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3-03-12 08:08:06 論文 我要投稿

風險管理論文(精選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風險管理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險管理論文(精選15篇)

風險管理論文1

  摘要:油田施工的風險管理是油田地面的基建項目的重要環節,做好風險管理才能更好地完成項目,獲取最大效益。文章通過分析油田地面的基建項目在風險管理上的特點,找到影響風險管理的關鍵因素,對如何有效降低風險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油田;地面施工;基建項目;風險管理

  油田建設是放大的工程,地面的基礎建設是其中基礎性的重要環節,做好油田地面基建十分重要。但是地面基建過程中會存在多種多樣的潛在風險,做好基建項目的風險管理對基建項目成功竣工有重要作用。

  1對油田地面施工基建項目風險管理的特點

  1.1客觀性

  任何項目都會有風險,油田地面的基建工程存在風險是必然的。因為油田施工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大,任何自然災害都會導致油田項目風險加劇,所以油田的地面基建的風險是具有客觀性的。

  1.2常見性

  油田基建項目的風險是時時刻刻存在的,因為自然災然是影響油田建設的重要因素,而自然災害無法被準確預測,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突發的自然災害給油田基建帶來風險。在另一個層面上,這也就意味著什么時候都有可能會有自然災害給基建工程帶來風險,會對工人以及周邊環境帶來損失與傷害,所以基建風險是就有常見性的。

  1.3不確定性

  對于油田基建風險突發的時間、地點、災害級別、受災情況等因素都是無法提前做出準確預測的,所以油田的地面基建項目的風險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的。油田風險的形成受到多種多樣的因素的影響[1]。例如:大自然災害的影響,工程硬件基礎的影響,施工人員的影響等,諸多的不可控變量,也是油田地面建設項目具有不確定性的重要原因。

  1.4多變性

  油田的地面基建項目的施工工作的風險管理具有多變性,因為影響基建的諸多因素自身就存在多變性。隨著影響風險的因素的變化,項目的風險也隨之不斷變化,有可能會降低風險,也有可能會出現新的風險。

  2對油田地面施工基建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就當前的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來說,風險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大的潛在問題。對風險管理的重視不夠,投入少,經驗少都是影響風險管理工作的因素。但是,進行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是在油田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2]。當前我國的石油行業還在迅速發展,對油田的開采也在不斷進行中,油田的地面工程基建項目是油田開發獲取收益的基礎項目,在油田建設中十分重要。而要想做好油田的地面項目基建工作必須要做好對其的風險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規避損失,獲取利益最大化。

  3影響油田地面施工基建項目風險的關鍵因素

  3.1風險形成的原因

  風險的形成原因是影響事故發生可能性,以及在事故中損失程度判斷的重要因素。找到風險形成的原因,是有效在油田地面項目基建中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作為風險管理必須掌握的關鍵因素之一,風險形成的原因是每一個風險管理項目都要探究的問題,原因往往與風險帶來的損失是成正比的,這個原因越強、越不可控制,所帶來的損失也就越大,情況越嚴重。

  3.2風險引發的事故

  在油田的基建工程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如果風險切實的發生了,就被我們稱為工程事故。由于風險可能會引發的事故也是風險管理中的關鍵因素。風險評估人員要通過評估風險的大小,來預估可能會發生的事故,有了提前的預估準備,才能在事故真正發生時,及時應對。

  3.3風險形成的.后果

  對風險發生后對油田建設形成的后果也是在進行風險評估之初風險管理人員應該考慮的。作為風險管理的另一個關鍵因素,風險發生后所形成的后果是最影響項目建設與收益的。

  4有效規避油田地面施工基建項目風險的策略

  4.1對基建質量嚴格把關

  為了降低項目風險,在施工時一定要對地面基建項目的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從而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風險發生的幾率。首先對于建設材料要嚴格把關,選擇質檢合格的優質材料,確保硬件過關;其次,要科學的使用質監系統對基建工程質量嚴格檢測,最后,要保證參與基建的各工作人員之間配合默契,合作協調,眾人精誠合作的項目才會有高質量的保證。

  4.2安全項目規范管理

  為了有效規避油田工程的地面基建風險,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時必不可少的。規范嚴格的安全檢查可以有效地降低項目風險[3]。為了做好安全管理,應該建立完善的安全條例,做好安全教育,引進安全預警系統,在方方面面是安全性有效提升。

  4.3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要想有效規避項目風險一定要提高油田基建的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并且,要注重提升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提升工程質量,有效規避風險。

  5結束語

  油田的地面基建的風險管理,涉及到油田建設的方方面面,是個龐大宏觀的內容。在進行風險管理是要充分了解地面基建中風險存在的特點,認識到在其中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針對基建的各個環節,有針對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進而降低風險,規避風險,實現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何清安,易洋.闡述油田地面建設施工的相關工作與做好項目管理工作[J].中國石油石化,20xx(22):113-114.

  [2]黃平申.對油田地面施工基建項目風險管理的相關研究[J].全面腐蝕控制,20xx(7):3-4+67.

  [3]劉娜.油田地面建設項目風險控制與管理[J].化工管理,20xx(15):57.

風險管理論文2

  摘要:經過幾年時間的艱苦整頓與規范,全國有80多家信托投資企業得以保留。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國民財富日益增長,對金融信托產品有著旺盛的需求,信托業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在這種大環境下,信托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全力以赴地降低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以使我國信托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信托金融產品風險委托人控制

  一、我國信托業風險分析

  隨著《信托法》及《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的出臺,我國信托業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許多信托公司迅速推出了大量的信托產品,這些信托產品打通了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的隔閡,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理財方式,受到廣大投資者的普遍歡迎。我們在對此感到欣喜的同時,還應對信托業存在的風險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強有力的控制,以使信托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1.信用風險。信托行動中的信用風險是指由于受托人信用存在的不確定性而對其他信托主體人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受托人的信用是信托公司經營的生命線,而委托人正是出于對其無比的信任才將自有財產委托給信托公司,而一旦信托公司喪失了信用,那么它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基礎,就會迅速被市場所淘汰,甚至還會對同業其他企業的信用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信托公司在經營中一定要堅持誠信原則,努力鍛造本企業的金字招牌。

  2.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委托人因信托產品流動性的不確定變化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當前,信托投資公司推出了大量的資金信托計劃,這些信托計劃一般屬于中長期金融產品,但是沒有一個可以進行法定交易的平臺,這就使其極其缺乏流通性,其流通性甚至遠遠比不上債券等其他投資工具。一旦宏觀經濟或金融市場發生較大的變化,委托人就有可能會面臨損失。因此,提高信托產品的流動性是信托業一個急迫的課題。

  3.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是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變化給委托人帶來損失的可能性。根據信托法規,信托投資公司不能承諾或保證信托產品的收益,而其風險應由信托財產承擔。而信托公司往往在投資中追求高回報,管理又缺乏風險控制,造成由于投資項目和合作對象選擇不當使投資的實際收益低于投資成本,或沒達到預期收益,以及由于資金運用不當而形成風險。如:資金來源利率高于資金運用利率,短期資金來源作長期運用等等。這種狀況以往普遍存在于信托投資公司的自營投資和委托投資中,是造成信托投資公司資產質量差的主要原因。

  4.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因財務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風險。根據信托法規,信托公司應對信托資產與自有資產分開管理,單獨核算。我國許多信托投資公司財務管理手段落后,在財務狀況發生危機時還全然不知,更沒有建立起信托資產與自有資產之間的防火墻,容易引起信托當事人之間的法律糾紛。

  5.管理風險。管理風險在信托業中主要是指信托公司的管理不善給其他信托當事人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信托公司以往大都屬于國有獨資的行政性公司,其內部往往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多數公司沒有做到政企分開,在經營過程中受政府干預較大,缺乏科學管理的機制。這種較為弱化的管理模式往往會給委托人及其收益人帶來較大的風險。

  6.法律風險。指當信托企業正常的業務經營與法規不相適應時,公司就面臨不得不轉變經營決策而導致的`風險。在我國《信托法》已出臺,與其相配的制度法規尚不完善,而信托業有著強烈的拓展新業務的沖動,因此在高速發展的信托業與滯后的法規建設之間蘊藏著很大的風險。

  二、信托業風險防范與控制

  從1998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對信托投資公司進行了清理整頓并重新登記,80多家資產質量較好的信托公司得以保留。在此過程中,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對信托活動進行規范和指導。信托業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但此時我們更應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充分借鑒西方同行的成功經驗,在開拓新業務之前,首先建立一套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

  1.健全內部控制機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英國著名的百年銀行巴林銀行,由于缺乏內控機制,竟然毀于一個普通交易員之手。我國當前處于市場經濟發育初期,外部環境還沒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市場規則體系,在這種條件下,信托投資公司必須勇于從自身做起,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從而有效地防范風險,大幅度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

  (1)全員參與,制定信托機構風險控制制度。建立風險控制機制,首先要制度先行。必須在有利于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制定業務計劃、操作規程和經營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在領導體制上,要充分體現監事會的監督制約職能,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決策活動違規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動員全體員工,充分發現經營活動中各個環節所存在的風險,只有全員參與風險控制,才能把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工作聯系起來,上下一致,相互協調,形成一個嚴格防范風險的工作體系,將防范風險的工作落到實處。

  (2)建立信托機構的風險控制機構,落實各級風險控制責任。風險控制作為信托機構的大事,必須要有專業的部門來抓。這個部門應直屬總經理管理,并定期向董事會匯報風險管理的工作。通過此部門把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風險控制活動嚴密地組織起來,并使之責權明確、相互促進、協調統一,嚴格落實已制定的責任制度,并積極開展風險教育,組織群眾性的風險控制活動。

  (3)建立內部風險控制機制要以預防為主,保證業務穩健運行。信托機構一旦發生業務風險,后果往往非常嚴重,輕則會使信譽受到嚴重的損失,重則會立即導致企業破產倒閉。因此信托機構要對經營風險實行嚴防死守的態度,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實現信托機構內部組織體系的控制、資金交易風險的控制、衍生工具交易的控制、信貸資金風險的控制、基金風險的控制、會計系統的控制、授權授信的控制和計算機業務系統的控制等。全面貫徹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確保國家法律、法規和央行監管規章的貫徹執行,確保將各種風險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確保自身發展戰略與經營目標的全面實施,并有利于防弊查錯,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證業務的穩健運行。

  (4)完善內部控制約束機制,建立合理規范的信托投資公司治理結構。信托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取決于其治理結構的合理與健全程度。信托公司治理結構是一種據此對公司進行管理與控制的體系,它規定了公司的董事會、經理層、股東和其他利害相關者的責任與權力分布,并且清楚地說明了決策時,所以遵循的規則與程序。信托企業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治理結構,委托人與收益人才會對其樹立起高度的信心。股東的基本權利應包括:穩妥可靠的所有權登記辦法,可以轉讓和轉移自己的股份;及時、定期地獲取公司的有關信息;出席股東大會并投票;選舉董事會成員,參與公司利潤分紅。股東有權參與并了解有關公司重大變化的決定,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內部人交易和濫用權利進行自我交易必須受到禁止,利害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尊重,在其權益受到侵害時,應有機會得到補償。利害相關者應當能夠得到有關的信息。

  (5)建立信托風險基金制度,提高防范系統風險的能力。在銀監會的領導和監督下,建立信托業基金制度。各信托機構應按每年實現利潤的一定比例提取,專款專存,統一交由銀監會管理。當信托機構整體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可用此基金挽救陷入經營困境的信托公司。金融風險防范與金融風險補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建立了金融防范機制,又擁有金融風險補償的雄厚經濟實力,才能經受起金融風險的考驗,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6)保證信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作為公信力很強的信托企業,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其內部信息的透明度。應當披露的重大信息至少應包括:信托財產的經營情況及財務狀況;信托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公司的發展戰略和階段目標;公司股份的分布;高級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可預見的風險因素;重大的關聯交易及對外擔保情況等重大事項。

  2.健全信托法規,從外部控制信托業風險。信托業能夠健康地發展,必須要以法規來引導。在中國信托業發展的初期,信托立法滯后一直是困擾信托業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20多年來,信托業一直在銀行、證券、保險的夾縫中生存,始終走不出整頓、發展、再整頓、再發展的怪圈。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信托業的問題與困境實質上是一種制度性現象和政策性現象。因此,健全法規并與國際接軌是信托業的當務之急。

  《信托法》已出臺并實施,以法律手段來明確了信托的定義、信托的經營方針和業務范圍、信托機構設置條件和手續、信托機構審批權限、信托機構權利和義務;規定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從而使信托經營者與管理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起到保障合法經營者權益,約束違法經營者不正當行為的作用。在這種有利形勢下,有關方面應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盡快建立信托業從事信托業務的相應配套法規,這樣有利于信托業能夠迅速依法開拓業務,不斷創新,創造出豐富的滿足人民多種需要的金融產品,也更有利于銀監會依法進行強有效監管,從外部有效控制信托業的風險。

