里八村都曉得的勞動模范,母親是市級勞模、省人大代表、全國養蜂能手。在常人眼里,像母親這樣一個腿有殘疾的女人,能取得如此的成就簡直不可思議,正是母親堅毅的性格才使然之。在父母眼里,沒有什么比黨的事業更重要了,舍小家、顧大家,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受著這樣的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我不得不打小就學會了當家。七、八歲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洗衣做飯、放豬劈柴了。

  童年的我是不大快樂的,與一般孩子相比,我更像一個大人。10歲左右,父親就交給了我一把為我量身定做的小扁擔和兩個比正常的小一些的水桶,這樣做是為了我挑水方便。父親交給我扁擔的同時,也交給了我那份家庭責任,這份責任讓我的童年充滿了壓力和苦難,但也培養了我堅忍耐勞的性格和追求獨立、追求完美的性格,父母遺傳給我的那種忠于職守、認真負責的人生態度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我。童年的經歷,是我人生的巨大財富,它奠定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苦樂觀的形成。

  (二)、飽受磨難的求學之路

  兒時,父母對我要求很嚴,我的學習成績也一直不錯,在班級里常常考第一名。有一次,在鄉里的學區四校聯考中拿了個第一,鄉里鄉親的都說我這個孩子很聰明,認定我將來一定很有出息。

  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離家很遠,沒辦法只能住校,這給家里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為了省錢,也為了能吃得飽些,母親總在我周一上學的時候給我貼上幾個玉米餅子帶到學校去,我有計劃地每天節省著吃。有時趕上夏天溫度高,加上宿舍潮濕,玉米餅子沒等吃到周末已經長了綠毛,即使這樣,餓極了也不得不把它曬一曬,把曬干的綠毛去掉照樣吃。當時,我的同學們也大多這樣,有的同學甚至連長了毛的餅子也吃不上,我還要把我的那份分給他們一些,我的寬宏善良常常使我成為同學中的中心。

  初二的時候,兩次大手術徹底摧毀了父親,從此結束了他30年的村支書生涯,也喪失了勞動能力,我們家一下子債臺高筑。那時,住在縣城里的六姨幫助了我,讓我住在那里繼續求學。但六姨家并不富裕,這使我們全家人都感到很不安,對我來說更是一個無形的壓力和考驗,我只能發奮學習,不敢有半點懈怠。初中畢業時,我考上了我們縣里的重點中學重點班,終于以這樣的成績回報了六姨和我的父母親。但我的高中生活卻是我最為失敗的一段

  人生經歷。貧苦的家境壓得我們一家喘不過氣來,舉步維艱的生活更讓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我的學習成績逐漸滑落了下來,潛意識中總有一個念頭,即使考上大學家里也供不起!現在想想,正是當時的這種自卑心理影響了我的人生!但是,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但由于我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都很強,文筆也較好,擅長演講和寫作,具有一定的音樂和體育特長,因此,我還是被同學選為班長。后來,又擔任過學校的文娛部長、體育部長、學生會主席,也擔任過校園廣播的編輯。在我任班級班長和學生會干部期間,為班級和學校開展了大量工作,爭得了不少的'榮譽。那段經歷,似乎讓我這個出身卑微的農村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找到了尊嚴和自信,但也斷送了我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的美夢,繁多的學生干部工作,使原本就下滑的學習成績滑落得越來越遠,最終只考上了一所師范學校里的音樂專科。當然,選擇這所學校也是母親的愿望,因為當時的師范學校每個月能給學生一定的生活補貼。

  (三)、充實的師范生活

  進入師范學校后,父親的身體有了一定的恢復,家里的經濟條件有了好轉,我和家人的心情舒暢了很多,為了彌補高中階段失去的美好時光,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樂學習當中,每逢節假日,同學們都去逛街、踢球、談戀愛了,而我卻關在琴房里練琴,冬天里琴房很冷,但我的心卻始終是熱的,對于求學我如饑似渴。一年以后,我的專業能力已經在全校掛號了,而且老師和同學們一致要求我做文委,這讓我在全校范圍內接觸到了更多更好的老師和業務骨干,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在師范學校學習的兩年中,四次期末考試,我三次總評第一名。這段人生經歷讓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直到今天,這種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我還一直堅持著。

  嚴格的家庭教養以及所經歷的人生苦難,塑造了我吃苦耐勞、辦事執著、誠以待人、心胸開闊、自信自強的人格特征,這些良好的品質,讓我能夠始終以樂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四)走向成熟

  1992年8月我參加了工作,自打那時起,魏書生老師一直是我從事教育事業的榜樣,他的“民主與科學”的教育理念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剛踏入工作崗位時,校領導安排我做英語教師,同時任班主任。這對我來說的確具有強烈的挑戰,因為不對口的專業迫使我必須要重新開始。但挑戰也給我帶來了機遇,在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下,我的外語教學成績在我所在的學區名列前茅,我從別的老師手中接過來的一個全鎮同年級倒數第一的亂班,在一個學年后一躍成為第一名,創造了我校一個歷史性的奇跡。打那開始,我逐步成為學校的業務骨干,我的人生命運也跟隨著發生了徹底性的改變,應該說,那時的我,在事業上開始進入了高峰。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里,我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后被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教育新秀、青年崗位能手、學雷鋒帶頭人、青年文明新風領頭人、省市級骨干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家教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多次代表學校或市區到省里做課或參加基本功大賽……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對于孤身漂泊他鄉的我來說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兒,這些要得益于我兒時家庭的教養、曾經的人生經歷以及像魏書生老師一樣的人生態度。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努力工作歷練了我的人生歷程,使我不斷走向成熟。

