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表象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論文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被認為“老大難“問題。正確理解題意是成功地解答應用題的首要條件。低年級學生接觸到的應用題,雖然情節(jié)簡單,而且都是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但是它是抽象的書面語言。低年級兒童處于形象思維過程的起始階段,表象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促進兒童盡快進入題意情景,確切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幾種嘗試:
一、巧對題目劃批,正確理解題意。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真正理解題意,我要求學生邊讀題,邊進行劃批。在初學應用題時,對條件和問題進行劃批,使學生了解題中告訴我們的是什么,讓我們求的又是什么。并分別用“-——”表示條件,用“~~”表示問題。例如,教學第一冊解決問題的例1:花園里有10朵紅花,20朵黃花,一共有多少朵花?當學到兩種量進行比較的題目時,進一步要求學生找準標準數(shù),劃出關鍵詞并加簡注,例如:白兔有20只,比黑兔多15只,黑兔有幾只?
通過這樣練習,學生能很快地找到條件與問題,并能正確地進行解答。
二、“我就是題中人”,進入題目角色。
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意十分重要。我在指導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時,提出“你就是題中人”的要求,“你要去解決題目中要解決的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思考。例如,有這樣一道題:“小東家的魚缸里有6條魚,再放進幾條魚后就是18條?”學生在講述他的思維過程時說:我把這個魚缸想成是我家的',原來魚缸里有6條魚,又放進幾條,現(xiàn)在魚缸里就有18條了。這18條魚里有原來的6條,把這部分去掉,不就是新放進去的魚的條數(shù)了嗎?所以我用減法計算,18-6=12(條)。
三、巧用學具操作,獨立理解題意。
在學生解題遇到困難時,我要求學生先學會巧用學具操作,然后再進一步提出抽象化的要求——畫示意圖,提高學生獨立理解題意的能力。例如,第三冊課本中有這樣一道題:“一支圓珠筆2角錢,買4支圓珠筆的錢可以買1支鋼筆,1支鋼筆多少錢?”學生通過運用學具操作后,在講題時說:“我用1個圓片表示1支圓珠筆的2角錢,買4支圓珠筆,我就用4個圓片來表示。求1支鋼筆的錢,只要求出4支圓珠筆的錢就可以了。”這樣做,充分利用了兒童思維形象性的特點,使應用題的情節(jié)、數(shù)量關系,直觀而全面地展現(xiàn)在兒童節(jié)面前,從而使抽象內(nèi)容具體化,復雜關系明朗化,容易為兒童所理解,逐步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巧用表象幫助學生理解題意論文】相關文章:
樂是表象,醉是實質(zhì)12-05
教育論文巧用游戲成就精彩課堂03-30
對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反思3篇11-23
巧用暗示矯正學生12-07
巧用提問藝術,提高課堂實效(教學論文)12-06
把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落實在語文教學(蘇教版教學論文)12-06
淺談如何巧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人教版教學論文)12-06
對土木工程的理解論文04-11
巧用的與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