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多媒體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多媒體論文1
在教育技術的變化與進步中,對媒體的使用由單一媒體向復合媒體發展,由單一媒體向多媒體發展計算機控制的多媒體系統,功能更加豐富、手段更加有效,是適用于個別化教學系統的先進的現代化教育技術
1科技發展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矛盾呼喚多媒體的介入
1.1知識爆炸與當前教學技術和傳播手段落后的矛盾激化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統計,人類有史以來,100萬年積累的科學知識僅占10%,而近30年積累的科學知識占90%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馬丁測算出人類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長一倍,20世紀是每10年增長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長一倍,而目前大約每3年增長一倍。如何解決傳統的教學技術手段不能承受這種知識爆炸性增長的趨勢之間的矛盾,顯然是一個新課題。作為生命科學一個重要方面的外科學知識也不例外。
1.2高標準教育目標與落后的教育技術的矛盾激化傳統教育誕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標,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的固有模式。在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本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要。信息時代的教學活動不應以單純開發人的記憶為主要目標,而應以開發人的智力水平為主,也就是以開發學生思維的創造力、想象力為主。但在傳統的課堂上,一個教師要面對幾十名學生,根本無法全面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自然也談不上以培養智力為主要目標了。所以,教育目標新的要求是從以學校教育為中心向終身教育轉變,從培養記憶力向培養創造力轉變為了適應這種要求,人們嘗試許多教育改革方案,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引入多媒體教學。
2什么是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一詞,英文為“Multimedia”,從某種意義上說,多媒體是借鑒文本、圖形、動畫、靜態視頻、動態視頻、聲音這些媒體的優勢,形成一種在功能上更為完善的體系利用這種體系來進行教學的方法被稱為多媒體教學法。
從這種意義上講,對多媒體教學技術可理解為以下兩個層次:①教學活動中,強調使用多種媒體信息,例如聽覺信息(語言、音樂)、視覺信息(文字、影像)或綜合信息(電影、電視)等;②強調技術層次,包含了電腦、通訊、壓縮等新技術例如多媒體網絡、分步式多媒體技術、虛擬實境等的綜合利用。
3多媒體教學給外科教學帶來巨大影響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將給外科學的教學帶來巨大影響:
3.1多媒體技術是CAI的最佳手段.因為多媒體教學具有形式豐富、趣味性強、形象、直觀生動、易于理解的特點而外科教學恰好需要這些特點來為大量的解剖學圖像、X線影像、技術操作表演提供廣闊的教學空間。
3.2提高教與學的效率。由于多媒體課程的變化,在課程安排上教師必須從知識中選擇出適當的、主要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由于多媒體教育軟件是個別化的,教學軟件不僅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背景,提供適合其個人程度的學習內容,而且形式上圖文并茂,易于激發其學習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3提供豐富的教育信息。近年來外科學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教材更新換代加快,而課時又不斷壓縮,致使許多教師深感壓力太大而回天乏力。但是,越來越多的光盤圖文信息面世,其表現形式豐富,形象生動,引人入勝,信息量大,交互性強,大大減少了教與學雙方面的時間與精力的無謂消耗,并提供了良好豐富的教學背景。
3.4有利于培養外科的“T”型人才。近年來,國外的外科學教育家在探索21世紀的外科學人才模式,認為21世紀的外科醫生應是“T’型人才,這種人才是西方教育模式和東方教育模式相結合的產物。
多媒體教育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結合網絡、通訊技術,全方位、多角度集成了多種信息載體的一種先進的交互式的教育手段。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教育中,既能充分發揮我國傳統醫學教育重知識、重鉆研、講求邏輯思維的優勢,又能積極吸取西方醫學教育中靈活性高、知識面寬、適應性強、講求創造性的教育模式。所以,一方面它能帶來較大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它又具備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知識層次。在教育中應用這種技術手段,有利于我們培養“T”型人才。
3.5負面影響。我們應當看到,任何事物都有負面效應,多媒體教育也非靈丹妙藥,若使用不當,同樣會產生負面作用。這種情況尤其反映在多媒體教育軟件的制作中,如果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教學質量;如果忽視了教學的核心教學目標的確定、充分的教材分析以及完善的評價活動的設計,而只注重花哨的交互式設計、畫面的精美,就會導致學習者,尤其是接受能力強、分析能力偏低的學生心理躁動;而經過多重包裝的教學理念,也會由于教育的內容膚淺化,從而造成學習者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
4外科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模式設計
4.1課堂教學型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模式.此類型是讓計算機模擬教師的角色,而學生則利用計算機的交互性特點,借助多媒體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技術,來完成相應的課堂學習的內容并達到一定的效果以我校目前的多媒體課堂教學系統為例,它與一般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其優點是可將教科書中不易用語言表達清晰的內容,通過各種媒體形象地表述出來,這在外科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另外可以大量節省黑板書寫時間,增加每課時教學內容;此外,良好的聲音媒體使得教師的講課和學生的聽課都十分輕松。但缺點是由于與一般課堂教學方式在外表形式上較接近,容易被人誤解。
4.2課外輔導型。傳統課堂教學存在較嚴重的缺陷。研宄表明:實際每個學生每天與教師面對面單獨交流的時間不足兩分鐘。因此,即使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但由于計算機不能完全代替教師,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時間依然貧乏況且,外科學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許多問題并非課堂的理論教學可以學到的。因此,需開發出形式多樣的、課外輔導性教學軟件
4.3知識擴展型。要培養21世紀新型外科醫生,僅靠單一的課堂教學所學、經課外輔導而鞏固的那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滿足不了臨床工作需要的。所以我們還應開發出旨在擴大學生知識面的軟件它對學生的影響并非立竿見影,但從長遠角度看,這樣既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知識素養,又有助于其養成終身求知態度。
總而言之,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世界各國的教育學家們對如何利用先進技術提高教育水平展開了廣泛的研宄目前這種技術正是以開展多媒體計算機教育為核心而全面展開的,十幾年來微型計算機的快速發展,以及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實用化,為外科學教育改革和教育的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多媒體論文2
1網絡課程教學優勢
(1)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形象思維材料,能把抽象問題直觀化、簡單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把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展示出來,如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章節中,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是常見的快速檢測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在ppt課件中鏈接熒光定量PCR原理動畫視頻以及此方法的檢測視頻,能夠加強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學生帶著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淺入深、步步深入,不斷地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去探討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師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討論。通過幾年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精品課程建設,利用多媒體教學條件下的網絡課程,可以大大提高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對本課程的理解。在網絡課程設置部分有互動模塊,學生可以在上面發帖子,提出問題,課內外的指導教師,甚至是同學之間都可以答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3)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提供的資料,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進行學習。《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精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在網絡各個模塊中有大量的多媒體資料,如在資源共享模塊部分,包含與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相關的許多模塊,如英漢詞典N漢英詞典、文獻共享、國內外相關學校鏈接、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相關視頻、課內實驗錄像、相關企業參觀N實習視頻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將教學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等重點、難點通過動畫表現。大量多媒體資料的在線提供,不但能促進高校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十分有益,能夠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進行學習。
2網絡課程教學策略研究思路
在精品課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教學中,通過構建和完善多媒體網絡課程體系,包括通知公告、課程簡介、教案、教學多媒體ppt課件、多媒體授課錄像、在線測試、討論版和資源鏈接等模塊,讓學生在課后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注冊進行在線學習。
2.1通知公告模塊
通過此模塊發布各種信息,包括每次授課時間、地點和授課內容,通知學生每次課前所需要做的準備等。《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可以結合社會上的熱點和本課程的特點,引導學生提前預習、自主學習和課后復習。如可以提前兩周在公告模塊通知學生,在“免疫學檢測技術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這章內容中,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免疫學基本原理和技術,并聯系生活實際,看看有哪些免疫學技術在食品中得到了應用,提前做好準備,并制作ppt,在上課期間,給學生提供3~5min的時間,對準備的內容進行闡述,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興趣,而且還增加了課堂互動,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2.2教案和課件模塊
授課前將《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教案和課件傳到網絡上,讓學生能夠提前對授課的內容有所了解,提前做好準備。
2.3在線測試模塊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是考試課程,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要準備應試,但這門課程內容廣泛,知識面寬,課時少,在平時的學習和期末考試過程中,就需要有相應的準備。在線測試模塊就可以很好地輔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程。將知識點、重點、難點在線測試,做成單選、多選、判斷、簡答、論述、討論以及實驗設計等多種題型,在線測試點擊后直接給出答案和分析及講解,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重點、難點一目了然。
2.4討論版模塊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是一門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為一體的課程,既注重基礎理論的講解,也注重實際解決問題,在授課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設置討論版模塊,邀請有同課的校內老師或者校外做與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相關的教授、博士做討論版的指導教師,在網上發表熱門話題,讓學生來進行回答;學生也可以在網上提出話題和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師之間都可進行互動、回帖和答疑。如可以提出“目前,國內外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我國20xx年出臺了《食品安全法》,20xx年通過了《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如果再一次征集修訂,你會提出哪些建議”等。尤其是一些國內外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相關的熱點內容在討論版提出,讓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校內外指導老師進行答疑和解惑,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教師之間的交流。
