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方案的論文1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優化方案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1
人才培養方案是對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以及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設計,對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高職船舶電氣專業學生畢業后面向國內、外的航運公司就業,擔任船舶電子電氣員職務,面臨著國際船員勞務市場的競爭,學生必須要滿足STCW最新公約的任職資格要求和國家海事局海船船員適任標準的要求。船舶電子電氣員的前身是船舶電機員,上世紀末STCW公約95修正案取消了對船舶電機員的強制性配置要求,部分航運企業取消了電機員崗位,電機員的工作轉由輪機員分擔,但部分輪機員由于缺乏電子電氣知識和信息技術而不能有效地履行職責,造成部分職能缺位,對船舶的安全營運造成一定的影響。國際海事組織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于20xx年通過了STCW馬尼拉修正案,該修正案明確提出設置船舶電子電氣員這一新職務,強調了電子電氣員的必要性,并規定了具體的任職要求。為了履約中國海事管理機構也發布了新的海船船員考試發證規則,制定了船舶電子電氣員的適任考試和評估大綱。由于STCW公約95修正案生效后部分航運企業取消了電機員崗位,多數航海類院校基本上都停辦了船舶電氣專業,我院則由于認識到船舶電氣管理的專業性和重要性而一直保留著該專業,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該專業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也存在著培養方案不太合理等問題,使得人才培養的效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偏差較大,船員的綜合能力比較差。
高職航海類學生的專業思想、業務技能等方面相對較好,是未來中國海員隊伍中的主力軍,因此基于以上背景,為了培養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船舶電子電氣員,實現我國成為船員強國的目標,有必要對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優化。
1.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1.1 人才培養目標有待重新認識
我國的航海高等教育實行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軌制,雖然高職航海類院校的定位是職業教育很明確,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實際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間只有兩年半,而培養高級船員的目標與普通高等教育是相同的,要和本科學生參加同樣的資格考試和評估,因此高職航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在實際執行的過程當中還是有點定位不清,尚未形成既有特色又能與普通高等航海教育相互銜接的體系。此外教育部20xx年10月發出的《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其中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是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最新定位提法,因此我們需要對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重新研究優化。
1.2 課程設置不太合理
我國航海類院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按學科體系建構的,課程設置方面專業課程和培訓項目必須滿足海事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通識課程的設置必須滿足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航海類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崗位與本科院校相同,學生要和本科院校的學生通過同樣的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考試和評估,拿到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而學制比本科院校少一年,因此課程體系基本上屬于本科壓縮型,主要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是相同的,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是將本科的教學計劃斬頭去尾。
另外隨著船舶朝著大型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船舶電氣技術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力電子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等新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船舶,這就要求船舶電子電氣人員的業務知識必須跨通信、導航、電氣、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等多個學科,部分技術內容以前不屬于船舶電機員的職務范疇,但是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將它們劃歸船舶電子電氣員管理,如船舶通信技術、導航技術等,這部分內容在過去的課程體系里也沒有涉及到,所以我國船舶電氣專業的課程體系已不能很好地適應國內海上交通運輸發展的需要和國際航運人才市場競爭的需要,因此需要對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研究優化。
1.3 教學內容過于陳舊
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相當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比較陳舊。船舶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船舶電氣技術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以前還算是比較先進的設備已逐漸被淘汰,而被一些新技術、新設備所代替,而以前部分課程還在講授這些比較陳舊的內容;有些新技術在以前的課程體系中沒有涉及到,但是目前已經在船舶上廣泛應用,如工業控制網絡技術、微機控制技術、電力推118進技術等,這就使得部分船員對于船上的新設備不會保養、不會管理、不會維修等,嚴重影響了船舶的航行安全。此外船舶電子電氣員和以前的電機員相比增加了通信導航技術和船上人員的溝通與管理等內容,因此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的教學內容要能跟上這些航海新技術的變化和滿足公約的最新變化,培養出符合高科技時代要求的航海類高端技能型人才。
1.4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較為落后
由于高職教育比高等學歷教育起步要晚,在教學上教師更多地沿襲了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停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階段,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講授,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理論不能有效地聯系實際。
1.5 人才培養模式有待創新
為了培養與用人單位崗位要求能有效對接的高技能人才,我院自20xx年起在省內率先推行“訂單式”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學院邀請訂單單位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參與學院的人才培養全過程,聘請一些與學院聯系密切的航運企業的電機員作為兼職教師。由于定位準確、措施有力,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辦學體制等外部環境的影響,航運企業對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參與度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面還需進一步擴大,培養模式有待進一步探索與創新。
1.6 師資力量配備不盡合理
高職船舶電氣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雖然有了很大進步,但是總體上來看師資結構還是不盡合理,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年齡結構上,老教師偏少、新教師偏多;雙師素質結構上,高校畢業生多、有實際工作經歷的少;學歷結構上,本科學歷多、研究生學歷少;職稱結構上,中低職稱多、高級職稱少;另外個別核心專業課程還未形成具有一定縱深和發展潛力的教學梯隊,兼職教師缺乏相對穩定性。
1.7 實驗實訓設備需要進一步完善
高職船舶電氣學生畢業后在遠洋船舶上負責船舶電氣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動手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而需要特殊的專業訓練設施和實習訓練船。但是目前高職船舶電氣專業學生的培養存在著沒有學生專用實習訓練船,實驗室設備比較陳舊,有些設備不夠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2.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研究
為了主動適應國際海事組織全面審查和修改后的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和國家海事局有關海事法規的要求,適應航海事業發展和航海科技進步的需要,提高我國船舶電子電氣員在國際海員勞務市場上的競爭力,我們針對以上培養方案的不足或不太合理的地方對我院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優化研究。
2.1 科學制定人才培養目標
在制定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時,我們邀請航運企業參與進行職業分析,對崗位進行能力分析和分解,描繪出職業能力的整體構架以及維持這些能力的支撐知識,確定該專業的素質、知識與能力結構,從而制定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的人才培養必須滿足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和國內海事機關的有關規定要求,著重考慮船舶電氣專業的國際通用性和行業準入性,培養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船舶電氣人才,因此高職船舶電氣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明確的職業定向性和國際化特征,除了如道德品質、身心素質等最基本的大學生素質要求外,還要緊密結合船舶電子電氣崗位的需要,體現出該崗位的特定需求,如具備專業英文資料和業務函電的讀、寫能力,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會話能力;掌握國家海船船員適任標準規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通過無限航區主推進動力裝置3000KW及以上船舶電子電氣員適任評估和考試,獲得船舶電子電氣員證書;掌握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規定的專業技能,并通過相應的考試和評估,獲得各項專業證書;具備相關的海運法規和船舶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等。
2.2 優化調整課程體系
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規定船舶電子電氣員必須具備“電氣、電子和控制工程”、“維護和修理”、“船舶操作控制和船上人員管理”三個功能模塊,因此我們根據這些崗位功能的能力要求,打破傳統的以學科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強調整體功能以實現培養目標的要求,調整、優化、重組課程,建立與職能要求、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及素質教育體系。
制訂課程體系時以適應國際航運人才市場的需求為目標、以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主線,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突出高職特色,基礎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教育和培訓的知識和技能全面覆蓋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3000KW及以上船舶電子電氣員的適任標準。
船舶電氣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對船舶電氣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在培養時應堅持突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原則,在傳授專業課知識的同時,應著重培養他們如何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課程體系優化調整時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增加了實訓的時間和內容,以使學生扎實掌握船舶電氣設備管、養、修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3 更新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更新緊跟行業發展和國際公約及國內法規修訂,反映先進技術成果和職業崗位新要求,充分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教育理念。由于船舶新技術已大量使用,而傳統的課程體系多年來變化不大,造成船員的知識陳舊;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也對船舶電子電氣員提出了一些新的職務要求,因此高職航海類院校應對現有的課程內容作出相應的調整,使人才培養能夠符合公約要求和航海技術發展的需西。
在課程內容設計時,一方面我們以“必需、夠用”的專業知識為基礎,減少傳授理論知識的比重,增大實操訓練的比重,強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例如《船舶電機學》課程內容,理論性太強,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而在實際船舶電氣管理方面應用又很少,所以我們將理論性太強的內容大幅度刪除,增加大量的電機維護與保養實訓內容;對專業課程如《船舶電站》、《機艙自動化控制》、《船舶通信與導航系統》、《船舶電機與電力拖動控制》等,均設置了較多學時的相應實踐課程,加大學生的實訓力度,為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我們大幅度更新課程內容。船舶電氣技術更新換代很快,許多以前還算是比較先進的設備已逐漸被淘汰,而被一些新技術、新設備所代替,我們就將以前部分課程中這些已不太適合的教學內容刪減掉,及時將船舶電氣技術相關的新知識、新科技、新技能引進課堂,比如《船舶電站》課程,以前的教學內容還涵蓋著一些晶體管控制設備,而目前船舶已大量采用微機、PLC等控制技術,我們就將以前的這些已淘汰設備的內容刪除,引進比較先進的微機控制設備。有些新技術目前已經在船舶上廣泛應用,但是在以前的課程體系中沒有涉及到,如工業控制網絡技術、微機控制技術、電力推進技術等,我們在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時也引入課堂,因此我們增加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PLC及現場總線》、《計算機網絡應用》和《船舶電力推進技術》四門課程。還有部分技術內容屬于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新劃歸船舶電子電氣員職務范疇的,如船舶通信技術、導航技術等,我們在課程體系改革時也增加了這部分內容,因此我們增設了《船舶通訊與導航系統》、《電航儀器》兩門理論課程和《船舶通信導航設備維護》實訓課程。船舶作為一個對外交流活動很頻繁的行業領域,目前設備的技術資料基本上都是英文版,對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要求很高,所以我們在《船舶電氣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也增加了船舶導航系統、通信技術以及相應技術手冊等資料。