  二、職業行為分析

  (一)成為心理咨詢師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職業要求

  通過對自我人生歷程的分析,讓我切身地感受到,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是多么地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咨詢師職業正是一項能讓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趨向完善的高尚職業,同時,它也是一項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職業。成為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詢師是我內心里的一種渴望。

  1994年以來,我先后擔任過團委書記、政教主任、教務主任等職務,這些職務都跟學生的管理工作分不開,在工作過程中我逐步發現,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而我的人生經歷和我的性格又十分適合心理咨詢工作。因此,1995年,我創辦了我校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心理咨詢室——“心靈港灣”。咨詢室的創辦,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前來求助,迄今為止,我為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排解了心理問題,幫助他們重樹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讓多夢的青春充滿了陽光和喜悅。同時也使我看到,孩子的心靈是那樣的脆弱,他們多么需要老師悉心的呵護,這更增強了我從事心理咨詢事業原本強烈的動機。

  (二)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優勢和不足

  優勢:

  1、我的性格中尤其喜歡孩子,尤為熱愛教育事業,這種骨子里的東西能永遠堅定我從事心理咨詢事業的信念。

  2、對于搞學生心理咨詢來說,我的成長經歷是我開展心理咨詢工作的一筆財富,通過對我學生時代成與敗的分析,可以從中提煉出豐富而寶貴的經驗。

  3、我穩定的人格特征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成為學生

  的榜樣。

  4、十多年的學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我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專業水平。

  5、將近五年的心理咨詢專業培訓豐富了我的專業理論基礎。

  不足:

  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以及我本人心理咨詢實踐,使我越發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1、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尚有一定的缺陷,有一些心理問題還不能給求助者以成功的解決。

  2、由于我這個人過于追求完美和凡事兒至清至察的性格,對于一些求助者容易出現反移情現象。

  3、從事心理咨詢師職業的一些硬件條件尚需改善,尤其缺乏比較完備的各種心理測驗量表及相關軟件。

  (三)努力方向

  1、不斷提高理論知識和咨詢技能,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弱點,以職業性的理智態度去嚴格要求自我,使自己在工作中始終能夠保持中立性態度,無條件地接納求助者,并能夠合理看待咨詢過程中的挫折。在出現問題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積極爭取上級心理咨詢師的督導和同事們的支持,以積極嚴謹的態度對待求助者。

  2、由于我的職業特點和個人能力,我較為擅長青少年的發展性心理咨詢,幫助家長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是我多年來所從事的研究,在今后的職業歷程中,我要在這個領域深層次地發掘下去,讓自己在這一領域中能夠有獨到之處,從而為社會做出貢獻,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

心理咨詢師論文11

  論文摘要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已趨于低齡化、暴力化,犯罪比例越來越高,司法部門為此已出臺各種措施防范未成年人犯罪,比如,開展心理咨詢幫教、檢察官、法官進校園、進社區宣講等。因此,加強未成年犯心理咨詢幫教工作,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率既是理論的需要也是現實的需要。本文試從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入手,重點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開展未成年犯人的幫教工作對策。

  論文關鍵詞

  未成年人 心理咨詢 幫教工作

  當前,未成年人犯罪已趨于低齡化、暴力化,為了有效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司法機關已出臺多種措施,比如法院開展校園宣傳活動,檢察院未檢科成立等等,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我們需要從根源上阻止未成年人犯意的發生,這就決定了司法機關,乃至全社會要重視未成年人心理咨詢幫教工作,因此,加強未成年犯人的心理咨詢幫教工作,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對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括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我國《刑法》第 17 條規定:“已滿 16 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 14 周歲不滿 16 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依據上述法條規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人實施的違法行為的一部分。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統計數據,20xx年全國法院判處的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達到82178人,涉及罪名達到120多個,占當年全部刑事案件人數的10%左右。分析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現象,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犯罪成員的低齡化:

  從近年來未成年犯人的年齡來看,平均年齡只有15歲,甚至有的案犯還未到14歲,基于刑法對于年齡的規定,該行為人的行為雖然不能算作犯罪,但可以得知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已趨于低齡化,而低齡化的原因有多方面,總的來說,由于青少年成熟期提前,但又缺乏社會經驗,使得青少年犯罪增多,并使犯罪年齡向低齡化發展。

  2.共同犯罪、團伙作案日益增多:

  從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來看,團伙作案、共同犯罪日益增多,一半以上都屬于團伙作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未成年人社會經驗不足,經不起誘惑,經常和社會一些不良人員來往,容易受到影響,拉幫結伙,相互縱容,一起作案。

  二是未成年人單獨作案能力差,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勁加油,膽量也會比較大,因而團伙作案。

  三是容易受他人蠱惑,加之從眾心理。

  3.未成年人犯罪的類型多元化:

  社會快速發展,未成年人的需求也多樣化,但基于年齡,閱歷等因素,未成年人還沒有能力完全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因此,有些未成年人就會開始小偷小摸,長此下去,膽子越來越大,就開始搶奪,搶劫等,加之未成年人控制能力較差,很多激情偶發行為導致出現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甚至故意殺人的違法犯罪行為發生。隨著網絡普及,當前未成年人犯罪類型也不斷多元化,出現了新的犯罪形態。

  4.犯罪動機具有突發性:

  未成年人生活閱歷不多,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容易沖動,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一旦情緒控制不好容易走極端,他們犯罪目的往往簡單,可能因為一句話,也可能因為一個小矛盾,隨意性較大,大多犯罪行為都沒有預兆和策劃,犯罪對象和目標也具有不確定性。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自身原因

  未成年人好奇心強,生活閱歷不夠,心理不成熟,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同時又極具模仿能力,加之當前社會風氣不好,對社會上一些不好的行為,不能進行善惡辨別,很容易對這些行為進行模仿學習。

  (二)家庭原因

  好的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極為重要,但是,近些年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家長過于追求經濟物質,缺乏對子女的教育,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父母遠離家庭出外打工,子女在家沒有收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使得一些未成年人在社會上晃蕩,容易受到社會物質誘惑和利用,逐漸做出一些違法行為。此外,還有一些父母關系不和,在家里經常打罵,營造了不好的家庭氛圍,缺乏家庭溫暖,精神空虛,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學校原因

  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學校只重視應試教育,只教書不育人,在課堂教學上,大多都只教授知識技能,很少學校會針對未成年人法制意識和德育開展相關方面的課題教學,及時部分學校意識到這方面的欠缺,也只是零星邀請司法工作人員到校對法律進行宣傳,根本沒有從未成年人的思想層面上開展法制宣傳和法律意識培養,從而導致未成年人是否觀念的意識較差。此外,部分老師的教學方式簡單粗暴,沒有正確的教學方式,使得部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自暴自棄,過早進入社會,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

  (四)社會原因

  隨著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一些黃、賭、毒現象屢禁不止;加之社會風氣影響,不良文化泛濫,對未成年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極為不好的負面影響,也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未成年人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網絡、媒體上的大量黃、賭、毒行為成為了他們的模仿對象,從而導致暴力犯罪的發生。

  三、開展未成年犯人的幫教工作對策

  (一)成立少管所,對其集中關押

  為了避免未成年犯受成年犯的不良影響,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成立少管所,對未成年犯人進行集中關押管理。

  1.防止交叉感染:

  未成年人的辨別意識較差,行為模式又極具模仿性,如果將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關押在一起,很容易學習成年人的一些行為,甚至為向成年犯人“取經”,學習犯罪手段和方式,這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增加了許多障礙,因此,必須將未成年犯人與成年犯人分開關押,成立少管所,營造有利于未成年犯人的改造環境。

  2.提供再教育環境,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對未成年人進行集中管理,可以為做好未成年犯人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首先要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未成年人明確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同時還需要加強法制教育,讓他們能夠明確哪些行為是違法犯罪行為,對法律產生一定的敬畏心理,同時,還有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未成年犯人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家庭溫暖,讓他們樹立生活信心。

  (二)嚴格管理、強化教育,做好出所后的跟蹤回訪工作

  1.以教育改造為主,勞動教育為輔:

  未成年人處于人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關押未成年犯人期間,要結合未成年人實際,開展知識教育活動,從思想層面認識犯罪的本質,增強未成年人主流價值觀意識。同時,按照我國法律規定,也需要加強未成年犯人的勞動改造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強未成人的勞動能力,增強他們的勞動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養未成年犯人辛勤勞動意識,勞有所思。因此,通過對未成年人教育改造和勞動改造相結合,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改造效果,推動未成年犯人早日回歸社會,回歸家庭。

  2.開展未成年犯人的心理教育工作:

  未成年犯人心理教育工作,是開展未成年犯人改造工作的重要思想保障,也是提升改造效果的重要措施。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提高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幫助未成年人積極面對當前的困難。

  二是幫助未成年人樹立自信,相除自卑等消極心理,比如,有的未成年人覺得世界不公平,有些家庭比較富裕,為子女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活條件,心理不平衡,抱怨社會,這時就需要對這些未成年犯罪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指導,讓他們認識幸福可以自身努力創造的,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和憤懣心理。

  三是在管教所各監區開設未成年犯心理咨詢處,建立未成年犯個人心理檔案,有效追蹤未成年人改造效果,改進心理咨詢措施。

  3.出所后的回訪幫教工作:

  出所回訪幫教工作需要幫教人員與被幫教的未成年犯人保持密切聯系,多關心未成年犯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動態,根據被幫教人員的心理和行為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教計劃,比如,對于想繼續就學的未成年人,要積極幫助聯系學校,讓他們順利進行校園學習生活,對于積極上進的未成年人,可以多指導他們,幫助他們聯系適應的工作,同時,在開展幫教活動中,要為每一個被幫教對象建立幫教檔案,做好每次幫教活動的日志,根據被幫教人員的實際情況,記錄下幫教效果,為今后同類案例提供經驗借鑒。

