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女性失婚現象的社會學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轉型,高知女性的社會、經濟、政治地位不斷提高,而在男女比例失調的社會中所出現的高知女性“結構性過剩”的失婚現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除了社會結構和社會文化原因外,本文還從社會認知理論分析了高知女性對愛情、自我、男性擇偶標準的認識偏差。從認知傾向的社會交換理論分析擇偶梯度理論及高知女性在婚姻市場中的不利地位。
關鍵詞:社會認識;認識交換;擇偶補償原則
一、社會轉型高知女性地位的提高與“男高女低”的社會婚姻模式之間的沖突
(一)高知女性的失婚現象
本文所謂的高知女性是指擁有較高學歷(大學本科以上)、處于中、高級白領階層的職業女性或仍處在為獲得更高學歷(碩士、博士)而繼續接受教育的女性。這些女性由于工作、學習等原因,其中部分人可能錯過了最佳婚戀時機,按照社會的一般看法,她們已經或正在成為“大齡女”。也就是,學歷、知識、能力越高的女性,她們的結婚時間會越晚,擇偶對象的范圍會隨著學歷知識能力水平的提高而變小,高質量的結婚機會會隨之降低。此現象的發生,是中國30年來社會轉型加速期間發生的,在社會轉型期間某一方面會迅速發展而另一些方面會相對滯后,在高知女性的失婚現象中,則表現為女性的社會、經濟、政治地位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而相對應的傳統女性文化觀念相對滯后,也就是說,是高知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與傳統“男高女低”的社會婚姻模式之間的沖突。
(二)“男高女低”的社會婚姻模式造成的“結構性剩余”
中國社會由于“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形成了男高女低、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社會婚姻模式。中國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人口高性別比的國家。近十幾年來,性別比又大幅度上升,從而導致未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產生了龐大的男性失婚人口。龐大的男性失婚人口引發了諸如色情泛濫、買賣婚姻、拐買人口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但傳統的擇偶模式使得未婚男性強大的求偶壓力難以傳遞到高知女性身上。男性在擇偶時大都希望選擇那些在學歷、政治、經濟地位上比自己低的女性,而高知女性身處社會金字塔的中上層,這就使得部分高知女性處于“結構性剩余”的境地。雖然存在著龐大的男性失婚人口,但男性失婚人口絕大部分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身處社會金字塔的下層,在婚戀中與處于上層的高知女性之間無法溝通。毫無疑問,這種“結構性剩余”狀況加大了高知女性在婚戀中獲得成功的難度。
(三)在社會婚配模式下的擇偶梯度觀念
所謂“擇偶梯度”,是男性傾向于選擇社會地位低于自己的女性,以便于利用自己的優勢獲得家庭的掌控權,而女性則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職業階層、薪金收入高于自己,也就是“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以便尋找依靠,排除內心的不安全感。這里所說的男高女低的差異包括很多方面,如年齡、外貌、相對年齡、社會地位、個人綜合能力等等。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婚配模式是“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內”,無論是在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地位上來看,男性在婚戀中一直處于絕對優勢地位,而女性在人們眼中就要憑借自己的外貌、年齡、持家能力、品德等來換取男性在社會上的成就、家庭背景和經濟能力。所以,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女性一直就是依附于男性,在婚戀觀中表現的尤為突出,這樣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方式同樣就是遵循了“擇偶梯度”理論,這種中國的傳統婚配模式至今仍主導著中國青年的擇偶觀。
二、高知女性的社會自我認識偏差
(一)對愛情的認識偏差
社會認知是指包括感知、判斷、推理和評價在內的社會心理活動,其過程是社會知覺、社會印象和社會判斷。
認知偏差也就是在認知過程中出現的知覺、印象及判斷與認知客體的不一致。社會認知過程中的社會知覺是關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種屬性和特征的整體性知覺,在此基礎上,人們形成社會印象并進一步對他人的行為做出有依據的歸因。社會印象則是人們通過與認知對象的接觸和知覺,在頭腦中形成并留在記憶里的認知對象的形象。
在社會知覺和社會印象的基礎上,對認知客體的評價和推論就是社會判斷。高知女性本身的高知因素可能會成為其理解愛情的一個不利因素,因為高知女性往往對愛情持理想主義態度,這與世俗的婚姻觀念之間可能會產生很大的鴻溝。她們眼中的美好愛情要有雙方志向上的統一、精神上的默契、價值觀念的一致,還要有高品位、有內涵、有情調的生活。簡言之,在她們看來,情感的交融和心理的相容才是真愛。這種愛情觀必然導致她們對完美男性和完美婚姻的追求。她們雖知完美男性難以追求,但是由于這種完美情結的存在,她們會對愛情呈一種固執的追求狀況,而不肯向世俗婚姻低頭。這種完美主義導致她們選擇婚姻時過于挑剔,并且會用各種理由來掩蓋這種有偏差的愛情觀念。
