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論文合集15篇
在各領域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政治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政治論文1
一、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有所偏失
教學內容缺乏規范性,阻礙了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如一些教師無視學生的理論需求,在教學中,通常對講課主題“信手拈來”,想到什么講什么,完全脫離政治教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吊起學生的好奇心,但致使在政治理論方面的教學缺位。學生對教材內容不熟悉,對政治理論掌握不充分,給學生復習功課帶來極大的困難。
(二)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受傳統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在當下的初中、政治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仍以教師“板書+講述+練習”的方式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和方法雖然具備一定的傳統教學優勢,卻無法打造高效政治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進行教學,同樣,學生在被動接受的過程中,需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記錄并記憶相關理論知識。這樣,不僅未能有效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而且事倍功半,不利于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打造高效初中、政治課堂策略
針對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并以此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構建有效性課堂的基礎,也是前提。在初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的熱情和興趣。學生一旦培養起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學科的學習中,進而克服種種困難,最終高效學習。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將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論性強,且較為抽象的知識通過不同的情境創設轉化為更加有趣的知識,從而構建充滿趣味的有效性政治課堂。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與政治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特有的聲音、視頻、動畫等特點,創設政治情境,給予學生感官上的刺激體驗,吸引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之中。
(二)有效引導學生參與課堂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政治學科,參與教學課堂。然而,在目前的'政治課堂上,教師片面注重“教師的講授”,整節課從頭到尾幾乎都是教師主導、學生傾聽,沒有為學生留下自主探索與討論的空間。這種缺乏學生有效參與的課堂教學,對政治知識的傳輸及學生自主探究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沒有任何益處。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從學生的課堂參與深度、廣度及思維發展程度入手,積極發動他們有效參與課堂,以此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有效性課堂教學質量。
(三)不斷優化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情境創設、活動組織、鞏固練習,任何一個環節的設置都需要教師精心、合理地設計與安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設計需以學科特點為依據,有選擇性地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發動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有效性課堂參與度。通過對教學設計的不斷優化,促進學生對政治基礎知識、原理的掌握,使其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斷優化初中、政治教學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為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做準備。
初中政治論文2
情景教學是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情感共鳴作基礎,通過選用典型材料,創設特定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能較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知識再生能力和實踐能力。下面就如何創設情景教學談談筆者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開篇誘導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唱獨角戲,而應做服務員,為學生搭建表演平臺。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課堂資源,善于為學生創造、選擇條件,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筆者嘗試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游戲、討論等多種情境教學法,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熱情。其教學模式是:情境理論情境。情境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精選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首要條件,情境是教學的主線,要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課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選準情境,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環節來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情境。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其次,課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各種情境表演的有關準備工作。如:選好人、準備好道具并指導學生進行排練等。為了讓每次的情境教學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筆者在各教學班以自愿為原則成立了小品(角色等)表演小組,這樣就避免了情境教學“走過場”的情況發生,真正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二、鋪設情境,寓教于樂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教學時,讓“小品進課堂”,開展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態轉變為動態,引發學生的親切感與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從學生的表演來看,他們作了精心的安排,動了不少腦筋。通過表演和觀看,學生對禮貌待人的重要性及其社會效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巧設情境,突出重點
為了刺激學生學習重點內容的興奮點,筆者在教學時開課設問,創設情景,這樣能很快使學生渴望求知的心理處于“激發”狀態,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如:中學生應如何正確看待挫折,這既是八年級上冊(教科版)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為解決這一重難點教學問題,筆者巧設了如下情境:筆者拿來兩只雞蛋:一只是生的,另一只是熟的。兩只雞蛋先后與桌面相碰,一只馬上碎了,而另外一只卻安然無恙。于是請學生回答:從這種現象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接著,筆者繼續引導學生:這正如你們中學生,看起來各方面都挺好,卻經不起小小的挫折,一碰到挫折就手足無措,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被挫折所擊敗,其實,挫折本身也有積極意義。這樣,既使學生深刻了解到挫折的含義,又使學生更堅定了他們承受挫折、戰勝逆境的信心,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創設情境,自主學習
要使思想政治課鮮活起來,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筆者根據教學內容采取了小品表演、競賽、辯論、小組合作、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參與,讓學生嘗試新體驗。例如:教學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科版)“交友的智慧”時,如果只是簡單講述,學生缺乏情境體驗,效果就不會理想。在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編排了一個小品《三人行》,讓學生分別擔任事例中的角色,以小品形式表演出來,再引導學生小組討論。這種讓學生唱主角,把學生變成課本知識的直接參與者,演繹課文內容,既生動活潑,又能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及表演、演說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情境教學通過選用典型材料,創設特定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只要教師運用得當,就可改變學生“課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的現象,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政治論文3
一、人文精神培育的不足
(一)不能因材施教
在對初中學生培育人文精神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個人的心理以及性格,但是初中政治教師方式不能夠靈活變通,基本上不能進行因材施教,不能夠根據每個學生具體的個性來實現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政治教學,使得初中政治教學在人文精神的培養上顯得事倍功半,讓人文精神在給學生傳遞的渠道上出現了問題,使得傳遞渠道變得越來越狹窄。