我們在調整課程內容的同時還進行了必要的課程整合,例如《船舶電機學》的內容我們將其理論性太強的內容刪減后將其與《電力拖動控制系統》合為一門課程;《將自動化理論》和《機艙自動化控制設備》合為《船舶機艙自動控制》一門課程。
2.4 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模擬器和現代化模擬機艙,推行“教、學、做體化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學練并重,使得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目前我院已經建設了包括現代化模擬機艙、輪機模擬器電站模擬器等多套大型模擬器,正在建設電力推進和高壓電力系統模擬器,并大力提倡模擬器教學的研究與改革,教師120在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學院現代化模擬機艙和模擬器等實訓設備,采用問題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實物教學等多種方式方法有機結合,讓學生開展角色模擬,置身于模擬的工作情景、場景及仿真環境中學習、操練以提前適應工作崗位。二是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船舶電氣專業課程規劃和制作了大量的課件、音視頻教學資料等,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與模擬器緊密結合、互為補充,能從根本上改變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三是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與共享,探索基于網絡的教學平臺。我院信息化建設水平較高,校園千兆互聯網絡覆蓋整個校園,實現辦公、教學、管理的電子化和現代化,能夠滿足本專業進行網絡教育的教學需要。本專業教師除了完成了部分專業課程的精品課程建設外,還在國家骨干院校建設過程中進行了部分優質核心課程建設,這些課程在網上建立了包含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及實驗指導書、實習大綱及實習指導書、教案文本、多媒體課件、學習指導、習題集及習題解答、在線測試、網絡互動等在內的課程教學平臺。
2.5 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過程中我們以“適任技能為本位、創新深化并重、多種模式共行”的思路,在繼續深化“訂單”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實現人才培養效果最優化。我院在國家骨干院校建設的過程中針對航海行業的特點,以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兩個專業為試點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創新并形成了基于生產性實習船的“雙向四段”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實現高端技能型航海技術和輪機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縮短畢業生崗位適應時間。“雙向四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組織實施形式為“校?船”雙向和“學院—生產性教學船—學院—實船”四個階段,我們也考慮下一步將“雙向四段”人才培養模式引進船舶電氣專業的人才培養中。
2.6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保障,我們采取“內培外引、校企合作培養、專兼結合”的原則,努力打造一支由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雙師型”教學團隊。一方面我們大力加強在職教師的培養,有計劃地安排專業教師到國內外航運公司的先進遠洋船舶上上頂崗工作或到有關企事業單位的生產一線進行鍛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專職“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方面大力加強教師的引進工作,從企業中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電機員充實專業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在航運企業中廣泛遴選兼職師資,聘為兼職教師,但是由于船員的流動性比較強,兼職教師的穩定性不夠,因此我們還積極探索與合作企業聯合招聘人才的模式,合作企業招聘的船員在公休期間可以到學校任教、利用他們的豐富實踐經驗現場指導學生實踐和指導學生進行技能比賽等,學校則在船員的職務晉升培訓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和傾斜,這樣既能保證船員能夠順利晉級,又能加強學院雙師隊伍的建設,實現校企雙方互惠互利。
2.7 完善實訓設備
船舶電氣專業作為我院的特色專業,專業建設一直受到學院的高度重視,已累計投入1000余萬元用于實驗實訓設施建設,已經建成了“現代化模擬機艙”、“船舶電力拖動實訓室”、“船舶主機遙控實訓室”、“船舶電站實訓室”、“主機遙控實訓室”等大型實訓室。但是由于以前的船舶電氣是以強電為主,電力拖動及電站這方面的設備一般較多,但是網絡、導航、雷達、無線電話等設備則相對較少,這方面的實訓設備需加強。因此我們在現有教學設備的基礎上,通過新建與擴建,建設融教學、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實訓基地,以滿足船舶電氣學生培養的需要。
3.結語
船舶技術的發展和國際公約及國內法規的修訂使得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偏差較大,為了培養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船舶電子電氣員,我們依托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船舶電氣專業課程內容與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對我院高職船舶電氣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研究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完成后,在20xx級船舶電氣專業進行了試運行,教學效果顯示本方案較好地符合船舶電子電氣員職業技能培養的實際需要。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2
【摘要】變電站建設土建工程設計方案,對于整體工程的后續施工規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依據。本文針對變電站的土建設計的幾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并提出優化意見,結合工程實際,闡述了各個階段的主要設計內容,以供參考。【關鍵詞】變電站;土建工程;設計方案
【中圖分類號】TM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066(2015)32-0020-02
作者簡介:余繼興(1980-),男,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變電工程土建設計工作
1引言
我國當前使用的傳統變電站逐漸難以滿足不斷發展的用電需求,必須通過必要的改進、升級和重建。變電站的土建設計較為復雜,需要重視施工前的設計階段工作,其中包括前期地址選擇、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以及具體施工圖設計等,注意考慮到防火、防噪音等特殊因素,才能為后期的變電站建設提供基本保證。
2變電站土建工程設計方案要點
2.1選址階段
變電站的設計目標是為了解決電力的供應問題而建設的,因此變電站的位置必須靠近負荷中心,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存在許多因素在左右著變電站的選址,是需要進行慎重考慮的。
(1)從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出發,變電站的位置不宜占用農田,特別是那種經濟效益好的良田,而應該選用荒地或者是土質不好的劣地。
(2)從城鎮化建設的大局進行出發,變電站的位置應該盡量避免與城市的規劃建設相沖突,并且應該注意要避開在規劃中的主要的交通干道例如高速公路以及高鐵線路等。
(3)從保障安全上講,變電站的位置周邊最好不要有軍用設置。通信設施等敏感的設備。另外還應該遠離風景區、陵園等等。因為容易對這些地方造成環境影響。
(4)變電站建設作為一項大的工程,因此會涉及很多類大型的設備,所以變電站的位置所處的交通狀況應該良好。
(5)為了減少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襲擾,變電站的位置應該避開不良地質構造帶以及礦產開采的地帶和地勢低洼處。
(6)變電站的位置綜合考慮出線條件,出線應該避開大跨越、穿越人口密集區以及線路的交叉和觀景走廊等情況的出現。
2.2土建設計方案可行性研究
對于變電站土建工程設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工程占地面積設計。由電氣專業根據系統要求確定主變容量、臺數以及出線回數。在此基礎上,合理布置各建構筑物單元,使變電站內不同電壓等級配電裝置場地、主變場地、電容電抗器場地、控制室以及高壓室在滿足功能及規范規定的間距要求下,盡可能緊湊;合理組織交通。根據不同電壓等級變電站布置主變運輸道路,消防環道,相間道路等,盡量減少道路用地面積。一般主變布置在站區中央,主控室布置在站區中部靠近大門位置,高、低電壓等級配電裝置場地分列于站區兩側,高壓室及站用變與主變相鄰布置,電容電抗器、消防間、事故油池布置在主變周邊,當主變之間或主變與其他建構筑物間距不滿足防火要求時,可用防火墻將其隔開。
(2)施工位置選擇設計。位置選擇需要全面綜合考慮,不僅要考慮負荷量,網絡結構還要考慮征地情況,城鄉規劃。要做到減少土石方量,盡量不占經濟效益較高的土地,而占用荒地或坡地。要做到盡量配合規劃部門和城鄉管理部門的統一規劃,避免相互交叉的架空線路。此外,站址要靠近負荷中心,且要方便利用一些基礎設施,地勢平坦利于運輸。
(3)地下情況處理方案。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還需要了解建設變電站位置的地下情況,如果地下存在防空洞、滑坡、要塞管道或回填區等,應當盡量避開。例如:某縣變電站,在對選址處進行可行性研究時,發現地下是雜土回填區,以前發生過坍塌,不僅如此地下還深埋著主要污水管道,因為要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的費用遠遠超出預算,最終決定另尋合適的地址。
2.3初步設計階段
變電站土建的設計階段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2.3.1變電站的布置設計
(1)總平面布置對于工程的總平面布置,需要依照國家相關規定,遵循電力系統的規程,優化周邊道路運輸,著力于引接、進出線位置,關注安全距離,對已確認規模的建筑物進行合理安排,盡可能少占平面用地。(2)豎向布置變電站豎向布置可采用平坡式或階梯式,平坡式布置能較便捷地布置個建構筑物單元,便于道路的布置及排水的組織,并能減少圍墻內的占地面積。階梯式布置相比較于平坡式布置,能減少站區總用地、土方、邊坡擋墻、地基處理的工程量。當站址原始地形較平緩時,優先考慮平坡式布置。當站址原始地形高差較大,可考慮階梯式布置,以減少變電站的總投資。
2.3.2建筑結構設計
①建筑安全性設計。如果想要保證土建構件安全性,需要嚴格地規定結構荷載量,認真確定材料強度、荷載分項系數大小等,另外還要求保證標準荷載下具備的安全度;②建筑的牢固性設計。要求建筑在發生局部破損時不會引發大面積坍塌,來減小災難損失;③建筑的耐久性設計。要使建筑能夠在荷載壓力作用下,能夠持久耐用,尤其是在應對混凝土的腐蝕的情況,更要做到較大的耐用性。
2.3.3施工圖紙設計階段
施工圖紙的設計是十分復雜的因為其專業的交叉多,因此必須處理好結構、給排水、建筑以及暖通之間的交界處的矛盾,為此應該注意以下的要點:①制定不同專業之間資料的交互制度,從而促進專業之間能夠有效的溝通;②使用標準化的設計,從而使得設計風格相對固定;③制定信息反饋制度,能夠及時的收集到工程中的問題并且不斷的完善標準設計;④對總平面的布置以及主要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圖應堅決執行會審制度,從而防止重大失誤的出現。
3變電站土建設計方案的優化案例分析
3.1變電站土建部分工程概況分析
某110kV變電站的建設,考慮到供電范圍主要是建設片區的工廠、企業等的用電需求,因此,該站址的選擇應當滿足位于負荷中心的基本要求;另外,需要與周邊的其他110kV變電站遙相呼應,從而在滿足分區供電規劃要求的同時,實現變電站之間10kV配電網絡的聯絡及轉供電,大大提高該地區的供電可靠性。
3.2土建部分方案優化研究
根據該變電站對于站址的總體規劃,以及對電氣工藝的具體要求,決定采用半戶內型的布置設計方案,其中的110kV設備采用GIS設備為本站主推薦方案。
3.2.1建筑分析
①功能布置設計。工程中的變配電裝置樓,其總面積約為1040.0m2。一層的建筑面積550.0m2,層高5.0m,布置l0kV配電裝置室,電容器室,安全工具間,消防器材間,警衛室等;二層建筑面積490.0m2,層高4.0m,布置二次設備室,接地變室,備品備件室,110kVGIS配電室(該室層高8.1m);②建筑裝飾配電裝置樓屋面采用平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一道2厚聚氨醋防水涂膜,一層3厚高分子防水卷材,并做保溫隔熱層;③門窗除衛生間采用鋁合金門外,其余房間均采用乙級鋼質防火門或變壓器室鋼門窗戶均采用鋁合金窗,靠內側安裝,玻璃為無色浮法中空玻璃(5+9+5mm);④一層窗戶設鋼護窗。
3.2.2結構分析
對于該建筑結構的擬建場地,設計其具備的抗震設防烈度達到Ⅶ度,并設計建筑場地類別屬二類,場地特征周期為0.40s,主控配電樓為地上2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網尺寸以10m×5.4m,5m×5.4m為主,跨度滿足電氣工藝要求。對于地基基礎的設計,在場地的西半段,利用天然地基,運用粉質粘土作為持力層東半段主控樓、消防水池及水泵房、避雷針下部采用粉質粘土換填,換填深度3m,分層壓買,壓買系數不小于0.94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優先選用方案主控配電樓采用柱下獨立基礎,基礎埋深約2m,以天然地基為持力層。
3.3具體設計要點
3.3.1通風空調設計
不經常有人值班的空調房相關設計,需要依據《火力發電廠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技術規程》(DL/T5035-2006)要求,夏季計算溫度不宜高于32℃,屋內配電裝置的夏季室溫不宜超過40℃,變壓器室室溫不超過45℃,電抗器室室溫不超過55℃通風設備應符合《公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
3.3.2給排水分析
①給水系統。采用打井取水作為供水水源,水質需滿足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規定,本變電站日常用水僅為值班室生活用水,最大日用水量按3.0t考慮,室外消防用水量不小于25L/s,室內消防用水量不小于10L/s。工藝流程采用生活用水:打井取地下水-水泵-屋頂水箱-生活用水點消防用水;打井取地下水-消防水池-水泵-用水點;②排水系統。站區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通過雨水口和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生活污水通過污水排水管道收集至化糞池,再接入市政污水管;③排油系統。工程最終規模安裝3臺50MVA主變壓器,單臺主變參考油量18t,在站區西側設置一座容量為15m3的油水分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事故貯油池,主變油坑用DN150鍍鋅鋼管與貯油池聯接,貯油池的放空和清淤臨時用潛水泵抽吸,事故油經油水分離后回收。
3.3.3防火設計
為主控配電樓設計設置一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另外,所有孔洞進行防火封堵,擬采用防火板及防火堵泥等材料室內外消防用水量總和不小于35L/s,利用打井取水作為消防水源,在站內東側設消防水池貯水。根據規范要求,火災持續時間按3h考慮,設置有效容積378m3消防水池,室外消防用水配備一組消防泵與穩壓泵,設置2個室外消火栓(型號SS100/65~1.6),形成環網;室內設環狀消防管網,從室內消防泵引出,配電樓屋頂設6m3水箱供室內火災前10min的消防用水量。化學滅火器擬采用磷酸按鹽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消防。因是無人值班,為便于監測,及時發現火情,建筑物內均設置火災探測器,并將信號送至地調及警衛室,警衛室內設置一臺火災報警器,發生火警時,由門衛負責操作滅火裝置。火災報警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及《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的規定。
4結語
變電站在社會基礎建設工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將電能輸送給用戶的最重要媒介,因此,變電站的土建工程質量控制非常重要,并且直接影響到我國的電網安全。因此,需進一步加強變電站土建的設計工作,在設計環節全面考慮到工程建設所可能涉及的要點和影響因素,為后續的變電站施工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和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農根.淺談變電站建筑工程設計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5:35~36.
