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1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薄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要求語文教學“應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培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想像是創新思維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國的學者S·阿瑞提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說言:“想像力是心靈的一種能力”,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類才能夠超越常規思維的約束,沖破現有知識經驗的局限,以大膽、奇特的方式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所以說,想像構成了創新的基礎,是一種極其可貴的思維品質。?
閱讀教學中,筆者嘗試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創設形象
語文教材出現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開想像,不懂得進行再創造,那么出現在頭腦中的可能只是詞語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而且難以理解作品的意蘊。科林伍德在《藝術原理》中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種東西”。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像,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閱讀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怎樣激活這段文字呢?我設置了幾個問題:為什么會有“腳踏上去”的動作?作者為什么不說“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卻說“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加了個“也”字,似乎在與另一種情景相比較,而這種情景則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種什么情景?于是學生展開聯想與想像,調動以往的生活體驗,回答說:“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觀景”。盡管多數學生并不認識槐樹,更沒見過秋天槐樹落蕊的情景,但通過想像,卻似乎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來打開房門,驚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樹的落蕊鋪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來才發覺夜里靜悄悄地下了一場大雪那樣,懷著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幾腳,卻發現“聲音也沒有”,不像踏雪那樣會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然后掬起一把,聞一聞,“氣味也沒有”,同雪一樣清爽;一陣掃后,只留下“一條條掃帚的絲紋”,槐花就這么靜悄悄地走了,“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種悲涼彌散開來。通過這種想像,學生走近了作者,走進了作者筆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韻味。?
又如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蔽艺垖W生根據畫中的荷葉或生活中所見,把荷葉與芭蕾舞女組合起來,想像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滿眼繁茂的荷葉,荷葉片片相連;因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優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靜靜的荷塘幻化為動態的舞臺,舞女們穿著綠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輕盈的旋轉。隨著想像的馳騁,學生們進入到月光籠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變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復活。?
二、架設橋梁,領略內涵
文本的作者與學生,他們的人生閱歷、文化底蘊、思考背景,語言修養都不可能在一個層面上,這中間的距離有時簡直難以逾越。教學中,需要運用想像在這中間架設心靈的橋梁,讓學生走近作者,與文本對話,從而達到心靈上的溝通內涵上的感悟。?
《項脊軒志》后記部分:“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樣富有詩意、充溢著情思,似乎平淡無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設橋梁,才會感到這是作者在用最經濟的筆墨傳達最豐富的內涵。我問學生:作者為什么要寫小妹們的話,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說是為扣題,有的說寫出了夫妻情深。學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妻子從作者口中聽到了不少精彩的歷史典故,從南閣子的書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視野為之開闊,她的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充實,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滿自豪而又饒有興味地向小妹們講述閣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們油然而生歆羨之情,神往閣中的讀書生活,這樣便有了小妹們的問語:“且何謂閣子也?”不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結深深地影響著妻子,妻子親手栽種的枇杷樹,便是為作者植下的祈盼與祝福。因此,對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極!拔崞匏朗覊牟恍蕖保型瑢W用他爺爺奶奶恩愛情深的事來形象地闡釋此中深情,說他奶奶死后,爺爺不改奶奶生前喜歡的家中陳設。歸有光的筆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如果不激發學生的想像,不在中間作適當的點撥,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難以發現。?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對著面帶慍怒的老頭公然作賊,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搖大擺地走入竹林。讀到這里,如果不細想,不想像,就會感到杜甫真會幽默,描寫出這么好笑有趣的場面。若發問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這說明什么?”學生馬上想到“貧困”,再一點撥,想到安史之亂后民不聊生、天下貧困的整個局面。這些群童正是因為家境貧困,才會“當面為盜賊”,抱走那些今天視作垃圾的茅草。學生因此而悟到這些正是結尾的伏筆,進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達“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最終為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所感動。?
三、放飛思緒,彰顯個性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闭Z文教材固然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名家名篇,但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對于整個浩瀚而復雜的宇宙來說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見。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讓更多的學生去超越前人!伴L江后浪推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所以,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真正個人的創造性的解讀。?
在教《石鐘山記》一文中,有學生就對蘇軾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駁意見。根據教材提供的注釋和所附錄的俞樾《春在堂筆記》,經過想像推測,這位學生認為:因為石鐘山形如“倒扣的鐘”,內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邊那座山巖壁厚就發出“函胡”之聲,北邊那座山巖壁薄就發出“清越”之聲,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說法未必錯,只是說得不夠全面罷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時,學生們根據賈島的詩作《題李凝幽居》,經過想像推理,對朱光潛“推敲之說”的質疑聲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認為用無聲的“推”動作怎么能知道“鳥宿池遍樹”,原詩中的“門”該是李凝家門,而不是寺院院門;有的認為“敲”不會打破“岑寂”,反能襯托幽靜;還有的認為“推”的動作有些粗魯,不該發生在講究禮節的文人雅士身上——顯然,第一位學生通過想像把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還原成生活畫面,由生活畫面先聽到“敲”門聲,然后看到樹上驚起的宿鳥,從而推斷出朱光潛所說的意境不合原詩。第三位學生由詩作聯想到古人的禮節,并由此推論出“敲”字比較符合當時意境。只要有適宜的情境,學生所爆發出的想像力、創造力是教師始料不及的。?
