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文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文的調查報告1
關于畢業設計:”磁流變力矩研拋裝置結構與控制系統設計。
調查報告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摘要:目前,工件表面的精整加工占據了大約37%-50%的制造時間,且主要依賴于熟練工人的手工研磨和拋光來實現。在模具和光學零件加工等行業,工件表面精整加工已經成為制約制造技術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因此,深入開展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自動化精整加工技術與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工件表面研拋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力-位耦合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磁流變力矩伺服器和經濟型數控車床的力-位解耦控制研拋技術和方法,并進行了理論探討和實驗研究。該方法通過磁流變力矩伺服器對研拋力進行獨立控制,通過數控車床的位置伺服系統控制研拋工具的位置和姿態,從而有效地解除了研拋過程中的力-位耦合,為實現工件表面的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自動化研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針對磁流變力矩伺服器設計與應用的需要,對磁流變液性能進行了測試研究,提出了臨界剪切速率的概念,修正了BINGHAM模型,并建立了磁流變力矩伺服器的力矩計算模型,分析了工作轉速對輸出力矩的影響規律,引入了臨界轉速概念,指出為了提供穩定的輸出力矩,力矩伺服器應工作在臨界轉速之上;借助于ANSYS軟件工具對力矩伺服器的磁路進行了數值分析,驗證了所設計的磁流變力矩伺服器結構的合理性。針對研拋過程研拋力矩控制的需要,建立了研拋工具系統的動態模型,并對控制系統進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適合于此系統的控制參數。最后對力矩控制進行了實驗研究,確定了合理的控制和采樣周期。在單位階躍信號激勵下,得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針對研拋過程中研拋頭位置和姿態控制的需要,介紹了工具系統的路徑規劃方法,并結合Preston方程分析了規劃的路徑對研拋參數的影響,得到了在勻速進給條件下,工件曲率半徑對研拋駐留時間的影響規律,即曲率半徑越小,駐留時間越長,并給出了車床的主軸轉速運行模式的選擇方法。針對旋轉體非球面工件的研拋實驗需要,開發了一套非球面柔順研拋控制軟件系統,提出了一種研拋力矩的時域規劃方法,并分別對旋轉拋物面、橢球面和平面進行了研拋實驗,均得到了納米級的表面質量,驗證了力-位解耦理論的有效性與可行性
主要技術參數:
1. 磁流變控制電流0~2.5A.
2. 阻尼器輸出力矩0~5N.M
磁流變技術研究現狀及其應用:
20世紀40年代,電流變液(ERF)和磁流變液(MRF)相繼由Winslow和Jabinow發明,并可以迅速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發現,利用磁流材料的可控特性進行工作可以達到消耗被控系統振動能量,抑制振動幅度,降低能耗,提高性能的.目的性,從此掀開了電|磁流材料在振動抑制領域的長時間探索和應用。由于磁流變液的剪切屈服應力比電流變液大一個數量級,且磁流變液具有良好的動力學,電源電壓小,耗電功率小及溫度穩定性等特點,因此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電流變液與磁流變液主要指標對比如表1所示。 磁流變液與電流變液性能能比較
白俄羅斯學者ShulmanZP和Kordonsky,WI在磁流變材料研究中取得較大進展,隨后美國Lord公司·Ford車輛公司,Delphi公司,德國的BASF公司都開展了磁流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已有的商業化磁流變體面世。各國學者的研究工作使人們進一步了解磁流變材料的流變機理和宏觀性,為磁流變學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美國Lord公司的Carlson,J,D.在1994·1995年申請了磁流變材料的技術專利。在磁流變材料的懸浮相選擇和制備方面,美國Lord公司做了開創性的工作,該公司先后報道了多種合金制備的磁流變體所采用懸浮相為鐵—鈷合金鈦,鎳合金鐵,.1995—1997年Ashour,D。對磁流變材料的沉降問題和磁流變材料的制備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成就。Kordonsky,W,I.利用夾雜納米尺寸的硬磁微粒作為懸浮相來改善磁流變材料德爾沉降問題。這種做法突破了傳統的采用表面活化劑或添加劑來改善沉降性,為改善次流材料的穩定性開拓了新的思路。美國Ford車輛公司利用偶極子相互作用的模型來研究磁流變材料的流變特性,對磁流變材料的剪切屈服應力進行了數值計算,其研究結果基本一致。Lemaire,E等對磁流變提的屈服應力與懸浮微粒尺寸的關系進行了煙具,發現懸浮相微粒尺寸對屈服應力的影響取決于耦合系數的大小,一定尺寸的單分散系比多分散系試樣具有更佳的磁流變效應,這種效果來自無流動條件下的布朗運動引起的結構起伏,該運動使單鏈中兩相鄰微粒之間距離大于多分散系的平均距離,而鏈結構對流體流動的阻力恰恰來自于這種加大的間隙。
我國對磁流變材料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目前已在磁流變材料制備,流變學機理和工程應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較早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單位有;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筑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武漢工業大學,重慶大學和國家儀表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單位。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重慶大學在磁流變性能的檢測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國家儀表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磁流變液,其剪切屈服應力基本達到美國Lord公司的產品水平。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還對磁流變液的流變機理進行了研究,采用了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模型和理論分析方法。西北工業大學對磁流變液的穩定性進行了分析,采用了一些提高磁流穩定性的措施。
論文的調查報告2
市場營銷是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核心職能,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尤其把市場營銷的品牌管理和公關、市場策劃活動視為企業制勝的關鍵。
一、調查對象和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和內容有效問卷為213份。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為報考前對所學的專業的了解程度、對自己興趣的把握程度、對該專業的了解是通過何種途徑、選擇專業時考慮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對所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日標的了解程度、對學校的專業教育方而的滿意度、是否想過轉專業及轉專業原因、所學專業的前景信息度等,問卷共設計了11個問題,對專業滿意度的評價提出了11個問題,同時對專業各項目滿意度評價提出了11個問題。
(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數據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二、結果與分析。
1、憑興趣愛好初選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比例偏低。
選擇學校和專業由于是興趣愛好選擇營銷專業的占到36.62%,要受父母和他人的建議的只占到12.68%,但是被調劑的占到28.33%,受分數限制只有報考市場營銷的占到28.63%。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大一學生中,興趣愛好選擇營銷的人數只有36%左右,但是在做訪談時,大三學生中有 50%的同學表示覺得市場營銷專業很有意思,在被調劑的同學中,有40%的同學表示不愿意轉出市場營銷專業的原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覺得市場營銷不是原來所想象的,現在有興趣學下去并從事相關工作。
2、專業認知教育不夠。
學生的專業認知教育欠缺導致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的盲目性,體現在對所學專業的教學計劃、所學課程、培養日標、專業理想、就業方向等等缺乏了解,經調查得知,有80%的學生表示不了解所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即便達到了解程度,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要在上學兩年,甚至兩年以后。雖然近兒年來,學校逐步認識到了專業教育的重要性,加強了學生的專業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理想,但調查顯示,仍有12.6%的學生對學校的專業教育不滿意,3.29%的學生表示很不滿意,只有50.23%的學生對營銷專業表示一般。
3、學生自認為專業素質迷茫。
在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方面調查中,62.5%的學生選擇了隨機應變能力,55%的學生選擇了用于創新;但是在如何獲得這方面的能力時,又很迷茫和無措,有高達82.5%的同學認為應具備英語四六級證書,有20%的同學想過要考會計從業證書。他們寄希望這些證書可以幫助他們獲得素質證明。
4、學生對老師的實踐經驗很在意。
46.01%的學生認為實踐經驗是很重要的,只有30.99%的學生認為理論水平很重要。據此可以看出學生更希望在課堂上領略商場經營的分享。
5、學生對專業教育的期望。
有高達42.72%的學生認為策劃,銷售管理的實踐很重要,但是只有5.16%的學生表示對這些實踐課程很滿意,31.92%的學生表示基本滿意。
三、思考和建議。
1、專業認知度對學生成功成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有著指引的作用。
如果帶著認知偏差進來,或者是帶著無奈和被強迫學習專業,將導致嚴重的學習動力不足。因此在校期間老師要做很好的引導,否則應該允許其選擇自己適合的專業,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意愿的尊重,是高等教育制度進步的表現。
許多同學對于專業認知非常缺乏,對于專業的培養日標、課程設置和就業方向概念模糊,千方百計轉入一個“熱門”專業,而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眾所周知,專業選擇和以后的就業密切相關,在轉專業的學生中,認為進入熱門專業就能夠順利就業。事實并非如此,況且,眼前的熱門專業兒年之后可能社會需求飽和或者形勢發生變化,成為冷門專業了。因此,避免轉專業鬧劇的重演和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就應該加強學生的'專業認知教育。
2、建議。
(1)加強專業介紹活動。
目前,學校采取的專業介紹是大一軍訓后進行一次專業動員。但效果一般,在大一新生毫無概念的情況下介紹培養方案體系,由于學生的理解和介紹能力有限,效果不佳,這種活動要在以后的每一學期都開展,可以請專業課教師或有關專家講解專業特點、專業優勢,幫助學生及時樹立正確的專業理想。
(2)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實踐教學時有著很高的熱情。所以現在,用人單位更看重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所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每個學校的培養目標,它包括學生的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職能力等。無論選擇何種專業,學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在社會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加企業實踐活動打開學生的視野。
需要學校提供資源,使得學生在校能與企業親密聯系,通過實踐活動各行各業的市場營銷活動運營方式,打開專業思路。
(4)加強就業指導教育加強學生的就業教育。
以職業為導向進行專業選擇,避免選擇的盲日性。可以請已經在社會上取得成績的往屆畢業生回校進行現身說法,用他們自己的成功事跡來教育學生,學生從中感受到的印象會特別深刻,也最能觸及學生的靈魂,引起學生的共鳴。
論文的調查報告3
一、二孩生育意愿的基本情況
我區符合二孩生育條件的初婚家庭中,扣除病患、結扎等特殊情況,有生育能力的育齡家庭共計48093個。在這些家庭中,育齡婦女為30歲以下的家庭有5993個,占符合條件的育齡家庭的13%;30-35歲的家庭有10703個,占符合條件的育齡家庭的22%;36-40歲的家庭有11025個,占符合條件的育齡家庭的23%;40歲以上的家庭有20372個,占符合條件的育齡家庭的42%。我們將有生育條件的家庭按育齡婦女年齡進行比例抽樣,共抽取500個家庭進行問卷調查。
在被調查的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調查總數的16%,沒有生育意愿的占調査總數的63%,不確定的占調査總數的21%(如圖)。
生育意愿隨育齡婦女年齡影響很大,年齡越大生育意愿越小。不同年齡段的家庭中,30歲以下的家庭,有生育意愿的占該年齡段家庭的35%,沒有生育意愿的占38%,不確定的占27%;30-35歲的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24%,沒有生育意愿的占44%,不確定的占32%;36-40歲的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15%,沒有生育意愿的占66%,不確定的占18%;40歲以上家庭中,有生育意愿的占3%,沒有生育意愿的占88%,不確定的占9%。(如圖)
二、影響生育意愿因素
1、從受教育程度看,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要高于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在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受過初中及以下教育為9%,高中教育的30%,受過大學及以上教育的有61%;沒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受過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20%,高中教育的占42%,大學教育及以上的占38%;在不確定生育意愿的家庭中,受過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占12%,高中教育占35%,大學及以上教育的占53%。
2、從職業分類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生育意愿要高于其他職業。而企業職工的生育意愿最低。在職業分類中,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二孩生育意愿最髙,為23%,其次是個體工作者、無業人員和企業職工,所占比例分別是19%、15%和14%。沒有生育意愿的職業分類中,企業職工排名最高,為67%,其次是無業人員、機關事業單位和個體工作者,所占比例為64%、59%和56%。
3、從家庭收人看,生育意愿受家庭收入影響明顯,在相同收人層次中,收人高的家庭選擇“想生”的比例高于“不想生”,而收人最低的家庭猶豫度最高。在接受調查的家庭中,收人低于5萬的家庭占38%,收人5-10萬的家庭占46%,收人10-20萬的家庭占20%,20萬以上的僅占1%。由于家庭收人問題較為敏感,所以這個數據應低于實際水平,但能夠較真實地反映不同收人水平的生育意愿。
在調查的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收人小于5萬的家庭占26%,5-10萬的家庭占44%,10-20萬的家庭占29%,20萬以上的家庭占1%;在沒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中,收人小于5萬的家庭占35%,5-10萬的家庭占47%,10-20萬的家庭占1*7%,20萬以上的家庭占1%;在選擇不確定的家庭中,收人小于5萬的家庭占37%,5-10萬的家庭占42%,10-20萬的家庭占21%,20萬以上的家庭沒有選擇。
4、“為大寶”是選擇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選擇“有生育意愿”和“無所謂”的調查者中,有86%的`調查者選擇“給大寶一個伴,利于大寶性格培養”作為選擇生育的原因之一。33%的調查者是因為自己喜歡孩子選擇生育,31%的調查者是因為多孩多保障選擇生育,18%的調查者是因父母意愿選擇生育。
三、存在的問題
1、扎堆生育考驗社會公共資源的承受能力。20xx年系農歷羊年,有屬相偏好的的人群會選擇提前或者推遲生育,政策放開后,有政策預期的,特別是年齡偏大的群眾會選擇在20xx年生育,預計20xx年出生將會有爆發性增長。在生育高峰年,醫療機構的孕產資源、孕嬰行業的服務資源以及后期的教育資源等種種資源分配緊張的問題都將考驗正常的社會秩序。
2、二孩生育的配套服務和保障機制不完善。在本次調查中,74%的調查者因無人照看孩子而選擇不再生育,80%的調查者希望社會提供更多更優惠的0-3周歲的托兒服務;76%的調查者希望增加看護假。在影響二孩生育意愿的諸多因素中除了年齡、經濟因素外,社會配套服務和保障機制的不完善更是影響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3、“想生”但不能生和不敢生的問題。在本次調查中,育齡婦女年齡在40歲以上家庭有20372個,占符合條件家庭的42%,這個數據是排除已知的絕經或手術失去生育能力的家庭,但疾病或其他因素影響生育效果的情況未知。選擇因育齡婦女年齡過大而沒有生育意愿的占調查總數的45%。年齡偏大的家庭會擔憂生育能力和生育效果,也是現實存在“想生”卻不能生和不敢生的問題。
四、做好二孩政策實施保障工作的建議
1、隨時做好政策咨詢和辦理工作。衛計部門隨時提供政策咨詢,一旦政策可以實施,要廣泛宣傳并做好各項手續辦理工作。本次調查有意愿生育的家庭中,希望馬上懷孕的占近65%,在政策實施后將會有一個手續辦理髙潮期,要提前做好預測和準備工作,保證快捷方便。
2、提供全面的孕產期服務。衛計部門應根據出生預報,提前做好規劃,提高產科門診和病房的接待能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流作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設立專業的服務機構,方便有需求的育齡群眾隨時咨詢訪問,服務機構孕期隨訪工作也要做全做細。特別是希望馬上懷孕的人群中涉及到相當一部分的高齡產婦,對高齡產婦要建立一套專門孕前、孕中的檢査方案,對每一位高齡產婦要獨立建檔,提高隨訪密度,加強保障服務力度。
3、提供更多更優惠的托兒、育兒機構服務。祖輩幫忙帶孩子一直是我區的家庭養育傳統,現政策放開,很多家庭的祖輩年齡已大,無法勝任帶孩子的工作。我區現在0-3周歲的托兒機構幾乎空白,政府可推出或鼓勵社會推出更多優質優惠的服務機構解決這一問題。