  總之,當前的信托業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只有珍惜這個機遇,內控與外制并舉盡力降低業內風險,中國的信托業才能最終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風險管理論文3

  一、油田地面工程項目概述

  經地質勘探、油氣開采將深埋地下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采出到地上后需要在地面經過生產加工才能最終為企業帶來商業利益,油田地面工程項目就是為此而對石油天然氣生產需要的裝置及相關配套設施進行的集經濟、技術、管理、組織于一體的系統工程建設,因其具有投資規模大、地域跨度廣、建設周期長、配套技術高等特點,而使工程建設涉及的建設環境、經濟技術、項目管理等內容不可避免地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當這些因素發生不利于工程項目達成預期建設目標的變化時,例如延誤工期和成本增加,則會形成油田地面工程項目風險,風險越大對經濟效益和生產安全可能產生的危害越大,只有不斷加強風險分析和識別,找準風險點,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才能保障油田地面工程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二、油田地面工程項目風險點分析

  (一)人員素質風險

  在油田地面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無論是項目管理、技術設計、施工操作還是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都需要由人來完成,因而油田地面工程項目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直接決定了各項工作完成的效果。然而,由于油田地面工程項目具有工藝配套程度高、技術專業性強、施工環境復雜等特點,因而為了保證工程建設目標順利實現,地面工程項目的領導人員、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監管人員和服務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設備材料風險

  油田地面工程項目施工離不開施工材料和施工所用的機具設備,因而施工材料質量和機具設備性能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只有質量和性能能夠滿足工程項目設計和施工方案要求的材料、設備才能夠保障油田地面工程項目質量、進度和資金投入均可達到預期建設目標。但是在工程項目現場,材料和機具設備管理不嚴、入場前未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審核機具設備合格證的事情時有發生,或者入場時經審核,材料和機具設備雖符合施工要求,但由于入場后未指定擺放位置或者未按規定位置擺放材料和機具設備,致使施工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受環境影響發生變化,或者機具設備部件受外界影響遭受損毀,從而導致施工材料和機具設備不再滿足施工要求,給油田地面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和預期經濟效益的實現埋下風險隱患。

  (三)施工環境風險

  油田所處地質環境大都比較復雜,在加上自然環境的'多變,常常給油田地面工程項目建設帶來困難,尤其是在建設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預見的因素。在地質環境方面,即便設計階段已經對施工現場進行了精細的勘察,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是經常會遇到未能預見的地質情況,需要采取基坑排水、地下障礙物拆除等措施來保障工程項目順利進行,加之受天氣影響,一些施工前勘察沒有問題的地質環境也可能發生變化而給施工帶來阻礙,例如施工地區大量雷雨沖刷產生山體滑坡帶來的泥漿石沙不僅可能破壞材料和設備,甚至會沖垮、沖倒已完成的基體;在自然環境方面,地面工程項目施工不僅要面對嚴寒酷暑、暴雨臺風等惡劣天氣的考驗,還要面臨蚊蟲猛獸、傷病瘧疾對工作人員人身健康的威脅。

  (四)施工進度風險

  油田地面工程項目建設周期的長短對于油田工程項目總成本有直接的影響。一方面,雖然提前竣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節省人工費用等工程成本,但倘若單純為了節省成本而盲目、不科學地縮短工期不僅會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甚至還會因返工而付出更多的成本,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倘若工程項目未如期交工,既會因投產不及時影響預期經濟效益的實現,而且還會因追趕工期而直接增加工程建設成本。

  三、工程項目風險控制對策

  (一)不斷提升工程項目人員素質

  防止人員素質風險必須加強對油田工程項目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分層次、分專業開展不同內容的培訓,在此基礎上開展知識競賽等活動并給予適度獎勵以努力打造學習型組織,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鼓勵工程項目人員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工程項目風險防范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

  (二)切實強化材料設備監管工作

  首先,要根據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制定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從材料設備的采購、機具設備的租用、入場前后的審查驗收,再到材料設備的保管和每次使用的復驗等各個環節都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企業質量標準和質量管理辦法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管,對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予使用;最后,落實崗位責任制,定期驗收和抽查工程項目已完工部分,發現質量問題必須追根溯源,及時整改。

  (三)做好安全環保防護和應急處理工作

  防范施工環境變化給工程建設帶來的阻礙,就必須做好突發事件前的安全環保防護工作和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環保制度和規范操作規程,加大安全環保工作投入,從資金和設施裝備等物質方面來保障基坑排水、地下障礙物拆除、防暑降溫等克服施工環境風險的措施得以有效進行;另一方面,加強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監督與檢查,確保安全環保措施和突發事故應急管理措施能夠發揮效用。

  作者:胡蕊 單位:大慶油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風險管理論文4

  摘要:合同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合同管理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之中,加強企業合同管理是保障現代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運作的有效手段。對于如何有效的建立健全相關的體制,本文通過對現代企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現代企業; 合同管理 ;風險防范;有效措施

  合同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合同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企業想要發展,就必須參與到市場的競爭中,避免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盡量減少企業的合同糾紛,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合法合規經營,是企業立足并得以發展的重要前提。

  一、加強現代企業合同管理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隨著社會主體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機遇擺在了現代企業的面前,同時市場風險也與日俱增,企業的合同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重要的內容組成,對其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市場風險。同時,隨著經濟往來的更加頻繁,經營規模小、實力不足的企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對于從前不規范的合同管理,口頭承諾、無效協議等情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容易出現合同經濟糾紛,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對于規模較大,實際較為雄厚的企業來說,擴大經濟實力范圍,必須要與國外的企業打交道,針對與國外企業的經濟往來,應當在企業合同管理中區別對待于從前國內經濟的往來的傳統模式,深入了解國外的合同相關法律法規,熟悉其運作模式和國際間的經濟交往,加強現代化企業合同管理有助于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2.有助于完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合同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之間,合同管理需要企業內部多個部門相互配合,這極大考驗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合同管理既是企業經濟效益快速發展的體現,又能起到企業經濟效益運行監督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現代企業存在職能清晰,政企分離的特點,對于企業領導階層來說,合同管理是保證企業正常的運作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前提,在管理中堅持實事求是,要以企業的實際狀況為根據來制定管理體制,在制定管理體系時盡量系統化、全面化、統一化,合同管理與企業的生產計劃、生產模式的制定、銷售的渠道等核心內容的安排都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加強現代企業合同管理有助于保障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助于完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3.有助于建設我國法制經濟時代。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我國經濟打開市場的國門,機遇與挑戰的全方面涌入,加強行業的規范操作,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已經成為發展經濟的首要目標,伴隨著法制社會的不斷完善,我國在建設法制經濟時代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要求現代企業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嚴格遵守企業法律法規,同時建立自己的責任機制。市場競爭激烈,良好的信用度是企業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渠道,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合同管理,有助于完善行業內的規范,維護市場的秩序,促使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對于不合法的行為能夠有效的排查和治理,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樹立良好的信用評價,有助于建設我國法治經濟時代。

  二、現代企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法制觀念單薄。許多企業還沒有認識到合同管理對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依舊把關注點放在了生產經營活動中,忽視了現代企業合同管理,在面臨高額的市場風險中,容易出現合同違約、無效合同等經濟糾紛,致使企業受到經濟打擊帶來難以消除的影響。即便有的企業將健全完善企業合同管理提上日程,但是,在此方面企業沒有經驗,相關的合同管理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知識技能水平較低,無法充分發揮合同管理作用,直接影響合同管理的質量,企業也只能通過摸索來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致使現代企業合同管理依舊處于薄弱的環節。2.企業管理觀念落后。企業在選擇合作對象時,一般只考慮合作對象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對合作對象的資格審查通常只是一帶而過,是否是正規的企業單位,是否擁有較好的信譽等這些都應該是企業管理所應考察的重點,再者,對于合同的簽訂過程,部分企業通常認為只是一個形式,甚至存在口頭承諾等行為,企業合同管理不受企業重視,合同內容存在表述不清晰,責任義務不明確等問題,中一旦出現了不合理現象,企業才匆忙提交合同內容,易引發經濟糾紛,達不到合同應該發揮的實效作用。同時,各部門間的合作不協調,缺乏領導,工作效率低下,監管力度不夠深入也使得企業管理取得不到良好的效果。3.法律保護不完善。對于既定發生的經濟糾紛,公司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容易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通常采取申請仲裁等法律途徑以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合同管理上的疏忽,對仲裁機構提供不了太多有效的證據,致使仲裁機關搜集證據困難,維權之路緩慢,是企業承受經濟損失,即便維護了企業而自身的合法權益,但由于成本的損耗,依然彌補不了企業的經濟損失,而企業通常在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時,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會選擇私下里解決糾紛,這無疑使合同管理徒有其名,造成惡性循環。

  三、現代企業合同管理的.風險防范

  1.重視合同簽訂前的準備工作。在企業與合作對象簽訂合同之前,要重視對合作對象的資格審查,要對其履行合同的能力,信用評價等方面做好全面詳盡的調查,并作出科學的分析,不能只考慮眼前的利益,而使企業承受巨大的市場風險。因此,在企業與其他合作對象進行經濟交往中,不能只單純的把合同的簽訂作為一種文書,而是應當視為一種硬性的指標,要求合作伙伴做到合同上的規定,同時,約束自身做到合理的經營。重視合同簽訂前的準備工作,將企業所可預見性的風險降到最低,也是現代化企業合同管理的科學。2.建立合同管理審查監督機制。對于是否完全符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而制定的合同,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當建立合同管理審查監督機制,對于出現的法律性漏洞,要做的及時有效的排查,對于合作伙伴的履約能力要做到跟蹤調查,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注意合同條款的可操作性,合同中是否存在模糊的概念,法律保護的是對既定受到損害的企業,而在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從制定生產計劃就已經開始投入成本,因此明確合同中的內容,排查一切存在的風險,是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運作的保障。3.建立網絡信息技術平臺。我國目前針對于現代企業沒有真實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企業個人的信用往往是通過企業在市場上的作為來體現的,這不利于行業的透明和規范,建立有效真實的信用評價體系,嚴厲打擊信用欺詐行為。信用評價體系,是對企業自身的約束,也是規范行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建立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將合同管理通過信息技術得到統一的管理,并且加強行業間的交流,及時更新信息,共享經驗,促進現代企業的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

  四、結語

  終上所述,現代企業合同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合同不僅僅是一紙文書,而是具有強制性、約束性、連續性的一種法律性文件。只有適應市場多變環境的企業才能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而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合同管理制度符合當前市場的需求,這是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只有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實力,最大程度的減少企業遇到的風險,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才能逐步確立企業在市場環境的巨大優勢。

  參考文獻:

  [1]黃志勇,鐘南恩.國有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xx,10(07):217-219.

  [2]唐瑜.淺談工程合同管理——公司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范[J].科技信息,20xx,01(03):573-574.

  [3]許自豪.淺談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商業文化(上半月),20xx,11(04):44.

  [4]李林.淺談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點及防范措施[J].北方經濟,20xx,11(04):59-60.