[2]吉超.對變電站土建設計與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鄉建設,2010:46~47.
[3]鄒勝友.關于變電站土建設計與施工技術的探討[J].通訊世界,2014(11):55~56.收稿日期:2015-10-5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3
摘要:為使飛機起降安全,冬季常采用醋酸鈣鎂或乙二醇溶液等,清除飛機或跑道上的積雪。該過程中很容易使跑道、滑行道、客機坪、停機坪等飛機場道面發生鹽凍侵蝕破壞,并對水體產生污染。本文主要研究含氣量和摻合料對機場道面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采用正確的方式,對機場道面混凝土性能進行優化設計。
關鍵詞:機場道面混凝土;性能;優化設計
1引言
相關設計規范中,對受凍地區機場道面混凝土剔除了明確的抗凍指標要求,但抗鹽凍剝蝕性要求尚不明確。混凝土鹽凍剝蝕破壞主要是由水溶液結冰引起的。鹽凍多破壞混凝土表面,而普通水凍主要體現在混凝土內部破壞。鹽凍破壞比普通水凍破壞更為嚴重。依據實際工程情況,提高坍落度,摻加優質礦渣粉和低鈣粉煤灰等,實現混凝土性能優化。
2試驗方案
2.1原材料
該實驗過程中,應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摻合料、外加劑、砂、石子、水。
2.2配合比
依據具體道面設計規范,將設計強度控制為28d齡期抗彎拉強度,混凝土單位水泥用量需在300kgm-3。應用坍落度進行稠度測定時,要將坍落度控制在0.5cm以下,稠度在20s以上。合理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參數及性能指標。
2.3試件成型養護與試驗測試
(1)試件成型與養護。混凝土試件包括棱柱體和立方體,規格分別為15cm×15cm×55cm和10cm。棱柱體試件能夠測定抗彎拉強度或抗折強度,立方體試件可對鹽凍剝落量進行測定。試件成型之后,將其放置時間控制在1d,脫模,然后進行養護。完成養護工作之后,取出,在空氣中面干數小時,對其抗彎拉強度進行測定。將振搗時間控制在45-60s,生成水泥漿,進行多次抹面。常態引氣混凝土因工作性能好,便于出漿整平,無論是振搗時間,還是抹面次數都相對較少,輕抹即可[1]。
(2)普通凍融試驗和鹽凍剝蝕試驗。采用快速水凍法執行混凝土普通凍融試驗,經300次凍融循環,抗凍指標DF值不小于60%,表明,混凝土抗凍性合格。抗凍性與該數值成正相關。鹽凍試驗初期,從10cm立方體試塊上,進行混凝土試件切割,厚度以5cm為宜。鹽凍剝蝕試驗測試面以混凝土上成型面為宜,進行機場環境模擬。應用單面浸泡法測定混凝土抗鹽凍侵蝕性。試驗過程為凍3h(20℃),融3h(15-20℃),形成初次凍融循環;將4%NaC1溶液作為凍融介質。經數次凍融循環之后,對混凝土剝蝕量進行測定。30次凍融循環之后,剝蝕量在1.0Kgm-2,表明混凝土抗鹽凍侵蝕性合格;該數值越小,抗鹽凍剝蝕性越高。
(3)測定氣泡結構參數。依據《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技術規范(DL/T5241-20xx)》標準,測定和計算硬化混凝土氣泡結構參數。對硬化混凝土各面層氣泡結構進行分析之前,要做好制樣工作。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受抹面影響,混凝土上成型面會形成砂漿層,而且水泥漿體會覆蓋表層氣泡。應用拋光機將表面漿體厚度磨掉1mm左右,露出氣泡,從而對表面砂漿層氣泡結構參數進行有效分析。采用切割機依據不同深度,對其他層面混凝土樣進行有效切割,用以測定該層面混凝土氣泡結構參數。
3試驗結果與討論
3.1抗彎拉強度
首先,含氣量。摻加優質茶皂素引氣劑,提高混凝土抗彎拉強度。當含氣量為3%-4%時,混凝土抗彎拉強度提升空間最大。主要是因為混凝土氣泡結構參數和引氣泡能夠對裂紋擴展進行有效抑制。雖然,通過引氣能夠提高干硬性混凝土抗彎拉強度,但效果不夠顯著。其次,摻合料。當含氣量和摻合料摻量分別為4.5%和15%時,摻粉煤灰和礦渣混凝土90d抗彎拉強度及其增長速率均比無摻合料的混凝土高,而粉煤灰和礦粉復摻的強度增長效果最好。為使后期強度增加,采用該水泥進行混凝土配制時,需要摻加15%Ⅰ級或Ⅱ級低鈣粉煤灰和15%礦渣粉,以達到良好的復摻使用效果[2]。
3.2抗凍性和抗鹽凍侵蝕性
首先,含氣量。混凝土含氣量與其DF值呈正相關,該過程中,鹽凍產生的剝落相對較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抗凍性和抗鹽凍剝蝕性。同等含氣量狀態下,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鹽凍剝蝕性均比坍落度為20-50mm的常態混凝土低。雖然,引氣管使干硬性混凝土DF值提高,剝落量降低,且其抗凍性指標合格,但抗鹽凍剝蝕性指標不合格。其次,摻合料。當含氣量和摻合料分別為4.5%和15%時,無摻合料混凝土抗凍性和抗鹽凍剝蝕性比摻粉煤灰和礦渣混凝土大。摻粉煤灰和礦渣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能夠通過引氣,使混凝土具備較好的抗凍性和抗鹽凍剝蝕性。
3.3氣泡結構參數
首先,含氣量。添加優質引氣劑,使混凝土平均氣泡間距縮小,含氣量越高,縮小愈明顯,而氣泡直徑減小。表明,引氣使混凝土抗凍性和抗鹽凍侵蝕性提高。其次,離表面深度。比較含氣量相近干硬性混凝土和常態混凝土各位置氣泡結構參數。干硬性混凝土和常態混凝土表層氣泡結構參數與內部存在差異,均會發生劣化。混凝土離上表面越近,含氣量和氣泡直徑越大,使平均氣泡間距變大。深度超過10mm之后,硬化混凝土氣泡結構參數比較穩定。僅水泥漿體中有氣泡,使表層混凝土含氣量比內部混凝土高。為使抗凍性和抗鹽凍侵蝕性相同,同等水膠比下,砂漿含氣量要比混凝土高。相較于常態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引氣泡穩定性和氣泡結構差,需對其進行強力振搗及多次抹面,表面層干硬性混凝土很容易出現含氣量損失和氣泡結構劣化。上述結果表明,當含氣量和水膠比相同時,干硬性混凝土抗彎拉強度低[3]。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混凝土中摻加優質茶皂素引氣劑,使其抗彎拉強度提升。混凝土抗凍性和抗鹽凍侵蝕性隨含氣量增大而提高。依據實際情況,合理引氣,降低摻粉煤灰和礦渣對混凝土抗凍性和抗鹽凍侵蝕性的負面影響。深度超過10mm后,硬化混凝土氣泡結構參數處于穩定狀態。依據實際情況,采用正確的方法,對機場道面混凝土性能進行優化設計,減少凍害問題。
作者:陳紹東 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楊全兵,陳勇.機場道面混凝土性能優化設計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8):1221-1226.
[2]丁汀,葉英華,劉巖.裂縫寬度對機場道面融雪除冰碳纖維混凝土導電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工業建筑,20xx,(07):118-121.
[3]陳士昌,羅勇,李曄,譚悅.抗凍型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xx,(09):172-174+178+15-16.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4
1、前言
在電力事業不斷壯大的背景下,電力行業中電力工程項目受到的關注不斷增多。高效管理在電力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有助于建設現代電力企業,優化生產運行效率。
2、不足之處
2.1成本控制問題
因政府投入資金較少,且電力企業自身在控制電力價格方面存在不足,一些企業因此而深陷危機,面臨破產的可能[1]。一方面,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者意識不強,不能很好的控制施工成本,在項目施工中存在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另一方面,電力工程決算滯后嚴重,在成本支出方面不及時,使工期受到影響,問題的長期積累最終增加了工程的造價。
2.2安全保障問題
電力項目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的影響因素為以下兩點。①項目管理將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了項目管理中的缺陷彌補,注重形式而沒有給予安全隱患足夠的重視,導致管理質量不佳。②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操作行為不規范的問題。一些操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操作時沒有嚴格遵守電力企業的運行要求;在實際操作中銜接步驟存在誤差,不符合相關的安全要求等。此外,一些企業為了經濟利益而放低了施工設備與材料的質量要求,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2]。
2.3人員素質問題
一些項目管理工作人員造價意識不強,效益觀念不佳,在訂貨時只按照預算計劃來控制價格,沒有詳細的了解合同中的規定并嚴格遵守,導致訂貨沒有購買附屬設備,引起預算超支。一些管理人員在操作實踐與專業培訓上比較缺乏,沒有先進的管理技術作為支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也受到了影響。一些施工人員沒有施工經驗也不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未經崗前培訓的情況下上崗,容易因為不熟練而引起事故。
2.4質量監督問題
員工責任制是工程項目管理主要采取的監督措施,項目經理在這樣的制度下較為被動,難以對實際的項目情況進行掌握,控制項目進度有心無力,且風險防范措施的缺乏使施工質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此外,人力資源管理沒有對工作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各項目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聯系與溝通方面不足,容易產生各種矛盾,不利于各項工作的展開。
2.5管理制度問題
項目管理制度沒有跟上電力行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落后,所采用的管理制度滯后性明顯,主要是沿襲過去的制度,造成了實際的項目管理與部分工程之間的脫節。當出現錯誤的施工行為和不規范的行為時,一些工程無法及時有效的處理,引起惡性循環。
3、優化方案
3.1成本控制
將投入產出的分析確切的落實在項目施工的各環節中,對所有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從技術、經濟、組織多方面保證施工生產與成本核算的同步,實施責任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從而實現成本目標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得。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強化管理,保證資金流動的周轉。管理部門應以高效的管理和明確的政策對市場經營行為進行監督,保證材料采購的有效控制,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在項目開始之初,為了對材料成本進行強化控制,應制定一次性計劃,在材料選擇方面嚴格按照施工工序標準進行,減少返工,避免質量問題的出現。對供料計劃進行科學調整,對材料的質量與數量嚴格把關,做好驗收工作,以實際情況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在設計方案中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和質優價廉的材料,控制工程造價。
3.2安全保障優化
安全保障的優化有助于全面的監控項目活動進程,當出現質量問題時能夠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對項目質量的持續改進具有促進作用。為了促使管理監督職能的全面發揮,應對項目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真正的實現工程項目時效性與安全性的增強。在操作中將監管職能真正的落實,規范各種不規范與錯誤的行為,將安全隱患降低,避免各種問題的發生,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企業應積極組織事故模擬演練,通過模擬演練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應變能力進行強化,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從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安全操作。
3.3人員培訓
電力工程質量受人員素質影響較大,因此,企業應重視對人員的培訓,確保項目工程的實施有堅實的人才基礎。培訓活動應定期開展,培訓包含儀器設備的操作程序、工作原理、結構等內容,不斷的對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加強。管理者應努力提升自我,加強安全意識,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加強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改善管理工作。采取淘汰機制和崗前培訓,使施工隊伍與管理隊伍具備高素質與高能力。
3.4質量監督
工程質量管理計劃應具備有效性與系統性,要能夠對項目總體情況進行定期匯報,保證高質量的項目工程。首先,應對監督方案進行完善,建立質監小組,將監督控制點明確,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在施工整體活動中貫穿質量管理理念,以嚴格的標準管理質量問題,做到對隱患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此外,還應做好法律法規的建設,對相關部門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使違規行為受到處罰,使各項工作有章可依。為增強各管理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程度應將具體的義務與責任明確,從而共同發揮其職能,保證項目質量。3.5完善制度為全方位的管理工程安全施工,應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負責人為項目經理。管理者需正確認識安全管理工作的意義,增強自身的緊迫感與責任感,提高各項決策的有效性與科學性。以工作量化、細化的具體情況為依據將權責制度確切落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確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責任,從而為生產的正常運作提供保障。在安全設施方面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事故處理的時效性,盡可能的將損失控制到最小。此外,風險防范也很重要,應對各類機制制度進行健全與完善,不斷的將管理水平提高。
4、結語
電力工程項目管理較為復雜,要求管理者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的對自身的管理思路進行完善與創新,對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規范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效率,促進預期目標的順利達成,保證工程運行正常。
參考文獻:
[1]范琳.當前電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12):164.
