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

時間:2023-02-28 18:31:28 論文 我要投稿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5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商業銀行發展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5篇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

  摘要:本文在介紹手機近場支付業務概念以及目前手機近場支付產品形態和產品功能的基礎上袁 從收單業務發展堯渠道規模及客戶結構三個角度出發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的產品策略袁并對商業銀行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發展提出建議遙

  關鍵詞:業銀行曰手機近場支付曰產品策略

  摘要:本文在介紹手機近場支付業務概念以及目前手機近場支付產品形態和產品功能的基礎上袁 從收單業務發展堯渠道規模及客戶結構三個角度出發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的產品策略袁并對商業銀行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發展提出建議遙

  關鍵詞:業銀行曰手機近場支付曰產品策略

  一、手機近場支付基本概念

  手機支付,是指交易雙方為了某種貨物或者服務,使用手機完成資金結算的過程。手機支付業務是一項跨行業的服務,是電子貨幣與移動通信業務相結合的產物。手機支付業務不僅可以豐富銀行服務內涵,使人們隨時隨地享受銀行服務,同時還是電信運營商提高ARPU值的一種增值業務。手機支付存在著多種形式,按照基于支付價值的大小可將支付類型劃分為小額支付和大額支付;按照地理位置可劃分為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本文所闡述內容為手機近場支付。

  手機近場支付是利用近距離通信技術實現手機與消費POS的非接觸式信息交互,以完成交易雙方貨幣支付過程的新型支付方式。手機近場支付是電子支付的工具之一,是繼銀行磁條卡、IC卡的一種全新支付工具。目前,手機近場支付的近距離通信技術有兩個頻段:13.56MHz和2.4GHz。兩個頻段的技術要求不同,產品形態也不一樣。我國最為普遍的應用為13.56MHz的智能IC卡,其應用范圍包括金融銀行卡、公交卡、各類會員卡及優惠卡等;2.4GHz技術由于無線信號的發送需要持續供電,而主要在移動通信領域,其產品形態為中國移動的手機錢包RFsim卡。

  二、手機近場支付的產品形態分析目前,我國手機近場支付標準還沒有明確,因此,各銀行聯合企業紛紛推出試點產品,根據產品采用技術和外在形式主要分為兩個大類,四種形式。第一是基于非接射頻頻率13.56MHz的外置卡、SIMpass卡和NFC手機三種形式;第二是基于非接射頻頻率2.4GHz的RFID-SIM卡。除了這兩大類主流形態外,還有通過二維碼識別、條碼識別等非接支付方式,但由于其缺乏客戶身份有效識別及安全控制手段,無法得到金融行業的支持,而僅能用于個別行業的應用。

  1、外置卡。

  外置卡產品是通過將具備金融功能的IC卡芯片置入小型銀行卡中,通過非接方式實現近場客戶信息識別、傳輸與交易確認的金融載體,一般通過粘貼或掛墜的形式實現與手機的一體。這種產品不是真正意義的手機支付產品,它可以看作是異型金融IC卡。該形態的典型產品是中國移動與浦發銀行聯合開發的“中國移動浦發銀行借貸合一聯名卡”。該卡由手機貼片(掛墜卡)與一張標準金融磁條卡組成,其手機貼片卡部分是通過粘合或掛墜的方式與手機結合,并通過后臺系統控制實現手機號碼與銀行卡號的軟綁定。

  該產品形態的優勢體現在:產品使用門檻低,市場接受度高,用戶不需更換手機號碼,不需更換手機或SIM卡;產品成本低,市場拓展速度快,銀行可直接通過贈送方式快速拓展獲取客戶。該產品形態的劣勢體現在卡片與手機沒有信息交互通道,只能以預制卡的形式面向用戶,這就給后期各類應用的加載帶來較大困難,用戶必須前往銀行柜面或企業窗口進行優化升級。

  2,SIMpass卡。

  SIMpass卡是一種可加載金融功能的SIM卡,支持接觸與非接觸兩個工作接口,接觸界面實現SIM卡功能,非接觸界面實現支付功能。該產品的典型代表是工商銀行于20xx年與深圳聯通推出的“手機支付信用卡”。該卡將符合PBOC2.0標準的貸記賬戶加載于非接觸界面上,并保持原有運營商SIM卡功能,從而實現手機金融支付功能。該產品初期不具備金融信息與手機的交互功能,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SIMpass卡這種產品形態已經具備空中開卡和空中圈存的功能。

  該產品形態的優勢體現在:可利用手機網絡實現信息交互,有利于行業多應用的加載,為跨行業整合提供有利武器;與手機SIM卡形式合為一體,為移動運營商提供金融增值服務,提高運營商客戶粘性,有利于得到運營商的大力支持。該產品形態的劣勢主要有產品工藝要求高,產能較低,產品損壞率高等。

  3,NFC手機。

  NFC手機是將具備NFC功能的模塊內置于手機中,通過手機電池供電,實現近距離非接信息傳輸的產品形態。該形態存在三種方式:NFC全手機、NFC-SWP和NFC-SD,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在于可承載金融應用的安全芯片的位置。目前,我國銀聯公司于20xx年與建設銀行合作推出一款SD卡近場支付手機產品,就是NFC-SD的應用,這一方案是將安全芯片內置于SD卡中,并通過定制專屬手機實現交易信息的傳遞。NFC-SWP形式國內還沒有產品,主要在歐洲、日本和韓國應用較為廣泛。NFC全手機模式僅有Google和花旗銀行在進行嘗試。

  NFC手機的優勢體現在:手機支付的終極產品形態,實現手機與支付的無縫整合,既可以通過手機實現近場支付,也可以通過手機完成遠程支付。該產品的劣勢體現在:客戶需更換手機,使用門檻很高;涉及產業鏈較長,整合難度較大,需要資源大規模投入研發和產品生產環節。

  4,RFID-SIM卡。

  RFID-SIM卡是雙界面智能卡技術向手機領域滲透的產品,實質上是一種新的手機SIM卡。RFID-SIM卡同樣具備接觸界面和非接觸界面,其功能與SIM-pass卡一致,但采用的是2.4GHz的射頻技術。該產品最大特點就是與傳統手機SIM卡大小一樣,但可以通過空中下載等技術實現金融應用密鑰傳輸,可隨時加載行業應用。電信運營商是該產品的主導者,特別是中國移動。該產品形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成本低,產業鏈簡單,易形成產業規模。但是從產品外在形式來看,這是一張手機SIM卡,其主導權完全在運營商手上,對于銀行來說,失去了直接接觸客戶的機會,這不一定對銀行有力,因此,該產品形態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行業監管政策和國家標準的確定。

  三、手機近場支付的產品功能分析手機近場支付集成銀行卡、公交卡和電子鑰匙等功能,而且通過智能IC卡的復合應用功能,可以加載各種行業應用,產品功能覆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據目前市場上的手機支付產品,本文總結其功能有兩大方面:支付功能和行業應用。各功能具體應用和優劣勢分析見表1。

  四、我國銀行業產品策略定性分析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的核心價值在于實現流通領域內快捷支付,這既體現了傳統銀行卡業務的功能,又展見了一種新型支付載體的`特征。正是由于這種新型載本的出現,為銀行業跨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機會。

  通過對手機近場支付產品形態和功能的分析,并吉合銀行業個人金融市場發展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提東出基于收單業務規模、銀行渠道規模和用戶結構規莫的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產品策略。

  第一、收單業務結構和規模。

  手機近場支付是傳統銀行卡業務的延伸,其最大內市場吸引力為快捷,方便。其產品策略與銀行收單業務的發展規模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各商業銀行的收單業務模式、收單POS數量多少、收單手續費高低、商戶類型等,都決定著手機近場支付的產品策略。

  首先,從收單業務模式來看,商業銀行有兩類:直聯模式和間聯模式。兩者的區別在于:第一、審批效率不同,直聯模式商戶是否入網的審批權在銀聯,批改效率較低,間接模式的審批權在商行,審批效率較高;第二、手續費高低,直聯模式的費率執行統一標準,市場競爭力較弱,但間聯模式,商業銀行可靈活設定,更具市場競爭力;第三、間聯模式能使商業銀行獲得收單行全部收益,從而能較大幅度地增加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第四、間聯模式和直聯模式,商業銀行投入的資源規模不同,間聯模式需有收單業務團隊,直聯模式則無需團隊建設。手機近場支付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的POS環境進行改造,我國現有POS受理環境以支持磁條卡為主,非接POS的改造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商業銀行在選擇手機近場支付產品策略時,必須考慮自身收單業務的模式。如果以直聯模式為主,應選擇便于與銀聯系統對接的產品形態以及更集中于支付上的產品功能。如果以間聯模式為主,產品形態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考慮,并可加載支付功能和行業應用。

  其次,從收單POS數量或POS市場占有率來看,數量大、占有率高的,行業覆蓋適合快速消費的,在改變非接市場的同時,大力推廣SIMpass和NFC手機模式,這樣的受理市場具備較大的吸引力,用戶更愿意付出更高成本;POS數量小、市場占有率低的,行業覆蓋沒有明顯特征的,大力推廣外置卡,這樣用戶付出成本低,通過簡單整合借助銀聯收單環境進行共享。

  第二、渠道結構和規模。

  渠道規模是商業銀行發展個人金融市場業務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渠道規模不僅體現在渠道數量上,渠道形式多樣化也是規模化的重要體現。目前,商業銀行的主要渠道類型有:營業網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以及自助設備。衡量各商業銀行渠道數量的指標有.:分支行數量、全國覆蓋范圍、網上銀行客戶使用量、手機銀行客戶使用量,電話銀行使用量、自助設備使用量等。

  綜合考慮渠道數量和渠道類型,渠道規模大的可采取SIMpass或外置卡產品形態以及強化支付功能,這樣便于客戶受理和后續服務;渠道規模小的,可采取NFC手機或RFID-SIM產品形態,并通過豐富產品功能來彌補渠道不足,方便客戶服務,同時也可以借助運營商的強大渠道規模效應。

  第三、用戶結構和規模。

  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特殊性,我國商業銀行有不同的用戶結構和規模,衡量商業銀行用戶結構和規模的因素主要有年發卡量、存量客戶數、年新增客戶量、高端客戶比例以及代發客戶占比等。

  結合手機近場支付的產品特吐,商業銀行存量客戶大,高端客戶比例較高的考慮采用NFC產品形態,并通過企業代發實現手機近場支付從基本支付功能到行業應用功能的實現;商業銀行存量客戶少,高端客戶比例低,考慮采用外置卡或RFID-SIM卡的產品形態,并重點實現支付功能的電子現金或借記功能,以滿足客戶日常需要,并通過簡化產品功能,實現客戶快速獲取。

  五、結束語

  隨著銀行業競爭的逐漸激烈以及我國監管政策的調整,商業銀行改革的步伐日趨加快,特別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壓力越來越大。各類商業銀行都制定了轉型戰略,而轉型的方向均是重點發展個人金融市場業務,以便獲得更大的客戶規模和中間業務收入,而手機近場支付業務以其獨有的產品特性成為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國商業銀行制定手機近場支付的產品策略,要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戰略目標,選擇合適的產品形態和實現功能。由于手機近場支付業務才剛起步,缺乏一些發展數據的分析,本文僅能從定性角度淺析手機近場支付業務的產品策略。但商業銀行應吸取在網上支付業務領域被第三方支付公司搶占大量市場份額的教訓,充分利用銀行的信用中介地位,在手機支付業務領域加大發展力度,擴大支付商戶,豐富支付應用,拓展支付市場。各商業銀行也應積極主動地和運營商合作,借助其渠道和客戶資源優勢,主導以銀行賬戶作為支付結算賬戶的手機支付模式。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2

  一、前言

  對農村商業銀行而言,企業文化是快速前行的強大引擎,是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所在。近年來,金融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農村商業銀行通過自身的改革提升以及準確的市場定位,服務三農、助力國民經濟的作用日益凸顯,無論是發展模式、經營理念都和過去了有了明顯的不同。商業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使得原有的價值觀、道德觀和經營觀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新型試下的新任務、新困難,農村商業銀行要想和四大銀行、眾多商業銀行鼎足而立,企業文化建設堪稱一條捷徑。

