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產品設計論文

時間:2024-07-12 13:34:45 論文 我要投稿

(實用)產品設計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產品設計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產品設計論文

產品設計論文1

  一、工業產品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質涵義

  陰陽平衡、天人合一是中國人歷來所尊崇的思想,因為這不僅是儒家與道家所接受與贊同的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與淵源的體現,其中包容性與和諧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展現,其中包容性的衍生就體現為多樣性。將“和”的思想融入進工業產品設計中,就能體現出工業產品功能的統一性與造型的多樣化,并使人、社會及自然的和諧統一充分展現出來。而工業產品設計的平衡、對比、對稱及統一等都是為了將視覺方面的和諧體現出來;工業產品中色彩的運用則是體現出色彩的和諧性;工業產品造型中幾何化形態以及線條比例的處理則能體現出一定地域文化特征。

  二、工業產品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關系

  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工業產品設計的基礎

  文化是通過各民族在自己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和發展而成的,它不僅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精華,而且它也能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前途。所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工業產品設計的靈魂,但凡是優秀的產品設計,總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包含在其中。作品設計不光是物化一件產品的形態、一幅廣告,而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基礎,將一種新的文化與新的生活方式生動的體現出來。

  2、工業產品設計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載體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要想不斷的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遞下去,就需要各種各樣的載體,其中在傳統文化傳承中,工業產品設計就是一種重要的,且不容忽視的載體。工業產品設計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統一體,它不僅體現了文化精神,也將地域、時代、民族等文化特色與文化的面貌反映了出來。工業產品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就是為了促進文化的進步與發展,讓我們將歷史的文化現象在這樣一條“發展”線索下連綴成一個體系,且這個體系能夠有效的將聯系與發展體現出來。

  三、工業產品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實例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其精神追求也不斷的發生變化,從而使我國設計界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其中也有許多設計成功的、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工業產品,比如:

  1、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

  曾經在設計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時,總共經歷了北京奧組委的三次篩選,最后在全球的388個競標方案中成功脫穎而出,并成為工業產品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的一個非常好的實例。在08年這次的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中,不僅火炬整體的設計元素采用的都是“祥云”這樣一個傳統紋樣,同時還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書卷的造型來設計火炬的形態,將火炬設計成為了一個“卷起來”的形態。其中,此火炬中,書卷代表了中華文明,祥云代表了祝福,有機的將兩種設計元素進行結合,產生了一個同時飽含本土化與全球化特征且優秀的現代工業設計產品。除此之外,奧運火炬的包裝中也體現出了濃郁的中國韻味,其包裝是一個木質的盒子,中國傳統的木箱是其形態設計元素的來源,外加兩個金屬的搭扣,顯得古樸而又厚重,用金黃的絲綢作為盒內的軟裝飾,不但對火炬進行了有效的保護,又體現出了皇家的高貴。這樣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征的工業產品設計,不但中國人自己看了喜歡,而且全世界的設計師也都認可這項設計,且這樣的設計也將北京奧運會的喜悅與中國傳統文化傳遞給了全球人民。

  2、聯想的奧運“祥云”筆記本

  在以前,不管是國內的筆記本,還是國內的筆記本,外觀都是黑色面板、方盒造型的。但是這款由聯想推出的奧運“祥云”筆記本,整個產品都是利用傳統的貴族金黃色云紋作為點綴,并運用承載千年中國印象的漆紅作為其整體色彩,是想將吉祥的'語意傳達給人們。而且這也是一個現代工業產品設計中成功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標志性作品,在此現代產品中結合了傳統的色彩及紋樣符號,改進了傳統的筆記本造型,成功的讓奧運“祥云”筆記本成為了奧運的一個藝術品及珍藏品。

  3、中秋月餅的包裝

  在我國,中秋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親人們團聚的時候,且是中國人乃至世界華人心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為了增添節日的氣氛,月餅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近年來,月餅的包裝不僅越發的精美,而且種類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不管月餅的價格如何,包裝效果如何。月餅的包裝始終都是將藍色、黃色或是紅色作為包裝的主色調,其中藍色表示夜色,黃色表示月亮的顏色,而紅色自古以來在中國表示的就是喜慶的顏色。除了包裝的顏色之外,通常也會有幾句古人的詩詞印在月餅包裝上,對節日的氣氛進行進一步的渲染,也體現出節日的重要性與傳承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進工業產品設計中,能將我國傳統的文化精神與民族氣質有效的體現出來,雖然我國工業產品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今后的產品設計中,要不斷的探索并發掘其中的文化精髓,更好的將我國的文化特色體現在工業產品設計中。

產品設計論文2

  [摘 要]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是實現機電產品設計的重要因素,加強對機電產品設計關鍵技術的研究,對提高機電產品設計的水平以及確保機電產品的質量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很有必要對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進行探討。本文先對機電產品設計的一些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并進一步探討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機電a品設計;關鍵技術;探討

  機電產品指的是使用機械、電器、電子設備所生產的各類農具機械、電器、電子性能的生產設備和生活用機具。對于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而言,是機電產品設計得以實現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能夠提高機電產品設計的水平,確保后續生產環節的順利開展,為機電產品的質量提供保障,很有必要加強對機電產品設計關鍵技術的探討。本文先對機電產品設計的一些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并進一步探討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

  一、機電產品設計的方法

  1.逆向設計

  逆向設計也叫反求設計,是相對正向設計提出來的,一般情況下,在機電產品設計中,它是以正向設計概念所產生的機電產品原始模型或現有機電產品作為依據來進行機電產品的改良。逆向設計是通過直接修改、試驗以及分析所產生的問題來獲得比較理想的結果;引進或模仿現有的機電產品,研制和生產出新的產品。

  2.變形設計

  變型設計是關于設計方法和過程的一種分類定義,它是得到一個類似于原設計的機電產品設計所采取的對已有的設計、設計計劃進行提取并作出特定的修改一種設計方法。一般來說,變形設計是以適應市場發展的新要求,實現新產品的快速、低成本、高質量的研發與生產為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會對原設計的基本結構特征和基本原理予以保留,并修改原設計的參數或者調整原設計的局部結構,又或是兩者同時進行。

  3.改進設計

  改進設計也就是再設計,在機電產品設計中,改進設計是對現有的傳統的機電產品進行優化、充實和改進的再開發設計。因此,機電產品的改進設計就是在對現有產品考察、分析以及認識的基礎上,對現有機電產品的優缺點進行全面的、客觀的分析判斷。并且分析機電產品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使用條件和使用環境。

  4.適應性設計

  在機電產品設計中,適應性設計就是指在不改變原有機電產品的總的方案原理前提下,更改原有機電產品局部結構,經過這樣多次的更改優化后,使得機電產品更能適應人們生活的需求。適應性設計的積累基礎是建立在原有的機電產品上的,但其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5.開發性設計

  對于機電產品的開發性設計就是一個全新的設計,它是完全脫離機電產品的參照來開展的,僅憑借抽象的機電產品設計原理和要求,在滿足客戶在質量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上所設計出來的機電產品。機電產品要認定屬于開發性設計,必須符合工作原理、主體結構以及所實現的功能是首創的條件之一。其過程極為復雜,創新性強,而且對理論和實際經驗要求也非常高。

  二、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探討

  1.質量特性提取技術

  質量特性提取技術在提取的時候,主要以少數關鍵與多數次要的原則作為依據。在實際應用該項技術的時候,要結合機電產品質量特性來著重分析機電產品的.性能、安全等因素所產生的直接影響,對機電產品出現故障后所造成的后果作出明確,并相應調整和優化制作的過程。該項技術最早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應用。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貝爾公司運用分層次處理方法在全公司范圍內對產品的質量特性等進行處理,讓產品的重要質量特性的有效管理得到加強,使得產品質量和安全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層次分析法是應用該技術的核心所在,該技術屬于決策方式的范疇,其具有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者多目標的特點。

  2.逆向映射技術

  對于精度高、較為復雜的機電產品來說,客戶在表達和描述對產品的需求的時候,通常都比較不清晰,因此機電產品開發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能否準確識別客戶需求,并將其映射到復雜機電產品設計中。通過逆向映射技術的這一目標得以有效實現。在實際的情況中,在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在各個階段實施不同映射,將客戶需求變成設計階段的實際的工程技術特點,以達到所設計出來的機電產品能夠客戶的實際需求。逆向映射技術的具體應用,首先是集理論模型粗略構造,然后再以客戶的加工質量要求為標準,運用逆向映射技術將其變成機電產品及功能部件質量特征。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法來提升機電產品設計科學性,為整個產品設計全過程提供產品設計及生產發展方向的引導。

  3.優化決策技術

  復雜的機電產品具有質量多元化的特點,相對于傳統方法來說,僅關注質量特性技術,在控制產品質量、性能等方能意義重大。然而建立質量特性方案需要有產品設計方案的基礎支持,此時如果能運用優化決策技術輔助最佳產品設計方案的選擇,就能事半功倍的效果。該技術的實際應用首先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把綜合決策模型構建出來,然后通過相關軟件進行定量分析,對各指標的權重進行明確,最后優化和對比各個關鍵設計方案,從而將定量的決策依據提供到質量工程活動中。

  三、總結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質量特性提取技術、逆向映射技術以及優化決策技術等幾個方面,加強對這些關鍵技術的探討意義重大,能夠讓機電產品設計得以更好的實現,為產品的投入生產提供保障,以及確保機電產品的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對機電產品設計的關鍵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地加強對機電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究,才能滿足機電產品設計的新需求,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讓我國機電產品開發與設計水平達到國際化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阮長江.面向機電產品的工業設計知識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D].西北工業大學.20xx.

  [2] 《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 20xx年總目次[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xx(06).

  [3] 俞國燕.機電產品的綠色設計技術研究[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 20xx(02).

產品設計論文3

  摘要:當人們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時,可持續設計成為了當下的設計熱門話題。然而,可持續設計在實現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困境。通過對可持續性產品在設計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環節、使用環節和公司經營環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后,得出可持續設計的實施問題依舊十分復雜。環保法規的滯后與政府監管的缺失、設計師對可持續的理解模糊、商家的虛假廣告誤導消費、產品背后復雜情景系統的盤根錯節,公司經營環節的研發缺乏創新與利潤困境,以上都是可持續設計現處的困境。

  關鍵詞:可持續;產品;概念設計;困境分析

  當消費主義熱潮漸漸退去,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設計師希望通過自己的設計,對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建立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發展的世界。但是,實現可持續的道路不僅需要設計師一己之力,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協作,這條道路崎嶇漫長,充滿困境。

  一、產品設計環節設計師對可持續設計理解的模糊

  蒂姆布朗的書《設計改變一切》中提到了Oral-B公司推出的一款兒童牙刷,它的設計點在于把牙刷的把手設計成肥大、柔軟、便于孩子握持使用的樣子。這支牙刷的銷售狀況良好,并得到了很多兒童的喜愛。但設想一個情形,當牙刷的設計師在風景宜人的海灘上散步時,卻踩到了一支被海浪沖上岸的遺棄牙刷。這雖然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但依舊令人反思。太平洋上的垃圾“島”,是設計師們嘔心瀝血的作品的最終歸宿,他們當初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會給生態帶來破壞,然而,現實是設計作品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垃圾。對于牙刷,設計師們的工作是設計一款簡單實用、安全漂亮、兒童愿意使用的牙刷。在當今可持續設計的大背景下,設計的產品還應該對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至少不能破壞環境,危害人類的健康。這些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當在設計過程中刻意思考時,又會有很多問題浮現。例如:牙刷的材料是不是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這些材料在牙刷報廢后如何回收?回收的時候如果造成二次污染該怎么處理?在運輸和回收這些牙刷的過程中耗能是不是最小化?就算把這些問題全都解決了,依舊會有設計師或設計評論家跳出來指責這個設計的其他缺陷。其實,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在許多具體問題上始終有分歧。例如:如何評判這個設計是否是可持續設計?在不得不使用非環保材料的時候允許妥協嗎?如果可以,妥協的程度又是多少?所以,很多設計師雖然出發點相同,但在實踐過程中,甚至會持有相反的態度或觀點,更別提對可持續設計理念的誤讀情況了。

  二、產品生產環節環保法規的滯后與政府監管的缺失

  太平洋上的垃圾“島”引發了對設計師的反思,世界上還有很多垃圾填埋場,有些景象簡直觸目驚心,令人深思。假如一個優秀的設計團隊,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攻克了技術難題,完成了某個的新產品。然而,一段時間后,產品被遺棄。轉換場景,一個佝僂的拾荒者正在骯臟的垃圾填埋場里撿取黃銅、鋁條、錫塊等材料,產品回收利用情況糟糕,那么,這個產品不會是一個完美的產品。垃圾填埋場會將這些廢棄產品燃燒或者填埋,它們散發的有毒物質,在未來的幾十年里,繼續污染著這片土地。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破壞環境所帶來的惡果。“國家發布了類似《環境保護法》《海洋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規”[1],但是,執行的效果令人失望。主要原因是國內環保法規的滯后與政府監管的缺失。主要體現在:國家頒布的環保法規“分散于單行的法律法規中,沒有形成完整的法律體系,規定得比較籠統,實際可操作性不強”[2];法規沒有根據客觀事實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修改;已頒布的法規沒有明確政府、企業、國民各方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至于環境保護工作難以落實到實處;政府沒有投入較大的精力和資源,包括宣傳、示范、獎勵、監督等,以至于國民并沒有養成環保的習慣。設計師作為有社會責任的`一批人,將可持續性作為設計構思的首要問題。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們提出了很多可持續性的設計方法,例如微縮型設計、折疊型設計、模塊化設計、利用可回收材料設計等。設計師甚至考慮到“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每一步都在防止污染、減少資源和能量的消耗”[3]。然而,環境保護并不是單靠設計師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社會上的每個部門共同協作。環保法規的滯后導致“法規的可操作性不強,無法正確發揮指導作用”[4];政府監管的缺失導致環保法規有名無實,無法凝聚社會每個部門的力量,以至于設計師的努力在環境保護的大潮中,杯水車薪,影響甚微。