[2]張楠.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12):1605.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5
1.引言
隨著現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證券市場已經是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證券市場目前所處的階段,證券市場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證券行業特點是對于信息技術的高度依賴,因此,作為證券市場支撐的證券行業信息系統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支撐目前證券市場的發展。
2.證券公司現行信息系統運營維護現狀與問題分析
2.1 運營工作量大
由于我國證券行業交易量大,行業相應的運行系統每日的運行工作量較大,而證券行業特點是對于信息技木高度依賴,過大的工作量一旦導致信息系統出現故障中斷,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是難以承受的。
從信息系統的角度來看,分散式多交易節點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工作量要比單節點的集中交易系統的運營維護壓力增加幾倍。同時從信息學的角度來看,當數量呈現倍數上升時,其故障點以及發生故障的可能也隨之上升,降低大事故的好處將會帶來小事故數量的增加。
2.2 運營準確度要求高
現代交易系統的一大要求是故障容忍度較低區別于我國曾經使用過的書面交易系統,電子化交易本身就對管理運營維護進度要求較高。由于證券行業的交易性質影響,每日承擔著以數字為主同時數額較大的成交量,對于信息系統運營準確度要求自然較高。同時,我國證券相應監管層對于證券交易事故零容忍的監管要求,對于我國證券行業的信息系統運營準確度要求更是提升到了一個十分嚴苛的程度。
2.3 在創新壓力下系統更新要求嚴苛
中國的證券資本市場于90年代才開始創始和發展,整體上仍未成熟,從本質上還是處于向國外學習先進資本市場經驗的階段,近年來進行的幾次業務創新也是以國外發展為主要參考。然而,由于整體資本市場差距較大,國內不斷高漲的資本市場投資熱情又促使國內證券市場不斷引入新的業務品種和交易規則,整體不斷更新的數據眾多。而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市場較短,在短時間內,我國證券市場的業務創新頻率較高。根據2015年的統計,我國的證券系統在業務創新要求下,相關的業務系統變更數量多達近百次,基本上每周都需要有較大的系統變更。
2.4 系統的整體運營維護工作促使管理難度增大
由于我國目前證券市場業務豐富,每個業務都由相應的系統相掌控,因此整個證券行業信息系統需要運營管理的系統相當復雜,主要包括QFII系統,集中交易、融資融券、CIF、CRM、網上交易、資管系統、新意系統、三方存管系統、IB系統等。在此基礎上,分布式交易節點以及滬深多個交易中心的存在,更加使整個交易系統的復雜程度倍增。因此,對于證券交易日常系統的維護和管理要求較高,如何做好運營維護工作,特別是整合運營維護,是日常工作的重點。
2.5 信息系統的備份能力不足,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實際調查中可以看到,目前的證券公司中只有少量證券公司建設有?較為完善的異地災難備案中心,多數證券公司所用的證券系統仍然以同城災難備案中心為主,因此一旦發生地震等重大災害時,整體業務系統就立馬不能使用,證券系統沒有滿足應對重大災難的要求。另外從近幾年的行業安全事故通報可以發現,在一些故障發生時,未能及時響應備份切換,業務連續性受到嚴重影響。其次是主要系統和備份系統都采取同樣的應用系統和數據庫,應用系統程序代碼缺陷最終導致技術故障不能完整切換。最后,從證券行業的當前情況來看,整體對于系統備份能力這一應急性措施的重視不夠。
3.證券行業信息系統優化方案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配置管理數據庫
證券行業信息系統應該建立相應的配置管理數據庫,在數據庫中記錄相關的軟硬件信息、配置,作為整個系統運營維護的技術基礎,另外將整個公司的設備、系統進行數字化存檔,通過排查、打標簽、建檔、歸檔,最后記入配置管理數據庫。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相應數據庫的數據更新。
3.2 制定完善的系統流程
在當前證券行業系統包含多個模塊的同時,首先應該熟悉系統中包含的各個模塊的含義和關系,明白系統之間的前后順序;然后重新制定合理的系統運營流程,并對員工加以培訓和執行。不了解整個系統的話制定的流程只能流于寬松,最終缺乏執行的動力,這是提升系統執行水平的重要紐帶。
在此基礎上應該建立故障事件的自動觸發流程,規范的事件根據流程以及計算機運營維護的關鍵流程,通過三個流程的監控良好地保障系統的日常運營。
3.3 規范員工日常維護行為,明確關鍵流程
在完整制定了流程之后,需要準確對于各項表單進行定義,通過表單來規范和約束運營維護人員的行為,最終目的是與已有的管理目標的相符合。同時分配的日常表單管理任務較為明確并且簡潔可行,保證達到管理目的的同時,也不給運營維護人員增加額外的負擔。
再次,我們需要建立故障和時間處理的跟蹤流程,利用表格工具等方案記錄故障及其處理情況,最終建立起運營維護的日志,并定期回顧從中辨識和發現問題的線索和根基。這樣的標準則要求在建立規范的事件跟蹤流程中,嚴格強化運營維護的執行力度。
3.4 建立自動化的運營維護管理平臺
建立計算機的運營維護的自動化監控和管理平臺是對于證券行業信息系統進行革新的重要部分,采取相應的監控工具才能有效約束用戶操作規范以及實時監控的計算機網絡資源,在對于計算機系統進行自動化的過程中應該包括服務器、中間件、數據庫、存儲備份、安全、網絡、機房、客戶端和業務應用相應內容。在自動監控管理系統的幫助,故障和問題可以進行綜合處理和集中管理。
3.5 加強信息系統備份能力整體規劃,完善備份體系建設
由于證券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特點所影響,相應的核心系統要求不允許出現故障以及停機現象,備份能力必將會成為證券行業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證券行業信息系統的優化方案中,應該建立健全證券行業信息系統的備份能力體系,將信息系統備份能力建設作為證券行業信息系統優化的重要部分。在證券信息系統的建設規劃中加入備份能力建設方案,在適當的時候設定專門的崗位,明確相應的崗位職責,負責進行公司信息備份能力的整體規劃以及確立相應的備份能力等級,最終達到提升生產信息系統備份能力的重要目的。
另外一方面,加強對災備中心和災備系統建設的重視,從設計規劃以及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科學地選擇災難后備機房場所,提升運行和管理能力;做好災難預警,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事故的應急處理流程和恢復以及備案預案,細化和優化相應的操作流程。
4.結浯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資本市場也吸引了國內較多資金的進入。而證券業是信息技術應用最廣、最復雜、要求最高的行業之一,當前證券行業信息系統運營工作量大,運營準確度要求高,同時當前證券行業信息系統存在備份能力低,應對事故能力較差,日常運營維護不到位等問題。相關問題的存在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引導信息系統備份能力建設,對于證券行業信息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證券行業信息系統應該建立完善的配置管理數據庫,制定完善的系統流程,規范員工日常維護行為,明確關鍵流程,同時建立自動化的運營維護管理平臺和加強信息系統備份能力整體規劃,完善備份體系建設等,最終達到證券行業信息系統滿足證券行業日常工作的主要目的。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6
摘要:體育學科是高校教學的重點,在新時期下,必須要積極落實體育教育,注重教育模式創新。在高校教育過程中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必須要積極樹立終身體育觀,并及時展開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優化活動,在此環節及時分析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以此為出發點,制定有效的體育教學環境優化方案。本文以高校體育為此次探討的主題,重點是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方案作出研究。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優化方案分析
積極開展體育教學,同時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環境作出合理優化。體育教學中,環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發展,給高校的師生營造了和諧、良好的環境氛圍。社會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網絡時代,必須要積極擴大體育教學規模,因此教學條件是衡量高校教學環境質量的主要標準,更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要資源,所以要認識到體育教學環境優化的必要性,積極進行環境優化[1]。在此過程中需要先制定合理有效的體育教學環境優化措施,給學生構建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在環境的熏陶下,學生及時樹立了終身學習觀,這樣一來促進了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健康、和諧的環境氛圍來引導學生,積極推動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的有序進行。
1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優化的主要意義
高校學生馬上就要步入社會,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體能、技能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需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同時給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和諧的大環境[3]。在周圍環境的啟發下,學生的主動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從而認識到,環境對高校學生的學習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2]。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并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必須要重視對教學活動的實時優化。
2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
環境是一個廣義的范疇,涉及到教學活動中多個方面,所以說,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教學環境不僅會受到班級和學校的影響,還受到教學條件和教學設備的影響,因此需要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作出充分考慮。2.1物質性因素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物質性因素有:教學條件、教學場地、教學資料等,這些都是物質性的影響因素,同時也是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教學材料是否完備、教學設備是夠完善,這都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但是從當前情況看來,相關的教學材料、教學設備等沒有達到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學生的運動需求得不到保障,因此阻礙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2.2社會因素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高校體育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社會因素來強化教學效果。然而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存在體育教學環境有待優化的問題,沒有考慮到文化、政治、社會科技等方面對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作用。同時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理念不夠更新,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由于對文化與高校教學工作之間的關系不夠清楚,因此還需要對目前教學環境作進一步的優化。
3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優化方案的相關分析
3.1注重物質因素對體育教學環境產生的影響。積極強化物質因素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產生的影響,對現有的教學設備進行有效完善,不斷加大對體育教學設施的投入力度,全校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環境優化的相關工作中。大力提倡全員參與,對于目前存在的教學設施不完善、教學場地有限等實際問題進行重點分析,積極引進先進的體育教學設備、器材,給學生們創造一個優良、健康的學習環境,在校園環境的熏陶下,學生的體育意識得到了有效增強,不僅改善了教學現狀,還將體育教學資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3.2強調社會因素的核心地位。社會因素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學環境的優化有助于構建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園文化。將社會因素作為主要考慮,積極推進高校的文化建設,及時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以此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及時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加強對體育運動校風、班風等教學氣氛的管理和監督,建立屬于高校自己的體育文化。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及時利用多媒體、校園廣播、互聯網等方式來宣傳高校的體育文化,構建濃郁的體育學習氛圍。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受到了啟發,同時開展了戶外運動,爬山、郊游等多種體育活動,在體育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學生產生了新的感悟,更多的體會到體育學習過程的趣味性。
3.3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注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環境,促進身體健康,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根據學生心理狀態的不同,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計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展開心理健康指導,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不斷加大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力度,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在學習教材體育知識的同時,及時形成了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指導體系。
3.4積極優化師生情感環境。從高校師生關系開始,逐步開始進行體育教學環境優化,從高校教師出發,積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更好的適應不斷發展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需求。注重教學實踐,在室外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在此環節還要考慮室外環境的多變性特點,克服體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完善教師儀容儀表,注意自己的教學言行,用行動來指導學生,語態文明,精神飽滿,從而樹立較高的威信,這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強化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進行情感溝通,信任自己的學習,尊重學生,促進學生及時形成完善的人格。以多種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友好溝通的前提下,學生給予老師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構建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的情感環境。
3.5加大對先進技術的應用力度。在網絡時代,高校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給學生展現現代化技術的優勢,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來展開高校體育教學,使其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工具,將教學內容以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帶給學生更多的視覺和聽覺享受。刺激學生的欲望,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將多媒體積極引進高校體育教學中同時結合體育發展史、體育運動項目、體育賽事等相關內容來活躍課堂氛圍,緩解學生的壓力,在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積極學習體育知識,并將信息技術的優勢得到更好的發揮。
4結語
在網絡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活動方式更具形象性和生動化,得益于信息技術的應用,為了改善體育教學現狀,必須要積極開展體育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認識到物質性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以此為出發點,重點強調物質性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作用,并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優化師生情感環境,考慮室外環境的多變性特點,完善教師儀容儀表,注意教學言行,加大對先進技術的應用力度,將教學內容以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實現對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合理優化。
參考文獻
[1]王剛.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及其優化的研究[J].今日湖北,20xx(10):27.