  (三)提升未成年管教干部的綜合素質

  要設置專門的未成年在押人員幫教人員的配備和培訓機制,考慮到未成年在押人員的特殊情況,首先,看守所要配備專門的未成年在押人員管理團隊,并實行嚴格的甄選程序。未成年在押人員在生理和心理上擁有與成年在押人員不一樣的特質,未成年在押人員易于反復無常、不可預期,幫教人員僅憑數量、熱情和經驗是不夠的,必須熟悉未成年在押人員的特點,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綜合知識,必須既能維護看守所安全與良好秩序。其次,要建立幫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機制,加強對幫教人員人權意識和業務技能的培訓。未成年在押人員心智不成熟,情緒多變,行為多變,面對不同的情況,幫教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必須要進一步提高。

心理咨詢師論文12

  心理咨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為大家分享了心理咨詢師論文,歡迎借鑒!

  [摘要]針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峻的事實,結合學校教育的發展現狀,文章作者論述了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關系。本文認為應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思想及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堅持體育鍛煉的適量性,激發積極的情緒,使學生有運動之快樂感,從而在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關鍵詞]高校體育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前言

  在大學生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的指導下,“教育健康”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核心目標。近年來有關部門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我國大學生心理疾病患病率達20%-23%,研究如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極為迫切。高校體育教育課堂正是學生們放松心情、自我調節、滿足興趣、增強自信心、克服某些心理障礙的場所。所以結合體育課堂教學特點,適時、適地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一、營造和諧、友善的教學氛圍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友善、活躍的教學氣氛,必須建立在師生相互理解、親近、信賴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也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活躍的課堂教學無形中給學生創造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學習環境,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使學生在愉快教學情境中消除緊張、壓抑、焦慮、恐懼、痛苦等不良心理因素,同時使他們逐漸朝著朝氣蓬勃、勇于創新、主動積極的心理素質方向發展。

  1.關心幫助學生。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通過交往形成了理解和信賴的師生關系,兩者的和諧默契主要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幫助上。這種關心和幫助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料”,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動力。例如,在排球教學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因完不成教學大綱規定的考試標準而產生了厭倦、恐懼、自卑、焦慮的心理,尤其是女大學生,表現得更為突出。為了解決這部分學生學習的困難,消除她們緊張的心理,及時和學生一起分析存在的技術問題,在課內外單獨地輔導和幫助,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學生們從那種消極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考試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種進步不僅僅是靠學生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師的關愛,使學生們對學習有了信心和動力。

  2.理解尊重學生。理解和相互尊重是師生具備健康心理的必要條件,也是師生雙邊活動和諧融洽的心理基礎。學生需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如果教學過程沒有理解、尊重、信賴、平等的環境,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得不到發展,即使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某些不當行為,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原因所在。諸如學生沒能按照教師布置的練習和方法去認真完成任務,紀律渙散,有時甚至和教師發生沖突。一旦發生這些情況,教師應冷靜地分析,盡可能地運用友善和藹的語言去說服他們,尊重他們的自卑心,消除隔閡,使他們感到教師的真誠相待是一片愛心和溫情。反之,若用挖苦或過于嚴厲的語言訓斥,甚至進行體罰,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其緊張的學習心理就難以消除。

  二、挖掘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其教學過程具有時空性的特點,它由過程的開始、發展、結束三部分組成。整個過程所采用的組織方法、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蘊藏著諸多的心理健康因素,只要教師能及時地抓住這個機會,無形中可使學生的心理障礙得以緩解乃至消除。

  1.利用開始部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調動內需。大量研究表明,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碰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夠,而是在學習中存在著一定的運動動機障礙,其根本原因是教師僅注意知識技術的傳授,而缺乏動機激發的意識和手段,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需力,致使他們對學習缺乏足夠的熱情,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為。體育課的開始階段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最好時機,這時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較為明顯。教師可通過語言、表情、手勢等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內在需要感,也使一些原來不愿參加活動或對體育課沒有興趣的學生,消除某些主觀干擾,逐漸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在教學的實踐中,我們一般應采用誘導學生情緒的方法,促使學生形成學習的積極心態,利用考試標準作為學習的杠桿,給學生制定近期目標和遠景目標,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達到了目標并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樣,學生們的自信心就會被激發出來。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積極的表情,良好的情感,活躍的教學氣氛來誘發學生內在的動因,引發學生的欲望與興趣。

  2.根據教材特點,運用與創設情境,減輕心理壓力。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教材內容大部分沿用舊的傳統的運動競技項目,一般以田徑、球類項目為主。這些教材競技性強,技術難度大,對一些從未從事過專業訓練的大學生來說是難以輕松愉快掌握的,學生很容易產生運動性心理障礙。為了減輕因教材問題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根據教材特點:一是有針對性地利用現代教育和現代教育媒體中的.相關資源,創設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的課堂教學情境,從不同角度的信息傳遞去刺激和感染學生。如在教學生正確掌握籃球“跳投”技術時,利用教學錄像帶、多媒體教學片,讓學生重復多次地觀看對照,了解該復雜技術的結構、重點以至動作的各個細節,啟發思維。又如,在健美操和藝術體操的教學中,教師們把音樂和技術動作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創設了一種輕松快樂、賞心悅目的教學情境。二是教師有目的地、有步驟地組織學生在游戲、小組競賽、分析討論等多種課堂情境中去體驗學習體育的樂趣。