2.5資源鏈接模塊
這部分內容可以是綜合性的,可以根據《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課程的特點來進行設置。可以設置有相關課程的國內外高校鏈接,讓學生通過點擊直接進入,掌握新的學習資源;將中英文詞典作為學習資料傳到資源鏈接模塊,下載或者在線就能學習有關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專業詞匯,為之后的就業或者考研打好基礎;鏈接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如中央電視臺的每周質量報告等,尤其是在學習“食品中抗生素檢測技術”等章內容時,可以鏈接一些實用的視頻,或者鏈接一些國家標準的檢測方法等學習資料,讓學生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同時,掌握一些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動態了解每種檢測方法的應用。資源鏈接模塊涵蓋的面非常廣,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添加和完善的,做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
3網絡課程教學策略
(1)對已經初步建設的網絡課程進行初步完善,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方面的內容。教學內容的更新要緊跟社會發展,在理論課教學中,做好重點、難點和國內外及社會關注熱點的講述,還可以結合教師的科研內容,貫穿到整個課程的授課過程,把比較難懂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課上好。
(2)構建完整的多媒體網絡課程學習體系,教學ppt、教學授課錄像全程上網、在線測試系統建立、在線答疑等。目前,精品課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已經完成大部分的網絡課程體系構建,課程建設要跟隨時代發展不斷完善,如教學ppt、在線測試、在線答疑和資源共享等內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及時更新,及時了解國內外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之余,不斷充實,不斷提高。
(3)在已有的3門網絡課程里全面試用,充實多媒體網絡課程體系。目前,已有《生物技術制藥》、《生物統計學》、《生物工藝學》3門網絡課程,都在建設當中,基本模塊都已經建立起來,在線答疑、資源共享和在線測試等模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充實。
(4)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評價采用學生評價和專家評價。學生評價:根據教師授課情況和網絡課程建設情況,在一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或在每學期的期末,讓學生按照網絡上提供的評價標準,以無記名的方式對教學狀況進行評價,通過分數的統計計算,確定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分數。專家評價:可以通過督導和同行進行評價。
多媒體論文3
摘 要:隨著互聯網寬帶的飛速告訴的發展基于網絡的現代教育手段被廣泛用來培養新的人才,在21世紀,大規模的勞動文化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促進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教育,和大量的網絡課件。如何建立一個網絡課件成為關鍵。因此,探索和研究網絡課件設計基于互聯網網絡課件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環境,教學功能,在教學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提出的新的設計理念,建立一個新的模型的網絡課件
關鍵詞:CAI;積件;積件系統結構;網絡課件
1、積件思想的基本特點
1.1注重人的主體性。積件將教學信息資源與教學思想、教法、學習理論相結合的主動權交給了師生,將過去課件設計者從事的教學設計回歸到教師學生自己的手中,成為教師和學生教學活動的工具,因而適應任何類型的教師與學生,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重組性,充分體現了面向21世紀尊重人、以人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教學設計和學習理論的運用,不是在課件開發之初,而是由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真正做到以不變(積件)應萬變(教學實際),計算機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工具,成為教師和學生個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的技術保障。
1.2積件與教材版本無關性。積件是以知識點為分類線索,這樣,無論教材課件體系如何變化,教材版本如何變化,積件都可被師生應用于當前教學活動中。
1.3基元性與可積性。教學資源素材愈是基本的,附加的邊界約束條件愈少,其重組的可能性就愈大。以往的CAI課件總是有啟承轉收,有頭有尾,自成整體,斷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行,這種看似完美的軟件固化了知識的聯系,模式化了思維過程,機械化了教學程序,很不適應于千變萬化的課堂信息交流;它排斥了教師的主導性和創造性、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忽視了教學環境,并在原來的水平上,發展學生的多變性。積件則并非如此。積件中的積件基元就是一個基本知識點,它不局限于特定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并不僅限于可見系統和教科書出版,其對附加條件的約束能力,因而可積性(可重組性)就較大。值得強調的是:不排斥積件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相反,它將許許多多良好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積累到一個庫中的原始形式教學的基本策略,就像一組杰出的教育家的智慧溶于一爐,火花可以燎原,燎原在思想上有杰出成績的學生。
1.4開放性,自繁殖性。物質資源和教學策略資源的積件儲存教師的的教學策略資源以基元方式入庫供教師重組使用,因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師(學生)都可以將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庫,只要確立了積件的信息標準,規范的教學和學習活動的自然開房。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工作人員和學生的參與,幾件的快速發展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像今天的互聯網和網絡上的信息爆炸。
1.5繼承性與發展性。
機件系統和臨時的特定于應用程序的課堂教學可以成為一個臨時的課件和教學課件,相當于“微教學單位”,機件系統,從而機件和教學是一個繼承和發展的關系。課件是適用于特定的教學情境機件,適用于任何變化的教學情況,機件更適合教師和學生交換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情景。經過適當的處理課件(去除冗余部分,規范接口標準),可納入綜合微教學單元庫,供其他教師從組。機件成為一名教師教學現狀組合,也構成了一個臨時課件(準確地說,是“堂件”)。零件集成零件庫(甚至是一個組合平臺)運營商的網絡磁盤,CD-ROM的發展,情節的想法,專注于全球化,虛擬化,社會的發展,那將是比今天所有的經驗,關于課件和理論課題等讓我們去探索更多的更新。
1.6技術標準,以繪制作品在學校,地區,國家和全球的各種信息西苑的可重構情節必須遵守的標準和規范,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例如文本的格式,圖形的格式,聲音的格式,動畫的格式,互聯網網絡接口格式等都必須與世界主流應用軟件一致,否則是不可能的組合來實現的重大信息。教學信息分類和編碼,應該是相似的“中圖法”的圖書分類方法,此外,你還應該考慮廣電閱讀,條碼掃描系統,CD-ROM,VCD格式,以及許多其他因素,此外,這需要在國家一級層次上確立法規性的標準。
1.7易用性、通用性、靈活性、實用性。機件集中的當代應用軟件設計的精髓,它具有豐富的教學材料,易于使用,直觀的界面,直觀的理解,人性化的設計,完整的教學使用與全體所有的教師和學生的應用,適合于不同的教學情境,成為一個使用的工具課堂教學。
2、“積件”系統的基本結構
“積件”系統的組成根據教學需要由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軟件系統的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的利用。“積件”庫是教學資料和表達方式的集合,而大量的知識和信息材料可以免費提供給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使用。
微教學單元庫:以幫助教師講授的某個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為目的,或為學生探索的認知和創造的學習環境,“課件”和“微世界”,它的設計和開發方法類似原來的課件,微教學單位的教學改組,并準備為教師和學生的資源,所以它一般不需要封面設計,也不需要額外的北京解釋,多余的解釋配音等,短小精悍,機件和劇情片相結合的平臺界面的格式要求,方便的檢索與組鏈接到教室和學生的使用的教學現狀。
虛擬機件庫:將網絡上的資源變成巨大的類似于圖書館一樣的資源庫。學生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網絡檢索,重組,這種教學的靈活性結合在網絡上的資源,需要建立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內容,信息和材料方面的政治思想,教學管理,部分已安裝在教室的計算機和網絡學校模擬可以直接調用網上的教學資源材料組織課堂教學。
3、結論
一個功能強大的網絡課件是隨著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但功能強大,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網絡課件的實現依賴于一個純粹的技術水平是不夠的,還需要現金的教育技術和現代教育思想的不斷進步,實現了高層次的信息和課件集成。使用極端機輔助教學在課內和課外更廣泛,更深的方向向信息技術月科學的整合。(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黎加厚:“課件到積件:我國學校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新發展”,《電化教育研究》1997(3、4)。
[2] 彭紹東著:《信息技術教育學》,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
多媒體論文4
摘 要:多媒體教學應用是一件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了解一些概念、掌握幾種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培養。多媒體教學應用與教改創新的結合,必然會引發對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及學生參與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對美術多媒體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多媒體論文
本文章旨在探究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如何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技能實踐為為訓練重點,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的教學思路。
美術教學中教師的實踐操作是實踐操作教學法的重要一環。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最好是能有一泉活水。在以技能訓練為主的素描色彩教學中,這句話的意義更為深刻。學生能畫到什么程度,教師語言引導在前,動手示范在后,二者要有機結合。
操作示范分兩種,一是教師本人現場示范,俗名作范畫;二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師本人的或者他人的教學視頻,二者要有機結合。教師現場示范屬于傳統教學模式,可以直觀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應當強化教師傳統示范方法的重要性。如“水粉靜物寫生”,教師要至少抽出一個課時進行演示,演示過具體的畫法。當然此種方法有一個弊端:受場地和眾多學生人數的限制,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清晰看到教師的操作過程。在此情況下利用多媒體視頻演示具體操作步驟。教師要選擇好教學視頻,控制好視頻播放時間,對需要重復的重點步驟可以重復播放。比如在“水粉風景寫生”練習中,如果學生對鋪大的色彩關系步驟認識比較模糊,可以通過視頻重復播放。
演示要適時,要有代表性和指向性。教師的演示或者多媒體視頻播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要選擇在學生中出現的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糾正和演示。
1. 認清多媒體教學的本質作用
實踐技能的形成是素描色彩教學的最終目的,從本質上來講實踐操作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是服務于學生技能形成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實踐操作重“練技”多媒體重“熏藝”。現代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充分發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采用多樣的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固然重要,但繪畫技能的形成歸根結底還需要學生的動手操作來形成,所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從本質上來講還是一種輔助性的現代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
高職高專藝術學生繪畫基礎較薄弱,在短期內單純通過繪畫訓練來提升學生總體的造型和審美能力是不現實的,通過素描色彩課訓練,學生的動手畫的能力可以不是很高,但是他們的審美意識和對繪畫攝影藝術的理解能力必須要高,就是說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通過實踐操作“練技”,還依靠多媒體強大的信息容量“熏藝”。
2.合理編排多媒體信息內容
素描色彩在利用多媒體講解基礎理論的時候主要兼顧以下內容:基本概念講解;生動具體的素描色彩表現技法;繪畫構圖原則與攝影攝像構圖原則異同;素描與黑白攝影作品的相同點;繪畫流派發展史;攝影流派發展史;如何欣賞繪畫作品?;如何欣賞攝影作品?