[2]鄧培紅.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優化策略的思考[J].體育時空,20xx(2):21.
[3]劉志堅.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環境優化與發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xx,7(32):118-119.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7
摘 要: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減少化學實驗造成的污染,既是保護我們以及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需要,又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劑。本文就中學中一些污染較大的實驗給出了一些自己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優化實驗 污染 可持續發展
如今,環境保護是事關可持續發展的大戰略,減少化學實驗造成的污染既是保護我們以及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需要,又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劑。下面筆者就簡單談談如何減少中學化學實驗的污染。
一、對于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進行改進,從源頭上盡量減少直至杜絕污染的發生。
1、刪除一些以劇毒物質為主的實驗。例如在現行的江蘇高中化學教材《化學1必修》專題2第1單元中,將氯氣的實驗室制法由以前的必修內容,改為了化學史話,教師就可以通過講解來讓學生了解氯氣的實驗室制法的原理、制備、除雜、收集等一系列流程,避免了在教室內制取氯氣污染環境,損害教師和學生身體的事情發生。
2、改進實驗方法。例如,氯氣與鐵絲的反應作為氯氣性質的經典演示實驗,教科書一直采用將鐵絲一端放在酒精燈上灼燒至紅熱,迅速伸入氯氣的集氣瓶中,但是當把鐵絲伸入集氣瓶內反應的過程中,由于該演示實驗在敞口的集氣瓶中進行,會有氯氣及反應產物逸出,影響課堂氣氛和師生身體健康,造成污染環境。我們可以對該實驗進行如下改進:(1)取干燥的集氣瓶,用排氣法收集干燥的氯氣,集氣瓶口涂少量的凡士林,蓋上毛玻璃片。(2)取直徑一束擦亮的細鐵絲,彎成螺旋狀,總高度低于集氣瓶高度。鐵絲的一端扎在與集氣瓶配套的橡皮塞的小頭上,在酒精燈火焰上充分加熱橡皮塞上的鐵絲至紅熱,移去集氣瓶上的毛玻璃片,把鐵絲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并迅速蓋好橡皮塞,反應迅速進行。這種簡單的改進不僅實驗現象明顯,同時避免反應時有害物質的逸出,大大減少了污染。
3、運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實驗。例如現行江蘇高中化學教材《有機化學基礎》專題3第2單元中有苯的溴化實驗,這里用到的苯和液溴不僅是毒性很強的物質,而且這兩種原料均具有很強的揮發性,且該實驗要用到冷凝管,在很多教室中沒有自來水,所以該實驗非常適合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
4、創新微型化學實驗,減少環境污染。
微型化學實驗是近十多年來在國內外得到迅速發展的化學實驗新方法,它是在綠色化學思想指導下,在微型化儀器裝置中對化學實驗進行創新性設計的一種新的實驗模式。例如現行江蘇高中化學教材《化學1必修》專題4第二單元的銅與濃硝酸、稀硝酸分別反應生成NO2、NO的實驗,課本裝置如圖,在分液漏斗中先加濃硝酸觀察現象,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水繼續觀察現象。這種設計操作繁瑣,藥品用量大,造成藥品的浪費,同時產生的污染就大,又因為產生的NO2會立即與水反應生成NO,實驗現象不明顯。可以將書中的實驗改進為注射器實驗:事先將螺旋好的細銅絲放入兩支注射器中,分別吸取濃稀硝酸,讓反應在注射器中進行,產生的氣體可以將注射器的活塞頂起,由于注射器內無空氣,可以觀察到無色的氣體,然后抽動吸入稀硝酸的注射器活塞,讓空氣進入,則可以明顯地觀察到氣體的顏色變化。此實驗經改進后,不僅藥品的用量大大減少,實驗現象明顯,而且極大地減少了有毒氣體的排放。所以實驗微型化、藥品微量化使化學實驗的排污量大大減少,是一種綠色化學,是對學生環保意識最生動、最現實的教育。
二、對實驗中避免不了的一些污染產生物進行恰當處理
1、廢氣的處理。對于無毒害氣體,我們可以直接通過通風設施排放。會產生少量有毒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進行,通過通風櫥將少量毒氣排到室外(或排到外面大量空氣中稀釋)。而對于有毒害氣體,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性質進行處理。例如:對于堿性氣體(如NH3)用回收的廢酸進行吸收,對于酸性氣體(如SO2等)用回收的廢堿進行吸收處理。 2、廢液的處理
(1)無機廢酸、廢堿。中學化學實驗對酸堿的使用較為頻繁,且用量相對很大,鑒于此,我們通常把廢酸、廢堿分別集中回收保存,然后用于處理其它廢棄的堿性、酸性物質。最后用中和法使其pH值達到6~8后就可排除。
(2)含重金屬離子廢液處理。最有效和最經濟的處理辦法是,加堿或加硫化鈉把重金屬離子變成難溶性的氫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積下來,從而過濾分離,少量殘渣可埋于地下。
(3)一般有機廢水。實驗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能夠回收再利用的盡量集中收集,統一處理,循環使用。無法回收的有機廢液一般可以采用焚燒法、活性炭吸附法、溶劑提取法、氧化分解法、水解法以及生物化學法等進行處理。
3、廢渣的處理。廢渣主要采用掩埋法。有毒的廢渣必須先進行化學處理后深埋在遠離居民區的指定地點,無毒的廢渣可直接掩埋,掩埋地點應有記錄。
參考文獻
[1]王祖浩吳星《化學1必修》[J].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6(1)。
[2]王祖浩王云生《化學2必修》[J].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6(5)。
[3]王祖浩張天若《有機化學基礎》[J].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12(2)。
[4]林培良王慧霞無機化學實驗[J].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5)。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8
[論文關鍵詞]通信機房;節能;空調
[論文摘要]文章結合目前通信機房空調設備產品存在的問題及空調資源的合理優化和合理配置,對通信機房的空調系統節能潛力進行分析,涵蓋空調產品的節能及資源優化設計等內容,從四個方面來闡述空調系統的節能手段,并提出各種手段的可執行方式和具體措施。
在我國目前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是今后必須實現的目標,是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對通信行業而言,實現資源節約和環保的戰略目標,其中的一個重要著眼點就是要大力推動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藝、設備和產品。根據通信部門多年來的統計數據分析,通信行業的運營成本主要是電耗成本,而在電耗成本中,機房空調的電耗約占總電耗50%以上。可以說降低空調機組的運行費用,能有效降低電信行業的運營成本。
本文結合目前通信機房空調設備產品存在的問題及空調資源的合理優化和合理配置對通信機房的空調系統節能潛力進行分析,涵蓋空調產品的節能及資源優化設計等內容,從四個方面來分別闡述空調系統的節能手段,并提出各種手段的可執行方式和具體措施。
一、機房空調氣流組織的科學化
機房內空調系統氣流組織的科學化是合理解決機房環境要求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節能效應的有效途徑。機房內的氣流組織應包括機房大環境的氣流組織和通信機柜內部的氣流組織,所以機房空調氣流組織的科學化解決方案應立足這兩方面予以考慮。
(一)機房送風方式應優先考慮地板下送風
目前通信機房規劃大多數采用上走線上送風方式,而專用空調上送風方式主要采用風帽直接吹送和風管送風兩種常見方式,但這兩種送風方式由于造成機房內空調送風斷面過大,且系統調節性能較差,不能實現機房內系統總風量的高效、合理的分配。特別是一些發熱量較大的數據、交換機房,由于機房內負荷較大且分布不均勻,易造成局部發熱源集中區域的局部分配的送風量不足,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造成局部過熱現象。且上送風方式由于在整個機房空間內冷、熱氣流混合交叉現象嚴重,制冷效率偏低。
為解決目前機房內存在的局部過熱問題,并使機房內氣流組織的合理高效從而實現較好的節能效果,建議通信機房在層高滿足的條件下優先采用地板下送風方式。根據實際工程案例進行經濟性分析,下送風方式比上送風方式普遍可節約20%左右的運行費用,節能效應顯著。
地板下送風方案在工程應用中,要達到理想的效果,應注意以下環節:(I)地板下只準通風,嚴禁布放線纜(消防用線纜除外);(2)架空層下有效凈空高度一般應控制在350~500mm范圍內;(3)送風距離易小于15m。若送風距離超過15m,可以考慮兩側安裝空調送風或地板下安裝風管進行遠距離輸送;(4)地板架空層下的水泥樓面應鋪設不燃燒材料制造的隔熱保溫層和保護層,防止樓層水泥面或下層天花板結露。
(二)機柜內氣流組織合理化
機柜內部安裝的設備產生的熱量能否及時散發到周圍的環境中,一方面要求機房大環境有良好的氣流組織和適宜的環境參數(溫度、濕度等),另外一方面要求通信機柜具備良好的散熱工藝。
通信機柜的結構形式應充分考慮散熱工藝的要求,否則會造成熱量在機柜內部堆積而無法及時散發到周圍的環境中去,從而影響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嚴重時會造成通信設備故障率明顯增加。目前一些通信機柜的結構形式在散熱工藝上存在一些缺陷,可能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機柜前后門開孔率不足,有些在前柜門位置還設置有防塵網,造成冷氣進入阻力過大;(2)有些機房通信機柜內部堆放的設備過于密集,氣流流道過于狹窄,內部氣流循環不通暢;(3)柜內氣流組織不合理,冷、熱氣流混合現象明顯;(4)一些散熱量大的通信設備機柜缺少風扇強制排風,僅靠機柜內部自然排風散熱效果較差。
針對上述目前一些通信機柜內部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必須在機柜前期結構研發階段對一些環節進行優化處理:應增加通信機柜的柜門開孔率,內部結構形式尋求更合理的流道設計,散熱量大的機柜應考慮強制排風,進風量應可以根據柜內設備安裝情況進行調節。
根據國內外一些工程的經驗,對一些設備散熱量較大且采用上送風的機房,可以考慮采用開放型貨架式機柜。通信設備均擱置在完全敞開式的托架平臺上,設備散發的熱量可以迅速地釋放到周圍環境中,散熱效果得到極大改善,當然這種開放式機柜也會對設備安裝管理帶來一些問題。
二、水冷替代風冷或采用雙冷源機組
目前通信機房空調大多數采用風冷型專用空調機組,這種風冷型機組均為單元式機組,具有安裝靈活、可靠安全的優點,但也存在性能系數較低、運行性能不穩定、受室外環境溫度變化波動較大、室內外機組安裝管線較短、室外機組占用大量建筑面積的缺點。
從節能角度考慮,由于水冷效率明顯高于風冷,水冷機組性能系數高于風冷機組,在通信機房中推廣水冷型專用空調機組具有一定程度的節電降耗價值,特別是在一些中、大型項目上不但節能效益顯著,而且可以減少空調設備的投資。
在中、大型項目中無論采用冷凍水型或冷卻水型機組,均能實現一定程度的節能降耗、減少投資的目的,且由于水冷型機組沒有風冷型機組室外機占用大量安裝位置的問題,提高了建筑利用率。但由于水冷型系統中安裝的設備及閥門等部件較多,系統單點故障點較多,系統在安全可靠性要求上存在隱患。從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角度出發,在通信機房項目中推薦采用雙冷源機組。
