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數學論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論文1
1.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
1.1思想性與科學性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更注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整合。將數學思想滲透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教學,重視數學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1.2基礎性與智力性的結合
小學生基礎存在差異,在數學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在這一特點下,數學教師應當注重數學內容基礎性和智力性的區分和結合,在加強數學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開發學生的潛力。
1.3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結合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方法上應當具有完善的理論基礎,通過正確的理論思想指導教學活動。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嘗試通過更多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理論和時間的完美結合。
1.4形成了新的考試評價體系
小學數學考試隨著數學教學變革而發生了改變,逐步形成了適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評價機制,改變了傳統的只以考試分數為定論的模式,增加了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平時成績等方面的評價?荚嚨男问胶皖愋鸵苍谥饾u多樣化。
2.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應對策略
2.1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活潑,性情不拘一格。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課堂上注意營造輕松、融洽的課堂學習氣氛。相關研究表明,只有在放松、自然的狀態下,小學生的各種學習潛能才能開發,從而被教師挖掘。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時刻注意課堂氣氛,盡量避免壓抑的課堂氛圍,通過教學語言、教學活動活躍數學課堂的整體氛圍,如通過提問問題的詼諧語言調節課堂氣氛,使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的良好結合,可以促使學生產生穩定的數學學習動力。
2.2聯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學科在做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時才能夠發揮出它的作用。在進行課堂、課外練習時,數學教師要盡量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的應用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有用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情境創設,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數學學習內容,以此更好地體驗數學學習。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各種與數學有關活動,發動學生搜集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比如數字游戲、數學教具的制作、數學故事會、數學黑板報等,在這些活動中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到增強,從而鍛煉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3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的學習重在邏輯思維的建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當然,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培養下慢慢形成。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各種數學思維能力。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和意識接受程度,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進行數學思維方式的鍛煉。另外,在數學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比如假設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方法、符號化思想方法、分類思想方法等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解答一個問題時,如果有多種方法就要盡量全部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能力基礎,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最簡方法。
2.4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注重學習和自身提升
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更新得越來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各種學科資訊和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的步伐,培養出適應當代的優秀人才。數學教師要在新課改中與時俱進,要用開放的心態面對新知識,緊扣時代脈搏和數學教學的實質,同時,數學教師的個人素養也極為重要。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少,很容易受到任課教師的影響。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足夠的文化知識儲備,還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品德修養。小學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意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多反思總結,強化教學效果,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社會棟梁。
3.結語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教學包括“教”與“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注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還要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此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結合講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數學教師要與時俱進,多學習,多總結,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數學論文2
我媽媽開了文具店,今天是星期天,媽媽有事,叫我去看店。一會,來了一位阿姨,她說要考考我,才能告訴我買什么,她說:“李輝買了一枝鉛筆和一個練習本,一共花了0.48元。練習本的價錢是鉛筆的兩倍。鉛筆和練習本的單價各是多少錢?” 我想了想:練習本和鉛筆一共是三倍,只要用0.48/3就能求出鉛筆的.價格,那練習本的價格也能求出來了。我把答案說了出來,阿姨夸我:“能夠仔細的分析題目,真不錯!”“你這里練習本每本0。6元,作文本每本0。9元,我要買10本,給你8.1元,不用找,你該給我幾本練習本 ,幾本作文本?”我想了想說:“先假設10本全是作文本,需要10*0.9=9元,實際付了8.1元,比假設少付了9-8.1=0.9元,實際作文本比練習本多0.9-0.6=0.3元,就可求出練習本是0.9/0.3=3本,作文本是10-3=7本!彼愠鰜砹耍⒁讨笨湮衣斆鳎倚睦锩雷套痰模髞戆⒁逃仲I來幾樣文具,結帳時我還沉浸在歡樂之中,結果呢把錢算錯了,我沒發現,阿姨卻對我說:“你呀,一夸你就得意忘形了。把該付的錢的小數點看錯了,結果呢我少付15。3元。”“對不起,小數點向左移動了一位,比原來的價格縮小了10倍,相差了9倍,只要15.3/9=1.7元,由于剛才縮小了10倍,所以要1.7*10=17元!卑⒁逃仲I了幾個文具,就走了。
今天,阿姨的數學題我一一攻破了,心想: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博大精深,我要更加努力,爭取再上一層樓!