(二)教學模式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初中政治教學活動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圍繞課本來進行,但是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引導學生提升社會化的文化修養,在教室中進行初中政治教學這種單一的模式,不僅顯得僵硬和枯燥,更是讓學生降低了對人文精神的感知,讓學生在政治教學中逐漸失去提升人文精神的興趣,很難達到預期的政治教學目的。
二、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活用教材內容
新的初中政治教材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區別,不僅增添了許多具有趣味性的內容,更是豐富了理論知識,加入了許多的漫畫、小故事、實際案例、名言警句、社會現象等,在所有的改變中,增添的人文內涵是初中政治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增加政治學科內涵和外延的重要內容。初中政治教師要能夠活用初中政治教材,能夠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依據,以總的教學目標為授課方向,以培育初中學生的人文精神為目的,來開展豐富多彩的初中政治教學,把課本以外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拓展課本的厚度和學生的認知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初中政治的積極性。這樣經過不斷地拓展教材,活用教材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人文精神,讓課本成為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載體。
(二)提升教師個人綜合素質
在培育學生人文精神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政治課本豐富的內容和大量的社會實例來講解,更需要通過教師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自身過硬的素質來引導學生。所以我們必須要注重提升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要通過自我學習和培訓提高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產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作為初中政治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教育教學手段,更需要擁有優秀的政治品格,崇高的道德品質,扎實的知識水平。能夠在日常政治教學中給學生做到表率,能夠以自身的人格感動學生,能夠用自己真實的情操感動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態度感染學生。另一方面政治教師需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政治話題,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實時動態,能夠對國際新形勢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能夠研究和挖掘其中隱含的問題,能夠提煉出自己看問題中的`具有教學意義的政治觀點,能夠塑造學生良好的世界觀,能夠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久而久之能夠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
(三)營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
培育學生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會初中政治理論知識,必須要有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營造出和諧的政治教學課堂,這是學生能夠學習人文精神的根本,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參與到政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能夠不斷地進行師生間的互動,能夠讓學生有序激烈地討論,使學生在一個自由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政治知識,把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方式變為學生主動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方式。初中學生感情比較豐富,如果在情感濃烈的課堂上進行學習,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人文精神的感知能力,能夠使得自身的情感得到升華,將會讓學生能夠進一步鍛煉和培養自己的思想素質。
(四)創設社會或者生活情境
在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創設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性的社會或者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學習和了解人文精神在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可以根據政治課本中特定的教學內容,制定和引入生動的具體實例,或者營造一個虛擬的社會或生活環境和場景,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人文精神,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政治課本中的教學內容,能夠加強教師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在選擇情景的時候教師必須要認真仔細篩選,挑選那些符合初中學生年齡特點,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培育學生人文精神的具有代表性的情景,要將那些不好的情景排除在外。另外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學生自己的情緒,能夠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掌握教學情境的每一個步驟,能夠在適當的時候聯系政治課本上的內容,真正讓情境教學服務于初中政治課堂。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黃金階段,我們要將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當成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政治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發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能夠創設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能夠讓初中政治課堂充滿人文精神,進而逐漸培育學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張向林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白塔中學
初中政治論文4
一、初中政治教學現狀
1.教學觀念有待創新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初中政治教師不但要具備充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要重視自身觀念的轉變。葉瀾教授提出:“中小學教師在將來的發展中,一定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充分理解教育的未來性、生命性、社會性的前提下,形成新的教育觀、學生觀、教育活動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政治教師只注重政治課本內容的學習,沒有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不注意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一些初中政治教師仍然主宰課堂,還沒有做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政治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思考的課堂,應該是學生展示自我價值的課堂。思想品德政治課不能只重視一些簡單觀念的講解,政治教師應該真正答疑解惑,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2.教學內容有待更新
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過于重視學科的完整性,從而教學內容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初中政治教學只圍繞初中政治課本組織教學,沒有結合當前社會上發生的各種時事,沒有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一些學生認為,政治學習對現實生活沒有影響,和現實生活沒有關系,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自然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通信和電腦網絡的迅速普及,學生可以利用多種渠道獲得當前信息,但初中學生思想尚未發展成熟,自制力較差,對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不能辨別真假。假如政治教師不能發揮政治課堂教學的作用,不能對學生做到正確引導,就必然會使部分學生信念動搖,阻礙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初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發揮作用,敢于大膽刪減和補充當前使用的教材,將與時展不符的內容刪掉,補充學生關心的'社會內容,如最新科技成果、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成就、國際時事熱點新聞等。另外,還應將初中政治學習內容融入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教學方法有待更新
初中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并不是短期內可以做到的,短時間內可以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初中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習慣應用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不能有效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前,部分政治教師信息素養能力不強,不能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作用,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陳舊。一些政治教師沒有改變教學內容,只是用投影儀代替黑板,用課件代替板書,雖然不再是教師本身的灌輸,但依然是應用電腦和課件灌輸。有的政治教師沒有研究教學目的,不能合理應用多媒體,只是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表現原來的教學內容。