  3.采用分層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合理使用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消除運動心理障礙的有效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一般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與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狀況,將學生按一定層次水平,進行分組教學,把教學內容分成若干,由低到高,使絕大多數中、下水平的學生能在這些具體目標的引導下,滿懷信心地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采取的辦法是:多安排練習的時間和鍛煉機會,在他們學習有困難時,及時給予輔導幫助,使其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減輕學習的心理壓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逐步達到教學的目標。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使較高水平的學生也不至于過分驕傲自滿,從而培養他們勇攀高峰的精神。

  4.用誘導聯系的方法可以緩解學習中緊張害怕的心理。根據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可知,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初始階段,對那些結構嚴密、難度較大而肌體一時不能適應卻又不易分開的動作,一般采用誘導練習。使動作的難度降低、強度變小,容易消除學生緊張害怕的心理。如:為了使學生盡快掌握籃球行進中傳接球技術,在教學中,首先,在原地做傳球動作;然后,在做行進中側身跑傳球的模仿動作,并逐步過渡到用較慢速度的跑動傳接球;最后,在中等速度的跑動中完成整個技術過程。又如,排球中防守教學,對大學生來說要完成好防守動作談何容易,原因是害怕心理占了主導地位。為了解決心理上的問題,盡快使學生掌握技術,我們常選用拋球、輕扣球等;最后,做完整的防守教學過程。這一系列的誘導性練習,能夠緩解學生的害怕心理。

  5.在游戲中培養機智勇敢的品質。教學中的游戲和比賽不僅是學生的身體和運動技能的競爭,更是雙方心理、智慧、意志等綜合素質的較量。其特點是:有一定的情節和思想性,并具有競爭中的娛樂性;能充分發揮個人與集體的才智和創造力。它還可以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體育知、技術技能的能力。顯然,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選用一種結合學生熱身的活動,編制輕松愉快的游戲內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如“搶球和護球”的游戲,其目的就是提高學生技、戰術水平或發展某方面的身體素質,它具有較強的競爭和對抗性;再如“進攻與防守”對抗性的游戲,結合教學讓學生在對抗性比較強的情況下,利用身體素質和已掌握的技術完成教學任務,培養意志品質。這種方法使學生從中體驗到強烈而復雜的心理波動,讓他們感受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

  三、重視學習情況反饋,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體育教學中,由于一些運動項目技術要求高,或因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差,而影響他們對動作要領的理解。一個舊的技術教學未掌握而新的技術教學又接踵而來,舊的心理障礙尚未消除,新的障礙又產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時,我們始終注意從各個方面及時獲取學生學習的信息反饋,巧妙地運用語言來引導學生。比如,排球專項課上,有的男同學就連發球最基本的技術也不會,發球的動作不協調,引起班里一部分同學的哄笑,處于極力尷尬的境地,緊張、壓抑的心理油然而生。發現這種情況,讓這幾位學生到一旁,單獨地從徒手模仿到有球的連接,再通過簡明、形象、口訣化語言的疏導、糾正以及對比,做出肯定和鼓勵,逐步建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又如,我們在教學中,學生常常會出現平時練習比較好,一旦考試成功率明顯下降,問題原因可以歸結為有緊張心理的壓力,出現手腳的控制力明顯下降,因而導致考試成績不夠理想,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談話、傾聽意見、分析原因。通過多種途徑反饋信息,改進考核中的不當方法,使學生在心理壓力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完成考試任務。

  四、建議

  1.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師研究的新課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應遵循心理學的基本規律——知、情、意、行四個環節。高校體育教學應進行全面的改革,擺正“育心”與“育體”的位置,在教育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改變傳統的運動競技教育,注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2.教師要贏得學生的尊敬,愛護和信賴學生是最重要的。首先,應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高度尊重相結合;其次,要建立在掌握學生運動心理活動規律上,正確對待他們的個別心理差異;另外,還要建立在學生的生理變化、生活變化等基礎上,教師用愛心使他們的心理得到調適。學校應開設心理衛生課,使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有關的心理知識和心理健康的因素;了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傾向和心理障礙,應如何克服。做到自我診斷,自我治療,提高他們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識,達到防患于未然。

心理咨詢師論文13

  論文摘要

  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國家的經濟建設離不開這些既有才氣又有蓬勃朝氣的年青一代。但新時期里,社會環境復雜多變,人與人之間、行業之間、新舊思想之間競爭激烈,大學生們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這樣才能適應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本文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咨詢為論點,闡述了心理咨詢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意義,同時指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現實需要論述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的實施方法。

  論文關鍵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咨詢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時期,全國人民都在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理想而不懈奮斗。而培養大批的合格人才則是我們民族振興的關鍵。因此,大學教育就體現了我國教育水平的發展狀況。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剛剛步入青年行列的他們,在思想上尋求解放,對待事物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獨立思維的意識,感情豐富,易于沖動。但因為缺乏實踐鍛煉,意志力普遍較弱,看待問題偏向主觀性,面對困難往往難以獨立克服。所以開設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程為學生提供正確的人生指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咨詢,則更體現了國家和教育部門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懷。加強對心理咨詢的研究對于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的積極意義