3.多媒體教學內容展示要分清次序、注重銜接
多媒體所體現的內容首先應該是繪畫基礎知識,如什么是造型、比例、透視、結構、色彩關系、空間透視、色彩的冷暖等等,然后是具體的表現技法、繪畫構圖原則等,再到繪畫流派的發展和如何欣賞繪畫作品。然后再涉及攝影內容,拓展學生對繪畫攝影藝術的理解。
4.多媒體演示要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并非完全拋棄傳統教學模式和實踐操作教學法,二者要有機恰當結合,避免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而使學生出現新的審美疲勞。
5.多媒體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激發學生自主求知動手實踐操作
多媒體技教學具有交互性和自主反饋功能,能夠照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個別差異,適應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學生是鮮活的、富有個性的個體,每個人的認知特點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感性認識較強,做事喜歡憑直覺,繪畫風格有利于形成浪漫主義的畫風;有的學生理性認識較強,做事沉穩,韌性較強,畫風有利于形成古典主義風格。在課前設計多媒體課件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生的這種個性特點,內容要全,展示手段要多樣化。
6.多媒體教學要與實踐教學協同一致,相互補充
多媒體教學是傳統教學的補充和完善,是針對學生實際學情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興趣的重要手段。多媒體重在向學生傳授系統理論知識和充實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能力,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述來完成。多媒體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動手實踐密切結合,要讓學生能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訓練或者體會多媒體教學內容;反之,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操作要反饋多媒體教學效果,教師要及時發現及時總結,不斷完善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實踐操作教學法。實踐操作教學主要通過任務驅動法、項目導向法、角色扮演法三種方式來完成。
7.課件設計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
多媒體課件設計要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型教學法要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正確引導學生的主動實踐練習,逐步提高動手技能。課件制作要結合學生實際需要和具體教學目的進行,圍繞任務組織課件材料。課件制作要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任務要求明晰。
比如在素描教學中,通過學生的系統訓練培養較強的造型能力是素描課程的基本任務之一,多媒體課件在展示優秀素描作品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中心,作品選擇要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符合學生基礎。對學生要求能畫到什么程度教師講解要明晰。讓學生帶著任務要求進行素描訓練。學生動手實踐操作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反饋,進一步完善多媒體課件制作。
8.多媒體課件設計要強化技能教學
在利用項目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進行某個教學內容練習和能力拓展前,多媒體課件要對練習的基本要求、操作步驟、技法運用、完成課時等闡述清楚,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項目練習,完成某一章節的練習任務和能力拓展。
多媒體論文5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成為必然。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語文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基本特點,它有廣博的人文精神內涵,這卻是多媒體所不能替代的。
關鍵詞 多媒體 巨大作用 誤區 改進措施
一、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巨大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動畫、影像、聲音于一體,使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直觀。當學生對學習的對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認識到學習任務的意義時,他們便會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活動。
(二)運用多媒體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
多媒體能為教學提供詳實的背景資料,將某一閱讀對象還原到具體的自然社會情景中,幫助學生較為深入而準確地理解閱讀對象。我們老師可以在上課前搜集有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上課時讓學生根據需要瀏覽相關的資料,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三)運用多媒體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今社會是一個講究效率的社會,效率就是生命,教學也是如此。然而,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僅板書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現在,我們運用多媒體教學,很多內容就可以投影到大屏幕上了。我們有著充裕的時間講析更多的內容,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這樣,課堂效率便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多媒體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幾大誤區
然而語文課不是社政課,也不是音、美等藝術課。它和數、理、化等別的學科也不同。其他學科,師生雙方主要是在課上研究語言媒體所承載著的各種知識信息,而語文則是研究承載各種信息的語言媒體本身,研究語言媒體的組合規律。語文教學的終極任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課的主要媒介只能是傳統的語言文字。多媒體技術中的聲、像、畫永遠替代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師生雙方的語言交流。我們今天在使用多媒體服務于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大誤區:
(一)多媒體取代傳統語文教學媒體,埋沒了教師的個性和特長。
現代教育媒體的出現取代了傳統教學媒介——教科書、黑板、實物、模型等實體。而現今課堂上,不少教師有時就是點點鼠標。在學生眼里,我們語文老師常常成了課堂的技術操作員。
語文課是最有情致的,最易展現教師的個性和特長,成功的課堂應閃爍著我們老師個性的光芒。然而許多教師偏偏舍簡就繁、舍易求難地選擇多媒體,這樣就使得本應體現個性,充滿情趣的語文課變成了人與計算機的對視。
(二)用視聽代替想象、朗讀,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再創造力。
閱讀是讀者對讀物的再創作過程。學生在閱讀時,不是單純的接受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閱讀主體對作品的個性體驗是千差萬別的。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閱讀中得到淺談在語文教學中正確使用多媒體鄭成前 洪義平(溫州市蒼南縣觀美中學 浙江省 325806)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成為必然。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語文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基本特點,它有廣博的人文精神內涵,這卻是多媒體所不能替代的。
關鍵詞 多媒體 巨大作用 誤區 改進措施了培養。正當學生對文章進行思考想象時,很多時候我們教師卻急于出示多媒體畫面,讓學生直觀地觀賞,以求幫助理解。這樣的直觀不僅是多余的,而且摧殘著學生想象力。
(三)人機交流,阻斷了師生的互動和交流。
語文課堂當是人文化的課堂,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師生間思想情感的交流。在教學中用課件代替講解、朗讀、板書,我們就很難集中精力將全身心的感情融入到課文中去,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時間就大大減少,交流的頻率也大大降低。這種以人機交流取代人與人交流的方式使課堂失去生動活潑的場面,教學的雙邊活動成了教師指揮課件運作,學生死盯屏幕,失去了教師發揮教學機智的空間,阻斷了師生的互動和交流。
三、多媒體使用的改進措施
我們應繼承傳統教學媒體的合理因素,對現代媒體加以選擇性的使用,不能因為可能走入上述誤區而拒絕使用,也不要因為它的優勢而濫用,要正確處理好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的關系,正視其局限性,真正做到揚長避短,優勢互補。
(一)多媒體教學在媒體的選用和操作上。
要加強科學性,根據不同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來選擇合適的媒體。要以優化學習目標、提高教學效果為宗旨,而不是將更多的信息輸入學生的大腦。在多媒體教學中相關信息的獲得更多的應該是依靠學生的自主行為,我們教師的任務只能是在點明課文重點難點的前提下,指導學生對知識信息加工整合,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教師選擇教學媒體時必須從教學系統的整體性出發,考察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等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確定在哪個知識點,選用何種媒體、怎樣用、何時用,真正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或有必要使用多媒體來表現,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應該為促進教學而使用,而不應該為“嘩眾取寵”而使用。對于那些一目了然或利用其他教學媒體就能簡單、快速地讓學生掌握的內容,最好不用。因為此時如果勉強使用多媒體手段,反而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趨勢,它可以使語文教學聲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我們應對語文多媒體教學有理性的認識,本著技術為教學服務的思想,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合理運用,讓多媒體真正服務于語文教育,從而開創語文教育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陸豐華.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特點[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xx,01.
[2]富文娟,周冬梅.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利弊與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01.
多媒體論文6
摘 要: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也獲得了空前的飛速發展。在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當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著多媒體技術,巧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當中的應用,使傳統的枯燥的沉悶的課堂變得異彩紛呈,從而加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反之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濫用泛用多媒體技術,會導致更差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巧用、激發興趣、誤區
一、語文教學的傳統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傳統語文教學的諸多弊端也日益顯現:一是課堂教學容量小,授課效率低,這一點因貧困地區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和學習品質不高而表現得尤其突出。二是缺少生動的直觀性,課堂教學千篇一律,學生感到單調枯燥,不感興趣,收效不佳。三是語文知識的生成途徑單一,往往是“滿堂灌”、“一言堂”,缺少互動,無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素質教育更是紙上談兵。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若能根據素質教育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定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育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創新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寫作欲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充分發揮以多媒體技術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獨特優勢,是順應了教育教學的發展要求。
二、如何活用巧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們廣大教師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能夠進一步開闊學習視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如何活用巧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粗談幾點體會,分享于同行:
1,創設情境,誘發想象,激發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樂之者”,使學生從心理上想學、愛學,學得投入,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視頻、動畫、課件等資源創設情境,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就會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誘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突出重點、消化難點、提升效果。
語文課堂教學要緊扣教材重點和難點進行,遠程教育資源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媒體展示中課件的應用能充公發揮多種媒體的集成功能,增強教學活動的交互功能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聲音、圖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氣氛,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學生的聯想,給學生展現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課堂注入活力。如古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字用得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錄像地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采用此字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籠,危峰兀立,山巒疊翠,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錄像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用。這樣就將抽象概括轉化為形象具體,使課文內容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系,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化難為易,逐步解決問題。
3,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現主體
陶行知說過:“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遠程教學資源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探究性,綜合性學習是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如教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第一句時,我播放配有優美音樂的錄像。學生邊聽、邊看、邊想。教師問:“如果你也來到這般景象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說:“香爐峰上團團霧氣,在陽光中,變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煙霧燎繞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讓學生領會三、四兩行詩境時,我關掉錄像聲音,讓學生邊看壯闊的瀑布,邊展開豐富的想象,我提問:“你覺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說:“這長長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揮舞的銀紗,美極了。”有的說:“瀑布從高高的山上奔騰而下,仿佛一條白色巨龍從天而降,”……這樣利用電教手段在教學中展示美的對象,學生從中體驗美,并積極地發現美,表達美。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所需知識的能力,并促使他們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
三、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的誤區
活用巧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給我們小學語文教學,帶來很多的優勢,但是當前也有存在一部分的使用誤區,不僅沒有優化教學,反而給學生帶來額外的負擔。導致更壞的結果。現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匯總,希望我們都能都加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避免此類情況,用好用活多媒體技術。
(1)簡單地把多媒體作為黑板的替代品。上課時老師忙于播放、展示幻燈片等資料,既不深講,也突出不了重難點的板書。語文課近似于美術、音樂的欣賞課。使學生“只見機器不見師”,“只見畫面不見文”,所獲得的只是“轉瞬即逝”的影音雜燴,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2)課件制作過于花哨,雜而不精。只重視課件的觀賞性,導致課件顏色眾多,背景過于復雜,極易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對畫面的欣賞上去,而忽視了對知識和能力的接收和培養。
(3)幻燈片顯示答案單一,課堂簡單化一。學生往往只盯著屏幕看問題,等待下面的答案顯示,因此影響、束縛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甚至根本不去動腦筋。
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關系越來越密切,很大程度上改變著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給語文教學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也使語文課堂顯得異彩紛呈,充滿了勃勃生機。但是,我們也應該理性地認識到,只有正確地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并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傳景,以媒傳情,才能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服務,并為其感官提供愉悅的刺激,才能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梅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要求.文教資料,20xx年9月中旬刊.
