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價值與理想社會的實現探析論文
摘要: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 人們對于自身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 對于自身價值的提高更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首先探討了人的本質和價值, 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人在奉獻自己實現自身中追求境界不斷超越的本性。然后, 又對儒道兩家對于人的超越的看法進行了對比闡述。儒家主張用禮規范人的行為, 通過修身, 在“齊家, 治國, 平天下”的過程中兼顧修身與實現自我價值。道家主張效法自然, 在清靜無為中實現自身的超越, 最終達到自在超脫的逍遙的境界。接著, 又根據諸位思想家對境界的不同理解闡釋了各自的理想社會的愿景。最后, 又論述了人的超越性對理想社會實現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的本質; 價值; 超越; 人的完美; 理想社會;
On Transcendence of Human and Realization of Ideal Society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call for better living standard and increasingly better personal value at the same time.In this paper, the essence and value of human beings are discuss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is in people's dedication to the pursuit of selffulfillment.Then, the author makes a contrast analysi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man.The Confucianism advocates the practice of propriety in the process of“the rule of family, the rule of country, the rule of the world”.While Taoism advocates imitating nature, believing in realizing one's own transcendence in the quiet, and finally reach freedom.Th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different scholars, the vision of the ideal society is presented.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transcendence in realization of ideal society.
Keyword:human nature; value; transcendence; perfection of man; ideal society;
儒家主張通過修身達到“仁”的境界, 道家的效法自然, 尋求逍遙的境界, 柏拉圖的正義以實現自身道德的超越, 馬克思追求人的完美的境界;所說的理想社會, 即是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社會, 孔子所提出的大同社會, 柏拉圖的理想國, 以及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先哲們對理想社會的理解雖然各有不同, 但他們的主張是有其共通之處的, 即承擔社會責任以達到實現個人價值的目的, 實現個人價值以完成自我的超越。
1、人的本質與價值
對人的超越性的理解與認識離不開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 即人的本質問題與人的價值問題。馬克思對于人的本質問題有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而其現實性上, 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馬克思認為, 人是一種現實性的社會存在, 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從事相應的實踐活動, 其本質要從這些復雜的各種社會關系中去理解。關于人的價值問題。孔子說:“仁者, 人也”, 即人者, “仁”也, 人之所以是人, 是因為人具有“仁”的德行, 孔子主張通過個人修養以至“仁”的境界, 使人本身具有人的本質, 主張在協調人與人之間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中來認識與把握人的本質, 并試圖在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中達到人的自身的完善, 實現人自身的價值的目的。
人的價值就是一個人存在的意義, 價值的大小和價值的`實現主要通過他所從事的職業體現出來。“在選擇職業時, 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2].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 要為他所生活的時代, 甚至是整個人類做些什么。人的本質就是人內心存在的追求不斷超越, 不斷完善的人的本性。人只有在創造價值, 實現自身價值中才能更好地體現人的不斷超越的本性, 而人的價值只有與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相結合中人的本性才能都得到不斷的升華, 以至達到完美的境界。
2、儒道兩家對人的超越性的看法
儒家主張用禮規范人的行為, 通過修身, 在“齊家, 治國, 平天下”的過程中兼顧修身與實現自我價值。儒家思想認為, 通過修身, 不僅能夠實現個人道德境界的超越, 遠期而言更能夠實現經世濟民的目的。孔子提出“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正名思想, “在其位, 謀其政”, 認為要長幼有序, 做好自己的職責范圍內的事, 無論是百姓, 還是上君下臣;主張通過德化強化人的“規矩”意識, 人人都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為修身為本”.修身以實現自我的超越, 以至“仁”的境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能因個人私利而損害他人的利益。“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在奉獻自己中成就別人, 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得到一個更加完善的自己。人還應當在承擔責任中實現自我超越與完善。“齊家, 治國, 平天下”, 儒家滿懷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 主張在協調各種關系中實現自我超越, 主張積極入世, 濟世安民。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和儒家主張不同, 道家主張效法自然, 在清靜無為中實現自身的超越, 最終達到自在超脫的逍遙的境界。道家主張出世, 并非絕對的不問世事, 而是有原則的入世, “若天子有道則入世有為, 若無道則出世無為”.道家主張“清心寡欲”, 并不是主張要壓制人的欲望, 而是主張人要克制對名利的貪欲。道家主張消極的“出世之論”與儒家主張的積極“入世之論”不僅不相沖突, 而且還是對儒家入世思想進一步地補充, 使得儒道兩家思想相得益彰, 而不是兩不相容。儒道思想可以這么來概括, 人只有首先擺脫名利的誘惑, 達到對物欲的超脫, 方能回歸人的本真, 在承擔社會責任中實現人的價值。