數學論文3
1、結合小學生思維的特性,實施直觀化的教學
這重點涵蓋語言直觀(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事物進行描繪,激發學生固有的感性體驗)、圖表直觀、模擬直觀,實物直觀。教師能夠結合教學的要求,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讓學生迅速地進入角色,產生情感認知。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知圓的時候,能夠為學生設計兩只小熊騎自行車比賽的教學情境,其中,一只小熊騎著圓形輪胎的自行車,而另外一只小熊騎著三角形的自行車輪胎。教師要求學生猜測哪一只小熊的騎得更快,并且說明原因。學生僅僅可以通過直觀進行猜測,并且學生也大都充滿了疑問。在這個時候,教師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呈現這兩只小熊比賽的情境,結果甲猴輕松地取得了比賽的勝利,而乙猴卻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此時,教師啟發學生探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了圓的一些特性,且為學生更進一步地認知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教師設計這樣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理,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2、組織數學學習課外實踐活動,更進一步地激發學生的情感
作為教學課堂的補充與繼續,課外實踐活動的有著極大的重要性。日常學生的學習主導是間接性的經驗,對學習的數學內容缺少真正的體會。課外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通過數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與意識,它屬于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方式,也屬于情感教育得以實施的良好平臺。課外活動有著非常多的形式,像是建立數學活動學習小組,以使學生對信息進行收集,開展數學智力競賽和講解數學故事一系列充滿趣味性的故事,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組建數學學習樂園和開辦數學手抄報等等,借以激勵學生對數學資料進行查詢和對數學書籍進行閱讀,主動地將自身實際生活當中的發現和研究成果編進手抄報或者是數學樂園當中去,在編撰的時候,應當注重繪圖、設計、編排和選文,以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樂趣所在,還能夠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寫數學日記,通過自身的語言發表自身學習數學知識的情感感受、思想、態度等,以使學生將自身的進步和快樂記錄下來,獲得成功的情感感受,提高學習的自信心,要么是對自身的挫折和困難進行記錄,暢談心中的失落和傷感,進而對自己的心態進行及時地調整,收獲戰勝困難的方法。這一系列的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把學生的數學探究活動和數學學習活動都向課堂外滲透,這不但使得學生的數學知識得以豐富,也從多個視角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以及情感。
3、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的教育需要是充滿智慧的教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可能會超過我們預計的范疇,這是由于學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作為廣大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來講,在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的和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時候,更加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只有如此,才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最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服務。
數學論文4
一、情境創設生活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比如,在教學“概率”時,上課一開始,我就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麗麗的媽媽在網上購買世博會的門票,結果只購買到一張,那他們一家讓誰去好呢?媽媽讓麗麗給想想辦法。麗麗經過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扔硬幣,拿兩枚硬幣同時向上扔,落地后如果都是正面,爸爸去,如果都是反面,媽媽去,如果一正一反,麗麗去。爸爸媽媽聽了都笑著同意了。你知道為什么爸爸媽媽笑了嗎?”這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又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哪位同學能測出操場中旗桿的高度?”學生一聽就嚷嚷起來,旗桿那么高怎么測量呀,有的學生說把旗桿放倒就能測量了,有的學生說找一個動作靈活的學生爬到桿子頂端再測量,學生紛紛出謀獻策。我聽了后說:“我有一個辦法,既不用放倒旗桿,又不用爬到旗桿上,你們想不想知道?”學生一聽,都急于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就引出了勾股定理,告訴學生可以根據陽光下旗桿的影子長度和角度,利用勾股定理來求旗桿的高度。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中處處是數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借用生活素材,將數學學習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使枯燥的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教學“均值不等式”時,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某商場在春節期間,為了招攬更多顧客,特進行商品降價活動,擬定了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第一次先打p折,然后再打q折;第二種方案是先打q折,再打p折;第三種方案是兩次都打p折。請你幫助分析哪種方案降價較多?因為問題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從而提高了思維能力。
又如,在教學“等比數列”時,教師可創設如下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入等比數列的概念。兔子和烏龜在賽跑,烏龜在前方1里處,兔子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當兔子追到1里處時,烏龜前進了1/10里,當兔子追到1/10里,烏龜前進了1/100里;當兔子追到1/100里時,烏龜又前進了1/1000里……①分別寫出相同的各段時間里兔子和烏龜各自所行的路程;②兔子能否追上烏龜?教師讓學生觀察這兩個數列的特點,引出等比數列的定義,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
三、問題解決生活化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我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能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去觀察、分析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形成一定的應用技能。比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某中學組織初一學生春游,原計劃租用45座客車若干輛,但有15人沒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樣數量的60座客車,則多出一輛,且其余客車恰好坐滿。已知45座客車日租金為每輛220元,60座客車日租金為每輛300元。試問:
(1)初一年級人數是多少?原計劃租用45座客車多少輛?
(2)要使每個學生都有座位,怎樣租用更合算?
這樣,讓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即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練習設計
生活化練習是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新知識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提供給學生相應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學生就會覺得枯燥,只是機械地解決問題。如果我們提供的問題與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就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數學問題:
。1)國家規定存款利息的納稅辦法是,利息稅=利息×20%,儲戶取款時由銀行代扣代收。若銀行一年定期儲蓄的'年利率為2.25%,某儲戶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時,扣除了利息稅36元,則銀行向該儲戶支付的現金是多少元?