  二、當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現狀

  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已經使農村商業銀行逐步意識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發展現狀而言,依舊不容樂觀。事實上,企業文化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作用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挖掘。1.認識存在局限性。很多農村商業銀行認為企業文化可有可無,對企業文化的內涵還僅僅停留在銀行的建筑、裝潢、設施等表層的硬文化,沒有從組織結構、規章制度等管理層文化以及企業精神這一核心層面去深入理解企業文化。2.管理存在局限性。受制于對企業文化認識不深刻這一不利因素,部分農村商業銀行簡單地把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混為一談,認為只要開會傳達會議精神、印發有關書面材料就是宣傳了企業文化,只要抓好企業精神文明就是管理好了企業文化。3.措施存在局限性。企業文化的實施,既要求員工遵守企業規定的各種工作守則、規章制度等,又要求對企業文化的認同與傳承。當前一些農村商業銀行構建企業文化體時,實施路徑還有待完善和加強,存在缺乏必要的約束制度、重視程度遠遠不能匹配以及考核方式傳統落伍等問題。

  三、企業文化對農村商業銀行的積極作用

  企業文化對農村商業銀行的支撐和推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向:1.企業文化是農村商業銀行對外形象展示的平臺和介質。企業文化構建的是否完備充分,直接影響到農村商業印象在市場領域、經濟環境和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農村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銀行外部形象的塑造與提升。銀行從打造企業文化入手,通過銀行理財產品、一線柜員服務、網點形象以及各類廣告媒體,充分展示了農村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管理風格和員工精神風貌,既可以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客戶的肯定,又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2.企業文化是凝聚共識、匯集認識的抓手。優秀的企業文化展示了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用人策略,可以提升員工對農村商業銀行忠誠度和榮譽感,促使員工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從而將個人的聰明才智充分用于銀行發展的目標上,調動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形成合力,能夠振奮人心、凝聚力量,提升效益、進而推動員工和企業的共同進步,產生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企業文化是農村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內涵。金融行業,專業性、技術性很強,因而人才的重要性值得高度重視,而培養人才恰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唯有將優秀的企業文化傳承發展下去,才能夠構建起銀行業持續發展的基石,迸發出強勁的競爭力。農村商業銀行一旦擁有了更好更強大的企業文化,就有資格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強化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施路徑

  1.全面認識、充分了解企業文化的積極作用。一方面,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對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作用,從根本上理解企業文化對商業銀行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從表層的硬文化到中層的制度文化,再到內層的企業精神這三個層面詳細理解企業文化,深刻領會企業文化的內涵。2.不斷完善、逐步擴寬企業文化的涵蓋范圍。農村商業銀行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同樣是文化制度、發展理念不斷完善提升的過程。要制定一套嚴謹的行為規范,包括制度制定、管理辦法、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等諸多方面,不斷完善企業文化的內容。同時,結合金融行業特色和服務三農的定位,打造行業特征鮮明的企業文化。3.全面宣傳、大力渲染企業文化的發展氛圍。農村商業銀行要不斷加強對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通過會議、培訓、宣傳欄、內刊、板報、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達到宣傳企業文化的目的。

  五、結束語

  企業文化的構建涉及人員多、范圍廣,無法一蹴而就。對于金融發展,尤其是農村金融發展有著獨特意義的農村商業銀行,要想更好的履行職責,開拓發展,必須通過構建優良的企業文化提升形象,不斷凝聚發展共識,進而實現行業、網點和人員的共同進步。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3

  1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轉變經營戰略,提升客戶營銷服務理念

  商業銀行必須充分認識個人金融業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轉換經營觀念,調整經營戰略,真正把個人金融業務當作主要業務來抓,將信貸投放由支持生產為主轉變為支持生產與消費并重,把服務對象由企業為主轉變為企業與消費者個人并重,并盡快改變過去的運作程序和服務方式。樹立以個人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和服務意識,認真研究個人金融業務的運行規律和特點,科學設計個人金融業務的運作模式及所采用的手段,使個人金融業務朝著健康、高效的軌道發展。同時,采取適當手段和策略,加強營銷管理。通過對環境的客觀分析,通過細分市場,選擇適當的目標市場和發展戰略,并針對不同的市場采用不同的產品、定價、分銷和促銷策略。

  2拓展業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

  2.1加快實現個人金融業務的戰略轉型。突破以傳統儲蓄為核心產品的業務體系,橫向全面整合,縱向深度開發,全面拓展個人存貸款業務、中問代理業務、個人理財以及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商務等新興業務,加快構建以綜合賬戶為依托,以個人理財為核心的復合型、多功能、電子化的個人金融業務產品體系,培育明星產品,打造強勢品牌,以優質產品鏈創造新的利潤源。

  2.2提供個性化的金融商品。要根據不同階層、年齡、財產實力、生活習慣和人生需求等,多層次、多側面進行市場細化、制定相應營銷策略,適合不同客戶的需求,配套不同的金融產品進行營銷。當前要重點研究個人金融業務的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在資產業務方面主要是個人消費信貸,中間業務方面主要是代理業務、信用卡業務、咨詢、個人理財等業務。同時開展電話銀行、購債、外匯買賣等新業務.積極研究開發ATM自助轉賬交費等功能。要研究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引進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推行銀證通、個人支票、理財金賬戶等新金融業務、新金融產品,力爭與國際接軌。真正關心客戶所急,幫客戶所需,努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務。

  2.3逐步形成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的新模式。改變目前追求規模和市場份額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以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和保持銀行長期發展能力為目標的發展思路;改變以價格戰為主追求市場份額的市場營銷方式,注重建立低成本的銷售渠道,更多地采用外包等營銷方式,完善和擴大營銷渠道;注重以客戶為中心制定營銷策略,建立個人客戶經理制度,開展專業化銷售和交叉性銷售;在銀行組織結構逐步從層次結構向扁平化結構轉化時,以客戶為中心、市場為導向,再造個人金融業務流程,形成以個人金融業務為主線的組織架構,形成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的經營架構,實現個人金融業務的“一站式”服務。

  2.4樹立客戶是銀行資產的理念。銀行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拓寬業務領域,整合內部資源,釋放創新能量,提高創新效果,更好地滿足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履行對客戶的保密義務和盡職責任,為客戶提供專業、客觀和公平的意見,確保提供給客戶的金融產品符合其真實的需求;妥善解決與客戶之間的糾紛,提高金融創新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科學地建立銀行與客戶聯系的平臺;按照結構進行分層管理,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產品及服務,也能使銀行體現出更高的服務水準。

  3運用高新技術,加快網絡化進程

  3.1加快開發電子銀行體系。對系統中已有的金融服務品種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完善,使銀行不僅實現了全天候服務,以此滿足備類客戶的需求,提高了自身的競爭能力。應用高科技手段,使大量的個人金融業務處理由客戶借助營業網點的自助設備完成。增加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使全國范圍內的網點服務和自助銀行、網上銀行等虛擬服務有機結合。

  3.2加強技術創新工作。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子化服務水平的高低已成為個人金融業務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大對個人金融業務的科技投入和項目開發力度,使個人金融業務電子化服務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3.3加大自助服務系統建設。自助服務系統是直接提供交易服務的工具。完善自助服務系統可以彌補由于裁減網點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從國外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設施來看,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個人財務管理軟件和可視電話大有取代傳統銀行分支機構之勢,銀行已經大大改變了以往以機構網點為中心的個人服務形態,銀行不僅實現了不受時間、地理等限制的一天24小時、全年365天的全天候服務.以此滿足各類客戶的需求,而且大大降低了原來固定場所的運營成本,提高了自身的競爭能力。

  結論

  科學的政策+合理的制度+合格的人才=成功的個人金融業務。堅持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完善制度環境、優化業務和管理流程,加強個人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金融業務就能實現快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金融業的改革、滿足居民曰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商業銀行必須調整戰略發展定位,把握最佳調整階段和發展時機,借鑒國外先進經營管理經驗。合理配置相關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在個人金融業務方面發現和發掘自身的傳統優勢.整合服務渠道.理順經營機制,進入高貢獻度的個人金融業務領域,著力將中國商業銀行的個人金融業務領域發展壯大。

  致謝

  非常感謝導師 教授給予我的幫助。尤其是在整個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無論從論文的選題、提綱的擬定、確定研究方案以及篇章結構、理論指導、修改直至最后定稿的各個環節,都飽含了導師的心血。導師深厚的學術功底、嚴謹細致的治學精神以及謙遜、寬厚的為人,無不給予我深刻的啟迪和莫大的鞭策,同時也將深深地的影響我以后的學習、研究和工作,使我受益終身。師恩似海,我唯有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加倍努力,以更好的成績回報師恩。

  最后,向百忙中抽出時間審稿及參加本論文答辯的老師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李修平.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商界,20xx (5)

  [2]汪興龍,周青青.試論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現狀及拓展[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xx, (5)

  [3]張倩.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的思考[J].內蒙古電大學刊,20xx (12)

  [4]楊小力,楊林巖,周小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發展策略分析[J].生產力研究,20xx (6)

  [5]劉超.國外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J].商場現代化20xx(21)

  [6洪崇偉.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市場營銷研究[J].商場現代化,20xx(24)

  [7]孫桂.商業銀行功能優勢與個人金融業務創新策略[J].學術界,20xx (1)

  [8]曾慶海.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J].現代商業,20xx(20)

  [9]武振杉, 吳海燕, 張世芹.談商業銀行個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4

  近年來,金融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市場營銷成為商業銀行謀求發展和提高經營效益的必然選擇。目前,盡管我國的商業銀已對服務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近年來也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加大了市場營銷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營銷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無論是系統理論方面,還是在具體實踐方面,都還存在很多不足,需在借鑒西方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正確認識自身的狀況和特點,制定適應新環境的市場營銷策略。

  一、中國商業銀行的市場營銷現狀

  銀行市場營銷環境是指影響銀行市場營銷能力和目標的,而銀行營銷部門又難以控制的各項因素和力量的總稱。銀行市場營銷環境是企業進行市場營銷策劃和市場調研的重要內容。

  1市場營銷認識不到位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已對市場營銷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近年來也不斷采取各種營銷手段,開展各種營銷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多銀行往往只將市場營銷作為孤立的技巧、方法看待,而未將其看作是影響銀行全部經營理念的哲學,還未完全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很多商業銀行的營銷人員專業知識水平有限,總是從銀行的角度考慮,把推銷產品放在首位。在對客戶介紹相關項目服務時,一般只強調服務的益處,而沒有對客戶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適當的提示和講解。在經營策略上,雖然也借用了營銷概念,但往往把營銷簡單地當作推銷,零星使用廣告、宣傳、公關等方式,忽視了客戶真正的需求。

  2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和市場定位不準確,自主創新的品牌較少

  我國商業銀行缺乏從長遠角度來把握對市場的細分、選擇與定位,而是簡單地跟隨金融市場競爭的潮流被動零散地運用促銷、創新等營銷手段,缺乏對現實顧客和潛在顧客的需求特點及變化趨勢的系統分析,從而無法科學的進行市場細分和選擇目標市場,無法充分發掘和展示其在各種資源方面的優勢。目前,盡管我國商業銀行對營銷業務進行了創新,推出了不少新的金融產品,但推出的金融產品在業務功能、客戶定位上大致一樣,缺乏特色定位,使營銷行為趨于同化,形成獨特品牌的少,沒有在客戶心中形成一家銀行有別于其他銀行的獨特形象,使廣大客戶覺得無論到哪家銀行都一樣,影響了銀行的吸引力。

  3缺乏對目標客戶的研究,忽視服務的質量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所開展的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和各種銀行卡業務的實際應用效果并沒有事先預期的那樣好。最根本的原因是銀行不重視對目標客戶的研究,沒有根據客戶文化層次、消費水平以及潛在需求來細分市場,導致提供的產品針對性不強,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非常注重服務范圍的拓展,卻忽視了服務質量的提高。比如國內很多商業銀行在工作期間無視眾多顧客排隊等候取錢,明明有10個窗口卻只開4個左右來辦業務,拿存折的民眾只得在營業大廳苦等,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目前這種情況雖然會影起客戶的不滿,但卻別無選擇,但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外資銀行提供的高質量的服務,對國內商業銀行可能會造成巨大影響。

  4忽視形象經營的內涵建設

  隨著商業銀行競爭日趨加劇,越來越多的銀行重視形象經營,理性地架構自身的形象識別系統。例如,導入CI形象設計,統一標識、統一形象、規范員工行為等。但我國商業銀行在形象經營方面明顯地存在著將形象經營作為銀行的化妝品,而忽視內涵建設的問題,不能有效地把形象經營滲透或延伸到銀行組織內部,不能形成覆蓋經營管理各個方面、具有深厚底蘊的銀行企業文化,影響了商業銀行形象識別。