4、相關部門可信息共享,協調聯動,做好保障工作。勞動人事部門要提前做好行業指導和就業培訓,向社會輸送更多保姆、月嫂、育嬰員等專業服務人員,保障需求;物價部門要監控“嬰兒潮”概念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防止漫天要價,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教育部門要根據出生情況,預測生源,做好彈性應對,對于生源陡增的年份,要做好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的配備,保障正常的教育秩序。
論文的調查報告4
開展學生學習需求評估是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落實學生發展為本理念的現實要求[1]。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學生培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需求分析是課程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組織教學、使用教材、決定教學方法、評估教學結果的依據[2]。通過對我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調查分析,并進行分類整理,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對醫學教育教學的需求,分析學校現有資源及約束條件,查找教學過程中現有的缺點與不足,為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中藥學教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現將調查分析報道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整群抽取大連大學醫學院本科中藥學專業的20xx—20xx級全體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計183人。
2。調查方法。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集中各班的學生,進行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學生的一般情況、學習需求、自我評價等,以及對學校基礎設施、教師教學、課程設置的看法和建議等。其中1—11題為單選題,12—16題為多選題,17—18題為自答題。
二、結果
1。一般情況。發放問卷183份,回收問卷182份,有效問卷180份,有效回收率為98。90%。其中中藥學專業20xx級(大一)男生9人、女生15人,共計24人,占總人數13。33%;20xx級(大二)男生11人、女生27人,共計38人,占總人數21。11%;20xx級(大三)男生8人、女生48人,共計56人,占總人數31。11%;20xx級(大四)男生24人、女生38人,共計62人,占總人數34。44%。
2。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入學教育、就業指導、畢業論文的看法。調查問卷中,關于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入學教育、就業指導、畢業論文的看法統計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52名(84。44%)同學認為入學教育能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可見入學教育對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122名(67。77%)同學認為就業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找準就業目標、更新觀念。同時,仍有部分同學對該觀點持保留態度,說明我校的就業指導有待加強提高。首先,應更注重學生的自我定位,使學生有一個實際準確的職業規劃。其次,應細心挖掘每個學生的自身優勢,量體裁衣,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再次,針對不同專業或不同去向,結合社會需求,進行差異化指導。
138名(76。67%)同學認為畢業論文能夠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果可見,學校應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知識技能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導師可根據學生愛好或專長,引導學生自行決定畢業論文題目和范圍;其次,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應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教學實驗技能培訓中,激發并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中藥學專業學生對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方式的看法。(1)中藥學專業學生對課程設置的看法。高校課程是決定高等教育質量如何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決定其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核心[3]。調查統計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36名(75。56%)學生認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結構比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134名(74。44%)學生認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結構比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151名(83。89%)學生認為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專業課的結構比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136名(75。56%)學生認為人文課程能夠達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我校課程設置基本能符合學生培養標準,但仍存在提升空間:可適當增加臨床實踐課程的課時,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臨床實踐的機會;教師在授課時可多采用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適當調整公共基礎課、醫學基礎課、專業課的結構比例,專業課應小班授課、專業區分化教學,使醫學課程的設置緊密順應現代醫學科技和社會需求[4]。(2)中藥學專業學生對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方式的看法。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是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5]。表1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統計結果。調查統計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依次是案例教學、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基于網絡的學習、PBL教學以及其他。教師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更多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學過程中,并濃縮提煉課堂講授的重點難點,設計合理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在探究過程中學習及應用學科思想。
考核評價方式決定教育實效。教育部要求加強高校基礎研究,轉變考核評價方式[6]。表2為學生認為合適考核評價方式的統計結果。調查統計發現,相比于期末考試和平時考試,學生更愿意接受形成性評價作為考核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是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完善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采取的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質,強化改進學生的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反饋。此種評價方法亦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能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盲目地學習。學校應在部分學科或課程教學中試行此評價模式,根據學生需求和學校實際情況完善體系標準后,推廣形成性評價考核方式。
4。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實習情況的'看法。在學生對教學設備設施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30名(72。22%)學生認為教學設備、教學設施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會繼續更新教學設備,完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硬件水平,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優質條件。
在學生對實驗室或見習、實際基地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44名(80。00%)學生認為實驗室或見習、實際基地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校會繼續加強實驗室管理,增加實驗課程,增設公共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對圖書館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64名(91。11%)學生認為圖書館(含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等)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證明學校圖書館改造工程有良好的成效,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學生對實習和社會實踐需求的統計結果中發現,180名中藥學專業同學中,149名(82。78%)學生認為實習和社會實踐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未來學校將增設更多實習和社會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同時,學校將對實習、實踐單位進行監管,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人身安全。
5。中藥學專業學生的自我評價。表3是關于多選題“您認為自己哪些能力和素質有待提高”的調查統計結果。統計發現,學生對自身的人文素質、團隊合作能力、批判思維能力、交流能力滿意度較高;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科研思維能力、發現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有較強的需求;對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有很高的需求與期盼。學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會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增設自習課,并定期配備任課教師答疑;可在課堂上布置學生自學課程的任務,并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等能力。
關于自答題“目前學習方面困擾您的問題是什么”的調查統計結果如下:大一的部分學生反映無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自習室學習環境需要改進。大二的部分學生反映學習方法不當,導致學習效果欠佳;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效結合。大三的部分學生反映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科研能力不足;做事缺乏條理性。大四的部分學生反映教師授課方式較單一,可適當加強師生互動;科研能力不足;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結合等。另外,學生們再次強調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加強,可見在本科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是未來學生培養中的重點和難點。
6。中藥學專業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表4為多選題“學校在教學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的調查統計結果。統計發現,學生對實習和實踐環節、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進有著高度期盼。學校會立足于學生的建議,改善教學工作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如增加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增設CBL、PBL課程,使授課方式更多樣化;適當增加實踐課,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設開放性實驗室,并配備值班教師進行答疑;適當增加專業課及實驗課的課時,并合理安排上課時間;開展與醫學知識有關的活動或講座,注重學生興趣培養及思維創新。
三、討論
提高教學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是高等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學校未來的教學工作會將重心轉移到以學生需求為基礎,盡可能滿足學生教育教學需求,為學生的培養提供優質條件。
參考文獻:
[1]歐本谷。學生學習需求評估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xx,18(5):159—162。
[2]王志茹。大學英語學習需求分析實證研究[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xx,21(2):34—37。
[3]李璐丹。高校課程設置優化研究——以H大學教育學專業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xx。
[4]王晶,曾志嶸。我國醫學課程整合的發展及主要問題分析[J]。醫學與社會,20xx,28(4):93—95。
[5]邵士權。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方法創新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xx。
[6]朱曉瑩。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24(10):118—119。
論文的調查報告5
在消費品市場中,人們購買的對象雖然迥然各異,但影響其購買行為的因素不外乎以下幾點:第一,價格。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商品的種類不盡其數,價格更是差距甚大。受到個人收入水平的限制,價格往往是人們購買決策時最重要的因素。第二,購買頻率。對于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消費品,人們購買的頻率明顯比房車等商品快得多,在選擇購買時的心態也大不相同。第三,顧客讓渡價值。消費者對有些商品愿意進行深入了解,貨比三家;對有些商品則是不太在意,不愿把時間用在挑選商品上,這是由消費品的自身效用決定的。第四,個性。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在購買決策時的心理也是不同的。第五,品牌。隨著時間的變遷,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忠實消費者,打造出了成功的品牌形象,使很多顧客因為對品牌的喜歡和信賴而對某種特定的產品情有獨鐘。因此,我們對消費者的一些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1、消費者每月用于服裝的開支情況分析
從調查中可以得知,大部分消費者每月花費在服裝上開支在50-200元之間,占了42%,而100元以下的和100-200元之間的各占一半,200元以上的只有10%,由此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購買服裝的花費并不大,這對于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宣傳,良性的引導消費者正確消費,*上銷售服裝的市場將很大;但是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服裝的購買能力也是及積極性將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
2、消費者購買服裝地點分析
一般人購買服裝都會選擇在商業街、市內,此次調查結果亦是如此,因此,本學院的商業街,紅豆居家,361,IDF將是我們的'重點競爭對手。
3、消費者對各種促銷方式的情況分析
由圖表1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便利品的認識,最為主要的了解方式是電視廣播,宣傳單和朋友介紹。關注路牌廣告,柜臺促銷和互聯*的人數分布也比較的多。同時也可以看出隨著人們年齡的不同,了解渠道也有相應的差異。隨著電子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廣告方式的多樣化,并結合便利品的特征分析可知,人們對便利品的了解倍受廣告的影響,如宣傳單,電視廣播等,因為消費者購買這類產品時,往往是通過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而這類促銷方式正是迎合了顧客群的心理。從該圖表中還可以看出在20~29歲之間的青年了解的促銷方式是多樣化的,多方面的,而不是僅僅局限在電視廣播,路牌廣告,宣傳單,柜臺促銷等手段。隨著*絡化的發展,青年一代對產品的認識隨之更加便捷,故對年輕一代來說,通過互聯*了解產品成為一種更為時尚的方式。
可以看出性別對促銷方式也產生了影響,兩種性別的群體大多還是受打折,降價,買贈等促銷活動的影響較大,同時女性消費群體對試用,附加服務等方式較為接受。原因在于女生一般比較細心,喜歡精打細算,物美價廉的商品對于其更具吸引力,所以女生比男生對促銷方式更關注。因此商家在采取促銷活動方式時可適量對針對女性的產品增加適用,附加服務等促銷方式,對于針對男性的產品可增添一些抽獎類的促銷方式。