雙冷源機組常見的主要是風冷+冷凍水型或風冷+冷卻水型兩種機組。在大多數季節中系統主要啟用經濟節能的水冷系統,而在不滿足水冷型機組運行的季節或系統發生故障及檢修維護時才啟用風冷系統。采用雙冷源機組雖然會增加項目的初投資費用,但系統安全可靠性較高,且運營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三、直接利用室外自然冷源
在冬季及室外焓值低于室內焓值的過渡季節時,從室外引入新風作為冷源對機房環境溫度進行降溫處理,是降低機房空調設備運行能耗的一種有效措施。
根據各地氣象條件特點,在這些季節可以直接利用室外豐富的自然冷源對機房環境降溫,從而可以大大縮短專用空調機組的壓縮機的全年運行時問。這樣不但節約了大量的電能,同時也延長了空調機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空調機組的維護工作量,降低了維護成本。
目前根據這一節能原理開發了不少機房節能空調產品,我們重點推薦兩種在技術上較為成熟,并且在實際工程有過應用、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的產品予以介紹。
(一)FCX系列節能空調
原理:把室外新風過濾后直接引入節能空調,在機組內新風同室內回風充分混合后送人濕膜加濕器加濕,然后由送風機將處理后的空氣送入室內。引入室外新風會降低室內空氣的含濕量,通過濕膜加濕器加濕后,提高室內空氣的含濕量。同時,室內空氣通過濕膜后溫度會降低5℃左右。
特點:新風直接引入型節能空調機組沒有傳熱損失,運行效率高。
全年運行時間長,在室外環境溫度低于12℃時,可完全替代機房空調壓縮機制冷,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同時機組配置的濕膜加濕器可以替代機房空調的加濕器,節約大量能源。
FCX系列分體節能空調
FCX-A機組:大風量新風混風型節能空調機組,室外新風過濾后直接進入節能空調,控制系統根據室內外溫度由變頻調速風機控制引入的新風量,保證送風溫度在機房溫度的露點溫度以上,然后由送風機將處理后的空氣送入室內。
FCX-B機組:大風量高余壓濕膜加濕器,與FCX-A機組配合使用。引入室外新風會降低室內空氣的含濕量,室內空氣通過濕膜加濕器加濕后,提高室內空氣的含濕量。同時,室內空氣通過濕膜后溫度會降低5℃左右。FCX-A機組也在機房內獨立使用替代空調加濕器。
特點:新風直接引入型節能空調機組沒有傳熱損失,運行效率高,全年運行時間長。
在室外環境溫度低于12℃時,可完全替代機房空調壓縮機制冷,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同時機組配置的濕膜加濕器可以替代機房空調的加濕器,節約大量能源。
(二)FCR系列機房節能空調
原理:采用板式顯熱換熱器為核心部件,室內、外空氣在換熱芯體內進行能量交換。室外新風引入顯熱交換器,對室內空氣進行冷卻降溫處理,然后排出室外;被冷卻后的室內空氣再送回室內,達到為機房降溫的目的。
特點:室外空氣引入換熱芯體,與室內空氣熱交換后排除室外,可以保證機房的潔凈度和濕度不受影響。板式顯熱換熱器的材質為耐腐蝕親水鋁箔,采用特殊工藝加工而成。換熱通道面積大風阻小,具有換熱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和維護簡單的優點。
四、確定合理的機房環境溫度
目前機房內的環境參數根據相關的規范及標準要求,溫度一般控制在24℃±2℃,濕度50%±5%左右,而一般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正常的工作溫度范圍較大,上限一般在35℃~40℃左右。當然設計規范中要求的環境溫度值相對偏低,是考慮到由于氣流組織不合理、冷熱氣流混合交叉、局部風量分配不足等因素造成機房環境溫度與通信機柜內部的溫度有一定程度的溫度梯度差值。這種情況就造成了為了保證機柜內部的通信設備散熱效果良好,必須保證機房過道環境溫度較低,空調設備保持在送風出口和回風溫度較低的工況下運行,從而使空調設備制冷系數降低,能耗損失較大。
減少這部分能耗損失,必須減少機房環境和機柜內部之間的溫度梯度差。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改善機房大環境和通信機柜內部的氣體流組織,特別是通信機柜的結構形式要具備良好的散熱工藝。若機房氣流組織更為科學合理、通信機柜散熱工藝有較大改善,特別是采用開放型貨架式機柜,可以大大減少機柜內、外的溫度梯度差值。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提高機房環境溫度的要求,從而可以提高空調送、回風溫度,通過調整空調設備運行工況的方式提高制冷系數,降低空調設備運行能耗。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9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稅收制度也在不斷的改革與完善,稅務籌劃作為一種為降低稅務成本而對涉及稅收的事項進行事先安排的策劃活動,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合理合法的稅務籌劃,能夠督促企業依法納稅,維護企業利益,促進國家稅收政策的實現。本文對稅務籌劃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了一些具體的稅務籌劃優化方案。
關鍵詞:會計;稅務籌劃;原則;優化策略
稅務籌劃是企業在國家法律規定范圍內,在不違反國家稅收政策的前提下,為減少企業稅務成本支出,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而對各項涉稅事項進行事先安排的籌劃活動。企業在稅務籌劃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要對可能的風險進行防范。
一、稅務籌劃應該遵循的'原則
稅務籌劃要遵循的原則主要有三個:合法性原則、全局性原則和事先籌劃原則。合法性原則是指企業所有的稅務籌劃活動都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這是稅務籌劃區別于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的本質特征,因其是對涉稅事項進行調控的手段,是得到稅務部門的支持的。全局性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要統籌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不能為單方面的節約成本而影響到企業的其它項目,要知道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整體性的綜合工程,其成本支出構成分為稅收成本、采購成本和人力成本支出等。事先籌劃原則是指稅務籌劃活動要先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進行。
二、稅務籌劃可能應對的風險
稅務籌劃過程中需要防范的風險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對稅收政策的理解不足而籌劃失誤導致稅務籌劃發展為偷稅漏稅。稅務籌劃實際是對稅收政策理解和運用的一個過程,如果對稅收政策不夠了解或理解出現偏頗,就會導致企業的籌劃面臨風險,而規避此類風險的辦法,就是由精通稅務知識的專業人才來管理稅務籌劃活動,且相關人員必須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于規范企業的涉稅業務。
另一方面是籌劃條件發生變化的風險。企業的稅務籌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國家稅收政策,企業經營情況等會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實時發生改變,這樣的情況下,企業若不能及時調整稅收籌劃,稅收籌劃活動與實施環境的不對接,就會導致稅務籌劃的失敗。應對此類風險,企業需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系統,負責稅務籌劃的工作人員要定期與稅務部門進行溝通,要了解市場環境的變化,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籌劃方案。
三、稅務籌劃的具體優化方案
稅務籌劃是貫穿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一項戰略措施,其優化方案要根據它在企業會計中的每個時期的應用具體分析,本文將其分為籌資時期、生產經營時期和投資時期來具體舉例分析。
首先,籌資時期。這是企業創立的基礎時期,這一時期稅收籌劃的主要任務是最大化的籌集資金,降低稅務負擔。這一時期企業的籌資方式主要分為合理選擇資本結構和利用融資租賃杠桿兩種。資本結構的構成主要有自有資金、金融機構貸款和發行股票籌資等,企業成本投入因籌資方式的不同而變化,稅務成本也會因此發生變化。例如,向金融機構貸款需要支付利息費用,其費用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稅前扣除,而發行股票籌資則不需支付利息費用,但股票分紅只能在稅后進行,無法達到抵稅的效果,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資本結構。融資租賃杠桿方式主要用于企業新增資產設備時,融資租賃無疑是企業添置所需設備的最佳選擇,其不但可快速獲得資產,還能在會計入賬時,進行計提折舊處理,將其歸入成本費用開支,從而節約稅務成本。
其次,生產經營時期。稅務籌劃在企業生產經營階段能發揮出巨大的效益,這就要求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充分運用好稅收政策。
一方面,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例如稅收政策中規定企業錄用殘疾人、轉業軍人等達一定數目的可免除部分稅務,企業就可結合企業自身能力雇傭部分這類人員,以節約稅務成本。
另一方面,企業要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具體的企業發展戰略。企業要充分了解相關行業的稅收種類和稅收計算方式,然后合理選擇和規劃企業的發展方式。此外,要合理選擇企業規模,企業規模大小是影響稅務多少的因素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開始大力扶持小微型企業的發展,國家財務部門和稅務部門都頒發了一系列的有利于小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并將小微型企業的增值稅的起征點提高到月營業額三萬以上,此類種種,由此看來,在企業發展初期,要對企業規模有一個合理的預估和規劃,以盡可能的減輕稅務。最后,企業還需選擇一個合適的會計核算方式,可將會計核算方式納入稅務籌劃的范疇,通過對會計核算方式的調整與制定,對企業成本費用、納稅金額及納稅時間進行統籌調控。
最后,投資時期。處于投資時期的企業,會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和項目情況等多種因素來明確投資方案,這一時期的稅務籌劃主要以投資行業和投資地域的選擇為主。在投資行業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國家當前大力扶持的行業和企業,這類企業往往會獲得大力的國家政策支持與優惠;而在地域的選擇上,可結合國家政策,關注國家大力扶持的地區與產區。
四、結語
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稅務統籌將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一個科學、合理合法的稅務統籌方案,可能使得同等條件下的企業獲得更大的優勢與發展空間。但目前國內企業的稅務統籌水平整體還處在一個不成熟的階段,這就需要依托企業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完善了。
參考文獻:
[1]董再平.對稅收籌劃的幾點看法[J].稅務研究,20xx(07).
[2]遲曉冬.淺談企業稅收籌劃及會計政策選擇[J].商業經濟,20xx(13).