  三、產品銷售環節商家的虛假廣告與誤導消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不良廠商看到了可持續產品的市場潛力,能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于是盜用、冒用可持續產品認證標志,非法取利的現象大量出現。最嚴重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低質量產品被謊稱為可持續產品。由于國家法規的缺失和政府監管不足,大多數消費者并不是特別了解“可持續產品”,于是有打著國家可持續建材的幌子賣甲醛含量嚴重超標的建材的企業;有把小黑作坊加工的食品當純天然原材料加工的食品售賣的商家;有冒用可持續產品環保標志的產品;還有一些利用不切實際的宣傳誤導消費者的欺詐廣告。假冒可持續產品的泛濫,令可持續產品市場更加混亂。國民對可持續產品漸漸不信任,使得真正可持續產品的推廣普及更加困難。

  四、產品使用環節難以實現產品背后復雜情景系統的可持續轉變

  上述牙刷這樣簡單的設計,如果要對它進行可持續設計都那么難,那么復雜的設計如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的設計,情況又何其之難?“20xx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2382.8萬輛,其中汽車10837.8萬輛,低速汽車1145.0萬輛,摩托車10400.0萬輛。在20xx年全國汽車保有量中,汽油車8943.0萬輛,占82.5%;柴油車1742.3萬輛,占16.1%;燃氣車152.5萬輛,占1.4%。”[5]機動車已經造成了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的擁擠不堪,交通事故發生率的逐年增加,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對于汽車需求量的增長和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現在的主要方向是研發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電控汽車,從而取代機械控能和內燃機控能。當這種節能汽車逐漸普及,汽車周邊的設施就要相應地變成電池充電站或是可再生資源補充站,而且,隨著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大,站點也將會越來越多。接下來還要考慮道路設計,道路上已經劃定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專用車道,是否也可以為節能汽車配上車道。若能實現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聯網,這樣就能對車輛和其他駕駛者在面臨突發情況時,進行必要的預警,比如天氣情況、道路堵塞、前方事故提醒等。這樣一來,車輛就能在行駛到堵塞地段前變換路線,同理也可以避免車禍。無人駕駛技術運用在機動車中,對于司機和行人來說,都要比行車過程中接電話、打瞌睡、抽煙、走神的行車更加安全,也是殘疾人和老年人的福音。抑制機動車保有量,也對環境的改善發揮著作用,但限制汽車產量在我國目前仍行不通。我國等發展中國家把汽車當作經濟實力的象征,而且,這一產業鏈有著豐富的經濟收入,對發展經濟至關重要,盡管隨之而來的是不斷增長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當然,這些只是理論,實施起來很困難。因為可持續出行不僅僅是提出節能汽車,而是要改變整個交通生態。整個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包含各種不同的利益集團,它們盤根錯節,改變其中任何一樣都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設計出一套可持續環保的城市交通系統困難重重,設計師們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像是在雷區探險,這樣的嘗試注定難以實施。

  五、公司經營環節的研發創新乏力與利潤困境

  美國拼塊地毯生產商英特飛公司是成功進行可持續產品設計的公司之一。起初,英特飛也是用傳統的方式生產地毯。而當它成為行業巨頭時,英特飛的創始人雷安德森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傳統生產方式并不環保,尼龍、聚酯纖維和腈綸這樣的石油衍生品作為重要的生產材料,以至于英特飛公司每年消耗萬噸以上的石油原料,公司的每一家工廠每年送到垃圾場填埋的垃圾數以噸計。為了使可持續的觀念滲透到公司的每一處,英特飛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它開始最大程度地使用再生能源。為了“可持續”這一目標,斥巨資研發新的生產技術,將石油制品換成了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同樣可以作為原料制造產品。那些廢棄的地毯邊角料都會重新回收。此外,英特飛還支持顧客退回不能用的舊地毯。為了防止浪費,它還對產品進行了嚴格的把關。“15年后,英特飛公司展現了它全新的業績報表: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82%,礦物燃料耗用量減少了60%,工廠廢料減少了66%,用水量減少了75%,銷售額增長了66%,利潤翻了一倍,還發明了新機器,在材料、制造過程擁有了更多的專利權……”[6]從英特飛的例子里看到,可持續設計的商業模式不僅利潤頗豐,而且更環保。經濟地使用能源,謹慎采購原材料,有效地規劃運輸,這些措施好處多多,為公司有效地節省了開支。另外,采用可持續設計的公司還可以吸引投資,提高股價,激勵員工,招募新兵。英特飛公司的經驗,能夠啟發其他公司對可持續設計進行深入思考。他們應該生產什么可持續產品?這些可持續產品是怎么被設計出來的?這些可持續產品最終又怎樣被回收?然后,再根據這些思考進行重新探索,而探索的過程是艱難緩慢的,在探索的基礎上各個公司再進行設計創新更是舉步維艱的。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以盈利為目的,一般不會為環境保護投資,在經濟形式不好的情況下,尤為如此。畢竟成為英特飛這樣成功的公司只是少數,如果失敗,國家沒有相應政策保護,公司要背負極大的損失,所以大都不愿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意味著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意識到可持續設計的重要性,他們被創新乏力與利潤問題掣肘,難以推進未來的可持續設計發展。

  六、小結

  環境問題已經普遍得到重視,但是,可持續設計的實施問題依舊處在困境之中。環保法規的滯后與政府監管的缺失、設計師對可持續的理解模糊、商家的虛假廣告與誤導消費、產品背后復雜情景系統的盤根錯節、公司經營環節的研發缺乏創新與利潤困境等因素制約著可持續設計的推進。要解決這些困境,就要像創造設計思維一樣創造智慧的、開放的、系統性的方案。盡管目前可持續設計實施依舊困難,但類似英特飛公司這樣的設計先鋒的努力下,為可持續產品設計帶來了一個美好的發展方向,相信未來會出現開拓性的創舉,使可持續設計逐步走向完美,走進生活。

  參考文獻:

  [1]蒂姆布朗.IDEO,設計改變一切[M].遼寧:萬卷出版公司.20xx.

  [2]愛麗絲勞斯瑟恩.設計,為更好的世界[M].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xx.

  [3]劉新,夏南.從末端到源頭:垃圾追蹤與產品服務系統設計[J].裝飾,20xx(6):22-25.

  [4]鄭曙旸.基于可持續發展國家戰略的設計批評[J].裝飾,20xx(1):14-18.

  [5]舒余安,王增.產品概念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xx(22):49-51,63.

  [6]曹志奎,黃元福,周健.可持續理念的新困境與新階段——“從搖籃到搖籃”的解讀[J].裝飾,20xx(2):135-136.

  [7]唐芷.節約型社會背景下可持續設計方法淺論[J].設計,20xx(8):168-169.

  [8]姜亞蘭.“綠色產品”想要選你不容易[J].工廠管理,20xx(3):37-38.

  [9]馮一萌.地毯的“再生”[J].IT經理世界,20xx(9):98-99.

  [10]孟闖.概念設計中的可持續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xx(2):81-82,91.

產品設計論文4

  一、產品設計中隱喻再現

  (一)表達產品的物理屬性

  由于科技的進步,有些產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在悄然發生改變,使用者常常無法辨別它們的種類、功能、操作方式以及操作后帶來什么樣的結果,面對這些產品人們手足無措,不知如何使用,這似乎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在產品設計中,設計師運用恰當的隱喻,通過運用消費者更為熟悉的形態來傳達產品的功能、類別以及操作方式,讓產品有一種“不言自明”的語義表達功能,使產品功能得到非常簡潔的表達和暗示。[4]隱喻不僅能通過自身的形態詮釋自己的復雜功能、正確操作方法和操作目的,增加產品自我表達的機會,而且能將產品的正確操作程序傳達給用戶,進一步幫助用戶了解其功用和操作特點。例如,手工鋸的握把或美工刀的進退按鈕為手握或手指設計的負形,收音機上的調頻鍵旋鈕設計成凹凸紋槽的多少和粗細暗示是微調還是粗調,都是非常的典型的功能隱喻。美國設計師麗薩克諾(LisaKrohn)和圖克爾維美斯特(TucherVi-emeister)1987年設計的電話應答器(見圖1)。這是一個聽筒和應答器合二為一的產品,擯棄了常見的電話機的形態,被設計成一本打開的書的樣子,隱喻著它像書一樣會成為人們“友好的使用者”。消費者使用起來就得心應手,保留了傳統電話機的一些常用功能,也增添了新的錄音、復印信件的功能。但在形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翻頁切換不同的模式和功能,簡練、新穎、動感,且層次豐富,這里隱喻的運用使復雜的使用功能和操作方式變得清晰簡單,給人親切熟悉的感覺。

  (二)增添產品的情感享受

  消費者長期頻繁的使用產品,“基于共同經驗和大眾記憶的物品聯想,會對產品產生情感性的認知結果,這經常是設計師的無意識運用”[5]。“它是暗示的,如詩一般的領域,你我的感受不盡相同,但也有共通之處”[6]。設計師通過隱喻的方式,在一定的使用情境里傳達產品的內在情感,喚起與消費者的共同回憶或相似情感體驗,以達到更深層次的溝通交流,從而引起消費者在使用方式和情感上的共鳴。圖2中是人們非常熟悉的電燈開關的設計[7],設計師采用隱喻的方式提取了中學物理課上所學的“電路圖”的元素,將電路圖和開關結合起來應用到產品設計中。這樣不僅向使用者傳達了產品的功能信息———電燈開關,操作方式即“接通電路”指示電燈亮了,“斷開電路”指示電燈關了。而且設計師確信用這種形式會喚醒人們共同的中學時期美好回憶,消費者會倍感熟悉和親切,自然會有購買的欲望。這個案例是在記憶中的情感體驗的意象與現實的產品之間建立起的關聯,能吸引人們在反復印證后的恍然大悟和會心一笑,能深深打動人心,豐富人們的生活,給消費者帶來美好的情感享受。

  (三)傳達產品的歷史文化

  “有些產品試圖通過特定的文化符號及特定組織,喚醒我們記憶中久遠的地方文化記憶和思想認同”[8]。設計師常常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時期背景下先入為主地提取該地域和該時期的文化特征符號,并且運用于產品計之中,通過這種隱喻的手法,消費者對設計作品的體驗達到對設計背后的自我闡述,獲得深層次的文化體驗。例如,鳥巢所展現的多種文化意象就讓觀者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正如喬治尼爾森(GeoorgeNelson)所說,“器物是文化遺留在它專屬時空中的痕跡”,產品的'隱喻符號可以傳承和更新文化的意義。德國設計師NicolasThomkins設計的DelonYinYang椅子(見圖3)就很好的詮釋了這點,除此之外,還達到中西文化的交融,消費者很容易地體會到陰陽和諧的中國傳統文化。

  二、隱喻創意思維

  (一)淺層———圖像相似性創意思維

  產品設計師通過隱喻編碼途徑來引發人類聯想和想象,“隱喻中的本體和喻體分別對應不同的事物,通過熟悉的事物對陌生的事物進行解讀,產生新認知”[9]。因此,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是隱喻的基礎,有類似的共同特征,通過“形象相似”的符號關系來映射,借用原已具有某種意義的事物來表達設計師所想要表達的特定意義,這種創意思維最為簡單,隱喻中的本體和喻體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建立映射關系:①具象的形象再現(見圖4);②抽象的形象模擬(見圖5),從而形成事物之間的隱喻關系構成新產品創意。圖4安娜啟瓶器是一件創造性的設計作品,安娜啟瓶器用一種優雅的舞蹈動態演示代替了復雜的開瓶操作動作,讓原本復雜無趣的事情變得簡單且富有趣味。呈現出的本體和喻體的映射關系如下:手柄和頭部,杠桿和手臂,連接桿和連衣裙,中軸和腿部,杠桿抬升動作和舞者的舞蹈動態。圖5是加拿大umbra品牌掛鉤,利用了城市縮影與掛鉤建立映射關系,淺顯易懂且易用。總之,圖像相似性隱喻作為一種設計思維方式所設計創新的產品。首先形象特點鮮明,表現力也很強,帶來的效果反應也最直接,且不易產生誤解,提高用戶認知度;其次意向化的細節處理,可以帶給人們意外的“驚喜”,留給人們很大的想象空間。

  (二)中層———指示關聯性創意思維

  產品的指示關聯性指的是通過產品造型特征部分和操作部分的符號設計,使產品表現出本身應該具有的外顯的功能使用價值。設計師往往通過隱喻的方式“利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符號,設計出符合使用者行為規范、使用經驗慣性的產品形態和細節,幫助人們理解使用功能”[8],有助于使用者方便和閱讀新產品里存在的指示關聯性信息。指示關聯性創意思維是建立在隱喻的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基礎之上,產品造型依附于傳統形式的造型符號來引導消費者認知新產品的機能。因此,指示關聯性創意思維應該形象化地給人以感官上的導向,消費者通常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產品形態中的指示符號的指示意思和部件的功能信息,并且作出一系列“what這是什么產品、功能是什么”“how如何使用,性能如何”“where在哪使用”等邏輯判斷。圖1電話應答器借用了日常生活中的記事本,通過生活中傳統的物品創造一種可視的使用指示:它是什么產品、有什么功能、如何操作使用、正處于什么狀況等,指示關聯性創意思維的應用使得產品“不易使人產生認知及操作上的錯誤,同時也使使用者產生了習慣性的使用記憶”[8],令人感到親切。