二、初中政治教學改革策略
1.創新教育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中,強調“課程教學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這一觀念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主要工作任務是“課堂教學不再過分強調知識傳授,而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為掌握學習方法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政治教師不但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而且要放下要架子和地位,敢于學習學生的長處。每個學生都有思想,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不相同,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這些不同形成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導致不同認識和觀點的不斷摩擦與碰撞。學生經過認真思考,會產生新的觀點、新的認識、新的理解,這些內容對教師都會有巨大幫助,可以強化教學效果。
2.引入終身學習理論
初中思想政治課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選擇與當前生活緊密相關、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內容,充實課堂教學。政治課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而應該深入社會實踐,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應用于實踐生活當中,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在當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主要目的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當前社會生活緊密聯系。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知識創新速度不斷加快,新的知識不斷涌現。學生在校期間掌握的知識,在走上社會以后,大多數已經屬于落后知識。因此,一個人要想具備生存能力,就需要培養自學能力。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重視傳授知識,而且要重視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獲得全面發展。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真實事件、問題,讓學生在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強化終身學習意識。
3.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處理各種關系: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與學的關系。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敢于創新的思想品質,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最新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加強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改革當前教學活動,為促進學生發展提供多種學習工具,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政治論文5
一、課堂互動方式簡介
通常來講,課堂互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景設置、設問、分組討論、引導閱讀、熱點討論等。這些方法都是圍繞一個中心點的,那就是課堂教學目標。無論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互動方法,都要考慮到實際情況,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決定采用的教學形式,同時還要考慮到所采取內容的形式和特點,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互動的方法,達到教學目標。
二、運用課堂互動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充分利用教材
在進行初中政治課堂互動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一般來講,教材中間都會有閱讀和思考這個欄目。利用這個欄目,是最基礎的師生互動的方式。要知道,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和理解對于教材的延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對這個部分的利用,教學過程之中就會自然地摻雜有互動的理念還有做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點,更好地和教師溝通。另外,教師還可以適當設計一些小游戲、小互動,但這些內容,一定要立足于實際的教材內容之上。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從而提高政治成績。
(二)創設情境進行課堂互動
通過對情境的設置,可以營造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情境設置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預先準備,即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情境的設置。通過這一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加深學生對某一個問題或者某一個知識點的認識。鑒于創設情境的目的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進行服務,所以教學情境的設置,絕不能漫無目、隨性而為,必須要突出實際的教學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擁有較高的`素質,準確地對教學實際進行把握和切入。因為在時間上最好不要超過八分鐘,且一節課的時間比較短,如果情境設置的時間較長,必然會喧賓奪主、得不償失。所以,進行情境設置的時候,一定要細心慎重。
(三)運用設問法
設問法,就是指教師將根據教學內容而設定的問題拋出,讓學生進行回答。在拋出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積極的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和解答。通過對學生思維走向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樣,就可輕松達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的教學目的。作為最傳統的教學引導方法,設問法具有簡單易行的特點。通過設問,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將變得更加的具體直接和有效,且時間上也會獲得很大的節約和自主權。但是,設問法也存在缺點,那就是比較抽象,形象性并不是很強,不利于學生之間進行有關的合作和交流。不過,設問法還是具有明顯優勢的。通過設問,可以簡單、形象地講述一些抽象性、邏輯性比較強的問題,而且設問這一方式可以連續使用,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結合多媒體、板書等形式,彌補其抽象性特點所帶來的問題,這樣便可使課堂變得更加直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運用討論法
討論法,通常是運用在一些比較抽象且具有辯證性的問題之上。教師可根據課堂內容,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一般來講,討論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進行小組討論,另外一種就是課堂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交流和合作,思想之間可以迸發出魅力的火花。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擁有很好的課堂控制能力,對課堂進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互動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政治論文6
一、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方向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教師在上課前必須認真研讀教材,把握初中階段思想政治課程的整體方向,了解舊教材與新教材的差異,抓住教材的重點,做好課程準備,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以此提高教材的利用率。當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教材不能及時收錄最新的知識、科研成果。這時初中政治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給學生補充新內容。從大方面來說,教師要關注社會所普遍關心的話題,最新科研成果,國家時事等。從小方面來說,教師要指引學生關注身邊發生的事件,例如所處環境的變化,生活條件的改善等細節問題。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入教學中,使學生感覺課堂與生活息息相關。有效的將實踐與理論相互緊密的結合,以此來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欲望積極投入到教學中來。誘使學生愛上學習,提高學生的自覺性。
二、更新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創建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積累科學的知識與方法。以下方法可創建有效的學習環境:
1、開放式的教學課堂。營造師生共同發展、相互交往的教學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能放松心態,積極主動參與,主動發散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將學生發展的自主權賦予學生,將課堂交予學生,使得課堂教學真正的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2、課程內容與實踐相結合。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認識與教材內容不一致,將會引起學生的質疑。身為初中政治教師應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認識,給學生分析透徹,從思想消除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質疑。有大部分學生認為政治課堂教學中教材內容十分重要,卻不知重要的是將所學到的政治知識點聯系到實際生活中。初中政治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生活實例講述教材內容,有效的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政治的樂趣與用途。例如在講述初二《維護公共秩序》這篇文本時,教師可以先在講述課文內容之前,制作問卷調查表,分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認真記錄生活中需要維護的公共秩序事件,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對比分析,以此來引出課文相關的知識內容。