[3]沈祥明.淺談集團公司的稅收籌劃工作[J].經營管理者,20xx(15).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10
1 高校院系網站存在的問題
高校院系網站是高校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它具有學科性質明顯、以信息展示及宣傳為主、欄目相對固定等特點。目前高校院系網站建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界面設計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大多院系網站過于注重內容建設,而忽略了界面設計,缺少細節。 網站對用戶需求收集和分析嚴重不足, 在界面設計及欄目設置等方面也較少考慮用戶體驗。 以至于網站在視覺效果和功能設計上都存在嚴重不足之處, 例如導航較混亂、 無搜索功能或搜索體驗較差、首頁冗長、不注重色彩細節等,致使用戶對網站無法形成良好的用戶體驗,回訪率低下。
(2)欄目設置不合理 :網站建設目的不明確 ,欄目設置過多過細,沒有足夠的內容支撐,造成“全”而“空”的想象;為了填補“空”而將不屬于該欄目下的內容硬填充進來,導致網站的欄目名稱與其內容不匹配的想象。 無論是“全”而“空”還是欄目與內容的不一致,都會給用戶帶來不良的用戶體驗。
(3)信息更新不及時:一些院系的網站負責人對網絡宣傳的意義認識不夠深刻,依然傾向于傳統的宣傳模式;或者只重建設,卻輕維護。 這些網站管理員大多數都是兼職的,一般由新任教的年輕教工擔任,隊伍相對不穩定,也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對網站管理的責任心。 造成了設計之初網站頁面布局不合理,欄目劃分不清晰,實用性不夠,以及管理時的內容信息陳舊、不夠充實,更新和維護滯后等問題,并未發揮網站應有的作用。
2 高校院系網站優化實例
2.1黑龍江東方學院學部網站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東方學院的學部網站目前只歷經了 “從無到有”的過程,“從有到優”的提升并沒有進行。 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欄目設置不夠合理,過多過細的欄目設置很容易導致欄目間的重復或重疊。
(2)存在名稱與內容不符的欄目或排序雜亂無序。
(3)網站頁面拼湊痕跡明顯,視覺和細節設計亟需提高。
(4)內容陳舊或過少過空現象嚴重,新聞更新不及時。
2.2高校院系網站優化方案
學部網站經過兩年多的運轉, 讓我們共同意識到學部網站對于學院長足發展的重要性。 于是我院成立網站優化專題小組,就目前網站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并確定了優化的具體措施和實現方法。
2.2.1 優化導航系統網站中的導航系統相當于現實生活中的路標, 混亂的導航系統很容易導致用戶在瀏覽網站時“迷路”. 網站的導航系統一般包括全局導航、局部導航、網站地圖、關聯導航、輔助導航等幾種。 我們選擇全局導航與其他輔助導航相配合的導航設計,全局導航則采用橫向樣式放置于頁面的上方。 這種多方位的導航系統設計對網站信息架構、用戶體驗影響重大。
2.2.2 優化欄目設置網站欄目的配置和優化是提升網站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明確網站建設目的的基礎上,立足于高校院系網站用戶分析,并結合本院實際情況,本著精確精準的原則,優化網站欄目設置。 各學部網站欄目既相互統一又各具特色,在保留包括學部概況、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學子天地的基礎上設置一到兩個特色欄目。 采取動態欄目和靜態欄目相結合的方式,減少了網站負責人的壓力的同時,又使網站內容呈現相對豐富。
2.2.3 優化頁面布局一般而言,頁面布局有 Z 型布局、柵格化、F 型布局、縱向一致性等原則,由頁面的前期設計和后期調整兩個階段構成。
前期設計階段是在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的設計, 這部分固然重要,但它并不一定能完全滿足用戶需求,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后期調整,依據可用性測試、欄目設置、訪問數據分析等進行優化布局工作。 后期調整是一項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工作,我們將長期堅持后期調整優化工作, 使得網站最明顯的位置始終呈現用戶最關注的信息,帶給用戶最貼心的感受,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戶體驗。
2.2.4 優化首頁內容網站首頁是一個網站的入口頁面, 也是網站中最重要的頁面。 過去,為了能讓用戶更方便的瀏覽到更多信息,我們選擇將盡可能多的信息呈現于網站首頁,導致首頁繁雜冗長、內容重復交叉現象嚴重。 現如今,隨著搜索技術的發展,用戶大多通過搜索引擎直接來到所需信息的頁面, 網站首頁的訪問量明顯下降。
我們對學部網站首頁內容分析后進行了大幅度壓縮,將網站首頁從舊版的多屏壓縮精簡為現在的 1 屏半左右, 用戶訪問和點擊質量大大提升。
2.2.5 優化視覺效果導航設計、頁面布局、信息設計等保障了一個網站的可用性。 但如果網站在視覺效果上不進行優化,就會導致網站缺少藝術性和美感,很難給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院在有限的人力財力條件下, 先由各學部提出基本需求,再由藝術學部老師進行頁面設計,經過反復修改,達到整體協調、注重細節,力求做到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在此基礎上, 通過適當的增加圖片以及對文字大小、顏色、行間距的統一設置,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總之,對視覺細節的藝術性處理,可以讓用戶瀏覽網站時有更為貼心的感受,從而提升整個網站的整體形象。
3 結束語
院系網站優化對于提升院系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樹立院系品牌文化形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優化高校院系網站是一個水滴石穿、長期積累的過程,值得我們每一個網站設計者去深入研究。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11
論文摘要:從“人一制度一執行機制”三個重要方面,提出了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整體思路,根據整體思路對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進行了方案設計,同時闡述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優化的具體措施。
論文關鍵詞:教學資源 整合 優化 方案設計
我國高校教學資源的利益效率與發達國家大學有很大差距,這不僅制約了高校創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的時代要求。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教學資源配置角度出發,審視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問題,即將各種資源分配到各個組成部分中去,保證高等教育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和教學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對高校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進行研究對提高我國高校整體教育水平有重要意義。
1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思路
首先,實行高校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要有學校管理層的全力支持,這是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的前提。同時全校教職工的配合也至關重要,推進教學資源整合和優化要動員全校的力量,由學校管理層倡導,全校教職工全力配合才能使整合優化工作開展起來。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相關制度。最后是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制度的執行和反饋,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制度的執行和反饋就是對整合優化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控制的活動。
2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原則
2.1目標導向原則
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要有一定的目標導向,這個目標導向為整合與優化提供了方向和考核的標準。把目標導向轉換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就是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主觀能動性,組成多功能團隊,提高科技攻關能力。因此在設計評價指標時也是以此為目標,重點考核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并采取相應優化措施使物力資源和教師資源得到整合與優化。
2.2人人參與原則
人人參與原則是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這需要高校內部各個成員共同努力,嚴格貫徹執行,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上到學校領導,下到學校教職工,都要參與到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的各個環節,將整合與優化的觀念融人到工作當中,使整合與優化相關制度、政策得到有效實施。
2.3效益原則
效益是衡量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結果的最直接的指標。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是為了提高教學資源的投人產出效益和利用率,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處處體現了效益原則。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使得教學資源的產出效益或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就可以認為教學資源得到了一定的優化。因此,效益原則是衡量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結果的最佳標準。
3學資源整合與優化方案設計
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方案設計是在教學資源整合優化整體思路得到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設計的,只有總體上有制度上的保證才能使整合優化方案順利實施。
3.1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步驟
首先,由學校管理部門對全校教學資源進行清查,通過投人產出效益評價和利用率狀態評價對教學資源進行狀態分析。其次,根據分析結果將教學資源進行初級分類,分為:可優化資源和不可優化資源,然后對可優化資源中投人產出存在問題或利用率較低的資源細分為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再次,根據資源的性質采取相應優化措施進行優化。最后,對優化后的資源再次進行效益評價和利用率評價,回到最初狀態。這個方案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直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為止。 3.2教師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首先,樹立“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本”的教師資源優化配置的觀念,其核心是要確立廣大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主體性地位,加快高校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把“為教師提供一流服務”作為學校機關職能部門和全體管理人員以及后勤服務人員工作的出發點,在考慮問題、計劃工作時要以為教學、科研人員服務為重、為先。急教師所急,想教師所想,全心全意地為教師服務,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總而言之,“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本”意味著必須提高廣大教師參與學校內部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在學校管理中,必須牢固樹立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思想,著眼于人才資源的開發,致力于人才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始終堅持尊重教師的意愿、了解教師的需求、激發教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師的潛能和積極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轉變高校管理和服務部門的職能,建立以教師為中心的現代師資管理模式。實現從傳統人事管理到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轉變.
其次,完善學術團隊的激勵考核制度。鼓勵教師加人科研團隊,必然要在學校政策和考核機制中體現出來,對科研成果的考核要將個人業績與團隊價值結合起來進行考核,構建學術團隊考核指標要將能學術團隊的組成和效益進行細分,使其反映學術團隊的價值。
3.3物力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物力資源的整合和優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打破部門界限,深化共享意識。二是共享資源IR的公開傳播。
肖先.打破部門界限,深化共享意識。資源共享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最有效的辦法,資源共享可以促進創新、提高辦學效益。而日前學校中大多數教學資源分屬于各學院或部門,如大型儀器設備分配后通常歸各學院的實驗室所有,即使在閑置期間也不能由他人使用,甚至出現單人專用的現象,儀器設備的使用封鎖在小團體或個人的小圈子里,導致了其利用率低和重復購置的現象。實現資源共享是提高物力資源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徑,首先必須更新‘偽我所有、為我所用、于己方便”的舊觀念,從全局的層面上看待物力資源共享機制的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物力資源共享及其管理機制的建立不是大學領導和某一部門的行為,而應是從領導到教職工的普遍行為,而這種行為的實現,必須以更新舊觀念為先導。另外,建立共享機制不是簡單地將物力資源集中起來,而是管理方式的改變和使用上的開放。
其次,共享資源信息的公開傳播。物力資源不僅可以實現校內各部門共享,也可實行對外開放,收取一定的費用來補貼物力資源的成本。而采取這些措施的前提是使共享信息得到傳播,包括校內公開通知和社會宣傳。共享資源信息的公開傳播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基本前提,若信息沒有流通,沒有人了解有哪些資源可以共享,就不會有人來提出共享要求,使共享無法實現,最終使資源共享變成了一種口號。
4結論
首先從“人一制度一執行機制”三個重要方面,提出了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整體思路;其次對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進行方案設計,整合與優化的整體思路是整合與優化方案設計的前提,只有在各方面配合的情況才能實施具體的優化方案;再次,闡述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優化的具體措施。通過對高校教學資源整合優化的研究,使教學資源從低效益的環節向整合與優化后的高效益的環節流動,把有限的教學資源配置到能產生高效益的部門,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12
關鍵詞:礦井建設;開拓方案;優化思路;永久裝備
現代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一般分為3個部分,分別為建設方案優化、提升方案優化以及通風方案優化。其具體的優化實施往往需要結合不同的礦井條件和開拓方法。譬如在主井的方案設計中采取先貫通先改絞,就需要設計者對工期時間、運輸安全進行全盤的考慮。因此筆者在進行方案優化設計時選用了具體的礦井實例進行研究,使優化設計方案可以落到實處。
1實例礦區條件概述
1.1礦區自然條件
本文所選取的實例礦區是我國西北部某省份擁有一定交通條件且面積較大的礦區,該地區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00mm,均溫10℃,海拔1300m。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該礦區的地層劃分應當屬于華北地層中的鄂爾多斯盆地分區,含煤層在侏羅紀中統延安組中,走向分布為凹陷區和隆起區相間,煤層傾斜角度最高為5°,且賦存穩定,厚度大,適宜機械作業。在某8.0Mt/a井田中,基底構造對煤層的控制較大,因斷層稀少、無巖漿活動,可借助三維地震勘探進行首采區研究,保證采礦生產安全。
1.2礦井開拓方案
針對該礦區的自然條件和地質構造,開采施工團隊擬定了施工開拓方案。礦井采用立井開拓,在場地內集中布置,并使用裝車方式進行布置裝車線遷出,場地中井筒分為主立井、副立井、回風筒3個,以保證開采后期的通風安全。3個立井在車場水平落底,并選用皮帶運輸作為主運輸方式,實現單水平開拓。布置集中開拓大巷,各盤區巷道由分煤組布置,且在東西兩翼選用帶式輸送機、一二號輔助運輸、一二號回風的五巷布置。
2礦井建設的優化設計
2.1井筒貫通設計
對井筒貫通方案的設計,首先針對主井與副井。主井和副井距離為135m,需要通過對井底車場布置的研究,確定二者的相對關系,利用貫通方法形成環形車場[1]。本文在設計優化中選用了2條線路進行貫通方案進行了分別設計.第一貫通線路施工時間短,無交叉點,且面向的貫通巷道斷面不大;第二貫通線路施工時間長,需要盡早展開工作面,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換裝硐室需要采用小斷面設計。主井和風井之間的距離為175m,同樣需要明確井底車場布置以及相對位置關系,本文為其設計了一條貫通線路。設計內容中,西側回風大巷設計為35m,聯絡巷50m,二號回風大巷45m,主井井底聯絡巷道70m,撒煤清理硐通道40m,總長度240m,預計施工期為100天[2]。
2.2臨時改絞方案設計
在礦井開采過程中,一般會通過將矸石提升到地面的方式來保障施工速度。在該井田的開采中,總共4條長度約為2900m的輔助運輸順槽,其出矸量超過了1200m3/d,因此需要對主井和風井設計優化臨時改絞方案。其中,主井臨時改絞方案的確定在研究的了井筒提升機、直徑、提升方向后確定選用。方案中,設計一組雙層雙車的臨時罐籠,使其提升能力滿足750m3/d的既定標準要求,使人工推車的勞動強度最大限度降低,提升施工周轉效率。風井臨時改絞方案則選用了曾在內蒙古泊江海子礦井中取得優異效果的1對8m3箕斗、1架1.5t單層雙車臨時罐籠的方案,通過二者的共同工作,使提升能力達到了2300m3/d。其中,箕斗的能力大,潛力強,對高速施工的適應能力好,能夠滿足本礦井的提升需求[3].