從中可以看出打折,降價,買贈等方式所占比例較大,特別是20~29歲所占的的比例較大。因為便利品都是非耐用品,消費者對其品牌價格等都熟悉,故在購買時有一定的價格定位,而打折、降價、買贈等促銷活動以同樣的質量且適當低于消費者價格定位的方法,迎合了消費者心理,所以消費者對打折、降價、買贈等方式的促銷反應程度強烈。一般來說,由于青年型的消費者可支配的錢有限,所以盡可能的減少開支,更在意實質性的貨幣的花費。在購買東西時,相關價格的促銷方式成為促使青年型的消費者的主要動力。同時,青少年對試用、附加服務等促銷方式,也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更進一步說明,對青年消費者而言,多樣化,個性化的促銷方式影響尤為顯著。雖然從圖表中看出打折,降價,買贈,試用等促銷方式深受人們的喜歡,但其他的促銷方式對消費群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附加服務,搶購等。
對于消費群而言,學生占絕大多數。表4是不同職業人群對促銷方式關注的調查結果。顯然對打折方式,各個職業人群的關注度都是較高的。學生作為大的消費群對價格折讓類的促銷方式最為關注,分析原因不難知道學生沒有收入,生活消費自然對價格更為看重。而上班族,自由職業,或其他職業的群體則對打折,降價,買贈等促銷方式較為關注,個體經營者則對促銷方式的關注主要集中于試用,搶購。不同職業的消費群體對促銷方式關注的差異也反應了消費水平的差異對采取差異化促銷方式的多樣性要求。
由于學生占比重較大,故圖4僅描繪了學生人數在選擇不同促銷方式時所占比重。由圖4中可以看出在職業中學生的消費對促銷有重要的影響,在統計學生對促銷方式的影響中打折,買贈,試用的比例所占的份額較大。究其原因:學生收入不是太多,他們會用最少的錢買最多的東西,因而打折,買贈都可以減少支出,而試用又可以不花錢,享受消費。這樣深受學生的喜愛。
圖表6中的數據說明了人們對于商家的促銷活動,主要是抱著偶爾參與、湊熱鬧的心態去參與商家的活動,這不僅是因為消費者對便利品的購買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而且隨著商家的促銷活動的頻繁,人們對其抱有厭倦和不信任的心態。在調查中可以看出,對買贈換贈活動較為關注的人數較多,進而是聯合促銷,試用贈送活動。通過調查過程進一步了解到,對于某些促銷活動,大多數人不了解接觸不多,而且便利品的購買頻繁,促銷活動的增多,使得消費者對各類促銷方式都產生了懷疑,所以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也相應降低了。
4、消費者*購服裝價位分析
一般*上購買一些服裝當然是希望越便宜最好,我就喜歡在*上花幾十來塊錢買好幾樣小食品。有32%的人在*購服裝時都會選擇在20-100元,所以,我們的商品價格設置最好能控制在100元以下。
5、消費者*購時所考慮的因素分析
購物者*上購物是最關心的還是商品的價格問題,其次是商品的質量。*店商品的質量、價格以及賣家的信譽度成為了消費者*購時的首要條件,信譽永遠大于謀利!我們一定要堅持我們的自己的特色,把握我們自己的度,堅守我們的質量和信譽。在貨源選擇方面一定要選擇好的進貨渠道,使自己的價格可以相對便宜且更有質量。在開店初期盡可能以批發價出售,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建立起我們的第一批客戶。
6、消費者*購服裝的顧慮分析
目前*絡飛速發展,人們在*上進行購物越來越方便安全,調查結果顯示了人們在進行*購時,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絡安全和商品的質量,最重要的是保證我們產品的質量。
通過此次調查,也能使我們將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中,不但鞏固了我們的基礎知識,而且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繁榮貢獻我們一點綿薄之力,實現作為大學生的社會價值。
論文的調查報告6
研究目的:
有位學者曾說“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確如此,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勢在必行的。在這個發展飛速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存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除了應付緊張的學習壓力之外,還不可避免地遭遇著各種應激源的刺激,如同學關系緊張,嚴重的升學壓力等影響,如果缺乏及時正確的引導,可能會導致出現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等。我小組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感到擔憂,所以我小組對不同人士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看法以及解決方法做出了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1月22日至2月8日
調查過程:
一、調查準備:
1.就課題上網搜集資料
2.翻閱有關書籍查找相關資料
3.明確調查對象
二、調查方法:
1.在網絡上對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
2.對家長進行現場訪問
3.采訪在校教師
4.咨詢心理教師
三、問卷及采訪內容:
1.您認為現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樣的心理問題
2.您認為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您覺得那些人或機構應當為這些問題的產生負起責任
4.您覺得應當怎樣解決這些存在的心理問題
調查結果:
一、您認為現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什么樣的心理問題?
經過我們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初步認為青少年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
1.厭學心理;2.早戀現象;3.虛榮心強;4.暴力傾向;5.抽煙喝酒;6.叛逆心理嚴重;7.不善處理人際關系;8.抗挫折能力弱。
其中初中生自己認為存在的問題為:部分初中生的攀比心理嚴重,常常不顧家庭經濟情況與他人攀比;對家長老師有反叛行為出現,如違背家長或教師的意愿,不尊重家長教師等;有抽煙喝酒的不良現象出現,并且習慣成癮。
對家長的訪問結果主要表明:初中生缺少與家人的溝通,常有辱罵家長的行為現象發生;不尊重家長。
而對在校教師的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初中生在課堂上常常做出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已引起注意;逃學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還有聚眾斗毆的現象發生。
而心理教師則表明,在進行咨詢的學生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為對人際交往,特別是在對于異性交往方面的恐懼以及擔憂。
二、您認為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我們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整理之后,得出了每個心理問題產生幾個原因:
1.厭學心理:考試科目過多、學習壓力得不到緩解、學習主動性差、課堂沉悶課程煩瑣難、應試教育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等;
2.早戀現象:無法正確意識朋友與戀人的關系、對愛情的朦朧認知、沒有處理好男女間的正常交往、模仿成人或影視劇等;
3.虛榮心強:家庭條件優越、追求名牌、攀比意識強、愛“面子”等;
4.暴力傾向:受有暴力色情的影片影響、家庭現象、顯示自己的“厲害”;
5.抽煙喝酒:追求刺激的心理、模仿成人、向異性炫耀等;
6.叛逆心理嚴重:單親家庭能越來越多,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沒有正確對待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等;
7.不善處理人際關系:同學之間關系不融洽、沒有正確處理好與異性的交往、沒有處理好長輩的交往方式等。
三、您覺得那些人或機構應當為這些問題的產生負起責任?
我們分析了調查所得結果,歸納出以下幾類:
1.社會方面;
2.家庭方面;
3.學校方面;
4.初中生本身;
四、您覺得應當怎樣解決這些存在的心理問題?
我小組整理了調查結果后,得出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法:
㈠社會方面
1.多關心農民工子女的成長;
2.提倡社會人士多關心青少年的成長;
3.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暴力淫穢書籍影像;
㈡家庭方面
1.加強對孩子的教育;
2.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3.不體罰孩子;
4.家長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心里想法;
㈢學校方面
1.學校積極開展心理教育活動;
2.教育不應該只停留于表面,要深入學生的心理;
3.積極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豐富課堂內容;
㈣青少年本身
1.應當多讀一些富有哲理的書,獲取有益知識;
2.加強自我意志力;
3.提高學習興趣;
4.積極參加課余活動,多與人交流;
5.多與長輩進行溝通,理解他們;
6.自覺杜絕不良誘惑。
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研究,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于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并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比較活躍,又面臨著升學等壓力,這些問題表現得尤其突出。綜合我小組調查結果,現時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可大致分為四類。分別為,學習類問題、青春期心理問題、挫折承受力問題、人際交往問題。
一、學習類問題
1. 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等。
2. 厭學是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
二、青春期心理問題
1. 青春期閉鎖心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于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會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變化,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郁。
3. 早戀。中學生正值青春發育期,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由于受認知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盡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三、挫折承受力問題
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反應與積極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于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四、人際交往問題
1. 與父母的關系。初中生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會經常與父母產生沖突。同時,部分家庭出現種種傷痕,如夫妻關系不和、雙親離異等,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2. 與同的關系。初中生都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于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
3. 與老師的關系。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這時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缺乏理解、耐心與關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產生對老師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產生對抗心理。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有一種壓抑感并產生消極情緒。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而且個體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初中生自身的原因。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處于成長發育過程之中,升學等各方面的壓力又比較大,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調節與適應能力不強;第二,社會的負面影響。社會上所存在的消極頹廢的社會陰暗面與其所受的學校教育差異比較大,這不僅會嚴重地毒化他們的心靈,還將不可避免地引起他們的思索與探究,極易產生疑慮、困惑和無奈等等心理障礙。第三,來自家庭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長以極為功利的價值取向設計塑造子女,嚴重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征,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第四,部分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問題沒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甚至把心理問題德育化。他們沒有認識到正值青春年華的中學生最容易沖動,也是犯錯行為最頻繁的"危險期"。事實上,教育工作者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而歸因于思想變壞,不思進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對學生冷眼相看,全盤否定。我們要意識到心理輔導進入中小學校園是時代的要求。但無論初中生中出現哪種心理健康問題,都會直接影響他們優良品德的培養和形成,也直接影響到初中生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發展,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解決方法:
(一),提高環境適應能力
(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四),強化心理素質的訓練,增強競爭意識和自信心
(五),利用各種有效途徑,做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結合
調查總結:總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不可怕,只要相關人員及相關部門能夠積極配合,抓住問題的本質,并及時的解決出現的問題,就可以早日清除初中生的心理障礙。還給初中生一個純潔干凈的藍天,讓他們重新認知自己,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論文的調查報告7
一、如何處理傳統會計與財務會計間的關系
應當如何處理傳統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使得兩者能夠在財務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中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呢?作者以為應當理兩者的邊界,讓它們各司其職、各擅勝場。
(一)讓財務會計學回復其邊緣學科的本位首先應當讓財務會計學回復其邊緣學科的本位,體現其邊緣學科的特性,運用其獨特的方法一心一意解決新出現的、尚不符合會計確認標準和會計計量條件的經濟業務的處理,去以相關性為側重向外部提供財務信息。對于已經可以較好運用當前會計確認標準和會計計量條件進行歷史成本反映的經濟業務,財務會計學不必再分心兼顧,放手讓擅長使用歷史成本處理的傳統會計學去解決;
(二)使傳統會計學回歸原本獨立學科的地位在使得財務會計學回復其邊緣學科的同時,理應讓傳統會計學回歸其應有的地位,成為會計學的學科分支之一。傳統會計學負責處理已符合會計確認標準和會計計量條件的經濟業務的核算(反映),生成最為基礎性的會計信息,為此,作者呼吁,加強對傳統會計學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務處理方法、程序等方面的規范化研究,使其能夠更好地為財務信息提供服務。
二、會計學三大分支共同構建的財務信息體系
(一)重新劃分三大學科分支
而就會計的職能來看,雖然有諸多主張,但其中有幾項職能是共同認可的,如反映(核算)、監督(控制)及預測(評價和決策)職能,作者在此以會計學的這三項基本職能,將其三大分支劃分為:傳統會計學、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對應的會計基本職能是反映、預測(包含計劃、評價和決策等職能)和監督(包含考核、評價和決策等職能)。將此三個學科理解為會計學的三大分支或許更容易被接受,并不難發現現今的財務會計學為何面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時力不從心卻又不得不持續疲于應對的原因。傳統會計學是反映過去的經濟業務的,以歷史成本為最主要的計量方法,生成的會計信息最主要解決的就是可靠性問題;財務會計學是重在計劃、預測和決策,生成的財務信息主要解決的是相關性問題;管理會計學解決的是內部提供信息的問題,側重是相關性。這三個會計各司其職、各擅其事,“大分工而小合作”,共同支撐起在會計學指導下所構建的信息大廈,并與其他會計學科如稅務會計、環境會計、人力資源會計、行為會計等一起構成會計學。
(二)三大分支各司所職、各行所道
1、傳統會計學司職基礎會計信息的生成傳統會計學指導下從事核算的會計人員按照“會計核算”概念的界財會研究定范疇和方法,開展會計工作,直到最終生成會計信息。該會計信息以歷史成本計量為主,只在很少的情況下使用其他會計計量屬性(如某項經濟業務的不確定性很小或不重要,像期末存貨計量,某種材料的市場價格下跌造成庫存該材料的價值減損,因市場上有明確的該材料銷售單價,此情況下確定其可變現凈值時的不確定性很小,便可以使用以可變現凈值對其賬面價值進行調整),因此,稱此階段的會計信息為基礎會計信息,原因有二:其一是正如前述其生成過程是最基礎的,可靠性是最高的;其二是該會計信息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利用以生成財務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基礎。此外,還可能會有些項目需要說明(如商業票據的貼現、資產抵押等),列作表外說明,形成會計報表的附注。會計報表與其附注構成會計報告。這樣得到的會計信息和會計報告,以“可靠性”為依重,能夠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從而達到解除或延遲受托責任,同時,它也是第二部分財務會計生成財務信息和管理會計生成管理信息的信息源頭。因此,傳統會計學解決了一套表(財會報告)的第一層面(會計報告)和履行了第一司職(反映)。