風險管理論文5

  物流金融業務在中國經過多年的開展,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20xx年以來,物流業與金融業的融合愈加深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xx年已達到3萬億元的規模。傳統的物流金融風險控制手段明顯捉襟見肘,于是眾多物流金融服務平臺相繼出現,并以此為契機在傳統風險控制措施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風險控制措施。

  一、物流金融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

  傳統的物流金融風險管理措施主要是加強融資企業的信用管理,慎重選擇質押物,在合同中明確融資企業、銀行和物流企業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等。以上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風險事件的發生,然而傳統風險管控措施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中鐵現代和南儲倉儲兩家公司為例,見表1。目前物流行業在物流金融風險控制與管理方面其實正處于一個轉型階段,而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很多物流企業依然采取著以上述公司相同的傳統風險管理方法,這樣的管理手段,存在著以下明顯缺陷:成本高昂,效率低下。面對規模越來越大的物流金融業務,每個物流企業僅憑一己之力去調查融資企業的信用狀況,核準質押物的質量和價值,個性化定制質押物的保管措施,以及明確每一筆業務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來講這樣做成本極高,一個物流企業面對眾多融資企業和質押物進行調查會消耗物流企業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另一方面融資企業可能與多家物流公司合作,多個物流公司重復對一家融資企業進行調查,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加之物流企業在某些領域上的知識匱乏,會導致這樣的風險管控效率地下。不能解決重復質押問題。重復抵押,是指債務人以同一抵押物分別向數個債權人為抵押行為,致使該抵押物上有多個抵押權負擔的抵押形式。重復質押問題主要是質押信息方面的閉塞,與貸款信息可以體現在征信系統里不同,銀行間的質押信息很難做到相互分享,全面收集難度很大。即使是已經質押過的質押物,表面看來也很難有任何異常。此外,質押物的權屬與登記問題也是造成重復質押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倉儲貨物的登記混亂,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不能統一,進一步增加了對質押物監管的難度。信息的及時性、安全性與可靠性無法保障。傳統物流金融監管下的信息記錄往往是單方面的、靜態的,融資企業、銀行、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及時共享,容易產生紕漏,導致信息的及時性、安全性與可靠性無法保障。

  二、物聯網信息服務技術對物流金融風險管理的影響

  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物流金融產生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目前常見的形式有倉單質押、動產質押、保兌倉、開證監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物流金融開始越來越依賴于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極大地改變了物流金融風險控制手段,一方面,物聯網技術提供的是全是實時動態的監控手段,可以通過物聯網構建的信息平臺了解三方信息,減少信息不對稱與獲得信息的成本,讓銀行對融資企業實現更真實、具體的評估。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貨物標簽以及出入庫信息登記等手段,實時了解質押物情況,避免重復質押、質押物被調換等問題。并且,物聯網技術為物流金融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提供新的'業務模式,替代以往較之落后的、存在風險更大的業務模式。

  三、基于物聯網信息服務的物流金融風險防范措施

  物流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采用了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形成了用戶三方的信息集散地。在物聯網下,通過信息服務平臺,各參與方可以共享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信息的不對稱,避免出現像青島港騙貸那樣的重復貸款問題。平臺中的用戶都采用會員制。即加入服務平臺的三方客戶都必須成為平臺會員,根據客戶資信狀況、經營實力等情況進行評級。每個會員都會進行信息登記,其所有的交易信息、企業內部運營狀況和信用等級等都會對平臺中的其他會員相對開放。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相關會員制度,對會員進行約束。建立健全登記公示查詢制度,經常性地定期公布存貨擔保信息、擔保融資信息、數據信息預警等。即信息化的動態登記公示,對質押物所在的位置,所處的狀態、所有權是否變動和質押物價格波動等進行記錄,并按客戶要求予以公示,以避免靜態登記公示無法及時反應所產生的弊端。建立起統一的信用評級和失信人機制。平臺會員信用等級統一由平臺根據客戶自身的經營情況、財務數據和平臺內部交易記錄等評定,為平臺內部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提供統一的參考標準。失信人機制則是一種針對部分不誠信會員的懲罰機制,但凡有欺騙行為的會員,其信用等級都會遭到大幅降低,以致無法再輕易得到其他會員的信任或遭受平臺的經濟懲罰。如銀行對其進行貸款審核并對信用狀況較差的企業予以剝奪融資權、勒令糾正和平臺沒收會員上繳的保證金等。事中風險管控:主要針對質押物監管風險、操作和技術風險,其措施如下。構架物聯網的質押品的動態信息的獲取系統。通過物聯網可以實現從原料市場到產品市場這一過程中質押物品信息的讀取與采集。一方面,通過附著在貨物上的電子標簽,可以實時監測貨物數量和位置,通過無線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貨物所處環境狀況,充分保障質押物保管質量,一旦質押品信息出現異常,即產生了相關的風險隱患,會立即啟動預警系統。再者,利用物聯網,實現對質物所有權的嚴格確認,對質押物的貨權進行詳細的考察,不符合質押物要求的商品,堅決不能接受。并且確保商品歸出質人所有,避免出現貨權糾紛。建立智能倉庫、制定合適的存貨價格管理和標準倉庫認證系統等,根據風險評級模型進行實時計算,預測風險。如系統將根據采集到的質物市場價格、質物數量等信息計算質押率,并將其與預設值進行比較,若低于預設值則通知借款企業補貨或增加保證金。利用RFID自動采集、無線傳感器網絡和GPRS無線遠程傳輸等技術,構建實時信息傳播機制,實現質押物變動信息與系統信息的實時一致,克服傳統倉儲管理中信息滯后的問題。在物聯網中,質押物的動態信息的獲取一般過程為:在物品上貼上RFID標簽,讀寫設備通過讀取RFID標簽中的信息,尤其是ID信息,通過這個ID信息向物聯網名稱解析服務器請求以獲取該ID所對應的進一步詳細信息的統一資源標志符(URI),讀寫設備通過這個統一資源標志符進行進一步的信息獲取,實現信息的全面和透徹感知。事后風險管控:主要針對法律風險,主要如下:通過物聯網的業務全過程管理,保留物流金融各個階段的交易記錄,以便銀行、物流企業和融資企業之間明確責任,減少法律糾紛。通過有公信力的平臺公示與登記,確貨物所有權,避免重復質押帶來的法律風險。積極參與物流金融業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嚴格實行業務中一個國家標準即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兩個行業標準即動產質押監管服務規范和動產監管企業評估指標。制定并完善平臺規章制度,并通過會員制度促使這些制度落實,彌補國家法律制度中關于物流金融監管的缺失與不足。

風險管理論文6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鐵路企業各類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對存在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鐵路企業各類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籍以提高鐵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鐵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探析

  一、財務風險管理的內涵

  (一)財務風險管理的內容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對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開展的識別、度量和分析評價,適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和控制,以經濟合理可行的方法處理存在的風險,以保障經濟活動安全健康有序開展,確保經濟利益免受損失的管理過程。在COSO頒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中指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具體由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應用于戰略制訂等事項中,以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使之在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確定性。即風險的發生或不發生是不確定的,主要包括時間上、空間上及損失程度的不確定。二是雙重性。即風險與機會并存,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也可能提供意外機遇。三是與負債經營的相關性。財務風險與企業負債經營具有必然的聯系,財務風險的升級是由于到期債務不能支付引起的。四是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即資金籌集、運用和積累分配等相關活動,均可能會形成財務風險。

  二、鐵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

  經過二十多年改革與體制創新,鐵路企業建立起了一套內部控制體系,比如:全面預算管理實施辦法、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實施考核辦法、內部財務會計管理辦法等財務管理類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企業財務正面臨較大風險,突出表現為:

  (一)對內部控制重視不夠,財務管理薄弱,加大了財務會計控制的風險度。鐵路企業長期實行安全生產為考核核心的管理模式,企業高管的職業風險主要以安全問題為主,直接導致了大部分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

  (二)監管力度不夠,削弱了財務會計控制的權威。鐵路基層企業的內部監管主要為各鐵路局的內部審計機構的專項審計與檢查,外部監管主要是中介機構的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等。但是這些監管手段不多、力度不夠,特別是發現問題后的處罰方式和力度不夠。

  (三)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將規章制度等同于內部控制,妨礙了公司內控制度的健全。

  (四)內部控制評價機制不全,加大了公司財務風險。鐵路企業并未全面建立起恰當的機制對內部控制進行評估,也未將有些管理行為和單位內控制度執行的審計、檢查納入評估機制。

  (五)內部審計機制不完善,削弱了財務監督力度。鐵路基層企業一直未建立自己的內審機構,而是依賴各鐵路局的內部審計機構,功能缺失,極大削弱了財務監督的力度。

  三、鐵路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面臨或潛在的財務風險

  1.鐵路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首先,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人員財務風險意識淡薄,未將財務風險的重要性提升到應有的高度。其次,公司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有些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執行。目前鐵路企業對市場監控機制健全程度、成本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等的及時性、準確性及有效執行方面做得不夠,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第三,企業財務決策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鐵路企業財務決策時,經常憑經驗和主觀去決策,未合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及科學的決策模型開展決策。2.投資風險問題第一,企業盲目投資加速了財務風險的提高。鐵路企業將其有限資源投資設立多種經營公司,多種經營公司同時開展車站保潔、物業管理、酒店管理等行業,非其專業所長,形成了一定的投資風險。特別是,對投資項目缺乏嚴格、科學的跟蹤管理,未能定期組織投資質量分析,導致收益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形成了一定的投資風險。第二,項目籌建資產未進行科學的可行性研究評估,造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加大公司財務風險。譬如:20xx年,某鐵路企業重組了另一家鐵路公司,重組時,被重組公司資產中的1億多元為1992年建設的鐵路線路資產。重組成功后不久,因線路等級低,將該線路資產廢棄,在原鐵路路基上新建了提速鐵路線路,財務上一直并未將該資產做相應減值或損失處理,造成資產價值不實,增大了公司財務風險。3.籌資風險問題籌資風險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對公司資金現狀的全面認識,無法正確評估資金的實際需要和時間;公司資本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偏高;籌資成本過高。

  (二)鐵路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鐵路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既有公司外部因素,也有自身因素,內部因素主要包括:1.管理制度不健全鐵路企業制度不夠健全,主要表現為: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嚴密的跟蹤管理制度;沒有建立健全財務風險識別方法和財務預警系統機制。譬如:有些鐵路企業在籌資跟蹤管理中,沒有建立包括資金到賬、資金使用、利息支付等制度,未實時監控資金動向,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現象,形成籌資風險。2.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管理關系混亂,權責利不清晰,使得鐵路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管理控制能力不高。譬如:基層鐵路企業和站段作為下屬單位,人事權全部歸屬鐵路局,基層企業對用工數量和薪資標準無決定權,多年來造成基層企業機構龐大、辦事效率低等狀況;業務管理由鐵總及鐵路局垂直管轄,基層企業的`經營管理主要是執行上級指令,可供決策空間不大,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3.盲目投資第三產業,導致公司財務風險增大在原鐵道部開展減員增效時,為了安置內部富余人員和追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鐵路企業投資興辦了多種經營公司。由于投資前對市場調查不充分,對投資項目評估過高,加之監控機制不健全,造成所投資項目連年虧損,形成投資風險。

  四、鐵路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對策

  (一)一般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針對鐵路企業存在的上述財務風險,防范措施與控制對策為:1.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鐵路企業應積極做好充分分析、研究,根據環境變化制定應對方案,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降低因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對企業負責人監督有效的制衡機制。鐵路企業應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真正實現所有者和經理層合理的分權,形成有效制衡。3.完善科學的管理決策機制,并確保一貫執行。第一,建立健全內部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包括:逐步健全內控制度、新設專門負責財務風險管理的部門等。第二,建立財務風險動態監控制度。包括:建立財務實時跟蹤系統、建立籌資風險動態監控系統。第三,建立健全公司財務風險識別方法與財務預警機制。包括:編制應急處理方案、適時采取風險處理措施及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等機制。4.樹立全員財務風險控制意識。鐵路企業需要培養員工遵守風險管理制度的自覺性,使得業務環節中的每一位員工都能參與評估和防范風險,共擔風險,提高防御風險的能力。

  (二)投資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除了一般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外,投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主要包括:1.強化投資過程監控,催促多種經營公司利用鐵路資源優勢,開發鐵路經濟新的增長點。2.投資與籌資相匹配。投資與籌資在資金數量、期限、成本方面應與收益相匹配,投資應量力而行,不能超出自身資金實力和籌資能力進行投資。

  (三)籌資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除了一般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外,籌資風險的防范和控制主要包括:1.降低公司負債比例,科學選擇資本結構,安排最佳的籌資結構,合理確定股東權益與債務籌資的關系。2.選擇合理的籌資期限,分散債務到期日,對債務與公司現金流的期限進行合理匹配,保證公司的借款利息或到期債務有足夠的流動性資金支付。3.控制籌資成本開支。

  (四)探索多元發展新模式,整合優勢資源,確保多元發展取得突破

  鐵路企業應堅持多元經營與運輸主業“長期共存、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戰略定位,開拓新市場,確保多元經營管理機制取得新突破,強力推動多元經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五)加快員工隊伍建設,全力打造高速時代的新型員工隊伍

  企業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鐵路企業除了完善員工隊伍建設規劃,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還要加大員工的培訓力度,采取脫產培訓、委外培訓、日常培訓、案例培訓等多種方式,全面提高干部職工隊伍素質。

  參考文獻:

  [1]胡杰武,萬里霜.企業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9-1:2.

  [2]湯谷良.高級財務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xx-10-8:173.

  [3]高立清,虞旭清.企業全面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xx-3-12:121.

  [4]張春菲.企業控制財務風險的86種方法[M].中國經濟出版社,20xx.

  [5]胡杰武,萬里霜.企業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9-1:6.