[2] 郭寧寧編著.多媒體實用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年.
[3] 張軍 多媒體教學的回顧與思考 電化教育研究 20xx 10
[4] 李冰等. 多媒體教學應用與教學改革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xx,(7):89.
多媒體論文7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特別重視探究實驗的開設,探究實驗能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但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以多媒體模擬實驗取代操作實驗的現象,化學實驗過分依賴多媒體演示,筆者擬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不是探究實驗的追求目標
多媒體演示化學探究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屏幕上可以實施微觀放大、宏觀縮小、動靜結合、圖文并茂,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獲取動態信息,從而形成鮮明的感性認識。同時還能避免某些化學藥品可能造成的傷害或危害,特別是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因而深受一些教師的青睞。
其實對于探究實驗來說,實驗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設計實驗時對知識的體驗過程。學生認知水平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設計的方案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設計非常合理,有的設計比較合理,也有的設計不合理甚至是違反常規的。但每個學生都進行了思考,至于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設計實驗時對知識的體驗過程。提出的方案愈多,思維也就愈深刻。與此同時經過交流討論、相互啟發,學生不但學活了知識,而且實驗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從而實現了新課改的核心目標。
追求探究實驗百分之百的成功率,還是受傳統實驗模式的影響。傳統實驗主要是驗證性實驗,實驗的過程是機械地驗證過程,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雖然通過多媒體能很好地展示探究實驗過程,但實驗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實驗操作對于實現高中化學課程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生在設計探究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記錄、進行數據處理、獲得實驗結論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取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還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些作用是多媒體模擬實驗所不能具備的。如多媒體模擬的中和滴定實驗,學生觀察不到液體凹面與刻度相切的情形,實現不了平視、俯視和仰視的觀察,體會不到液體顏色的變化過程,更不能進行反滴定的操作。這種實驗方法,學生沒有真正接觸實驗,沒通過協作,缺乏感知和體驗,探究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多媒體模擬實驗起的作用甚微。實驗教學的功能是任何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實驗探究絕不能脫離實際操作,學生在實驗中所經歷的思維、分析和觀察能力的鍛煉,實驗中情緒意志毅力等品質的培養,只有通過動手實驗才能實現。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網絡學習的模式下仍然改變不了這一本質。
有人認為多媒體用于模擬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可以減少污染,筆者不贊同這種觀點。對于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教材也只是提示必須在通風窗中進行,而沒有提示可以使用多媒體模擬。例如銅與濃硝酸的反應,反應會產生有毒的氣體二氧化氮,如果實驗設計恰當,實驗過程不會有二氧化氮氣體的泄漏。這個實驗,教師可以誘導學生思考二氧化氮的處理方法,學生設計的方案主要有:減少銅的用量,使二氧化氮充滿試管時,反應恰好完畢;用導管將二氧化氮通入氫氧化鈉溶液;在試管處再加一個分液漏斗,待二氧化氮充滿試管時,向試管內加入蒸餾水,降低反應物的濃度。通過思考,學生的思維更加深刻,探究欲望更大。通過對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探究,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綠色化學的觀念,達到關注社會、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這樣才能實現化學實驗的真正目標。
三、實驗能力只有在親自動手操作中才能得到充分鍛煉和體現
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親自觀察,能獲得直接經驗,并和學習的知識結合起來,形成比較完整的、牢靠的知識體系。通過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探索精神,能準確、清晰、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實驗的全部內容及其結果,簡明、扼要和規范地撰寫實驗報告,還能正確快速裝置儀器,迅速排除儀器故障,表現正確的步驟和過程,精確完成實驗。通過實驗,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化學觀察能力,而化學觀察能力是順利進行化學觀察活動、獲得感性認識的保證,并為進一步進行理性思維、獲得相關知識提供基礎和前提條件。通過實驗,可以表現出學生對有關知識及各種能力的協調應用,還可了解學生的能力差異,及時地糾正錯誤操作,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防止形成錯誤的習慣。
四、創設實驗條件,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
由于實驗對于實現高中化學課程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普通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實驗)》要求:“學校應高度重視化學實驗室建設,配備必要的藥品、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同時也鼓勵學生和教師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和廢棄物,設計富有特色的實驗和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我們要真正重視學生實驗,踏踏實實地進行實驗探究,并且要求我們想方設法開設化學實驗,創造各方面的條件,以確保化學實驗課的順利進行。
總之,化學探究實驗操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可以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多媒體演示無法替代的。當然,多媒體輔助教學確實能創設情境、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抽象難懂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但不能過分夸大它的作用用來進行實驗探究。多媒體實驗教學仍居于從屬地位,不能用多媒體演示完全代替化學探究實驗操作,只能作為化學實驗的補充和延伸。
多媒體論文8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潤滑劑。它是一種把聲音、文本、圖形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技術。正確適當的運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師生關系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時間(課堂)、空間(課間)內打破地域界限,展現古今中外的客觀事實,使經驗較貧乏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到知識領域、情感領域目標。多媒體利用聲、光、電、畫等手段制作成的動畫,還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學生在課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進行學習,使枯燥的課堂學習成為他們學習語文的樂園。
一、優化課堂氣氛,促進師生關系轉換要建立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離不開人的因素。
而教師和學生則是課堂進行的主要關系,包括師生之間的角色和人際關系。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使師生關系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使學生在一種寬松、平等的氣氛中快樂的學習語文。
1、促進師生角色的轉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集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教學策略的設計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等多種角色于一體。教師是中心,學生處于教師的嚴格管理和制約中,師生角色的差異容易使師生關系對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潛能的發揮,學生容易出現被動學的情況。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把枯燥的理論知識用聲、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可以在展現的同時對學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助學者。在此過程中師生間的交互增加,從而由被動的受教育轉變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構造者。由于教師死機的這種轉變,使學生和教師處于平等地位,減弱了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從而使學生敢于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活躍。
2、優化了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表現為一種單項的傳授關系,教師高高在上,學生為了不打破這種權威,往往處于封閉保守狀態,更談不上主動、自覺、自主學習。教師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小組協作學習,教師走下講臺,成為學生遇到困難能及時給予幫助的朋友。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雙向參與、溝通、平等協作的朋友關系。這種關系貫穿于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極大的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語文課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課文的背景、音樂、人文資料營造氣氛或進行角色表演。這種情況下教師以朋友出現在舞臺,師生交流增多、交互頻繁,教師和學生人氣都大大提高。
二、優化教學內容,引起學生興趣,促進能力培養。
語文是一門文學藝術,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的教學環境下,很難讓學生領悟到課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體的運用,正是把現代科技引進課堂優化了教學內容,使學生易學、樂學,培養了學生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各種能力。
1、突破時空的限制,誘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本原性動力,沒有興趣更談不上主動、自覺、及至自主。語文課的教學,由于教材中的課文和作者都處于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空間,而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的限制,缺乏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教師在傳統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手法,難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積極情感,學生的興趣也難以調動。教師使用多媒體能打破時空限制,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直觀形象逼真地展現出來,能使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學所描繪“美”的情景,從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小語第六冊《廬山云霧》是描繪了廬山那絢麗多姿,神奇多變的景象,使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學都沒有親眼見過,盡管課文描寫的非常美,盡管老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言來形容,講述,可是學生的腦海里沒有這樣的圖畫,因此興趣不高。但如果運用多媒體來教學,多媒體可突破時空限制,把廬山的“秀麗”,云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畫面一一展現在同學們眼前,并配以優美的音樂、恰當的解說,同學們頓時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別是當多媒體展現云霧“瞬息萬變”的畫面時,同學們高興的直拍手,嘴里不禁的說:“廬山的云霧真神奇呀!我恨不得馬上就去廬山看看。”就這樣同學們主動通過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體會課文,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2、再現情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如何巧妙的突破文章的重難點,這一直以來是我們語文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只要恰當運用多媒體巧妙的再現課文中的情景,不僅能夠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能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中增強學習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這一課時,為了讓同學們理解生態平衡這一難點,她制作了狼被殺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殺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動畫,并配以恰當的音樂,當這兩組反差很大的畫面、音樂出現在同學們眼前時,同學們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雖然人們的初衷是為了保護鹿而殺了狼,可結果不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蔥綠繁茂的大森林變得象被火燒過一樣。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講解,同學們自然而然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人類一定要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就這樣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迎刃而解。
3、拓寬視聽范圍,訓練記憶能力人類感覺器官獲取信息主要靠視聽覺,而傳統教學主要是通過聽覺讓學生記憶,這種記憶較為枯燥,為被動記憶,記憶的時間也不長。多媒體則從不同方面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形成學生大腦皮層多個興奮中心,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在自學的感知思維中培養了記憶能力。如:《翠鳥》一文中有一段描寫翠鳥的。為了便于學生觀察,就可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放大的翠鳥鏡頭,讓學生從翠鳥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觀察學生看著畫面,就能很快的說出翠鳥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翠鳥長的什么樣,同學們都能準確無誤的告訴我。學生對翠鳥外形特征的認識更直觀、準確、記憶也就更為深刻了。 4、走進動畫世界,激發表達欲望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位同學都酷愛“動畫片”。而多媒體正是從小學生的愛好出發,用聲、光、電、畫等媒體制作動畫,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畫面的可視性和美感,創設出一個美妙的教學空間。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他們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如:聽、說訓練《知錯就改》根據教學內容制作了:
1、孫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園。