3、孔子的大同社會依賴于人的超越
孔子所追求的個人理想是要通過修身達到“仁”的境界, 可以認為, 大同世界是孔子所追求的社會理想。“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孔子所理解和追求的理想中的社會形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是天下所有人一同共有的, 而不是屬于某個人或是某個團體的。人人都甘愿奉獻自己, 人人都有著對社會強烈的責任感。“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 皆有所養, 男有分, 女有歸”.在這樣的大同世界中, 所有人都可以明確自身位置, 使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自由地生存與生活, 不再受任何的外在的束縛與壓迫。
儒家思想主張以仁愛, 端正的義利觀提升人的品格。“義者, 宜也”.在面對義和利發生沖突時, 人當如何取舍和選擇?“行義以達其道”, “儒家主張行義遠利, 義高于利, 義重于利, 為義可舍棄個人私利, 甚至可舍生忘死, 見利忘義是小人之舉”[3].在義與利產生矛盾的時候, 不見利忘義, 必要之時還要做到舍生取義, 犧牲小我, 成就大我。大同的社會是這樣一種理想的社會, 它依賴于每個人的個人道德修養的超越, 依賴于每個人都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價值。簡言之, 儒家哲學是道德哲學, 主張通過內在修養, 使自身道德人格不斷得到超越和完善;主張積極入世, 承擔社會責任, 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的價值, 進而達到人的境界的超越。
4、柏拉圖的正義觀和他的理想國
儒家的“仁”和柏拉圖的正義, 概念雖有不同, 但都可以理解為為人處世的原則, 儒家的“仁人”正如柏拉圖所說的擁有正義的人。柏拉圖的理想國依賴于正義。“正義就是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 或是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人, 干他自己分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分內的事”[4].每個人都要恪守本分, 各司其職。柏拉圖的正義正如孔子的“仁”, 是一種思想的境界。正義的獲取依賴于個人的自律, 在協調各種關系中不斷實現修正與超越。
從更高的層面, 即國家的層面來說, 柏拉圖主張國家政體分為正義的政體與非正義的政體, 并強調國家政體要由“哲學王”來進行統治。柏拉圖的正義只是貴族統治階級的所謂正義, 所謂“哲學王”指的是擁有正義的人, 只有“哲學王”才能夠領導正義的政體。柏拉圖主張理想國實行“公有制”, 反對私有制, 認為只有取消私有制, 將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個人的私利合二為一。正義就是各等級理應嚴格遵循的道德規范, 理想國的實現依賴于正義成為人們的普遍價值觀。
5、馬克思的人的完美與他的共產主義社會理想
馬克思對于公有制的主張與柏拉圖不同。他認為, 在共產主義社會階段, 階級與階級的對立會逐漸消失, 剝削與壓迫已被自由平等所替代, 生產力高度發達, 物質財富實行按需分配。“在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 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 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后, 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5].人們之所以要參加勞動, 不僅是因為要生存, 更是因為滿足社會、滿足生活的需要。
社會的一切的發展, 最終都是為了人, 為了人的發展的需要, 以至于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共產主義將是以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 在那里,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5].只有每個社會成員都能達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即人的完美的境界, 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才有其實現的可能性, 而人達到完美的境界就是人能夠最終占有人的本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基礎, 就是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把個人道德修養置于首要位置。如果沒有個人道德修養作為支撐的話, 公有制將是一種空談, 按需分配更是無法立足, “讓勞動成為人自身生活的第一需要”也將是空中樓閣。馬克思所提倡的“人道主義”思想應當理解為一種奉獻主義, “自然主義”應當理解為人的自由自覺地活動, 把奉獻自己作為人的一種本能意識, 一種道德覺悟, 一種自覺的行為, 在奉獻中實現人的價值, 以至達到自身完美的境界。人的完美的境界依賴于個人的不斷的超越, 自身個性的解放, 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而達到的。
6、結束語
理想根源于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足, 對美好未來的追求。人有人的個人理想, 社會也有社會的共同理想。個人理想的最終目標應是達到自身境界的不斷超越和完美, 終極目標應是經世致用, 肩負社會責任, 把個人的榮辱命運和整個社會的命運結合在一起, 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最終實現社會的共同理想。無論是儒家的“仁”, 還是道家的“逍遙”, 或是柏拉圖的“正義”, 又或是馬克思的人的完美的境界, 他們的主張都是相通的, 都是在通過自身修養與肩負社會責任中最終實現境界的超越, 個人的理想只有與整個社會的共同理想相結合, 換句話說, 只有建立在社會共同理想基礎之上的個人理想才是具有更高價值的理想, 只有這樣, 人才能回歸人的本性, 實現對自己的不斷超越以至完美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版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5:60.
[2]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人民出版社, 1982.
[3]彭立榮。儒文化社會學的義利觀。儒文化社會學[M].人民出版社, 1998:241.
[4]柏拉圖。理想國[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3.
[5]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2009.
【個人價值與理想社會的實現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紀錄片社會價值探析論文05-04
公允價值本質與特性探析論文05-21
《關于公允價值計量的探析》的論文04-03
體育教學價值及實施策略探析論文11-14
中華詩詞的生命美育價值探析論文08-11
人生價值的實現3000字論文03-24
匹克球運動的特點與價值探析論文03-24
飛行沖突事故模擬系統的設計及實現探析論文11-15
小學語文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探析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