  二、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發展與對策

  1建立和完善面向客戶和市場的商業銀行市場營銷體系

  銀行市場營銷觀念的核心,是以金融產品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開發、設計、經營其產品和工具,以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最終獲取銀行的長期利益。銀行市場營銷和服務的基本思想,與一般的工商企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銀行所生產經營的是無形、靈活、不可分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寓產品營銷于服務之中。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鞏固和深化改革成果,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推動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轉變,積極推進現代金融體系和制度建設,有效發揮金融體系功能,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增強金融業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而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以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

  2正確定位,明確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目標

  目前,各家銀行片面追求高檔次,從內外裝修到經營產品的類型,統一向”高品位”看齊,把市場目標集中定位在大企業和高職高薪層的客戶層。然而,縱觀我國目前現狀,大型企業和高消費者仍只是少數,且這種狀況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改變。而金融企業的自身特點要求客戶具有極大的廣泛性和持久強勁的.存儲力。據此,金融企業應主要把市場目標定位在廣大中小企業和消費群占絕大多數的普通工薪層和中等收入者,同時,集中優勢資金兼顧大型企業和高薪層客戶,實行多層次定位。

  3推動業務轉型,實現產品創新,降低對傳統利差收入的依賴

  我國目前房地產行業及其他工業企業的還貸能力下降以及中國銀行業面臨的“金融脫媒”現象促使銀行業必須進行業務轉型,轉變傳統的以利差收入為主的單一經營模式,不斷推動新產品研發,拓展盈利渠道,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產品和戰略產品來減少對貸款業務的依賴,主動適應新的經營環境需要,不斷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商業銀行創新主要體現在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兩個方面。要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加強對儲蓄新業務的研究與開發,加快存款業務的多元化建設。同時,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特別是能形成自己獨特品牌的業務。商業銀行的服務必須順應虛擬化潮流和便捷的要求。商業銀行業務需要從柜臺服務、等客上門向3A(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服務轉變。必須把網點優勢轉化為網絡優勢。發展電子銀行業務,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營銷成本。另外,要通過信息網絡吸引客戶,在ATM、POS網絡中不斷推出個人理財業務、家庭銀行業務、工作地存取業務等。在工資批發業務上,利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等開展非常先進的銀行營銷業務,建立百貨公司型的“金融超市”,提高適應市場和客戶的能力。

  4搶抓高端客戶,引進高素質人才

  高端客戶具有資產雄厚、購買能力強、風險承受能力強等特點,其雄厚的資產不僅能夠增加負債,而且能為發展中間業務提供拓展空間,同時有貸款需求,為增加資產提供了新途徑。抓住高端客戶,同時發展了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一舉三得。搶抓高端客戶不僅是我國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競爭的重要資源,也是各商業銀行在同業占據領先優勢的先決條件。

  引進優秀人才,實行激勵機制。我國入世后,商業銀行的競爭不僅是業務競爭,更重要的是人才爭奪。近幾年來,由于用人機制等問題,國有商業銀行人才流失比較嚴重。為了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提高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國有銀行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吸收和留住優秀人才。同時,大力加強業務培訓和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銀行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小結

  我國商業銀行要向西方商業銀行學習,借鑒其先進的經驗,樹立正確的營銷觀念,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讓我國商業銀行的市場營銷邁上新臺階,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5

  商業銀行發展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的有利因素

  政策支持。我國連續十年將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鎖定在農業發展上,充分顯示了中央對“三農發展”的決心,也從宏觀層面上對農業發展提供了最大的動力支持。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信貸結構調整及貸款投向也提出了“兩個不低于”的要求,即要求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量不低于去年,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并要求商業銀行從信貸資源配置上給予涉農信貸強力支持。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三農”發展的提速,農業生產、農村建設在向現代化、產業化、科學化發展的方向上取得了顯著效果,農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進而引發了旺盛的農戶個人的消費、生產經營融資需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核心直指“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村發展活力”,將城鄉一體化作為加快“三農”發展的根本路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等農戶成為重點支持對象,更是為農村個人信貸金融服務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機。收益較高。隨著農村金融體制的逐步完善和規范、農業發展和農民信用意識及收入提高,涉農貸款已逐步擺脫政策性貸款的“特色”。近年來,一些銀行已在部分地區進行個人支農類貸款的試點,盡管推進程度不同,但個人支農貸款收益并不低于、甚至高于其它類個人貸款。數據顯示,20xx年某銀行個人支農貸款的收益率達8%,經濟資本回報率達到40%~50%左右。可以看出,個人支農類貸款具有良好的收益性,加之其巨大的市場需求,完全可以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之一。監管要求逐漸明確。隨著我國“三農”發展及農村金融建設的不斷推進,央行、銀監會對個人支農類貸款發展的監管要求更加細化、明確,陸續出臺了《農戶貸款管理辦法》及各項涉農貸款經營管理和統計要求,為涉農貸款的商業化運作、規范化經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的制約因素管理半徑不能有效覆蓋。多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營業網點布局均是以城市為核心,縣域營業網點設置非常少,近年雖將金融服務觸角逐步擴展到部分經濟較發達的縣、鎮,但縣域營業機構的占比仍不足,當前農村金融機構仍以農村信用社為主。沒有營業機構且農戶居住地域又很分散,或營業機構較少、離農戶太遠等,這些管理半徑不能有效覆蓋的問題,是商業銀行發展個人支農類貸款業務面臨的突出問題。個人支農類信貸產品設計較難。商業銀行傳統個人信貸產品設計是以“客戶信用+有效擔保”為核心的,人民銀行已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個人征信系統,城市居民也可提供足值、可上市交易的押品或提供信用良好、經濟實力較強的第三方保證人,這些都是信貸投放基本的風險緩釋手段。但是,支農類信貸產品卻不具備這些要素,大部分農戶無法提供較詳細的信用記錄或報告;農戶居住用地大多是不能正常流轉的集體用地、居住房屋價值較低,無法提供足值的押品,也無法提供有效擔保。如何設計風險相對可控的個人支農類信貸產品是商業銀行發展支農信貸服務急需解決的問題。風險管理要求相對較高。隨著我國金融體系建設日益規范完善,監管部門要求所有商業銀行必須納入新資本監管體系內,并對商業銀行提出了具體的監管指標體系和標準。但是,個人支農信貸業務與傳統個人信貸產品有很大差異,且業務發展尚處于啟動階段、歷史數據較少,如果按照新資本監管體系中PD、LGD等具體指標的評級管理是否合理、科學,還有待論證。因此,如何有效加強個人支農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如何確保個人支農信貸業務的發展符合先進監管體系要求等也是該業務發展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商業銀行發展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的建議

  試點推進,有效發展。當前,商業銀行個人支農信貸業務的發展應堅持試點推進的原則,選擇農業發展優勢地區或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集中區域,結合營業機構布局,確保管理半徑能夠有效覆蓋,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切忌全面鋪開;或者選擇農業資源豐富尚未有效開發、農業科技化發展具有成長性的企業或國家重點扶持的基礎農業、農產品區域,提前布局有利營業機構,主動向有支農信貸融資需求的客戶提供全面優惠的金融服務,積極儲備項目和客戶資源,逐步推進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的發展。專業化經營,差別化管理。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應和傳統個人信貸產品一樣,按照商業銀行已建立的規范完善的個貸業務經營體系運作,由專業從業人員按照專業化模式、專業化標準、流程化操作進行經營;農村金融是具有成長性也是具有挑戰性的特色業務領域,區域差異性較大、市場特色和需求也呈現多樣化、客戶群體行為特征也各有特點,因此,商業銀行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應堅持差別化管理原則,在充分的市場研究分析前提下,把握市場特色和規律,區分區域、信貸服務范圍、農戶特征和融資需求特點等多個維度,細分、細化管理要求,推進差別化管理標準和措施。突出靈活的支農信貸產品創新理念。商業銀行個人支農類信貸產品設計應遵循“小額、短期、適度授信”的零售信貸理念,產品創新應以“風險可控”為前提。在貸款方式上,要改變過去“押品至上”的理念,應根據農戶特點提供抵押、保證、信用、聯保、龍頭企業擔保、專業擔保公司擔保、質押、組合等多種方式;貸款額度應充分考慮農戶農業生產經營成本、資金需求的合理水平、償債能力、擔保方式和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科學合理的核定;貸款期限設計應與農戶種植(養殖)周期、農產品加工銷售周期相匹配等。同時,要積極鼓勵特色產品服務創新,區分不同區域、不同類別農產品、不同農戶,實行“一場一策、一區一策”標準,逐一形成有針對性的、差別化的信貸產品或服務方案。加強風險管理。要以“真實融資需求”把好農戶貸款準入關,認真執行貸款“三查”的`規定動作,準確把握風險點和風險要素,落實關鍵環節,實施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即包括對市場、各類農業行業等動態管理,確保貸款投放及經營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有效防范市場風險、系統性風險,也包括對機構、人員等具體經營情況的動態管理,確保業務經營操作規范,有效防范操作風險,杜絕違規操作;逐步建立符合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發展情況的監管指標,科學合理的落實新資本監管要求。把握個人支農類信貸業務的發展原則和方向。商業銀行應緊跟國家城鎮化建設發展步伐,以產業化、企業化經營的農業生產為方向,以“農戶經濟作物種植、標準化養殖、基地化養殖、現代化農產品加工”等生產經營需求作為業務切入點,以面向集中性農戶群體的批量化業務操作為主要模式,采取管理相對具有集中度、聯動效應較強的發展方向。加大對農戶信貸支持力度。堅持從農業產業鏈高端著手,大力扶持集約型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重點行業的集中性農戶群體,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的貸款比重;積極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高科技農業、生態農業、創匯農業,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拓展其產業鏈上下游農戶;重點關注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技術開發領域,大力支持配套科技型、服務型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中的農戶;繼續依托農業大省、基礎農作物主要產區,加大對規模化生產的農戶信貸支持力度。農業農村市場空間巨大,農村金融潛力無限,商業銀行應充分結合特色優勢,有選擇的探索支農信貸業務的市場領域和方向,不盲目鋪攤子,穩步推進中做到兼顧市場效益、風險可控。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6

  摘要: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居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和世界宏觀背景的影響下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蓬勃的發展態勢。本文通過結合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發展的背景,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海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優秀經驗,最終為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的發展提出一些可借鑒的創新發展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進入WTO后國際金融市場不斷的沖擊,我國自身市場經濟開放程度不斷的深化,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的完善,我國資本市場開始越發活躍起來。在當前大背景之下,我國商業銀行對于自身產品的創新、設計的速度開始不斷加快,個人理財業務已經成為了世界范圍內商業銀行與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行業之間競爭的主要戰場。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在飛速的提高著,為我國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我國居民風險意識、收入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個人理財業務風險低、收益固定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的不二之選。但是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起步較晚,依舊存在一些發展問題。通過創新發展走屬于中國商業銀行自己的一條道路將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市場當中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如何利用國際案例和我國現有資源狀況走屬于我國商業銀行自有的創新發展道路就成為一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的特點

  2.理財創新業務價值趨于公益性、專屬性。公益性理財業務成為了我國商業銀行創新發展的新途徑。在汶川地震之后,某商業銀行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建立了公益性個人理財業務,其從發行給顧客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當中拿出一部分,通過紅十字會捐獻給受災嚴重的地區,從而打響了“個人理財”這一銀行品牌。另外,以招商銀行“教師節個人理財計劃”也吹響了我國專屬性個人理財業務的號角,因其在這一理財產品中融入了中華美德的因素而立刻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和好評。

  3.趨于合理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我國商業銀行現有各種金融類個人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得到相應的規范。在2013年余額寶事件過后,我國銀監會、央行聯合五部委共同出臺了對預期年化收益率的相關規定,不斷的對市場進行調試和限制,讓我國商業銀行等其他從事個人理財業務的機構將其年化收益率降低到了原有的'40%至50%之間。從此,讓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4.產品收益短期化趨勢顯著。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所開發的財富計劃、方案已經開始走腳踏實地的路線,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而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開放適合擁有短期閑散資金的短期收益個人理財產品,其大多通過購買30天、50天或者70天等短于半年的1至3萬等數額不等的理財產品來吸引更多居民的關注。

  5.業務趨于分層服務,體現財富管理職能。我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走細分市場、細分產品的發展路線。將具有相同功能的個人理財產品萬法歸一,從而更加簡化了市場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另外,通過這種分層服務的方式,也可以更加切合個人理財業務的特點,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滿足更多客戶的不同需要。在傳統的僅僅針對高財富值需求的基礎上,又開發了具有低風險度忍受度的低層次財富值計劃,讓更多的客戶開始購買個人理財產品。