“夕陽枯草尋常物,解讀都為絕紗詞。”什么叫“解讀”?“解讀”就是放飛思緒,“解讀”就是展開聯想與想像的雙翼,“解讀”就是迸發創新思維火花。何時能讓學生思維達到“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境界,那便是語文教學成功之日。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2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都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完全忽視了學生“學”的問題。傳統模式的教學大大遏制學生的創新潛能,F代教學提倡師生對話,但如何進行師生對話呢?這就必然涉及到教師課堂提問的藝術。
一、課堂提問要激發學生想象力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不會掌控教學節奏,甚至不隨著教學節奏去提出問題。也有些老師想設計一個很好的問題去提問,但是由于表達能力不夠,促使他的初衷和結果背道,或是設計的問題膚淺,或是問題不能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愛因斯坦說: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有局限性,而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痹谡Z文課堂上提問,要提出有助于學生發揮想象空間的問題,鼓勵學生說出對問題的看法。不要管他們說的對或錯,對了,固然是好事,錯了,我們也要站在他的立場去分析,去糾正錯因,使之改正。不能抑制學生去想象。
如《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詩,我這樣設計問題:“同學們,你們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話?同時要說出自己喜歡的理南。”當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有的同學就說,他比較喜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句,理由是這一句生動地把赤壁的威武雄壯刻畫在讀者面前;有的同學說比較喜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因為這句“展現出古今中外的英雄事跡及赤壁的氣勢磅礴”.有人是這樣的說法,也有那樣說法,同學們暢所欲言。顯得課堂上的氣氛相當活躍,教學效果也得到明顯的改善。如果所提問題不僅能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是我們教師最想看到的。
要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不管學生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或是溫文而雅,只要能激發他們的想象空間,這樣才會對未來培養出更多的高級的科研人員。我們在電視上,也會經?吹矫绹泻枚嗲嗌倌晖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造出了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加強老師對學生的引導,把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出來。
二、課堂提問要成為主要陣地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個體,教室就成為了教師講學的地方。在課堂上,提問不只是老師對學生的單向活動,同時也包含學生對老師的提出的疑問,關健在于學生是否能主動去學習。如果在課堂上,老師將重點和難點講完之后,都沒有一個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就是一味的去聽別人怎么的說,那么這些學生很難會在學習中領悟到更深的知識,沒有了領悟自然就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就是提問探究的過程,師生對話就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課堂活動,實際上學生就是通過這樣的簡單對話,積累經驗和文學素質。這樣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濃烈的興趣。興趣是無數發明創造的前提,也是學生對學好知識的原動力。老師要想在教學上取得成就,就必須培養學生對“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及促使他們對新生事物的產生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心動感覺,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
例如,在講授《雷雨》一課時,我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 “周樸園對侍萍是有感情的,但也有人說他們的感情是虛假的,那么你們認為他們的感情到底是真還是假呢?”這個問題一出來,在學生中引起了一片討論聲,同時也形成了兩個對立的派別,對此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兩派各說各的理,一旦有些說不清的,沒有理論論據的,就會促使他們冥思苦想,想辦法找出能說服對方的理由。如果所提出的問題都能激發學生們去思考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或引發學生們對問題的所產生的結果去辯論,那么教學效果會更加明顯。
這些可以說明,在課堂上,能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心動的感覺,老師就是一位成功者。他不但培養了學生主動去思維,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提高了他們怎樣看待問題,并且會拿出充分論點和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就說明,一個好的提問方式,會使很多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和獨立的性格。
三、課堂提問要講究技巧
精心研讀課本是教師的職責,同時也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范圍。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與教材緊密聯系,讓文本中的難點和重點都體現在你所提出的問題之中,要讓學生明白,這里的難點和重點在哪里,我怎么樣去理解,會把難點和重點變得簡單化,讓自己明白和理解。只有讓他們充分理解所學到的知識,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才能說明這堂課沒有白上,真真正正的讓學生領悟到了所學知識的真締。使一名學生成材,這位教師不算有真本領,但如果讓全班同學都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那才叫有“大才”.怎么樣才能做到呢?那就要靠老師在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是否有針對性,是否能把關健部分,也就是我剛才提到的“難點和重點”簡單化,讓同學能聽明白。只有抓住重點部分,讓同學們理解了,才真正做到了教育的目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也要注重因人施教,不要提難的問題,讓一個理解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去回答,如果答不上,會影響這位同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不要把一個簡單的問題交給一個理解能力強的同學去回答,這樣也會對這位同學有影響,會讓這位同學的虛榮心加強,不主動提高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當他遇到難題時,就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對他以后的發展很是不利。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基本動作也會對學生有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肢體語言,如一個眼神或一個微笑,都會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增強或減弱,更有可能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總之,提問藝術的成功與否,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在課堂上,教學沒有固定的模板,只要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意識,才會讓課堂教學顯得生機勃勃,才能真正體現出提問藝術的價值所在。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3
一、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
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在個性心理方面趨于向穩定、成熟方面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的特點,高中生在求知欲方面更加旺盛,考慮問題謹慎,凡事經過深思熟慮后,在有一定把握的基礎上才表露自己的想法。他們經常喜歡模仿成年人思考、處理問題時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好懷疑、愛爭論,對現有的書本知識不滿足,喜歡對新事物的探究,希望別人對自己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喜歡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希望擺脫大人的束縛,發揮自己的個性,并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獨立生活。但其本身克服苦難的毅力不夠,容易出現困惑、焦慮等現象。他們有著自己的廣闊思維空間,自由地抒發個性體驗。現代的教育工作中一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倡導學生寫作的個性化發展,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將個性化作文寫作堅持下去,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能夠用文字自由地表達自己內心思想。平時鼓勵學生寫周記、隨筆,鍛煉他們通過文字寫作來吐露內心情感,消除對新的學習生活中持有的擔憂和恐懼心理,熱情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并加以引導,使學生在充滿信心的成長過程中學會思考,發展健康獨特的個性,了解學生的特長,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探微江蘇省常州市第五中學杭琳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成一種獨一無二的寫作風格。學生個性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視野開闊、增長見識、開闊思維,鼓勵學生的個性寫作,努力展現出最出色的一面。