風險管理論文7

  一、研究背景

  世界經濟格局調整,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體制改革和“互聯網+”理念的不斷深化為電網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電網企業風險管理運行的成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日趨嚴格的外部監管環境影響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框架,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發電側能源結構以及售電側交易模式將發生變化,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對公司的日常運營內容和方式造成重大沖擊,公司面臨優質客戶流失、市場份額下降等風險。而作為電力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之一的輸配電價改革,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分電壓等級核定電價,意味著電網企業需要面對非常嚴格的成本監審。與此同時,我國立法進程不斷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步伐加大,司法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深入,新一屆監事會提出新要求,人們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更趨多元,全民法治觀念逐漸增強,大眾維權意識不斷提升,利益相關方行使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的訴求越來越迫切。電網企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產業,肩負著重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服務范圍廣、社會影響大,對其治理、運營各環節的合法合規要求更高更嚴。

  (二)電網發展戰略和提質增效目標驅動

  按照“十三五”發展規劃,電網企業將加快建設法治企業和國際化企業,確保“三集五大”體系高效運轉,實現企業治理現代化,全面建成“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實現“兩個一流”奮斗目標。隨著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的推廣落地,企業需要保持大規模電網建設投入,科學匹配投資能力與發展效益,不斷提高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在國資委的統一領導下,電網企業已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的風險管理體系,但在實際工作中,業務部門和基層單位的風險管理意識、風控管理與業務管理的緊密融合、風控體系的高效運轉等方面仍然不夠成熟,尚未體現風險管理對上有效用、對下有觸動,未能真正發揮風險管控的決策支撐作用,助力電網企業戰略目標的加速實現。

  二、風險與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

  (一)風險

  風險大致有兩種定義:一種定義強調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20xx年,國務院國資委在印發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國資發改革〔20xx〕108號)中將企業風險定義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的影響”,強調了風險的不確定性。“可以能否為企業帶來盈利等機會為標志,將風險分為純粹風險(只有帶來損失一種可能性)和機會風險(帶來損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可見風險本身并無好壞,風險對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有好處,也可能有壞處。如果僅把風險看做是純粹的負面的東西,雖然有利于專注防范風險帶來的負面效應,但同時有可能忽略風險中蘊藏的機會。

  (二)全面風險管理

  美國內控研究委員會(COSO)指出,“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套由企業董事會與管理層共同設立、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的管理流程。它的功能是識別那些會影響企業運作的潛在事件并把相關的風險管理到一個企業可接受的水平,從而幫助企業達至它的目標。”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中將全面風險管理定義為“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理財措施、風險管理的組織職能體系、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為實現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和方法。”

  (三)全面風險管理的總體目標

  1、控制風險。從企業的戰略目標出發,充分認識某些風險與機會共存的特性,制定與企業戰略相適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實現風險的最優化管理,確保將風險控制在與總體目標相適應并可承受的范圍內。

  2、實現可靠的信息溝通。通過內外部,尤其是企業與股東之間實現真實、可靠的信息溝通,包括編制和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報告,消除企業的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企業的所有者能及時、全面和客觀地了解企業。

  3、遵守法律法規。通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知曉和遵守而避免不合規操作帶來的損失。

  4、提高運營效率和效果。通過避免無效率和低效率的操作以及降低風險事件帶來的不確定性,保障經營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幫助企業有效提升經營業績。

  5、保護企業不遭受重大損失。企業通過建立針對各項重大風險發生后的危機處理計劃,保護企業不因災害性風險或人為失誤而遭受重大損失,這是傳統意義上企業風險管理的基本內容。

  三、電網企業風險管理現狀

  國網公司以業務領域和經營活動為劃分標準,構建了適用各級單位的四級風險分類框架體系,統一了風險分類與定義,包括戰略、投資、財務、營銷、安全生產、法律合規、廉政等一級風險;并將各類風險與其影響結果、風險成因、應對措施建立動態關聯,提供統一的風險管理參考指南。每年年初,各級電網企業基于四級風險分類框架體系,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即通過對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訪談和問卷調查,以及對企業相關流程的梳理,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在對上述初始信息篩選、提煉、對比、分類、組合后,進行風險辨識、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綜合計算風險影響程度和風險發生頻率得出每一類風險的風險值;根據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等綜合信息和風險評估的結果,為風險管理制定出可行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和解決方案,以解決“應該承擔什么風險”、“承擔多少風險”、“怎樣承擔這些風險”、“如何管理這些風險”等問題。通過廣泛調研可知,電網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自然災害風險、人身安全風險、電價政策風險、電費回收風險等。

  (一)自然災害風險

  生態環境惡化,霧霾天氣增多,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構成了威脅;夏(冬)季可能出現臺風、冰雪、高溫等極端天氣,具有突發性強、難預測和破壞力大等特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網運行維護的難度及風險發生的影響程度。

  (二)人身安全風險

  隨著電網企業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設備規模、基本建設任務、電網施工檢修等工作的不斷增加,作業現場點多、面廣、量大、人雜,對于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更高。電網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生產人員對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使用技能如果無法及時跟進,會增加錯誤操作的概率,提高事故發生的風險。

  (三)電價政策風險

  輸配電價改革后,政府將事前核定電網企業未來監管期的投資規模和準許總收入,價格監管方式也由“先投資、再核價”的事后監管,改為“先核價、再投資”的事前監管;電網企業盈利模式由獲取購銷價差轉變為輸配電準許總收入。輸配電業務收入主要取決于監管期新增投資和有效資產規模、電網運營成本和準許收益水平,不再依賴電量增長;輸配電成本也將受到嚴格的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

  (四)電費回收風險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實體經濟持續疲軟,電網企業的售電量增長不容樂觀,增收動能不足,運營成本剛性增加,電費回收難度加大,經營風險不斷提高。對于評估的各類風險,電網企業制定了詳細的應對措施,有效控制了重大專項風險。但實際工作中,我們會發現,不少電網企業對風險管理缺乏全局視角的考慮,甚至停留在風控辦,風險管理在對各部門、各單位的觸動上不夠強烈,專業風險管理之間缺乏統籌協調,基層一線人員風險內控意識不強,風險管理的全面性、全程性、全方位未能充分發揮。

  四、實現風險管理常態運行的舉措

  (一)建立縱橫聯動的風控體系運行規則

  按照國資委的要求,電網企業基本都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風控組織體系,成立全面風險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風委會”)及其常設機構(全面風險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風控辦”)。為了能夠凝聚風險管理合力,電網企業要立足集團管控視角,橫向上加強部門間專業風險協同管控,充分強調業務部門、風委會及風控辦、審計監察“三道防線”作用,緊扣工作關鍵節點,建立事前防范、過程監控、結果監督全過程管理機制。縱向上,健全各層級的風控組織機構,加大上下級溝通交流力度,實現風委會決議對下有“接應”、基層風險管理對上有“反饋”。在此基礎上,電網企業要結合管理現狀,組織修訂完善風委會議事方式和工作流程,通過抓重點、建機制、強溝通、密跟蹤,推動風委會決議在各單位、各層級、各專業有效落地,逐步消除風險管理“盲區”,實現風險全過程管控。

  1、定期召開季度會議。電網企業要建立風委會季度會議機制,實現重要風險常態跟蹤。在季度會議題確定時,業務部門從專業風險防范、克服業務頑疾的.角度提出可提升日常管理效率效果,減低經營風險的專業級風控需求;風控辦立足公司整體風控視角,從跨部門協同機制、跨層級聯動機制等領域,提出公司級風控需求。所有季度專題由風控辦匯總、整理、篩選后,報公司風委會審議通過后執行。在每期風委會季度會議召開前,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對上期議題的風險管理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對本期議題進行專題準備,切實做到重大風險事項有決策、有部署、有落實、有反饋。

  2、動態組織臨時會議。在風險管理季度會議常態召開之余,針對突發性重大風險事件或者發現重大、重要內控缺陷,電網企業要建立應急議事機制,組織召開風委會臨時會議,以跨部門聯動,快速控制突發風險,有效降低影響程度。

  (二)制定以戰略實現為目標的風控規劃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制定適應新形勢,符合電網企業發展戰略的風控工作規劃,非常必要。貫徹落實法治企業建設要求,按照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管控的原則,以各電網企業“十三五”發展戰略為導向,科學編制電網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發展規劃,著力強化風險全過程、全業務協同管控,推動風控管理從事后監督向預警預防轉變,從合規管理向合規效率并重轉變,從查錯糾弊向決策支撐轉變。

  (三)搭建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風控信息平臺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全面到來,應用信息系統實現風險的預警與管控是未來風控管理的必然趨勢。而風險管理要實現真正落地,一定要讓各級管理者切身感受到風險管理對其工作產生的有利影響。所以,電網企業當前亟須解決的是如何將風險管理信息平臺與業務系統有效對接,建立信息資源更大范圍的集成共享,實現業務數據的自動抽取與風險信息的自發呈送,協助各專業用戶規范業務流程、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完成風控智能管理。比如將日常使用的OA系統與風控系統平臺集成,自動獲取與員工實際崗位相匹配的流程、職責、制度標準、考核、風險控制點等要素,充分利用GRC系統中的標準化信息規范員工行為,幫助新進或輪崗員工快速熟悉崗位要求,減少出錯率,從源頭控制風險,提升工作質量。

  (四)開展以風險管控為導向的監督評價

  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將“鏈式”思維融入內外部監督檢查及內部控制評價過程中,以業務鏈為評價對象,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協同進行缺陷查找、問題分析、整改完善,拓展監督評價的廣度和深度,并通過“信息鏈促過程督導,責任鏈促質量把控,整改鏈促完善成效”三項機制,強化協同監督,實現風險防控前移。“鏈式”評價思路如下:

  1、風險問題導向,確定監督評價范圍。以風險高危和問題集中領域作為切入點,將評價范圍從內控末端流程拓展至業務鏈整體或其中的某個完整段落,拓展內控評價的廣度。

  2、遵循業務鏈條,梳理控制組合。緊扣“業務鏈”核心,整合梳理鏈式控制措施,全面涵蓋內控標準流程控制點,突出業務鏈上的部門、崗位協同,推進單一、獨立控制向協同控制演進。

  3、基于業務特性,設計評價方法組合。綜合運用一般性評價測試方法(穿行測試法、控制測試法、調查問卷法和實地查驗法等)和稽核性測試方法(分析性復核測試、時序性復核測試、勾稽性復核測試等),提升評價測試程序的適用性和針對性。

  4、運行評價程序,排查缺陷根源。運行多種評價程序,全面查找問題缺陷,協同排查關聯問題,深入挖掘問題根源,預判關鍵風險點。

  5、落實協同責任,三級整改缺陷。強化風控辦、主責部門、配合部門三級協同整改,促進整改的協同性,提升問題整改效果,實現風險防控前移。

  (五)培育“風險防范從我做起”的風控文化

  電網企業建立健全系統、規范、高效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需要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作為催化劑,推動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

  1、以工作促學習。風委會統一部署,風控辦牽頭組織各專業部門全面學習內控與專業管理制度,準確把握風險管理要求,系統梳理業務流程關鍵控制環節,優化專業風險管控標準,推動公司風控要求與業務管理標準深度融合。

  2、以缺陷促重視。電網企業開展內外部監督檢查,應將問題整改通知單下發至各單位一把手。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通過召開臨時風委會會議,及時將問題整改要求層層傳達至責任崗位,實現以最頂層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帶動公司整體風控意識的提高;問題整改措施跟蹤落實情況向各單位風委會匯報后報送公司風控辦,進一步強化基層員工的風險管理理念。

  3、以案例促教育。電網企業要將風險管理納入骨干班、青干班、新進員工、知識競賽等各項培訓課程中,積極組織開展風險典型案例宣講,寓案于教,引導各層級員工深入思考,分析風險案例背后的根本動因,加大案例對廣大員工的警示教育力度,有效增強公司員工的全面風險管控意識。

  參考文獻:

  武敏霞.20xx.電網企業運營風險評價與傳遞模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

風險管理論文8

  一、新形勢下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企業的財務活動可歸類為三類: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運營,企業財務風險亦由這三類活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因素構成。新經濟形勢的最大特征為經濟活動以市場為主導、以價格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因此,新經濟形勢下企業將面臨瞬息萬變的市場價格、振蕩波動的融資成本、投資回報率以及更加復雜的現金流。第一,企業籌資活動中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為:籌集資金的短缺、融資成本攀升。受美國次貸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一直處于不景氣的狀態。經濟增速的下滑將導致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進而影響企業的信用評級。經歷了金融危機影響的銀行體系強調穩健經營、謹慎授信的經營原則,因此企業信用等級的下降將導致企業難以獲得銀行信貸的支持。

  同時,金融體系經營杠桿率的不斷下降,使得社會信用規模的收縮,造成融資成本的高企。第二,企業投資活動中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為:貸短投長風險大以及投資回報率難以保證的風險。由于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欠發達,企業債券市場雖然已成立,然而由于債券市場產品種類單一且融資規模受限等導致企業債券市場難以滿足企業長期資金的需求。企業不得不融入短期資金進行長期投資活動,而此種做法使得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同時,由于缺乏科學的投資決策體系,資金的投放難以保證其回報率,造成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第三,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為:經營成本高企、企業庫存管理不善、銷售資金回收不利等造成的資金周轉困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每一環節都將影響到資金周轉,而資金能否順利實現周轉將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為企業庫存管理以及銷售資金的回收。