2、財務會計學司職財務信息的生成財務會計學指導下的財務人員或會計人員使用傳統會計生成的基礎會計信息,運用專門的處理方法,以除歷史成本外的會計計量屬性,對經濟業務按照“相關性”為重的原則對基礎會計信息予以具體分析并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同時對基礎會計信息中未能包含的經濟業務中的.不確定性予以適當的削減后進行會計處理,兩部分結合生成基于不同會計計量屬性的財務信息和財務報表,并將依舊無法進入財務信息的信息列作表外附注或補充資料、輔助報表、其他財務報告,而后共同構成財務報告。這里的財務信息和財務報告是完全對外提供并以“相關性”為重,保障其決策有用性,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決策有用的信息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助推信息使用者從財務報告中“各取所需”而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并輔助基礎會計信息對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解除和延遲。財務會計生成的財務信息包含對傳統會計生成的基礎會計信息二次加工而生成的財務信息和傳統會計未予確認和計量而財務會計進行確認和計量而生成的財務信息兩部分,這兩部分與基礎會計信息在數量關系上的差異和非貨幣形式表現的數量關系部分,正是“相關性”的最好體現,雖然對基礎會計信息的再加工會增加一些工作量,但采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處理將不會是大問題。因此,財務會計學解決了一套表(財會報告)的第二層面(財務報表及其附注等)和履行了第二司職(預測、決策等)。
3、管理會計學司職管理信息的生成管理會計學指導下的會計人員(也可能不是會計人員)利用基礎會計信息和財務信息,結合管理會計的方法,具體、詳細地進行針對性剖析各個環節、各個項目、各個作業,生成管理信息和管理報告,該管理報告主要是向企業內部各層次提供,為企業經營過程提供決策所需信息或直接參與到決策中去,通常不必對外披露,即使有適合和應當對外披露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披露時應當列入“企業信息披露體系”(見下圖2)中“其他與財務、會計相關的報告”之內。因此,管理會計學解決了一套表(財會報告)的第二層面(管理報告)和第三司職(監督、分析、評價、決策等)。
(三)三大分支共構的財務信息體系
財務會計學是傳統會計學與企業理財學相互借鑒融合而形成的邊緣學科。讓財務會計學回復其邊緣學科之本位,與同為邊緣學科的管理會計學構成“一主外一主內”的格局和架構,同時重新回歸傳統會計學,三者共同構建起現代會計學的主體框架,形成倒“金字塔”骨架,使會計信息簡明可靠、財務信息邊界清晰相關、管理信息(這里專指管理會計學指導下生成的信息)解析分明。三大學科各司其職,共同發揮效用,走出現代會計學指導下科學、合理的財務信息生成和披露系統之路。企業的會計模式應當由原來的財務會計模式修正為如下圖2所示的模式。如果將整個企業信息系統比喻成一駕馬車,而企業財務信息系統是車輛部分的話,那么企業財務信息生成和披露系統將分別是其中的兩只車輪。企業財務信息生成系統的具體骨架簡述如下圖3所示:綜上所述,企業財務信息生成系統可簡約概括為:“一套報表,二個層面,三方司職,多種屬性,總體滿足,各取所需”。
論文的調查報告8
摘要:對川、渝、云、貴四地817名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小學教師做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多數教師對開發校本課程的必要性,校本課程特色和質量等問題有所思考,體現其開發校本課程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大部分學校能夠按照規范的程序開發校本課程并付諸實施,但也遇到了時間、精力、經費、資料不足,開發校本課程的知識和技術欠缺,專家指導不夠等困難。要發揮校本課程對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及學校發展的促進作用,需要正確認識開發校本課程的價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質量的校本課程,不斷完善校本課程的評價機制。
關鍵詞: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西南地區中小學
一、調查目的
當前,我國有關的課程政策已經把校本課程開發作為中小學課程改革的一項內容,并且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證,但由于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新生事物,以往“高度集中”的課程制度使得廣大教育工作者缺乏課程開發的經驗,因此,在課程開發的實踐中難免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校本課程實踐的基本情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課程改革“流于形式”和“盲目跟風”,為課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保證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切實推進。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四川、重慶、云南及貴州四個省(直轄市)中進行隨機抽取樣本,參加調查的對象是已經開展了校本課程實踐的中小學。共有重慶20所中學和20所小學的400人,四川10所中學和10所小學的200人,云南10所中學和10所小學的200人,貴州5所中學和5所小學的100人。樣本的抽取在保證代表性的前提下,也考慮了操作的可行性,故樣本的大小在四個省市中有所差異。
本次調查采用的是自編問卷,是根據我們對校本課程開發已有理論與實踐成果的總結,從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和實踐兩個方面,如對校本課程的內涵、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校本課程的特色等方面的認識,以及在校本課程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解決辦法等方面來編制有關問題,在試測和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正式問卷。問卷主要分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為了廣泛而深入地了解校本課程實踐中存在的一些經驗和問題,在單項及多項選擇題中設有開放式選項。
調查實施時,我們以參加我校校本課程培訓的領導及教師為訪談對象,講清此次調查的目的、意義、方法及注意事項,并委托他們將問卷發放給他們各自學校的教師填寫且給予寄回,本次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900份,收回有效問卷817份,回收率為90.78%。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及其意義的認識
1.校本課程的內涵
調查發現,教師對校本課程內涵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及不夠全面,43.1%的教師認為校本課程就是學校或教師自己編寫教材,有26.6%的教師將校本課程等同于活動課程和選修課程,還有18.4%的教師認為校本課程是上級主管部門布置下來的一項工作。
2.校本課程的價值
82.1%的教師認為開發校本課程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79.6%的教師認為可以改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課程觀念;75.8%的教師認為開發校本課程的價值是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38.7%的教師認為是能夠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3.開發校本課程的必要性
有93.9%的教師表示有必要開發校本課程,只有3.4%和3.7%的人表示沒有必要開發校本課程和不清楚。
4.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
調查結果表明,有43.9%的教師認為校本課程是由教研組或年級組開發,28.3%的教師認為是由教師自主開發,21.3%的教師認為是學校指定專門人員開發,也有6.5%的教師認為是專家學者開發。
以上問題反映出一線教師及教育管理者已經認識到開發校本課程對于學生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等的重要價值,因此對開發校本課程的必要性有比較一致的認識,但是對校本課程的內涵及開發主體的認識還存在著差異。
(二)教師對校本課程特色及質量的認識
1.校本課程的特色
調查發現,有93.3%的教師認為適合學校與學生實際的校本課程就是有特色的校本課程,也有4.3%的教師認為校本課程的特色是與別的學校完全不同的校本課程,只有2.3%的教師認為不清楚。
2.形成校本課程特色的條件
有90.8%的教師認為學校辦學理念明確,全校上下達成共識有助于校本課程特色的形成;74.1%的教師認為學校有良好的校風傳統有助于校本課程特色的形成;42%的教師認為學校有悠久的歷史有助于校本課程特色的形成;46.1%的教師認為學校有良好的聲譽有助于校本課程特色的形成。
3.校本課程特色應如何體現
有81.4%的教師認為應體現在課程的內容上,77.4%的教師認為應體現在課程的實施方式上;76.1%的教師認為應體現在課程資源的利用上;63.3%的教師認為應體現在課程的目標上;19%的教師認為校本課程的特色應體現在課程的名稱上。
4.成熟的校本課程應具備的特征
有90%的教師認為校本課程要有明確的目標;86.4%的教師認為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76.4%的教師認為有專門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67.3%的教師認為有固定的任課教師和教學時間;63.2%的教師認為有確定的名稱。
5.好的校本課程應該具備的特征
有90.1%的教師認為受到學生的歡迎是好的校本課程;85.4%的教師認為教師愿意而且能夠承擔該課程的教學是好的校本課程;68.4%的教師認為應該得到家長和社區人士的支持;45.8%的教師認為應該得到專家的認可;29.1%的教師認為應該得到學校領導滿意。
以上問題表明,目前大多數進行了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已經意識到校本課程特色和質量的重要性,重視課程目標、內容、實施方式的整體建設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思考了衡量校本課程質量的標準,體現出教師在開發校本課程中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多數教師把適合學校與學生實際的校本課程看作是有特色的校本課程的'重要指標,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而凸顯校本課程特色的關鍵在于學校辦學理念的明確。
(三)開發校本課程的實踐情況
1.參與者
關于所在學校參與開發校本課程成員的調查表明,有93.9%的人回答有教師;84.3%的人表示有學校領導;39.2%的人回答有專家學者;36.6%的人指出有家長和社區人士。
2.管理者
通常,學校主管校本課程開發的人主要有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調查發現,選擇校長或副校長為校本課程管理者的人占全部問卷人的48.3%,選教科室主任的占23.0%,選教導主任的占20.6%,選學科帶頭人的占8.1%。
3.對自身開發校本課程能力的估計
對自身開發校本課程能力的估計是教師對課程實施的把握度及自信的表現。調查表明,有66.0%的教師認為自己有能力開發校本課程,有21.1%的教師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開發校本課程,也有13.0%的教師對自身能力于開發校本課程不清楚。
4.開發校本課程所做的準備工作
調查表明,76.9%的人表示所在學校調查了本校的課程資源;66.2%的人表示本校開展了掌握學校的師資力量的工作;63.6%的人表示本校分析了學校在本社區的地位和作用;58.4%的人表示本校進行了了解學校發展歷史的工作。
另外,83.1%的人表示本校開展了了解學生興趣和需要的工作,62.7%的人表示本校接受了專家學者的培訓或輔導,55%的人表示本校征求了同行的意見;44.7%的指出本校征求了家長的意見。
5.課程資源的利用
調查發現,72.8%的人指出所在學校利用了本地區的風景名勝、民俗風情;66.8%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當地的文化設施;66.1%的人指出本校在利用課程資源時注重學校的歷史傳統;65.3%的人指出本校利用了學校的教學設施。
6.校本課程的實施安排
調查發現,84.8%的人表示所在學校安排了教研組或課題組研究;62.3%的人表示本校為校本課程的實施安排了專門的教師、時間、地點等;57.6%的人表示本校要求教師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進行教學,53%的人表示本校安排了領導同行的聽課。
在學校實施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上,有48.1%的教師選擇每周安排1課時,26.7%的教師選擇每周2課時,8.1%的教師選擇每周3課時或3課時以上。
7.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主要困難及原因
關于校本課程開發中遇到的困難,76.5%的教師認為缺乏足夠的時間精力;64.1%的教師認為缺乏相關的資料;62.8%的教師認為缺乏課程開發的知識和技術;50.1%的教師認為缺乏規范的評價。
分析困難和問題產生的原因,83.4%的教師認為影響校本課程開發的因素是經費的缺乏;70.4%的教師認為缺乏專家的指導。40.1%的教師認為是教師能力有限;15.4%的教師認為是領導不重視;14.8%的教師認為是家長不支持;
8.開發校本課程面臨問題的解決途徑
76.3%的人回答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自主解決;75.6%的人認為教師相互研討解決;69.5%的人回答向專家咨詢解決;63.8%的人回答是借鑒其他學校的做法解決。
9.對開發校本課程過程的監控
調查表明,有72.5%的人表示所在學校為開發或完善校本課程組織過相關的教研活動,有49.6%的人指出本校通過現場課等方式對所開發的校本課程進行展示;49.3%的人表示本校有專門的校本課程的教材和其他學習資料;41.9%的人表示本校有專門的校本課程開發機構,37.9%人的表示本校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校本課程。
另外,對校本課程實踐情況的考查,有75.4%的人指出所在學校采取了檢查教師的教案及相關資料的方式;73.6%的人表示本校采取了任課者說課、專家或同行評課的方式;52%的人指出本校征求了學生的意見;45.8%的人認為所在學校是聘請專家學者予以評估。
10.校本課程的評價
關于校本課程的評價,有36.8%的人表示本校組織專家、管理者及相關人員對已開發的課程進行了評價,42.5%的人表示學校還沒有進行相關工作,20.7%的人表示對此事不清楚。
調查發現,開發校本課程的學校基本上以一線教師為開發主體。部分學校能夠按照規范的程序開發校本課程,表現為有專門的校本課程開發機構和明確的負責人,組織過相關的教研活動,開展了課程資源調查、校情分析、學生興趣調查、專家培訓等相關準備工作,注意了課程資源的利用,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校本課程,并通過檢查書面材料、征求學生的意見、請專家學者評估等形式,對開發校本課程的實踐過程及其效果進行監控。同時,開發校本課程的學校都能夠將校本課程付諸實施,一般保證每周1-2課時作為實施校本課程的專門時間,安排了專門的教師,并有教研室或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和聽課評課活動。但是在校本課程實施中,不少學校也遇到了時間、精力、經費、資料不足,缺乏開發校本課程的知識和技術、專家指導不夠等困難,其中部分教師對自己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估計不足,可能導致教師被動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課程開發與實施不能深入進行、所開發的校本課程質量有限等問題。
四、討論與建議
(一)正確認識開發校本課程的價值
當前,廣大學校及教師已經認識到校本課程對學校發展、學生個性發展及教師專業成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訪談中發現,真正嘗到開發校本課程“甜頭”的學校不多,還是有學校開發校本課程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任務,或者是為了“趕時髦”,“為科研而科研”,而不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開發校本課程。其原因既有校本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比重小、地位低的原因,也有國家課程、必考課程任務重、壓力大的原因,致使校本課程實踐在學校中處在一個“時冷時熱”的“尷尬”境遇之中。為此,正確認識并真正理解開發校本課程的價值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學校的發展、學校文化的重建是當前學校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所關注的核心問題。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學校的發展不可能僅由考試分數、升學率、硬件設施等指標來體現,其靈魂和核心是學校的精神和文化品性。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師生在學校生活中長期積淀所形成的具有獨特凝聚力的學校面貌、制度規范和學校精神氣氛等,其核心是學校在長期辦學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既是挖掘和展現已有學校文化的過程,亦是進一步改造并提升學校文化的過程。校本課程作為一種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并列的課程形態,其開發主體、開發模式等不同于國家或地方課程,需要一種新的制度予以支持,即民主的、自主的、合作的、協商的課程開發制度,這對于學校文化的重建無疑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其次,教師專業發展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話題,其中包括教師職后的專業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表現出參與課程開發的意識模糊、知識儲備不足、課程開發能力欠缺等問題,制約著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此,有必要更新教師的課程觀念,增強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意識,轉變教師在課程實踐中的角色。鑒于學校工作頭緒多、各項工作彼此分離會耗費更多時間和精力的實際情況,以開發校本課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際上是將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當作教師培訓的過程,通過具體的教育事件,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和途徑,這樣可以多方兼顧,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二)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質量的校本課程
形成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這是決定學校辦學長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是學校辦學特色的一個重要“折射點”,是依照學校的辦學思想、教育傳統開發出來的一種課程類型;而開發校本課程并致力于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課程的實踐過程,也是不斷思考、探索并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的過程。學校的辦學特色,包括校本課程的特色,主要是由每一所學校學生的實際發展基礎和需要、學校的辦學思想、學校自身的課程資源等差異而決定的。