  (三)深層———象征多變性創意思維

  以上兩種創意思維是建立在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和關聯性的基礎之上,有著能指和所指的必然聯系。而象征多變性創意思維是建立在人為的、約定俗成的基礎之上,它象征的意義是由多個人在長時間內的感受所產生的聯想集合而成。在設計中通常是從形體表達的意義出發,進行發散式的聯想,然后找到合適的符號形象間接表達特定的意義。設計師首先深入分析和理解設計主題,提煉、尋找和借用相應的形象符號表達意義,此種創意思維方法往往能打動人心靈的無聲效果。此種創意思維有兩種形式:①傳統的、約定俗成的象征符號,本身就隱含象征的意義,如愛情用玫瑰表達,鴿子代表和平。②綜合性的象征符號,通過多種符號之間的整合表達另一種新的象征意義和特征。在產品設計中,有時一種符號不能滿足設計師的需求,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意義,往往采用多種符號去傳達新的意義,這種創意思維比較藝術化,不僅形式美,而且更易打動人。不過,符號的象征意義受外界的影響比較大,不管是單種形式還是多種形式的象征符號都會受外界的影響,反映的是一種觀念,會受設計師和消費者的文化背景、消費觀念、審美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因而是多變的,不是永恒不變的。三種創意思維是一種遞進的關系,由淺入深,把原本獨立的能指和所指聯系起來,使符號的組合更加多樣化,信息含量更加廣泛。設計師應在依循符號所承載意義的基礎上,發散思維,結合具體項目大膽進行設計。[10]在通常情況下,三種創意思維是同時并存而不可替代的,在不同的層次表達不同的含義和意義。

  三、結語

  文章從隱喻的角度,利用產品語意學的符號理論分析現有產品設計中隱喻再現的表現方式,隱喻不僅能幫助消費者更好理解的產品物理屬性,還能給消費者帶來情感體驗和傳達特有的歷史文化。隱喻作為一種創意思維方法,在設計界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文章從產品設計的范圍探索隱喻創意思維方式,即圖像相似性、指示關聯性、象征多變性隱喻創意思維,利用這三種方式可以將不同的設計符號構成設計的新形式,能夠讓人們在兩個不同的領域中覺察出新的關聯,產生新的認識角度和新的意義,得到新的特征,為產品展現新認同和新體驗提供保障[11]。此外,隱喻創意思維作為思維方式,可以選擇多種形式符號的關聯性去組合新的形式產品,為設計師提供了設計符號的源泉,使符號組合更趨多樣化,創造更多具有藝術化和意義的產品。

產品設計論文5

  摘要:潞安機械公司成功開發的產品數據庫管理系統,將產品的研究、開發等各方面的信息集中在一起,解決了目前技術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使機械公司的產品數據更加精確明了。

  關鍵詞:產品設計數據庫;圖文檔管理;通用零件庫

  潞安機械公司根據本單位的產品結構和設計研發現狀,開發出切合本單位實際的產品數據庫管理系統,促進了機械公司向專業化、規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即在現用的CAXA軟件基礎上引進了CAXA圖文檔數據管理系統,用來管理所有與產品相關的信息和所有與產品設計相關的過程。

  1CAXA圖文檔管理系統的功能特點

  CAXA圖文檔管理系統主要具備以下功能:文檔管理、產品結構管理、設計檢索和零件庫等功能。主要解決的是文檔內容的快速瀏覽、快速索引和查詢,文檔的安全性、一致性和版本管理,文檔組織結構定義和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利用這些功能特點對圖紙設計進行管理。

  2CAXA圖文檔管理系統在實際中的應用

  2.1明確責權范圍,分權限管理

  CAXA圖文檔提供完備的權限管理模式,能將權限的設置工作分解到不同層次的組織管理者,在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上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為了方便日常管理,機械公司針對不同級別的工作人員進行不同的授權。總工程師具有最高權限:可以對產品的大類、產品、產品總裝以及零部件進行建立、刪除,數據及圖紙的導入導出;工程師的權限:可以對產品、產品總裝進行建立、刪除;而普通科員的權限僅為瀏覽、創建零件、編輯、出入庫、復制、打印等一些基本的應用功能。

  2.2實現技術文件的共享和統一管理

  CAXA圖文檔把所有的產品圖紙和工藝文件統一存放在服務器中,并清楚地記錄了是誰,在什么時候上傳的圖紙等詳細資料,并提供對圖紙快速瀏覽的工具。以前產品圖紙都存放在個人電腦中,一旦技術人員調離,查找圖紙就十分困難。將圖紙導入圖文檔,通過查詢功能,就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圖紙。有時也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客戶傳真來圖紙訂做產品,由于紙質圖紙保存不當,一旦和客戶發生爭議就無據可循。現在由于把所有傳真文件和產品圖紙都存放到圖文檔中,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2.3有序的文件版本控制

  在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中,產品圖紙有時需要作變更設計,經多次變更設計后,圖紙的變更信息不能及時反映到其它部門,而CAXA圖文檔有著很優秀的圖紙版本控制功能,見圖1。圖文檔可以記錄每次修改時間、修改人、修改原因,當前版本是哪個,還可以查看所有的歷史圖紙,詳細記錄了圖紙的所有變更過程。每一次對圖紙、文件的出庫、入庫以及修改都會在文檔的工作版本情況中產生一個新的文檔版本,同時舊版本的文檔信息仍舊保留在產品數據管理的數據庫中,而且可以根據設計對象所處的不同狀態,形成不同版本的狀態名。其一般形式為a.1、a.2、a.3......,以此來記錄產品圖紙的設計過程和演變過程。

  2.4實現清晰的產品結構

  在采用圖文檔管理系統以前,機械公司的產品組成關系比較籠統,經常出現圖紙上標識的零配件與實際使用的不相符合等情況,圖紙等資料只能靠熟悉情況的工作人員來進行管理。可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一旦熟悉資料情況的工作人員不在時,其他有需要使用的工作人員則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查詢已有圖紙,這就大大降低了員工的工作效率。CAXA圖文檔的'產品結構樹中可以清晰明了地表示產品的組成關系,使得這個問題得到完美解決,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

  2.5建立通用零件庫

  模塊化設計是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的重點和關鍵,即充分利用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提高產品零部件的標準化程度,最終形成產品圖紙的系列化和模塊化。這種方法可以用最少種類的零件,設計出盡可能多的成品,使企業在運營中產品的總成本降到最低。借著開發圖文檔的機會,潞安機械公司通過對液壓支架銷軸類、立柱千斤頂,膠帶機托輥等技術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后,形成了液壓支架銷軸類、立柱千斤頂、托輥標準件等一系列的標準化的零件庫,避免了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重復出圖紙,提高了產品的設計效率。

  3結語

  采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后,各種信息及時存入數據庫,極大地滿足了信息共享,用戶提出新的要求時,方案設計及時更新,在圖紙設計階段,將技術協議、配套方案及時入庫,方便設計人員查看;同時可以及時查看各種零部件,直接借用相同部件,在標準件庫之間調用銷軸類、立柱千斤頂類零部件,避免了重復出圖,節省了設計時間。同時,數據庫導出的材料信息可以與ERP生產系統進行物料輸入、工單投料有機結合,滿足生產需要,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

產品設計論文6

  北面的樊城自古就是商貿重鎮和商埠集聚之地,明清以來,各大省的行幫在樊城漢江沿岸設立幾十座商貿會館,現存山陜會館、撫州會館、黃州會館、江西會館、江蘇會館五座會館。漢江南面的襄陽古城雄踞漢水中游,楚為北津戍,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因城墻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環繞襄陽古城的護城河寬度180米以上,最寬處超過250米,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寬的古代護城河,襄陽城池堪稱“華夏第一城池”。雄偉壯觀、古樸典雅的襄陽古城池,與城內的北街、荊州古街、仲宣樓、昭明臺、綠影壁、譙樓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使襄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陽地區非物質文化資源符號的挖掘、提煉在非物質文化資源符號方面,襄陽孕育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荊楚文化、三國文化和許多名留千古的歷史文化名人。如《韓非子和氏》中記載了春秋時期楚國荊山(今襄陽南漳)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得一璞玉,幾次獻給楚王的曲折故事,這塊玉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和氏璧,卞和因獻玉而聞名古今。楚國著名辭賦家宋玉是戰國時鄢(今襄陽宜城)人,他一生所作辭賦甚多,文風華美,精彩絕艷,流傳下來的作品主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歷史上著名的'“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就是出自宋玉的《對楚王問》。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南陽蔡陽(今襄陽市棗陽縣)人,他建立了東漢王朝,統一了新莽末年以來紛爭戰亂的中國大地,在位期間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從少年時代就在襄陽隆中躬耕隱居,人稱“臥龍”。

  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諸葛亮與劉備初次會面所談《隆中對》謀略,為日后三國鼎立的格局形成奠定了基礎。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他曾隱居襄陽鹿門山,與王維同是盛唐時期田園山水詩人的代表。北宋大書法家、畫家米芾,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人稱“米襄陽”。米芾詩文、書畫、鑒別樣樣精通,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他是“宋四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之一,又擅水墨山水。米芾的兒子米友仁也繼承了他的才華,書畫成就亦很高,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稱。襄陽地區民俗文化資源也非常豐富,流傳下來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嗩吶巫音、苞茅縮酒、薅草鑼鼓、漳河魚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歌舞表演;傳統音樂老河口絲弦、保康沮水嗚音、南漳嗚音喇叭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和民間美術有老河口木版年畫、老河口木雕、襄陽面塑、谷城黃楊木雕、襄陽龍鳳書、保康碑刻等;民間曲藝有保康獨臂皮影、棗陽鹿頭皮影戲、宜城蘭花筒;傳統舞蹈有宜城趕象、南漳高蹺花鼓、谷城滾燈舞、谷城板龍燈、襄陽趕騾車等。除了這些,襄陽的民俗文化資源還有很多,如泥塑、剪紙、風箏、版畫、竹編、虎頭鞋、繡花等,傳統民間手工藝術資源非常豐富。如此多元的文化遺產資源符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研究和開發。

  襄陽地域文化資源和文化符號立體、多元,但是目前文化資源向文化產品的轉化能力卻相對較弱,大量的文化資源潛力并沒有被充分地挖掘和運用。現有的文化旅游產品種類較少、形式單調、品位較低,沒有很好地利用和發揮襄陽地域文化特色和符號內涵。因此,為了加快襄陽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運用襄陽地域文化符號開發具有襄陽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勢在必行。在襄陽景觀旅游產品設計開發方面,可以充分挖掘襄陽地域景觀資源和歷史資源,深入研究區域文化體系,利用自然風景符號元素和人文風景符號元素,如襄陽山水文化符號元素、古城池文化符號元素、史前文化符號元素、楚文化符號元素、三國文化符號元素、碼頭文化符號元素、會館文化符號元素、老街文化符號元素等。開發設計襄陽古文化遺址公園、楚文化遺址公園、三國文化旅游區、漢江風光旅游帶、襄陽古城和護城河觀光帶、樊城老街與會館旅游區、襄陽歷史文化名人故居等一批歷史文化主題的景觀旅游產品,以及以峴山、萬山、鹿門山、魚梁洲等為重點的襄陽山水文化旅游產品。景觀旅游區的規劃設計要把握襄陽歷史風貌和地域特色,景觀建筑的設計和修復要注意與整體環境和文化氛圍相協調,在構思立意、整體規劃、空間布局、造型裝飾、色調材質等各方面綜合運用地方特色視覺元素符號,打造襄陽旅游文化品牌。

  在襄陽旅游紀念產品和藝術品設計開發方面,可以充分挖掘襄陽文化、藝術和歷史資源,運用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符號,如襄陽考古文物符號、襄陽書法文化符號、米氏繪畫符號、襄陽民間藝術符號、襄陽手工藝文化符號、襄陽歷史文化名人及典故、三國人物及傳奇故事等,設計開發一批獨具襄陽地域特色的古代文物藝術品、米芾書畫仿品、民間美術作品、民俗工藝品等旅游紀念品和藝術品,以及根據襄陽歷史名人典故、三國人物傳奇、襄陽民間歌舞、戲曲等而設計圖書、動漫、音像、電子出版物及周邊旅游紀念品等。旅游紀念品和藝術品的設計應承載襄陽地域文化資源信息元素,通過概括和傳達有代表性的地域形象符號,并在設計中藝術地運用各種造型、裝飾、工藝手法,創造出各種具有紀念意義的旅游商品。

產品設計論文7

  本文主要從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問題的解決;數據庫營銷在旅游規劃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規劃的本質是為區域旅游的發展指明方向,提供戰略指導、目前的旅游規劃文本當中的市場營銷方式大部分仍是以傳統的營銷方式為主、客源市場調查中的數據庫營銷、以數據庫為基礎的旅游市場營銷模式、規劃的本身就是一個營銷的過程、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數據庫營銷的作用、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一致性和規范化、合法地獲取私人信息和采取恰當的保密措施、數據的挖掘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個人信息等,具體請詳見。

  數據庫營銷指的是企業通過收集和積累消費者的大量信息,經過處理后預測消費者有多大可能去購買某種產品,以及利用這些信息給產品以精確定位,有針對性地制作營銷信息,以達到說服消費者去購買產品的目的。

  因為旅游規劃的本質是為區域旅游的發展指明方向,提供戰略指導,為近期的規劃開發提出具體的、實際性的指導,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取得利潤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試圖以數據庫營銷的核心貫穿整個旅游規劃的過程,從三個方面:規劃的客源市場調查、具體市場營銷方式、規劃完成后的跟蹤來闡述數據庫營銷的重要性,有別于以前的就營銷而論營銷的做法,以求給以后的旅游規劃提供些許指導與借鑒。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的旅游規劃文本當中的市場營銷方式大部分仍是以傳統的營銷方式為主,沒有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的需求,就營銷論營銷,沒有把營銷的理念貫穿于整個規劃的過程,缺乏整體的營銷觀念,在客源市場調查的過程當中,對消費者需求的調查成分偏少,即使有,在后續的旅游產品設計中也難以體現,降低了客源市場的滿意度。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傳統的營銷方式的基礎上,間雜著一些現代營銷方式的手段,如電話營銷、電郵營銷、短信營銷等,都是在探索現代營銷方式,但往往不成體系,在具體的運用過程當中,往往是傳統營銷方式的附庸,難以形成實際的效果。