二、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應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高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學生現代語文寫作能力和書面交際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性的影響。作文教學在前輩的教學工作中相對積累一些可借鑒性的經驗,但時代發展的不同,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對自身素質的提升也要同步進行。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人格修養的優劣,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高中作文教學工作中,其本身的意識、知識、觀念、能力對于作文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如何讓自己的教學有一定的個性化風格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自身必備知識的加強是必然,對于國內外的一些先進教育理念和創痛教學中的精髓要合理吸收、運用并傳承下去,通過多種方式來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和自身素質。在教學工作中時刻保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在自身的教學方法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加強自身學習,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一個有魅力的教師自然教出的學生也會個性鮮明、靈動,因此,教師必須在文化、思想、情感等方面具有足夠的品味、活力和能力,敢于向過去挑戰,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除了有本體性知識以外還要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在帶領學生走向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與創新精神。一個成功的教師是在不斷自我創新、自我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的,只有在汲取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之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帶領學生實現個性化教學。
三、高中語文個性化作文要注重體驗社會實踐
傳統的作文寫作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的作文內容空白,缺乏真情實感,對于某件事情的敘述似乎用很平淡的詞語直接敘述完,沒有一點感情色彩,甚至出現一些虛假性的編造現象,嚴重者甚至還有抄襲模仿、作文雷同的現象,每次教師布置的作文任務總是應付性的完成,久而久之面對作文寫作,學生們開始出現厭倦、害怕等現象。其本質原因與傳統的封閉式的作文教學環境有一定關聯,學生對于自己一無所知的事物當然無話可說。文學創作的源泉來自于社會生活,因此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然后鼓勵學生記錄接觸過的某些事物或建筑,加上自己內心的感慨,用文字敘述出來就是一篇好的文章。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提倡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由發現、感受、體驗并尊重學生對自然、社會的真實感受、活動體驗、人生思考。在引導學生對實踐活動進行觀察和感受生活的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自然和自我,對于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要真正懂得,鼓勵發展自身特長,著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對自己的獨特解讀自然和社會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培養,進而培養參與作文寫作的積極性,提高語文寫作能力。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不僅僅出現在美文佳作上面,更重要的是對活動體驗的認知能力的提高,沒有情感的文章,即使再華麗的語言也無法震撼讀者的心靈,高中語文的個性化作文寫作主要是將社會實踐、個人情感、教師的自我提升和學生的個性創新結合起來,在對傳統文化精髓有一定傳承的基礎上加進時代所特有的氣息,才能更好地展現個性化作文的獨特之處。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4
一、提高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滲透的意義
1.提高人的生存能力
在高職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特點是教師不會照本宣科,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也會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這是語文教學同其他的教學不同的地方。所以語文教學在生命教育滲透上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提升人的生存能力。不論是語文教學還是其他的教學,最終的目的都是使人獲得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提升人在社會中的生存條件,改善人的生存方式。語文教學可以很好地提升人的生存力,不僅可以讓人獲得更好的生活方式,還可以讓人享受生活,享受生命。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高職的學生應該懂得人生的奮斗目標和奮斗途徑,不僅僅是提升成績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提升生存能力,提升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
2.提高對生命的珍視程度
生命教育最直接的目標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對生命的珍視程度明顯提升。在高職語文教學當中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其意義在于提升學生對生命的珍視程度。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家庭教育觀念的改變,很多學生對生命的珍視程度并不像上代人那么深刻,抗壓能力和抗打擊能力明顯下降,這會使學生在面對壓力的時候產生輕生的念頭,或者說對別人的生命不在乎,視生命為兒戲,這也是現在校園暴力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通過語文教學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不僅僅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一種做法,更是對他人生命尊重的一種做法,通過生命教育,提升對生命的珍視程度,在減少校園暴力時間發生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職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滲透的策略
1.提升語文教師的生命教育能力
提升語文教師的生命教育能力是非常基礎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這就要求教師提升一下幾種素養。首先是提升等待的素養,等待意味著教師能很耐心的教導學生,按照發展的態度對待學生,對學生多點理解和信任。其次是分享的素養,所謂分享的素養,就是教師能把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分享給學生,同時愿意把自己的其他資源和學生共享,同時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全力相助,這也可以給學生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給學生樹立一個正面的形象。最后是寬容,寬容是對生命珍視最重要的態度,這不僅是針對他人的錯誤,也是針對他人的差異,同樣也是對自己的錯誤和個性都持有寬容的態度,要做到寬容,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哲學水平,但是寬容并不是忍讓或者遷就縱容,要有自己的原則和態度,對于原則上的錯誤絕對不能容忍。
2.通過閱讀教學進行生命教育
語文的閱讀教學,教師需要把握一個理念,就是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要讓學生做到“閱讀第一”,并不是為了做題進行閱讀。當前的教育體制下,閱讀確實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這是要生命教育的理念相違背的。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體會他人的生命理念,豐富人生體驗的一個過程,教師應當盡量的減少閱讀的功利性,同時增加閱讀的質量,教師應當尋找具有深刻意義的文章供學生進行閱讀,同時進行合理的引導,不僅是引導學生的閱讀,也要閱讀學生的傾聽,因為閱讀也是同作者進行交流的一種的方式,通過閱讀提升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對人生的理解,這就是通過閱讀教學進行生命教育滲透的一種的方式。
3.通過寫作教學進行生命教育
寫作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教學點,通過寫作,也可以讓學生反思生命,反思人生,傳達出學生的活力,所以也可以通過寫作教學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通過寫作教學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口頭作文練習,語言是每個人表達自己的重要方式,通過口頭作文的練習,教師可以進行積極地引導,通過引導,學生可以對人性的理解進一步加深,能夠在交流和表達中進行良好的人性互動學習。第二,隨筆,學生有的時候會忽然對人生的理解產生靈感,將這些重要的靈感記錄下來,可以很好的教育學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時可以積累對人生真諦的認識,通過隨筆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對生活的體驗。第三,寫作,寫作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對作文命題的理解,同時將對命題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在不斷地對命題的理解過程中就能更好地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學生對生命的珍視程度。
三、結語
高職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長久性的工程,并不是改變一屆學生,甚至一個時代的學生,而是需要長久的堅持下去。相信,通過語文教師的不斷地探索,生命教育會對更多的人產生影響,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積極向上的影響。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5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殘留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新課標的徹底貫徹,制約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無法滿足培養現代人才的需要。根據筆者的調查與研究,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灌輸式課堂教學,學生學習主動性低下