3、體驗式教學。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教師應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致的了解,當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心中有“文”,才可以進一步的深入理解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做好引導工作,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建一個相應的'環境,讓學生用口、耳、眼等親身體驗教材,結合政治知識點去掌握與運用政治課文的內容,或運用教學媒體為學生呈現直觀的影像資料,拓寬學生的認識。教師應注意學生所得到的直接經驗,根據學生的個人觀點、生活體驗進行相互的交流,最后教師進行引導總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
三、完善評價機制
傳統的評價機制都是運用單一的紙筆進行測試,為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新課程改革時要求教師應立足于思想政治素養,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教師要全面實施評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情況而言,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德育教育與智能教育并重。初中政治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課文內容知識的理解與識記,與此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與態度,注重德育教育與智能教育并行。
2、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并重。教育制度的改革要求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于積極表現的同學要給予肯定,采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于較差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輔導與幫助。
3、有層次的評價。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有差異的,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讓學生能夠正確的客觀認識自我,激勵學生共同進步。
4、表揚與批評相結合。如果教師一味的表揚而沒有批評就會使學生失去前進的動力,在某種程度上批評學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的認識自我的不足,鞭策學生前進。只有批評與表揚相結合才可以使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做出正確的指導。
四、結語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以新的課程標準進行指導,關注學生各方面的體驗,從學生的素養出發,進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以此來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學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作為初中政治教師要注意增強實事政治內容,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政治課堂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初中政治論文7
一、結合課本,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
政治課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課,它讓我們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在這個需要良好道德素質的社會里。因此,政治教學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增長才干,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一個有著良好品德、有道德修養情操的人。由此可見,情感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為初中的政治教師,應該利用好現有的教學環境,創造一定的教學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從而從根本上實現思想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教師可以與學生交談、通過小組交流、情感故事教學創設等方法,了解學生的情感狀況和實際,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情感。
二、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
思想政治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得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走出課本,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不為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所改變或扭曲。堅持自己的立場,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教師應該密切注意學生的'生活現狀,對許多沉迷于網絡游戲學生,教師應該在教學環境中,正確引導。如在《身邊的誘惑》這一主題學習中,將沉迷網絡游戲這一話題引入到課堂中去。以反問的形式,拋出各種問題來讓學生回答,如,沉迷網絡游戲對我們有沒有什么好處?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引起同學們的情感共鳴,從情感上去領悟。然后結合課本與實際情況,分析這一現象的弊端。然后得出結論:沉迷網絡游戲不僅浪費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會使我們變得消極,對各種事物失去興趣,不利于高尚品德的培養。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積極情感
受我國教學方式的影響,有些教師喜歡照本宣科地念教材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而后給學生劃出所謂的重點內容。這樣難免會給學生留下枯燥無味的印象和感覺,于是,學生難免會從思想情感上拒絕課本上的理論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也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淡化了政治教學的本質和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的功能,沒能讓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在初中的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創建生動有趣的課堂以提高課堂的氣氛。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課本理論知識,將它完美地整合到政治課堂上來。這樣一來還可增強學生對所教內容的印象。如在教學《感受法律的尊嚴》這一主題學習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播放有關法制教育的案例,通過多媒體音頻的播放,將少年犯等犯罪的故事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震撼學生的心靈。如此,這一堂法制教育課將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時刻提醒著他們,要做一個知法守法的人。情感教學在初中的政治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有效地利用這一方式,以學生為重,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政治課堂引入新的血脈,以積極活潑、新穎獨到的情感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初中政治論文8
一、教師應及時關注時事,并及時和學生分享
學生因為學習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及時關注社會動態。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傳播者,且學生的成長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毫不夸張地說老師是孩子成長中最具影響力的人。初中教師不僅要備好課,還要關注社會動態,積極完善自己,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為人師表。他們不僅傳授科學知識,而且行為和思想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課堂上,老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跟學生分享社會上的新鮮事。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與時俱進的心態。注意收集一些時事政治,關注社會動態,并在課堂上及時傳遞給學生,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時政課堂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初中學生的階段性和特殊性對初中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思想政治老師,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現巨大變化的時期,在這期間學生性格和心理上的不穩定性和階段性,對初中學生以后能否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初中學生的智力發育,政治教育一般遵循以理性知識為主,感性知識為輔的原則。在初中學生發育期的敏感時期和關鍵時期,老師更應注意和學生進行心和心的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以后的教學教育奠定良好基礎。另外,老師要把時政教育的內容貫穿到課堂每一個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初中生可能因為年紀的關系無法迅速準確地理解時政,教師作為傳播者更應該詳細地給學生分析、講解,不能放松對他們的時政教育。