首先,明確學校獨特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一所學校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是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核心”,通常是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包括教師學生的現實需求、學校環境和教育資源的特殊性、學校舉辦人的教育理想和理念等而確定的學校發展的方向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它既有與國家規定的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的內在一致性,又有適合于本校實際且不同于其他學校的差異性,是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開發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必須以學校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為“圭臬”,努力使所開發的校本課程能夠體現并實現學校辦學宗旨。
其次,資源與優勢評估。校本課程開發需要考慮學校的資源條件,以決定開發什么和作何種程度的開發。資源主要包括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物質資源等。在資源評估的基礎上,認清學校自身的優勢所在。
再次,特色資源的開發。任何學校都處在一定區域內,學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當地人的思想觀念、地方傳統、文化氛圍等因素都會影響學校的發展及其課程建設。學校可以根據學校、社區環境,師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挖掘其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出特色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該從實際出發,選擇個性化、多樣化的課程開發模式。如重慶市某小學,因毗鄰本地的一個氣象站,多年來堅持開展名為“紅領巾氣象哨”的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和采集一些氣象知識,進而了解氣象科技,逐步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基于學校已有的資源優勢和教育傳統,該小學開發出獨特的名為《氣象與生活》的校本課程。
最后,保障機制的建立。要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需要通過制度建設和評價措施的完善來實現。一方面,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估制度來予以保障。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必須重視對校本課程方案的評價與監督工作,要有專人負責對開發校本課程進行經常性的指導與監督,明確校本課程方案評價的責權意識。如重慶市北碚區設立由教師進修學校、課程專家及學校教師代表組成的課程審議委員會,專門審議評估學校課程規劃方案。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通過建立相應的評價制度,來規范和保障校本課程開發的品質,引導學校開發出有學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另一方面,開發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進行的,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實際與特點,所以很難采用統一的評價手段來評價校本課程的實施成效。要保證校本課程特色的形成,學校必須有較為規范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學校圍繞開發校本課程開展一系列常規的自我評價工作,不斷反思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健康順利運行。
課程特色形成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有機銜接,重視對校本課程特色的追求與打造,可以從根本上實現開發校本課程的真正價值,從而有效實現以校本課程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及學校發展的目標。
(三)不斷完善校本課程的評價機制
校本課程評價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課程評價制度的建立和評價體系的完善,在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中起著導向和質量監控的重要作用。
課程多層次評價體系可分為校本課程本身的評價和校本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兩個方面。校本課程本身的評價又可分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的評價和校本課程開發成果的評價。但是,目前這種評價制度還不健全,不完善,操作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偏差。調查發現,還有相當一部分已經開展了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的學校,沒有專門的對校本課程的評價;在評價主體上,多數學校忽略了同伴教師、教師自我及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評價;在評價對象上,多數學校重視對有形成果,即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產品──“文本化”校本課程的評價等,而忽略了對校本課程開發過程、校本課程實施過程的考查等。
要克服以上不足,首先應該把校本課程開發看成是一個民主、開放的動態過程,體現參與、互動、對話、合作、民主、多樣性的原則。這就需要在評價過程中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使學校課程開發委員會、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等共同參與評價。
其次,動態的課程開發過程需要過程性的評價,校本課程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而且要關注過程,要力求評價的動態化、連續化、日常化。一是關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校本課程開發活動作為一個整體,包括準備、編制和使用三個階段。對校本課程開發過程的評價,要進行準備階段的背景性評價、編制階段的實質性評價和使用階段的診斷性評價等。例如,對開發校本課程過程的評價,可以了解教師的參與程度,了解教師的知識能力能否保證課程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了解教師在開發過程中所獲得的專業發展,了解開發校本課程的程序步驟是否完整和規范等等。二是關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特別是學生的成長發展狀況,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可以了解學生的興趣需要能否滿足,了解學生在校本課程實施中的體驗與收獲等。
再次,校本課程評價的功能要突出激勵功能、反饋功能、改進功能。校本課程開發立足于學校社區特色資源開發及本校師生的成長上,所以課程評價應該充分尊重學校師生以及學校和社區環境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對校本課程的評價要避免用唯一的標準對不同學校的校本課程作簡單的“優劣”劃分,而應該以“適宜性”為原則,把切合本校實際、體現本校辦學思想和特色、教師愿意承擔并能夠勝任、學生歡迎并有實際收獲等,作為衡量校本課程質量的標準。校本課程建設是一個不斷探索、逐步完善的工作,對校本課程的評價重在發現問題及時修正,以使校本課程不斷完善,真正成為彰顯學校特色的一個“亮點”。而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的過程,本身就是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舞臺”,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不斷更新課程觀念、充分課程知識、提升課程實踐的能力,從而促進其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泰勒著,施良方譯.課程與教學的基礎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3.崔允氵郭.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m].教育科學出版社.版
4.王斌華.校本課程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5.鐘啟泉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版
6.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m].四川教育出版社.版
7.李臣之.校本課程開發評價:取向與實做[j].課程.教材.教法..5
論文的調查報告9
一、調查目的
職業教育與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還有某些特點,例如:職業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職業技能訓練和素質教育為一體的教育形式;學生絕大多數尚處于青少年階段,心理上、身體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完成學業后面臨直接就業或繼續深造的選擇。
所有的這些特點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會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雖然沒有普通高中學生們的升學壓力,但他們也比同齡人更早地面臨著社會的挑戰與考驗。特殊的學習、特定的生活環境以及社會變革的影響,會使得他們在觀念上、心理上產生了一些有別于普通高中學生的新變化和新矛盾,給職教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思考。
這次調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狀況,使職業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調查方法
1、問卷法。
2、訪談法。
三、調查時間
20××年3月7日至20××年5月12日,共計67天。
四、調查地點
陽信縣職業中專。
五、調查對象
對陽信縣職業中專的全體學生(1900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問卷800份(問卷附后)。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職業學校學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種心態:
1、既有升學的愿望,又有升學、求職兩落空的擔心。
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始從中等職業學校對口招取考生以來,許多一度對高考失去信心的學生,又萌生出升學的念頭。有40%的學生選擇職業中專的目的希望繼續升學,但又擔心自己成績差考不上大學;少數學生自信經過本人努力升學有望,卻又顧慮家窮無力負擔日后的讀書費用;一部分學生同時還擔心因準備升學而失去較好的求職機會,因而顯得有些憂心忡忡。57.6%的學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對畢業后找工作信心不足,認為自身素質差,社會輕視職業學校畢業生,難以戰勝他人的競爭。畢業班的學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負擔尤其嚴重,他們希望社會和學校多提供一些就業信息,老師多進行求職指導,以便出校門后盡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奮精神。
有近一半的學生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努力工作,在某一行業出類拔萃,為社會創造財富,能對國家有所貢獻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雖然他們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機會,但同樣渴望成才,期望將來能夠成名成家、出人頭地,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然而他們卻怕吃苦,怕困難,缺乏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有52%的學生對未來工作要求過高,如環境舒適、報酬高、自在等,有點不切實際;有部分學生甚至存在非現實的奢望和幻想,夢想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便可“住洋樓、坐名車”。 3、自我意識充分發展與社會適應性差相矛盾。
職業學校學生處于十七八歲的年齡,自我意識發展較快,能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價值觀念,渴望早日獨立,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建設,然而,面對著即將進入的錯綜復雜、變化萬千的世界,他們卻常覺茫然和無所適從,獨立處理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的能力比較低。有一部分學生為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緊張而苦惱不安;許多學生渴望異性的友情,卻又不知道如何溝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學所說:“我最怕離別和適應新環境,每想到要離開好友和同學,走到另一個新地方,我就憂傷煩悶。”他們渴望老師家長多傳授一些為人處世的知識和技巧,教會他們學會與別人打交道,幫助他們適應從學校向社會的過渡,建立挑戰社會的信心和勇氣。
4、家長和老師的期望與學生本人實際水平有差距,從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擾。
職業學校學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競爭失敗而進入職校就讀的。由于原有知識基礎薄弱和學習能力差,在職業學校學習中,他們面對專業化的理論和技能更覺有心無力、困難重重,從而感到前途渺茫。相當多的學生認為進入職業學校讀書有自卑感,有負父母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師對學生的嘲諷輕視更是極大地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學生自言對所學專業毫無興趣,純屬屈從于家長意見,讀書索然無味,厭學甚至常常逃學。所有的職業學校學生均呼吁老師多些愛心,家長多一點跟自己的溝通和交流。
5、思想活躍,但明辨是非能力較差。
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壓力小,課程也較輕松,課外活動時間相對普通高中生寬俗,自由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寬闊,故而接收的社會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獲得的.知識更加紛繁復雜,思想更加活躍,但由于涉世不深,閱歷不廣,缺乏對社會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優劣兼收,容易受到錯誤觀念思潮的影響,甚至思想混亂,導致行為出軌。例如,在藝術品位上,60%的職業學校學生傾向于欣賞港臺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愛看港臺言情小說,男生則沉迷于武俠小說的刀光劍影。11%的職業學校學生沉湎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與對策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現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議有關教育工作者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諄諄善誘,以獲得最佳教育效果。
1、愛字當頭,鼓勵為主,激發學生自信自強的心態。
職業學校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很強,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如果他們長期被自卑困擾,就會逐步喪失自信心和進取心,而動搖成才信念,阻礙其人生奮斗;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學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從而悲觀失望,甚至走上逃學、棄學、絕望輕生之路。因此,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滿懷熱情地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心。教師要善于設身處地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輕易挖苦、諷刺和批評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之不足,引導他們挖掘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要針對他們的特點,承認差別,分層次、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職業學校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發揮特長和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為的,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和克服困難、挫折的勇氣和力量,自強不息。另一方面,教師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成績,鼓勵他們正確對待失敗,在學習中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側重專業的技術性和使用性教學,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學科興趣,發展學科才能。
2、強化競爭意識,開展就業指導。