。2)小明家準備裝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兩個裝飾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錢5.2萬元;若甲公司單獨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來做,還需9周完成,需工錢4.8萬元。若只選一個公司單獨完成,從節約開支的角度考慮,小明家應選甲公司還是乙公司?請你說明理由。通過這些練習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身邊隨處可見數學問題,我們只有學好數學,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五、結語
總之,生活中的數學是鮮活的,生活是數學學習的大課堂。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在數學教學中積極創造條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為學生創設有趣的生活問題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和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論文5
[摘要]初中數學是一門相對枯燥的課程,教師要想把初中數學教得好,學生學得生動有趣,教育必須需要創新,需要積極的運用各種方法,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興趣,調動學生學習
一、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利用數學家的故事提高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尊重科學家,尊重那些孜孜不倦為科學事業而努力的人。激勵他們去喜歡,去熱愛,去用心的學好這門課程,讓數學的奇葩綻放在學生的心田。
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提高趣味性。初中數學的課程中需要學生掌握許多概念、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定理,這些理論知識如果但是理論的講解的話,會顯得枯燥乏味,我們在其中可以適當擁有一些趣味的實踐操作來教學。比如在講到如何求“四邊形面積”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們理解任意的四邊形的面積都可以分割成兩個三角形,此時我們可以在課前準備幾張后紙片,然后用剪刀把紙片裁剪出各種各樣的四邊形,然后在課堂上可以現場讓同學們用剪刀把四邊形裁剪成兩個三角形。這樣聯系生活經驗的教學,可以把枯燥乏味的理論,轉換為生動的親自操作,很自然地吸引同學們注意力,讓同學們學會了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當前課堂教學素質化的顯著標志。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創造條件,保證學生自主探索的時空。美國心理學家林格倫說過,課堂教學的成效依靠師生共同努力。初中生獨立思考與探索的愿望和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師應著力改善課堂教學結構,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充分的時間,使學生進一步經歷觀察、實驗、猜想、推理、反思等活動,努力營造一個全體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更多的課堂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最近發展區”,視學生學習的需要,復現已知的學法或相關的知識,通過調動學生耳聽、口說、眼看、動腦、動手等感官功能,激發學生主體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鞍颜n堂還給學生。”學生自己能讀懂的就不再去講,自己能領悟的就不再分析,騰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問、去講、去寫、去觀察、去猜想,自己去實驗,自己去推理,自己去反思,教師只在關鍵的地方點撥一下。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堂上有效的`活動時間愈多,知識內化率就越高,保持的時間就越長久,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就越強。
充分交流,煥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個性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課堂教學要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一方沃土,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對話機會,讓學生在沒有顧忌、沒有壓力的寬松的心態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別人的意見,讓學生在發表見解中鍛煉自己“說”數學的能力、數學應變能力,在傾聽別人意見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在平等交流中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以煥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需要分組討論時,就讓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及時進行交流、補充,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質疑,有不同的觀點也可以反駁,當然筆者也會適時地加入他們的討論,并適時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討論。這樣,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討論和交流,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協作精神,而且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三、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為了提高數學教學重量,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數學的抽象性,是課程枯燥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學時,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學習情緒,語言抽象往往是學生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他們對教師按部就班式、枯燥無味的講課語言聽不進耳,對數學知識也不感興趣。這時,教學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注意情感教育。初中生的情感都較豐富,他們需要的是對他們多關心、多愛護,當他們有成績時,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應該及時予以表揚。只要學生接受教師,那就會極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學習中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為人師表,而且還要注意對學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從而肯定學生的優點,奠定他們的微小進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學習者能否主動建構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取決于原有的認知結構里是否具有清晰(可辨別的)、可同化新的知識的觀念(固定點、生長點)以及這些觀念的穩定情況。因為數學知識前后聯系非常緊密,前一個知識是后一個知識的基礎。后一個知識又是前一個知識的發展,一環緊扣著一環。所以,教師在鉆研教材、設計教法時不僅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結構,而且要從縱向考慮新舊知識是如何連接延伸的,從橫向考慮新舊知識是如何溝通聯系的,從而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不同點和新知識的生長點。教學時要做到幾點: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推陳出新,激活舊知,縮短新舊知識的距離,為學習新知作好準備;啟發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出新知的生長點;利用舊知獲取新知,為學生主動建構,架橋鋪路。抓住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引發認知沖突,為學習新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習慣。
此外,還要利用認知結構可辨別性,從相同點、相異點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和變式練習,獲得精確的、可辨別性強的知識。通過及時反饋,糾正錯誤的或模糊的觀念,既能增強原有知識的清晰性又能強化新知識的固定點。在教學時充分發揮新舊知識連接點、不同點,新知識生長點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形成良好認知結構,同時也能為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論文6
一、視野差別和“一校一品”
20xx年4月27日,聽了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孟繁華教授《學校發展的理論框架》的報告,深受啟發。其中談到學校發展理論要點時,提到“視野”問題:不同視野對待同一事情是不一樣的。要構建一種核心知識體系,讓這種知識體系在學!傲鲃印逼饋,進而在同一視野下看問題,這才是學校發展的基礎。
這一觀點,使我想起我區倡導的“一校一品”,建設學校特色的思想。“一校一品”正是在引導學校構建一種“核心的知識體系”,并使這種“知識體系”真正在學校流動起來,使每一位教職員工都在同樣的視野下看待每一件工作,進而形成學校核心力,促進學校的發展。一種教育思想,一套教學模式,一項規章制度,等等,不論內涵大小,不論視角寬窄,只要能在學校教師中達成某種共識,就能形成促進學校發展的“核心知識體系”。
針對實際,精心構想,齊心合力,形成學校核心知識體系,才能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科學發展。當然,這種“核心知識體系”是需要在一定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起來的,這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和意識。一件事按照常規思維思考,有時感覺再進一步深入很困難。而在常規思維下工作,有時付出很大的努力,卻仍然是在原來思維基礎上“打轉轉”。因此,創新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孟教授在談到創新問題時,例舉了一個生動的“燒開水效應”,很有道理,也很耐人尋味。