  (一)心理咨詢的概念

  近代心理咨詢最早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至今已經有100的發展歷程了。時代的發展和學術研究領域的不斷深化賦予了心理咨詢更多的內容,所以,至今學術界還沒有對心理咨詢達成統一的定義。美國的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心理咨詢是通過與個體持續的、直接的接觸,向其提供心理援助并力圖促使其行為、態度變化的過程。”這是從心理咨詢的心理問題個體服務方法角度對其下的定義。在1984年美國心理學聯合會曾編寫了《心理學百科全書》這本書,書中提到了心理咨詢,認為心理咨詢并非治療手段,而是一種教學引導的科學手段,它的受眾應該是正常人,不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只不過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一些難以排解的心理困境,需要心理學家幫助尋找解決辦法,屬于心理援助的一種。在我國的心理學界,專家們對心理咨詢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多數專家都認為心理咨詢主要還是運用心理學的手段幫助大家解決心理困惑,使人的內心更加強大,是一種心理援助行為。著名心理學家吉林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車文博先生在他主編的《心理咨詢百科全書》中指出:“心理咨詢就是心理咨詢者通過和咨詢對象的商談、討論,幫助、啟發和教育他們解決各種心理問題,以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心身健康。”結合中西方學者的研究實踐結果,我們可以認為心理咨詢就是具備專業心理學知識的人,運用心理學手段為來訪者提供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困難,培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的過程。

  (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咨詢的積極意義

  1.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手段。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直比較單一和枯燥,主要是從馬克思主義唯物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道德等角度進行思想灌輸,教學方法上只是課堂理論教學、批評教育和示范教育這幾種方法。這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對于理論學習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卻不能照顧到大學生思想解放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忽視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而心理咨詢則堅持以理解和尊重為主要手段,傾聽咨詢者的心聲,設身處地的站在咨詢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增加了心理信息的交流和溝通。這是對傳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補充,能夠幫助教育者更加客觀、真實地了解學生心理,以便采取間接地、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法來抵消學生的.叛逆心理。使思想教育更加富有成效。另外,心理學中的精神療法、自我管理方法等以個人為中心的治療方法,也為大學思想政治教學方法的改進提供了借鑒。

  2.增強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掌控能力。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他們渴望獨立、成才,得到周圍人的肯定。特別是現在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讓學生們接觸到很多社會訊息,這對于心理尚未成熟的他們是很大的挑戰。當他們面對學習、生活和人生規劃時會面對許多困難,產生諸多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詢相結合,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更多的心理障礙和思想困惑,把一些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通過心理咨詢對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情況和思想動態進行調查、了解和分析,從而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這對于提高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掌控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在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偏于強制性的同時,針對學生思想和心理上普遍存在的困惑和不良情緒,適時地調整教學手段,從理解學生、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的角度,提供人性化教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3.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將心理咨詢知識引入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特點,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大學生的沖擊很大。一方面,作為青年人他們有自己的虛榮心,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強烈的追求,渴望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自我價值、人生發展和愛情等方面有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場競爭、人才競爭和較高的工作能力要求又讓這些尚不成熟的青年望而生畏。由此引發了很多心理問題。把心理咨詢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心理學手段為學生答疑解惑、舒緩心理壓力、排解感情上的挫折,進而在人生規劃、就業擇業、自我調節等方面提供指導,這有助于大學生優良心理素質的養成,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增強未來社會適應能力。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校園內開展心理咨詢的積極性不高

  我國的大學教育把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專業教育上,力爭培養出大批的優秀專業人才,但對于學生思想和心理發展教育則關注甚少,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尤其像心理咨詢這樣的新要求,很多大學的領導還沒有完全領會到它的重要性。在具體實施中,有的是騰出幾間辦公室,掛上門牌應付檢查;有的根本沒有把心理咨詢列入教學計劃中。即使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但因為在執行山缺乏人才、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的經驗而動力不足。一些心理咨詢員因為工作量大、學校重視程度不足、不易出成績等原因,工作積極性也較差,投入的精力很少,導致心理咨詢工作質量難以提高。

  (二)學校的心理咨詢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素質

  心理咨詢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深厚的心理學專業知識、豐富的心理指導經驗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精神,同時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清楚的認知。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詢員人才隊伍尚不完善,不少是由院系輔導員和心理教師擔任,這些人或是專業知識缺乏,沒有從業經驗;或是兼顧其他工作無法在心理咨詢上投入過多精力。此外,由于受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束縛,教員們還不懂得如何應用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這些因素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咨詢進展緩慢。

  三、促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的措施

  (一)在校園內樹立正確的心理咨詢發展理念

  1.樹立 “為學生一生發展負責”的教學思想。在大學教育中在堅持專業知識的教學研究的同時,還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要求學生德業雙修,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將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為此學校應當摒棄過去“只重視專業教育,忽視心理指導”的辦學觀念。堅持從為學生一生發展負責的角度,從心理上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們在學習、生活、情感上出現的困惑提供援助指導,關注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只有建立起優良的心理防線,才能使學生們能夠從容面對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各種挫折。

