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產品質量檢驗方法及結果淺析論文
一、掌握正確的取樣方法和制樣方法
抽樣工作是質檢工作的首道工序,也是關鍵工序之一,如果抽取的樣品不具代表性,那么質檢工作徒勞無功,并且不能有效控制產品質量。因此,在產品抽樣工作中,應依據國家標準的要求并結合產品性能,按標準規定方法取一定數量、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樣品。抽樣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抽樣人員素質。
(2)設計抽樣檢查方案,抽樣方案的合理設計是保證產品抽樣檢驗工作的關鍵。
(3)加強突擊抽樣工作。
(4)抽樣數量的合理性。
(5)抽樣工作的隨機性。
(6)避免檢驗員參與抽樣。
二、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
由于某些產品的檢驗項目常具有多種檢測方法,針對同一項目,不同的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常有偏差,因此,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檢測方法不同,檢測結果的的準確度和靈敏度也是不同的。質檢單位檢驗人員應充分理解國家規范,吃透檢測標準,依據檢測項目的性質,按照對檢測結果準確度的最終要求,選擇合適的質量檢測方法,從而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度。以檢驗砷含量為例,通常有兩種標準檢驗方法:一種是銀鹽法,另一種是砷斑法。而不同方法檢測結果差距較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檢驗工作人員必須充分理解檢驗標準,熟練掌握檢驗操作規程,根據檢驗項目的性質和含量以及對檢驗結果的準確度的要求,需要檢驗人員結合自身業務能力并根據化驗室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從而提高結果的準確度。
三、減少實驗誤差
在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過程中,由于檢驗儀器,檢驗方法、檢驗人員素質及檢驗環境條件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即使是檢驗技術嫻熟的工作人員,采用最標準的檢測工作方法和最精密的檢測儀器對同一試樣多次檢測,檢測結果也是存在誤差的,誤差通常分為系統誤差、偶然誤差和過失誤差。系統誤差校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校準儀器
(2)比對試驗
(3)空白試驗。
四、認真記錄和正確處理檢驗數據
正確記錄實驗數據、準確計算實驗結果是檢驗工作中非常關鍵的一步。計算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整個檢驗試驗的成敗,計算結果有誤,則前面所有工作失去意義。檢測結果不僅表示產品的被檢項目的含量,而且反映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檢驗方法,合理記錄檢驗結果數據,計算檢驗結果。在計算過程中,根據要求確定有效數字后,應按“四舍五入”的規則進行修約。在檢驗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原始檢驗結果記錄,并根據不同的檢驗方法,使用正確的計算公式,計算最后的檢驗數據結果,進一步提高項目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產品質量檢驗方法及結果淺析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抽象油畫色調論文07-27
淺析信息寫作方法01-28
淺析鐵路機車的檢修質量論文04-14
淺析意象油畫的語言特征論文07-27
淺析綿竹年畫的色彩特征論文07-27
淺析《長恨歌》主題論文04-15
淺析素質教育論文(精選10篇)04-13
淺析中美貿易摩擦論文(精選7篇)08-18
淺析主體問性與交往理性論文07-27
淺析動漫設計專業實踐教學論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