問題一:一壺水,要求你加熱到100度。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并不困難,我們只要用水壺放到火上燒就可以了,用不了一會工夫,水就會燒開了,開水水溫就是100度。問題解決了。
問題二:要求你把水加熱到120度。有人就會產生質疑:不可能,水燒開了才是100度,再怎樣加熱也就是100度了,不會加熱到120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屬于比較傳統的,不靈活的,缺乏創新意識的。其實只要我們換一種思維思考,也許就會找到解決辦法:換成高壓鍋。問題解決了。
傳統的思維方式,就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努力的、不辭辛勞的努力,但再如何努力,結果還是“原地踏步”。因此,當傳統思維受阻時,就需要靈活的尋找另一種思維方式,改變,才會創新。教育的許多問題至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教育需要克服“承諾升級”,需要創新,需要探索能幫助我們實現教育目的的“高壓水壺”。
二、“立體化校本資源”——走出固有模式
校本課程開發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各校也在校本教學資料的研制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出各類校本課程,研制出多樣的校本材料,可謂豐富多彩。
然而我們仔細品味,卻總是在圍繞課堂做文章,基本上還處于以前的“課外小組活動”的范疇。如何跳出這一固有模式呢?我們一直在思考。其實不是我們不能跳出固有模式,關鍵是想不想跳出固有模式,只有想,才有可能。
20xx年5月6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烈老師在介紹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時,提到了兩種開發內容,值得我們借鑒。
1、100個成語故事。我們看到這個內容感覺沒有什么好奇的,但看看他們的做法,我們不得不佩服思維的創新。他們學校在校園內布置了100個成語故事的情境,由教師引導學生在校園里去尋找這100個成語故事。這100個成語故事的意義就不僅僅在于故事本身了,遍布校園的.故事情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素材,通過它,不僅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而且呈現的是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當然,這一百個故事也是有材料的。
2、100種花草樹木。在他們學校中種植了至少100種花草樹木,并有科學老師編制這一百種花草樹木的材料,給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材料,在觀察中學習,在學習中觀察。
這兩個100的校本材料,再加上其他的內容,就構成了學校立體化的校本教學資源。
這種立體化校本教材開發,是不是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素材可供我們開發,只要我們靜下心了思考,跳出固有模式思考,一定會有成效。
數學論文7
一、培養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的重要意義
小學中年級的數學教學是小學生從數字向數學概念轉變為主的,這一時期的數學學習對小學生數學的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那么,具體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認為,首先就是培養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能力。可以說,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自主提問,是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和學習的具體表現。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培養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可以促進其學習,所以,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也是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條件。而且,小學數學課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也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具體表現就是學生對課堂問題的不同見解與不同思維,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了解并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呢?首先要鼓勵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小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是教師了解和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提問,從某些方面來說打破了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實現了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角色轉換。這種學習方法將會越來越受重視,更加會逐步應用于不同的學校之中。所以,培養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是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起點。
二、培養小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的具體方法
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提問就是學生主動求知的具體表現,這種表現主要來源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也就是說,培養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能力的方式就是從培養學生的興趣開始的。筆者認為,對小學中年級學生課堂自主提問的培養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ㄒ唬┻\用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情景教學是很多學科教育的重要研究方法,因為情景教學能夠將學生所學知識通過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具體的實施方案就是以角色扮演或者情景引入等方法讓學生們以表演的形式接觸所學知識,是寓教于樂的代表做法之一。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集體教學為主,更加強調的是知識的正確性與知識的傳授,并沒有真正做到與小學生的溝通。這樣的做法無疑會讓小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這不僅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反而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根據許多心理學家對小學生心理的研究發現,只有與同齡心理極為接近的教育方式才能受到小學生的認同與接受。而情景教學能夠有效地調動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課堂自主提問能力。
。ǘ┡囵B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理念,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
尊師重教的傳統思想導致很多學生對教師的感情只有敬畏,所以如果不能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就無法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堂提問。要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主要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合理溝通以及教師對教學辦法的改變,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要作為學生的指導者,引導學生領略數學的精彩。只有這樣,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被激起,才能真正提升課堂自主提問能力。
。ㄈ┙Y合實際問題,增強小學生對數學實際應用的好奇心
在小學生理解了數學的一些抽象概念后,教師可以利用實際生活的一些有意思的案例讓小學生們知道數學的廣泛應用性。其具體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而且,先由教師帶領將數學內容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再由小學生自己結合實際想出一些案例,這對學生的思維發散會起到推動作用,也為小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了有利措施。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提問,因為小學生的自主提問說明學生對所講內容有了獨立的思考和想法。數學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并總結教學經驗,為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提問能力而努力,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論文8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一種功能強大的教學工具,它是黑板和多媒體計算機的有機結合體。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發揮著其獨特的魅力。它將小學數學中抽象的教學理論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直觀化,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交互平臺,給學生展示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主動探究新知,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創造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數學是一門抽象而枯燥的學科,如何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是每一位數學老師一直所思考的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它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有力保證。