  2.心理咨詢員應更新教育理念。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咨詢必須保持好心理咨詢的自身優勢和特點,作為心理咨詢員應當在思想政治的傳統教學模式下,開拓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教育活動中咨詢員與學生可以站在朋友的角度進行交談,而不是上下級的師生關系,心理咨詢也不是單純的教育行為,而是一種心理指導和暗示,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心理咨詢員應當把自己更多的愛心奉獻給學生,開展心靈互動教學引導。

  (二)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咨詢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

  1.完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的管理制度。制度保障是開展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在大學內部應當加強管理促進心理咨詢的正規化和科學化發展。首先是制定規范化的工作流程,把心理咨詢納入正常的教學計劃中,對于工作人員的職責、教學行為、職業道德都要有嚴格的約束機制,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責任意識。其次,需要完善心理咨詢員的專業資格考評辦法和工作績效的考評規則,對相關的人員的薪資待遇和職稱晉升都要有明確的規定。上崗前,學校應當對所有咨詢老師進行培訓,提高他們對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出未來工作的思想和方向,從制度和思想上為心理咨詢工作提供保障。

  2.建立完備的心理咨詢硬件設施。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咨詢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咨詢室、心理測驗室、檔案室和研究室等辦公場所。室內配有計算機、錄音機、活動器材等設施,同時注意整潔、安靜的咨詢環境。這些都是促進心理咨詢正常有序開展的必要準備。

  綜上所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咨詢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是非常有幫助,適應了新形勢下,國家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對于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廣大高校應當在硬件投入、人員配備和制度保障上給予更多的關注,推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心理咨詢師論文14

  尊敬的各位評審老師,你們好,我叫xxx,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參加這次的論文答辯,聆聽各位老師的指導。

  根據要求,我撰寫了兩篇論文,一篇是《一例初三女生的一般心理問題咨詢案例報告》,一篇是個人分析報告《踮起腳尖,觸摸陽光》。接下來我就這兩篇文章進行簡短的陳述。

  關于案例報告,我選擇的是初三女生一般心理問題的案例,在咨詢過程中,從求助者的個人陳述、父母的反映和我的觀察,掌握了求助者的基本情況,該求助者的主要問題是因為父母離婚而致敏感。主要表現在一個多月以來,心煩、情緒不穩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退學的想法。結合心理測驗的結果,最后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造成求助者心理問題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原因、社會原因和心理原因。生理原因:16歲,處在青春期,青春期是發展的敏感時期,自尊心高。社會原因:父母吵架鬧離婚,父母對其要求嚴格,在校學習表現好,有一種優越感,缺乏耐挫性。心理原因:求助者性格內向,個性追求完美,自我要求較高,主要是存在錯誤認知,認為離婚家庭的孩子品行不好是小流氓,害怕父母離婚,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根據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外在表現為心煩、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等;內在原因卻是由其不合理信念造成的。針對該求助者的情況,我決定嘗試使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咨詢,改變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從而改變其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最終改變其認知。

  咨詢過程分為三個階段,1.診斷階段2.咨詢階段3.鞏固階段。每周一次,每次60分鐘,共五次。第一次,主要是收集求助者的詳細資料,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完成SDS、SAS的測驗,提示其抑郁焦慮均為輕度。第二次咨詢,與求助者從生物、社會、心理等方面探討產生不良情緒和問題的原因,認識自己不合理信念。第三次咨詢,幫助求助者嘗試改變其不合理信念。第四次咨詢,嘗試讓求助者主動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第五次主要是鞏固和結束階段。

  經過五次的咨詢,取得了良好的'咨詢效果,求助者學習比以前專心了,與同桌、同學的關系和諧,能夠正確對待父母鬧矛盾的問題。

  在我的個人分析報告中,我分享了我的成長經歷、人生經驗、自我分析以及成為一名優秀心理咨詢師的決心。

  我的個人成長比較順利。我出生在山東省,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對我和姐姐的生活、教育一直都管理的比較少,奉行自己的路自己走的原則。充足的自由和放松,塑造了我獨立堅韌、樂觀向上的個性。

  我是一個外向型的人,氣質類型上偏多血質,活潑開朗、真誠善良。當然,有時我也感到壓力,心情壓抑。每當這時候,我總是及時的進行調整,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我以前性格比較急躁,自己一直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大學的時候因為太過急躁跟好朋友發生摩擦,差點失去了一個最好的朋友,經朋友提醒,意識到后開始涉獵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借助心理學進行自我剖析,自我調整,逐漸對這門學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考研的時候堅定的選擇了心理學專業,我也希望能用我的所學、知識和經驗幫助更多的人更好的生活。

  心理咨詢師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需要豐富的心理學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以及良好的個人修養和素質。在研究生階段,我補充了心理學的很多知識,但條件有限,對于心理咨詢一直未能深入了解。因此,我參加了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有針對性的、深入系統的學習了心理咨詢師所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同時更進一步的知道了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希望將來能夠從事青少年心理的輔導工作。一是我在兩年的教師兼職工作以及實習中一直就與處在青少年期的孩子們在一起,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各方面都了解的比較多,同時看到了太多家長由于各種原因與孩子之間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他們,讓家長和孩子都快樂起來;二是我在實習的過程中擔任了心理健康老師,跟著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實踐,并且參加心理咨詢師培訓班進行了系統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三是我有耐心和愛心,同時發自內心的熱愛這一事業、熱愛這一方面。我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是我愿意努力,用“專”“鉆”二字時刻提醒自己!