  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與問題

  經歷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后,我國企業開始意識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傳統經營模式對風險管理的忽略,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投融資活動缺乏科學規劃、運營資金管理不善的問題。

  1、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是財務活動不確定性的集中體現。受企業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企業經營管理者普遍缺乏風險管理意識,主要體現為:缺乏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識別、預測、控制與防范;經營過程中單純追求高回報率而忽略風險的大小;未將風險因素納入經營績效的考核。

  2、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企業管理者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尚未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制。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主要體現為:管理人員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管理知識與技術水平;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缺乏明確的財務管理制度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約束;企業尚未建立有效的涵蓋財務風險識別、評估、控制與防范的風險管理體系。

  3、企業籌資規模不合理且融資渠道單一

  籌資規模不合理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盲目追逐資本額的擴大,由于對資金持有的不合理偏好而忽視了籌資成本的高昂。二是過分倡導無債經營,過分追求風險的最小化導致籌資規模過小無法滿足企業規模擴張的需求,阻礙企業的發展。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的欠發達,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無法滿足企業長期資本的需求,造成企業融資渠道的單一化,增加了企業融資風險。

  4、企業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

  投資決策效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果,然而由于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普遍存在用腳投票或人情現象、投資人員缺乏必要的金融業務知識、缺乏風險與收益的有效權衡等,造成投資決策效率的低下。

  5、企業經營資金管理不善,資金周轉率低下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一是受外部市場經濟環境變化以及企業決策者綜合素質的影響,無法對商品需求進行有效評估,造成企業庫存的積壓、資金的無效率占用。二是銷售資金回收率低。由于缺乏對應收賬款催收工作的重視,造成部分貨款無法收回的現象,給企業帶來損失。

  三、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

  面臨新的經濟形勢,企業要加強自身的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文化方面,不斷強化員工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制度方面,建立財務監督管理預警機制,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融資方面,加強財務預算控制,拓展企業融資渠道;投資方面,優化企業投資決策,建立健全投資效率評價體系;運營資金管理方面,加速企業經營資金的周轉,重視企業現金流量管理。

  1、強化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樹立企業風險管理文化

  樹立現代化的財務風險管理意識,努力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將風險意識滲透到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首先,要求企業管理者具備基本的風險管理理念、知識與技術。構建一支具備相關素質的專業管理人員,這要求在選拔人才時須將風險管理能力作為考核標準。其次,定期對員工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培訓,及時更新從業人員的風險管理知識與技術。再次,在全公司范圍內倡導風險管理文化,將風險意識灌輸到每一位公司員工的頭腦中,將風險管理理念滲透到企業活動的各個環節。

  2、建立財務監督管理預警機制,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良好的風險監管預警機制能夠有效識別風險因素,并對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并做出及時的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要從部門職能劃分、風險因素識別、風險評估以及信息反饋四個方面入手。首先,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能夠保障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為后續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提供有利的財務數據支持。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要求明確各部門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的權利與職能,形成有效的權責分明、相互協調、監督的內部控制機制。

  其次,構建企業風險識別機制。要求財務從業人員能夠基于歷史經驗數據,有效識別造成財務風險的風險因素。基于上文分析,可將該類風險因素大致劃分為:融資成本、融資渠道、投資回報率、投資周期、企業庫存積壓規模、應收賬款。有效的企業財務風險識別機制要求能夠及時、動態檢測該類風險因素的變動,并基于歷史經驗數據能夠定性地判斷風險因素的變動對財務風險影響的方向與力度。再次,構建全面科學的風險評估體系。基于財務管理人員的從業經驗、同業做法等,以財務報表以及其他相關財務資料為數據基礎,采用數學模型構建全面的財務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最后,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與策略。

  3、加強財務預算控制,拓展企業融資渠道

  科學有效的財務預算機制能夠準確預測在未來一段經營時期內企業的資金需求,對防范融資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構建科學的預算制定體系。財務預算的編制要充分結合各單位在未來一段經營期內的經營目標、經營戰略。建立由各部門提出預算請求,由財務部門統一審批的預算編制體系。其次,加強對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定期監督。要求各部門定期向財務部門匯報預算執行情況,如發現不合規操作要及時予以糾正。最后,將預算執行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以激勵各部門根據預算進行財務活動的積極性。積極拓展企業融資渠道,防范因融資渠道單一引起的流動性風險。利率市場化的提出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政策環境,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將極大促進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企業應把握金融市場發展的時代趨勢,利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有力條件,積極拓展長期融資渠道。

  4、優化企業投資決策,建立健全投資效率評價體系

  企業投資決策的效率將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成果,因此優化企業投資決策具有重大意義。優化企業投資決策要求構建透明、高效的投資管理體系。成立專業投資小組,對企業每一投資項目進行成分的考察、分析與研究,投資小組負責制定科學的投資方案,并按照從優的原則對投資方案盡心選擇,從而有效避免了投資過程中存在的人情現象。構建全面的投資效率評價體系。將投資項目的回報率、風險系數等納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風險與收益并重的考核體系能夠有效防范經營管理人員因追求高回報率而造成的經營風險過高的現象。同時,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能夠極大消除因人情關系造成的投資項目效率低下的問題。

  5、加速企業經營資金的周轉,重視企業現金流量管理

  加強企業庫存管理水平,充分降低因庫存積壓造成的資金無效占用。首先,構建行之有效的預算管理體系。有效的預算管理體系能夠準確預測企業未來的物資需求,從而在采購環節即可避免庫存積壓的現象。其次,加強與供應商的談判力度,當出現庫存積壓時,能夠將積壓貨物及時退回給供應商,實現零庫存管理。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率。充分重視應收賬款的回收工作,成立專門的應收賬款回收部門,負責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將應收賬款的回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充分調動相關人員回收應收賬款的積極性。

風險管理論文9

  摘要: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面臨著各種不確定風險,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的特點。本文擬通過對企業營運過程中財務風險的識別、控制和應對,實施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助力企業達成盈利目標,促進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關鍵詞:風險管理;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通常包括融資風險、營運資金風險、資產結構風險、大額支付風險、內控制度缺失、信用政策不當風險、預算控制風險及稅收風險等。

  一、融資風險

  輕資產型企業缺少抵押或擔保物,使其較難獲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授信及貸款,如單純依靠短期流動性貸款,會導致公司資金結構不合理,融資成本過高。另一方面,企業如無視財務結構風險而過度舉債,不但會背負沉重的舉債成本,還會因逾期負債影響企業再融資和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授信評級。企業應認真分析自身的優劣勢,打破現行的投融資結構,積極通過銀行貸款,與其他合作商、風投資金合作的方式,引入項目資金,建立多渠道的融資渠道,實現多元化的資本運作模式,逐漸形成資本運作的良性機制,保證企業良性運營和投資運作。

  二、營運資金風險

  營運資金是企業生存發展、項目運營的前提條件,企業多項目同時啟動面臨著資金分散、分配失控、喪失機會成本等風險。企業應加強資金的計劃管理,將資金流的管理擺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地位,科學管理資金流向,以年度經營計劃為基礎,編制年度資金計劃和月度滾動資金計劃,合理控制資金,確保公司的各項目資金使用,保障項目運營計劃的順利實施。規范資金使用,強化資金管理,引導資金分配,優先安排優質項目,實現資金的`最優配置,從而盤活資金存量,合理統籌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資產結構風險

  建立財務預警機制,當企業主要財務比率指標發生異常變化時,應能將預警信息及時反饋,提示風險。在資產質量,資產流動性方面予以重點關注,分析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等是否達到行業平均水平。通過主要財務指標的變動分析,可以將財務狀況及時反饋經營管理層,以便做出相應的經營決策調整。

  四、大額支付風險

  物資采購沒有固定的供應商,多采取大額現金支付的方式,極有可能產生經辦人員舞弊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大額現金支付存在的隱患與風險認識不夠;二是缺乏對大額現金加強監管的相關制度;三是經辦者利益驅動違規。企業應建立大額現金支付審批制度,通過逐級審批流程,進一步規范企業大額現金的使用。

  五、內控制度缺失

  公司制度中對于財務風險管理的關注不夠,導致在合同管理、物資管理、招投標管理、項目投資管理中存在財務風險控制的盲點,內控體系建設設計層面缺失。建議企業從銷售源頭抓起,從合同簽訂,物資采購,招投標和項目投資前期論證環節入手,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點,完善內控控制體系,筑起財務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做到事前控制,堵塞漏洞。

  六、信用政策不當導致壞賬風險

  企業為擴大銷售,缺乏對客戶進行有效的信用評級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的大量增加,加大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和資金成本,影響了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資金周轉。建議企業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制定適度的信用管理制度,明確信用風險管理政策,梳理、細化信用風險管理流程。建立顧客信用評級制度,對其信用等級和賒銷額度進行及時調整,發揮信用風險預警監督職能,防范壞賬風險。

  七、預算控制風險

  預算目標不合理、預算編制不科學,預算執行不力,缺乏嚴謹性,導致預算管理流于形式。考核不嚴,未將預算管理執行情況進行相應的獎懲,預算超支的結果無法制約項目執行層,并使成本超支得到有效控制。企業應實行以年度目標任務為指導的全面預算管理,增強預算工作中對各個環節的風險把控能力,通過建立切實有效的預算控制體系,建立成本預算控制點,以預算點的控制為根基,通過完善預算流程,使得預算編制組織合理,運轉高效,科學可行。嚴格執行預算的控制與反饋,使預算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八、稅收風險

  企業對稅務風險防控不嚴,對有關稅收法規的精神把握不準,在稅收政策發生變化時沒有及時調整納稅行為,容易造成未及時足額繳納稅款的問題,導致企業遭受財務損失和行政處罰。企業應全面了解最新法律法規政策,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工作,認真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及時足額稅款,并在此基礎上做好稅務風險管理,建立良好稅企關系,嚴格防范涉稅風險。做到事前進行稅收籌劃,事中控制涉稅風險,事后加強納稅管理。

  九、控制或有負債,規避潛在風險

  企業應警惕或有負債給企業帶來的潛在風險,對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未決訴訟、未決仲裁等事項進行專項管理登記,尤其是為其他單位提供債務擔保,應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能力范圍內,嚴禁未經同意和審批,董事、經理擅自以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

  總之,企業應通過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加強資金計劃管理,調整資本結構,建立大額現金支付審批制度和財務預警機制等方式,規避內部財務風險,通過優化資產結構,合理進行稅收籌劃等方式,創造企業良性生存發展環境,應對外部風險。

風險管理論文10

  摘要: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在經營過程中對各種風險的識別與防控是重要的管理內容。特別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加劇,要想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提升對風險的防控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筆者借本文對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進行相關闡述,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企業內控;管理;風險;防范

  自信息化時代到來之后,我國的企業面臨的競爭已經來自了全球各地。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會直接影響到各個地區的公司,特別是金融危機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可以從一個地區或國家蔓延到全世界。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在內控管理上下功夫,提高企業自身在財務風險上的防范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企業自身的資產安全,贏得生存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在幾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成本資金等方面受到重大創傷的企業更是舉不勝舉。這一方面反映了企業在內控與財務風險管理中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企業要想贏得未來,良好的內控體系與財務風險防范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一、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背景

  對于企業來說,內控是指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流程,操作,業務進行全面的內部控制。作為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企業個體,企業的經營情況與市場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可以說只要企業還在經營,那么面臨的市場風險就一刻不停。正是在此背景下,企業進行內控的目標就是實現最為嚴謹的業務流程管控,防止內部因素造成的企業運作弊病,保護企業資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做到這一點,企業的內控一般要從保證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真實有效入手。企業的決策依據來自于上交企業的各項經營發展數據,而企業的各種決策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與資源條件部署。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長遠發展眼光的決策將帶領企業走向更為平坦的'發展之路,而建立在失真數據上的決策則會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甚至將企業引向死亡。為了保證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科學性與經濟性,內控手段必須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根據這一目標,企業依據自身情況調整制約,對自身的經營情況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內部制度的修整與優化。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領導層將通過授權的方式來指揮企業進行各項經營活動。具體的執行上,企業的內控包括了對會計信息的核算審核,對企業業務流程的分析與報告,對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預測,考核與評價,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制訂等。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資金籌集、投資、資金回收及資源條件再分配等全過程。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全方面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而風險的大小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益。企業的財務風險可能出現在企業業務的任何環節,如企業采購過程中的資金投資風險,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資金使用風險,企業在營銷管理中的資金回收與資金使用效率風險等。

  二、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現狀

  (一)內控的制度

  當企業的內控制度執行不力時,組織架構間的牽制與監督不嚴,內控力度弱化。執行內控制度的相關管理人員對于自身工作的重視性不足,而制度上的缺失也會導致獎懲機制的發揮失靈,甚至沒有基本的制度來監督這方面的工作。這就形成一種內部控制制度“執行與不執行一個樣,執行好與執行壞一個樣”的現象。當內控手段形如一紙空文時,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概率就會提升。