  第三種情況是指目前的旅游規劃文本在指導具體的區域旅游實踐當中的精準性不夠,難以跟上外界環境的變化,沒有充分考慮外界環境的變化,導致規劃文本束之高閣,沒有用處,資源浪費,規劃文本的完成并不意味著規劃過程的完成,規劃的過程是一個反復修正的過程,是在具體的實踐中檢驗的過程。

  二、問題的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試圖從現代營銷的手段之數據庫營銷的角度去分析,以其核心觀念貫穿整個規劃過程,用以指導具體的規劃過程。

  (一)客源市場調查中的數據庫營銷

  每一個旅游規劃在具體實施之前,都必須要進行客源市場的調研,了解客源市場的基本情況及消費需求,有必要的話,還依據不同的指標,進行客源市場的細分,以求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能精確定位,投放產品。目前的客源市場調查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輔之以訪談、電話調查等方式,(在不考慮樣本是否科學性的基礎上)得到客源市場消費者的主觀、客觀數據,進行數據的分析、加工。

  可以看出客源市場的這種調查方式是一次性的,消費者在規劃進行過程當中的需求變化及客觀環境的變化并沒有考慮,也就是說規劃默認為客源市場的需求及消費模式短期內是不會變化的,其實不然,環境在時時刻刻的變化,消費者的心理也在時時的變化,因此,在此基礎上,可以嘗試建立所調查樣本的數據庫,以一定的周期為間隔,采取各種數據庫營銷方式進行樣本的調研,對每一個細分市場的樣本進行歸類分析,指導規劃的進行。

  (二)以數據庫為基礎的旅游市場營銷模式

  傳統的旅游市場營銷方式以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為模式,以遠遠不能滿足現有的消費者的.需求,事實證明,這種傳統的、不考慮市場的營銷方式是不科學的,在旅游規劃過程當中應該予以摒棄。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消費者、成本、方便、溝通為模式的“4C”策略,而數據庫營銷是這一策略的最直接的體現,因此,在旅游規劃創作過程當中,其基本的營銷方式應該以定向直郵,電子郵件營銷,網絡傳真營銷和短消息服務等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數據庫營銷手段為主,深挖其具體內涵,延展其多種利用方式。

  通過數據庫了解旅游者的興趣愛好后,就可以在宣傳冊的封面上貼上他們喜歡的產品圖或直接與他們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流,當然交流的內容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有利于加強與旅游者或潛在旅游者的關系。例如,旅行社利用自己的網站,運用數據庫跟蹤旅游者的習慣和興趣愛好,以此為根據向旅游者推薦他們感興趣的旅游線路。對旅游者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更好地幫助旅游者解決旅游購買過程中的問題,最后與旅游者建立起良好的商業關系,提升旅游企業的競爭力,并最終促進旅游業的發展。轉(三)規劃文本完成后的數據庫營銷

  規劃文本完成以后在具體指導實踐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環境的變化不斷修正。

  可以結合客源市場調查中所建立的數據庫進行再次調查,不斷反復,切實修正提供給消費者的旅游產品的可行性,以求“適銷對路”,另一方面,服務行業的這種數據庫營銷有點類似于物質生產部門的“售后服務”,具體來講,指的是在規劃的實施過程當中,對客源市場或是部分游客進行回訪,收集旅游者的信息,建立數據庫,分析改進。

  通過數據庫資料可分析出旅游者的價值取向,然后針對不同旅游者提供不同類型的旅游產品展示、廣告宣傳和銷售方式。一般來說,對旅游者了解越多,就越能提供令其滿意的旅游產品和服務。

  三、問題的解決

  規劃的本身就是一個營銷的過程,關鍵是采取什么樣的營銷模式以及如何采用的問題,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營銷的思想貫穿于規劃的始終,客源市場的調研并不僅僅是一個直線式的過程,而更多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規劃是一個彈性的過程,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對于旅游者的營銷是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培養潛在消費者的過程。具體的數據庫營銷方式有很多,具體采取哪種方式或是幾種方式的組合,應該根據客源市場的情況來定。

  四、數據庫營銷在旅游規劃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數據庫營銷的作用

  旅游規劃應該用戰略的眼光、用資產的眼光來看待營銷數據庫,特別是應認識旅游者信息的真正價值,將規劃所涉及到的旅游企業規劃從“管理信息”向“利用信息”轉化。企業應切實地制定出營銷信息戰略,對信息收集、維護和利用進行詳細的規劃和評估,從而將數據庫營銷提升到旅游企業戰略的層次上,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數據庫營銷的應用。

  (二)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一致性和規范化

  確保數據庫營銷中的所有數據和活動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度量,能滿足決策分析的需要。

  (三)合法地獲取私人信息和采取恰當的保密措施

  數據的挖掘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個人信息,而在旅游企業這些信息尤為詳細。一個旅游規劃必須在不侵害他人隱私的情況下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當然,對于信息的保密工作更要高度重視,要實施嚴格的保密措施。必須避免因使用私人信息而引起糾紛,在這方面,培訓員工正確地使用數據庫是最為關鍵的事情。

產品設計論文8

  隨著國內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對外開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國在世界農產品貿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農產品出口貿易規模快速擴張和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即征收“碳關稅”。為使中國農產品貿易能夠很好應對“碳關稅”引起的條件變化,促進農產品貿易的發展,本文在研究“碳關稅”對農產品貿易造成影響的基礎上,從中發現我國農產品貿易應對“碳關稅”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目前鄉村旅游發展中對農產品和農村環境安全性要求,探討鄉村旅游地農產品生產中如何提高農產品貿易的抗逆能力的方法措施,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減少農產品貿易損失,為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抗逆能力提升提供參考。

  一、“碳關稅”及其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一)“碳關稅”概述

  所謂“碳關稅”,就是指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二氧化碳排放關稅。“碳關稅”是以美國為主導的發達國家,試圖尋求通過征收“碳關稅”(carbon tariff)的方式,對沒有實施溫室氣體強制減排的國家、企業和產品實施附加的懲罰性的邊境調節稅,試圖部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及二氧化碳減排問題。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未來仍需要大量增加能源供應來滿足發展的需要,加之我國的能源資源賦存結構為“富煤、少油、貧氣”型,增加能源消耗勢必大量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我國是世界上農業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目前中國農業活動產生的甲烷和氧化亞氮分別占全國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量的50.15%和92.47%,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1]。當前我國的農業發展屬于嚴重依賴化肥、農藥等化工型農業生產資料的高碳型發展模式,因此“碳關稅”的實行,必將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產生一系列影響。

  (二)“碳關稅”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農產品出口成本增加

  近年來我國農業原材料價格上升,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一直在高位運行,加上勞動力短缺,工資、運輸費用等不斷上漲,“碳關稅”的征收使成本進一步增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碳關稅”的征收使我國農產品出口稅收增加,從而導致成本增加。第二,我國農產品生產和出口企業為規避“碳關稅”成本,需要削減農業溫室氣體排放,使農產品生產達到發達國家的碳排放標準。提高技術水平、改革生產方式需要加大科技與設施等方面的投入,這也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第三,我國農產品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還需要增加農產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碳排放的測試、檢驗、認證和鑒定等環節,而我國多數企業和商檢部門缺乏相關的測試技術和方法,須進口大量的檢測沒備,這將進一步增加我國農產品出口成本。

  2、農產品出口市場縮減

  “碳關稅”是發達國家為防止外國農產品進入本國而制定的貿易保護措施。這些措施為我國的農產品出口設置了層層障礙。我國20xx年農產品出口國別結構中,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占了很高比重。“碳關稅”的實施,提高了出口農產品國際貿易的門檻和國際市場上技術認證標準。而我國目前農產品生產屬于高耗能型,這將會使我國許多出口農產品因達不到其“低碳”標準而被排擠出發達國家市場。加之,發達國家實施了“碳關稅”,就會有其他國家效仿,利用“碳關稅”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進行限制,容易產生連鎖反應,這就惡化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環境,使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范圍面臨縮小的可能。市場縮減,會減慢我國農產品出口速度,導致農產品出口貿易額降低。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小川表示,如果征收30美元/噸的碳關稅,將導致我國出口總額下降0.715%;如果碳關稅率提高一倍,即60美元/噸碳。對我國出口總額相應下降1.244%[2]。

  3、農產品出口規模受限

  我國雖然積極實行農產品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農產品出口市場也進一步擴大。但目前農產品出口市場仍主要集中在西方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推行技術環保標準、嚴格限定產品的含碳量。而目前我國農產品存在科技含量低,農藥、化肥含量過高等問題,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因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產品碳排放不能很快達到這些國家與地區的標準,從而影響順利出口。同時,隨著“低碳”觀念的普及和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國外消費者將更青睞低碳農產品,我國高碳農產品受到排擠,出口量因此下降。

  4、資源配置效率降低

  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農產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畜產品、水產品、園藝產品等),而非土地密集型產品(如糧食、油料、棉花等)。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我國農業活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9.21%來自動物腸道發酵,5.04%來自動物糞便管理系統,只有35.75%來自水稻等的種植(以1994年為例)[3]。這意味著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更容易被征收“碳關稅”,其生產規模會被迫縮小,這些部門的勞動力等資源會溢出并轉移至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部門,這會降低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不利于農業結構優化。

  5、農產品貿易逆差更加突出

  由于農藥、化肥的使用造成了農產品品質的下降,本身競爭力不強,“碳關稅”的增收又使其成本提高、市場縮減、規模受限,出口量會受到很大影響;加上征收碳關稅,會引起各種媒體熱議,輿論作用引發人們對低碳農產品的熱捧,國外消費者會對我國部分農產品消費信心下降甚至產生排斥心理,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很大影響;與此同時國內居民隨著收入增長、生活質量提高,對農產品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也會排擠國內部分農產品,有條件的會熱衷國外進

  口產品,導致進口量加大,最終導致農產品貿易逆差加大。 (三)“碳關稅”對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的原因分析

  近年來,中國現代農業蓬勃發展,但現代農業生產主要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礎之上,生產過程為高碳型,農業發展中存在過度依賴化肥、農藥等高碳型生產資料的問題。而化肥、農藥、除草劑、殺蟲劑、農膜等化工型生產資料,其高能耗、高污染等特性一方面影響土壤的有機構成、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和食品安全,另一方面生產這些原料本身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導致CO2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環境污染也隨之而來。這種高碳型生產模式,必然會受到“碳關稅”的沖擊。

  加之我國對農產品生產的副產品――秸稈處理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秸稈不能及時還田,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農民因秸稈沒有合適的出路而大量焚燒,結果將農作物固定下來的碳又返回到了大氣中,造成生產后的“二次污染”,這不僅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能源的緊張,而且加重了農業碳減排的壓力。探討科學合理的生產模式,對應對“碳關稅”帶來的問題具有積極意義。

  二、鄉村旅游產品設計與農產品出口貿易抗逆能力的構筑

  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地區為活動場所,利用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景觀、生產經營形態、民俗文化風情、農耕文化、農舍村落等資源,為城市游客提供觀光、休閑、體驗、健身、娛樂、購物、度假的一種新的旅游經營活動。鄉村旅游既包括鄉村觀光農業旅游,又包括鄉村民俗文化風情旅游,還包括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和鄉村自然生態旅游,是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的新型旅游業。[4]隨著中國旅游業不斷發展,以鄉村旅游為核心產品之一的休閑旅游成為新常態。而鄉村旅游可以促使現代旅游業向傳統農業延伸,可以促使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有機融合。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中,融入生態農業的思想,將有助于改變農業生產中的高碳發展模式,生產有機食品,有利于減少貿易中的壁壘,增強農產品出口的抗逆性,從而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力。

  (一)鄉村旅游中農產品出口貿易抗逆能力構筑的可行性

  鄉村旅游中的有重要吸引功能的內容就是田園景觀、生產經營形態,如果在鄉村旅游產品設計中強化生態農業的意識,使鄉村旅游產品發揮低碳生產的示范作用,將有利于農產品出口貿易抗逆能力的構筑。

  1、鄉村旅游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游客

  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很快。鄉村景觀是人類長期以來適應和改造自然而創造的和諧的自然和文化景觀。既保持著原有自然風貌,又有濃厚的鄉土風情。鄉村這種“古、始、真、土”的鄉土特點,使鄉村旅游具有貼近自然、返璞歸真和人與自然和諧的特點[4]。因此,人們渴望來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美麗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旅游的大賣點,因此生態環境保護在鄉村旅游開發中受到高度關注。有利于科學安排生產,改變傳統高碳耕作模式,減少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

  2、鄉村旅游以安全的食品吸引游客

  目前,我們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受到關注,人們渴望到農村吃到安全的綠色食品,農村農產品的安全性也成為游客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如果依然采用高碳生產方式生產農產品,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就會下降。因此,鄉村旅游開發中,需要改變高碳方式,生產綠色安全食品。

  3、鄉村旅游經營方式變化引發的風險小

  由于鄉村旅游是在原有農業生產條件和資源基礎上進行的,它一方面保持了傳統農業的農產品供應功能,同時通過有效利用農作物的形態、色彩、物候、空間結構等特點構造美的景觀,從而產生了旅游吸引力,成為農村旅游的重要資源,使農業又兼有了旅游的功能,成為城市居民熱衷的旅游選擇與休閑度假方式之一,與普通農產品相比,增加了旅游服務收入,經濟效益顯著提高[5]。對經營方式的調整帶來的產量降低等負面影響抵抗力強,有利于低碳生產方式的嘗試。

  (二)鄉村旅游產品設計與農產品出口貿易抗逆能力的構筑

  1、制定鄉村旅游產品生產“減碳”規劃

  國家旅游局測算,20xx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超過3.85億人次,鄉村旅游收入達573 億元。農民直接就業達495萬人,間接就業、季節性就業達1840萬人。《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綱要(20xx―20xx年)》提出“到20xx年力爭實現鄉村旅游接待人數7.71億人次,收入1145億元,直接就業989萬人,間接就業3680萬人,旅游從業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長5%”,這也就意味著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國旅游業戰略型分支之一[6]。鄉村旅游產品設計中,特別是農產品生產方式設計中,應結合“碳關稅”的征收要求,積極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達到發達國家標準,制定農產品生產的“減碳”規劃,確定不同時期農產品碳排放目標和“減碳”實施方案,逐步減少鄉村旅游農業發展過程中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實現農業低碳發展。與此同時加強宣傳教育,使產品生產者、游客認識到農業減碳的必要性,同時使游客感受到鄉村旅游產品的安全性,一方面達到減碳目的,同時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