小學生天性愛玩,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學中只有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造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交互式電子白板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多媒體圖片、音樂和影像等融入到教學中,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以及多變的圖像,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為學生帶來了新鮮的學習氣息,通過各種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從生活中感知數學,在活動中探究知識,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六年級下冊《抽屜原理》的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比較復雜,學生有些難以接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聯系生活實際創設了下面一個情景:在白板上出現了四支鉛筆,三個文具盒!巴瑢W們,將四支鉛筆放進三個文具盒,有幾種放法?”因為教師在鉛筆上設有無限克隆,所以無論學生有多少種思路都可以一一呈現。同學們看到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在白板上展示,覺得既新奇又有趣,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學習熱情高漲,通過討論、修改、總結,一套完整的思路展現在了白板上。待解決“抽屜原理”的方法總結出來后,再出示這節課的課題,并即時提問“同學們,如果將‘抽屜原理’四個字寫在三個抽屜里,則總有一個抽屜至少寫幾個字呢?”……整個過程,讓學生在玩中質疑,玩中解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學習的學習熱情,同時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現了數學的現實性。
二、動手操作 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小學數學活動中,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應該充分體會到活動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樂趣。教師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該讓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從而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充當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多采用課件演示內容,但由于課件無法做到即時更改,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參與的機會也很少。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多方位展示教學內容,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隨時讓學生在白板上操作,表達出自己的思想。由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即時擦除功能,因此,即使學生的想法是錯誤的、不成熟的,也可以直接呈現在白板上供全班的同學討論,這樣不但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了主動探究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搭配》時,教師出示一幅圖片“同學們,小雨有兩件上衣,一條裙子和兩條褲子,他想請你們幫他搭配幾套衣服,你們能想出多少種搭配方案呢?試試吧!”教師將原有的服裝圖片資源在白板上設置無限克隆,無論同學們想出多少種方案,都可以在白板上展示,并且一目了然。此刻,電子白板特有的交互功能發揮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猶如身臨其境。教師讓同學們先自主探究搭配方案,再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在白板上呈現出來,然后全班同學們合作交流,對白板上的不夠成熟的方案進行觀察、討論、推理、總結,確定完美的搭配方案,并探究出算式規律。如此一來,同學們不但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動獲取了新知,而且還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直觀教學 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
數學教學是否有效,要看學習過程中是否突破了教學重難點。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他們的抽象思維較弱,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必須將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苯换ナ诫娮影装謇^承了平時教學手段的優點,又整合了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它所提供的放大、縮小、移動、旋轉、回放等功能,給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了有力保證,尤其是里面的各種多智能工具,不但給教師繪圖帶來便捷,而且可以形象、直觀地呈現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難點。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角的度量》時,學生們很難掌握角的測量方法,不管是教具,還是利用課件教學,教學重難點始終不能完全突破。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講解時,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白板上畫一個顏色鮮艷的角,然后將標注工具中的圓規填充成白色,這樣教師在講解角的度量時,可以給學生非常直觀的視覺沖擊。講解過程中教師利用拖動、旋轉等功能,示范如何用量角器正確地測量角的方法,讓學生看到了從拿到角,到如何慢慢調整量角器的位置,最后測量出角的度數的整個逼真的模擬操作過程。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教師在白板上畫出不同位置、不同度數的角,讓學生動手測量。整個教學過程將抽象、枯燥、乏味的幾何知識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具體,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再如:教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首先白板出示三角形圖片,再將三角形的三個角劃分開來,填上不同的顏色,將分開的三個角讓學生試著拖放到已畫好的平角上(圖1)。教師適時提問“同學們,你們有什么發現?”學生不難發現三角形的三個角拼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度”。此時,可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回放功能,將整個拼組過程重現,以此加深印象。整個教學過程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清楚明白,直觀性強,學生能更快地掌握知識重難點。
四、練習多樣 有效鞏固所學知識
小學數學活動要讓學生學以致用,練習是學習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智力。
練習形式的多樣性是提高練習質量的有力保證。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交互式電子白板,打破傳統練習模式,通過動畫、圖片、競賽等多種形式,聯系生活實際展示練習,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不但可以很好地呈現學生的練習成果,展現學生思維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開拓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且便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評價,有效提高練習質量。
例如:在六年級數學《正比例 反比例》練習課時,因為這節內容屬于概念性的知識,所以學生對于練習只是被動地完成,為了將被動變為主動,教師將一些形式多樣的習題導入到白板上,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搶答、合作等方式將解題思路呈現在白板上。并且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這個特點,通過白板的特殊功能設計了一些計時競賽題。練習中,學生發現此類習題中設置有時間控制和得分情況,如果學生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選定正確的答案,都不能得分(圖2)。他們在這種練習環境中越戰越勇,努力調動大腦中所有的知識儲存信息,勢必答對為止,大大提高了練習積極性,極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又如:在教學一年級數學《數的認識 比較大小》練習中,由于低年級學生較小,練習課又比較枯燥,如果將習題直接出示,學生多半提不起興趣,為了吸引學生練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設計了這樣一個生活情景:
有一顆蘋果樹,上面長滿了數字蘋果,蘋果樹下有兩個籃子,籃子下寫著“大于62的蘋果”、“小于62的蘋果”(圖3)!靶∨笥褌,你們能將這些蘋果摘到屬于它的籃子里去嗎?”小朋友們瞬間被這樣的情景吸引住了,都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唯恐樹上的蘋果被其他小朋友摘了去,不一會兒,樹上的數字蘋果都被同學們摘到了籃子里(圖4),大家卻意猶未盡。此類的練習不但符合兒童年齡特征,激發了他們的練習積極性,而且能更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將繼承傳統和發展創新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它既能反映出當前數學改革的新理念,又保持著以往教學中的優良傳統。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創新、實用、開放等特征,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豐富多彩,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了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交互式電子白板,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具魅力,是目前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勞斯萊斯”,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證。
數學論文9
一、提問前準備
在教學開始之初,教師一定要對整個課堂的節奏有所準備。如,在什么時間需要提出問題,一堂課應該提出多少問題;課堂提問的目的是什么,并且應該用什么樣的提問方式;提問之后,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等等。教學中教師不能隨意發揮,否則容易出現問題,也容易使學生對整個課堂的內容產生厭惡感。在教學中,教師出現的問題頗多。一是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提出的問題超出了學生的知識范圍,學生回答不上來。這樣就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使學生變得無所適從,以至于對接下來的課程沒有信心,也沒有思想準備,嚴重的甚至開始走神厭學。二是教師的提問表達不夠清晰,措辭不夠明確,所以學生根本聽不明白,也不理解教師要說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應該回答什么。例如,在講。一元二次函數的性質時,教師提問:一元二次函數有什么特點?怎樣根據特點求最大值最小值?這樣的問題,措辭不夠準確,學生也不知道該從什么方向入手去回答問題。當然,這只是目前教師提問方式中出現的一小部分問題。教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提問有所準備,把握好上課的節奏,不要因為提問不夠好而導致影響教學質量,適得其反。
二、提問中技巧
提出問題要及時適當,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提問的時機。哪些正好是學生的好奇點,從而通過教師的及時引導提問,再加上學生的回答,使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學生自己思考研究探索回答教師的問題時,能夠使學生感到愉悅。提問還應該簡潔精煉,不要過于冗長,否則學生厭煩。例如,在講。普查與抽樣調查時,教師不能這樣提問:抽樣調查的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你們預習的時候有什么收獲?這樣的提問枯燥,無趣,基本會面臨冷場現象。在提問時,教師應該多給學生留出時間,不是自問自答的形式。一個學生回答得不夠全面,教師應該注意追問技巧,如。那么,我們讓其他同學補充一下,其他同學又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等。對于已回答的學生,教師要注意予以回答的反饋。注意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確認地說一句,如。對不對或者。那部分對,那部分不對,切記不可直接讓其。坐下吧,然后就轉入下一步教學,學生對自己的回答不知結果,導致坐下后坐立不安,難以集中精力聽課。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一定要認真傾聽。提問應面向全體的學生,針對每個人而設計不同的問題,并給予正確的評價。這樣有助于提高所有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所以在備課時設計問題就應該有層次性,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簡單的問題,讓學習上略有困難的學生來回答,這樣可以肯定他們;一般問題,讓處于中等的'學生來回答。以此類推。這樣對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三、提問后思考
完善的課堂提問,必然是教師備課充分。備課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是否能夠回答上來,換位思考去備課,才能發揮提問的作用。有藝術性的提問,應該是能夠正確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這就需要教師一定要注意提問的新穎性藝術性邏輯性等。提問是一門藝術,但提問更是一項專業技能,它需要教師課前精心準備,更甚者需要教師了解研究學生的心理特性學習特性等。每一堂課結束之后,教師應該反思,這堂課的提問上,哪里有問題,哪里是學生感興趣的點,下次課什么時候提問會更加合適,問誰更加有針對性,今天回答的過程中誰回答的有問題,需要下次注意,都是一些細節上的,因此需要教師在提問之后注意傾聽學生的表達,觀察學生的表情,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提問其實是有助于教師成長和提高教師教授水平的。每一個教師都應在不斷的提問反思過程中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提問風格,并且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探討和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教學效果?傊平陶弑厝皇巧茊栒。只有善于提問,整個課堂氣氛才會真正活躍起來,學生的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學生的自信心才會從點滴積攢起來。從多角度分析提問備課,多層次提問學生,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教即會,這是每個教師需要努力的目標。
數學論文10
=100.48(平方分米)
又如,以上教材第40頁例2,一堆煤近似圓錐體,底面周長18.84米,高1.8米,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立方米煤重1.4噸)。教材采用三步分步式計算,共有四次乘法、兩次除法計算,麻煩不說,準確率可想而知。在學生獲取題目信息,理解題意,明確解題步驟的'基礎上,采用綜合式計算較為簡便,且π以外的乘除法都先計算(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這樣計算是符合運算規律的),最后再求關于π的值,學生都會做得心應手:
3.14×(18.84÷3.14÷2)2×1.8×(1/3)×1.4÷5
=3.14×(9×0.6×1.4÷5)
=3.14×1.512
=4.74768
≈5(輛)(這里采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強化,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習自信心和學習動力明顯增強,計算準確率大大提高,使這部分內容學習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論文2: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深入實施,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地獲取知識,自主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
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從教學某種程度說,如果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教學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的激發有利于學生發現事物并進行探索,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思維活動才積極有效,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擁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氛圍外,更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談談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鼓勵學生大膽猜測、驗證,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猜想、實踐、類推等實踐活動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初步形成評講與反思的意識,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整數除以分數》時,我首先讓學生在學習分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猜測,嘗試完成計算,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后讓學生選擇已有的學習方法進行驗證。例如將分數化成小數計算,或者利用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等方法驗證。是學生明白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和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一樣,都是乘除數的倒數。學生在這種體驗中,對數學知識的奧妙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再通過算理的揭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就更加深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得到發揮,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能容易調動學生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使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
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工程問題》時,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
同學們,你們發現近年來咱們家鄉最大的變化是什么?你長大后打算為家鄉的變化做哪些貢獻呢?
如果我們要把街道環境進行綠化,使它更加美麗。打算把綠化的工程進行招標,應聘單位有三個,他們都承諾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但甲工程隊單獨完成任務需要10天,乙工程隊單獨完成任務需要15天,丙工程隊單獨完成任務需要18天。(1)你選擇哪個施工隊?為什么?(2)為了加快完成速度,你又該怎么選擇?
