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概念圖解讀探究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論文
摘要:概念圖是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識結構中的意義聯系的圖表。概念圖可以幫助我們解讀探究式教學的內涵、歷史沿革及其實踐模式,能清晰地展示探究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關鍵詞:概念圖 探究式教學 解讀
概念圖(concept map)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Joseph D。Novak教授提出的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識結構中的意義聯系的圖表,它是以視覺再現認知結構、外化概念和命題的一種方法,又稱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概念地圖(concept maps)或概念網(concept webbing)。[1]研究表明,這種視覺圖表容易被學習者快速識別并迅速掌握,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知識系統的整體理解力。[2]本世紀初,概念圖引起了我國學者的極大關注,并嘗試把概念圖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應用于不同的研究領域,如學科教與學、評估工具、遠程教學系統及網絡課程的開發、計算機人工智能、企業管理等等。
事實說明,概念圖具有信息量大、內涵豐富,層次分明、可讀性強、易于理解,延展性強、填補修復容易等特點。[3]近年來,挖掘并利用概念圖的功能的研究已成為概念圖研究的熱點。本文擬用概念圖解讀探究式教學。
一、探究式教學的界定
目前,關于探究式教學的界定紛繁多樣,角度不同、情境不同,解讀也不同。雖然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均包涵著共同的本質特征,即“不直接把構成教學目標的有關概念和認知策略直接告訴學生,取而代之,教師創造一種智力和社會交往環境,讓學生通過探索發現有利于開展這種探索的學科內容要素和認知策略”。[4]我們從“學”的方面、“教”的方面和“科學研究”方面三個視角進一步細化,探析其內涵,見圖1。
二、探究式教學的歷史沿革
探究式教學的發展與社會、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鑒于此,我們以時間為脈絡,追溯探究式教學的歷史淵源,比較不同時期國內外探究式教學的發展,如圖2。
三、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模式
教學模式是一種可以用來設置課程(諸學科的長期教程)、設計教學材料、指導課堂或其它場合的教學的計劃或類型,它是基于教學的可操作性而導向特定的學習結果的一步步程序,它最顯著特征是構架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 [5]目前,常用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有以下幾種。
1自探共究教學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學生在自主探究、共同研究過程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從情景、協作、會話中,讓學生建構知識;從問題解決過程中,體現知識問題化和問題解決知識化的思想,以問題構筑教學的主題,以問題體現教學的精髓。
實施模式:見圖3
2雙主教學模式。雙主教學模式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學生為中心,而是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即吸納“教師中心”和“學生中心”兩者之長,避其所短。雙主模式主要包括:5E循環教學模式和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
(1)5E循環教學模式。
奧德瑞、喬潘等人的5E循環教學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科學課程發展研究計劃》──70年代早期從幼兒園到6年級的科學計劃,也是最原始的探究課程計劃模式。[6]它包括五個階段:吸引階段(engagement)、探索階段(exploration)、解釋階段(explanation)、融合階段(elaboration)、評價階段(evaluation)。5E循環教學就是在這五個階段中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共同完成探究課題。該模式從學生“做”科學,對學習的渴望,尋找機會協作并實現合作;通過做科學,修正自己的想法、承擔危險以及展現正確的懷疑、批判等意愿方面體現了科學探究對學生的要求。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教師傳授核心知識,學生主動應用知識、理論。
實施模式:見圖4
(2)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
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是理查德·薩其曼(Richard Suchman)通過觀察、分析科學家的創造性活動之后,結合教學法因素概括而成。它訓練學生組織資料,進行因果關系的推理以及建立和驗證理論,是一種由事實到理論的.訓練模式。這種模式基本上再現了科學家進行探索的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6]
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遵循著“問題——假設——驗證——結論——反思”這樣的程序。具體實施如圖5。
四、概念圖應用于探究式教學的案例
將概念圖應用于探究式教學,可以幫助師生理清思路,明確探究方向。我們開展“抽水馬桶節水研究”的全過程。提出問題:如今進入樓房居住的人愈來愈多,家家都用抽水馬桶,大量的自來水被用作沖洗馬桶而流失掉了,怎樣用適當的水完成沖洗工作,既對家庭經濟實惠,又為國家節省更多資源呢?
探究問題:沖水馬桶節水問題
制定研究方案:教師和研究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探究內容、探究步驟、時間進程、人員分工等等,并把所能想到的所有問題及方案用宏觀概念圖全部擬訂出來,形成完備的研究方案,以方便操作。
組織研究活動:按圖7進行分工實施。
修正和完善:在探究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五、結語
概念圖是用簡單的圖示來表征知識的有效工具,是知識的高度濃縮。用它來解讀探究式教學,可以使我們輕松地理解其內涵、歷史發展及實踐模式。將概念圖引入到探究式教學實踐中,可以使研究者思路明確,輕松地把握探究過程,清晰地展示探究成果,最終達到提升研究者探究能力之目的。
參考文獻:
[1] Joseph。D。Novak & D。B。Gowin(1984)。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 and Cambridge ,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Klein, S。 P。, Kuh, G。 D。, Chun, M。, Hamilton, L。, & Shavelson, R。 (2005)。 An approach to measuring cognitive outcomes acros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46,(3):251~276。
[3] Yin, Y。, Vanides, J。, Ruiz—Primo, M。 A。, Ayala, C。 C。, & Shavelson, R。 J。 (2005)。Comparison of Two Concept—Mapping Techniques: Implications for Scoring, Interpretation and U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2,(2):166~184。
[4]靳玉樂。探究教學論[J]。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15。
[5]高文。現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J]。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80。
[6]廖伯琴。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8~99。
[7]劉紅。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南師范大學優秀碩士論文,2004,(4):25~28。
【用概念圖解讀探究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探究式教學初中物理論文10-16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實踐論文09-26
房地產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探究論文01-15
探究式教學成教的論文05-31
科學探究式教學之我見的論文06-04
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論文02-02
淺議科學探究式教學論文06-16
數學探究性教學理論實踐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