教師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教學效率低下,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無法達成新課標提出的目標與要求。
(二)教條化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不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單調、陳舊的教條化教學模式,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流程化地、呆板地展現給學生,不僅制約著學生的語文思維,而且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三)理論化教學,偏離學習的本質方向
教師的教學內容,理論知識過多,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識,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抽象的、孤立的理論性知識,學生只學會了簡單的讀和寫,卻不能將理論知識在生活中運用,這偏離了學習語文的本質方向。
二、高中語文課堂趣味教學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中學生必須要面對高考的壓力和繁重的學習負擔,教師側重于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其興趣的培養。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現代教育體制改革,倡導的是素質教育。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要使學生具備必需的讀寫技能,而且還要使學生具備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增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高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實施趣味性教學,可以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它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對于促進語文教育的發展也有重大的意義。那么,如何實施高中語文的趣味性教學呢?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此提出一些建議,以作拋磚引玉。
(一)使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
實施高中語文的趣味性教學,首先要從教學語言風格的轉變開始。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語言往往比較嚴肅、古板,這對在新時代環境下成長的高中生來講,是枯燥乏味的。時間長了,容易降低學習興趣,造成成績下降。高中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摒棄一些比較陳舊的模式化語言,多嘗試使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從課堂的開始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教師應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少使用或不使用偏激性的語言。通過運用教學語言的技巧,可以發揮教學語言的藝術魅力,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采用創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大膽地探索,勇于創新,借鑒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采用一些已被證明有效的、創新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強制灌輸式教學。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了。因此,教師在實施語文趣味性教學時,可以進行創新并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例如,對于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靈活講解,也可以創設情境進行教學,還可以組織趣味性競賽活動等。通過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趣味性教學的優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由于其能夠運用影像、聲音等把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表達出來,深受學生喜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內容豐富的課件,增添課堂趣味,加強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播放出來,這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也可以彌補單調枯燥的教學語言的不足,同時又能增強教學趣味,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6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價值取向的迷茫
課程改革推進著教育改革,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已經注意到課堂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努力讓他們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獲得學習能力與語文素養的提升。但是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限定在教學目標等既定的教學框架內運行。如曾經很經典的教學故事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教學活動中,內容精當,層次清楚,節奏緊湊且學生活動充分、回答清晰的優質課卻被外國教育人士全盤否定。理由是“既然學生都已能回答了,這堂課干什么還要上呢?”獲得四川省賽課一等獎的資陽安岳中學陳鴻鳴老師的《沁園春·長沙》被譽為教師主導的示范課,但是我學習之后發現教學方式是多樣的,讓學生回答問題比較多,和我們平時上課的區別很大;但是我學習過程中總感覺缺少了什么,原來是缺少了詩歌內容的審讀與理解,缺少了活動的依托。如此,人文性是充分展示了,而語文的工具性卻很微弱。這些其實就是教育價值取向出了問題,課堂的花架子好看,但是不實用;課堂應該是學生提問,學生思考,師生共同回答解決的課堂。但是我們課堂上雖名為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努力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但是問題還是老師提,教學流程還是按照教案走。于是,我們的教學目標有沒有達成,學生是否有收獲很難體現出來。因此,重新對課改下的素質教育課堂再審視、再定位具有很強的必要性與現實意義。
二、審視與定位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一)掌握理念,提升教學品位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需要理念的武裝,需要理念的指導,更需要新課程理念的運用,F在以黃厚江老師為首的一些教學一線專家提出要回歸“本色語文”,也就是重視語文的工具性教學,讓語文課堂有語文味。現在的示范課沒有不用多媒體的,一個同事開設《蘭亭集序》的公開課,竟然以周杰倫的《蘭亭序》的MV作為導入,以此煞費苦心的創新卻獲得“混淆視聽”的評價。因此,我們在素質教育的高中語文課堂要吃透工具和人文統一的理念、學習和發展并列的理念以及“大語文”的多元理念。如果沒有很好地以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技能掌握和語文思維的鍛煉為教學要務,提升教學品味;那么,我們的課堂價值取向就極有可能出現偏差?梢哉f,沒有理念的語文教師是平庸的教師;沒有理念的語文教學的價值是值得質疑的。教學的品位應是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認真思考和努力提升的,那就要深入學習新課程與高中語文的教學理念,讓新課程教學思維先行。
(二)注重內涵,提升語文素養學習應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高中語文課堂也應該讓學生生出自主學習、自我提升的意識;但是學生的主動性發揮需要一定的基礎、能力和方法。新課程標準規定和要求我們高中生在高中階段總閱讀量在300萬字以上,但是我們要意識到盡是數量衡量也是不科學的。因此,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有自己的閱讀方法,在閱讀中獲得能力的提升。如我在蘇洵《六國論》教學之前,讓學生借助歷史知識,收集歷史知識,說說寫寫“秦滅六國的原因”,然后再讓學生找資料看看蘇洵生活的北宋時代的現狀。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既能學習到到蘇洵論說文結構嚴謹、脈絡清晰、論證有力的寫作藝術,獲得議論文寫作的方法;又能繼續提高學生的觀察感受與分析判斷能力,提高他們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獲得個性閱讀與創新閱讀的思維。當然,課堂上也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合作解決課文的中文言文知識點,獲得內容的理解。
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語文讀本》上的賈誼的《過秦論》、蘇軾的《六國論》以及蘇轍的《六國論》,從而在文體寫作技法的學習方面和對同一歷史事實不同層面解讀的感悟能力上獲得訓練和提升。另外,我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定位應該是用互動凸現顯教學主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和熱情,在多維的對話中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實現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與思考,著力實現“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效果。當然,教師的個人教學藝術也要重視,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如教材處理的方法與訓練的側重一致性的研究與落實,教學結構和組織形式的靈活與個性元素注入的預設,這些都是教師自身應該思考和定位的,如果模仿沿襲可能會出現邯鄲學步的情景。
總之,鑒于我們現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人文傾向一邊倒,動輒以問題互動來詮釋新課程理念與素質教育的情形,再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進行審視和定位,能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能讓學生在廣泛閱讀中獲得課堂學習的自主與主動性;如此,課堂的活動,教學的質量,才能有價值,有效果。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7