市場經濟的特點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充滿競爭。職業學校學生要在社會中站住腳,就必須學會在競爭中生存。學校在新生入學伊始,就要強化他們的競爭觀念,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勇于競爭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同時,教會學生競爭的方法,學會戰勝他人,學會排除競爭中的困難,敢于承擔競爭的壓力,樹立敢為天下先、勇奪桂冠的決心,為畢業后踏入社會奠定良好的競爭心理基礎。具體可在班級工作中,組織一些有競爭性質的活動,如學習競賽、勞動競賽、球類競賽、棋類競賽或模擬市場競爭等對學生進行訓練。此外,還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擇業求職指導。學校和教師要熱情主動地做好學生的參謀,尋找和提供多種職業信息,給學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意愿和職業能力傾向,揚長避短,有目的地擇業,特別是多傳授一些求職技巧方面的知識。例如,進入工作單位前要進行調查研究,警惕上當受騙;學習職業道德和有關法律,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實習時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薦藝術等等,使學生形成充分的就業心理準備。
3、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防微杜漸。
由于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較差,近年來職校學生違紀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教師、家長及社會應隨時注意他們的行為變化,及時防微杜漸,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建立以學校為核心、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護網絡。首先,學校要優化育人環境,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把德育活動和法制教育落到實處,通過課堂教學和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惡丑,從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網絡,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生活狀況,客觀地對待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問題,聯手形成育人合力,減少學生違紀違法的誘因,做到防患于未然。還有,學校要密切聯手街道、派出所、公檢法、共青團、教育等社會部門,積極創設社會全方位的優化育人環境,形成學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問、出門有人管、人人齊關心的一條龍教育防范網絡。
4、重視學生心理衛生保健,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職業學校學生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比普通中學生更為頻繁,人際關系不和諧,易受挫、焦慮、自卑、環境適應性不良、攻擊性行為、青春期性意識的困惑等表現的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和妨礙其學業和生活,要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職業學校應科學地組織心理衛生保健工作,加強心理輔導。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是解決學生心理困擾的有效途徑,可以設立心理咨詢室或心理信箱,與得“心病”的學生磋商,交換意見,以提高其現有認識水平、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漸幫助學生消除心理上的煩惱。要教會他們有關的心理知識,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從根本上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
論文的調查報告10
一、實習基本情況
1.實習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2.實習地點:實習地點32個。在自治區內25個實習點,區外7個實習點。具體實習地點詳見附件一,20xx屆本科畢業生實習情況統計表。
3.實習內容:實習內容可以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本專業范圍內的工作,另外也有個別
4、實習人數
(2)實習指導教師。共17人。由于實習點多,地點分散,系領導、教研室主任和本學期任課教師及相關行政人員全部參加了實習指導工作。
5、實習成果數據統計
(3)收到實習教師每人一份實習總結報告,共17份。報告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表現、能力、紀律情況和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二是結合實習單位的意見,對自己指導的每個學生給出綜合實習成績。三是就畢業實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等。全體學生綜合實習成績全部合格。
二、實習表現與效果
達到了畢業實習的預期目的。在學校與社會這個承前啟后的實習環節,同學們對自己、對工作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本次實習采取分散形式。原則上以就業實習為主,同時與畢業論文選題相結合。本屆實習的單位覆蓋面很廣,企業總體水平也比較高。實習收獲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工作能力。在實習過程中,絕大多數同學積極肯干,虛心好學、工作認真負責,主動參與企業市場調查、產品銷售、外貿談判、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生產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工作,同時認真完成實習日記、撰寫實習報告,成績良好。實習單位的反饋情況表明,我們的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具備了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普遍受到實習單位的好評。大多數學生能勝任單位所交給的工作。在畢業設計單位和有些企業,實習學生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做了許多實際工作,為企業的效益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2、實習方式。實習單位指定指導人員師傅帶徒弟式的帶學生,指導學生的日常實習。學生在實習單位,以雙重身份完成了學習與工作兩重任務。他們向單位員工一樣上下班,完成單位工作;又以學生身份虛心學習,努力汲取實踐知識。同學們認真的工作態度、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勤奮好學的精神受到了實習單位及其指導人員的一致好評。
3、實習收獲。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通過直接參與企業的運作過程,學到了實踐知識,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知識都有所提高,圓滿地完成了本科教學的實踐任務。二是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
4、組織管理。實習領導小組成員親自到實習單位,檢查和指導實習工作,協調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問題,總結、交流工作經驗。
指導老師們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盡職盡責,對保證實習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實習開始時,老師們深入學生和實習單位,闡明實習大綱及實習計劃內容,明確實習目的和要求。實習過程中,結合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學會具體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深化專業知識,用專業知識指導實踐,指導學生做好具體工作;在業務不多的實習點,引導學生找事做,挖掘他們的實踐經驗;檢查學生實習工作日記,掌握實習情況,指導工作及時有效;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實習報告。實習結束后,老師們認真做好學生的實習成績考核及評定工作,參加實習交流會,完成實習總結報告。指導老師平均每周與每個學生交流一次。指導方式有電話、電子郵件、下點、面談等。基本達到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實習質量的目的。
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認真負責。不僅指導具體工作,還無私的介紹自己的工作與社會經驗。
5、校企關系。實習前后系領導帶領實習老師專門拜訪、答謝實習單位,實習結束時系里向實習單位發出統一格式的感謝信。實習學生積極配合企業工作,他們的精神風貌和實際工作績效對企業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使校企關系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6、總結交流。返校后召開了各種形式的交流會,內容豐富、氣氛熱烈,同學們積極發言談經歷,談體會,談感想,論題豐富,論據翔實。實習指導老師親臨交流會,既肯定了同學們的成績,又指出了實習中的不足,并對同學們的觀點或體會進行了點評。對就業應聘以及將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三、實習改進建議
1、增加實踐環節。學生們共同的體會之一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從銷售終端的商品管理、價格確定,到渠道控制、廣告投放、新品開發及至市場調研,都需要寬泛的理論知識支撐。有的.單位工作專業性較強,學生下班回來找書找老師求教,其他實習點的同學也主動參與出謀劃策。極大的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許多同學遺憾學習時不夠努力刻苦。一個普遍反映的問題是同學們希望都能參加一次實際營銷策劃活動,以系統地了解企業運作過程,增強實踐能力。在我們的教學計劃中,雖然有二年級的社會調查實習,但專業性不強,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級設一次短期專業性社會實踐,會促進學生學習,進一步增加實踐知識。如果增加實際營銷策劃內容,會加大教師工作量。但是,增加社會實踐環節,確實是實現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尤其有助于學生就業。我們初步計劃增加營銷策劃實踐工作項目,使目前學生的參與人數從5%增加到10%。建議學校把專業性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計劃。
2、承認教師指導社會實踐的工作量。目前教師指導社會調查實習、畢業實習都沒有計入教學工作量,所以不能調動教師積極性,也出現了上面三番五次強調但總是難以見效的實際情況。包括畢業論文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指導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需要教師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總結經驗可知,無論社會調查實習、畢業論文的撰寫,還是策劃活動,每個好成績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導教師大量的工作甚至個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進一步規范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的同時,應該肯定教師的工作量,才能激勵教師投入,才不會流于形式,真正達到實踐目的。而承認教師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辦法之一就是把指導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工作計入教學工作量。
3、加大教學改革力度。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調整課程設置。實習中了解到,目前社會需要大量的市場營銷人才,可是,我們的學生卻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客觀表現為企業一般招聘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其實企業的真正需要的是人才,這里折射出來的是:應屆畢業生不算是人才。我們不能改變招聘條件,只能使自己成為人才。學生怎樣才能成為人才,是我們面臨的迫切問題。首先,要研究營銷人才的內涵,然后以此調整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學生知識和素質要求等。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重視就業率,就業率是學院生存的重要基礎。
4、畢業實習規范化。以規范實習材料為重點,在實習大綱中明確要求,實習總結中落實到位。以嚴格實習成績為切入點,強化實習效果。以計入教學工作量為動力,激勵教師投入實習工作。
論文的調查報告11
【摘 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和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了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 鍵 詞】大學生/創業問題/政府高校引導/社會關注/調查報告
浙江是一塊創業的熱土,民營經濟興旺發達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國教育行業的前列,高校眾多,但由于崗位差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創業也逐漸成為眾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我們就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夠引起各高校和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個研究給創業前的大學生、政府、高校、社會提出建議。
我們小組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我們小組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調查問卷的格式,結合實際編制成《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問卷》(見附錄二)。問卷編制好后,小組成員通過各自QQ向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我們采取了無記名方式。最終調查問卷共發100份,實際統計80份。調查結果見 附錄1
本次調查范圍涉及人群大多是來自各大高校的學生,涉及眾多專業,范圍涵蓋廣泛,涉及面廣。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講,我們的整個調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現狀分析和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周濟11月20日在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20xx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為此,會議決定將20xx年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為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里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為廣大的同學所了解和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準備的現狀, 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為主,網上QQ談話和網上搜尋材料為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占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占30%,不太愿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占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占15%。從這里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了解程度雖然占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占10%,所占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而第三題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 ?調查中,考慮過的大學生占97.5%,完全沒想過的大學生占2.5,正在進行創業的大學生占0%,已經嘗試過創業的大學生占0%。從這里體現了創業的問題對大學生不是什么和他們毫不相干的事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思考過創業的問題。而第十題您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 調查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占47.5% 沒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的占52.5%。其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次數一般在1-2次。從這體現出大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學生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改進。
二、結論分析和建議:
《關于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是我組研究的課題,在課題申請時,我們是作為一個課外業余任務來完成,經過一番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這個課題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會、國家和高校的關注度極大。由于我們小組在資金、人力、物力、時間、個人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調查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申請課題前的想像。對于我們大專生來說,要作到大范圍且研究的極大深度同時極具學術性,是不怎么現實的。因此,出于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們組員采取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其結論和數據也是具備科學性,確保實踐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作品質量。