  二、海外地區所開展的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經驗

  我國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已經初具規模,但是相對于海外(例如,歐美地區、香港地區)的這一業務發展起步較晚,在銀行綜合業務當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少。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借鑒海外地區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優秀策略,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創新發展道路。

  1.“以服務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海外地區個人理財業務更加注重以服務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當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深化過程中,海外地區商業銀行非常注重對客戶心理模式、思維模式的研究,在個人理財業務當中植入了組織行為學的觀點,讓產品的設計、規劃更加符合個人的需求。只有讓客戶做到真心的滿意,才能夠獲得回頭客,取得產品的長足發展。

  2.客戶分類管理,優化市場地位。客戶分級、分層管理在海外市場當中具有更加優秀的案例。綜合性的服務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隨著購買個人理財產品人數的增多,那些趨于同質化的產品也不再能夠滿足每個不同背景人的需求。而海外市場將市場進行細分,對每一個人的背景和需求都進行仔細了解,進而設計方案,然后再逐級管理,這種方式是我國應當借鑒的。

  3.客戶關系管理制度的優勢。海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成功之處很多都在于對客戶關系的維護。客戶關系維護屬于營銷環節的售后反饋環節。其對于產品的改善、新產品的開發都擁有者巨大的作用。海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客戶關系維護的重點主要有:經常與客戶保持溝通;用戶對個人理財從業人員進行滿意度反饋;售后是否有再次購買期望等等。海外商業銀行將客戶關系維護做足了誠意,大多采用上門訪談的方式,不僅關心理財產品,而且關心客戶生活。

  4.重視員工培訓、人才培養。海外商業銀行對于員工培訓、人才梯隊培養是非常重視的。例如,在花旗銀行其組織結構當中就單獨設置了個人理財部門,而不是隸屬于客戶服務、市場營銷業務的附屬部門。將個人理財部門拿出來做,給予大量的資金支持,讓海外商業銀行在人才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擁有了更大的優勢。 5.更為靈活的自助服務系統。海外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功能,讓客戶能夠更加快速、方便地了解到個人理財業務的信息。其個人理財賬戶頁給予的宣傳營銷方案也非常簡單,一個收益計算器就解決了問題。對于中國來說,我國個人理財門戶也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廣告宣傳,讓客戶們看得一知半解,白白浪費了雙方時間,讓銀行損失了大量客戶。

  三、發展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的創新對策

  結合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發展的特點和海外商業銀行發展的經驗,作者在此部分為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出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一些對策。

  1.個人理財渠道創新。個人理財業務創立的初始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滿足更多人的真切需要。那么,我國個人理財業務也應當學習海外優秀案例賦予自身多元化發展渠道的功能。個人理財這項服務應當針對不同類型客戶,展開不同的市場影響方案,從而打開多渠道推廣的道路,滿足不同類型客戶需要。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直接營銷。直接營銷在于與顧客面對面的溝通,在面對面溝通之后,上門拜訪深入觀察客戶居住條件、生活需要也是獲得客戶青睞的關鍵;第二,線上營銷。互聯網的發展讓線上營銷成為銀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簡潔、直觀、明了的能讓客戶在短暫時間內一目了然,更能得到客戶青睞。

  2.個人理財產品創新。個人理財業務開展好壞的基礎在于產品的創新。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理財產品停留在最初始、最簡單的狀況下,開發符合民生、民策、民計的個人理財產品才能根植人心。例如,個人理財產品的創新可以將個人住房貸款、個人車貸、個人結婚等一系列能夠解決中國人心中夢想的問題相互結合,為客戶提供成本較低的個人理財產品。

  3.人理財制度創新。個人理財制度的創新是行業規范化的體現。在我國宏觀調控影響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年轉化收益率已經趨于平穩。那么,我國商業銀行應當抓住這一契機,立足新的起點,著力完善自身產品監管。對產品的設計、市場營銷、后期客戶關系維護、信息反饋等制度進行重新設計,努力實現“一條龍”服務。

  4.個人理財人才創新。個人理財業務領域需要的人才是復合型、綜合型人才。縱觀海外商業銀行的成功無不與其人才策略相關。我國商業銀行也應當積極效仿,設置屬于銀行自身的財富管理中心,就像當初單獨設立銀行信用卡中心一樣,給予這個部門足夠的重視。另外,對于從業人員的培訓,要更加注重綜合型素質的培養,不僅要擁有很好的公關、營銷能力,而且要具備管理、經濟、地理、房地產等知識。對于從業人員的培養還應當從單位企業文化培訓的角度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銀行從業人員專有化、特色化的特點。

  四、結語

  在吸納海外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優秀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我國商業銀行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市場需求狀況,通過結合創新個人理財渠道、創新個人理財產品、創新個人理財制度、創新個人理財人才這四個方面創新發展途徑能夠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國際個人理財業務當中的競爭力,并且建立起我國商業銀行的獨特個人理財業務優勢,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不斷走向國際化、世界化道路。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7

  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存在問題及對策

  觀點摘要: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在發展中存在著品種少、缺乏系統管理及專業人才,基層行領導業績考核機制無法激發其拓展中間業務積極性等問題,導致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水平較低。為此,作者建議在堅持業務品種多樣化、營銷高效化、服務人性化原則的基礎上,對外要加大中間業務的創新和宣傳力度,對內要健全機構、強化管理和考核,加快電子化建設,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內銀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所能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小,為尋求和擴大盈利的空間,各商業銀行將發展中間業務作為增強競爭力和收益的重要途徑。本文試就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予以探討。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不足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金融發展的歷史背景不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起點較低,范圍有限,與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已成為主業的現狀相比,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是中間業務品種少、手段單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中間業務主要集中在匯兌結算、票據承兌、投資咨詢、代理收付、代客理財、代理發行和兌付證券以及信用卡、信用證、押匯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上,而在利用其經濟金融信息、技術和人才等軟件因素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和高層次的服務方面還比較欠缺,尤其缺少咨詢服務類、投資融資類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類與金融現代化相適應的中間業務。

  二是運作不規范,缺乏完整系統的科學管理。目前,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沒有專門機構對中間業務的開發、運作進行系統管理,缺乏長遠規劃、協調與配合。在運作中,大部分商業銀行僅限于下達中間業務完成計劃,而對如何加強中間業務發展的組織、提高發展水平,還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和切實可行的操作程序,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投入不足,使基層行中間業務市場開拓中被動性強、難度大。

  三是專業人才及科技支撐力度不夠。中間業務涉及領域廣,知識面寬,需要掌握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等知識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無論在專業人才,還是在技術裝備和技術手段上,對中間業務發展支撐力度都不夠。既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與配套設備,又缺乏熟悉銀行業務及計算機、國際金融、投資、證券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相比,同商業銀行自身業務創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較大的差距。

  四是基層行領導班子業績考核機制無法激發拓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收入主要依靠存貸利差收入的大背景沒有改變,上級行對下級行的考核主要還是以存貸款規模為主,輔以資產質量的指標考核,而中間業務發展的快慢與好壞,對基層銀行領導班子業績考核影響不大,直接導致基層行管理人員對中間業務發展的巨大潛力重視不足。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對策

  1、加大發展中間業務的宣傳力度。中間業務既是銀行的服務費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鞏固和發展龐大客戶群的主要手段之一。商業銀行應廣泛了解社會對中間業務的需求,調查了解中間業務品種所依托的消費群,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業務。要投入人力和適當物力、財力宣傳中間業務,充分利用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的內部資料,通過信函等方式寄送宣傳資料,通過在月結單上打印宣傳文字,盡可能多地吸引客戶的注意,使中間業務的服務品種被越來越多的客戶所接受。

  2、健全機構,強化中間業務的管理。中間業務范圍大、跨度大,管理較為復雜,因此需要建立專門的機構組織、推動、協調和管理中間業務。這一機構負責與社會各職能部門的聯系,協調業務關系,負責全行中間業務新品種的研究、開發、設計、宣傳與推廣,以及全行業務的協調與管理等。農行目前成立的機構業務部門就是順應中間業務發展趨勢產生的。此外,還需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中間業務綜合考核體系,將開展中間業務的種類、數量、帶來的存款收入特別是直接的收益作為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年度責任目標一同進行考核,調動各級行領導和從業人員發展中間業務的積極性。

  3、加快中間業務電子化建設,尤其是計算機網絡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現有設備的'潛力,發揮其最大的效率。同時,要進一步開發服務項目,增加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進一步創新網上銀行業務,提高自身競爭能力,進一步完善創新電子轉帳、支付、清算系統,提高匯兌、結算等業務的服務效率,鞏固已有的市場份額。

  4、要重視和培養各類專業人才,為中間業務的發展提供支持。中間業務品種的廣泛性,要求從業人員要具備復合性、綜合性知識,具備多種適應工作的能力。因此,應注意培養一批具備金融、法律、財會、稅收、工程、企業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知識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專業管理和業務操作相兼容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5、要堅持中間業務創新。加強與券商的合作,加快發展證券市場上銀行中間業務,與券商開展銀行同業拆借、國債回購,以及代理發行、兌付、承銷政府債券,代理發行企業債券等;積極發展租賃業務,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回租租賃、經營租賃、杠桿租賃等業務;積極開展咨詢業務,充分發揮自身的信息和人才優勢對企業和個人開展有關資產管理、負債管理、風險管理、投資組合設計和家庭理財、估價等多種咨詢業務。建立以咨詢服務為核心的商業銀行信息管理和咨詢中心,在更高層次上發揮結算和代理業務功能,通過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最大限度地爭取客戶,開拓市場。

  6、發展中間業務要把握好幾個原則。一是業務品種多樣化。商業銀行經營網點要盡可能多地開辦中間業務,如押匯業務、信用卡、保管箱、咨詢服務、租賃、保險代理、證券回購、代客資金買賣等,在競爭策略上力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二是營銷高效化。簡化操作程序,推行套裝交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注重中間業務整體推進。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網點、人員以及本土化方面的優勢,建立起高效快捷的電子網絡,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三是服務人性化。改變傳統的銀行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方式,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實行個性化服務。農行金融超市實施開放式經營和“一站式”服務,就是人性化服務的一種,可以不斷推廣。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8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發展現狀及應對措施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較快,個人理財產品從種類、發行規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為一項前景廣闊的新興業務,個人理財產品的開展不僅誒商業銀行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和綜合收益,同時也為商業銀行維護和拓展高端客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對于我國銀行業經營嚴重同質化的現狀來講,大力發展個人理財產品也是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雖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在完善融資結構,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加快銀行經營轉型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市場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于提升和改善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的基本概念

  (一)個人理財的概念

  個人理財業務,又稱財富管理業務,是目前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國際上成熟的理財服務是指:銀行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分析客戶自身財務狀況,通過了解和發掘客戶需求,制定客戶財務管理目標和計劃,并幫助選擇金融產品以實現客戶理財目標的一系列服務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商業銀行運用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專業技術及廣泛的信息資源等優勢,根據客戶的財務狀況和具體需求,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除提供一般性信息咨詢外,還利用儲蓄、融資、銀行卡、個人支票、保管箱、保險、證券、外匯、基金、債券等各種理財工具,提出合適的理財方案,指導客戶如何安排收入和支出,通過個人資產的最佳配置,以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這些專業化服務表現為兩個性質:一種是顧問性:此時商業銀行充當理財顧問,向顧客提供咨詢:另一種是受托性質:此時商業銀行將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

  (二)個人理財產品的分類

  1. 債券型理財產品:債券型理財產品是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于貨幣市場,也投資企業債、企業短期融資券等信用類工具。從本文所選擇分析的建設銀行的利得盈債券、中國銀行的債市通和華夏銀行的華夏理財"增盈107號"人民幣364天債券型產品3種理財產品可以分析得出債券型理財產品的以下特點。商業銀行推出的`債券型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中央銀行票據等信用等級高、流動性強、風險小的產品,因此投資風險相對于其他三種理財產品風險最低。相對的低風險就意味的低收益,一般的債券型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只能達到2%-4%。投資者只能獲得一個相對于存款利率稍高的收益。客戶一般不能終止投資,同時期限也比較短。

  2. 信托型理財產品:固定收入信托型理財產品因保本保息,提供100%本金保障的基礎上,而且因為項目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率很穩定。收益高、穩定性好,是固定收入信托類理財產品的主要賣點。這類產品起點金額為5 萬元,期限一般在2年以下,現階段年化收益率為4%~6%,收益遠高于同期存款。客戶一般不能終止投資,一般信托型理財產品的期限在兩年左右。