2、孫小圣在公園的柱子上留下七個字。
3、孫小圣改正錯誤等三幅動畫片。在教學時逐幅播放,同時根據需要適時配上聲音,這樣學生就不知不覺地被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動畫世界,學生的聽覺、視覺都被利用起來,促進心理內化,學生興趣盎然,每欣賞完一幅動畫后就會議論紛紛,爭先恐后的舉手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有同學還針對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當一名同學說到孫小圣知道自己錯了低下頭的時候,就有同學提出問題:“光知道錯了還不行,應該改正。”那怎么改正呢?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有進行了一番討論。有的同學說:“應該擦掉”有的同學說:“應該在亭子旁豎一塊牌子寫上:禁止涂寫”等。同學們在討論中不僅能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使自己的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在討論中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揮,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從以上兩大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語文教學時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使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而且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和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從被動地位轉為主動地位,對學生理解、記憶表達等能力的訓練效果遠遠優于傳統教學。那么,是否只要較多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讓學生可以快樂的學習語文,主動的接受知識呢?經驗表明,只有正確的使用多媒體技術,才能較好的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當,不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處于沉悶或混亂狀態,而且會局限學生的思維,不能達到語文課的教學目的。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應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做到以下“四要”。
1、教師要在課前作好充分的備課工作教師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選擇具有最佳表達效果的多媒體技術,使多媒體應用得舒適、適當,學生才更容易學、更愿意學。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思維。
2、課件設計要從學生切實感受出發一切先進的教學手段都是為學生服務,語文教學課件的設計要以學生為出發點,要以學生的思想、思維感受及接受能力著手,如在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如能正確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受益匪淺。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
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對于漢字的演變過程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同時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的課件更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課堂上要關注師生之間的交互性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關注各種教學屏幕,未注意學生的反饋和交流,使“人灌”變為“機灌”那么學生仍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以致感到厭煩甚至不愿聽課,課堂的氣氛就會處于“沉悶”或“混亂狀態”。而如果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能夠關注到學生的反饋,并及時地進行語言式眼神的交流,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受到重視的感覺,其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激發。
4、要避免走進多媒體使用的誤區有的教師誤認為,只要多次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就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有的教師力求多媒體畫面的漂亮和動畫效果,結果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并未關注所要掌握的內容,而是過分注意不須掌握的部分,甚至會出現自發性的討論,致使課堂教學處于騷動不安狀態。總之,教師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才能使教學有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才能增強教學的形象性、創造性及語文內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
多媒體論文9
一、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多媒體覆蓋面不夠廣,普及率不夠高的問題。教師可能出于學生年齡尚小的考慮,認為小學生不宜在課堂過早接觸多媒體設備或可能無法理解多媒體的運用。有的教師可能由于持小學數學十分簡單的態度,認為在小學數學中沒有必要利用多媒體。其次,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多媒體利用不合理的問題。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點和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些教師過于重視多媒體的運用,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他們往往為了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對教學課件過于上心,反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教學內容轉移到課件呈現出的圖片或視頻中去。有些教師過于重視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忽視了對課本知識重點與難點的把握和解析。最后,多媒體教學的功能圖作用在小學教學中未得到充分發揮。在教學中,有些教師把多媒體當做黑板書寫的替代品,僅僅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文字功能,課件顯得單調,缺乏活力與生氣。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和演示功能等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完善小學數學的多媒體教學建議
2.1擴大多媒體的適用范圍
因為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存在多媒體使用率低的問題,有必要針對教育對象適當擴大多媒體的適用范圍。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必要針對小學生這個處在特殊階段的教學對象的特點和特定的教學目標,通過生動、形象的圖像、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形式,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提供多媒體教學模式,擴大多媒體的適用范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僅可以利用生動的圖片展現加減乘除的運算規則和超凡魅力,而且可以運用形象的動畫展示幾何體的計算公示和形態體征。當然,在擴大多媒體適用范圍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即必須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特定的教學目標,必須堅持以基本教學內容為導向。
2.2堅持以教學內容為基本導向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多媒體利用不合理的現象,多媒體課件容易忽視對課本基本知識的把握和教學內容的基本導向的問題。雖然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但多媒體畢竟只是為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相關服務的工具。無論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都無法改變為基本教學內容提供服務的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不應僅僅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更應該重視對教學內容和課本基礎知識的詮釋和解讀。此外,在利用多媒體教學小學數學時,不應將目光過多地放在對課外知識的拓展,而應將重點放在對課本重點和難點的教學中。例如,不能苛求剛學會一百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一年級小學生學習三位數的除法和乘法,不能在課堂上向剛知道直線和角的二年級小學生講授圓錐的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式。堅持以教學內容為基本導向,重視對課本重點和難點的講授,才更有利于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實現多媒體數學教學。
2.3實現多媒體教學功能最大化
多媒體教學不僅具有傳統板書的教學方式的文字表達方式,而且還具有圖像、聲音和視頻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性功能。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對多媒體的文字表達功能的利用,忽視了其他綜合性功能的運用。這使得多媒體課件的功能無法充分發揮,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根據具體情況注重對多媒體的圖像、聲音和視頻等綜合功能的利用。例如,在小學數學中關于加法的應用題中,可以這樣設計多媒體課件:伴隨輕松歡快的兒歌,由遠及近地出現了色彩鮮明且不斷閃動的“動物歌唱比賽”六個大字,伴隨著一聲聲不同動物的叫聲,各種動物姿態各異地登上l了舞臺(小貓2只,鴨子3只,青蛙4只,猴子5只,海豚6只,企鵝8只)。此時,畫外音提出題目:“找出你喜歡的三種小動物,編一道關于加法的應用題。”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的方式,不僅把相對有理解難度的題目給小學生講解得很好,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總之,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能,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論文10
摘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領域。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把前沿先進的科技帶入課堂進行輔助教學現代數學教育教學的一種必然趨勢,《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能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可以使沉悶、單調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學生樂學,教師樂教。
關鍵字:
興趣、創設情景、突破重難點
隨著計算機發展的突飛猛進,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深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中,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計算機技術與數學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體化”逐步深入,現代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結合,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絢麗的前景。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為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注入了活力。特別是它能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師生互動與情感交流。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數學本身比較抽象、枯燥,特別是對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難以持久的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時的前3—5分鐘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導課時,合理選擇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好開課方式,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的學習上來,為整個課堂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一課,我把學校附近十字路口上的汽車流動情況拍攝下來,將此真實場景帶入了課堂。由于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我放了一段該路口來往車輛的錄像,要求同學們統計各種機動車流量情況,學生興趣很濃,紛紛投入到活動中。幾分鐘后,我問:完成任務的舉手。沒人響應。我說,那我再放一遍,可要數仔細喲!又放一遍,幾分鐘后,我又問:完成任務的舉手,寥寥無幾。多數學生著急了,說:老師,太快了,記不下來。我說:可以想想辦法呀!老師沒有過多地指點,同學們開始自發的分工,有的當記錄員,有的數小汽車,有的數大客車,有的數貨車,有的數摩托車。再放錄像,一分鐘后,順利完成任務。把真實生活場景帶入課堂,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好奇心、求知欲被激發,興趣高漲。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俗語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學習再困難的數學知識也有了動力。因此,我們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促進學生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買鮮花”一課時,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模擬鮮花超市的畫面,里面有許多標有價格的鮮花,有嬌艷欲滴的玫瑰花,有五顏六色的康乃馨,有爭奇斗艷的菊花,還有潔白無瑕的百合花,畫面一出,學生的視覺一下子受到強烈的刺激,精神一下子就集中了,興趣也開始被調動起來。在學生進入情境“留連忘返”時,教師說:現在就讓你們去購物,你們想知道什么問題?讓學生模擬購物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著還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積極解決問題,自主探索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計算順序。
三、運用動畫技巧,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輔助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只要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進行大量演示,在課堂中無論一個老師是多么善于表達、比劃,也難于表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識內容,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松解決問題。如在教"角的認識"一課時,采用常規教學演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與角兩邊的叉開的大小有關"這一知識點時,既不方便,又講不清,往往演示不好,還會使學生對這一知識產生模糊認識。如采用多媒體的動態效果,把邊的長短不一的兩個角進行重合,利用多媒體的動態光點的閃爍,突出角的大小,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演示過程中加深印象,直觀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無關。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的形象性。
總結:
應用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直觀高效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數學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不過也不能偏離教學的基本原則,應該從實際出發,注重實際應用中的效果。那種為運用而運用的做法,會造成教學的片面與失誤。因為運用多媒體能很快將生動形象的畫面傳達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視覺很快獲得直觀感性的認識。但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的認識停留在感知水平上,還要將其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多媒體運用中的各環節的先后順序,留給學生思考和理解的時間等因素,教師都要充分考慮到。而要做到這些,關鍵在于教育思想與現代化接軌,得到高質高效的教育結果。