  2、加強鄉村旅游中農產品技術創新

  鄉村旅游吸引力構筑中要高度重視科技的作用,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低碳技術的投資力度,鼓勵旅游科研單位、綠色農業設計單位及生產企業進行農業科技創新;針對我國農產品目前的高耗能、高污染現狀,研究發展循環經濟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綠色農業發展進程,使鄉村旅游產品成為生態產品,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產品在出口貿易抗逆能力建設中的示范作用。使鄉村旅游產品 突破“綠色瓶頸”的制約,同時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競爭力,提高旅游市場美譽度。

  3、促進鄉村農業產品經營方式轉變

  鄉村旅游產品中農業景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景觀農業是鄉村旅游的重要資源基礎,它既不是純粹的農業開發,也不是傳統的旅游開發,其發展必須兼顧農業和旅游的發展規律,要改變經營方式,避免在重產量、重效益的思維方式指引下濫用化肥、農藥的狀況。為了限制對農藥、化肥使用量,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運用經濟杠桿,如開征化肥、農藥“環境稅”,雖然會提高化肥、農藥的市場價格,最終的目的都是抑制化肥、農藥大量使用,農業低碳發展。

  4、構建中國鄉村旅游中農產品標準體系

  隨著“碳關稅”在全球的盛行,國際市場上對農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為促進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在加大國際

  質量認證體系的宣傳的同時,要構建中國鄉村旅游中特色的技術標準體系,與國際標準接軌;要借鑒國外鄉村旅游開發中的成功經驗,按照國際通行做法,大力推行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并向通過該項認證的鄉村旅游產品頒發“綠色標志”,以此推進鄉村旅游低碳化。

產品設計論文9

  一、專題課是教改的試驗田和試金石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教學的核心,可以形象地將其理解為高校的“人才培養配方”。人才培養方案一經制定就直接決定了大學生4年的課程設置,最低限度會影響7年的學校教學工作。因此對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事務,高校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都是慎之又慎的,必須經過通盤考慮、充分驗證以后才能付諸實施。專題課是產品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對整個本科四年的人才培養體系的設定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也是專業定位以及人才培養模式最直接的體現。因此,各種新的教學思想以及理念都可以在專題課中具體實施和驗證。基于專題課的前瞻性與靈活性,使其成為了教改的最佳試驗田;高校人才培養計劃的改革可以從專題課的教學做起,逐步積累經驗,為后續的整體改革提供參考。同時,專題課也是綜合性最強、最貼近于社會現實的實踐性課程,對于產品設計這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而言,其是檢驗教學成果的最佳試金石;能直接體現出學生的專業工作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專業工作有著巨大影響,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專題課的建設。在專題課的教學改革工作中,關鍵問題就是關于“專題”的設定。“專題”是專題課的核心定義,其設定直接界定了課程的性質、教學的目標任務、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的手段、教學的評價體系等關鍵性的教學指標,其對課程教學的巨大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設定課程的“專題”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二、常見的“專題”類型分析

  基于專題課的前瞻性與靈活性特點,專題的類型設定可以是非常豐富的。但是由于思維定勢等因素的影響,就產品設計專業而言,目前的課程專題設定主要局限在以下兩種類型:

  1.基于校企合作的課程專題此類專題往往是由企業出于自身的發展需要提出具體的課程要求,以專題課的形式利用高校的智力資源,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所遇到的產品設計問題,企業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給予高校一定的生產信息、市場信息以及資金支持。這是高校教育中最為熱衷的一種方式,也是與生產一線、銷售市場走得最近的一種方式,使得企業的財力以及高校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既可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也可滿足高校的教學需求,最終達到雙贏。但是這看似完美的專題課形式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尷尬的問題:校企之間的合作目標存在差異,學校要的是教育效益,企業追求的是經濟效益,當兩者的分歧難以協調的時候,會嚴重影響課程的走向。由于企業掌握著經濟大權,往往會使課程的走向偏離了原定的教學方向,轉而滑向企業的經濟需求,課程最終可能會淪為企業產品革新、收集創意方案的工具。更為現實的情況是不少地方院校處于經濟次發達地區,缺乏成熟配套的工業產業基礎,以企業為依托開展的教學活動顯得舉步維艱。

  2.基于賽訓結合的課程專題此類專題一般是以某些大型的產品設計競賽為切入點。由于大型的設計競賽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門以及相關行業協會共同組織的,往往具有較強的前瞻性,代表著某一設計領域的發展方向。如“20xx年度(第三屆)‘龍’家具創意設計大賽”就將大賽主題定為“電商坐具設計”,這是一次以目前和未來高速發展的家具電子商務為背景的坐具產品設計大賽。以專業設計大賽作為教學的專題來源的優點突出,可以使教學方向與設計的發展思潮保持一致性,競賽的結果也可以作為院校間教學效果的參照指標,以檢測自身的教學水平。競賽作為一種評估機制,能給學生獨立思考、設計的機會與空間,是教學機制的有益補充。①但是參加這類專題的局限性也不少:首先,體現在競賽時間和課程時間的不統一性。競賽的階段性較強,往往公布競賽主題后一兩個月時間就要截稿,當時間安排不過來時就必須更改原定教學計劃的情況。其次,體現在競賽的功利性。為了能夠獲獎就必須迎合競賽的要求,當競賽要求與教學要求不一致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偏離原定教學目標的現象。以上兩種“專題”類型的優勢是明顯的',這也是它們能夠被很多院校采用的主要原因,但是也存在不少嚴重局限性,如不確定的因素較多:影響了高校教學的主導地位,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難以形成持久的教學研究過程,不利于教學研究的深入等。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徑,尋找其他的“專題”類型,在實踐中探討其可行性,以不斷完善專題設計課的教學模式。

  三、基于地區自然資源的“專題”設定論證

  高校一方面是學術研究的“象牙塔”,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培養的孵化機,特別是經濟次發達地區的地方院校,更應立足于區域經濟文化基礎開展教學改革,培養出針對性強的地方專業人才,為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肇慶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性院校,其教學改革也應當是以肇慶地區的經濟基礎為前提條件的。作為地處經濟次發達地區的高校,一般不可能像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那樣擁有完善的產業配套便利,卻往往坐擁豐富的地方自然資源。從地區的自然資源為出發點,進行產品設計專題課的教學改革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做法,必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及社會效益,以下以肇慶學院為例進行論述。

  (一)肇慶市竹木資源概述

  竹木資源豐富肇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用于產品設計開發,其中以竹木資源最具代表性。廣東歷來就有“廣寧竹,懷集木”的說法,而廣寧和懷集就是肇慶的兩個縣。廣寧縣環境氣候非常適宜竹類植物的生長和繁衍,是全世界最大的青皮竹中心。廣寧縣是全國十大“竹子之鄉”之一,也是廣東省唯一享有這一盛譽的縣份,年產竹子25萬噸,產量居全國之冠。②廣寧縣和懷集縣也是茶稈竹的中心產區,出口量占全國的70%,遠銷五大洲40多個國家。③懷集縣廣東省重點林業縣,杉樹、松樹、雜樹等資源豐富,“懷集木”早已聞名遐邇。解放前,懷集木材已遠銷珠江三角洲十幾個縣市。目前有林地面積400萬畝,活林木蓄積量為1020萬立方米。

  (二)基于竹木資源設定課程專題的優勢

  1.保證高校的教學主導地位如前文所述,無論是校企合作型課題還是賽訓結合型課題都有很多局限性,包括校企之間的合作目標存在差異、競賽時間與課程時間不一致等,這些外來因素不受校方的控制,可能會使課程偏離原定的教學目標以及進度計劃,會嚴重削弱高校的教學主導地位。而地區特有的自然資源往往具有良好的可持續性,高校如果立足于地區的自然資源開展教學改革,設定相應的專題課,則可排除很多不可控的干擾,根據教學的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牢牢掌握教學的主導權。

  2.突出材料在產品設計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在我國教育部制定的學科專業名錄中,產品設計專業被定為藝術學專業,生源基本上都是文科生,對材料的了解基礎比較差,這就為以后的專業生涯留下了很大的知識模塊缺陷,因此加強材料的研究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童慧明曾經指出:“如果說藝術修養不足的人難以設計出具有美感的產品,那么不了解材料和工藝的人甚至連最基本的產品都設計不出來,或者說他的設計只能停留在紙面上,而無法走向成品生產。”因此,材料知識的教學對于產品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是極端重要的。基于竹木資源設定專題設計的課程,突出了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基礎核心地位,符合專業的特點。

  3.打造院校的專業特色基于地域資源的考慮,肇慶學院以竹材為切入點進行了產品設計專題教學的試點,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師生對竹材的理解還有待深入,可見材料的研究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基于材料的產品設計教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將竹材作為本校產品設計專業的主攻材料,貫穿整個4年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將基礎課和專題課都有機串聯起來,就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明顯地提升教學質量;如果長期堅持下去將逐步形成以竹木產品設計開發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出鮮明的專業教學特色。

  4.升華地區自然資源,實現校地雙贏肇慶現有的竹木資源基本上是粗放式開發利用的,資源浪費情況嚴重;加上資源的深加工能力十分有限,大量的竹木資源被用作棚架搭建材料等低值用途,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比較低下。設計是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④基于竹木資源開設產品設計課程,可增強竹木產品的研發能力,豐富區域竹木創意產品的種類,提升竹木文化創意產品的檔次,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和產品的附加價值,從而為當地帶來更為豐厚的經濟收益。高校可以充當地方自然資源與市場、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達成優勢互補,實現“產、學、研、商”有效結合的新模式。在增強地方資源向產品化、產業化、市場化與品牌化轉變的能力,促進區域竹木資源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高校師生也在市場一線得到了鍛煉,提升了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校地雙贏。

  四、結語

  產品設計是一個與產業經濟聯系非常密切的專業,必須依賴于學校所在地的地域資源,包括自然資源、產業經濟基礎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這些因素構成了專業健康發展的土壤。產品設計專業課程必須敢于突破傳統的“主題”設定類型,立足于當地的自然資源開展教學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贏得長遠的發展。

產品設計論文10

  摘要:本文通過把情感設計理念作為家居產品造型設計中的重要設計元素,結合家居造型設計的特點與分類。從情感設計理念在家居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應用、家居產品造型設計的分類與外形、如何把情感設計理念與家居產品造型設計相結合三點來進行論述,來論證通過情感設計理念使人對家居產品設計產生某種“情感聯系”,從而以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追求。

  關鍵詞:科學技術;家居設計;產品造型;情感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家居產品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功能性與實用性,重視人的內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為基礎的情感設計已成為一種新的設計思潮。把家居產品在不改變其實用性的前提下使其情感化。設計出符合使用者情感需求的產品的同時要滿足家具產品的實用性與舒適性。通過把情感設計理念與家居產品造型設計的融合使家居產品變得富有情趣與生命。

  一、家居產品種類及特征分析

  家居產品按風格分類大致可分為,現代家居、歐式古典家居、美式家居、中式古典家居、新古典家居幾種;家居產品按照材料的不同也可分為,實木家居產品、板式家居產品、軟體家居產品、藤編家居產品、竹編家居產品、金屬家居產品、鋼木家居產品、及其他材料組合如玻璃、大理石、陶瓷、無機礦物、纖維組織、樹脂等;家居產品按功能大概分為,辦公家居產品、客廳家居產品、臥室家居產品、書房家居產品、兒童家居產品、廚衛家居產品和輔助家居產品等幾類。家居產品的外觀設計要有創意性,不僅要符合家居產品的實用性,更要具備藝術感充滿情趣,使人們的情感在家居產品上得到釋放和享受。好的家居產品產品,它的外觀與造型尤為重要。通過對造型、結構、圖形、色彩、文字等視覺傳達語言的應用,把一個單體產品裝飾了起來,使產品更加豐富、飽滿、讓使用者具有愉悅與滿足的情感體驗。

  二、情感化設計理念與家居產品設計的關系

  情感設計指的是與人造物實際相關的人類情感體驗,它包含了一切人與物交互過程中因人造物的實際帶來情感的體驗。情感通常被看做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假設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加入情感設計的因素,產品就不再是單純的物它會增強其親和力,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情感上的共鳴。家居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是一種注重于人內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設計理念,使人獲得審美體驗上的愉悅。家居產品設計時重視對使用者心理感受的關注,深入了解使用者對于家居產品心理上的情感需求,拉近家居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并通過最終對于產品的外觀造型、材料質感、使用方式的`設計給使用者帶來舒適的體驗。

  三、情感化設計理念在家居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一)用形態構建情感設計理念

  形態是最先向使用者傳達設計理念和意圖的,人們對同一形態感受差異很大。產品的形態是產品外觀的表情因素。以形態來構建情感化設計的重點是通過外形來把握其表現。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以家居產品的形態構建出其所蘊含的情感設計理念,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本身的情感以及對人性的關懷。產品形態是產品設計的最終結果,家居產品形態的設計不僅僅是產品功能的承載,更是對使用者情感需求的滿足,我們用家居產品的特有形態來表達產品的不同美學特征及價值取向,讓使用者從內心情感上與產品產生共鳴。讓形態打動使用者的情感需求。

  (二)用色彩構建情感設計理念

  家居產品作為家居環境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人們更希望它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色彩能寄托使用者的情感需求,與使用者的精神與情感相協調,達到調整心態放松心情的目的,這也成為家居產品設計者的一個不可缺失的重要設計要素。色彩在視覺傳達中速度是最快的。它作為一種非語言的信息傳遞方式,可以最清晰的表現出個人的情感、愛好以及傳遞出人們內在的思想意識。色彩的表達也越來越廣泛的在家居產品情感化設計中體現其實用價值。

  (三)用材料構建情感設計理念

  家居產品構建出我們所生活的大環境,而家居產品所使用的材料也是家居產品設計中對于情感表達的重點。材料的質感在產品設計中尤為重要,而在家居產品設計中觸覺與視覺的良好質感可以更好的傳遞出家居產品中的情感設計理念。材料的美感是通過人視覺、觸覺、聽覺上的不同感受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材料美不僅僅是造型的美,不同的材料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情趣。通過材料本身的質感,即材料的肌理、色澤、光澤、結構和質地,在視覺和觸覺上給人以不同的軟硬、輕重、冷暖等心理體驗,不同的材料因其特性的不同而給人以不同的情感表達。因此在材料的性能滿足家居產品需求的同時,正確的材料選擇能更好的構建家居產品本身說傳達的情感理念。由此可見,對于家居產品設計中加強其情感化設計理念已經勢在必行。讓用戶不僅可以感受到家居用品給人的舒適感受與人性化關懷,更能從深層次提升生活的品質。家居產品情感化的設計在豐富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情感化的家居產品設計極大地體現了對于人文關懷思想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xx.