  3. 掛鉤型理財產品:掛鉤型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如與匯率掛鉤、與利率掛鉤與港股掛購等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到期共了12775款。有8083款產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81%,其中,7946款產品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80款產品到期收益率超出最高預期收益率,57款產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在這57款未實現收益的理財產品中,有32款為掛鉤型產品,其中,掛鉤價格的16款,掛鉤的10款,掛鉤期貨的2款,掛鉤股票的3款,掛鉤基金的1款。掛鉤的結構性產品此次多數遭遇“滑鐵盧”,一家國有銀行的多款掛鉤黃金價格的產品均只實現了最低預期收益率,其中的一款黃金產品只實現了0.50%的最低收益率,與最高預期收益率相差5.00%。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發行的掛鉤石油期貨和黃金價格的結構性產品實現5.00%的收益率,與其公布的12.00%的最高預期收益率相差7.00%。掛型結構性理財產品,利率、匯率、指數、石油、黃金價格、股票??各類指標都成了投資掛鉤的對象,這類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人士提醒,盡管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會遠高于其他類型的產品,但是這類產品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條款設計也比較復雜,比較適合對特定投資市場有一定了解的專業投資者,并不適合普通投資者購買。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9

  摘要: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轄區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地方金融機構。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銀行就將其農村地區的網點改為信用合作社,這種由農民入股組成,實行入股社員民主管理的金融機構組成便是農村商業銀行最早的形式。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居民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服務需求越來越迫切。而我國農村地區長期形成的金融體系單一化和不成熟都促使農村金融網絡的亟待補充和完善,作為農村金融體系中堅力量的農村商業銀行則更需要加強管理以滿足農村經濟、金融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體系

  商業銀行是以經營存款、貸款以及支付結算業務獲取收益,實現利潤的金融機構。銀行的主要業務就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票據貼現等,因此發放貸款是是銀行一項非常重要的業務。雖然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銀行業務也不斷更新和拓展,但是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發放貸款掙取利息仍然是其一項主要業務收入。[2]然而,發放貸款具有與其他經營業務不同的風險特征,主要表現在銀行貸款將面臨不能預期的風險引起的貸款本金和利息不能收回的情況,而這種風險主要來源于貸款對象未來期間能否掙去足額的資金以償還銀行貸款,銀行不能直接對貸款對象的經營風險實施干預,只能通過事前預測和事中監督來判斷風險和降低風險。

  本文便以江西省安義農村商業銀行為例,分析農村商業銀行在貸款業務過程中面對不同的客戶對象所需承擔的風險以及如何針對客戶類別進行風險控制。

  一、安義農村商業銀行簡介

  安義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安義農商行”)是在原安義縣農村信用合作社基礎上改制成立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于20xx年1月18日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開業,是全省首批成立的農村商業銀行。安義農商行一直以占全縣金融機構30%左右的資金來源,發放了占全縣40%左右的貸款、60%多的工業園區企業貸款、80%多的全民創業貸款、90%多的農業貸款及98%的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在安義縣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全縣的銀行中,除了縣城所在地龍津鎮,國有四大銀行網點較多外,安義農商行在全縣范圍來看,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并且發揮了服務農村的特點,即在每個鄉鎮都有其營業網點。另外,該行網點分布對于促進自身發展也有明顯優勢,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民長期將農村合作社當成是他們自己的銀行,合作社發展到今天的農村合作銀行,農民群眾仍然對其具有很強的信任感和歸屬感,因而具有很強的存貸款粘性(即長期的業務往來,農民沒有意識和意愿轉向其他商業銀行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存貸款),農民的這一特性使得農村商業銀行能夠較其他銀行更容易在農村扎根和業務拓展。因此,安義農商行在全縣各鄉鎮的布局能夠很好的展開其日常業務。

  二、安義農商行營業模式

  安義農商行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其股份主要來源于少數法人股東集資建立,同時向外部吸收少量自然人股份和內部職工股份。銀行作為存貸款方的金融媒介,雖然可以經營多種組合投資來增強盈利水平,然而,作為土生土長在農村的農商銀行卻業務較為單一,通過掙取存貸款利息差成為其主要贏利模式。同時,農商銀行又具有其它銀行不同的存款對象與貸款對象,從而造成其區別于其它銀行不同的業務特征和貸款風險。通過了解其具體的存款來源能夠更好的了解長期存款與短期存款占銀行資金比重,而通過了解貸款對象則能夠更好的了解貸款風險類別,以下便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與貸款對象。

  (一)資金來源

  1.村鎮居民存款。作為村鎮地區的金融機構,安義農商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本鄉鎮的居民存款。農村地區,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民存貸款的主要來源,農民的意識中將農村信用社當成他們自己的銀行,因而形成了長期的業務往來。尤其是20世紀末安義縣出現的外出從事建材生意的熱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將其外出務工、經商所得存入安義農商行,由于農民的理財意識和理財能力較差,從而大部分農民年復一年的將全年的收入存于銀行,該部分資金具有長期性特點,從而保障了貸款支出。

  2.鄉村級政府的財政存款和事業單位存款。由于鄉鎮一級僅有安義農商行設置了營業網點,為了存取方便,政府及事業單位資金主要存放所在地農商銀行。雖然,該部分資金經常發生頻繁存取,但是仍然存在最低存款水平線,或者存在區間性定期存款,為銀行資金放貸提供了暫時性資金緩沖。

  3.支農扶持資金。近年來,國家對農村、農業、農民提供了大量資金扶持。該部分資金自上而下劃撥過程中最終由鄉級政府存于農商銀行,再進行具體分發。而安義縣大量農村勞動力在外務工,雖然政府通過農商銀行將資金轉入了農民個人戶頭,但是該部分資金仍然存放于銀行,只有小部分資金被在家務農的居民提現。因此,該部分資金也成為農商銀行的'放款資金來源。

  (二)貸款對象

  1.外出開辦廠房的農民企業家。安義縣自上世紀90年代部分農民外出做建材生意以來,積聚了數額不菲的財富,少部分人因此而開始建廠進行建材產品加工和銷售業務,由于個人資金不能完全滿足其業務需要,長期以來形成的國有銀行高門檻放貸條件限制了農民企業家 的貸款途徑。另外,農民企業家關系網的簡陋導致從戶籍所在地的農商銀行大額貸款便成為其主要的外部債務資金來源。該部分農民企業家貸款呈現出集中性貸款的特點,即每年

  春節期間企業家向銀行大量貸款以保障本年度經營發展所需資金。

  2.本地辦廠的農民企業家。前述安義縣經濟發展過程中引起的眾多實力雄厚的農民企業家外出辦廠。同時,安義縣政府近年來實施了多項招商引資舉措,通過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本地及外地企業家在本地辦廠以振興當地經濟,許多企業家不斷將向外投資轉入在本地辦廠,而業務面向全國。該部分企業家也將依靠安義銀行資金放貸推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3.農戶小額貸款。安義農商行作為農村商業銀行,其建立初衷是為了滿足本地農戶貸款需求,保障其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民向銀行貸款的數量將越來越少,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依然有一部分農民群眾需要依靠銀行貸款保障其生產生活。因此,部分農戶由于資金短缺也會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數額在幾百到上千不等。

  三、安義農商行貸款風險類別

  (一)空間差造成放貸銀行對資金放貸對象難以把控所引起的風險。

  伴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培育了一大批優秀的農民企業家。上世紀90年代末安義人民走出安義在全國各地做起建材生意,帶動了全縣經濟飛速發展,外出經商的浪潮激起許多農民企業家在外地辦廠,該部分在經商所在地很難向銀行貸款,基本上都依靠在安義農商行貸款,將資金用于外地投資。這就造成貸款銀行與貸款對象經營地存在空間差,銀行放貸具有很大的風險。雖然銀行可以考察貸前信用、貸方歷史貸款記錄以及貸方現有經濟狀況,但由于貸款收益及本金收益依靠是貸方未來財務狀況的充實與否,銀行很難通過監督貸款對象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來防范危險,因此該類貸款具有較強的風險。

  (二)政府扶持企業引起的銀行貸款風險。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行政手段對銀行的干預較頻繁,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不惜以行政命令手段要求銀行向特定企業或投資者提供貸款。然而,這種不完全依靠銀行風險防控的放貸方式難免加大銀行貸款風險。隨著安義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大批外地以及本地的企業家在安義開廠經營,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必然也要給投資商提供便利的貸款渠道,這樣有可能造成少部分不良資產占較大比重的企業或者資不抵債的企業向銀行惡性貸款,而銀行迫于政府壓力不得不承擔該類貸款所引起的貸款風險。

  (三)小額貸款中的農戶到期無力還款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促進農民增收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農民走上了小康之路,而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一部分農民處在貧困狀態,這部分群眾需要依靠銀行貸款來保障其生產生活.[3]安義農商行每年都要對農民生產資金進行放貸。這些農民大部分為家庭困難,不能夠依靠自身或者其他親戚朋友解決日常生活的人。因此,每年年初向銀行借款以按時按量做好農忙工作,待到農作物銷售之后將資金歸還銀行。這類貸款的收回依靠的是農民當年度能否有個好收成,難以依靠事前預測來判斷貸款收回可能性。

  四、農村商業銀行風險防控措施

  以上我們分析了安義農商行貸款過程中的主要風險類別,不同貸款方其引起的風險高低和風險管控難度具有其差異性。以下我們便針對不同貸款風險特征提出風險防控措施。

  (一)針對外出辦廠經商的農民企業家的貸款風險防控。

  由于該部分資金需求方其實際經營地并不在本地,銀行不能夠通過適時監督做出風險防范,良好的風險預測和控制便成為保障貸款收回的重要途徑。因此,一方面要在農民企業家提出貸款申請后,對其財產狀況進行詳細調查,針對其業務特征和經商所在地聘請專業人員對其經營發展潛力做評估,以預測的方式判斷其未來資金收回可能性。另一方面,農民企業家作為本地居民,銀行可以要求其提供貸款抵押或者保證人,抵押必須達到貸款條件,保證人應該具有一定的財產實力以保障貸款人不能足額還款時承擔保證責任。

  (二)針對本地辦廠的農民企業家的貸款風險防控。

  該部分企業家在其經營過程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促進其日常經營所需資金。在一般情況下,銀行能夠做好對其經營過程中風險識別,也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損失。這些途徑主要包括事前實地調查和事中做好監督。銀行真正難以控制的是企業在發展不利情況下,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預銀行貸款。此時銀行已不能單純的依靠對貸款對象進行資產審查確定是否貸款。銀行一方面應該不斷健全內部放貸制度,加強與政府溝通,以減少在不利情況下的貸款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貸款方提供保證人或者政府為貸款方尋求保證人的方式減少貸款風險。

  (三)針對農戶小額貸款的貸款風險防控。

  通常向銀行貸款的農戶財產實力較弱,難以依靠自身財產滿足生產經營。此時銀行作為農村金融的中堅力量,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向該部分農戶提供貸款。事前預測和財產審查不能作為貸款發放的考核指標。另一方面,即是農戶出現到期不能還款的情況,銀行也不能依靠強制措施用農戶其他生活必備財產償債。此時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來更好的促進困難農戶的增產增收,拓寬農戶增收渠道的方式來保障銀行按期收回貸款。另一方面,銀行可以要求農戶依靠親戚朋友的保證來借款。農村地區姻親關系濃厚,親朋之間的關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證農戶貸款。

  五、總 結

  銀行作為現代金融的中堅力量不可避免的承擔著較大風險,因此如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便成為銀行一直關注的焦點問題,而作為主要風險的貸款風險更是需要特別關注。當前我國銀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農村商業銀行基于立足農村、服務農村的理念,在從事存貸款業務過程也將不可避免的承擔著各種風險,鑒于農村商業銀行發揮的巨大作用,做好其風險防控以減少貸款風險尤為重要。[4]本文以安義農村商業銀行為例,在闡述其資金來源、貸款對象的基礎上,分析了安義農村商業銀行在其日常貸款中面對的不同類別的風險,并針對安義農村商業銀行在貸款過程中面對的不同的風險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意見,以期為推動農村商業銀行金融改革提出建設性意見,為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建言獻策。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0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概述;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原因并進行分析;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問題;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對策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商業銀行自身的原因、借款企業的原因、外部環境的原因、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信貸檔案資料漏缺嚴重、沒有嚴格執行貸款審貸分離制度、貸款“三查”制度不落實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本文從對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概述入手,分析國有商業銀行現代風險產生的原因,當前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對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制度的探討,進而提出防范信貸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信貸風險管理制度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概述