多媒體論文11
1多媒體教學的發展
衡陽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從20xx年開始,建立第一個多媒體教室,發展到現在,全部教室、實訓室都安裝多媒體,從剛開始,只應用于計算機基礎、計算機專業方面的教學,到現在所有課程都開始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以圖文并茂、聲像搭配、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將課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熱烈歡迎。同時多媒體教學也有傳統教學所沒有的負面影響,使用不當,將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根據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和高職院校多媒體授課的現狀,提高高職院校多媒體教學效果已成為重要教學研究課題。
2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它具有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這種優越性來自于現代化信息化技術的優勢。電腦、投影儀、音響等現代化硬件能將多種媒體有效融合,創造出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它具有的優勢有:1)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院校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灌輸,憑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張黑板教學,形式比較簡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對知識厭倦感和精神疲勞感,學習效果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多媒體技術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現狀,多媒體教學利用動態畫面地切換,產生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相互影響,通過大幅度增加信息傳授量,使學生的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學習情緒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狀態,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多媒體課堂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提高教學效果。2)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是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影像、網絡等多種現代化信息手段的集合,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知識傳授的局限性,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學生的感知過程加快,理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增強,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多媒體教學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同時,對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也是起到關鍵作用。3)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抽象知識變具體多媒體技術不僅具有圖文并茂、聲像搭配、動靜結合的視聽優勢,還具有人機交互、實時反饋的優勢。通過多媒體技術,能讓抽象事物用動畫形式表達,讓難以掌握的概念和理論變得具體、形象,能讓學生輕松掌握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能讓課堂無法實現的實踐操作,通過動畫、錄像等多媒體演示,進行理實結合,讓學生在理性認識基礎上得到感性認識,從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4)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多媒體教學通過“鏈接”的功能,讓學生輕松查閱相關知識,操作十分方便快捷,這樣課堂教學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而且擴展了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在有限課堂時間內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弊端
1)多媒體授課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法
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完全放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不管什么內容都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完成,把投影當成了一個大黑板,他們認為這樣既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又省事,上課只須帶U盤,授課動動鼠標就可以了,還可以坐著上課,不用吃粉筆灰。但是他們忽略了教師板書講解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靈感、思維相互碰撞而形成記憶的過程,例如幾何公式的推導,教師必須通過板書,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維,通過相關步驟的推理,最終得出結論,這是傳統教學一直采用的方法。而現在的多媒體教學,以PPT的形式展現,理論知識一頁一頁翻過,學生難免一頭霧水,看過立即忘記。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多媒體技術不是唯一途徑和手段,傳統課堂教學在某些方面仍然是現代信息技術無法替代的,黑板上好的板書能引導學生思路、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而多媒體在一些學科和章節中無法達到這樣效果。
2)授課形式變成了多媒體放映
多媒體是形象生動的現代化教學工具,恰當應用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可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多媒體技術不是靈丹妙藥,不能不管課程適用與否,全部應用。有些高職院校形成了“無多媒體不成課”、“無電不上課”的局面,部分教師把所要講的內容全部展現在屏幕上,坐在話筒前授課,整個教學過程與“會議上作報告”相似;也有部分教師上課時坐在電腦前,忙于點擊鼠標播放幻燈片,沒有學生交流的時間。計算機只是我們教學的工具,課堂中教師所投入的情感是無法通過多媒體體現出來的,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在課堂中換成了“以計算機為中心”。
3)授課內容與教學實際不同步
由于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所呈現信息量多,教師很容易不自覺地加快授課速度,忽視與學生互動交流、思維的合拍,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解,信息呈現的速度快,學生無法做好完整的記錄,這樣可能導致學生感知不充分,理解不透徹深刻,授課內容的疑問不斷增加,會導致學生失去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
4)授課過程受多媒體設備和教學環境制約
多媒體教學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不僅要有懂得多媒體操作的優秀教師、好的交互課件,而且多媒體設施的好壞以及教學環境也至關重要,因為多媒體設施在課堂教學中處于無專業人員監控狀態中,如果設施使用不當或維護不到位,將造成教學過程的中斷,授課時間減少,甚至有時會造成教學秩序混亂,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必須要與現代信息技術相適應,教師在授課時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把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用科學性、適度性原則合理、靈活地使用多媒體,使它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恰到好處的作用。
4改進多媒體教學效果的探討
1)要針對授課對象不同,適度采用多媒體教學
授課對象的不同,授課內容、授課方式也要作相應調整。我們學院有三個層次的學生:三年制高職、五年制大專、三年制中專,對于五年制大專生、三年制中專生,學生起點是初中,對于所學知識并沒有什么認識,所以授課時應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內容不能太多,而多媒體從容量、速度上來說,都相對比較大,所以對于新授內容來說,不太適合;對于三年制高職生而言,他們的接受能力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比較適合于多媒體教學。
2)針對授課內容,慎重選用多媒體技術
對于理論較多的內容來說,比較適合于使用多媒體,例如語文、政治、英語類課程,通過多媒體使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可實現舉一反三的目的。而對于我們較多專業課程則不適宜采用多媒體教學,相反通過板書,能引導學生思維,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更有利于學生的認知與掌握。例如學院的基礎會計課程是一門注重動手能力培養的課程,有些內容要靠老師實物直接演示,這樣會導致后面的學生看不清楚,從而影響學習效果。所以對于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等內容,可以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將實物放大,讓每個學生都能看清楚,也可將動手操作的過程錄像,通過屏幕展示出來,還可將學生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投影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查找問題,起到糾錯和一舉三得的作用。
3)針對授課類型,選擇使用多媒體
授課類型有很多種,但并不是所有的授課都適合使用多媒體。例如對于復習課,比較適合于多媒體教學,通過歸納總結,采用搶答方式,讓學生課堂上進行練習,得到鞏固和提高;對于新授課,特別公式推導、重點強調,讓學生思考或要引起學生注意,都不太適宜采用多媒體。
4)針對授課環境,采用多媒體
多媒體能調節課堂氛圍,針對不同授課環境,恰當使用多媒體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授課內容比較枯燥時,加入一些多媒體內容,能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接受枯燥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內容通過形象生動的動畫演示,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能讓學生及時鞏固知識。高職院校的多媒體教學,首先授課教師要有清楚的認識,多媒體是一種教學工具,而不是萬能的,教師不能只當解說員,讓自己成為多媒體的工具;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應遵循心理學、教育學的規律,把握住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引導作用,通過設計教學過程和靈活多變的授課類型,融合體現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方法和技巧,駕馭好多媒體,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取得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防止自己的教學思路被多媒體所左右,不要讓好的教學風格被流水線式的PPT放映所湮沒,影響自己授課的能動性,從而失去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不僅是導演,而且是演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人格魅力、抑揚頓挫、富有情趣的講解,感染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是任何形式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所不能替代的,黑板是傳統教學中的工具,也是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必要的板書可以彌補多媒體課件的缺陷。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多媒體課堂教學雖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概追求所有課程多媒體教學,如果使用不適當,將影響教學效果。只有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探索教學規律,科學、合理、適度的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相合傳統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多媒體論文12
一、現代教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現代教學操作機械化,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個人的發揮和學生自主想象的空間
多媒體教學課件都是教師提前制作好的,在教學課堂上播放,操作機械,師生的注意力都在課件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個人發揮。另外,多樣化的形式雖然給了學生更形象直觀的印象,但這也限制了學生自主想象的空間。
2.信息容量大,學生難以全盤吸收
多媒體課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習效率,相應地,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加大了。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板書,多媒體教學材料都是課前準備好的,課件的容量多,播放速度快,導致學生思維跟不上,筆記記不全:有的學生一心記筆記,對教師所講評的沒有重視;有些學生認真聽講,而筆記又漏了。一節課在觀看中結束了,一節課下來,沒有一個學生能做好筆記,課后學生拿什么來復習呢?所以在課件的制作與課堂的播放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合理設計課件內容多少的大小與課件的播放速度,避免帶給學生過大的課堂負荷,造成精神上的緊迫感。
3.太過注重形式,學生難以融入
在課件的制作中,教師通常會運用多種形式來表述所要講的內容,但過多地注重形式會導致負面影響。如有些學生對一些漂亮的圖片或視頻感興趣,而無心看自己真正應該看的,導致注意力的轉移,導致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準備資料和備課,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多媒體的運用應當盡量合理化,教師應找準多媒體與教材的作用點:運用多媒體不一定能提高教學質量,也不能盲目地認為運用多媒體越多,效果越好。教師應當多思考在什么條件下運用,如何運用,這個知識點是不是適合用多媒體來展示。另外,從教學內容上看,教師應當注重因材施教,并不是所有學習內容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如果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提高教學質量,也就談不上比傳統教學的新與優。因此,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不能離開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來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學習的對象和主體,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之前要認真鉆研教材,找準媒體與教材的最佳作用點,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制作課件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學更好、更有效地進行,而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作,以適當的形式和內容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徹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的運用應當高效化,教師分清主次,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只是一個信息載體,不能完全主導整個課堂。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采用富有鼓勵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內在教育需求。另外,要善于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同時,及時捕捉和創設各種有利時機,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融入到多媒體教學中來。要秉承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原則,結合學生整體和不同個體的特點,創造各種各樣的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機會,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機會。而單純地用多媒體講解教學內容,只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之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學質量也無從提高。總之,多媒體教學應當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教師應當從課件的制作和教學方法上突破創新,最終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人。