學生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應該鼓勵學生主動關注時政內容,了解國家和國際上發生的大事,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使命感。因為時政內容的理論性和多方面性,老師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內容,選擇適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以感性知識引入理性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講“邪神教”時,老師可以事件當中人物的年齡作為切入點,相近年齡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并對學生及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正義感。并且引入一些民族政策,比如那些分裂祖國黨內團結、破壞民族團結、破壞國家社會穩定的事件、無視他人生命安全的惡劣行徑,是受到全社會的抨擊和抵制的,也是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素質教育要求在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不能“反客為主”,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學習。教師就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也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提供了幫助,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初中的政治教學主要是思想傳播和心靈的碰撞,更應該順應潮流。怎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教師之前要有足夠的時間完善教育方法,了解每一位學生,在合適的時候提出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思考,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及時捕捉熱點,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應該及時捕捉熱點,引入社會上的熱點,讓學生身在學校卻心系國家,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民族感。學生處于現代化社會,都有現代的印記。他們勇敢,表現欲望極強。因此,教師鼓勵他們在課堂上評論和分析時事,強化他們的'參與意識,激發他們對時政的興趣,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比如:教師可以每星期專門拿出兩節課開展一個討論會,老師提出要討論的話題,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讓每個學生都發表看法和意見。老師引人突出的有爭議的話題,引導學生專門討論、分析和總結。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主動關心國家時事的積極性,提高愛國情懷,激發“主人翁”意識。在此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可以寬善其知識結構,促進其全面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的政治教學是不能離開社會環境而單一存在的一門學科。離開社會環境,政治教育就沒有了現實意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同時,不要忘了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只有正確了解社會環境,才可能正確分析時政,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初中的政治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學生連接社會的一個橋梁。時政教育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還可以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初中政治論文9
1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具有不斷更新、實踐性強、富有挑戰、感官刺激等一系列極富魅力的特點,決定了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獨特優勢。在教學中,信息技術能綜合處理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使得教學信息的處理呈多維化、集成性和交互性,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加工,能大大豐富表現力,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思維,有效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個性差異,有利于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化,使學生學得更積極主動。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講三大訴訟類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對于剛剛接觸法律知識的七年級學生來說,概念抽象,不易理解;形式相似,難以區分。信息技術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教育資源高效利用。筆者選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審判實錄讓學生觀看,形象直觀的審判現場讓廣大學生能夠真切地“看”法,感受法律的威嚴,并對不同的案例進行比較區分,找出不同的訴訟適用于不同的案件,從而總結出不同的訴訟有不同的特點,既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問題,又為后面模擬法庭作了鋪墊。信息技術的運用解決了傳統教育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另外,培養創新思維必須激發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不妨多開展一些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靈活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學習上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從而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如初中國政治八年級法律常識部分知識點多,術語生澀,不好掌握,筆者就組織一次法律知識百題大賽,把學生帶到微機室,分成三組,每組選出五名答題手上機操作,其他組員是親友團,每名答題手有三次求助親友團的機會,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一百道選擇題,按成績排名頒獎。形式新穎,富有挑戰,符合中學生的心理,培養了解決問題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并在交流合作中培養了競爭意識,為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奠定堅實的基礎,收效很好。
2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升華學生的情感
現代信息技術以圖文并茂、聲像具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很容易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扣住學生的心弦,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催化,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如講偉大的民族精神,對于現在的中學生來說,讓他們理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有點兒難度。為了加深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理解,產生認同感,筆者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再現某些歷史場景。視頻一2008年以來,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11個省份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災害,其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房倒屋塌,道路阻斷,人民生命危在旦夕;接著播放天災無情人有情,地震難阻中國心,人民子弟兵冒死突進災區,道路不通,就步行,公路被阻,就空降,一條條生命道路被筑起,一束束希望之光被點燃;災區外的百姓也心系受災同胞,一份份沒有姓名的愛心捐款,一撥撥志愿者趕赴災區。是什么讓華夏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無需太多的語言,此時學生感受到的.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視頻二2010年全國七大流域先后發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道路被水沖斷,街道商鋪被淹,就連居民家也進水達1米多高,險情嚴重、損失很大。但是在災難面前,堅強的中國人沒有退縮,暴雨稍退,災區的群眾就開始奮力自救,力爭把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黨和政府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組織各個部門全力救災,保護災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在大災大難面前,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積極應對,奮力抗爭,直面災害帶來的一切困難,進行生產自救,恢復重建在自然災害面前,中國人民彰顯的就是偉大民族精神。視頻三播放汪鋒的《直到永遠》:“別害怕我就站在你身邊,心在一起會讓我們勇敢”歌曲還沒有播完,學生就已經聲淚俱下了。這種感情是水到渠成、油然而生的,是觸動心靈、震撼靈魂的,是除了現代信息技術,其他手段達不到的效果。
3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考和創新的空間,對教師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戰,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最佳機會。作為具有前瞻性和生命力的政治課更應該與時事相連,與時代接軌。信息技術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教師應敢于嘗試,勇于創新。多年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現代信息技術與政治課堂的融合,實踐證明,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優化了政治課堂,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拓寬視野,并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自主創新能力。