  信貸資產是商業銀行的主要金融業務,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主要是指在商業銀行經營信貸業務的風險總和,即商業銀行在經營貨幣和信用業務過程中,由于各種不利因素引起貨幣資金不能按時回流,不能保值的可能性。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原因并進行分析

  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紛繁復雜,從其產生來源可將信貸風險看作商業銀行自身原因,借款企業原因和外部環境的原因。

  (一)商業銀行自身的原因

  從銀行自身來看,是否能夠有效防范風險,主要取決于商業銀行化改革能否完善。自銀行商業化改革以來,圍繞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各商業銀行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特別是在控制和防范風險的發生上。都相應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規章制度,但由于這些改革沒有從根本上觸及產權制度,沒有真正解決責、權、利問題,因此造成銀行自身管理監督體系不科學,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降低不良貸款的時機。

  (二)借款企業的原因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是否能夠有效防范風險,主要取決于企業改革是否順利完成。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信貸資產中70%以上集中于原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它們改革成功與否和經營狀況是否好轉是信貸資產質量提高的基礎。

  (三)外部環境的原因

  首先。社會信用環境缺失。由于我國當前經濟正處于轉軌時期,社會信用體系沒有建立,社會上坑蒙拐騙,欠債不還,金融欺詐的'失信現象時有發生。其次,法制不健全。一系列與信貸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而且出臺的這些法律本身內容過于簡單,缺乏可操作性。

  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問題

  1.基礎管理工作薄弱,信貸檔案資料漏缺嚴重。主要表現為借款人和保證人的財務資料,貸款抵押憑證,貸后檢查報告,催收通知書等資料的漏缺。信貸檔案是銀行發放、管理、收回貸款這一完整過程的記錄,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僅對貸款的風險分析造成困難,也構成了依法收貸的障礙。

  2.沒有嚴格執行貸款審貸分離制度。主要表現在:審貸分離機構設置遲緩;審貸分離機構流于形式,如信貸人員常常在貸款審批欠已填好貸款合同、借據等法律文件和放款憑證,出現合同簽訂日期和貸款借據日期早于貸款審批日期,貸款金額和期限與審批金額和期限不同等現象。

  3.貸款“三查”制度不落實。主要表現為:一是貸前調查流于形式;二是貸中審查報送不嚴;三是貸后檢查對貸款人貸款使用情況跟蹤表面化,忽視對借款人貸后資信情況、抵押物、質押物的變化情況以及保證人經營情況和負債的變化進行跟蹤調查。

  4.貸款經辦人員法律知識薄弱,法律意識不強,貸款失去法律保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保證人主體資格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2)一些商業銀行未對抵押物、質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認真審查;(3)按照《擔保法》規定必須辦理抵押登記的,未按法律規定辦理抵押登記,造成抵押行為無效;(4)變更主合同主要條款,延長主債務的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債務人債務數額,未征得保證人同意,致使保證合同無效和部分無效;(5)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得規定,維護銀行得依法收貸權。

  5.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信貸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視對管理者的管理。主要表現在:(1)一些基層行長權力過大,監督約束機制沒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層行長亂批貸款、亂投資、亂擔保等;(2)貸款責任無法落實,最終導致無人負責,不了了。(3)行長經營目標考核辦法不科學,助長了行長經營上的短期行為。為了完成指標任務,不得不采取違規的做法。

  6.違規帳外經營嚴重。違規帳外經營是目前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其違規經營主要采取私設帳外帳,亂用科目,調整帳表和繞規模貸款等形式,并主要投向房地產公司或其他高風險受益領域。由于帳外經營是在隱蔽情況下進行的,這部分資產沒有處于有效的監督之下,甚至參與了違法犯罪活動,因而這部分信貸資產處于巨大的風險中。

  四、商業銀行信貸管理對策

  信貸資產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決定著銀行自身以至金融業能否生存發展,而且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防范信貸風險,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立足于標本兼治,我們應借鑒國際銀行業先進風險管理經驗,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信貸風險管理。

  首先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首先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要加快商業化進程,徹底地改革信貸管理體制,科學地制定貸款授權授信制度,不能簡單“一刀切”,靠犧牲基層活力單純求安全。其次要加強銀行內部管理。為了保證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穩定提高,應從注意銀行內部管理入手,堅持穩健的經營方針。還要優化我國商業銀行的外部經營環境,比如加快利率市場化,發展資本市場,以及盡快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此外還要提高員工素質,培育全員的風險控制氛圍。對于一個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人才是關鍵,商業銀行也不例外。

  解決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過高的問題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目前我們應努力做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加強銀行內部管理和優化我國商業銀行的外部經營環境的工作,逐步解決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過高問題。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1

  一、城市商業銀行發展歷史

  第一階段:城市商業銀行建立。城市信用合作社自成立伊始存在著資本金不充足、資產質量低、不良資產比率高等問題,為克服城市信用社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經營素質參差不齊的弱點,城市信用合作社開始合并為地方商業銀行。1995年6月22日,深圳城市合作商業銀行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城市商業合作銀行的誕生。

  第二階段: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1998年3月13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發出通知,將城市合作銀行改名為“xx市商業銀行”,簡稱“城市商業銀行”。

  第三階段:嘗試跨區域經營。上海銀行20xx年12月16日宣布,經中國銀監會審核,寧波銀監局已同意上海銀行在寧波籌建分行。中國銀監會表示,按照“扶優限劣”的原則,對于達到現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業銀行,將逐步允許其跨區域經營,中國城市商業銀行開始了跨區域經營的嘗試。

  二、制約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份額低

  中商情報網研究顯示,截至20xx年底,中國136家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1320億元,20xx~2008年間中國城市商業銀行資產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3.1%,存款余額33928億元,城商行總體和單體均實現資本達標;全年稅后利潤407億元。但是城市商業銀行依然不能與國有股份銀行相比較,其資本在銀行體系所占份額較低,所以其影響力比較低。

  (二)城市商業銀行歷史包袱沉重

  城市商業銀行承接了原城市信用社大量不良資產,背負了原城市信用社留下的沉重的資金包袱,先天不足,成為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的共同特征。出于防范風險的考慮,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均要求,本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巴塞爾委員會規定的8%的最低標準,否則,將對其經營活動進行限制。而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尚未達到8%的最低標準。

  (三)市場地位不清

  隨著規模和業務的擴張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部分城市商業銀行對市場定位和自身優勢認志不清,盲目地與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爭奪大企業、大項目,不僅背離了“市民銀行”的初衷,也使風險進一步增加。

  三、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措施

  (一)產權變更

  1.通過增資擴股調整原有的產權結構。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抵御經營風險能力的增強,必須擴大實收資本,增大資本充足率;同時,調整資本的結構,增加企業和個人的持股比例,逐步降低地方財政在其中的持股比例,從而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2.通過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來改善產權結構。戰略投資者的持股期是比較長的,會所持股城市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對公司的經營進行監督,董事會的成員也不再由政府壟斷,公司治理將得到改善。

  (二)關注中小企業

  大多的城市商業銀行資本規模較小,在大項目上難以與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抗衡,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中卻有優勢。城市商業銀行對地方的企業比較了解,擁有信息的優勢,貸款比較容易監管,可以迅速的為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

  (三)關注市民生活

  城市居民的`生活體現于細小的日常各種費用的支付,要求比較基礎,這與資本有限的城市商業銀行所能提夠的服務正好對應。根據本地區居民的生活以及消費習慣、理財習慣為本城鎮居民量身定制理財產品,在便利了城鎮居民的同時,提升城市商業銀行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在當地的金融市場中獲取客觀的利潤。

  (四)探索跨區域發展

  城市商業銀行的跨區域經營不應該是為了單純的跨區域經營而跨區域經營,而應該是為了本城市居民和企業的需要而進行跨區域經營。城市商業銀行迫切要求通過資本和資產的重組,實現資源的整合。在跨區域經營方面,通過兼并、收購的方式實現產權結構的調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2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必要性,全面推進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大支持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發展的建議,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小微企業在就業、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率,創新,減少貧困和增加社會機會等領域都發揮更重要作用。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小微企業;對策

  一、發展小微企業必要性

  (一)履行社會責任的需要

  1. 發展小微企業是國有商業銀行軟競爭力的重要內涵。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即是從社會和倫理的角度對傳統企業目的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結果,其目的在于追求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共同利益的協調發展。依據該理論,不能以為股東賺取多少利潤及向國家繳納了多少稅收衡量一個企業優劣的標準,而是擴展到能否自覺保障員工權益、關心環境和生態、參與社區發展等方面。按照目前學界對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的界定,商業銀行社會責任為商業銀行在維護股東利益的基礎上對社會、客戶以及國家金融穩定、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而負有的法律和道德責任。作為特殊的公眾企業,我國商業銀行在參與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更加重視履行社會責任這一問題,把承擔社會責任看成是建設和諧社會背景下銀行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約束,看成是國有商業銀行軟競爭力的重要內涵。

  2.小微企業在就業、經濟增長,提高生產率,創新,減少貧困和增加社會機會等領域都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在“后危機”時期,小微企業依然是解決“保增長、保就業、調結構”重要力量。而小微企業當前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融資相對較難,資金短缺已對正常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困難是國有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在要求。

  (二)戰略業務轉型的需要

  1.大客戶貢獻度下降速度加快,銀行盈利空間逐步縮小。從近年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的結構分析了解,主要是依托大客戶,其貸款利率基本上都是在央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10%,除去各項資金成本,單靠存貸利差各家銀行收益甚微。繼續通過依托大客戶維持盈利能力高速增長的局面難以再現。

  2.小微企業貢獻度相對較大。目前小微企業市場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對銀行的貢獻度隨著銀行風險控制能力的提高正在逐步上升,日益成為國有商業銀行調整結構、增加競爭力、實現穩定發展的戰略選擇。

  二、國有商業銀行推進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存在問題

  (一)缺乏與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相匹配的人員。小微企業業務從產品營銷、業務辦理、和業績 考核與傳統的信貸業務有很大的區別,要從現有人員或對外招聘找到適宜人選并非易事,很多相關員工能力的培養、流程的熟悉、特別是固有觀念的轉變都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

  (二)產品創新不夠,小微企業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難以實現批量營銷;二是新產品營銷運用程度不高,比如保理業務、小額無抵押業務等產品推進力度不夠。

  (三)市場營銷體系較為薄弱,聯動效果不佳。尚未真正建立上下聯動,搭建多層次、多渠道營銷保障平臺。

  (四)激勵考核力度不夠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小微企業激勵措施不夠明確,沒有針對小微企業制定一整套考核機制和辦法;二是人手少,重貸輕管現象嚴重。

  (五)相對大客戶而言,對小微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相關信息科技尚不能適應小微企業戰略發展和管理提升的要求,沒有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風險識別系統。

  三、國有商業銀行全面推進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幾點建議

  (一)加強小微企業組織機構及人員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小微企業經營中心規范化建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小微企業經營中心基礎建設、專職人員數量必須與業務快速發展的'內在要求相匹配,同時要做到崗位明確,職能完善,分工清晰;二是加大小微企業專職人員配備力度,做好人員培養和職業生涯規劃。小微企業專職人員數量要和小微企業業務發展相匹配,做到“崗位到位、職能到位、人員到位”;三是加強培訓,提高小微企業信貸人員的工作能力。要把培養一支專業的小微企業業務人才隊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培訓資源、薪酬激勵、職業發展等方面予以傾斜。

  (二)抓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一是提高供應鏈融客戶小微企業支持力度。通過對轄內核心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的梳理,做好細分市場研究和推進;二是加強創新產品運用;三是推進產品組合營銷;四是拓寬擔保方式,特別是納入區政府再擔保網絡體系的擔保公司合作。

  (三)加強聯動,搭建多層次、多渠道營銷保障平臺。一是細分市場客戶,打造批量營銷服務平臺。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園區、行業協會、專業市場等小微企業管理和服務機構的對口銜接,進一步細分市場和客戶,積極探索大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市場營銷新模式;二是加強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增信機構的合作,建立支持保障平臺;三是加強營銷,建立目標客戶儲備庫。根據產品及其目標客戶群體特點,通過媒體宣傳、產品推介會、客戶座談會等多種方式,積極組織開展有針對性、豐富多彩的營銷活動建立小微企業客戶儲備庫。四是強化聯動,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四)加大資源配置和激勵考核和力度。一是制定專門的小微企業業務激勵考核機制和辦法。包括基礎管理、業務發展、資產質量、信貸結構調整等業務指標組成的綜合考核辦法;二是加大財務資源配置力度;三是實行準事業部考核辦法,對營銷團隊實行“買單制”考核與綜合經營計劃考核相結合方式。