二、結語
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創新靈活的教學手段,其優越的特性使得它越來越被師生所認可。但隨著其在教學實踐中的反復運用,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教師作為多媒體教學最頻繁的運用者,需要發現問題,并探索和解決問題,尋找有利的支點和有效的突破口來打破這一僵局,這將有助于教師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教學,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合理、高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教學質量也將對教學改革起到借鑒作用。
多媒體論文13
一、多媒體教學在高校傳統音樂教育中的優勢
在藝術教育中,運用多媒體藝術教學手段,可使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相結合,呈現出立體式的教學,使抽象的藝術形象化,使復雜的概念簡單化,使模糊的世界具體化,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傳播知識的新潛能。當人們的思想意識受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影響,每個人面對的不再是小我,而是整個廣闊的世界,這種方式使得我們具備更多的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都在不斷地擴大,從某個層面上講,多媒體藝術教學為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的發展會帶來極大的好處,這是傳統的教育手段不可比擬的。當前如何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作用于高校傳統音樂教育已成為音樂教育界關注研究的問題,現代化多媒體藝術教育知識儲備豐富,通過在教學中的運用,學生能夠獲取最大信息量的知識,迅速并熟練地掌握藝術理論與藝術技巧的學習。藝術教育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必將把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推進到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因此,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地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藝術教學提高音樂教育各領域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各國教學改革的主導方向,同樣我國高校傳統音樂教育改革也要以探索和發展多媒體藝術教學運用為方向,找出適合于當代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的路徑,更好地生存發展于21世紀數字化的社會環境中,這也是高校傳統音樂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多媒體教學對傳統音樂教育的創新價值
1.掙脫了教學空間的限制。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傳統音樂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社會、學校、家庭的教育將會融合在一起,除了正規的高等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外,還有其他教育方式的并存,如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職業技術培訓、電視教學講座,豐富多彩,形式千變萬化,就是遠程網絡教育現在也成為了現實,還有各種VCD、DVD光盤教學資料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的著名教授和專家錄制的示范教學碟片在全國公開發行,應有盡有,雖然這些光盤不能替代系統化的音樂教學,但也能為大家提供欣賞和教學上的輔助,而不像過去僅僅只能局限于音樂殿堂中的佼佼者才能聽到的東西,現在的音像資料內容分古典的、現代的、民族的、搖滾的,不同風格的光盤到處都可以獲取,就連上網也能隨意收索到自己感興趣的音樂信息,因此,整個社會成為了無界線的學校。
2.實現了教學目標的突破。現代音樂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的引入使教育形式多樣化,豐富了音樂教學,現代音樂藝術教育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開放式多樣化的手段,教育主體是“以人為本”,考慮的是人是否感興趣、是否學習得快樂的問題,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上講,強調的是學習能力的提高、個性潛能的發掘,并且保持良好的學習中的新鮮感和學習后的滿足感,現代音樂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采用的是多元化、開放式的教育模式,使現代傳統音樂藝術教育逐步成為可持續發展終身教育。
3.引發了教學模式的變革。現代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引入多媒體教學,是對傳統音樂藝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發展與變革。21世紀這個時代知識急遽膨脹,世界最新的信息通信技術手段,傳遞到地球的每個角落,面對如此之大的信息量與知識量,想做一個百科全書的人物是不現實的,以傳播和填充知識逐步見長的傳統教育模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更何況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現代化音樂藝術教育培養的對象是具有和諧個性和豐富的情感,具有多彩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的藝術人才,培養他們具有飽滿的創造熱情、高度的自信和堅韌的毅力以及足夠的耐心,培養他們細致的觀察力、敏銳的反應力、綜合的協調能力,諸多方面體現的與傳統音樂教育的價值是不同的。多媒體藝術教學的引入,對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帶來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就是在數字化時代的教學理念下,怎樣上好一堂課,成為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對于教師而言,要有全面的素質修養才能更好地應對信息萬變的時代發展需要。
三、多媒體教學對傳統音樂教育的進步價值
在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領域中,教師作為學生與知識的橋梁作用就更加明顯了,教師成了學生和教學過程中最有影響力和最積極活躍的因素,教師可通過設計藝術活動來引導學生,在藝術實踐中提高他們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可以運用教材從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和音樂藝術修養,從而達到適應普通高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傳統音樂生存在數字化時代,轉型為數字化時代下的現代化多媒體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其實帶來了諸多的益處,在強調結合好傳統音樂的同時,為深化素質教育的培養,給傳統音樂藝術教育也帶來了機遇,對于教師而言,學習和掌握多媒體藝術教育結合傳統音樂文化適應當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新的挑戰。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飛速地發展,只有建構這樣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多媒體藝術教學模式、先進技術的高質量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如今以精神文化為第一資源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理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及富有創造力的全面發展,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應用,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學習在現代藝術教育體系中,為學習者創設了立體化的數字環境,充分地讓學生能夠互動式積極地學習、探索、交流、創造成為了學習的新途徑。但這首先是建立在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尊重、保護和集成的基礎之上的,這對于深化高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教學改革,在知識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越是需要發展和創造自己的文化,就越是要在充分地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去探索挖掘自身文化,因為民族差異和民族文化,才是個性創造力和社會創造力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數字化時代的要求,對于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結合多媒體藝術教學,建構先進教學的模式下,尊重的是傳統文化本身的傳承,多媒體藝術教學注重結合傳統音樂與民族文化的結合同時,為學生創設的是現代化藝術教學環境,新的教學方式下,個性化思維的發展、探索性的實踐、互動式的交流、綜合性的學習為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素質教育是我國藝術教育的根本目標,目的在于培養適應現代化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所需的綜合性復合人才,現代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強調的是“以人為本”,注重素質教育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中應當包含傳統音樂、民族文化、歷史背景、信息技術各個層面相關知識,這樣傳統音樂教育本身所表達的寓意就是塑造具有文化藝術素養的人才,老一輩的藝術家在歷經幾十年風風雨雨,所具備的廣博的藝術文化素養就能給傳統音樂藝術教育所要塑造的藝術人才深刻的啟發。
四、多媒體教學在傳統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1.結合傳統音樂特點,實現對傳統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高校傳統音樂理論課程分為專業技術的理論課程與音樂文化基礎理論課程。多媒體教學應從這方面的內容入手,在音樂文化基礎理論教學方面,要注重傳統民族文化的歷史、背景、風俗以及思想內涵。音樂文化是欣賞音樂作品的基礎,沒有文化的底蘊,也就談不上音樂作品在思想上和理解力上的深刻,多媒體藝術教學課件內容在結合音樂作品欣賞的同時,要注重傳統音樂文化的滲入。在教學效果中,現代化多媒體藝術教學,把視聽環境與音樂作品和音樂文化相結合,創建動感的教學,讓學生能夠聲情并茂地享受獲取的知識,不知不覺地通過音樂文化的穿梭達到欣賞美、鑒賞美、理論美的效果。當情感不自覺地融入到音樂中時,教學卻實現了整體審美活動的過程,在專業技術基礎理論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書本的理論作為基礎,以書面的表達為方式,腦海中無法實現音樂創作過程的效果,多媒體藝術教學在聽覺效果的創作方面,通過技術手段輸入創作的音樂效果,從視聽上解決了無法想象出的旋律。傳統音樂教學在音樂文化作為基礎的條件下,創作音樂作品也有了生命的內涵。通過改善和創新傳統音樂教學理論課程的效果,實現了打好基礎的第一步。
2.立足傳統音樂發展,促進多媒體教學價值的充分體現。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絕不只是停留在讓大學生了解傳統音樂這個層面上,而是遠遠超過在理解傳統音樂教育的內涵文化中。傳統音樂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生存延續所形成的傳承性是不言而喻的,這種音樂會反映各個時代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語言等社會現象。國家的政治經濟繁榮。音樂作品現象也會彰顯繁榮昌盛,時代性的音樂作品可激發起人們的意志,積極向上,陶冶人們的高尚情操。對于一個國家的進步與發展傳統音樂教育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學習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了解它所滲透的文化內涵,讓我們感受它的深遠、它的情懷,甚至是不朽的藝術魅力。因此,強化和提高本土傳統音樂在教學中的比重是現代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引入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立足點之一。
3.夯實音樂教育基礎,建立完善傳統音樂藝術教育體系。現代傳統音樂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系統一定是建立在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音樂思維方式下去學習傳統音樂與文化,過多地去借鑒西方的音樂思維方式來學習本土音樂,只會使中國的傳統音樂丟掉它的民族性,在建立和完善多媒體教學系統時,從內容和形式上都要把握好民族觀的特點,內容上,結合傳統音樂與民族文化,在現代多媒體藝術教學的幫助下能夠更好地傳承,形式上,注重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愿望,在現代化多媒體藝術教學仲創設的環境、互動的交流、個性的發展、思維的開拓更好地幫助傳統音樂在數字化時代中生存和發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媒體較小系統在高校傳統音樂藝術中的運用是傳統音樂教育一個“質”的改變。
4.注重教學實踐結合,切實提升傳統音樂藝術教育效果。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中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習傳統音樂與文化最終目標就是要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才會得到個性的發展。實踐方式上其實是多樣化的,比如舞臺實踐、社會實踐、田野調查、訪問交流等都屬于實踐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他能幫助學生創新自我、超越自我。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拓展和加強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實踐對于整個人生觀的構建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五、提升多媒體應用水平的具體對策
1.實現創新素質培養。現在的教學方式最大的特點是知識呈現多樣性,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多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當然,對于教師的能力也是一種挑戰,教學方式的開放化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余地,同時也給教師自己無限的空間與創造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創設新的教學課程中要有一個質和量的提高;
2.提升專業修養水平。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是一門復雜的藝術,作為傳統音樂教育的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術功底必須過硬,同時,還要擁有廣博的傳統音樂文化知識儲備,才不至于陷入藝術學習的誤區,不斷地積累,不斷地修煉,不懈地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領域。培養和加強數字化信息意識,要讓教師充分認識數字化多媒體藝術教學手段在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改革中的意義,樹立起科學和先進的思想教育觀念,從而來指導教師自身的教學改革實踐,要通過管理創新、組織創新來激發教師學會運用數字化多媒體藝術教學手段改革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切實的措施使教師學會運用數字化多媒體藝術教學手段提高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的效率與效果。