  當你緊握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因為熱愛,我會打開雙手、全力以赴。很喜歡一句歌詞: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靠近陽光。我相信,只要努力踮起腳尖,我一定能夠觸摸到屬于我的陽光!

  選擇了這一門科學,我知道路很長,也很崎嶇,但我已準備好了,在各位心理專家老師的幫助下,從心靈出發,在“助人自助”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好----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

  以上,就是我對兩篇論文的介紹,由于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有限,論文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真誠地希望得到各位評審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心理咨詢師論文15

  摘 要:

  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豐富、文化觀念的更新、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思想文化的激蕩,加劇了現代人的心理困惑與心理問題,心理咨詢逐漸發展成為一門與職業指導、技術測量、心理治療相接軌的一門新興科學。這項科學被廣泛應用于各級各類學校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將具體圍繞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做相關總結,以期促進心理咨詢的進一步發展成熟。

  關鍵詞:

  心理咨詢;學校工作;發展現狀;重要性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進、經濟的迅猛發展、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的更新,使人們陷入了眾多的心理問題當中,心理咨詢是解決當前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目前也被廣泛應用于學校工作中,用來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下面本文將具體來分析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從心理咨詢的內涵及其在學校工作中的發展現狀、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兩個方面來展開介紹,以期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心理咨詢的內涵及其在學校工作中的發展現狀

  (一)心理咨詢的內涵

  所謂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上的相關理論和技術,根據咨詢者在學習、生活、工作、疾病、康復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借助語言、文字等媒介,對咨詢者進行幫助、啟發、誘導的一種情感、心理疏通方法,是促進咨詢者人格不斷完善及潛能充分發揮的一種心理幫助過程。開展心理咨詢過程的主要依據是心理學上的相關理論和技術,采取的方式是回答問題、解釋疑惑、商量討論、提供建議等,心理咨詢的結果是使咨詢者在認知、情感、態度、思維方式等方面發生某些認知性的變化,最終幫助咨詢者形成自立自強的健康狀態。

  (二)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發展現狀

  心理咨詢在中國起步較晚,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運用時間較短,存在著如下四個突出問題。一是對學校心理咨詢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校對心理咨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專門機構負責,沒有獨立的咨詢場所,咨詢者資質不夠格等。另一方面是開設的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沒有充分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二是對學校心理咨詢的認識存在誤區。心理咨詢按其本質來說著眼于人的發展和人的潛能的實現,并不僅僅局限于心理治療,只針對于少數有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學生。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對于心理咨詢的認知僅僅局限在心理問題發生時的心理調節作用,從而阻礙了心理咨詢的積極作用的發揮。三是學校心理咨詢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他們沒有開展過正規的培養和訓練,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很多學校往往是安排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師兼任心理咨詢師角色,專業水平不夠。四是學校心理咨詢的方法和形式存在不足,主要是咨詢者的被動求助,嚴重阻礙心理咨詢工作的進展。

  二、心理咨詢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對學校道德建設工作的落實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心理咨詢雖然與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很多明顯的不同,但是,按其本質目的來說,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所以,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咨詢有助于學校德育目標的實現。心理咨詢往往能夠在很多方面彌補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幫助學生減輕心理負擔、轉變消極心理、緩和人際沖突、促進自我人格的.完善和發展。

  (二)心理咨詢對學校智育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智育包括三個基本方面:知識、技能、智力。這三個均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美國曾有心理學家指出:心理衛生與學習的成功是密切相關的。很多實踐經驗也證明,消極的情緒體驗與低效智力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因果關系,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在不良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成績往往不如人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引導我們在重視智育的時候也要同樣重視心理咨詢,這是實現成功智育的一個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三)心理咨詢對于身心健康具有積極影響

  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不可或缺、相互影響的方面,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身心統一”。身體健康和生理健康二者是相互影響、緊密相連的,一方面,身體健康影響生理健康,如果身體出現某些疾病、缺陷,人的情緒往往是低落、憂慮、焦躁、絕望等等。另一方面,生理健康會會影響身體健康,長期處于某種消極情緒體驗中的人往往極易生病,出現某些健康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疾病的直接原因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心理因素既能致病,也能防病、治病。

  結語:

  心理咨詢是社會文明發展的產物,是學校工作的需要,更是個人健康發展、全面成才的需要。心理咨詢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疏導某些個別學生,而更應該充分發揮其在促進個體人格完善、激發潛能的作用。通過上述本文的論述,筆者重點分析了心理咨詢的內涵及其在學校工作中的發展現狀、心理咨詢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這兩個方面的內容,以期能夠廓清人們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

【心理咨詢師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咨詢師論文范例02-26

心理咨詢師論文參考范文(精選7篇)04-15

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答辯11-11

心理咨詢師簡歷01-02

心理咨詢師職責09-26

心理咨詢師簡歷08-30

心理咨詢師簡歷07-16

心理咨詢師簡歷范文12-20

心理咨詢師的職位職責10-24

心理咨詢師的工作職責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