1、當前教學無效或低效的體現
1。1學習模式無效或低效
新課程倡導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因此,各種教學模式變為大部分教師渴望達成的目標和成績。但教師通常習慣地將幾種教學模式在一節課上教授給學生,導致其很難獨立思考、閱讀、感悟。如最常見的“合作學習”,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有的教師對要求提出、內容設計、小組分配等方面缺少合理安排,導致大部分合作學習呈無效、無序狀態。
1。2課堂提問無效或低效
有的教師喜歡在課堂上多提問,以致每講一兩句都要問“對嗎”、“好嗎”等,而學生也只是按程序地跟著異口同聲“對”、“好”。事實上,教師問了什么問題,學生是不清楚的,因為沒有過多時間去思考。一堂課過去了,提了一大堆問題,看上去氣氛激烈,實際上較為空泛。還有的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過難,遠離學生現實的知識層面,導致學生無從回答,頭緒混亂,造成課堂氛圍沉寂。
1。3對學生激勵無效或低效
激勵不能過當,有的老師一節課除了說“你真棒”、“不錯,請坐”等,好像評價性語言只能固定使用一樣,倘若學生回答的沒有意義或似是而非時,也會進行激勵、表揚,不論如何都不會有糾正、爭議、批評,導致學生隨波逐流、心思浮躁,不利于其個性發展和思維踴躍。
1。4教師語言無效或低效
繁冗拖沓、機械重復、了無生氣、平淡乏味是教學中語言無效或低效最明顯的表現。一些教師總為讓學生能聽懂課程,覺得所講的課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導致一個問題要講上幾遍,毫不厭煩,殊不知學生早已沒了耐性,而結果就是教師的課程雖然講了許多,但教學效果卻不好。因此,呆板無趣的語言會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更談不上學習效率了。
2、提升閱讀有效教學途徑
2。1用生活經驗解讀閱讀
語文教學是不能脫離生活的,如果脫離了就會變得空洞無物、乏味枯燥,但結合生活就不一樣了,不但豐富了內容,也牽動了學生的心靈,使其充實活力。倘若讓學生把已有生活經驗引入閱讀中,對閱讀內容體驗進一步加深,再把體驗延伸到生活中,和生活進行比較,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既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又能培養學生閱讀真本領。比如在學習《再別康橋》的時候,詩歌的主題是離別的傷感與眷戀,而對于“離別”學生是有切身的感受和經歷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的經驗就能對詩歌有更深的理解。
2。2突出閱讀中的體驗與感悟
還原學生閱讀中的主體地位,激起學生進行自主教育的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也只有通過學生自身努力,才能實現閱讀目標、完成閱讀過程、達到閱讀高質量,其學生是最后的根本點、落腳點?梢姡陂喿x中,應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本著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服務,引導閱讀思想的出發點,遵循學生一般學習和閱讀思路,尊重學生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在閱讀中,以學生提出問題為主,不論學生提出問題是否難易、大或小,教師都要耐心并加以重視。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把教師思路和學生思路合二為一,形成推動深入閱讀的合力,尊重學生個性與共性發展,即加強學生的主導地位。
2。3創設閱讀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主體情感態度應被重視,閱讀主體對閱讀內容不斷內化過程,即為積極閱讀過程。脫離閱讀主體的積極感情需求或態度是不可能有內化的。因此,閱讀主體的情感態度問題是閱讀教學的首要問題。在閱讀教學策略中,怎樣讓學生對閱讀內容保持情感張力是重中之重。當閱讀材料、閱讀情境與讀者心境體現一致性時,閱讀效果可謂最好。所以,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在情感方面強化刺激力度,引發學生興趣和注意,產生內心上的閱讀需求。比如上《聲聲慢》時候,教師可以播放歌曲《一剪梅》,在激發學生興趣創設閱讀情境的同時,可以了解李清照前期詞的寫作特色,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
2。4強化語言訓練意識
閱讀教學以教材為模版對學生進行訓練,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把學生吸取課本語言精華、加強語言表達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能以做習題替代真正的語言訓練,那會失去語文課原有的個性和特色。目前,一些語文公開課和競賽課的閱讀教學表面是認真走過程,實則糊涂得結論,對學生語言品味、形象感悟、思想升華并不重視。倘若語言品味全無,如何真正感悟文章主旨?在閱讀教學中,特別要重視學生對語言的揣摩和感知,加強訓練學生語言能力,還語文閱讀教學本來面目。蘇軾《赤壁懷古》中,是“拍岸”好還是“裂岸”好,是“檣櫓”好還是“強虜”好,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強化學生語言品析鑒賞的能力?傊喿x教學是語文教學重中之重,其效果直接影響語文教學品質提升。不少一線語文教師一直在積極探索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努力探索學法指導有效途徑,有意識地把學法指導和品質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進行,才能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本領,才能逐步達到“用不著教”的理想境界。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8
一、制定可行教學方案,有序開展作文教學
例如教師在開展高三階段作文教學的時候,就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作文水平,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開展作文教學。高三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對于語言的運用和文章結構的布局已經有一定的把握,只是在作文的表現力和渲染力方面略有不足。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立足于作文的主旨,對作文進行藝術加工,以提高作文的精神內涵與藝術品位。以記敘文中的寫人記事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圍繞著作文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和事跡等展開豐富的想象,從這些細節之處入手,對作文人物的精神、性格與能力等進行著重地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體感和真實感,在將作文人物描寫得有血有肉的同時,又要著重突出其精神品質和人格魅力,這樣既可以很好地體現文章的層次性,升華作文人物的形象,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使讀者與作者在感情上產生共鳴。
二、拓寬學生閱讀范圍,積累作文寫作素材
很多高中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感覺無話可說或者言之無味,無法將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閱讀面較窄,缺乏必要的寫作素材積累。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需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拓寬學生的眼界和思想認識,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和層面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抒發自己的情感。例如高中語文教師除了教材中的必讀書目以外,可以圍繞著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向學生推薦一些經典作品供學生閱讀,并要求學生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以及記錄自己閱讀完作品后的心得與感悟,這樣既可以將作文課堂教學有效延展,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又可以使學生將閱讀與寫作很好地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大量的閱讀也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經驗,讓學生通過閱讀經典作品中的語言表達和細節描寫,體會到語言應用的藝術性,從而提高自己寫作時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思想性。
三、注重作文仿寫練習,增強學生布局謀篇意識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掌握語言應用的藝術,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語言描述方面做到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和結構嚴謹,在情感表達方面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讓讀者在感嘆文章語言運用精妙的同時,明白作者的所思所想。實現這一目標既需要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又需要學生進行不斷地揣摩和練習,而對優秀文章進行仿寫練習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作文課堂教學中選取優秀文章作為范文,詳細向學生講解范文在語言的應用、文章的構思、思想的表達和論證的方式等方面的精妙之處,以及范文的開篇布局和首尾的處理方法,然后讓學生依據自己對范文的結構和語言的理解與把握進行仿寫。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對優秀范文進行合理解構,吸收范文中的精髓為我所用,又可以增強學生作文時布局謀篇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從語言運用、文章結構和段落轉換等方面進行精雕細琢,使文章的層次、思想的內涵和表達的藝術都得到很好的展現。