初中政治論文10
一、人文精神渲染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必要組成成分,它對初中生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1.政治上的信仰方向。沒有對政治的信仰直接地表明一個學生缺乏人生目標,漫無目的地生活,沒有較高追求和發展欲望;只有具備政治信仰時,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奮斗目標,以更樂觀積極的心態追求人生理想。2.在社會上遵規守法,在生活中以高標準約束自己。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就必須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識、嚴格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樹立法制觀念,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該做,什么事堅決不能做。擁有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高素質的“社會人”。3.文化和藝術審美。不同的學生會有不一樣的修養,不同的修養導致了他們發展程度的不同。通過對學生有效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學生重視對藝術欣賞的選擇,由簡單的藝術欣賞上升到對高雅藝術品的欣賞,優化關注對象,比如關注人的心靈和情感。
二、初中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現狀
通過觀察發現,初中生普遍人文精神缺乏,經常出現失落感,具體表現如下:1.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向導,思想不夠充實和積極。2.對未來迷茫,不積極進取,不拼搏,虛度光陰,成績與能力成反比或者高才華低品質。3.思想品德低劣,沒有獨立的人格,對別人缺少關懷,自私自利,遇到小困難就無法承受,極易產生挫敗感。4.我行我素,不為別人考慮,堅持自我主義,行為舉止不規范,道德品質不高,比如違反校規和法律。以上列舉的'人文精神缺乏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和健康成長。
三、教學實踐與人文精神教育相結合
怎樣實現教學與人文精神互相滲透呢?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知識運用和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對社會、對感情的覺悟,尤其要重視提高學生覺悟和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習慣,教會學生學習的同時教會學生做人,進一步實現人文精神教育推動學生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不同年級有著不同的教學內容。初一的政治課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個人品德的塑造,培養學生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自我,看到自我缺陷,樹立目標,奮力實現并在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初二的政治課應教會學生法律基礎,讓學生心中有法,知法、守法、懂法,樹立民主、公平公正的意識和追求;初三政治教學應將學生引向國情教育,告訴他們所肩負的重任和社會責任,為國家培養出新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四、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人文精神渲染
(一)人文精神與教材相結合
教師應鉆研教材,尋找適當的人文背景,將人文精神和教材知識巧妙結合。例如在講“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權利與義務”時,首先播放歌曲《家和萬事興》,播放完后提問學生怎樣才能實現家和萬事興呢?借此引出課堂主題;接著播放另一段視頻,通過兩段視頻的對比讓學生產生情感波動,誘導學生思考、議論,成為課堂的主人;最后導入知識點,告訴學生:父母與子女、夫妻之間相互的義務,比如父母有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等。讓學生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權利義務現象,切身感受政治、感受道德,實現人文精神與教材知識的完美結合。
(二)教育學生關注時事政治
以人文精神為核心,信息現代化為標準精選時政素材;有針對性地分析時政材料,突顯人文精神。比如通過分析《20xx年國別人權報告》中美國發生30起死亡4人以上的槍擊案時,不僅要說明美國人權問題依然嚴重,還應該以國際及人道主義精神提升學生人文精神品質,讓學生學會用寬廣的胸懷對待他人,珍愛生命。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步入社會,進行考察,發現社會中的挑戰和競爭現象,化壓力為動力,鍛煉實踐能力,這是學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途徑。比如在講我國環境問題時,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接著合作學習,探討該地區有哪些種類的環境問題,為什么會有這些問題,應該怎樣防治等,最后告訴學生人與自然和社會環境應保持怎樣的關系,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以規范的社會行為美化社會環境等。
五、結語
總之,初中政治教師必須培養學生人本理念,科學素質,在此基礎上實現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人文精神理念,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精神文化素質。
初中政治論文11
一、課堂教學應及時聯系時事政治
初中的政治教師在備好課的同時還應積極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如上所述,學生應充分了解社會時事,為此,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應穿插適時有效的時事,拓展教學內容,深化教學主旨。教師的時事素材哪里來?這就要求教師們平時應注意搜集相關信息,主動關注社會動態,并通過課堂平臺將它們及時傳遞給學生,實現初中的政治教育成果的最優化、最大化。
二、時政點睛課堂,教學內容“以情動人”
初中的政治教學偏重思想教育是不爭的事實,思想教育說到底是師生之間情感的對話和交流。一般看來,政治教學應以理性內容為主,但由于初中的政治的階段性和特殊性,初中的政治教學往往不能太過理性,那樣會“嚇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通過心與心的對話構筑起師生之間親密的“伙伴關系”,這樣的`教學方式值得初中的政治教師嘗試和探索。另外,初中的政治與時政的結合應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當中。雖然初中學生對時事的理解不那么完整,甚至都不知所云,但教師卻不能放松對他們時政意識的教育。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的結合重在向學生傳播一種時事意識,鼓勵學生積極關注社會、了解國家大事,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而時政教育的內容,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素材,以便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比如,在講到民族政策時,教師可以聯系一些民族事件加以說明。這些意圖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社會穩定的事件是典型的無視民族政策、無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惡劣行徑,教師可以此為案例為學生講解民族政策中維護祖國統一的內容。針對民族政策中維護民族多樣性的內容,教師可以聯系各民族弘揚不同特色文化的相關時事,為學生講解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是維護民族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時政焦點引領,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的主體在學生,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有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也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改革的實踐充分證明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是大勢所趨。初中的政治教學是傳播思想的陣地,更應該順應這個潮流。教師要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為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搭建良好平臺。初中的政治教學的課堂該以何種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我們不妨列舉幾個范例。比如,教師可以組織課堂辯論活動,辯論的主題可以圍繞最新的時事展開。學生前期的準備過程無疑是一個難得的自我學習機會,他們會去搜集最新的時事動態,并針對主題閱讀、理解、分析和討論相關社會事件,無形中擴大了知識面,拓寬了看待問題的視野。
四、社會熱點激發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優秀的教師通常會主動與這個“老師”搞好關系,向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今時今日的學生有著時代的特殊性,他們的性格里也刻著這個時代深深的印記:參與意識強、表現欲望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鼓勵他們評論、分析時事。比如,教師可以定期設置一堂專門評論分析時事的課,每期都鼓勵不同學生上臺發言,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將他們的觀點引用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受到學生的歡迎。至于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辦法還有很多,而競賽是其中最具普遍性的一種教學方式。具體來說,競賽的實質是教師鼓勵學生之間較量學識,而競賽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相應學科進行選擇。針對初中的政治教學和時政教育的關系,競賽內容可以選取社會時事、國內國際最新動態等。通過這樣的競賽,學生不僅能對書本知識融會貫通,還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強化了自身的時政意識。總而言之,初中的政治教學不能孤立于社會環境。了解、分析社會環境情況,理清紛繁復雜的信息,首先需要學生充分關注社會時事,這也是教師將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相結合的前提。初中的政治教學不單是一項理論工程,也應是一項富有時代特色、肩負社會責任的接地氣的工程。在如此大變革的時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早已過時,學生應積極關注社會、了解社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初中政治論文12