3.實現教學技術融合。教師要利用傳統音樂的知識結構學會開發和運用數字化多媒體藝術教學技能,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靠自己個人的力量來解決課堂問題,而在數字化的多媒體藝術教學環境中,教學方式呈綜合化的特征,這需要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系,強調集體合作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學組織形式,專業教師、專業理論教師、數字化技術運用教師之間的配合,要求教師能做到密切聯系、團結合作、協調一致,使課程形成綜合化的發展,這是傳統音樂教育模式所不可比擬的,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師應該學會和掌握這一先進的多媒體藝術教學技術,為教育而服務,目前高校傳統音樂教師對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數字化多媒體藝術教學還比較落后,我們必須合理地結合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的具體情況,革除傳統音樂教學中陳舊的教育觀念,改進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的教學方式,實現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教學中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革新。
六、總結
綜上所述,多媒體作為現代教育環節中最為有效的輔助模式,其在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中的價值是無可比擬的。21世紀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對的是嶄新的“數字化”,在教育領域中注入新鮮的數字化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數字化多媒體藝術教學的手段對于我們高校傳統音樂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影響就在于自我創新,對于傳統音樂教師而言,培養自我創新、調整教學方式、創設以傳統音樂傳承結合好多媒體藝術教育為己任,培養個性化、綜合化的復合型人才,使我國高校傳統音樂藝術教育迎來嶄新的一頁。
多媒體論文14
一、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活動存在的一些問題
1.幼兒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認識不清、了解不多幼兒園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已經被大多數的幼兒園所重視,因而多數幼兒園針對多媒體教學展開一些培訓和課程來使教師熟練多媒體技術,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教學者自身對于多媒體技術認識不清、了解不多而將培訓和課程半途而廢。將多媒體教學活動與教案、課件的制作結合在一起,是幼兒園開展多媒體教學研究的重要方式。但從多媒體教學的現狀來看,較少的教師能夠使多媒體設備與教學相融合。
2.幼兒園一線教師對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華而不實幼兒園教師大多數都能夠對多媒體設備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也從目前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掌握情況來看,幼兒園內購置的新型設備,由于有時沒有及時對教師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和指導,多數教師對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情況是華而不實的。其多媒體技術的掌握程度不高,更多的時候都是在網絡上直接下載一個現成的教學課件。
3.幼兒園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開發課件的能力有限多數教師不能夠使用較高層次的軟件對教學課件進行生動處理,多媒體技術水平的高低雖然沒有直接影響到多媒體教學水平的高低,但是一線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不能達到更高水平則會限制教師自由地使用和挖掘多媒體的潛能和優勢。例如,在進行兒歌教學時,如果音樂教師能夠熟練掌握Flash技術對圖片內容進行拼貼和制作,最后集合成為一個flash播放文件,教師還能夠主動設計一些臺詞和游戲,并且將兒歌循環,在教學過程中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環節,而在實際運用中老師也能夠更好把握住課堂氣氛和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針對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活動采取的措施
1.加強師資隊伍培訓,提高一線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擁有一支具備現代化水平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幼兒園教學能力的關鍵。開展多媒體教學需要幼兒園內的技術人員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多媒體使用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也需要幼兒園一線教師從幼兒園教學工作出發,積極參加相關培訓活動,逐步提高自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實際能力。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在幼兒園內配備的多媒體使用方面的專業的技術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多媒體使用方面的問題時直接與技術人員交流和溝通,并且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技術交流及教學活動做全程記錄,這樣不僅能夠使得教研活動得到更多的技術保障,而且也使教師清晰自己的教學實況,更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支持一線教師嘗試開發新的多媒體軟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網絡上可供使用的教學課件和軟件實際上數量不多,在教師備課的選擇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擾,他們很難找到一個真正能夠讓自己滿意的課件或軟件來進行多媒體教學。每位教師對于自己的課堂都有其主觀能動性,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有不同的設計,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課件的設計,從而開發出新的多媒體課件或軟件。改進幼兒園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技術還能夠對幼兒園教師評價的單一方式進行改革,從而優化教師教學評價的功能,使得教學能動性得到個性化發揮。
3.針對兒童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有意識地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幼兒園內一般配置了一套多媒體設備,教師如果沒有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質資源浪費。因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對外公開課的形式,而且也可以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上課內容的趣味性。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一些已有的課件或軟件,然后利用園內的多媒體設備對其進行改造,重新組合與加工出適合自己班級的課件;另一方面,教師應該針對兒童的非智力因素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如幼兒自信心的養成、積極情緒的保持、社會性的發展以及批判性思維的養成等等,激發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內在動機,讓幼兒在多媒體課堂進一步穩定和培養道德認知和判斷。
三、結語
幼兒園教學活動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相關的教學設計,同時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教學上的問題。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幼兒園的日常教學實踐活動時,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活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幼兒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認識不清、了解不多,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華而不實,對使用多媒體技術開發課件的能力有限等。而幼兒園教學的實際工作中還應針對這些問題積極參加相關培訓活動,加強師資隊伍培訓,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支持教師嘗試開發新的多媒體軟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此提高幼兒園工作效率,節省人力物力資源。
作者:周璐 單位:江蘇揚州邗江區直屬機關幼兒園
多媒體論文15
摘要:多媒體通信是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結合的產物。它并蓄兼收了計算機的交互性、多媒體的復合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電視的真實性等優點。多媒體通信技術已進入突飛猛進的時代。文章通過對現代通信技術的概括和分析,總結出未來多媒體通信的多種發展方向。
關鍵詞:多媒體 多媒體通信 技術應用
1 引言
多媒體通信技術是當今世界科技領域中最有活力、發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按通訊網來分,多媒體技術主要應用在電話網(包括固定和移動電話網)、廣電網、計算機網上。它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速度。多媒體通信綜合了多種媒體信息間的通信,它是通過現有的各種通訊網來傳輸、轉儲和接收多媒體信息的通信方式,幾乎覆蓋了信息技術領域的所有范疇,包括數據、音頻和視頻的綜合處理和應用技術,其關鍵技術是多媒體信息的高效傳輸和交互處理。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未來世界的通信網絡必將覆蓋整個天上地下。天上眾多的衛星系統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寬帶接入服務;地面不僅可以實現光纖到戶,用戶還能夠擁有高速的多媒體移動通信業務。而這一體系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且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平滑的連接性。
2 “三網合一”技術
隨著數字技術的大力發展和全面推廣,有線電視、電信和計算機等傳統行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相應的數字處理、數字壓縮技術以及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也為各種媒體信息的傳送提供了必要的帶寬;而TCP/IP協議的廣泛應用更是為不同網絡之間的互通提供了共同的語言。這一切都為“三網合一”創造了技術條件。
“三網合一”正是指將計算機網、電視網和電信網在傳輸、接收和處理等方面合而為一,并全面實現數字化。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業在技術上逐步趨向一致,在業務上相互交叉滲透,在網絡上互連互通,在經營上相互合作競爭,從而更好的、更全面的為人們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通信服務。
但“三網合一”并不是簡單的三網相加,為了很好的傳遞音頻、視頻和數據信息必須同時在傳輸、交換和接入等各層具備寬帶化,較好的QOS以及統一的信息表示方式才能構筑其賴以生存的技術前提。而目前此項技術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三網仍將并存。但數字化、綜合化、寬帶化已成為今后網絡建設的潮流,基于光纖的寬帶IP網代表著網絡發展的方向,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三網合一終將實現。
2.1 向IP融合
IP技術是未來數據網絡中的核心技術,是承載各種應用業務的平臺,而在IP網上實現多媒體通信更是世界各國的主要目標。因為公眾電話網(PSTN)無論怎樣發展,其資源利用率低、帶寬窄、線路質量不穩定等缺點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有線電視網(CATV)則相對缺乏在通信領域運營的經驗,研究工作也相對比較滯后;只有數據網因為有了Internet網絡技術的成功開發而迅速進入到開放的、分布式的發展環境,并飛快地向前推進。
隨著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人們更是期待著能夠在一個統一的網絡上開展各種業務,傳輸各種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網絡資源和更好地開展業務。因此三大網絡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這種融合不僅是業務上的融合,更是網絡上的融合。而IP就是能夠實現這種融合最好的統一的協議,所以無論未來的基礎網絡會采用什么樣的結構,寬帶多媒體業務都必將會統一到IP網上。
2.2 走向寬帶
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了寬帶,就有了高速度,就有了多媒體的傳送。在通信領域中,只有擁有了充足的帶寬,才能夠快速傳輸音頻、視頻和數據等多種媒體信息。這就好像只有在夠寬夠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夠整齊有序且快速地通行各種車輛一樣。因此,帶寬引起了各層次人們的關注,投資商紛紛追加投資,運營商大舉進攻,各企業家也躍躍欲試,而用戶和媒體更是望穿秋水、翹首以盼。在現有的N-ISDN上開展的多媒體通信業務已經基本完善,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寬帶多媒體通信。快速發展的光通信技術為未來的寬帶多媒體應用描繪了美好的前景,光纖通信的速率每10年可增長100倍,而這種增長速度還可以持續10年左右。寬帶速率的持續增長更是為寬帶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 與移動技術結合
手機自問世以來,歷經了1G、2G、2.5G和3G的發展過程。其中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采用的是模擬技術,只能進行語音通話。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相對第一代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網頁。即完成了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從而可以提供數字化的語音業務和低速的數據業務,但由于采用不同的制式(GPRS、CDMA等)導致用戶只能在同一制式覆蓋的范圍內進行漫游。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則定位于實時視頻,高速多媒體和移動Internet訪問業務,是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在投入運行初期便可實現共享式2M帶寬的數據業務,并在逐步提高中,從而為多媒體通信與移動通信的結合提供可能。
3G可以讓全球用戶通過手機實現從陸地至海洋到衛星的全球立體通信聯網,從而輕松實現“5W”,即任何漫游用戶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與任何人進行通話或數據的傳送(寬帶非話音業務),并能提供等同于有線電話的話音質量和等同于計算機聯網的傳輸速度。因此,眾多專家均認為未來多媒體通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移動的多媒體通信業務,而利用先進的空中接口技術、核心包分組技術以及對頻譜的高效利用,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4 與衛星技術結合
基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廣大用戶的需求,建立多媒體大型網絡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可是現有的電話線由于頻寬較小,根本無法滿足多媒體系統的要求,且利用地面網絡來實現接入不僅需要巨大的投資,往往還難以實現全球每個角落的全覆蓋和滿足普遍接入的要求。
近年來,衛星系統在通信、廣播、導航定位、遙感遙測、地球資源、環境監測、軍事偵察、氣象服務等方面逐漸體現出其重要的價值。衛星技術已進入到數字化發展的階段,它可以直接對用戶提供高帶寬,輕易地將寬頻信號傳送給用戶而無需中間節點。可想而知,將多媒體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全球性或區域性的多媒體網絡是完全可能的。且由于投資代價要比在地面鋪設光纖低廉得多,因此市場前景是非常被看好的。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全球計算機擁有量的增加、多媒體通信網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將會有更多的計算機用戶成為多媒體通信網的用戶。尤其是在未來的多媒體通信網上,當業務種類極大豐富、高速的用戶數據傳輸、安全的數據保密、骨干網交換能力極大提高之后,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而這也正要求著多媒體通信技術向多種方向發展,多種結合以最好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
【多媒體論文】相關文章:
1.多媒體教學論文
2.多媒體論文15篇
4.多媒體課件教學
6.多媒體自我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