  (二)監督與落實

  有些企業有內控方面的制度與條文,但由于執行不到位或者根本沒有執行,監督與落實根本就不存在。在工作中只講求靈活處理,而不強調原則性。甚至在處理過程中把內控視為形式化的存在,這樣就直接提升了財務風險的可能性,也是造成企業經營事故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在內控制度上有相當詳細的條文,但由于缺少監督與落實的制度,也沒有形成統一性的監管體系,那么就會造成監督效果差,內部監督與審查存在空白和不足。

  (三)意識與措施

  企業的管理人員對于企業的內控管理不重視,把內控管理視作可有可無,只集中精力用于企業的經營與經濟效益目標達成上。這在于企業管理人員沒有深刻認識到企業科學的管理體系與內控制度對企業的積極意義,沒有意識到健全的內部制度對企業潛在效益的促進力。甚至有些企業只是在面臨上級檢查時臨時應付一下,走個過場。這些錯誤的意識直接讓內控管理形同虛設,不僅發揮不了內控的作用,甚至會出現反作用,形成大量的“面子工程”。再加上企業的管理人員對于內控工作的責任心不強,意識不足,甚至不具有一定的外部風險敏感度,如果此時內部管理人員對企業形勢形成了錯誤的認識,輕則造成內耗,重則影響企業經營的正常運作。

  三、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手段

  (一)營造環境

  在企業的內控過程中,塑造良好的企業內控環境,提高風險意識,形成一個互相監督互幫互助的內控氛圍將有利于企業內控措施的執行。基于此,在企業的管理上,應根據現有的經營情況,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內控管理措施,建立起適合于企業自身的風險防范機制。如,先激發與提升領導層在內控方面的責任意識,提高其關注度,讓企業領導層認識到內控對于企業經營效益的作用。再結合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篩選出風險點,對其進行評估與預測,并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制訂出應對措施。根據企業的管理體系制訂出對內控與風險的考察制度,把內控工作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主要內容中來。通過獎懲制度端正內控部門與員工的工作態度,提高其工作主動性。加以配合以良好的企業文化宣傳,如內控方面與風險防范的知識宣傳,內控過程中的管理案例等,普及企業內控知識,讓企業人員從意識上重視內控工作,在工作中重視操作規程,重視業務流程,形成良好的內控原則。當然,為了實現內控與財務風險防控的有效性,還應在年度預算、重大發展決策、重大合同簽訂時發揮民主精神,發動群眾監督力量,匯集集體智慧,提高企業發展決策的科學性。

  (二)提高權威

  企業的內控工作開展得如何與企業內控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息息相關。基于當下很多企業都缺少獨立內控部門與風險防范部門的情況下,應設立專門的內控管理部門。擺脫過去企業財務部門兼職內控管理的情況,提高內部管理的實效性。并引入第三方評估,提高內控與財務風險管理的透明度,賦予內控與財務風險防范工作權威性,保障其工作的客觀性與獨立性,切實提高內控管理與風險防范工作的質量。

  (三)有效溝通

  在企業內控與財務風險防控中,企業得到的數據與信息是否真實有效,是否及時全面,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內控與財務風險防范水平。考慮到企業的內控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與崗位,內控工作需要進行大量的溝通與交流,那么就應把握交流質量,確定信息的有效性與全面性,以提高內控與財務風險防范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內控與財務風險防范過程中,信息傳遞的渠道是否暢通,信息的傳遞是否及時,信息的質量高低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部門與決策部門的工作方向。所以在這方面的管理應把握住信息審核的原則,多方面,多層次地分析信息的來源與真實性,提高內控與財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內控過程中,普遍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制度不規范的問題。一般來說,企業的內控制度應以經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但在此大前提下,企業對于風險評估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在風險認識與識別上并不完善。對于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來說,分析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建立起健全有序的企業內控與風險防范體系是必經之道。

  參考文獻:

  [1]魏霞.淺議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經濟視角(中旬),20xx(10).

  [2]李明凱.淺議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J].經營管理者,20xx(02).

  [3]朱莉.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芻議[J].管理觀察,20xx(36).

風險管理論文11

  摘要:隨著我國宏觀經濟不斷發展,我國企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現在的市場大環境下,企業面臨的不僅僅是國內的競爭,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使得企業面臨十分嚴峻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因此企業風險財務管理能力對于企業是否可以保持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水平關系到企業是否可以保持穩定發展。本文主要從我國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現狀出發,分析影響當前風險財務管理的各種因素,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提出一些解決策略,希望可以促進有關風險財務管理研究的進展,引導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風險控制;財務管理;對策建議

  引言

  在當前的激烈市場競爭當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風險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企業風險財務管理和一般的風險管理有所區別,風險財務管理涉及范圍更廣、綜合性很強,而且理念觀念需要不斷的更新、管理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斷的改進,會運用到風險財務預測、風險財務決策、風險財務預防和控制以及風險財務處理等等方法,更加系統科學而且規范化。風險不僅僅是財務管理環節,在企業的各個環節都會存在,而且一旦發生就會給企業造成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失。因此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方法技術不斷更新,而且要形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系統化管理。在經營環境日漸復雜的情況下需要企業不斷提升風險財務管理的水平。

  一、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概述

  (一)風險財務管理的內涵 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是企業對于客觀存在或者預判會發生的財務活動風險做出積極反應的過程。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是基于企業充分了解客觀存在的風險的基礎之上的管理活動,需要運用科學的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對企業財務活動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確保降低企業損失,提升企業的收益。風險財務管理是將風險管理和財務管理兩者結合起來的新型管理學科,值得我們在實踐當中不斷的豐富和完善。

  (二)風險財務管理的特點 與一般的企業財務管理相比,風險財務管理具有兩個比較鮮明地特色。第一個特色就是與企業一般財務管理相比風險財務管理涉及范圍廣。這主要是從財務工作具體的范圍來看,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包含在企業的各個運行環節,處在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位置,企業需要搞好風險財務管理,這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能否提高,需要做好系統性的全過程管理。第二個特色就是跟一般性的財務管理相比理財的.觀念很大區別。過去的一般性財務管理沒有涉及任何的風險問題,財務管理人員很少會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以及如何規避,過去是保守的理財觀念,而現在市場宏觀環境十分復雜,需要不斷更新財務管理的觀念,樹立正確風險觀念,善于在風險當中險中求勝。

  (三)風險財務管理的具體內容 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主要包含自然風險財務管理、社會風險財務管理以及市場性的風險財務管理三個部分,自然性的風險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很大風險,比較難以把握,社會風險主要是由于社會動蕩導致的,一般很少發生,市場性風險是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主要范疇,需要根據具體的宏觀市場環境進行判定,站在企業的財務管理視角的角度確保將企業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意義及原則

  企業要想在當今如此激烈競爭的市場當中取得生存空間,就需要對于風險有識別能力,并且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風險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給企業提供經濟全面的風險管理,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業財務資金周轉的穩定性,確保企業資金的安全。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在企業的決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給領導層提供決策的參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但是由于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比較復雜,在實施過程當中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這就需要在具體的運行環節遵循一定的原則。

  首先就是權責對等的原則,需要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負責落實每一個具體環節的權利和責任,盡量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并且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激勵和約束制度體系,根據實際的完成情況確認獎懲。

  第二個原則就是全面系統原則,需要企業進行風險財務管理時需要全面的考慮各種問題和因素,提升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以及管理能力,做好思想動員動作。第三個原則就是適應性的原則,需要企業制定的風險財務管理規則制度適應企業的發展以及市場宏觀環境的要求,這樣相得益彰才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最后是充分溝通的原則,需要連接好企業的內部以及外部環境,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和及時性,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決策失誤帶來的損失。

  三、企業風險財務管理的影響因素

  企業風險財務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管理活動,每一個環節都會存在內部或者外部不確定的影響,因此整體來看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受到很多不確定的影響,來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第一是經濟因素,第二是非經濟因素。經濟因素方面主要表現為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整體行業的行為,外部的經濟環境、成本和收益等等。從企業的經濟效益來看,當下的企業往往都是采用的冒風險的方式對待可能出現的財務問題,方法缺乏科學性,這

風險管理論文12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創業初期中小企業憑借自身靈活的優勢往往非常成功,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愈加激烈,中小企業想要擴大規模往往遭受阻礙,甚至面臨破產的危機,究其原因這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環節薄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監管不到位,這會為企業發展帶來阻礙,甚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應當引起中小企業的高度重視。幫助中小企業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對學術研究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具體工作中,針對不同的中小型民營企業,我們應具體、科學地分析,準確地把握其總體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并結合企業規模、行業及業務特點,科學分析企業當前的戰略與經營目標,分析企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分析企業即將面對的風險領域,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遵循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科學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加強企業防范風險意識,同時還要嚴格執行內部管理方案,打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才會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這個經濟發展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才會蓬勃發展。

  —、中小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意義

  (一)良好的內部控制能夠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內部控制的管理需要落實到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具體體現在產品生產、市場銷售、產品售后服務以及后勤部門,而本文認為需要內部控制的首要作用就是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行,在確定企業正常運行的前提下下,進一步提出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之中,在企業日趨激烈的競爭之中,最為核心的元素就是市場、資本、技術、人才、未來發展的方向、文化愿景,這些都會成為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性因素。因為中小企業同規模較大的企業而言,其不具有規模化以及低成本的優勢,因此在未來的中小內部控制的過程之中,需要對市場、資本、技術、人才、文化愿景進行綜合利用,在利用企業現有資源的情況下,不斷地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

  (二)內部控制有利于保障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會直接干擾到未來一階段的企業規劃、投資方決策、企業管理者的決定、市場環境、企業資金的調度問題、債權人決策等關鍵性經營活動,同時直接決定企業的資產是否安全,因為這些信息關乎企業在未來市場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能夠傳遞給經營者企業的關鍵信息,而當前無論是大中小企業,都存在著會計信息不真實、會計核算標準不統一、會計人員的失誤等問題,由此可見,中小企業需要重視上述的會計問題,通過高效化的內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而一般意義上的內部控制包括會計控制,具體是結合企業中的日常的經營業務、購貨記錄、物料購置、財務報表的編制等的環節進行內部控制,從而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內部控制與內部風險相互依存、互相影響隨著當前全球經濟的整體增速的趨緩,中小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與壓力在逐年增加,這一點對中小企業而言更為明顯,中小企業面臨的企業內部的風險與外部的挑戰有增無減,中小企業如果要在未來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需要對企業內部的風險進行一定的控制,而鑒于內部控制理論和風險防控理論,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相互依存、互相影響的。內部控制活動可以幫助企業樹立初級風險的預警系統,該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對自身的風險進行快速的辨別、評估以及分析,從而增加企業對內部控制中忽視的點進行風險的防范。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缺乏良好的內部環境內部環境作為內部控制的關鍵因素,是企業能夠長期經營的前提條件,對于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與部門設置,中小企業的最初形式為國家的個體工商戶以及私營單位,也就是說在經營模式上,仍然采用封閉式管理模式。這些企業為家族企業,所有權與管理權沒有進行分離,公司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功能沒有得到完全地展現,由此可見,在過去的中小企業的運行過程之中,管理模式與部門設置存在著諸多的不合理之處,而人力資源方面,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引進與退出機制存在著一定的漏洞,不利于中小企業形成良性的內部環境,而人力資源管理中獎懲制度不完善,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缺乏良好的內部環境的管理,給企業的內部控制帶來了諸多的問題。

  (二)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一定數量的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沒有扎實的管理學理論知識,在中小企業的實際運行過程之中,利用在商務實踐中積攢的經驗,對企業的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就極有可能片面的重視企業的營業利潤,只有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仔細的評估,才能夠得出本企業在進行風險控制后的情況以及企業的承受力。

  (三)中小企業缺乏規范的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指有助于確保管理層的管理指令能夠在執行層得到深入的貫徹與準確的執行,中小企業在所有的部門與層級中缺乏規范的控制活動就會導致企業中的人員、資金、設備陷入無序的狀態,從而影響到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具體體現在會計部門和人員設置不規范,從而會出現企業記賬混亂、手續不全、固定資產折舊等問題,使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原則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規模稍大的企業中,當前的會計核算制度具備一定的合理性,鑒于內部管理中牽涉到企業管理者以及會計人員,因此,當前的財務制度也沒有真正地落實到企業的日常的會計核算之中。

  (四)中小企業缺乏持續的監督機制健全的內部控制需要借助企業持續的監督機制。中小企業鑒于規模較小,其在內部監督機制的執行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一點具體體現在當前中小企業并沒有設置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因為企業對內部審計機構并不重視,而且內部審計機構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無法保證審計過程的獨立性與公開性,這說明內部審計難以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導致企業內部監督流于形式。