一、政治教學中“淺灘現象”簡析
社會中的各種思潮對初中生產生著明顯的影響,消極的、積極的,各種理念摻雜其中,尤其是一些消極的思潮正在蔓延,如崇尚暴力、金錢至上、追求無原則無紀律約束的自由等,這些不良思潮在學生心中滋長蔓延,與政治教學所倡導的主旋律、正能量出現的碰撞,容易讓學生思想上出現困惑。
二、以教學創新有效突破政治教學中“淺灘現象”
“淺灘現象”其本質是教育教學理念在向學生思維深處拓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梗阻,突破這一困境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不再空洞口頭講解,而是結合社會案例進行教學
空洞的口頭講解讓學生感覺到政治教學的虛無縹緲,對自己的思想沒有產生強烈的震撼。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結合一些社會案例進行教學,不僅提高了生動性和形象性,而且和學生的生活距離較近,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影響力。例如在《讓人三尺又何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寬容謙讓的品質,筆者從正反兩個方面著手向學生列舉了案例,一個是全胡同居民互敬互讓三十年,沒有出現過紅臉的和諧社區建設典型,另一個案例是兩戶人家因為一只雞引發矛盾糾紛,最終導致一死兩傷慘痛悲劇的案例。筆者運用正反兩個方面的案例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到謙讓寬容是一種美德,進而引申到學生的生活中,大家對于今后如何與人相處方面具有了清楚的認識。這樣的教學運用社會案例強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從內心能夠樂于接受,效果非常明顯,沒有出現任何的抵制心態。
2.不再遠離學生生活,而是結合校園生活進行教學
政治學科在初中生的成長中發揮著思想引領的作用,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中,一定要密切關注著學生的思想動態,結合校園的生活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活動的組織。例如在《要“魚”還是要“漁”》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筆者要求班級學習較好的學生走上講臺,講述自己是如何提高學習成績的,是一味打時間戰、題海戰,還是總結規律、提煉技巧。經過學生的介紹,大家明白了原來一味的、搞時間戰術、題海戰術,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習的成效,關鍵在于總結方法、提煉技巧,變苦學為巧學,這才是最為有效的路徑。這樣的教學引導活動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他們的內心也就樂于接受,政治學科教學引導的成效得到了最大化體現。再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學中,筆者側重于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尤其是一些文化成績滯后的學生,要求學生每人介紹自己的優點長處,走上講臺講述一到兩項,并穿插對學生的點評,遇到學困生講述的時候,更加注意運用激勵的語氣和表揚的用詞,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長處,從而讓全體學生能夠正確全面地看待同學,也增強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思想疏導效果非常明顯。
3.不再局限課堂之內,而是結合各類資源進行教學
政治教學要想沖破淺灘、破解困境,必須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采取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對學生的教育和引領效果。例如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教學中,筆者不僅立足課堂進行分析探究,還要求學生在課外搜集改革開放前后家庭生活變化的鮮活案例,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交流的范圍較廣,從家庭存款的變化、家庭居住條件的變化、通信工具與交通工具的.變化等等,以生活中的點滴變化折射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一滴水的角度折射出整個太陽的光輝。在學生的交流活動中,筆者及時進行點評:為什么能夠發生這樣的變化?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誰?從而讓學生增強了對改革開放重要性、必要性和正確性的認識。筆者還從宏觀角度向學生出示了對比數據,從改革開放前后全國、全省、全市,以及本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各項數據的對比,從而有效增強了學生理解的效果,同時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政治教學中,廣大教師面對“淺灘現象”要認真研究突破的路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資源等多個角度進行突破,打通學生思想教育的最后一厘米,讓政治教學在學生健康成長中發揮更為積極重要和深遠的作用。
初中政治論文13
一、探尋生活細節,展情之以深邃
在初中的政治教學中,同學們會遇到各種各樣跟生活細節有關的知識內容,他們可能是反映了一個社會現象,也可能是反映出一個社會問題。學生主動參與生活的積極性,政治學習與生活細節的相關聯性,都是學生體驗生活的鮮活與精彩。如在學習《多彩的情緒》這一章節的時候,有一個小節叫做《走進情感天地》。初中的學生思想細膩而敏感,處在青春期,對生活的閱歷也變得豐富,使他們有了自己的小情感,他們懂得了喜怒哀樂之外的情緒,懂得了“沉默是金”的道理。這時教師利用各種生活小細節去開導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這樣的政治課堂,展現的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學生對教師的感激之情。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情感對待青春期面臨的各種問題,保持身心健康,這也對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積極作用;反之,不正常的、消極的或不良的情緒則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妨害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抓住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敏感點,讓學生在慎獨與反思的過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閃光點。
二、細品日常瑣事,論理之以真切
日常生活就像是一個多彩多姿的舞臺,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好戲,每一場劇都有特定的劇情,上演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在政治課堂中,這種小事中卻蘊含著大道理,讓我們不得不去深思。將這些日常瑣碎事情引入到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中,會讓課堂更親近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來自生活的親切感。在學習《不以規矩難成方圓》這一章節的時候,我們學到“社會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引用生活的實例,給學生例證生活與初中政治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導入新課前,給學生展示了一個小短片,然后讓學生說說發生了什么事情。短片中,一個騎電動車的人因為闖紅燈撞到了一個橫穿馬路的人。緊接著怒火沖天矛盾沖突加劇。但是最后畫面卻是定格在一個交警和兩個低著頭的人身上,之后教師提出猜想,引出教學內容: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規矩,會怎么樣?這就很好地引出了“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的主題,就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教師利用看到的一些日常瑣事去導入課文,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感悟到人生活在社會中需要受到規則的約束。
三、觀察身邊人情,解德之以高尚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作為我們的榜樣,而這些正是政治課程需要傳達給學生的為人之道理。觀察身邊的人情事物,看到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看到那些自私自利的人,相互比較,了解為人的.道理。如在學習《讓人生更有意義》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讓學生三個一小組,以小組的形式練習,模擬情景對話,讓學生以對話的形式相互交流,主題就是談談自己的理想。小組間講了很多,有的學生想要成為教師、有人想成為醫生,但是他們并不是很清楚為什么會有這個夢想。這時候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師收集的一些小短文,內容主要以志愿服務、抗震救災、見義勇為、樂于助人的事例為主,向學生展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好人好事,讓他們感受到雷鋒離我們并不遠,我們的生活中同樣充斥著這種無私奉獻的人,他們雖然有的早早地終結了自己短暫的生命,但是他們卻將無限的偉大精神留給了社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這就是生命、人生的意義所在,讓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這樣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德育教育的框架模式,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成為認識的主體、活動的主體、道德內化的主體,教師則成了德育工作的領航者,讓學生的德育水平不斷提高,讓他們不但知道了榜樣的力量,還能夠在生活中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四、踐行社會服務,顯行之以無私