(二)對自我認識的偏差
對自我的認知可以借助于美國心理學家庫利所說的“鏡中我”來實現,具體說,“人們彼此都是一面鏡子,映照著對方。”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自我認識是他意識到的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費孝通把這種自我認知過程叫做“我看人看我”。自我通過“主我”與“客我”的相互作用維持和不斷完善認知主體的心理狀態,使認知主體清醒而又完整地看到自己、理解自己。人們認為高知女性是社會的精英分子,處于金字塔的最頂層,無論從知識還是能力來說,她們都不承認自己比男性弱,從心理上來說她們認為男女是平等的。她們認為自己的高智慧高能力能夠與她們相配的也是男性高層精英分子。這也是社會擇偶梯度理論在高知女性中的一個反映。處于金字塔頂尖的高知女性,追求更加完美的男性精英,而在男性的金字塔層次里沒有與高知女性相對應的層次;另一方面,處于男性金字塔頂層的男性精英,在擇偶梯度理論的社會大觀下,往往會選擇比自己弱一點的女性為結婚對象,他們更看重女性的是女性的年齡、外貌等先天因素,而非女性后天努力得到的智力、能力因素。于是在這種觀念下,有俗話說“女大專生是趙敏,女本科生是黃蓉,女研究生是李莫愁,女博士是滅絕師太”。高知女性對自我的過高認識,無疑增加了她們在擇偶中的困難。
(三)對男性擇偶標準的認識偏差
“男才女貌”的擇偶標準觀在中國人頭腦中可謂根深蒂固,女性看重的是男性的智力、才能,而男性看重的卻是女性的年齡、外貌。所以現在在大學的校園里流傳的是“學的好不如嫁的好”,表面上看可以認為是社會上盛行的功利主義在作祟,但我們認真研究可以看見的是那些本科女性為什么能夠“不學而嫁的好”呢?很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她的年齡、外貌條件與高知女性相比會優一些。也就是年齡外貌條件能夠補償女性在擇偶過程中的智力、能力不足的因素,而反過來智力能力條件并不能補償女性的`年齡外貌不足的因素。而男性恰恰相反:年齡外貌因素不能補償他們的才能不足,而才能能夠補償他們的年齡外貌不足。在這種擇偶補償原則下,男性擇偶的首要標準當然會是年齡、外貌條件了,尤其是對處于金字塔頂尖的男性精英來說更是會在尋找“次而優”的非高知女性。這種擇偶補償標準使得女性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但是很多高知女性沒有深刻意識到這一點,還認為自己的高素質條件,能夠使自己在擇偶過程中處于一種有利的地位。當然,我們得承認這是擇偶觀念滯后于社會轉型所帶來的一種“奇怪現象”,并非高知女性本身的錯。
三、婚姻市場中社會交換的男女認識
在婚姻市場中,婚姻實質是雙方的一場交換。在認知社會交換理論中,認為互動者是根據一項關系所能夠帶來的報酬與代價之比率來評價其吸引力的,當報酬超過代價時,該項關系便被評價為有吸引力和有價值的。交換雙方一旦發生初次的接觸以后,二者之間關系的形成和維持便主要依賴于個體所體驗到的或期望體驗到的報酬水平。
個體在互動中具有高度的行為選擇性,他們追求能夠產生最大滿意的結果,一旦達不到目標,他們便會放棄眼前的關系而另作選擇。這里我們從這一理論出發來考察高知女性的婚姻交換。
(一)高知女性婚姻交換的報酬與代價不對等
在認知社會交換理論中,報酬與代價這一對概念比較重要,因為對兩人互動中相互作用分析的行為結果是以這兩個概念來表示的。報酬與代價是兩人互動中獨立或聯合行為的結果,同時還是雙方價值觀和情感的反映,而并非僅僅是經濟的或物質的收入或付出。這里強調的是,雙方在婚姻交換過程中的雙方價值觀與情感的報酬與代價。
在高知女性的擇偶過程中,她們已經潛在的付出了高代價,她們在學業事業上的投入成為她們婚姻交換過程中不得不重視的代價,這種代價犧牲了自己的年齡與青春,因而是高昂的。因而她們價值觀上期望的報酬也是較高的,所以潛在要求自己的擇偶對象是高標準,這種高標準不僅僅體現在要求男性對象的經濟基礎較好,而且要求他們的精神價值與情感能夠與自己追求的高精神境界相匹應,這就造就了高知女性在婚姻代價與報酬中的不平衡。而相對應的,男性精英在報酬與代價之間就不存在這種不平衡,他們把自己的事業當成婚姻的一種基礎,所以他們在自己才智上的投資的代價可以從婚姻的報酬中得到,他們有空間選擇自己的理想的女性。所以這種代價與報酬的不對等使得女性在婚姻交換中處于一種被動地位。
(二)交換中的外源性因素———交換互補不成功
外源性決定因素指并非直接來源于社會互動,而是來自互動以外的影響報酬與代價的因素,包括互動者的個體需要與能力,互動前已存在的態度或價值觀方面的相似或差異、互動的情境等。因此在交換中,雙方的互補因素被認為是重要的外源性因素。當互動雙方能夠以各自的低代價相互提供報酬時,交換關系便容易形成。因此,互補便成為影響行為結果的重要因素,即在互補關系中,每一方能夠為對方表現出某種對方本人不能表現的行為。這樣,每一方能夠提供給對方所需要而對方本人又難以實現的資源。在互動中,擁有某種資源的人便有機會對依賴于他們的人實施壟斷,而依賴于他們的人又能夠從有優勢的人那里獲得依賴性滿足。關于這種互補原則,我們在分析高知女性擇偶過程中可以看見擇偶補償的缺陷所造成的高知女性擇偶的互補不成功。具體分析可以見上文的在對“對男性擇偶標準的認識偏差”中對擇偶補償原則的分析。
因而,在市場轉型中高知女性失婚現象具有必然性,這其中有社會結構與社會文化的原因,也有高知女性高于現實的認識偏差,也有在婚姻交換中男女認識傾向的社會交換中的矛盾。充分研究這些認識傾向上的原因,有利于改變社會對高知女性的認識偏差。
【高知女性失婚現象的社會學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對學生體罰現象的歸因分析12-05
教師編造論文之怪現象12-05
蒼涼的女性知覺--分析張愛玲《金鎖記》12-05
淺談課堂中的吵鬧現象(人教版教學論文)12-06
牢騷的社會學12-06
初中生寫錯別字現象分析(網友來稿)12-06
社會學教授怒斥謝師宴12-07
從分析思路入手,教好駁論文章12-05
靜電現象說課稿11-08
初探拖堂現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