  [2]徐恒醇.設計美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3]邱松.設計造型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產品設計論文11

  摘要: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成為表現中國設計的主要元素。本文從歷史與抽象兩條軌跡出發,對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流變與邏輯進行了分析。通過社會現象描述了產品設計與儒家文化的關系,對儒家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并根據設計事理學方法論提出了儒家文化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創新構想。

  關鍵詞:儒家文化;產品設計;設計事理學方法論

  一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的概念

  1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的本體分析

  我們對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可以沿著歷史軌跡以及抽象軌跡出發,其有利于對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的本體進行分析。從歷史的角度看,產品設計是人為了實現意圖的創造性活動。人類的設計活動在時間的推移下,使得產品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但是,產品之間的差異只是一種現象。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并沒有具體的風格、流派、理論等。但是不可否認其設計價值。社會結構、生產方式、文化模式等都是在某個時間下構成產品設計的內在動因。所以,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是社會、文化等內在動因的載體。比如在儒家文化盛行的時期,古人把祭祀作為非常隆重的活動進行,在這樣的社會結構與文化的背景下,產品主要以祭祀為設計目的。從抽象的角度看,只要人類利用知識、經驗來改變未來現狀,都屬于設計性質。英國的《百科全書》將孔子定義為設計師,因為他創造了儒家文化思想觀念體系。因此,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是儒家文化的衍生品,是新的形態產品,擁有獨立的設計風格。但產品與產品之間又有系統的聯系,不同的產品描述著不同的功能。設計的歷史折射出某個時代的主流思想觀念,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式。我們可以從不同時代的產品背后尋找其設計意義,探尋儒家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表現形式以及其對不同時代的影響。

  2基于儒家文化下產品設計的演進

  自然社會經濟時期,原料是經濟結構的核心要素,靠積累經驗、知識來評價真理。生產活動融于感覺、經驗與悟性。周商時期,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以青銅制造的禮器、樂器為主。禮器是儒家文化下“禮治”的象征,是等級與權利的代表,有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但是進入秦漢社會后期,社會混亂,禮崩樂壞,禮儀文明難以繼承,青銅禮器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宋明時期,儒家文化復興發展到理學的階段。道德文化修養被士大夫注重,因此,儒家文化成為探究的風尚標。此時,科學已經從直接的經驗中抽象出來,理性地分析產品背后的統一性與規律性,產生了技術至上的傾向。產品設計向功能主義發展。商品社會經濟時期,西方科技傳入中國,西學東漸,出現了否定儒家文化的觀念,批判君主專制的等級制度。豐子愷在其《工藝實用品與美感》一文中描述中西產品的混合只是“混亂”,是迎合、模仿、卑劣和守舊的混亂的狀態。在這段時期,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由于西方文化的沖擊,地位逐漸下降。新中國成立以后,儒家文化地位徹底被推翻。基于儒家文化的產品設計停滯。信息社會經濟時期,改革開放后,儒家文化地位逐步上升。儒家文化作為民族的文化遺產與新文化結合,設計師們開始探尋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的發展之路。

  3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流變與邏輯

  工業革命之后,不同的國家與地域產生了眾多的流派、運動,如荷蘭風格派,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德意志制造聯盟等。設計史類書籍均對這些流派進行了描述與分析。李樂山把這些流派的思想基礎總結為五種,它們分別是:(1)以藝術為中心的設計(2)面向機器和技術的設計思想(3)以刺激消費者為主要設計思想(4)以人為中心的設計(5)自然中心論,可持續設計柳冠中結合李樂山的分析,認為人、環境、資本三個深層的支配因素是設計思想發展的內部原因。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符合人的邏輯,可以歸納為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學作為儒學的一種歷史形態,是明朝主要的哲學派別。儒家中庸之道主張含蓄,講究“度”的拿捏。《長物志》第六卷將椅的典故、形制和優缺點描述的很清楚。儒家文化與禮教相關,儒家文化與人的德行聯系在一起,具有倫理色彩。所以,強調人格的清正。因此,其家具設計不過度使用金、玉,在造型上除去了多余的裝飾紋樣,達到了簡潔的造型效果。此外,文中也對椅的尺度、材料進行了科學分析。通過《長物志》的描述,我們可以總結出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形態都是以人的需求為本的,強調功能性,美觀性,文化性,注重人與產品的和諧關系。

  二產品設計與儒家文化

  1儒家文化的概念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儒家學說是孔子在春秋時期所創,在其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中心思想中“仁”是核心。儒家學說在歷史的潮流下,不斷地發展傳承,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產品設計與儒家文化的關系

  2.1產品設計是儒家文化的投射活動

  克拉克洪說:“文化是后天的歷史所形成,也是人類生活中外顯和內隱生活樣式的設計。”外顯是行為,內隱是價值觀。產品作為文化的載體,聚集了時代的文化與價值觀,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識。產品背后隱含著人類的文明心理與精神。儒家把色彩賦予了尊卑等級的意義,而紅色在倫理道德上正是尊貴的象征。因此,中國人對紅色十分崇拜。產品設計是通過文化觀念推理的假設,并不是設計師的憑空想象。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響,所以設計是將文化物質化的過程。

  2.2產品設計對儒家文化的反作用

  設計是帶有目的性的人的行為活動。產品作為設計活動的外在結果,既是功能的載體,也是情感與精神的載體。產品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決問題,實現其功能性。其直接依托于科學、技術的支持。從科學技術的角度來看,傳統的產品總會被新的產品所取代。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下,實現產品的功能性已經不再是難題,實現人類的精神訴求成為設計的重要內容。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于產品的功能性有著新的要求。然而產品所隱含的精神與文化因素卻不容易改變。從文化的角度看,傳統的文化有脈絡可尋,儒家文化作為文化脈絡的主線,有著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

  2.3儒家文化與產品設計的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為了實現產品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國際標準化的產品大量涌現到市場。世界文化與儒家文化如何均衡,是當代設計師需要探究的問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北歐、德國等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本土文化,為其產品建立了一套鮮明的設計風格。然而,中國的設計一直追隨西方的設計之路,抄襲與模仿使中國一直處于制造大國,而非設計大國的位置。儒家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不同文化的沖擊,在現代社會依然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可見,儒家文化依然符合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與特定需求。作為設計者,應當深入研究儒家文化,經歷了幾千年,儒家文化顯然有了新的文化象征。我們在重視基于儒家文化下產品設計的同時,也要重視設計的差異性,不可將其商業化,而是應該賦予其在現代社會下新的意義。

  三儒家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1從明代家具看儒家文化

  實學思想是儒家文化在明末時期的主流思想。它的核心是“經世致用”。它明顯的主張就是強調實用,其實用性主要表現在以民為主。從明代家具中,我們可以發現儒家文化講究致用。例如明代圈椅的設計,傳達了儒家中庸思想。圈椅造型為上圓下方,椅子并無多余的裝飾,簡約大方。椅背呈S形,貼合人體腰、背部,精準的人體尺度設計,添加了其舒適性。但椅子扶手向下傾斜,不得不讓用戶正襟危坐又顯示對客人的尊重。它的造型設計除了象征幸福、穩健,還達到了“禮”的功能性。

  2從禮器、樂器看儒家文化

  禮樂文化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組成性質。原始時期的禮樂通過供物奉神來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社會關系。而青銅時代,通過敬奉祖先來維護宗法等級。戰國時期后,禮崩樂壞,禮器、樂器逐漸成為一種娛樂手段。從禮器、樂器的演變中,我們發現儒家文化鼎盛的青銅時代強調群體意識。從側面傳達了儒家文化中嚴格的等級制度,體現了人類的尊卑等級。

  四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創新方法

  1剝離“非現代”部分的內部因素

  “設計事理學”將設計行為歸納為協調內外因素的關系。針對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而言,其內部因素是材料、科學技術、造型、成本等,其外部因素是時間、空間等。在外部因素的變化下,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并未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但是其產品設計的內部因素卻在不斷演變。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受到生產工藝、材料以及設計風格的沖擊,不僅功能載體得到了更新,而且其評價、方法、知識、信息等整個系統也進行了重新的整合。這種新的組合形式,推進了產品設計的革新。然而,現代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并不能完全認識到這點,甚至有些設計師把儒家元素符號等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就認為那是體現儒家文化的產物。因此,儒家文化在產品設計的運用中,要以現代設計為最終表現的形式,剝離儒家文化中“非現代”的外在因素。比如,青銅材質、儒家元素符號等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并不能完全代表儒家文化,它們只是某個時代下,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的一種表層的體現形式。總之,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不是毫無保留地繼承與發揚。其產品設計在隱含儒家文化價值觀的同時,也要把握當代社會特征,注重生產工藝、材料、造型等內部因素與當代儒家文化的關聯性。

  2形式追隨內容

  儒家將美與善作為評價產品設計的標準,其中美是從設計形式說的,它可以是材料、結構、造型之美;善則是產品設計的內容,它是思想、價值觀。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中,“善”可以理解為“以人為本”。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設計師需要用社會科學去尋找人們行為背后的意義、情感與價值系統。我們對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中國條凳為例進行分析。條凳在中國農村很常見,通常幾個人坐在一起的時候,兩側的某人一旦起身,其他人就容易因為條凳傾翻而摔倒。從人機工程學的角度分析,條凳的結構設計并不合理,忽略了用戶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方式。但是,我們追溯到條凳設計初期,就會發現,其設計目的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互動。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中國講究人與人之間的禮敬。既然你要起身,就應該知會與你同坐在條凳上的人。條凳通過人與人之間共同保持平衡來實現其目的。根據事理學以“人為事物”科學的理論基礎,條凳的設計符合其規律,確定需求的目標系統后,對造“物”原理、工藝等內部因素進行選擇。產品設計的形式需要在其需求目標系統確定后再進行信息的整合。(圖1)

  五總結

  儒家文化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并未形成一套系統的設計理論。本文借助設計事理學,對基于儒家文化下的產品設計進行了分析,它是借助產品實現儒家思想價值體系的手段,其通過具有儒家文化特征的事,利用現有的技術與方法實現其產品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事被賦予了原因、目的、情感、價值。當儒家文化被得到理解后,就可以消除時代需求與儒家文化之間的沖突,從中找到新的設計點。

  參考文獻

  [1]柳冠中《.事理學論綱》.中南大學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2]李樂山《.工業設計思維基礎》.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年版.

  [3]李萌.李響.從事理學角度重新審視包裝圖形設計.設計.20xx年11期

  [4]蘭娟.消費電子產品的情趣化設計研究.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xx

產品設計論文12

  摘 要:智能化產品設計特點與策略 摘要:產品設計是一種超前的思考和提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為數據分析提供技術支持的智能化產品設計已經成為工業4.0時代的重要驅動力量。本文分析了智能化視角下產品設計的應用領域,當前存在問題,以及智能化

  關鍵詞:關于產品設計論文

  智能化產品設計特點與策略

  摘要:產品設計是一種超前的思考和提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為數據分析提供技術支持的智能化產品設計已經成為工業4.0時代的重要驅動力量。本文分析了智能化視角下產品設計的應用領域,當前存在問題,以及智能化產品在生成設計、服務體驗及情境化設計等發展趨勢。更多設計論文相關范文盡在職稱論文發表網。

  關鍵詞:產品設計論文

  設計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工業設計就是產品設計實現的過程。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的學生也是發明家和企業家的丹尼希利斯說:“我們不再是創造的主人,我們已經學會與它們討價還價……機器學習的崛起,是這個旅程中最新的一步,也許也是最后一步。”在產品設計方面,人、機器和互聯網都要緊緊圍繞著智能這一主線開展,智能產品的開發需要在技術、應用和產業、投資等方面升級,同時也是對投資、思維、組織和人機的綜合實力的考量。

  1.智能化產品設計的應用領域

  近三十來人們財富的迅速增長和眼界的開闊,使得消費者對于產品設計也提出更高的期許,一些過去流行的產品和服務,甚至已經被淘汰。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的飛速發展,也使得智能化成為信息時代產品打上“大設計時代”的標簽符號。智能化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互聯網+”戰略最具前瞻性的方向和未來的最佳落點,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當前不能象電或互聯網一樣隨處可用,目前應用集中在自動駕駛、智能翻譯和聊天機器人、產品開發等領域,產品開發又以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為主。