  三、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具體結合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宗旨、企業的人力數量、企業文化以及預期收益進行綜合分析,對公司的部門以及公司的權力機關進行設置,就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之中,逐漸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科學合理設置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及各部門的治理機構。首先必須強化董事會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主導地位,發揮董事會以及監事會重要作用。其次需要保證董事會決策的獨立性,發揮獨立董事的外部監督的功能,從而實現對公司的所有者利益的維護。

  (二)強化各項控制活動規范的控制活動貫穿于企業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需要緊密結合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對企業當前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相應的控制措施,就能夠對企業中的各項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在控制環節的首位是會計控制。中小企業首先需要嚴格遵循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與規章制度,認真執行會計準則,對會計活動中的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處理流程進行嚴密的使用,能夠幫助企業之中的部門之間建立相互合作互相制衡的關系,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其次要做好各項企業資產的等級與記錄工作。中小企業需要建立本企業的建立財產保管制度,通過資產記錄、資產保管、資產盤點、賬實核對等的會計措施。實現企業對會計工作的內部控制。

  (三)注重風險控制工作中小企業需要高度重視風險控制,中小企業管理層要樹立風險意識,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企業需要在財務部門以及審計部門設置專門的人員負責內部控制的工作,通過風險的監控、識別、計量風險,對風險進行判斷與識別,從而幫助企業應對風險。

  (四)加強審計監督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需要考慮其合理性,企業的內部控制與會計制度與審計制度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審計需要考慮到企業實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之中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并逐漸完善內部控制的制度。審計監督需要兼顧企業的外部審計與內部控制。

  結語

  在審計的專業性與效率方面,社會審計機構相對于中小企業內部審計而言具有一定的優勢性,這是因為社會審計能夠對被審計單位作出更為客觀性的評價與分析,從而得到更為全面性的結論。

風險管理論文13

  摘要: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風險意識不足,對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就更少。在進行財務決策時,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經驗和個人判斷,對決策對象缺乏細致的認知、分析和推斷,更不用提風險防范與控制了。然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如何減少個人財務風險損失,增加個人財務風險收益,值得探討。

  關鍵詞:個人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管理;個人財務風險管理

  在個人財務活動中,對收益的追求無可厚非,但是由于財務風險存在的客觀性、財務環境和財務活動本身的復雜性、人們對風險認識的滯后性等原因,個人財務活動中的風險損失和風險收益很難平衡,這就需要進行個人財務風險管理。

  一、個人財務風險管理概述

  1.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相關定義。個人財務風險是指個人在整個財務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使個人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的不確定性。需要指出的是,與傳統意義上人們對財務風險的認知不同,個人財務風險不僅僅指的是個人財務損失,也可能會帶來個人財務收益。個人財務風險包括個人投資風險、個人籌資風險和個人信用風險。另外,個人財務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發生與否具有不確定性、個人財務損益的雙面性和個人財務風險的動態可變性。個人財務風險管理是指個人在財務活動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處理和防范,從而將財務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實現風險收益,減少風險損失,保持財務狀況穩定,甚至改善財務狀況的一項全面綜合的管理活動。2.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職能。(1)個人財務風險分析。個人財務風險分析是指通過發現和判斷個人所面臨的各種財務風險,推斷個人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從而得出相應的個人財務風險決策,以防范風險的發生和降低損失的可能。個人財務風險分析包括個人財務風險識別、個人財務風險推斷、個人財務風險決策三個部分。(2)個人財務風險處理。個人財務風險處理是指在進行個人財務分析的前提下,確定了個人財務風險決策以后,對于正在發生的風險進行應急處理,對于已經發生的風險進行補救,以盡量控制風險發生對個人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尤其是在減輕對個人的財務損失的方面。(3)個人財務風險防范。個人財務風險防范是指在個人財務風險發生之前,根據個人財務風險分析的結果,提前采取財務風險預防、財務風險轉移、財務風險回避等方法分散或降低個人財務風險的措施。3.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作用。(1)個人財務風險管理有利于優化個人資源配置。在整個經濟系統中,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努力追求資源、擁有資源、享受和使用資源,同時個人也是風險的承擔者,個人財務狀況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響著整個社會經濟系統資源配置,良好的個人財務風險管理對提高社會的經濟資源配置效率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個人無視風險的存在,盲目投資,在風險發生時便有可能潰不成軍,從而造成資產質量的下降,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生活;如果對風險采取過度消極的回避態度,則可能會錯失很多投資甚至盈利的機會,從而使個人的投資回報降低,也不利于個人資源配置。(2)個人財務風險管理有利于降低個人的財務危機成本。在財務風險發生之前,個人財務風險管理可以利用保險或非保險的手段將風險轉移出去、采用風險較小的投資或籌資方案將部分風險回避掉、通過調整財務結構增強個人抵御風險損失的能力等等辦法。在財務風險來臨時,個人財務風險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個人的財務危機成本。(3)個人財務風險管理有利于增加個人財富。個人財務風險管理通過有效的個人財務風險分析、個人財務風險處理和個人財務風險防范,可以幫助個人做出正確合理的的財務決策,降低投資和籌資風險,減少風險損失,降低個人財務危機成本,提高個人財富管理的信心,增加個人財富。

  二、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現狀

  1.對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風險意識不足,對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就更少。在進行財務決策時,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經驗和個人判斷,對決策對象缺乏細致的認知、分析和推斷,更不用提風險防范與控制了。在風險發生時,其危害往往是連鎖式,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生活品質,還會影響個人的財務決策自信,嚴重的會對個人心理造成陰影,危害家庭,極端的例子是會危害到個人的生命。據《新安晚報》報道,20xx年1月4日晚9點30分,節儉一生的周承英奶奶,在將自己和老伴的畢生積蓄70萬元投給安徽鑫圣德投資管理公司被卷走之后,在維護自己的權益過程中,倒地去世,永遠地離開了。在投資之初,為了降低風險,老兩口還特意選擇了3個月期限的最短期限,然而,錢還是被投資管理公司卷走了,從發現被騙到去世僅僅22天,結局令人唏噓。2.財務經營目標設定過高,決策缺乏科學性。有些人在進行財務活動時,在對財務收益的追求上急功近利,在進行投資活動的時候,將投資回報率作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把投資回報率設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這里的相對較高,是相對于同類項目而言),而且喜歡短期內獲利較大的投資,選擇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而且,在進行投資時,不進行相應的項目考察分析,往往腦門一熱按照以往的經驗或者主觀判斷就匆忙進行投資了,甚至于賣房投資、借債投資,決策的科學性非常缺乏。幾個月前,上海的周先生將自己226平方米的自有房產以1000多萬元的價格掛牌出售了。賣房之后,因為股市大好,周先生集中精力炒股,希望炒股受益能夠讓他換套豪宅,或者一套變兩套。然而在6月底7月初,一周的時間,他的購房款被套進去了,損失超過300萬。300萬從樓市轉移到股市,周先生可稱得上是光榮的“接盤俠”了。3.盲目投資,個人投資管理帶有短視性和被動性。個人投資風險是指個人投資收益達不到預期效果,從而影響個人資產盈利水平和個人償債能力的風險。有的人在投資前不進行科學的可行性分析和論證,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往往投資時重視短期利益,而選擇何種投資、投資多少很大程度上帶有被動性,較為迷信機構推薦和所謂的投資高手。由于財務活動本身的復雜性,資本市場的瞬息萬變、變幻莫測,以及人們對風險的敏感度不同,大部分人往往事后才會有對風險所帶來結果有所認知,這個時候,風險已經來臨,損失不可避免,從而降低了資產盈利能力和個人償債能力,財務狀況變得不理想。很多投資者,在看到投資增長時,心里很開心,認為自己今天又賺了多少,需要說明的是,除了分紅以外,投資本身的增長只有在變現之后,才是真正賺到的錢,那些起伏的數字的變化,可以帶來收益,同時也能變成損失。這就使很多人在炒股的時候,大盤好的時候,收益上漲,大盤下跌的時候,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股民被套牢,有些股民甚至不得不“割肉”。4.風險加大,個人負債經營的比例在逐步增大。個人債務籌資風險是指個人的債務籌資行為給個人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個人舉債經營導致流動性不足而喪失償債能力、或者由于個人舉債后資金使用不當而導致個人遭受損失的可能。有調查顯示,在國內貸款買房的人群中,有超過三成的房貸族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由于一段時期內,個人收入相對固定,而家庭分裂速度的增快,使得個人對于住房的需求的剛性進一步提高,隨著按揭購房的.日益普遍,這一數字還會進一步上升。50%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一般來說,個人負債率最好低于50%,低于30%是安全的;高于30%低于50%,個人生活會受到一定影響;而高于50%則可能使個人陷入財務危機;若是高于1,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人已經破產了。

  三、產生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現狀的原因

  1.缺乏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意識。資本市場瞬息萬變、風起云涌,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任何財務活動,都不是穩賺不賠的,個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一定要有財務風險管理的意識。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風險管理意識淡薄,比如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投資的原因多半是最近股市行情好,大家都看好后續的股市發展,一股腦地將自己的資產放到股市當中,覺得自己一定不是在最高峰買入的,一定有錢賺,完全不考慮股市震蕩可能帶來的風險損失,更不用說進行個人財務風險管理了。2.財務經營目標與財務能力不協調。當今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很多人在不具備相應的財務能力時,將財務經營目標定得很高,把自己的血汗錢放到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財產品上,認為這些理財產品是有保障的,比炒股收益穩定又保險。但是,在理財的選擇上,選擇的是非保本型的產品,結果賠得一塌糊涂。3.逐利心理、僥幸心理嚴重。在個人財務活動中,逐利心理和僥幸心理普遍存在。今天的投資收益在賬面上翻了一番,明天會再翻一番吧,后天會繼續上漲吧,行情這么好,倒霉的一定不是我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結果遇到風險,投資收益大幅縮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為華麗的“接盤俠”的人大有人在。4.缺乏對風險和收益的適度權衡。在個人的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夸大收益的可能,忽視風險的可能,盲目進行決策,缺乏對風險和收益的適度權衡,往往輸在一個“貪”字上。四、加強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措施1.多多學習,增強對個人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在對減少個人財務風險損失的輿論宣傳方面,政府和媒體做了大量的工作,幾乎每個人都知道“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樣的警示,也都知道傳銷的危害,也了解不少理財陷阱,對一般的電信網絡詐騙也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但是,隨著股市震蕩向好、傳銷組織不斷地改頭換面、理財陷阱防不勝防、電信網絡詐騙花樣翻新,在紛繁復雜的利益誘惑面前,人們的風險識別能力沒有相應跟上,不少人還是栽了跟頭。因此,增強對個人財務風險管理迫在眉睫。通過學習個人財務風險管理方面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財務風險的分析、識別、推斷,可以顯著降低個人財務風險的發生概率,從而減少個人財務風險損失。2.調整心態,轉變觀念,采取穩妥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在個人財務風險損失的案例中,人們財務風險管理的心態和財務風險管理的觀念,在對財務風險管理策略的選擇上,有很明顯的影響作用。僥幸心理加上急于求成冒進的財務管理觀念,再加上個人本身對風險刺激的追求,便會很容易采取投機性強的風險管理策略,這樣財務管理風險自然加大;而回避心理加上消極的財務管理觀念,再加上個人本身對風險刺激的厭惡,一般會選擇消極的風險管理策略,會錯失很多投資獲利的機會,資產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不明顯,個人財務狀況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調整心態,轉變觀念,采取穩妥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財務風險管理的心態上一定要平和,財務風險管理的觀念上一定要穩,采取穩妥的財務風險管理策略,有助于有效平衡風險與收益,在降低個人財務風險損失的同時,增加個人財務風險收益。3.實施正確的投資策略,合理進行資本配置。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而不同的投資策略,決定了不同的資本配置組合:風險追求者往往會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策略,在資本配置上喜好風險資產,無風險資產比重較小;風險回避者則喜歡選擇低風險低收益的投資策略,在資本配置上偏好無風險資產,風險資產比重較小;而風險中立者則介于兩者之間。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投資策略和資本配置組合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能區分好與不好的,只有個人投資的心理效用,也就是說某一個風險追求者即使在某一次投資中失利,損失很大,由于其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喜歡風險變化帶來的刺激,在本次投資中,雖然損失很大,但是在心理上并沒有過多地造成不利影響,那么這個風險追求者在本次投資中的個人投資的心理效用便不為負。需要警惕的是,本身是風險厭惡者,在某一段時期,卻選擇了風險資產占大多數的投資組合,這是十分危險的,巨大的投資收益帶來的狂喜和巨大的投資損失帶來的心理失衡,都不是好的個人投資的心理效用。4.平衡風險與收益,降低負債經營風險。眾所周知,個人負債經營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個人負債經營能保持對資產的控制權、保持良好的現金流、減少通貨膨脹風險;另一方面,個人負債經營也可能會產生過度負債,進而產生無力償付和再籌資風險。在收入限制與剛性需求的矛盾之間,個人負債經營已經越來越普遍,從日常消費的信用卡到各家銀行都在做的按揭貸款,一方面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另一方面潛在風險也在加大,這就需要我們在負債經營過程中,平衡收益和風險,降低個人負債經營的風險。在負債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收入的穩定性、個人的償還能力、負債的期限和利率結構、每月還貸占收入的比例、再籌資的可能、違約的可能等等,在充分權衡了負債經營帶來的風險和收益后,選擇適度的負債,積極進行償還。