從調查問卷和現場人員訪談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客戶聯絡、社會溝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較規范、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一方面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觀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創業技能進行全面培訓,并最終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對于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臺,對于大學生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政府幫扶的持續性需要關注。此外,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幫扶作用,社會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去逐步鍛煉其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管國家政策、高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認為最重要在于大學生自己,因此大學生主體不容忽視。下面給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從前面所講,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創業者具備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質和次要特質,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些高要求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想走上創業之路,就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煉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和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類型。
實踐證明,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之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漢,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意識。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煉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說敢當,敢作敢為,不貪圖眼前的利益,永遠進取,使自己成為強者。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于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并采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為人先的膽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三)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如今,不少大學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大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
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絡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信息。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財富人生》、《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著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大學生要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創業。創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對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從事創業的人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又要當機立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既要能言善辯,又要能談判公關,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難。因此,創業能力的綜合性很強,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經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談判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為21世紀教育的4個支柱”,并把其作為開啟未來人生大門的四把“鑰匙”。“學會認知”就是教人掌握認知的方法,學會學習的方法、手段,培養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要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駕馭處理復雜突發事件、危機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培養人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會生存”就是要不斷增強人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培養人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因此,大學生要主動樹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從而使自己在創業時“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和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和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了解市場,并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商業活動無處不在,大學生平時可多和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Email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咨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看書本的收獲更多。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和經驗,將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其四,投身于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后進入創業啟動階段,可以單獨或和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大學生在參和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也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大學生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大學創業成功。
結語
通過研究,我們希望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意義的調查結果和信息,普及創業理念,彌補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里對社會缺乏了解的不足,增加日后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努力,在電信分院老師、團學干部等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小組完成了此次調查研究。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寫,我們的日常工作、調查方法、報告論文格式等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和缺陷,望評委老師能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為我們日后其他工作做借鑒!
論文的調查報告12
財會界關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理論研究、實踐探討、指導意見和法律規范,無疑對我國企業推行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然而,在這種推動和促進的作用下,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究竟如何?———
1.貴公司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嗎?
(1)從總體上看,有88%的樣本企業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但仍有12%的樣本企業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
(2)從行業來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建筑業的比率最高(100%),其次是制造業(91.89%)、商品流通業(87.50%)、交通運輸業(83.33%);房地產業的比率最低(62.50%),其次是服務業(78.57%)和其他行業(80%)。
(3)從企業規模來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企業集團的比率最高(95%),其次是大型企業(89.47%),中小企業的比率最低(83.33%)。
(4)從企業性質來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民營企業的比率最高(100%),其次是國有獨資企業(91.67%),國有控股企業的比率最低(82.35%)。
(5)從企業類別來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上市公司的比率為(100%),非上市公司的比率為(87.14%)。
2.貴公司了解財政部20xx年4月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嗎?
(1)從總體上看,有70.67%的企業了解財政部20xx年4月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但仍有29.33%的企業表示對該文件的內容不了解。
(2)從行業來看,了解財政部20xx年4月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的企業,建筑業的比率最高(100%),其次是制造業(86.49%)、商品流通業(75%)、交通運輸業(75%);房地產業的比率最低(50%),其次是其他行業(66.67%)和服務業(71.43%)
(3)從企業規模來看,了解財政部20xx年4月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的企業,企業集團的比率最高(95%),其次是大型企業(68.42%),中小企業的比率最低(58.33%)。
(4)從企業性質來看,了解財政部20xx年4月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的企業,民營企業的比率最高(75%),其次是國有獨資企業(72.97%),國有控股企業的比率最低(64.71%)。
(5)從企業類別來看,了解財政部20xx年4月發布的《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的企業,上市公司的比率為(80%),非上市公司的比率為(70%)。
3.貴公司認為需要在貴公司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嗎?
(1)從總體上看,有89.33%的企業認為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但仍有10.67%的企業認為不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
(2)從行業來看,認為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建筑業的比率最高(100.00%),其次是制造業(94.51%)、交通運輸業(91.67%)、服務業(85.71%);房地產業的比率最低(62.50%),其次是其他行業(80.00%)和商品流通業(81.25%)。
(3)從企業規模來看,認為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企業集團的比率最高(95.00%),其次是中小企業(88.89%),大型企業的比率最低(84.21%)。
(4)從企業性質來看,認為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民營企業的比率最高(100.00%),其次是國有獨資企業(91.89%),國有控股企業的比率最低(85.29%)。
(5)從企業類別來看,認為需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上市公司的比率為(100.00%),非上市公司的比率為(88.57%)。
4.貴公司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的.作用大嗎?
(1)從總體上看,有85.33%的企業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的作用大,但仍有14.67%的企業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的作用不大。
(2)從行業來看,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作用大的企業,商品流通業的比率最高(93.75%),其次是制造業(91.89%)、建筑業(83.33%)、服務業(78.57%);房地產業的比率最低(62.50%),其次是交通運輸業(75.00%)和其他行業(73.33%)。
(3)從企業規模來看,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作用大的企業,企業集團的比率最高(90.00%),其次是大型企業(89.47%),中小企業的比率最低(80.56%)。
(4)從企業性質來看,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作用大的企業,民營企業的比率最高(100.00%),其次是國有獨資企業(89.19%),國有控股企業的比率最低(79.41%)。
(5)從企業類別來看,認為全面預算管理發揮作用大的企業,上市公司的比率為(100.00%),非上市公司的比率為(84.29%)。
(二)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普及和應用程度
1.貴公司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了嗎?
(1)從總體上看,只有50.67%的企業實行了全面預算管理,其他49.33%的企業尚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的普及率較低,這與企業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了解和認識程度很不相稱。
(2)
從行業來看,全面預算管理的普及率最高是制造業(達到62.16%),其次是其他行業(60.00%)、交通運輸業(50.00%)和服務業(50.00%);最低是房地產業(只有25%),其次是交通運輸業(41.67%)和服務業(42.86%)。
2.貴公司如果還沒有實行全面預算管理,那么,每年是否都編制財務預算?
(1)從總體上看,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37家企業中,有34家企業編制財務收支預算(占91.89%),只有3家企業不編制財務收支預算(占8.11%)。
(2)從行業來看,制造業、商品流通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中,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都能編制財務收支預算;而房地產業、服務和其它行業中,則有一部份企業(分別占33.33%、25.00%和16.67%的比例)甚至連財務收支預算都不編制。
(3)從企業規模來看,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集團都能編制財務收支預算,而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則有部份企業(分別占18.18%和5.26%的比例)連財務收支預算都不編制。
(4)從企業性質來看,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都能編制財務收支預算,而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國有控股企業和民營企業則有部份企業(分別占11.11%和50.00%的比例)連財務收支預算都不編制。
(5)從企業類別看,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上市公司都能編制財務收支預算,而未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非上市公司則有部份企業(8.57%)連財務收支預算都不編制。
3.貴公司是否有負責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專門機構?
(1)從總體上看,只有23家企業(占30.67%)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而另外52家企業(占69.33%)則不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這說明,在實行了全面預算管理的38家企業(占50.67%)中,仍有15家企業(占20%)不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
(2)從行業來看,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的比較,制造業為35.14%,商品流通業為37.50%,建筑業為50.00%,其他行業為33.33%(這幾個行業均達1/3以上);交通運輸業為25.00%,房地產業為25.00%,服務業為28.57%(這幾個行業均不達1/3)。
(3)從企業規模來看,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的比率,大型企業為42.11%,企業集團為35.00%,中小企業為22.22%。
(4)從企業性質來看,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的比率,國有獨資企業為37.84%,國有控股企業為26.47%,民營企業為零。
(5)從企業類別來看,設置全面預算管理專門機構比率,上市公司為40.00%,非上市公司為30.00%。
4.貴公司主要采取下列哪些方法來編制全面預算或財務收支預算?