  2.智能化產品設計的特點

  2.1共享與跟蹤

  吳軍博士將智能時代的新經濟特點歸納為“共享、跟蹤、合作、眾籌”。與經濟特點相對應,產品設計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共享、跟蹤與合作。共享作為智能產品設計的第一要素,尤其在可穿戴產品中表現最為突出,一般可穿戴智能產品,都是要與手機共享數據,通過APP來完成其應用。智能產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跟蹤”,跟蹤加上數據分析,商家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客服信息。如國內熱銷的某品牌兒童手表,其主打的功能就是跟蹤定位,讓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機APP查看兒童的位置。美國阿茲海默協會推薦過一款如名片大小的產品,重量50g,裝在患者身邊時,監護者可以獲得患者精確位置,當離開所設置的安全區時,監護者會立即收到短信提醒以便及時應對。這些產品主要是發揮了智能產品的跟蹤功能。這類產品的設計方向是移動性強、減少學習、易于操作,在結合人機工程學并從社會性及生物性方面考慮,輔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更為便利。

  2.2識別

  模仿是大數據時代產品的獨有產物,也是智能產品設計的一個發展方向。Google的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Mind,通過用5000小時的BBC電視節目作素材,對主持和演員說話的唇形變動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別,研發出一個人工智能系統,在閱讀唇語方面的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的辨識能力。

  3.智能化產品設計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有的企業領導和產品設計師信奉喬布斯所言:“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而忽略前期扎實深入的調研。企業要做的是對市場做出正確的反應,而不是預測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智能化產品的設計和發展,當前存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部分產品的創新脫離了產品應用實際,所以受到市場的冷落。產品設計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滿足人們社會需求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態度。用戶對產品的造型、材質、色彩都有著健康和時尚的期待,單純把創新的功能作為向用戶傳遞的核心信息并不能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傳統的營銷學和社會學已經無法預測并掌控用戶對于新產品的需要,對于創新概念的片面理解、完全顛覆式的產品創新極易成為無本之源。一些產品孤立地定位產品,將淪為純粹接受指令而工作的機器,完全忽視產品與人之間的交流。如一款基于云計算可編程的半智能nest恒溫器,遠離了消費者的控制行為,無論是在網站還是手機APP上,繁瑣的步驟亦無法完全理解用戶對于房間24小時內溫度的修改意圖,失敗的使用體驗在網絡社交媒體引發集體聲討,所以在市場的新鮮度過了之后,被大量客戶從房間拆除。

  4.智能化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

  4.1智能化產品的機器學習和生成設計

  智能產品的機器學習是產品智能化發展的一個明確方向,機器學習對于產生龐大數據的所有活動都擁有改進性能的潛力。全球軟件巨頭Autodesk公司也在積極踐行時下最新的概念——生成設計(GenerativeDesign),利用計算機強大的數據和演算能力,完成在特定的領域內人腦所不能做出的最佳方案。公司已經展示給世人的是通過設計軟件來控制機器人搭橋。傳統的程序是設計圖紙再進行建設施工,現在機器人分別從橋的兩端用3D打印模式把橋的結構打印出來,兩邊合攏之后,橋就建成了。來源于數據和計算的案例使結果更優化,同時也最經濟、更可靠。

  4.2服務、體驗和情感

  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連接更加緊密高效,合作也更為自由隨意,同時注重“服務”和“體驗”。智能化產品的研發最終目的是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超值的滿足情感化需求,這也對于產品設計提出具體的要求,要確定產品設計符合用戶的心智模型,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體會到征服和自我實現。在20xx年電子消費EurekaPark展館中,有一款可以自動折疊衣服的機器人,這款產品可以幫助人們從重復的家務中解放出來,帶給家庭更為輕松的生活,應用在洗衣工廠中則可以釋放更多的人力資源。在產品設計的情感體驗方面,柳莎在其著作中提出設計情感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產品造型自身給受眾帶來的情感體驗,第二層次是用戶對于產品所產生的聯想,第三層次是產品形式的象征涵義,讓用戶可以體驗相同的情感。在后兩個層次中,對于設計師的符號語言設計能力和用戶的個體差異都有較高要求,產品設計師對產品的符號編碼,由用戶依據個人成長背景、生活閱歷和知識結構差異而自行解碼,只有當用戶也具有相同的“視覺語言體系”才能正確解讀其中的涵義。應用在智能化產品設計中,如亞馬遜所推出的FireStick電視遙控器就具備這些特點,它摒棄了通過語音“喚醒”產品的設計,通過一個按鈕開啟語音互動,控制按鈕也能讓用戶到手就可以掌握使用,百分百解讀產品的符號語義。

  4.3產品設計智能發展的情境化

  社會性和生態性是智能化產品設計的發展方向,這也能更深刻揭露人與設計的本質關系,在社會真實場景中發揮功效是智能化產品的一個重要主題。生態性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指人機工程學的應用,包括產品在設計時要考慮到人體尺度參數,對人的體重和重心等進行研究,以動作速度、頻率參數等納入環境系統的考量中;二是指人和自然的共生發展關系,考慮到人在社會環境中的應變狀態,通過經濟學和博弈論的方法,對在情境中互動的社會機制進行研究,并把人類經驗中極為偶然的部分進行提煉,幫助確定顯著的可能性,來完成智能化產品的設計。這一方面是要在產品設計時就做好情境描述,注重角色設置,使產品規劃與用戶的心理認同達成一致,同時也要把產品的核心功能提煉為有差異性的用戶群體共同準確的使用認識。如面對嬰兒入眠困難,可以選擇一款能夠播放音樂并振動的智能搖籃,為嬰兒帶來最好的睡眠效果,同時可以將實時監測的數據反饋給家長。面對孩子討厭刷牙,一款智能牙刷可以實時反饋進度,增加了刷牙過程的趣味性,讓孩子在如同游戲的體驗中愉快地享受清潔牙齒。在智能產品設計應用較為廣泛的醫學領域和老年群體,針對老年人容易摔倒并受傷的現狀,一款ActiveProtective產品可以防止老人摔倒重傷,這款產品在技術上集成了智能傳感和安全氣囊兩個要素,監測老人在摔倒的一瞬間可彈起類似汽車所使用的安全氣囊,有效地減輕沖擊以至受傷。當前人工智能革命帶給社會發展的意義甚至將超過傳統互聯網,智能化發展在產品設計中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有溫度有人文關懷的智能產品,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與社會發展的大環境相融,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清.產品設計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xx(02)

  [2]王漢華;劉興亮;張小平.智能爆炸[M].北京:武漢大學出版社.20xx(02)

  [3]柳沙.設計藝術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02)

  [4]吳軍.智能時代的產業特點.手機APP得到吳軍專欄.20xx.12.08

  [5]王煜全.人工智能小創意,社會生活大進步.手機APP得到王煜全專欄.20xx.1.16

產品設計論文13

  摘要:INTERNET和產品設計是虛擬和現實的兩個領域,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它們在經濟中的作用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兩個領域在同一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逐漸出現了融合的需要,并出現了種種聯合的跡象,在未來的幾年中INTERNET和產品設計必將進行聯合。

  關鍵詞:INTERNET產品設計聯合

  INTERNET是現今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個虛擬的有待被進一步的開發的強大媒體和消費市場。INTERNET的應用使得人們的生活觀念得到新的改變,一種新的生活----網絡生活已經悄然走進我們。隨著這種IT技術的成熟,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坐在家中可涉世界不成夢想。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產業---網絡服務業的發展;產品設計將機器符合人性要求設計,不但解決了人與機器的問題,它還引導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INTERNET技術的優勢

  INTERNET是一種虛擬的世界。這個虛擬的世界的內容極其豐富,它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人的一種解放。在網絡中人們得到充分的自由。而這正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意義體現。

  首先,它具有全球信息傳播性。在INTERNER中你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個人和企業交換信息,從中獲得你所需要的消息。針對問題進行討論;INTERNET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的特點,企業可通過網絡尋找市場進行產品調查帶來方便。其次,它的方便快捷性。與傳統媒介相比可以方便的在網上尋找所要的資料。它的速度極快并突破了空間所造成的壁壘,千離之外猶如眼前。NTERNET更加解放人,無論從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使人更加自由。從體力上,INTERNET替代了交通工具,再不必長途跋涉。從思想上,你可以在INTERNET網絡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并發表平時不能在公共場合發表的言論。

  INTERNET在商業中的運用也有了新的突破,它推動了經濟,從企業來講,加強了信息的交互能力,在生產與銷售過程中具有實時監控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將企業的產品,服務的信息傳達也消費者,使其達到充分的溝通,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消費者滿意度。企業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消費信息的收集,并在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和運輸,銷售中得到最大的實惠。利用生產管理中的數據統計和實時監控達到準確定位和減少庫存。在消費終端進行有效的信息收集。總而言之,INTERNET使企業成本得到極大的節約。

  從消費者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坐在家中享受INTERNET帶來的便利,使自己的個性得到更大的顯示,使我們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在如今這個時代個性消費成為一種時尚,人們都希望與眾不同,因為人類都有追求自我價值,地位得到實現和提高的欲望。

  產品設計的作用

  產品設計從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逐步轉移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它從裝飾,工藝美術,實用美術,藝術設計到設計的轉變是由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從單一的美學問題轉移到設計戰略的問題,從單一學科轉移到綜合邊緣學科。傳統的產品設計也稱造型設計,它使產品的機械結構更適合人的視覺要求,它解決了機與機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經濟的提高,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尋找如何更貼近與消費者,并開始把消費者稱為上帝,在競爭中同時也帶動了產品設計的發展,它開始突破造型的局限性,設計的角度開始從以企業為本轉移到以消費者為本,并逐步將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產品設計的宗旨,在企業,產品設計從孤立的獨立作業成為需要眾多部門眾多專業人員配合的項目,并在品的生命周期中得到拉長。產品開發期到被淘汰期需要經歷四個過程,而產品設計從以前的以產品開發期為主逐步被延續到產品被完全淘汰(從開發性的產品設計到改良性的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與企業的意義

  產品設計從解決產品造型美學發展到解決企業產品與消費者的關系,它擔任著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一過程,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同時產品設計也將產品更加人性化,為企業產品擴大需求,為企業增加效益。產品設計的性質不但解決企業與消費者的矛盾,同時也解決了企業內部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產品設計師在設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時促使企業許多部門溝通,創造工作團隊,這樣使整個企業形成了一致的目標。并有了共同解決這一問題(產品與消費者的聯合)形成了從市場營銷--設計--原料采購--生產作業管理等方面協調一致,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使產品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節約。

  產品設計對消費者的意義

  產品設計使消費者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為產品增加附加值,它更加尊重理解消費者,并將其心中的愿望轉化為現實,好的產品設計不僅僅從功能上使消費者滿意,并且它所蘊涵設計的意義使消費者的心靈得到享受。他使產品成為消費者的朋友,操作時使你不再感到機器的冷酷,不再感到它給你帶來的單調。產品設計給你帶來的是一種使用的樂趣。好的產品設計帶來希望,它勇于創造新的生活方式,解決人的不足,使人更加接近于自然,如綠色產品和無障礙設計。消費者在產品設計時代得到了解放,并逐步從對現實生活的需要轉移到自我個性的追求。現今的消費者是最挑剔的,由于產品供大于求的變化,使消費者具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企業卻不能高高居上,他們更希望成為消費者的朋友,隨著歷史的發展,個性化人性化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建立在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再也不必為溫飽問題而忙碌。物質生活的提高,生產技術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個人體現和自我主義不斷擴張,追求時尚、新事物成為生活的主題。人們的消費觀從理性消費轉移到感性消費,在這個階段,消費者的權益變得很大,因為產品充裕,競爭激烈,產品消費量主要集中在年輕人和中年人,因為年輕人追求新事物,中年人注重生活,從而有他們的需求向老年,少年兒童這邊延伸,消費個性化使得市場更加細分,產品定位變得更加復雜,消費者的共性越來越少。企業對市場定位變得不知所措,因此形式迫使企業需要更加機動,反應更加靈敏,從而迫使產品設計承擔起新的使命,應付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和消費心理。INTERNET時代賦予產品設計新的生命。

  產品設計與INTERNET聯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產品設計與INTERNET聯合的必要性取決于消費行為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上述消費行為變化結果中已經提到消費者已從理性消費轉到感性消費,他們的權利變得空前強大,市場定位變得越來越細,種種原因要求企業更加了解消費者,以最大的能力滿足消費者的選擇,使達到較高的滿意度(所以企業形象CIS轉向CS)消費者的自主意識也在急劇增長,他們需要自我設計,把自我設計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正所謂自我滿足。但因缺乏一定的技術知識和能力,所以需要有產品設計師輔助和引導其完成所需要的產品。總之,企業要在錯綜復雜的市場中有所發展,必然需要更加貼近消費者。無論從企業內部還是外部都要有較高的協調和反應能力,這需要縮短企業與消費者間隔(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而解決這一問題正需要產品設計和INTERNET的聯合。INTERNET技術逐漸成熟,利用網絡進行生活和商務已成為現實,而現在只需要發掘和利用其潛能,網上購物將成為未來生活中的主要的一種購物形式,而實地購買將成為一種休閑方式,是一種娛樂。INTERNET應用普及化需要更高速的網絡速度,電子商務在生活中的應用與發展已成為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益的方式,目前網速已經從56K提高到100MB或1000MB,使得圖象和影視傳播更加高速,加強了網絡應用的普及和終端設備的增加,加上電子貨幣和網絡安全的有效保障,使人們享受網絡的快捷。產品設計經過幾時年的發展,設計水平越來越成熟,產品設計已成為一門設計戰略,它的理論日益完善,在如今網絡和消費個性化時代產品設計必有的放矢。一方面產品設計輔助工具越來越先進,加上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和計算機制造技術(數控機床),早已為INTERNET與產品設計的聯合打下基礎。

  產品設計與INTERNET聯合的框架

  產品設計與INTERNET聯合必將帶動消費,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增加企業效益。這需要有技術上的成熟,設計師的創造力和企業內外部的協調,這三者決定了產品設計與INTERNET聯合的效果。