  (五)全面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業務風險管控能力。一是加強對小微企業客戶按行業、客戶及實現渠道進行調研,并注重小微企業信貸客戶財務數據的收集、加工、存儲、預警、查詢;二是研究開發居于收集到小微企業財務數據的可以促進企業規范財務管理、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業務系統,為相關人員搭建了信息共享平臺;三是在貸款審批方面實施差別化的貸款審批方式和流程,提高小微企業服務效率。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3

  【摘要】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金融業的穩定與效率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與發展,由此決定了必須對金融業嚴加監管,保證金融體系的安全和有效運行。20xx年金融危機對美國金融業打擊頗重,迫使監管層開始反思以前的監管措施,積極尋找、創新新的監管方法。而我國也在此大環境下加強金融監管,防止出現類似風險。對于金融業,從某種意義上講信貸風險是其主要風險,而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主要業務之一,它承載著商業銀行盈利的使命。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除了留存部分準備金以外,都可用來發放貸款和對外投資。隨著經濟形勢的漸趨嚴峻,金融監管政策越來越嚴格,信貸業務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商業銀行要想獲得穩定增長的經濟效益,必須認清時勢,找準自己的發展道路,獲取最大的經營利潤。

  【關鍵詞】金融業;金融監管;商業銀行信貸業務

  1.當前我國銀行業發展狀況

  1.1我國銀行業經營數據

  美國次貸危機對于我國銀行業的影響總體上講不是很明顯,這幾年我國銀行業整體業務水平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速度。截至20xx年底,中國銀行業資產總額達到了95.3萬億元,20xx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后利潤8,991億元,同比增長34.5%,凈利息收入仍是我國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

  20xx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3.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2.1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0.9萬億元,比年初增加8.4萬億元,同比增長19.7%。短期貸款余額17.1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1%;中長期貸款余額30.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6.4萬億元,同比增長29.5%;個人消費貸款余額7.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9萬億元,同比增長35.5%;票據融資余額1.5萬億元,比年初減少9,046億元,同比下降37.8%。截至20xx年6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80.30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54.65萬億元。

  1.2當前經濟形勢下銀行業發展預期

  隨著通脹預期壓力的持續增大,結合近期銀監會頻繁出臺的監管新規,商業銀行面臨的監管環境將越來越嚴格,這給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發展帶來了挑戰。資本充足率、存貸比等對銀行業務的發展形成了制約因素,但是在貸款利率上調的情況下,信貸規模的減少對利息收入不會造成太大影響,20xx年中國銀行業會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勢頭,利潤增長穩定,商業銀行經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步伐將會有所加快。但是,資產業務的發展會受到抑制,資產質量問題也可能會有所暴露。

  2.我國金融監管機構及對銀行業監管內容

  金融監管機構是根據法律的規定對一國的金融體系進行監督管理的機構。其職責包括:按照規定監督管理金融市場,發布有關金融監督管理和業務的命令和規章,監督管理金融機構的合法合規運作等。金融監管能夠維持金融業健康運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減少銀行業的風險,保障存款人和投資者的利益,促進銀行業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基本確立了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體系框架,我國金融監管分別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個機構分別執行。

  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依法對人民幣流通、外匯的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金融市場活動的監管。銀監會的主要職責是統一監管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城鄉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等存款類金融機構,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通過審慎有效的監管,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其中,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是金融監管的重點。主要內容包括市場準入與機構合并、銀行業務范圍、風險控制、流動性管理、資本充足率、存款保護以及危機處理等方面。

  3.金融監管政策新推出的四大監管工具

  今年上半年監管部門推出了包括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撥備率和流動性在內的四大監管工具,這構成了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銀行業監管的新框架。具體到四個監管新工具:(1)在資本充足率方面,商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從現行的4%上調至6%,資本充足率保持8%不變。此外,銀行在正常年份還需要持有相應比例為2.5%的留存資本緩沖。而對于系統重要性銀行,除了上述底線要求,監管部門還另行設置了1%的附加資本要求。(2)在撥備覆蓋率的基礎上,引入動態貸款撥備率指標控制經營風險,初步監管指標設定為2.5%。無論商業銀行是否出現不良資產,只要投放信貸就必須計提撥備,這對商業銀行的約束更強。未達標的商業銀行需要計提大量撥備,但將會侵蝕利潤水平。(3)引入杠桿率監管指標,按照監管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銀行業杠桿率監管標準確定為不低于4%。(4)在現有流動性比率監管基礎上,引入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融資比率指標。

  4.在監管政策下如何更好的發展信貸業務

  1)提高存款總額,適應存貸比要求。存款是銀行負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銀行信貸業務的基礎,只有吸收更多的存款,銀行才能擴大貸款規模,獲取更多的利差收入,尤其在目前業務結構轉型期間,存款規模小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經營利潤,降低銀行整體競爭力。2)加強信貸業務經濟資本占用管理,優化資源配置。要及時了解、準確解讀國家經濟金融調整政策。密切關注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避免信息落后于市場而形成不必要的`風險,合理分配和選擇貸款行業,增加優勢行業的信貸規模。3)加強房地產信貸管理,防范政策和合規風險。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嚴格控制房地產貸款總量。加強對宏觀經濟金融調控政策和區域房地產市場的分析,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房地產行業信貸經營策略。4)加強信貸業務經濟資本占用管理,優化資源配置。運用經濟資本管理是銀行經營管理模式發生根本性轉變的表現,能夠促進銀行管理模式由傳統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約式、內涵式轉變。

  隨著經濟調控政策的出臺,信貸業務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而商業銀行肩負著補充企業流動性資金、防止企業資金鏈的斷裂以及為促進實體經濟復蘇提供信貸資金的重任。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對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作出積極及時的業務調整,在保證原有的營業狀況的情況下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完成各項業務的經營戰略調整。

  參考文獻:

  [1]李曉明、張江山:從緊貨幣政策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影響及其對策[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xx(3)。

  [2]劉勁:宏觀調控下的商業銀行經營戰略[J].廣東商學院學報,20xx(4)。

  [3]張月蘭: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下民營工業企業融資情況透視[J].新疆金融,20xx(1)。

  [4]戴國強:商業銀行經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4

  摘要:由于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場逐漸的壯大發展,使得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快速增加并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而國內各家銀行也相繼加快了拓展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步伐,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理財產品與服務,特別是在個人高凈值客戶市場和理財產品創新上展開了異常激烈的行業競爭。本文運用金融學理論相關知識,對高端客戶理財狀況的實際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總結出商業銀行在高端理財業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業務

  一、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穩步增長的跡象,內地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高凈值客戶。“十八大”中明確提出我國要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新變化,加快建立新的經濟發展體系,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擴大高端客戶規模,增加此類客戶的利潤貢獻度。那么如何適應市場的需求,滿足高端客戶的資產投資要求、提高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擴大市場規模,研究創新性的理財規劃方案將成為銀行考慮的重點。

  二、我國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理論概述

  (一)高端客戶理財的概念

  高端客戶①,即高凈值客戶,指政府部門、金融、鐵路、公路、電信、電力等壟斷性行業以及信譽度好、資金充足的企事業單位或者是大企業的高層人員。對于商業銀行的高端客戶,根據“帕雷托法則”可以理解為占客戶總數量的20%,但提供的利潤卻高達總利潤80%的客戶,這所謂20%的客戶即高凈值客戶。

  (二)我國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的特點

  2.特有的品牌認知度。商業銀行開展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的關鍵就是要讓客戶在體驗中不斷深化對品牌的感受,這也是進行財富管理業務的趨勢。各商業銀行逐漸完善自己的高端客戶品牌,呈現出完全競爭的態勢。例如中國銀行創立了“中銀財富管理”,交通銀行創立了“沃德財富”,浦發銀行創立了“浦發卓信”,光大銀行則創立了“陽光理財”等等。

  3.特別的理財目標。高端客戶理財業務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服務,它不僅滿足客戶當期需求,更要滿足客戶未來需求,幫助客戶合理安排之后的生活消費,實現財富累積。客戶需要的不僅是對某一階段的解決方案,更需要一生的整體解決方案,需要銀行提供系列化的專業服務。

  三、我國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發展現狀

  (一)我國高端客戶理財業務規模穩步增長

  (二)我國高端客戶理財產品現狀分析

  各商業銀行最初推出的理財產品盡管在種類、內容及收益方面不完全相同,但卻存在以下的'共性,這也正是現階段我國各商業銀行對于高凈值客戶提供理財產品的現狀。

  1.理財產品均設置有最低購買限額。一般來說,商業銀行推出各理財產品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均設置有不同的購買限額,面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限額也不同。正如表格所呈現出的:不同的銀行對自己的理財產品都規定有一定的最低限購金額。

  2.理財產品所對應的預期收益率水平較高。高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一般的理財產品略高。一般來說,高端理財產品中結構型理財產品其認購門檻比較低,預期收益率較其它類產品有明顯優勢,預計可達5.5%到6.5%。例如中信銀行的一款一年期理財產品“慧贏1557號”年化收益達到了5.85%,而一年期的定期利率卻只有3.0%。

  四、我國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結構單一,缺乏創新產品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往往大同小異,幾乎都是存款、證券、保險、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并沒有針對客戶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產品設計。雖然各銀行都提出了“貴賓理財”、“貼身理財”的業務發展理念,其建立的“金融超市”聲稱可以提供儲蓄、保險、基金、債券等“一站式”服務,但實際上只停留在概念的推廣和形象的宣傳之上。

  (二)客戶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的管理

  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的財富管理必須建立在對客戶信息檔案資料充分了解和完全掌握之上,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有利于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也有利于建立客戶信息資源的開發運用體系和金融產品信息反饋體系。

  (三)專業、個性化的理財顧問稀缺

  高端客戶的理財經理不僅要精通個人財富管理、企業財務管理,而且要熟悉國際金融市場及衍生金融品,對國家稅收政策、移民政策、信托計劃等要熟知,不僅需要有專業的知識,而且要有足夠的從業經驗。

  (四)理財業務風險約束機制差

  由于銀行忽視風險提示,對產品的風險揭示不具體、不醒目,對結構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缺乏透徹的解釋與分析,沒有結合產品揭示投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

  五、我國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業務發展的對策

  (一)不斷加強產品創新,豐富產品種類

  創新是事物生存與發展的根基,對于金融理財產品的發展同樣如此。因此,要加快對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理財產品及理財服務的創新工作。金融理財產品不僅要能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使客戶建立起對該產品的信任,而且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區別開來,設置技術壁壘,防止對手的不良模仿。進行產品組合創新,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金融需求。

  (二)創造客戶價值,提升客戶貢獻率

  在針對高端客戶進行關系管理的過程中,要體現出管理及服務的差別化特征。建立集中、統一的個人客戶信息檔案系統。進一步挖掘客戶潛在需求,對不同的客戶要實施差別化的定價策略,在此過程中,各商業銀行面向高端客戶可以提供利率優惠、信用卡年費優惠、貸款利率優惠等各種價格性優惠措施。

  (三)完善相關金融法律法規,強化理財服務的風險控制

  完善與個人金融業務有關的法律法規,使新業務的開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上發展。要建立個人客戶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做好個人信用風險管理工作。

  六、結語

  隨著富裕階層的不斷涌現,人們對于理財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尤其是資金相對富裕的高凈值客戶,對于財產的有效規劃成為理財的重中之重。對各商業銀行,高端客戶的利潤貢獻度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之下,做好高端客戶的維護,爭取這部分市場份額,成為商業銀行競爭的重點。一套完整、可操作的高端客戶理財方案,是吸引客戶較為有效的營銷方式。我國的商業銀行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市場的參與主體,需要通過發展多樣的理財業務,確保不同層次客戶的理財需求能夠得到有效配置。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15

  摘要:我國居民儲蓄的不斷攀升、負利率時代的持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促使理財產品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居民重要的投資理財渠道;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化,理財產品成為商業銀行新興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利潤增長點。然而銀行理財產品調整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首先就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簡要地進行了中美比較;然后剖析了嶄新市場環境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轉型路徑;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產品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個人理財業務;商業銀行;轉型路徑

  金融危機的頻繁發生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巨大影響,尤其對我國迅速發展的個人理財市場也敲響了警鐘。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復雜,形成了對個人理財業務的迫切需求,個人理財市場已經成為國內外眾多金融機構爭奪的重點。因此積極探索和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個人理財發展模式對我國金融機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美國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狀況