通過這樣的情境設計,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相反,小學生特有的性格特點能有效地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使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極大提高,主動獲取知識,自主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三.重視實驗操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知識是通過實驗、操作,在觀察和總結的基礎上得到的。如果教學過程中,教師為“節省時間”,忽略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活動,即使學生在教師的操作演示下掌握了知識,我想那種獲取知識的印象也是非常模糊地,它經不起時間的推敲。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實踐操作,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知識。在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同時也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學生通過對圓的認識,了解圓的周長也直徑有關系。到底圓的周長也直徑有什么關系呢?如果我直接給學生演示得出結論,或者直接給學生說出來,通過練習,學生也能了解。但這種學習可謂是“填鴨式”教學。學生不明白為什么,對知識的`理解就會顯得空洞。我在教學中,讓各個學習小組準備大小不同的的圓形,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操作、探究,讓學生自己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是學生明白:圓無論大小,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充分肯定學生探究成果,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印象深刻,形成學生對自主學習數學成功的自豪感,同時更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很大程度受到情感的支配。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嘗試多樣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通過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論文3:小學數學好課的評價標準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些數學課: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并不理想;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的時間練習各式各樣的習題,雖然學生解題能力尚可,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有的教師讓少數優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困生更如霧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這些課在平時的聽課活動和觀摩教學中并不少見,其中有些課甚至還被評為好課。眾所周知,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如果不對好課的標準進行重新認識,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一堂小學數學好課的評價標準。
“一個都不少”——面向全體學生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于絕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發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學方面學有余力的優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采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在活動中學數學”——關注學習過程
“數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引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一堂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奧蘇貝爾稱之為“先行組織者”),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展區”);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現矛盾,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為學習新知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的生命在于應用”——注重學用結合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應用業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少專家指出,數學教學不能“掐頭去尾燒中段”,要重視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一堂好課,不僅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還應使他們懂得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一方面,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統計知識及一些應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經過分析整理編成數學問題的;另一方面,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因此,教師應處理
好數學的學與用的關系,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注重學用結合,應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應用性因素,堅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應盡可能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數據編制數學問題,體現數學與生活相伴;應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改變封閉式的單向結構為開放性的多向結構;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索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和應用中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數學論文11
一、選題的準備、背景、意義、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觀點
準備:針對這一論文題目我先進行一些資料的收集,并向指導老師請教了一些相關的論文問題。
背景:本身對幾何有些許興趣,偶然中了解到了等周不等式。
意義:在等周不等式的基礎上,做些條件的變換,運用初等方法進行證明。
基本思路:對已經有的一些方法進行推廣,得出一些新的求法;不同的'條件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方法:吸取原有方法的精髓,在通過自己的觀點進行證明。
主要觀點:周長定值的情況下,面積最大值。
二、選題的需要性、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論證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論證方法及其特點
四、寫作提綱
1.三角形(等周長)
1.1 無其他約束條件三角形。
1.2 一邊長固定三角形。
1.3 固定以 夾角和一邊長三角行。
2.四邊形 (等周長)
2.1 無其他約束條件四邊形。
2.2 固定一邊長四邊形。
2.3 固定所有邊長四邊形。
3.推廣到多邊形。
五、計劃進度(以周為單位)
六、主要參考文獻
[1] 張克新 四邊形面積定值的一個初等證明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438002期
[2] 項武義 等周問題的一個初等證明 慶賀蘇步青教授百歲華誕
[3] 田疇 姜國英等曲線與曲面的微積分幾何 1976年
數學論文12
周末,媽媽和我準備在家動手做一頓既美味又營養的大餐,于是我們把特別想吃的'菜列了一份菜單:蛋黃基圍蝦、青椒炒雞胗、清蒸黃魚、清炒生菜、清燉鴿子湯,我們來到菜場,按照清單開始購買食材。
我們來到菜場,先到家禽類買鴿子和雞胗:鴿子25元/只,買了2只;雞胗17元/斤,買了0.6斤,家禽類共用了:25×2+17×0.6=60.2元。
接著我們來到水產類:基圍蝦26元/斤,買1斤;黃魚18元/斤,一條1.2斤,水產類買了26×1+18×1.2=47.6元。
最后我們沖向蔬菜類:生菜3元/斤,買了0.8斤;青椒6元/斤,買了0.5斤;生姜6元/斤,0.6斤;咸鴨蛋3元/只,買了2只;共買了3×0.8+6×0.5+6×0.6+3×2=15元。
全部食材買完了,算了下一共用了122.8元,看著我們手中的戰利品,我和媽媽開心地滿載而歸回家做飯啦!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無形數學,只要用心便可以發現。
數學論文13
在高中數學起始教學中,教師必須著重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尤其在講解新知識時,要嚴格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照顧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個性差異,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數學思維的興奮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思維障礙的產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別給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使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覺,提高學生學好高中數學的信心。
例如,高一年級學生剛進校時,一般我們都要復習一下二次函數的內容,而二次函數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參數的二次函數的最大、最小值的求法學生普遍感到比較困難,為此我作了如下題型設計,對突破學生的這個難點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普遍(包括基礎差的學生)情緒亢奮,思維始終保持活躍。設計如下:
1.求出下列函數在x∈[0,3]時的最大、最小值:(1)y=(x-1)2+1,(2)y=(x+1)2+1,(3)y=(x-4)2+1
2.求函數y=x2-2ax+a2+2,x∈[0,3]時的最小值。
3.求函數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上述設計層層遞進,每做完一題,適時指出解決這類問題的要點,大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指導學生提高數學意識。
數學意識是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對自身行為的選擇,它既不是對基礎知識的具體應用,也不是對應用能力的評價,數學意識是指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該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壞,當屬技能問題,有時一些技能問題不是學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學生面對數學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套那個公式,模仿那道做過的題目求解,對沒見過或背景稍微陌生一點的題型便無從下手,無法解決,這是數學意識落后的表現。數學教學中,在強調基礎知識的準確性、規范性、熟練程度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強數學意識教學,指導學生以意識帶動雙基,將數學意識滲透到具體問題之中。