2.3施工提升
在實例礦井建設期間,主要將主筒施工、巷道施工進行了分別提升。其中,主筒施工的提升優化方案設計為:將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和風井井筒根據其特點進行提升機和吊桶的配套。本文選用了大型提升機3套以及大吊桶3套為主井井筒和副井井筒進行配套,大型提升機2套和大吊桶2套為風井井筒配套,利用吊桶掉底的方式,借助提升機進行提升。其中,主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400天,副井吊桶提升時間設計為540天,風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380天。巷道提升則涉及到巷道的臨時罐籠能力、提升能力以及出巖量等內容。以出巖量為例,本文對施工期間巷道斷面、巖石的松散系數以及各時段出巖高峰進行了統計,最終得出了煤松散系數約為1.72,巖石松散系數約為2.11。對于工作面來說,這一系數的得出使得施工設計將之前的5個掘進頭增加了2個,以保證工程的順利展開[4]。
2.4壓風與通風安全
在礦井建設過程中,相較于生產期間,用風量有十分巨大的提升,因此為了滿足施工需求,結合各類壓風設備的特點,本文針對主副井和風井不同的風量進行了壓風設備的選擇。其整體原則為以地面臨時壓風系統為主,必要時選用永久壓風管路。在井筒的施工建設期間,需要通過通風方案的設計來保證工作面形成的炮煙順利排出,保證生產安全。鑒于本文所選用的礦井實例中主井、副井、風井3個井筒的深度都在600m左右,且凈直徑達到8m以上,因此采用了壓入式的通風方案設計,利用安裝在地面的局部通風機,將新鮮的風流導入,并借由通風機中的玻璃鋼風筒到達工作面,乏風排除[5]。
3礦井建設一般優化思路
3.1優化思路前提
在本文的井田開拓施工中,主井井筒的施工時間為12月底、風井井筒則為1月中旬,副井井筒為11月初,對于西北方地區年均溫10℃的氣象條件來說,這一時期正值隆冬,氣溫寒冷。對于困難的氣候條件對施工工況的影響來說,優化設計需要首先預算施工周期,保證施工完成時間氣候條件滿足,從而為回采留出瓦斯抽離的時間。
3.2優化方案選擇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總體施工方案優化設計時供給設計了3套優化方案,分別以副井的永久裝備的根基,通過主井和風井永久裝備的協調來滿足不同施工條件的需求。在具體的方案選擇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認真對比考察永久裝備順序、提升運行中運行與持續的時間、瓦斯抽放系統的運行方式、生產煤總量、經濟效益的預估等多個層面來進行研究,從而明確自身設計的側重點和傾向方向,最終選定優化方案,保證施工質量,實現建設優化。
4結論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設計研究中發現,設計者需要結合礦井的具體自然條件和施工環境,通過不同內容和側重點的對比,來最終確定優化設計方案。在分析和探討時,可以針對方案優劣勢、經濟效益、安全可靠性等大方向進行研究。在方案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開采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實時跟進,從而保證問題的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陳吉華.張集礦井開拓布置及其特點[J].煤炭工程,2002(12):7-9.
2]董方庭.井巷設計與施工[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
[3]曹佐勇,周治林.木孔礦井開拓方案技術經濟優化分析與探討[J].煤炭工程,2007(12):9-11.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13
摘要:市政工程由于自身所含的工程量較大,所以為保證其可以順利進行施工,通常會有多個分包單位共同來完成,此舉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的效率,可是也帶來了較大的弊端,由于施工單位自身的構成系統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為建設單位在技術的管理上加大了難度,使得工程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基于此,本文著重對現今在技術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優化方法,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市政工程;技術管理;優化方案
引言
施工技術對于工程項目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影響著整個施工的效率,現今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牽扯到的分包單位較多,所以也導致施工技術參差不齊。因此為了實現對施工技術的統一管理,建設單位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對管理方式進行優化。
1施工技術管理中的問題
1.1技術管理體系不完善
在現今的市政工程中,絕大多數施工均采用的是分包的方式,由于各個施工單位在資質以及人員的構成上均存在有較大的差別,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也存在著技術上的差異,使得施工的質量無法得到可靠的保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建設單位均引入了合同制度,以此來將責任進行精細的劃分,可是此舉并不能實現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之間的溝通。為了加快施工的進度,施工單位使用的施工方法往往與合同規范的內容存在有較大的出入,可是在進行施工材料的采購時,如果按照合同規定的材料進行采購,就會出現兩種情況:①造成材料的浪費;②材料不夠用,更換施工方法,無法保證施工的質量,進而為后期的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1.2技術監督存在問題
現今市政工程的規模越來越大,其雖然在宏觀上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可是對于細節方面的處理,仍存在有較大的問題,尤其是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其施工環境的特殊,所以需要考慮諸多的因素來保證施工得以順利進行。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往往將關注的重點放到了工程的進度上,而忽視了在施工過程中對技術的監督,進而導致不規范操作里頻繁出現,嚴重影響到施工的質量。
1.3制度上的不足
雖然國家對市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達到的技術標準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可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并未將其落實,首先由于缺少對工程在監督方面的相關體制的建設,導致施工現場缺少有力的督導,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之后,便離開現場的情況時有發生,為施工帶來了極大的隱患。此外,還存在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施工單位并沒有實行責任落實制,從而無法調動施工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2技術管理的優化方案
2.1對管理體系的優化
市政工程由于牽扯到的參建方數量較多,尤其是有多個分包單位,不同的施工單位在施工技術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了有效地對技術進行統一的管理,就必須要建設出完整的技術管理體系,此外各個分包的單位也要保證該體系得以有效地落實。此外,為了提升所有施工人員的職業素養,建筑單位一定要對施工管理人員以及技術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保證其能夠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化,進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2.2加強技術的監督管理
為了有效地實現技術管理上的優化,就必須要加強對技術的監督。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必須要保證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并且將責任落實到人,保證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立刻就可以找出原因,進而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同時施工人員的規范施工也可以有效地減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此外施工單位還要加強對整個施工項目的重視,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施工單位一定要對這些影響的因素進行綜合的分析,保證在施工的過程中所有的部門都可以進行緊密的配合,進而在加快施工效率的同時,提升施工的質量。
2.3完善技術管理制度
施工單位在滿足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應該不斷地對自身在施工技術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隨后結合自身面臨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可行的技術管理制度,由于市政工程的工程量相對較大,在處理一些關鍵問題時,施工人員一定要提前制定出相應的施工方案,使得施工能夠按照規范進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施工的質量。其次是施工單位一定要制定出明確的施工計劃,并保證施工可以順利地按照如期的計劃進行。而對于設計人員來講,在進行圖紙的設計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析,設計出最有利于施工的圖紙,設計人員也一定要提升對施工圖紙的重視的程度,在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現設計上的變更,不僅耽誤到施工的正常進行,還會為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為了保證市政工程可以順利地進行,就必須要完善技術的管理制度。
3結束語
對于市政工程來講,施工人員在對施工技術的管理上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要求,由于施工技術貫穿在施工的整個過程,因此必須要做好對其的管理以及優化。此外施工人員也不能止步于此,還應該在為未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摸索出更加先進的管理方法,進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實現自身行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彩芬.淺談燃氣管道工程的方案優化和施工技術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xx(17):67~68.
[2]董軍,牛興旺.淺析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優化方法研究[J].工程技術:引文版,20xx(9):121.
優化方案的論文 篇14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形勢要求,需要對生物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解決傳統教學方法所產生的弊端。高中生物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大,無論是在課程難度上還是作業任務量上,都是初中階段無法比擬的。因此,找到一種適合高中學生生物教學方法尤為重要。
一、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備課方案的優化分析
( 一) 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教學之前,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細致的摸排工作,能夠對學生知識體系中的易錯點與疏漏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進行教學的備案工作。教學目標要包含教學內容的難易點、學習方法的使用以及情感的合理表達。教學目標的科學合理設置,對于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有著重要的保障。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中關于《細胞的能量供應與利用》這一章的講解中,在進行備課時,應該樹立一個大方向,對每節內容中的難易點進行簡單羅列,即在第一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中,就可以對后面的難點進行簡單的提及,以使學生產生初步的印象,盡量消除學生在新知識上的陌生感。
( 二) 情景的模擬與演練
進行情景化的模擬是生物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模擬將現實生活與教材理論結合起來,從而加深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鞏固學生的知識體系。情景化的模擬還能夠使教師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在后面的教學中提供借鑒。情景的模擬重點在于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通過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分析與研究,從而推進教學的進行。例如,在進行《免疫調節》的教學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對“艾滋病”的講解,實現教學活動的完成。在這其中,可以結合新聞報道中的實例,引導學生利用學到的免疫調節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對課堂知識的印象,提升對理論的理解能力。
( 三) 教學結構的優化
高中生物教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教師必須具備嚴謹的教學結構,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安排每個知識環節,對教學活動進行精確化控制。讓學生在嚴謹的教學結構中,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選修三關于“基因工程”的講解活動中,要充分結合“遺傳病”相關例題進行講解,在每個教學環節的節點與學生進行互動,以便提升學生的注意力。
( 四) 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在整個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能夠使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的建設。同時,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進行解決。
二、采用多種措施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效率
( 一) 增強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聽課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增強教學的感染力。
由于生物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注重教學的嚴謹性。因此,活躍課堂氛圍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教學內容的枯燥、無味。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必修二《遺傳與進化》中,課程本身有較大難度,尤其是對于邏輯性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而言,如果教師未能通過教學方法上的創新,那么極不利于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教師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在《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中進行講解。
( 二) 拓展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內容關聯性生物學作為人類社會重要的學科之一,本身所包含的范圍尤為廣泛。
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對生物教材之外的內容教學,會強化學生知識體系的建設,完善知識結構,從而為學生在綜合理解力上得以提高。在生物教材中,每一章每一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很大的相關性,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加強這種連接的可見性,從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實現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在整個必修課程中,由細胞、基因到環境,三者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應該避免進行單一必修課程的獨立教學。
( 三) 科學控制教學過程,提升教學的連貫性在生物教學活動中,對教學課堂的控制尤為重要。教學課堂科學控制不應該造成教學氛圍的僵硬與死板,而是在活躍課堂氛圍下,學生的注意力與教師的講課范圍始終在教學要求之下。教學過程盡量避免被其他客觀因素所打亂,需要運用教師屬于自身特色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從而創造出獨特的教學模式。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中,需要進行課堂實驗時,應該避免課堂氛圍過于活躍,從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 四) 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在進行學習中,常常會表現出極大的個體差異,從而影響到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因此,在生物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創造條件促進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三、結語
隨著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的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是全體高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加強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形成獨特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徐愛國。 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J]. 讀寫算,20xx,( 41) : 124.
[2]張海霞。“先學后教”模式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J]. 課程教育研究,20xx,( 32) :151 -152.
【優化方案的論文】相關文章:
優化方案的論文06-24
成本管理優化方案論文04-09
優化的實習論文02-13
網絡優化論文03-12
gsm網絡優化論文02-25
關于優化教法的論文04-26
優化地理教學論文09-01
鋼材熱鍍鋅工藝技術優化方案的研究論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