四、鼓勵學生創新寫作,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高中語文教師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既要注重加強學生的.仿寫練習,更要注重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寫作,否則即使學生掌握了語言的合理運用和文章的布局謀篇,最終也只能是千文一面,無法體現每個學生作文的獨特之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仿寫中學會變化和創新,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與感悟提煉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以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文章結構安排對其進行展現,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例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采取劃定文章主題范圍而題目自擬的方式,讓學生開始文章寫作,這樣既對文章有了較為明確的要求,又沒有給學生更多的限制,讓學生在文章選材、主旨立意和表現空間等方面有充分的自由度,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多角度和多層面對需要表現的主題進行闡述。通過這樣的寫作練習,學生在語言運用、文章結構和情感表達方面自然會體現出各自的特色,教師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會有味同嚼蠟的感覺。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作文點評的方式,隨機選用部分學生的文章作為范文,對其語言運用和結構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講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通過教師講解明白自己作文中的缺點,做到有針對性的改進與完善,又可以讓學生從范文講解中受到啟發,從而找到更好的表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語言方式、結構布局和文章類型。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9
一、高中語文探究性教學的原則
高中語文探究性教學的情境性原則主要是應在具體情境下開展語文探究性教學。教師要熟練應用電子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采用不同的手段,比如:范讀、游戲等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會使整個語文課堂充滿和諧、民主的氣氛,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教師要創造適合語文教學內容的情景,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此推動探究性教學的開展。
二、高中語文探究性教學實施的具體措施
。ㄒ唬┟鞔_探究對象
實施語文探究性教學時,首先應明確探究對象,必須知道需要探究的是什么,這樣才能找到探究的關鍵點,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探究。探究對象可以從文本著手,本文就是信息的集合,我們可以通過對文本中的信息進行深入探究;針對作品的主題展開探究;對文章中重要語句進行探究。每個文本在選材、語言、結構上都有自己的特點,可以根據這些特點,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究。
。ǘ┖侠砝媒滩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材當做是教學的重要手段,把教材內的知識原封不動的傳授給學生,使教師本身成為教材的奴隸,沒有發揮自身的教學真正任務,這樣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就喪失了對內容探究的欲望。因此,高中語文探究性教學必須合理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發揮教材的作用。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聯系,延伸到課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不只局限在教材內,通過課外知識的講解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思考能力,這樣既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推動了探究性教學的發展。同時也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有選擇性的刪減,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駕馭教材,因此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刪減,從而優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進行探究性語文學習。
。ㄈ┨岣邔W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是語文探究性教學的最主要的目的,學生要學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應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探索正確答案,最終解決所給出問題。討論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應用,用自身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在討論中得到知識的積累培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
。ㄋ模┡囵B探究學習的興趣
在進行語文探究性教學過程中,不能忘記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的潛能。因此,教師應激發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激發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真正的深入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享受語文帶給自己的快樂。
三、結語
實施探究性教學對語文教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探究性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應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作用,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與學生互動,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教師應制定科學有效的探究性教學的具體措施,從而提高高中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10
成語,作為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承載了無數古人寶貴的思想品質;成語,作為漢語詞匯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中學語文教材和高考中有著重要地位。而在高中語文成語教學中卻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很多教師往往只看中分數,忽視了成語本身的文化魅力,在教學策略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背離了素質教育的初衷,這無疑阻礙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成語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明確成語中蘊含的文化底蘊,使語文教育真正地成為國語教學。
一、興趣,成語教學的前提
興趣作為入門學習的鑰匙,不僅是開啟學生智慧的源泉,更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動力,在成語教學中,只有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成語教學中充滿著積極性,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喚醒學生學習成語的欲望,讓學生明確學習成語的重要意義。成語教學也并不一定以教師講授、學生記憶的形式來完成,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讓學生收獲知識。例如,在“不絕如縷”這個成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置導入語來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都知道唐代詩人柳宗元么?”“當然知道了。”然后教師就可以聲情并茂地向學生講述其出處,讓學生猜想這個成語的含義。柳宗元在《寄許享兆孟容書》中說“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睂W生大都可以猜出情勢危急這個義項!暗浅酥,它還有其他的意思,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呢?在一代文學大師蘇軾的筆下,它有另外的含義,同學們能夠猜出么?”在蘇軾《前赤壁賦》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焙苊黠@,在這篇文章中,不絕如縷是指聲音的狀態,學生也會興趣盎然地猜測出這個成語的意思,自己猜測出來且得到證實的結論,更加具有成就感,記憶效果也會更好。激發起學生學習成語的主動性,啟發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自主地進行成語學習,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在成語教學中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要創設多樣的教學模式,喚起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古代文化的熱情,這不僅在成語教學中效果顯著,即便是在以后的古文教學,也可從中積累豐富的經驗。
二、積累,成語教學的途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狈e累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高中語文課文中有著豐富的成語詞匯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理解。學習成語,掌握成語的內涵,了解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對高中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和閱讀能力乃至于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教材就是我們學習的依托,課堂就是我們學習的陣地,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滲透成語教學,于無形中將中華文化進行傳承,這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例如在《蘭亭集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取古文閱讀和成語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采取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在涉及到少長咸集、曲水流觴、情隨事遷、游目騁懷、放浪形骸等成語所在的句子的解釋時,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理解該成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在語境中理解和掌握的詞匯,更有主觀性和確定性,即使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求助于本組其他的同學,這樣獲取的學習效果要遠遠地高于教師主觀灌輸學生知識的效果。蘊含在課文中的成語還有很多,再如在《前赤壁賦》中的滄海一粟、正襟危坐、遺世獨立、杯盤狼藉等,只有學生在學習時產生主觀的學習欲望,并且通過自己或者是小組成員的理解,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才是真正地學到了這個成語的內涵,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學以致用,充分地體會到我國古人的智慧。積累,是成語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只有積累了更多的詞匯,方可在以后的閱讀中做到有的放矢,才有可能將濃縮的語言精華傳承下去。