  作者:張立霞 單位: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蔣巍.淺議醫院財務的風險.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與財務,20xx(12)

  [2]劉家平.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防范.交通企業管理,20xx(1)

  [3]丁相翠.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模型.財經界(學術版),.20xx(10)

風險管理論文14

  摘要:隨著企業之間競爭力的日趨激烈,企業管理者愈發認識到人力資源的重要性。為企業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使他們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高效率和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就是人力的資源管理,用于識別和分析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最終有效地駕馭風險,對企業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概述,然后對人力資源管理中風險的認識進行了分析,最后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風險管理

  一、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概述

  人力資源面對的對象是與企業全體職工有關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在企業的管理和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不僅是產品的競爭,更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競爭,各類經營管理人才對企業在這場競爭中的成敗至關重要。人力作為一種資本,在有助于企業的高產出的同時,也存在著高風險。由于其特殊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人力資源部門注重的往往是招聘渠道的選擇,錄用標準的制定,以及初期的'入職培訓,階段性的考評和測試等。忽視了宏觀的把握和管理中存在的風險。而這些最終可能導致員工因為薪酬制度與福利制度的不合理而選擇離職,造成公司人員的流失,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如何將風險降至最低是人力資源管理中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二、對人力資源管理中風險的認識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每一個環節都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比如招聘風險、考聘風險、薪金管理風險、人員管理風險等。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敏感性和復雜性,尤其是在高速發展和處于不斷變化中的企業,例如電力企業。

  電力企業通常是處于不斷地變革之中的,包括設施、技術等方面的革新。在電力企業中,技術、生產等方面的風險收到了應有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卻缺少關注。多年以來,積累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比如,員工素質偏低可能會給安全生產帶來風險,農電工隊伍龐大帶來合同管理上的問題和保險方面的問題等。這些問題在其他行業也體現的很明顯。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風險中,有些是可以預知的,而另一部分是無法預知的。下面就對企業普遍存在的風險進行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分析。

  1.人員招聘風險

  在進行員工招聘的時候是需要花費成本的。發布招聘廣告、租用招聘攤位包括招聘人員的工資等都是招聘成本的組成部分。如果招聘失敗,就會給公司造成損失。如果應聘者編造虛假信息,負責招聘的人員沒有核實情況導致被聘用的人員不符合要求或工作能力欠缺會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另外,如果在招聘過程中因為疏忽而觸犯了法律法規,會給公司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2.培訓中的風險

  如今,影響企業長足發展的除了自然資源、資本、技術等因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人力資源。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著企業人才之間的競爭。在未來的競爭中企業要想占據優勢就應該重視優秀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對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很多企業都會選擇定期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產品知識等各方面的培訓。

  培訓也是一種投資行為,需要耗費人力和財力。如果培訓效果不好或者精心培訓后人員流失都會給企業造成損失,這就是培訓風險。

  3.薪酬管理風險

  一般企業制定的薪資標準是參考了同行業標準的,其中也包含了企業對該崗位的預期。而雙方在約定薪酬時只是基于一個初步的判斷,勞動過程還沒有真正發生。而勞動者在后期的工作中是否能夠達到管理者的預期是不確定的。因此對雙方來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另外,可能會因為薪酬制度的不合理或者發放薪酬的不及時導致人才的流失。

  4.勞資管理風險

  當勞資出現沖突的時候,企業內部將面臨一個巨大風險。在我國,勞資沖突案例所占比例快速遞增。國家《勞動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的實施也表明了對勞資問題的重視程度。

  三、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措施

  1.人員招聘的風險管理

  招聘工作是吸納人才的第一步,做好招聘工作可以對后期可能存在的風險起到防范的作用。從事招聘的人員應該慎重選擇招聘渠道,規范招聘程序,認真核查應聘者提供的學歷,工作經歷等資料的真實性,多方考察應聘者的工作能力。盡量增加招聘的成功率,減少人力資源管理成本。

  2.培訓中的風險管理

  培訓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投資。企業在選取培訓對象的時候要非常慎重,要選擇有發展空間的,對公司忠誠度高的職工進行培訓,這樣可以防止參加培訓的人員流失給公司造成損失。另外,要注意對培訓的內容進行選擇,對培訓過程進行控制,提高培訓的效率。

  3.薪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企業要建立完善的薪資制度。為了使企業的薪酬具有競爭力,企業應該定期對競爭對手和同行業的薪資水平進行調查,以他們為參考再結合實際情況調整薪資。對內,企業要對各個崗位進行分析比較,對人員進行業績考核,顯示薪酬制度的公平性。這樣,可以防止員工跳槽或者因為覺得薪酬制度有失公平而流失。

  4.勞資管理中的風險管理

  企業存在勞資糾紛問題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減少糾紛的發生有利于企業的穩定。首先,在管理過程中企業要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并對員工進行跟蹤管理,避免對員工進行解雇時發生糾紛。其次,在錄用員工時,了解員工病史,嚴把進廠員工的健康關,避免員工在后期患病時發生醫療費用的爭議。另外,工傷事故也是經常發生的。尤其像電力企業等實際操作過程危險系數較高的行業更是避免不了的。企業應該按照規定給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同時要對員工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避免意外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著一定的掛歷風險,對這些風險進行認識和分析,然后對風險進行管理,最后規避風險是每一個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只有正確的駕馭風險才有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潔娟.我國企業人力資源風險管理[J].商場現代化,20xx(18).

  [2]劉鐵明.人力資源管理風險與防控文獻綜述[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xx(01).

  [3]范晨.人力資源風險及其管理[J].人才資源開發,20xx(08).

  [4]李耘濤.商科高校教師智力資本價值評價實施研究[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xx(1).

風險管理論文15

  摘 要: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隨著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不斷深化,傳統陳舊的管理辦法已不具備管理新時代的能力。為迎合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管理復雜性強、需求多變、所處環境變化快管理復雜性強等特點,制定并發布了《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管理辦法》。在大環境前提下系統集成引入項目管理系統是眼下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集成項目;風險管理

  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具有普遍項目歷史性、特殊性的特點,但由于其人員流動量大、復雜多變、所處環境復雜,所以科學規范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就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當前情況進行風險管理的研究。

  1 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簡介

  為加強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的市場規劃管理,促進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確保各種應用領域計算機系統的工程質量,信息產業部從20xx年開始建立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源管理制度,同時制定并發布了《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管理辦法》。由于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為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的資質認證書》,需要第三方機構的認證,認證其綜合能力包括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質量保證能力、技術裝備、BSV液晶拼接CCC認證、系統建設質量、人員構成與素質、經營業績、資產狀況等的企業憑證,企業在認證過后才能信息產業主管部門進行申報審批。

  2 申辦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的益處

  更加方便系統集成企業展示自身實力,對信息系統項目主建單位對項目承建單位的選擇更加有利,降低前期的溝通成本。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管理起來比以往的資質更加規范和市場化,系統集成的企業要過得資質認證書必須獲得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認證,證實企業各方面達到規定的等級標準,也就是說系統集成資質認證書的"含金量"更高,更有說服力,系統集成企業的自身實力對于在市場上展示更有利。在系統集成企獲得證書以證明自身實力,增強市場顧客認知度,在宣傳方面節省不少成本。對于同行企業有較大優勢,由于第三方機構認證是較為綜合規范的系統憑證,在憑證過程中加強自身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的綜合水平。將企業進行一次良性改造增強,加強管理,以求達到各方面的規范化。

  3 簡要描述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

  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的主要目標內容,是研究如何用高效益地實現項目。通常情況的基礎是以項目經理負責制為基礎,對項目按照它起內在的邏輯規律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協調以及控制,以適應內部和外部環境同時組織高效益地實施,讓各項目要素優化組合、合理的配置,確保實施的均衡性。為計算機應用系統集成加快制定支撐軟件、應用軟件、數據庫、網絡通信、產品編碼等技術標準;加快制定國家與行業標準的系統集成。通過高校培養大批大即懂技術、經營管理的多方面人才,通過專業系統的管理留住更多的專業型人才。有三大方面的管理特備需要注意,即費用管理,時間管理和風險管理二同時還應有相應的管理能力。

  3.1 已經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且通過國家認可的第三方認證機構認證,而且連續的有效的運行時間必須大于一年。

  3.2 已經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用管理工具進行項目管理,并且能有效的實施。

  3.3 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客服服務體制,能及時的、有效的為客戶提供相應的優質服務。

  4 信息系統集成中的項目管理問題

  4.1 項目風險的管理意識欠缺,管理團隊不完善在項目管理中,常有人把不確定性和風險混為一談,本質上看風險與不確定性并不等同,風險和目標是相關概念,也就是說,風險是發揮作用不確定,此處的發揮作用,所指的是對一個或者多個的目標產生影響。在項目管理中,其主體為項目團隊,項目團隊在項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計算機的信息系統集成企業中,企業要實現項目管理的目標,其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項目團隊。在系統集成企業當中大部分將工作重點放在管理上,精英型人才在企業中的能力得不到發揮,長期的規劃管理固然總要,但最重要的是技術性人才能力的發揮,在市場上的配合能力。忽視了與人才的配合的作用從而導致銷售在整體上的`分離。

  4.2 項目范圍確在計算機集統集成當中,用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面對潛在意外狀況發生的時候,能夠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需求分析對于項目管理非常重要,與客戶核對需求分析的的內容,以及相關事項,以便于準確把握客戶要求。范圍管理在信息系統的集成管理當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只有將范圍管理處理恰當,下面環節工作方能有效開展,若管理處理不恰當,再多努力也不能有效發揮計算機集成系統的有效作用。

  5 計算機信息集成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措施

  在很多的IT項目中,因為競爭以及其他的原因造成了風險過度集中在某一個相對弱勢的角色,所以,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經理必須有識別以及處理風險的責任,平常情況,項目在運作時,經理要充分考慮到自己公司的地位,發揮自己的作用,平衡多方的利益二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進行中,項目經理以及項目的擁有人要講風險納入日常工作的重要步驟,確定風險與成本、時間的關系,在制定和晚上風險管理的基礎上,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5.1 建立風險管理預警機制:建立管理風險的預警,對于各方面的突發情況進行各方面的預測,考慮不同情況的預防對策,對于超出計劃范圍內的情況,項目經理應做好充足的預防準備和減少風險來臨后果的準備。發現風險形成的原因,商討處理措施,整合風險問題向上級領導高層匯報,做出及時補救的解決方案。

  5.2 風險的量化:單獨的將風險量化來論述,是因為在很多的情況下,經理已經對風險有了確定的識別,并且采取了相對的措施,但并沒有對風險帶來的影響進行量化,通常是用貨幣或時間加以估算關量化過的風險是經理采用相對應的對策的前提。事實上,項目的管理體系同有關風險管理方面有詳細的講述,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僅僅依靠從國外獲取的識別控制理論不足以應對實際的突發狀況,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掌握實際的經驗,在面臨風險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經驗來應對,一味地避重就輕也不是長久之計。計算機集成項目的風險管理較為復雜,若不能第一時間對風險進行判斷評估,那么對于以后的管理工作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結束語

  近幾年,中國信息技術領域受國外先進技術的影響,總體呈上升趨勢甚至有趕超的勢頭,以總體情況看來雖近年來有顯著突出的成果,技術框架看似豐滿,但到具體操作實施方面卻又會出現諸多問題。計算機集成項目管理的具體實施有一定程度上改善此類問題,在完善計算集成項目管理體制的同時,發現自身存在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不斷完善自己在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體制,使公司更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對一個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的管理,必須明確項目的目標,要完成項目中的所有工作,并且達到項目的時間、質量、成本等方面的目標,并且掌握好各方面的平衡,除了項目的范圍、成本、世家、風險、溝通、資源等方面,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業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計算機系統集成資質的認定[J].20xx.

  [2]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經理的注冊、申辦和轉注[J].20xx.

【風險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風險管理的論文04-03

風險管理論文04-01

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體會論文06-29

英語論文參考:風險管理06-12

企業管理風險的控制的論文04-01

風險管理論文題目04-01

信用與風險管理論文04-01

外匯風險管理論文03-19

企業資金管理及風險防范論文07-03

創業投資風險管理的研究論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