  美國個人金融服務大多設立專門的“代客理財”部門,主要有以下特點[1]:

  1.混業經營,理財產品多樣化。美國商業銀行以混業經營為主,大多是全能型商業銀行,既經營金融機構業務,也開展商業銀行業務,積極運用科技創新,推陳出新,滿足不同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產品類別包括銀行投資管理、保險、個人信托等各類金融服務,并提供有關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

  2.服務專業化、產品個性化。美國商業銀行一般會設置私人銀行部、客戶經理窗口及消費者銀行部三個理財服務部門,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服務對象。消費者銀行部的目標客戶為一般客戶,主要提供個人支票、信用卡貸款、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四類業務;客戶經理窗口的目標客戶為大眾富裕客戶,除上述四類業務外,還提供簡單的投資類和保險類產品。而私人銀行部是專門為高凈值的富裕客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理財產品和服務,包括家庭資產管理、環球財富保障計劃、退休計劃、遺產規劃等。此外,美國商業銀行為不同人生階段客戶提供了相應的理財服務種類,真正做到了理財方案的個性化。

  3.科技助推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美國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服務前,都會搜集有關客戶財務狀況和資金來源等資料,判斷客戶開展理財服務的能力和必要,了解客戶最新需求,為用戶提供及時、精準的服務,從而提高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和認同感,不斷開拓市場資源。數據挖掘、大數據、云計算與互聯網技術被廣泛運用于個人理財業務。互聯網理財的興起使得手機作為移動終端,成為商業銀行新的技術著力點。

  4.從業人員專業化、產品創新常態化。美國商業銀行以客戶為中心,集合會計師、律師、稅務師等專家的智慧,順勢而變,通常每隔一兩個月就會推出新的理財產品,極具時效性。產品設計開發上,善于運用專業技術團隊、國際先進經驗,開發出針對性強、適合消費者的產品。此外,創新還體現在業務處理程序上,美國商業銀行大量運用先進科技手段,大規模自動化處理,既節省客戶時間又降低服務成本,同時剩余人力資源配置于優質服務中去,進而爭取了更廣闊的盈利空間。

  5.市場營銷策略多元化。美國商業銀行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著力客戶關系的建立與管理。為了適應不同的客戶需求,商業銀行建立了多種營銷方式和渠道,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開展產品的設計和銷售活動,實現了銷售渠道多樣化。美國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營銷策略的重點是樹立品牌意識、建立統一品牌,卓越的品牌為理財產品營銷提供保障。

  二、國內個人理財產品市場的特點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速度迅猛,根據Wind數據,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從20xx年7876款增長到20xx年的66395款,年均增長率達到53.17%.這一發展態勢得益于國際金融危機為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創造了空間,股票、基金、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助推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需求的增加,銀行在理財產品方面的創新和競爭激烈催生了銀行理財產品空前繁榮的景象[2].但由于對理財產品、市場定位、目標客戶認識的模糊不清,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都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

  1. 忽視客戶調研,缺乏基礎數據。商業銀行曾經的壟斷地位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商業銀行管理中的慣性思維依然存在。相當一部分商業銀行仍然從自身利益出發,而不是立足于客戶需求考慮問題。常常是商業銀行依然高高在上,不能放下身價去充分認識客戶、了解客戶、扎扎實實做基礎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結果是針對客戶需求的調研數據頻繁出現在科研論文中,而不是商業銀行的市場報告里。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中,這種認識上的錯位使商業銀行并不擁有客戶需求的基礎數據,而此類數據正是挖掘潛在需求,創新產品所必需的。商業銀行不開展客戶調研,不重視基礎數據的獲取,這將會直接導致商業銀行失去客戶資源,甚至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未來可持續發展能力[3].

  2.產品整合簡單、機械。在分業經營監管模式下,國內商業銀行無法直接投資于銀行以外的市場,使得理財產品的開發受到很大的制約。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首先表現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類型趨同,即產品主要集中在傳統業務或已有產品的投資組合上,不僅選擇少,而且缺乏創新;而在衍生金融產品方面,缺少產品設計、運作平臺,也不具備衍生產品發展的平臺和對沖技術。其次表現為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定位相似,目標客戶群體基本相同,于是各商業銀行同臺競爭,只得依靠“價格戰”占領市場,造成了對于銀行利潤空間的擠壓。最后表現為商業銀行行為趨同,即銀行理財產品的推出總是呈現出“羊群現象”,產品跟風現象嚴重,創新動力不足,不利于全行業良好競爭秩序的建立。

  3.重視客戶增量,輕視質量提升。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績效考核以量定乾坤,質量把關被束之高閣。管理方式簡單粗放,營銷模式嚴重“功利化”.商業銀行對本行理財產品銷售人員往往缺乏有效管理,個人理財產品銷售人員資格考核、績效認定、職業培訓、跟蹤評價等管理制度不完善。理財產品銷售環節中諸多不規范行為可能對客戶的利益造成潛在威脅。現實表現為: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產品營銷過程中用帶有誘惑性、誤導性的言語渲染預期收益率,刻意淡化產品的固有缺陷,避而不談產品內在風險。結果導致:公眾無法真正了解理財產品風險狀況,無法相信宣傳的產品收益水平,于是對理財產品產生戒備心理,難以做出理性選擇,整個市場環境被扭曲。

  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轉型路徑

  1.經濟新常態下的轉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高速穩定增長,政府職能也發生了轉變。教育、醫療、養老等漸漸轉變為由個人來承擔,于是管理好一生的收入和資產、實現有效的財富積累,關乎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全社會需要共同努力,培養個人理財的主動性,倡導全民科學理財意識和投資理念,從微觀角度為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奠定物質基礎。

  中國加入WTO以后,外資銀行紛紛涌入,充分利用它們的競爭優勢,開展理財業務,贏得了大量優質客戶。由于我國個人理財業務處于初級階段,國內銀行必須搶占這一市場積極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處于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完全市場化和存款利率逐步放開的階段,最終利率的決定權將交給市場。在利率市場化大背景下,倒逼商業銀行由傳統存貸業務逐漸向中間業務靠攏,作為中間業務之一的理財業務則成為商業銀行角逐的新領域。

  綜上所述,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業務將是大勢所趨。當前地區經濟之間、不同市場之間關聯性與共融性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應該具有把握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能力,審時度勢地利用好經濟周期所帶來的機遇發展個人理財業務。

  2.互聯網+時代下的轉型。20xx年是互聯網金融興起的元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監管套利的結果,是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壟斷性供給與金融市場需求雙方博弈的產物。伴隨著電子商務與金融網絡化的深化,商業銀行開始網絡化、移動化經營,發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移動支付等業務。新的競爭環境下,各銀行應該推出自有電商平臺,以此實現商業銀行與企業和客戶的直接對接。自建電商平臺將成為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轉型的發力點。電商平臺在推廣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的同時,還能方便地收集交易數據,匯集居民與企業的真實信息,利用這些數據發現金融市場尚未得到滿足的金融需求,進而為個人理財產品設計與創新提供數據支持。

  此外,商業銀行可以建立直銷銀行,直銷銀行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型運作模式,目標群體是互聯網客戶,在戰略上與傳統銀行零售業務實現差異化。直銷銀行沒有線下的網點,客戶通過現代通訊技術獲取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因此直銷銀行縮短了商業銀行與客戶的距離,方便了客戶,他們能夠在線辦理所有的銀行業務,無需排隊等候。直銷銀行的業務拓展和營銷不以實體網點和物理柜臺為前提和基礎,具有人員精、機構少、成本小等顯著優勢。

  3.人口老齡化下的轉型。預計“十三五”后,中國將迎來老齡產業發展的高峰。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快、程度高、規模大,成為較早面臨老齡化發展中國家之一[4].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老齡金融往往具有后發優勢,將成為老齡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

  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于金融的需求是不同的。退休后的主要需求是現金收入管理、信托服務、財務咨詢等。此外,由于老年人活動范圍與心理特征的因素,他們對金融消費的便捷性以及產品的安全性、流動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對服務價格比較敏感,在服務中更需要得到心理關注和感情關懷。商業銀行應該結合老年人自身特點與需求,做好充分準備,開拓老年理財市場,滿足老年人在理財方面的巨大需求,積極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隨著養老理財概念的逐漸興起,銀行應該按照老年客戶需求來設計、研發金融產品,加強核心產品與輔助產品的分類管理,重點發展關聯性大、綜合服務功能強和附加值高的代理、理財及信息咨詢等業務,提高產品的綜合創利能力。

  四、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應對策略分析

  1.培育理財意識,優化理財市場。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推廣離不開全民理財意識的增強,居民參與個人理財的積極性離不開公平、透明和有序的金融市場。因此,商業銀行應該著眼長遠,而不是停留于短期的銷量上,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應該在營造良好的理財環境上做好功課。商業銀行應該借助自身行之有效的宣傳手段,借助各種媒體力量,加強理財產品宣傳和消費引導,吸引目標客戶認同理財產品。在與目標客戶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商業銀行借助了解和熟悉本地客戶、擁有一定人脈關系的優勢,為這些客戶盡快建立一整套市場營銷創新機制,建立目標客戶動態檔案跟蹤管理制度。最后商業銀行在充分了解客戶需求前提下,量身定制理財投資方案,推薦適合客戶實際需求的理財產品或產品組合[5].因此,商業銀行必須逐漸轉變意識,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從客戶的需求與利益出發,創新產品和服務,有差別、有選擇地進行產品和服務營銷,由大眾化產品向分層次服務轉變。

  2.強化理財產品的`品牌營銷。為在個人理財產品市場中建立競爭優勢,商業銀行需要有強烈的品牌和品牌銷售意識。商業銀行應該細分市場,找準市場定位。這要求商業銀行充分了解居民個人理財產品市場的現實需求與精準預判未來可能出現的潛在需求。商業銀行應該整合內部資源,打造產品創新的優勢領域,找準產品定位。由此,商業銀行能夠鎖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開展錯位競爭。商業銀行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財品牌以及超越客戶預期的特色創新產品及服務,提高客戶的認知度和美譽度,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產品和激烈的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在品牌建設方面,商業銀行還可以借助準確的服務定位和文化內涵,與客戶建立情感,從而贏取客戶的忠誠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場競爭力。

  3.培養人才,創新產品。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綜合型服務,從業人員不僅要有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商業銀行需要大力培養精英人才,在加強業務創新培訓的基礎上,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個人理財需求。對現有的理財業務人員加強培訓,鼓勵進修,提高他們的從業素養,培養一支高素質團隊、同時懂得各種投資市場知識、營銷技巧又熟悉客戶心理的理財隊伍,為各層次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創新是理財業務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加快理財業務創新,增加研發、服務投入,才能推出更多適應市場的產品、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總的來說,商業銀行要做到如下幾點:其一,樹立超前的經營理念,準確把握市場以及客戶的需求[6],尋找利潤增長點,并大力創新和研發新的產品、服務。通過這些產品、服務來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走向。其二,提升技術含量。商業銀行對高端客戶的個人理財服務越來越依賴于科學技術的支持,專業的財務軟件系統集成的高層次金融服務流程能夠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與此同時,銀行間的競爭,整合客戶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管理好客戶的信息,才能夠了解理財市場的動態,為產品創新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其三,整合資源,優化產品結構。市場細分是經營的前提,商業銀行應依據針對客戶群體,整合自身的資源,形成集合各種技術和管理能力的創新團隊,提升產品創新質量。

  參考文獻:

  [1]嚴群英。中美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比較及借鑒[J].金融經濟,20xx,(20):79-82.

  [2]陳家輝。中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現狀、問題及對策[D].廣州:暨南大學,20xx.

  [3]劉錚。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信息不對稱風險防范[J].財會通訊,20xx,(23):92-94.

  [4]路振家,董玉峰。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研究[J].時代金融,20xx,(30):82-84.

  [5]范平平。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外資,20xx,(4):30-32.

  [6]巴曙松。銀行理財產品發展的內在動力機制與風險管控研究[J].現代產業經濟,20xx,(5):15-19.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商業銀行發展論文02-28

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論文06-11

商業銀行理財發展相關論文06-11

商業銀行信貸發展管理的論文06-13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由之路論文06-10

商業銀行雇主品牌發展的可行性分析論文02-09

現代商業銀行發展與營銷創新的必要性論文02-03

基于仲裁思維探討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論文02-03

商業銀行發展綠色信貸業務的意義及對策論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