誘導學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維框架,消除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應是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而誘導學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維框架,包括結論、例證、推論等對于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了“函數的奇偶性”后,學生在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時常忽視定義域問題,為此我們可設計如下問題:判斷函數在區間[2―6,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學生由f(―x)=―f(x)立即得到f(x)為奇函數。教師設問:①區間[2―6,2a]有什么意義?②y=x2一定是偶函數嗎?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學生意識到函數只有在a=2或a=1即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時才是奇函數。
使學生暴露觀點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談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設計的診斷性題目,事先了解學生可能產生的錯誤想法,要運用延遲評價的原則,即待所有學生的觀點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決不徹底。有時也可以設置疑難,展開討論,疑難問題引人深思,選擇學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確運用的知識或容易混淆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從錯誤中引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的印象特別深刻。而且通過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能消除消極的思維定勢在解題中的影響。當然,為了消除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只會“按部就班”的傾向,在教學中還應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獨立思考的方法,不滿足于用常規方法取得正確答案,而是多嘗試、探索最簡單、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創造性也是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的一條有效途徑。
當前,素質教育已經向我們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己任,則勢必會提高高中學生數學教學質量,擺脫題海戰術,真正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負擔,從而為提高高中學生的整體素質作出我們數學教師應有的貢獻。
數學論文14
一、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學習情境,明確探究問題
當下,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是通過間接經驗進行學習,這樣就使知識更加抽象,難度也更大。而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能夠模擬出知識發現的情境。在創設情景時,提出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探究問題,激發小學生對探究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問題探究中來。在進行情境創設時,要注意以小學生探究問題為主線,在小學生對所要探究問題相關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結合教材知識和當代生活,整合教學內容,設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引導小學生自主的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究。
2.選擇探究內容,制定探究計劃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探究式學習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選擇學生能夠探究并且有必要以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內容,這樣才能夠使探究式學習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實現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在這種教學形式下,教學內容是通過探究的方式間接的傳遞和呈現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激發小學生對數學探究的熱情和需求。而教師自身也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結合教材中各方面的內容,科學的選擇探究學習的內容,并制定出相應探究計劃,以使整個探究過程完整的實現。
3.組織實踐探究活動
當今我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通常都是以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方式完成的。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都是通過抽象的文公式、符號等間接的形式獲得和運用數學知識,缺乏數學探究和數學知識構建的直接過程的體驗。探究式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給學生提供探究操作的機會,使小學生能夠通過數學研究過程,得到知識的學習和自身數學素質的全面提升,同時感受到知識探究和經驗構建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多組織一些數學探究活動,讓小學生有更多的探究機會,更加全面的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4.交流和總結
在數學探究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于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總結,給每一個人發言的機會,并且允許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討論中來。交流探究過程和結果,可以讓小學生深入地認識整個探究過程,并且深刻的記憶。通過交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成功經驗,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另外,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鍛煉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在交流結束之后,教師要針對所有小學生的探究進行總結和評價,在肯定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建議。
二、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應用探究式教學,能夠成分的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教師要不斷的研究探究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出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究的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探究中來,為小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促進我國未來科技的發展和建設。
數學論文15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部分小學的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觀察,以及在課下與教師們的溝通,筆者發現,在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上有不少問題亟需改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少教師較少運用教學設計,沒有備課階段,采用現成的參考資料直接講課,上課時完全憑著自己的經驗,沒有具體的課程設計環節。二是教學時所涉及的內容設計太過籠統,內容不夠充實,流于形式。授課要素之間的表述極為簡單,各個知識環節處于分割和游離的狀態。各要素之間沒有必然的內在關系。三是在教學設計在主次排序上缺乏嚴謹度,亂而無序。
二、微型實驗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為:探尋出教師“唯經驗第一”這一教學問題的根源所在,發現問題,對其進行深入剖析,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讓教師“唯經驗第一”的思維得到徹底的改變。研究的最終意義在于幫助教師找到切實可行的教學設計方式,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設計,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樣的優化設計更加便于他們快速學習新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同時也希望可以借助這次研究為豐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教學案例微型實驗實踐與分析
研究案例以“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為題,來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本次微型實驗的教學設計共分五步。第一步是設計階段,目的是為了提升教學的.可操作性,對教學目標進行排序。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商是一位數,除數選擇兩位數,且整十”的筆算除法,或“除數是兩位數,且不整十”的筆算除法。教師以此為例讓學生進行練習。第二步是開發階段,教師拿出一張紙,紙上畫有圖畫,一個框內裝著140個蘋果,接著提出問題:要把這些蘋果分給20個人,該怎樣分呢?在這一階段促使學生自己動腦,自己判斷,對題型進行分析,同時教師注意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糾正。之后教師可再列出一種題型,如“141÷30”“467÷20”等,要求學生詳細寫出計算的每一步驟,鍛煉學生的腦部思考與手部記錄同時進行的能力。第三步是實施階段,要求教師根據課堂需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進行啟發式、誘導式教學。第四步是評價階段,通過再次進行習題檢測和對教學效果的測驗,評判學生的學習質量。
通過上述實驗發現,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明顯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易到難,從單一學習拓展到了多角度學習,數學學習質量明顯上升,這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的改善也有積極影響?梢哉f,教師教學設計的優秀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需要從抓緊教師的教學設計入手。課后有教師反映整個教學設計還是顯得稍有復雜之感,剛上崗的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而無法準確地理解、把握整個教學設計的授課節奏,年長的教師也因為受長期的舊式教學法影響短時間內無法適應。鑒于上述問題,教育工作者還應就如何簡化整個教學設計進行探究,以便實現各個階層的教師都能快速地適應這套教學模式。
【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論文05-15
小學數學論文07-20
數學論文(通用)07-30
數學論文(必備)07-30
數學論文(熱)07-23
(熱)數學論文07-23
蘇教版小學數學論文01-29
數學論文經典15篇05-15
數學論文的開題報告09-26
精選數學論文作文10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