政治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讓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品德優秀的人,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道德標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領學生不斷地了解社會、感悟人生、珍惜生命,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筆者認為,應當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去真正了解身邊的事情,并且能夠自己動手,堅守服務社會才是最正確的事情。為此,筆者組織學生上了一堂特別的政治思想教育課。筆者將地點定在了社會福利院。在社會福利院,學生面對的都是失去父母的,先天有著缺陷的兒童,他們有的年紀相仿,有的年紀更小。筆者讓學生了解到了這一群社會的弱勢群體,讓他們能夠親身感受到他們的困難,以自己的志愿服務活動,去幫助他們,在行動中展現自身的道德品質,培養他們的愛心,讓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同情幫助弱勢群體,做一個不自私自利、有愛心的人。讓他們了解到親近社會首先必須克服對社會的冷漠情緒和看客現象,遵守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這樣參與到社會服務實踐中,才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品德觀念,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基于生活化思維的教學,不但能夠進一步挖掘學生內在的生活情感,更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擴大學生的視野,真正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意義,同時對政治課程有正確的認識。
初中政治論文14
一、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巧妙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理論也是課本上的泛泛之談,沒有真實存在的實感。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是沒有好處的。因此,在政治教育教學的應用課堂上,就課本上的知識和內容不能只是簡單地陳述和解答,更需要的是將課本知識適時地找到與政治生活中的切合點,應用于政治生活中,以此來形成影響。利用這種在課堂上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上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激發學生自己探討和研究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做自尊自信的人”一節時,“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這樣的語句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顯得很古板,因此教師就應將其應用于實踐,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相互尊重的現象,以此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二、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見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能力
提出問題是一切學習及求知過程中從量變到質變的保證。在政治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教師就應從政治教育課堂上讓學生積極主動大膽的提問題開始,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對其產生疑惑并提出問題,從而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建議。這一簡單過程的反復和連續,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奠定了基礎,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幫助。例如: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在講“學會拒絕”一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應該拒絕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探討,舉出實例,讓學生自主的思考事情發生的相聯度,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上所述,無論是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初中學生知識及內容的教授,還是對初中學生自身素質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須加強和不容忽視的。在政治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適時地與學生一起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發表意見和建議,讓學生學會積極主動自主的思考和討論。相信在以后政治教育教學課堂的不斷完善和整合下,課堂氛圍及教育教學環境會有所變化,相應的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思考能力也會進一步的培養和晉升,從而實現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三、結語
教育教學的發展和完善腳步一直向前不曾遲疑,學校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及效率也在不斷提高,就政治教育教學的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就尤為重視。在政治的課堂教學上,教師應積極地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及思考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的將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發表出來。這種激發學生潛在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教學措施的真正實施和落實,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上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質量。
初中政治論文15
一、有效引導課前預習,打好課堂互動基礎
學生政治學習參與度與主動性的提高,離不開具體的學習資料,這就需要教師做好課前預習引導。首先,指定必讀學習材料,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加強對重點、難點的預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做標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學會指定閱讀提綱,使學生在腦中初步建立所學政治知識網絡化結構,有利于知識的系統梳理,初步完成知識構建。預習的過程為以后的政治學習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為政治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提高教學互動效果
在政治教學課堂上,老師要依據政治教學和互動教學的特點,結合當下時政熱點和熱門話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討論政治事件的熱情,提高政治學習的參與度。通過對熱點事件的調查、研究,組織辯論,撰寫討論報告,由老師進行最終總結,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視角,升華政治學習的高度。1.問題討論法。改變傳統教學中,老師問學生答的模式,實現角色轉換。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可以展開互相提問,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討論,共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能夠拓展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加強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消化與吸收。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同時得到提高。2.組織辯論法。首先由老師預先設定辯論題目,民意決定辯論正反方,充分準備后展開辯論,最后有老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評委會進行總結。在次過程中,需要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尋找準備資料,自主分析研究資料,總結升華資料內容,整理辯論稿,完成辯論,這無疑是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好方法。3.創設情境法。針對具體所學政治知識,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提高互動直觀效果。比如,在學習青少年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防止不法侵害的內容時,讓學生在行動中,切實感受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實效。不僅有利于政治知識的學習,更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益。
三、重視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加強課堂學習效果
相對于音樂、美術等教學科目,政治課程純文字詞條的`學習難免顯得枯燥乏味,很容易讓人提不起興趣,長時間填鴨式的灌輸,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很難長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針對這種現狀,就要最大化的拓展學習渠道,利用多媒體,視頻、音頻、圖片、幻燈片等現代化教學用具,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
四、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政治是一門實用主義學科,與現實生活聯系尤為緊密,因此,在政治教學中要尤其注意政治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貼近生活,尋找生活中的學習素材,親身去感受生活,學習政治。這種實踐式的教學方法,也順應了政治新課改的要求。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建立在師生之間的合作之上,成功于師生之間的溝通之間,初中政治教學采用互動式教學策略,立足于大打破“封閉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展開互動授課,實現初中政治教學改革。
【初中政治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論文02-25
初中政治論文15篇02-25
初中政治論文(15篇)02-25
初中的生活-初中作文09-01
初中的暑假初中作文08-07
難忘初中初中作文06-05
初中好累初中作文07-17
初中的生活初中作文11-04
初中作文:我的初中結束了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