  首先,INTERNET作為一種交互方式的媒體,它是消費者愿望表達的工具,消費者產生需要,并在腦中形成產品概念,然后INTERNET來收集所需產品的目錄,而INTERNET作為媒介是將消費者對需求產品的形象與現實產品符合的工具,在INTERNET與產品設計聯合的時期提高消費滿意度,INTERNET必然將在作為媒體的這一角色中發揮它作為電子商務所必備的性能,它必須有較高的網速,這樣才能將產品圖象和影視廣告通過網絡傳達給消費者。因為企業的效率和速度給消費者帶來滿意,不然INTERNET作為一種購物媒介變得毫無意義,電子貨幣的成熟,消費是消費者付出貨幣得到商品的一種過程。支付手段是網絡消費的一部分,這需要網絡安全和金融系統的協調配合,同時網絡安全是這一支付手段的保障,INTERNET作為一種交互的媒體,它必須高速、便捷、安全,只有這樣才能是產品設計與INTERNET的聯合達到較高的水平。其次,如果說INTERNET和計算機制造是硬件,那么設計師的素質則是這一聯合的軟件,這種聯合的高度協調的情況下,需要設計師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活躍的設計思維、用不停止的創造力,還要有相互溝通的合作精神。再次,企業的內部協調和外部協調是企業外部營銷需要做好以下幾點:1。建立和完善企業形象,建立相應的產品品牌系統,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建立產品網站,加強網站廣告力度,需要在著名的網站搜索引擎上建立目錄。因為人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對品牌的信賴度會明顯提高,這主要依賴企業形象。2,做好企業與配送、原料供應單位的協調,通過網絡和計算機系統達到合理、高效的配送和供應,減少庫存,減少生產成本,如果本企業是虛擬公司,那么還需做好公司與工廠的配合,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協調溝通,在INTERNET與產品設計聯合的條件下,通過INTERNET這種互動媒體加強產品設計師與消費者的協調。

  INTERNET與產品設計的聯合框架:

  1.站通過INTERNET向消費者傳達產品信息,消費者通過搜索引擎收集所需要的產品信息。尋求能提供它所需要服務的網站。企業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向消費者宣傳其產品,消費者通過企業建立的交互界面對已有產品進行評論,計算機將這些數據存入數據庫,產品設計師可以以這種形式取得對產品的開發和采集方向的數據并得到未來產品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產品設計師應用這種技術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做市場調查和對產品信息的統計分析,提高設計效率和準確性,公司對已生產出來的電器類產品增加網絡遠程監控功能。產品設計師在這種監控下得到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通過特定的計算機分析軟件,將這些問題變為一種改進的可能性,或備未來設計之用。

  2.品設計師將產品以摸塊的形式存入數據庫,這些模塊具有相互組合的可能性,消費者進入企業產品網站,可對這些模塊進行重新組合,達到心目中所需的產品,計算機技術將這些模塊組合的數據存入數據庫傳入客戶服務中心,將這數據轉為產品生產數據,轉化為現實產品。NIKE公司已經通過網絡對其運動鞋對其產品進行自動組合,不過目前只是在色彩搭配和面料搭配上,并無設計其他核心功能。

  3.INTERNET作為互動媒體設計師在網上直接與消費者對話,接受其意圖,將概念轉化為設計,生產出產品,這種形式類似于手工作坊,可作為高要求的產品的訂購。象DELL公司通過電話或INTERNET進行訂購,他們對電腦硬件進行模塊化組合,這種銷售形式提高了消費滿意度減少了生產成本,從而降低價格。

  三種聯合的共性,它們都是以INTERNET作為互動媒體,將消費者與企業營銷部門和產品設計部門達成一致協議,通過可行性模塊的新組合形成各自所追求的理想產品。這種交互是建立在較高生產成本較低營銷成本的基礎上,是計算機時代的一種特有能力。所有的一切通過計算機數據分析與處理,加上INTERNET的普及形成了讓消費者滿意的結果,三種聯合的個性。第一種,較為簡單,對生產成本較低企業收益較大。第二種,需要設計師預先設計好產品模塊,并且各種模塊具有組合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這種形式是以設計師為主動的,引導消費者并將消費要進行自我設計,達到接近所需要的目的,這種模塊的組合形式,首先,需要有周密的調查,把握產品需求和發展趨勢,對生產能力和生產成本以及消費者的價格接受能力進行充分分析然后產品設計師將這些信息轉化為幾種創造理念,并將這些意念轉化為為特定消費群設計的幾種可能性模塊(這里所講的模塊是具有一定功能部件或者個性造型色彩的部件)讓消費者自行組合,這種方法在電腦領域已經廣泛應用,只是沒有充分利用INTERNET的優勢去引導消費者,另一方面由于物質水平還沒有達到較高的程度,這個領域比較優秀的是DELL和NIKE。DELL公司自它的出現以來一直以電話訂購作為銷售渠道,進行營銷,它沒有將INTERNET與產品設計進行有效的組合,NIKE公司在某些國家的網站通過FLASH交互網頁對產品進行自我組合,類似于自助餐,通過電子付款和產品配送完成交易。整個過程是在計算機與網絡的控制之下使企業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第三種,是一種較為高級,工作量最大的聯合形式,它具有高成本高利潤的特點,是一種最原始的類似于手工作坊的形式,但它所要完成的產品也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具有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而這些設計是針對一些國際大客戶,企業需要從產品開發到售后服務的全面支持,因此完成這種訂購的企業往往是一些具有較高靈活性的團隊,他們配合良好。

  以上為INTERNET和產品設計聯合的幾種形式,它們具有共同的運行模式.

  總之INTERNET和產品設計的聯合,為產品設計開拓了新的發展領域,加快了從設計到銷售的過程,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益,使顧客更滿意。它們的聯合是產品設計史上又一亮麗一筆。推動了經濟的新一輪發展。

  參考文獻:

  《世界現代設計史》新世紀出版社王受之

  《非物質社會》四川人民出版社馬克.第亞尼

產品設計論文14

  一、文化消費的概述

  1.文化消費的定義

  從廣義上看,文化消費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包括文化產品的消費,同時也包括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的消費。我們在觀看電影,在欣賞電視節目,在書店購買書籍以及雜志這些都屬于文化消費,我們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去購買那些屬于精神消費的物質,如家庭購買電視機、購買電腦和購買照相機等。而除了這些消費外,還有建立文化設施的消費,如在學校或者政府部門建立圖書館、在城市內建立展覽館和影劇院等等,這些都屬于文化設施的消費。相比于過去的生活和經濟的發展水平,我們今天的生產力不斷的提高,文化消費也成為了一種新的消費。但是所有的文化消費是以物質消費為前提的。也是以物質消費為基礎的。一定時期的社會生產力影響一定時期文化的發展,但是反而言之,一定時期的文化也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

  2.文化消費的特點

  文化消費能夠促進資源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時文化消費也能夠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社會的更好的發展。文化消費能夠給人以精神享受,精神文化消費是高層次消費,但是,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不能只是以物質消費為滿足,在消費時更重要的是滿足精神文化需要;文化消費能夠提高人的能力,社會上通過接受教育和技術培訓等高層次精神文化消費,使人們變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文化消費可以增加人們的愉悅和幸福感,以提高認得主體素質為最終目標,精神產品價值的最終實現是在與主體的相互作用過程中,能夠對主體產生積極的效應,更好地為主體服務,促進主體自由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達到一種精神的愉悅。

  二、文化消費時代下的產品設計觀

  1.產品設計觀的含義

  我們所說的產品設計一般是由產品的功能、特性、品質、品種與式樣等所決定的,產品設計是顧客消費需要的`中心內容,也是顧客選購產品的首要因素,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影響產品設計觀的決定性因素,一般是由顧客購買總價值大小所決定的。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會影響顧客的購買力,所以說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每一個顧客對產品的需要一定會有不同的要求,而同樣的道理,構成產品價值的要素以及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當我國沒有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一定會把如何獲得產品看得比產品的價值更為重要。而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市場商品日益豐富種類繁多,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人們在消費時一般更加重視產品的特色,希望產品能夠更加新穎。所以說在不同經濟體制下產品的設計觀會因為人們的消費理念而不同,而經濟的發展水平也會影響人們對產品的要求。

  2.怎樣提高產品的設計觀

  提高產品的設計觀,首先就要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功能。我們今天對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某種功能的產品在結構或方法上實現較大的突破,這樣就可以使產品功能提高,而且在提高產品功能的同時還可以使產品的成本降低,從而使產品價值有較大的提高。其次要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產品的價值,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生活用品,是隨著人們對其要求不斷增加,而不斷提高產品價值的,我們可以對產品適當的進行從新設計,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使其式樣更加適應時代的變化,從而不斷提高它們的功能并且提高產品地使用價值。其實提高產品的價值既是消費者的要求,同時更是企業的追求的目標,但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追求提高功能,更不能片面的降低成本,而是要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產品設計和產品改進設計中,尋找出一切可以提高產品價值的方法,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要。

  三、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都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了文化消費的內容和產品的設計也在不斷的變化。文化消費時代的產品設計要符合精神和物質的雙重追求,在產品中注入文化的精髓,在文化消費中注入新的生命力,要有符合時代發展的產品價值觀和與時俱進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保證設計出的產品具有持久的魅力,不會很快被時代發展所淘汰,是產品實現自身的價值。

產品設計論文15

  1.渝東北農村產品的現狀

  重慶東北部是重慶的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定位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農產品主產區、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和長江上游特色經濟走廊、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和特色資源加工基地。但是,由于特殊地理條件,使得農村地區交通不便,中大型卡車無法駛入,給農村產品的流通帶來較大的障礙;其次,在數字時代的今天,農村地區信息閉塞,農民對互聯網營銷了解甚少,降低的農村產品的展示空間;最后,農民文化層次較低,對品牌設計、包裝設計的功能認知不夠,減弱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2.優化農村產品形象的設計策略

  農村遠離現代化工業區,是人類生活中環境最生態的地方,農村農產品便成了綠色產品、生態產品的代名詞。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進一步增強,綠色、生態的農產品成世人共同的需求。農村農產品眾多,但農民沒有營銷意識,其中相當部分的農產品被老鼠啃噬或者霉爛沒能變成經濟效益,造成資源浪費,實現農村產品走向是實現農村增收、都市人群獲得高品質食品,實現國家十三五規劃發展特色農村產品,縮小貧富差距的多贏局面的重要步驟。

  (1)品牌建設

  市場競爭的核心是品牌,完整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是增加產品公信力的重要途徑。沒有品牌的農村產品在市場中是沒有自信心的,淪為優質廉價的“地攤貨”。要建立完整農村農產品品牌形象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地域性行業品牌建設。地域性行業品牌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生長的同一種農產品,進行整體性命名、品牌策劃與設計乃至營銷而形成的品牌形象。例如:“奉節季橙”,它是以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生長的季橙進行整體形象規劃,使之成為重慶土特產的代表,成為每一個重慶乃至西南片區人民熟知地域性行業品牌,增加了市場競爭力,歸根結底是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地域性共生品牌建設。地域性共生品牌是指的在一定區域內生長的幾種相關的農產品,進行整體性命名、策劃與設計乃至營銷而形成的品牌形象。例如:“貴州山寶”,今年春節前往貴州地區探親,驚喜的發信了“貴州山寶”這一品牌,它以貴州境內生長的'靈芝、天麻、杜仲三種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的整體規劃設計形成“貴州山寶”這一品牌,整體品牌建設后的售價相較于單品散裝提高了近300%。銷售平臺品牌建設。建立行業品牌和共生品牌后,在一定層面上可以極大的提升產品的行業競爭。但是,消費者完成消費環節則是通過偶然的機會,或者親人朋友介紹,推廣效率不會很高。因此,建立銷售平臺的品牌形象,則可以通過平臺建設實現將各種農村特色產品推銷到消費者面前。

  (2)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銷售平臺建設中是農村農產品進行營銷模式的探索,是實現農村產品順利走向市場的關鍵環節,建立“村級網點+場鎮據點+縣市的分理處”的營銷格局的核心是特色農村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實現農村產品品牌群的線上展銷,促進傳統零售農村產品向現代互聯網交互營銷的轉型。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從根本上實現農產品自我營銷。①品牌構建與農村電商平臺建設。平臺以提供“原生態農村產品,共享品質生活“為理念,完成視覺形象設計(標志及應用)。并且做為一個整體系統,應用在包裝、廣告、互聯網品臺中去,形成品牌印象和效應,逐漸形成具有品牌形象的互聯網農村產品銷售和展示平臺,實現農村產品的主動營銷。“重慶市農村原生態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以“綠色通道”為形式,為進駐農產品開設綠色認證。強化下屬農村電商網點品牌建設,農產品品牌建設等,從根本上實現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價值,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吸引消費者眼球,增強農產品的自身競爭優勢。②信息可視化與電商平臺建設。搭建農村產品動態信息展示平臺,利用COIKE等技術手段,收集客戶需求信息,建立產品供應機制;建立產品庫存信息,實現銷售與庫存的動態管理;建立會員與訂單的信息系統,掌握市場需求動態。提高重慶農村原生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③物流與電商平臺建設。互聯網實現農村產品的展示與銷售過程后,將產品從農戶手中轉移到消費者面前是電商平臺實現交易的重要環節,重慶市農村地區多處山區丘陵地帶,地質結構復雜,交通不便利,運作成本高,采取村級隨時收貨,定期向中心鎮轉移并存儲,并聯合快遞獲物流公司,通力合作,縣市級組建分理處,協調快遞與物流,從而實現農村產品快速的轉交至消費者手中。

  3.小結

  通過品牌建設與電子平臺設計,“形成品牌構建+電商平臺營”的農村產品銷售格局。實現農村產品快速、有序的進入市場,幫助農民提高經濟收益,實現糧食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農村產業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型,實現農村農業產業化發展。并以此形成行業優化導視,發揮品牌農產品的最大優勢,為國內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利用提供依據和借鑒。

【產品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產品設計論文07-10

談現代產品設計論文08-31

產品設計畢業論文模板08-23

產品設計論文【集錦15篇】07-11

[集合]產品設計論文15篇07-12

光伏應用產品設計課程開發研究論文08-30

產品設計實習報告07-28

產品設計方案11-21

產品設計實習報告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