(1)從總體上看,固定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被采用的比率較高,分別為52.78%和47.22%;概率預算法和滾動預算法被采用的比率較低,分別為15.28%和13.89%;零基預算法被采用的比率則介于較高和較低之間,為29.17%。
(2)從行業來看,制造業采用得較多的是固定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比率分別為51.35%和48.65%);商品流通業采用得較多的是零基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比率分別為43.75%和37.50%);交通運輸業采用得較多的是固定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比率分別為58.33%和50.00%);建筑業采用得較多的是固定預算法、彈性預算法和零基預算法(比率分別為83.33%、50.00%和50.00%);房地產業采用得較多的是固定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比率分別為41.67%和50.00%);其他行業采用得較多的是固定預算法和零基預算法(比率分別為35.71%和50.00%)。
論文的調查報告13
[摘要] 家長是基本的教育者,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參與者。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了解程度的現狀,提出了通過多種途徑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課程。
[關鍵字] 幼兒園課程 家長
[正文]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人們已經開始關注家長與幼兒同課程的關系,但在這種關系中,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參與。我們認為,家長是基本的教育者,孩子的成長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責任。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不是其教育責任的移交,而是家長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專業的合作者。而作為教師,不是要家長做些什么,而是希望家長與自己合作做些什么,要讓家長看到家長的努力與教師的努力的關系,看到家長的努力與幼兒成長的關系。所以在實施了“生活化游戲化幼兒園課程”兩年之后,我們感覺到家長的作用是需要轉變的,這不僅是我們幼兒園的需求,而且家長在其中也能得到發展。但家長的參與及家長的發展是建立在家長對于我們幼兒園課程了解的基礎之上的。現在,家長很少有參與課程的意識,雖然他們也很關心幼兒在園的情況,關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是大部分家長認為課程建設是教師的事情,他們最多只是完成教師需要家長配合的任務,而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課程建設的一分子,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為了激發參與課程建設的興趣,共同構建班本化課程網絡,所以我對于本年級的幼兒家長進行了對于課程了解的調查。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蘇州市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大班的全體幼兒家長。
2.研究方法:問卷法。采用自制問卷對家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78份。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家長眼中的幼兒園課程
(1)家長所理解的幼兒園課程
表1:
理解
項目
上課
游戲
幼兒在園一日生活
玩
家長眼中的課程
83%
8%
9%
(2)有100%的家長知道我們班級現在實施的是《生活化游戲化幼兒園課程》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是停留在了以前的認識上,很多家長在認識上還覺得幼兒園的課程就是上課,其實這在平時于家長的交流中也不難發現,有的家長會在接孩子的過程中,問老師“今天上了什么課呀?”家長印象中正規的課堂教學活動就是幼兒園的課程。但在調查中也發現了有些家長的觀念是比較新的,能認識到游戲及幼兒一日生活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另外,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家園論壇等形式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名稱是很熟悉了,也了解了什么是生活化、游戲化的課程。
2.對于課程目標的了解
(1)表2
程度
項目
非常了解
一般
有些了解
不了解
對課程目標的了解
6%
23%
81%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我們課程目標,大部分家長是不了解的,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所謂目標是本,家長對于課程總目標的不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于課程內容的認識。
(2)表3
內容
項目
學期目標
月目標
周目標
具體實施目標
對課程目標的了解
3%
86%
11%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學期目標是不了解的,相對而言,對于周目標是很了解的,從中使我聯系到了我們每周向家長發放的周參與表,這是讓家長了解課程內容及課程周目標的很好的窗口。
3.關于課程課程實施的形式:
100%的家長知道我們現在是以主題網絡的形式進行的,通過我們向家長進行主題介紹及環境布置也以主題網絡的形式呈現,所以家長對于我們課程實施的形式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4.對于課程內容的了解
(1)表4
程度
項目
很熟悉
一般
知道一點點
不知道
對課程內容的了解
23%
38%
32%
7%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我們課程內容,只有23%的家長是很熟悉的,大部分家長不是很了解,甚至有家長不了解。
(2)表5
途徑
項目
教師介紹
幼兒口述
幼兒園環境
其他
對課程內容的了解
32%
46%
28%
4%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課程的了解途徑中有46%的家長來源于自己的孩子,另外,教師介紹、幼兒園環境也占了比較大的比重。
(3)有100%的家長覺得家長有必要了解課程內容。
我們通過了向家長介紹我們每月、每周的教育教學計劃,應該說主動關注幼兒課程的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內容是比較熟悉的,而且絕大部分家長是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的,對于個別的家長,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一些溝通方式這位家長對與這位家長是不適宜的,可以進行個別溝通的方式予以解決。另外,幼兒的口述是家長了解課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途徑,所以其實幼兒的口述也是我們開展活動后的展示環節,當然,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及班級的主題環境也是讓家長了解我們課程的很重要的途徑。既然家長有了解我們課程內容的需求,我們將應該多管齊下繼續做好這個家長了解課程的工作。
5.家長對于課程的評價
表6:
程度
項目
非常好
一般性
不太好
不了解、不好評價
評價
60%
23%
0%
17%
此表顯示60%的家長對于的評價是很高的,超過了半數,但還是與17%的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不了解,所以不好評價。
從家長對于課程的評價來看,大部分的家長對于我們課程是持認同的態度的.,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名稱是知道了,但是一些具體的實施及一些方式方法上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出現了不好評價的選項,我覺得這是我們的課程宣傳上做得還不夠。
另外,結合表2來看,雖然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總目標是不了解的,但是仍有60%的家長認為此課程非常的好,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通過進一步的訪談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中的一些具體活動是有所了解的,如洋洋的媽媽就說:“我覺得課程中帶領孩子去捉昆蟲,不僅可以讓孩子知道昆蟲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實地觀察,可以讓孩子印象更深刻。”又如佳佳爸爸說:“這一階段呀,孩子回家后就書看,還非常愿意講故事給我們停,有時候我們坐在床上看書還批評我們不注意看書姿勢,謝謝你們上了‘我喜歡看書’主題,讓孩子喜歡上了看書,也知道了怎么看書。”看來,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目標總體上是不太了解的,但是不是真正的不了解,對于課程中的某些具體活動的目標及內容還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才產生了大部分家長對于課程的好評。
6.家長對于課程的期望值
表7:
能力
項目
知識技能
情感態度
人際交往
其他
期望值
45%
23%
32%
0%
此表顯示45%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知識技能方面的提高,另外從反饋中來看,家長的期望值主要集中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人際交往這三個方面。
家長對于課程的期望值反映出了家長的一定教育理念,在現代競爭壓力之下,家長更看中的是孩子知識技能的習得,雖然對于情感態度、人際交往隨著觀念的轉變,教師也發現了,但還不是主流的想法,所以在課程中我們一方面是要向家長宣傳課程教育的目的性,另外一方面是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更關注到孩子的全面發展。
論文的調查報告14
技能型人才指的是在技術和生產的過程中,兼具專業知識和精湛的操作技術,能夠在工作中解決核心的技術問題的工作人員。在當前形勢下,國內高技能專業人才在數量和結構以及素質都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大多數企業最缺乏的還是具備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專業市場營銷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還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一、社會對市場營銷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特點
根據相關的調研結果和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來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 專業素質要求高
由于全球經濟化程度不斷地加深,國家對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也逐漸放寬了政策,越來越多的國外產品能夠在國內進行銷售,這也給國內相類似的行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在制定營銷以及人才培養策略時,要考慮的因素也越來越多,例如數據以及科學的方法。但由于現階段,我國營銷專業人才在素質和專業技能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營銷專業人才因為需求結構的變化而變得更加的搶手,這就導致了營銷人才的需求在數量和質量上的短缺。
2. 知識結構向復合型層次提升
近些年來,從大多數企業對于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情況來看,對應聘者的要求一定是要市場營銷專業方面的人才,但對其他方面的需求就比較少,但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將不僅僅在停留在掌握專業的營銷技能,而且還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這樣復合型的人才將會受到企業更多的青睞。
3. 專業需求人才層次分析
從人才的需求上來看,大專生的情況是供過于求,而針對于市場營銷這一類專業來看,本科生與大專生的情況相類似,差距并不大,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大專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大專院校在培養營銷專業學生時,引導學生往多方面發展。目前,大多數學校也與企業達成協議,學校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由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兩者的結合培養出復合型的高素質營銷人才。
二、營銷專業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策略
為了滿足各大企業的需求,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專業營銷人才,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將素質教育融入到整個教學課堂、社會活動以及考核機制中。
1. 提高校內實訓能力的量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模塊的量,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打好學生實踐基本能力的基礎。為學生制定更多的實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實訓強度,利用各種實訓場所,模擬各類工作崗位環境,讓學生在相類似的環境中熟悉崗位的操作流程和技能,讓學生更加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除此之外,對于學校來說要增大對實訓場地的建設,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地進行實訓和頂崗的實習,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崗位環境中完成工作前的訓練看,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實際崗位的認識,減少適應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鍛煉工作能力。
2. 提高企業對學生的實訓以及頂崗實習的工作
企業的實訓工作才是學生實訓工作的真正環境,對于市場營銷行業的學生來說,單個企業是無法向學生提供很多的實習崗位的,不能讓學生進行集中實訓,只能進行單一實習,這樣的情況不利于學校的統一管理。因此,學校與企業方面要設立對學生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機制,與用人企業達成共識,對學生的實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考核。在分散實習時,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鼓勵學生成立小團隊,發揮小組自身職能,小組的實訓工作由統一的專業人員進行指導,成績并由相關的技術人員共同考核。
在企業內的實訓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由校內的專業教師和校外企業的專業人員共同組成教師隊,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實訓的內容應結合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于一體,對學生進行崗位技能的訓練與實踐。設定主要的工作任務為目標,指導學生從工作制度、工作模式以及對工作的態度和價值觀中熟練工作流程,感受工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能靈活地運用職業綜合技能,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在實習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職業素質以及專業技能的掌握應用,教師應該要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幫助其解決,并做好相應的監督記錄,最后也要督促學生寫好自己的實習周記和報告,完成教學任務。
三、結束語
目前,市場上對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大多數企業缺少的就是高質量的營銷專業人才,市場營銷行業的就業前景較好。而作為培養高水平的高職院校,在對市場營銷的人才培養中,要考慮到不同市場對人才的不同需求,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職業素養的培養,制定符合企業需要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計劃,為社會輸送更多的營銷專業人才。
論文的調查報告15
首先通過本次實習,我感覺到不僅僅是在教育教學中,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大事小事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這種準備應當是多方面的:既要備自己,又要備他人;既要備事件提前,又要備事件滯后;既要備突發事件,又要備平平淡淡。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機遇總是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
其次,通過本次實習,與人交際的能力,我自認為上升了一個臺階。第一堂課前,我的心嘭嘭直跳。但一旦走上了講臺,恐懼心理莫名其妙地跑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然后順利地講課。還有,就是當偶爾講錯時,我會拿太緊張當借口,這樣會緩和尷尬的氣氛。另外,我發現與中學教師交流的也很順利,這除了認真、坦誠的態度外,也與實習一個月練出的膽量密不可分。
再次,實習期間,我組織了高一十班與本班同學的足球聯賽。這無疑在拉近師生關系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球賽結束后,我們負責球員的后勤工作(打開水、賣水),雖然花錢不多,卻讓我們感到很快樂。最后,學生離開時,一句注意安全出自我的口中,我確實感到肩上的擔子不只是這一句話,而是語言無法表達得發自內心地對自己學生的呵護和關愛。
還有,那就是在高一三班、四班與十班的交流會。通過師生交流會,師生感到毫無距離和代溝可言。我們幾位實習教師毫無保留的傳授了自己的學習經驗,積極鼓勵他們學習的態度,使學生感到考上大學并不難,只要通過努力,一定會順利過關。當然,我們還為學生上演了一人一首歌,這更是師生親密無間。最后,唯一感到遺憾的`事,我們的實習時間太短,自己的教學風格還沒能進一步完善,教學能力沒能進一步提高。教態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想,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取得的少許經驗,要保留下來記錄下來。所犯的錯誤,總結的教訓,更要記住,作為避免以后再犯的警鐘,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基礎
師范生實習鑒定一個多月的實習已經結束,從年前的準備階段,到三月份的正式講課,這一過程的收獲體會是很多的。
讓我體會很深的首先是對教育這份事業的熱愛。在學習中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對教學的熱愛是使你全身心投入教學的動力,不管是備課,還是講課。備課中,具有了動力,才能全方位的考慮過程、內容,考慮學生的反應。正如實習開始,杏壇副校長所說的備學生,怎樣體會到學生的反應。有了這份動力,才會想出設計出更好更科學的方法,應用于教學過程,啟發式教學等方法才能很好的應用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其次是要設定較高的目標,同時又要考慮到效果不佳時,自己的反應。就是預先想到效果不好時,自己應承受這份壓力,較好期望固然很好,但若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以及各方面的變化,引起教學效果不佳,自己應接受這一現實。不能因為一時的沖動,而破壞了整個活動。當我第二次課效果不好時,當時實在難以接受,爾后的兩天為下次的備課則沒了興趣,沒有了熱情,自己前兩次作了充足的準備為什么會這樣?我在思考這些,思慮再三,還是備課不充分,沒有更好的調動學生,既沒有預計學生的反應,又沒有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比如第二次課的板書問題,這都是沒有預計到的。而當我在第三次課時,心情平淡而又有熱情,坦然面對一切。這樣就好了許多,語速較前兩次慢了一些,課堂中出現的錯誤少了許多。
總的說來,實習讓我收獲許多。不僅僅是對教學,做任何事情都滿懷熱情。我抵制住了第三次課前的不良反應,作了充分的準備。對事情結果期望高,嚴要求,又要以最壞的結果來考慮,坦然面對。這是我較深的體會。
最后,我還想說的事,感謝張老師的悉心熱心感懷。每課必聽,不管是試講還是上課,更重要的事提出學生的問題,以一個有豐富經驗的老師來發現這些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對學生最大的負責與幫助。同時,我們這一團對也是值得學習的。互相幫助,照應,共同進步。
【論文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論文的調查報告01-04
論文的調查報告01-05
調查報告論文的格式04-07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論文03-19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04-11
畢業論文的調查報告06-13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06-17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06-24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06-24
畢業論文調查報告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