三、生活,成語教學的陣地
成語離我們生活年代的距離越來越遠,現代人雖然對其進行了傳承,但是不免在使用中存在著很多的錯誤,比如說感情色彩或者是使用對象錯誤等。只要我們留心身邊的生活,發現我們在使用中的問題及時糾正,就會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更多的去關注傳統文化。目前很多的電視綜藝節目中已經將成語作為了一個挑戰的項目,可見,成語在現代化的舞臺上,仍具有著重要的精神支撐作用,生活處處有成語,成語也無時無刻不存在于現實生活之中。例如,我們去旅游,看到了城市的繁華,有人便會感嘆說“還是大都市給人的感覺好,難怪人們都趨之若鶩的走向大城市。”很明顯,趨之若鶩是一個貶義詞,這里混淆了成語的感情色彩。再比如我們在看到電視節目中某個明星時,也有人會說,“周迅此時真的是炙手可熱啊!边@就明顯的犯了使用對象錯誤的毛病,炙手可熱通常是指權勢大,氣焰盛,此語境中使用是很不合適的,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這樣成語誤用的問題,及時地發現并且改正對于成語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古人的智慧在今人依然可以延用,而正確的使用才是對其應有的尊重,留心生活,關注生活,將成語生活化,依據語境正確地使用它,才是將古人的智慧加以傳承的基本方法。總之,成語教學應該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也應該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形式,滿足學生對于古代文化的渴望,真正地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11
一、自主閱讀的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努力建設開放性強的、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教養。語文課文內容主要來源于生活,所以,語文課堂上應該利用一切方式還原和豐富生活本身,通過讀透文本,讀懂作者思的想,受到啟發,使課堂變得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使學生學會通過文字領略生活,增強對生活的感性認識和語文實踐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
二、自主閱讀的原則
自主閱讀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閱讀要將個人感悟和合作探究相結合。在自主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閱讀行為的主人,所以,不管是在課上還是在課外,老師都要留出一定的自讀自悟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嘗試感悟文章的思想,而不能滿堂都向學生不斷灌輸知識,把學生看做接受知識的容器。
。2)自主閱讀要和老師的指導相結合。雖然學生是閱讀行為的主人,但是若沒有老師的指導,則很容易出現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漫無目的、沒有方向地閱讀的現象,所以,老師要指導學生如何主動進行自主閱讀和思考,如何圍繞課文重點、難點讀懂文章的內涵。
。3)以增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為核心。閱讀能力就是語文能力的核心,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旨在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4)將課堂內外相結合。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是課內閱讀,而課外閱讀主要是對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
。5)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閱讀態度是否積極主動、閱讀的內容是否多樣,尊重學生獨特的個人見解。
三、新課程標準下的自主閱讀實踐探索
。ㄒ唬┘ぐl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才會主動閱讀。要想高中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課堂上講讀有關作者的寫作大背景、生平事跡、才華和發生在作者身上的有趣小故事,能吸引學生對作者的關注,使學生對作者產生好奇心。高中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在思考問題上已經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但思維尚未固定,抽象思維占據優勢,逐漸向理論型抽象思維靠近。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需求。另外,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課文以外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愛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看到讀物就激發閱讀興趣,不僅開闊視野,還大大提升欣賞作品的水平。
。ǘ嫿▽W生自主閱讀的課堂教學模式
閱讀是學生吸取書本知識的過程,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應該構建學生自主閱讀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確立學習目標,明確閱讀導向。在講解課文前,老師要讓學生預習一遍,然后師生共同商討并且確立本課學習目標。老師應先概括自主閱讀的提綱,并發放給同學們,提示學生如何按照學習步驟自主閱讀。
(2)激發學生興趣。老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文懷有期待和好奇心,這就要求導語設計得非常巧妙且富有激情。
。3)向學生提問,引發學生的質疑。巧妙地設計問題是自主閱讀教學的關鍵,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拓展學生的思維。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素養,不斷摸索出可以有效提高自主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12
一、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激發學生創新熱情
只有置身于輕松自由而愉悅的氛圍之中,帶給學生身心的放松與大腦的興奮,學生才能產生強烈的創新欲望。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創新欲望低,參與熱情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學氛圍緊張,教師嚴格控制課堂,學生的學習行為都是在教師的指定下進行。教師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畏于教師的威嚴,學生產生了服從心理,不敢提問,不敢發言,一切行為都是在教師的許可之下,而不敢有絲毫的逾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帶動學生與教師一起來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呼吸到自由的氣息。這樣就會使學生產生放松的心理狀態與活躍的思維狀態,能夠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發揮想象力,暢所欲言,激起學生強烈的創新熱情。這樣的課堂活躍著學生的身影,擁有了更多學生的聲音,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體現教學的平等。學生并不是被動的接收者,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二是體現教學的民主。真正的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在教學中不能只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而是要體現民主性,不只是在時間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思考與思維,大膽地發表個人見解,讓整個教學成為師生交流與互動的平臺。
二、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創新動機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開端,發現的基石,創新的源泉。問題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在探究中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創新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盡量避免沒有懸念的平白教學,而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的審視,在學生的知識增長點與具體的教學內容處來設計豐富的問題情境,以問啟思,以問導行,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自主地獲取知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們要提高問題的價值性與提問的時機性。首先,問題的價值性。問題是否具有思考價值,能否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成敗。封閉性問題只是讓學生尋找特定的信息,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提取過程,這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并無太大的幫助。因此,我們要設計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留有一定的發揮空間,能夠與生活結合起來,帶給學生以無限的遐想,展開充分的想象。這樣,學生就能從多個角度來思考,更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提問的時機性。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分時機的隨意發問,只能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疲憊,而懶于思考,怠于思維。因此,教師要在最為恰當的時機提問,如文章的重難點處、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提問同樣重要。較強的問題意識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先決條件。對此,愛因斯坦有過這樣的論述:“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苯處熖岢鰡栴}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路,要讓學生尋著這條線來展開探究,在探究整合知識、融入生活,來提出富有見地的問題,這正是學生展開獨立思考與積極思維的必然結果,正是學生創新意識的集中體現。
三、創設語文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最終要體現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之中。脫離實踐這個平臺,創新能力的培養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樹立真正的大語文教學觀,要突破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只注重教材傳授的教學,要將學習的空間引向寬廣的現實生活,創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實踐性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展現自己的特長,為學生的創新提供平臺。如改編課本劇,文學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們可以讓學生對教材中的某些文章或片段來創編課本劇,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站在文中角色的地位,運用語言、動作、表情來體現人物的特點等。這樣的活動將靜止的文字還原于栩栩如生的畫面,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更利于學生感受文字的無窮魅力,促進語言知識的內化,同時有利于學生語文聽說讀寫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立足學生的現實水平,依托語文學科特色,講究教法學法技巧,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氛圍、寬松的環境,創設實踐的平臺,以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從而造就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篇13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教師可以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之中利用網絡信息幫助教學,提升教學的效率,這個已經成為語文課堂的一個較大的趨勢了。但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網絡信息的應用還不是非常的熟練和成熟,所以教師應將網絡技術在語文課堂中有一個更好的應用,讓整個課堂變得更為高效。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熟練地運用網絡技術去幫助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網絡信息化高中語文教學應突出重點
網絡教學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教學模式,但是高中語文畢竟是語文課,語文課是有一定的文本特性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對整個文本進行一個解讀,讓學生更好地熟悉整個文本。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在理解文本方面已經不僅限于簡單地淺層次理解課文,而是要對文章有一個深層次方面的情感體驗。比如說,有這樣一節網課,是對《雨霖鈴》這篇文章的解讀。整首詞主要利用的是一個幽冷凄清的秋天的景色來襯托出詩人和自己的情人之間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感,這里面是一個離別之情。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是讓學生先隨著音樂進行朗讀的,這是為了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較好的氛圍,然后教師再利用網絡提供一些與詞有關的大量的信息。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教學的信息量不夠集中,如果只是一個畫面的話是可以較好地說明問題的,但是如果是多個畫面在一起就不能夠較好地表達出問題了,甚至于這些畫面還會產生自相矛盾的問題。最后教師雖然讓學生積極討論,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也被很好地調動起來了,但是學生在一起討論的卻是與整個文本沒有很大聯系的東西,關注點不在文章上面。這就說明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重點不夠明顯,對于文本的分析鑒賞也不夠,對學生語言文字方面的訓練也不夠,學生不能夠很好地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所以說,教師在利用網絡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顧及到語文的特殊性,在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到語文中蘊含的人文性、規律性和實踐性等特點。
二、網絡信息化高中語文教學應引導參與
學生的參與是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授課要求,通過學生參與能夠實現課堂的良性互動和主動學習。在這里以作文為例,探討高中生的課堂參與。作文可以說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語文考試中所占比分最大的一個部分,也是語文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之中是難度比較高的,作文不僅僅是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和運用程度的體現,也是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體現。教師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可以將網絡技術運用到語文作文的講評之中,讓語文作文的評講工作和學生的寫作一同進行,讓整個語文課堂的效率變得更高,并激發學生在寫作方面的欲望。由于網絡技術在信息含量方面是比較大的,而且在形象方面也是可以較為直觀的展示出來的。所以,教師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是可以同步完成作文評定的。教師在利用網絡技術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的時候,要最大程度上給學生創設一個較為寬松舒適、民主自由的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自由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或是看法,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評價,而且,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一些互相性的評價,如此,可以形成一個較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精確的作文點評,較好的網絡技術應用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寫作方面的欲望,讓學生寫出一篇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語言文字應用較為得體的文章。
三、網絡信息化高中語文教學應豐富體驗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它為高中語文的教學開辟出了一個廣闊的天地。網絡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有一個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在一些詩詞的教學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意境,就可以利用一些音頻文件,以跌宕起伏、富有情感的聲音,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詩人所創造的情境之中。比如說,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歌的時候,就可以給學生播放著名的藝術家夏青老師所吟誦的這首詩歌的音頻文件,在聲音的基礎上,再用PPT配上一些天姥山的美妙風景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李白筆下奇特的山上風景,讓學生深入詩人所描述的世界當中,更好地體會詩人在此意境之中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還可以較好地深化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體驗和體會。語文教學是比較注重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體驗的,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在教學當中將這四個方面融為一體,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多彩的、豐富的、鮮活的文章意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體會其中蘊含的意境。舉個例子,教師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威尼斯》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將威尼斯的風光圖文并茂地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其中美好的景色,理解詩人心中的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較好地利用網絡技術可以豐富語文的內涵和情感?偠灾,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也越來越發達,語文教學中已經不可避免地會用到網絡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幫助學生學習,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蘊含的內涵。教師要學會更好地利用網絡技術,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鮮活起來,讓整個課堂的效率有所提升,讓學生的語文水平也有所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15篇)03-31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15篇03-31
高中語文寫作方向的教學方法初探論文07-26
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宋詞的審美鑒賞論文08-04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4-24
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方法論文11-16
高中語文《離騷》教學設計12-25
高中語文寫作方法初探論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