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學校德育體系的論文
隨著中國教育與國際教育的接軌,由于觀念、文化、方式的不同而引發的矛盾沖突日益增多,學校德育急需找到適當的途徑,來宣泄這痛苦與迷惘。面對當前學校德育的諸多缺陷,面對學校德育轉向思路的日益清晰化,我們似乎已發現了問題的答案:“無根的德育”呼喚生命的回歸,“無情的德育”渴望情感的滋潤,而網絡的沖擊使我們意識到了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由此便匯成了我們尋找已久的支持學校德育的阿基米德點。
一、生命化德育
通過對當前學校德育現狀的反思,我們認識到以傳統德育理念為支撐的現代德育是“無根的德育”,由此,便造成了道德虛偽的盛極一時。若要真正擺脫這種困境與無奈,順應德育轉向潮流,只有加強生命化德育,關注個體生命價值與生命體驗。
生命是人的一種生存狀態,是一種有意義的存在。對于生命,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存在,然后才是對意義的追求。而在我國傳統德育理念中,往往是脫離生命空談意義,甚至以生命的犧牲為代價,而贊嘆“死的光榮”。其實,假若生命都失去了,還談何意義的實現呢?筆者認為,生命化德育的實質便是教人體悟生命的意義,因此,生命化德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德育,包括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學會保護生命,尊重生命。為此,生命化德育必須開展人際交往的教育,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交往的規則,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和平相處;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社會關懷,學會接納他人,欣賞他人。此外,學校中推行生命化德育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從課程、教學方式、教師素養、學生文化等方面著力,填補當前學校德育的生命真空,造就活生生的“道德人”。首先,以思想教育課為主體的全方位課程的滲透。“語文”發揮文以載道的作用,滲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識,提升學生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理解,進而理解道德的價值。“藝術”教會學生欣賞生命的美,在美的陶冶中體悟道德的真諦。小學《品德與生命》、《品德與社會》是實施生命化德育的主體,它以兒童為主體,以兒童的生活為邏輯,設置“我和我的同學”,“我要安全回家”,“我的成長與家庭”等主題單元,教會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學會保護自我,正確地與老師、同學、家長進行交往,學會共同生活,從而真正理解道德的意義,主動地去維護道德規范,訓練道德能力,養成道德習慣。其次,實施分享與體驗的教學,使生命化德育真正觸及靈魂。真正的德育是感染靈魂的德育,而不是空洞干癟的說教與盲目殘暴的灌輸。生命化德育必須通過體驗教學來實施。所謂體驗教學是通過戲劇、角色扮演、模擬情景等各種方式的體驗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表演,分別感受“真實情景”中人物的各種情緒,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樂。在有實際體驗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別人的需求和處境,從而學會體諒別人,學會與人共處。再次,實施生命化德育必須啟發教師的生命關懷和生命智慧,培養教師的生命情懷,讓其在德育實踐中實施生命化的德育方式。從已經產生的中小學德育問題看,不少是由教師反生命的德育方式所導致,這方面表現很多,如教師的體罰與變相體罰;教師的病理性語言的諷刺挖苦等等。這些反生命的德育,造成了學生沉重的心理問題,德育的最終結果只能是道德背叛。生命化德育即“品格教育”,它理應成為當前學校德育改革的軸心與靈魂。
二、情感性德育
認知、情感、實踐是驅動個體道德發展的三架馬車,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引發個體道德畸形。葉瀾教授認為,道德必然具有科學知識所沒有的獨特個性,即情感性、情境性和踐履性等。道德具有情感性,正所謂“行道而得之于心謂之德”,情感不僅支撐著人的道德認識系統,而且在由知向行的轉化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德育中,大量的應是通過非理性的心理形式,即主體的欲望、情緒、情感、意象等來表現理性內容。我們把體驗認知型心理結構設定為德育的心理模式,即德育一定要以人的情感體驗為中介。在德育中,我們要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創設可感受的對象,有移情效應的氣氛以及理想的或沖突的情境,通過情感的中介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意識和無意識層面盡可能地活躍起來,運用想象、幻想、無意識記憶、直覺、靈感等方法來把握價值體系。現在很多學校重視道德教育中的情境教育,在課堂上模擬一個道德環境,通過音樂渲染、實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審美與道德的相近和互補,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接納規范。通過綜合各學科發展成果,反省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已有觀念和經驗,特別是正視當代德育現實的不足,我們愈加認識到,必須高度重視情感在個體道德形成及德育中的地位和價值。葉瀾教授提出的“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為我們的學校德育研究開啟了一條新路。沿著這個思路,筆者認為實現情感性道德教育,需從以下三方面人手:
第一,教育者的情感素養是學校德育的基礎。道德教育是倫理之知,充滿主觀內在性、主體選擇性,它附著于情感化的人格身上,吸引學生自覺自愿地趨同和認同。《學記》中講“親其師、信其道”就是說情感是知識傳授的橋梁。列寧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只有懷著一顆關切的愛心去接觸學生,才可能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問題,防微杜漸。如果一個學生經常感受到教師的愛,他就會對人生充滿希望。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情感滋潤,可以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痕跡,為學生情感升華打下必備基礎,從而使他們增強道德責任感。
第二,師生及生生之間的情感交往是學校德育的樞紐。倫理知識總是出現于人的具體實踐中,即人只有在道德交往的實踐中才能真正領悟和運用。道德本身便是應交往的需要而產生的,是為了維系人與人的關系而存在的。自古以來,情義無價是我們永恒的道德篇言。但由于近代工具主義理性的泛濫,拜金主義思潮的席卷全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鏈條逐漸被物質金錢所取代,從而導致社會道德的失范。學校在這種大環境影響之下,亦步亦趨,從而出現了學校德育危機。為此,我們必須致力于師生及生生之間情感交往建設,營造理解、寬容、尊重的交往環境。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去創造氛圍,與他們多進行情感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親切的師生關系,從而有利于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
第三,受教育者情感經驗的積累是學校德育的前提。葉瀾教授認為人的早期的聯系感、安全感、依戀感、秩序感等等,是人的德性成長最主要的起始性的情感機制。正是由于這些情感機制的支撐,人的道德觀念與道德能力才會不斷發展。為此,必須加強學生情感經驗積累的引導。首先是安全感、信任感,在此基礎上才是價值上的認同感、共通感,最后是敬仰、敬慕和一種追求高尚的情感,這同個體道德發展的階段性是一致的。
三、網絡道德教育
學校德育的開展及其效果離不開其存在的外部環境,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學校德育必須做出相應調適,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中能促進學校德育實施的有利因素,同時盡力消除不利因素。如今網絡已逐漸走進學校和家庭,將成為人生存的另一個空間,“就像先輩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應付馬匹或汽車的世界一樣,我們也必須從現在就幫助我們的孩子躲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危機,使他們成為高效率、有成就的電腦化世界的公民。”面對網絡提供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學校必須做出積極的反應。
第一,教會選擇。面對多元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并存的網絡環境,如何教會選擇是我們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首先,培養批判性思維。傳統德育把那些預定好的東西強加給人,不僅不能產生思想,反而扼殺了德性的發展,因為它們缺乏人性所需要的自由探究、審慎思考和理性的觀念。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一樣,多元道德價值觀并存,價值觀念沖突不可避免。個體必須以批判的態度審視各種道德和價值觀,根據所處的文化背景來作出自己的選擇。其次,教育要正確引導。我們強調教會學生選擇,并不是倡導相對主義價值觀,而是在教師價值引導下,自主地作出選擇,把傳統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觀的傳承變為主體自主選擇、自主建構的過程。
第二,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筆者認為,對于傳播信息的網絡,我們既要教會學生怎樣上網,同時又要教會學生在網絡社會中遵守道德。現在很多人掌握了一定的網絡技術,但有些人卻利用它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違法的事情。因此,學校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成為合格的“網絡公民”。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可以針對網上許多道德失范現象進行專題講座,也可以就網絡道德建設開設專門課程,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使知行達到完美的結合。還可以針對社會道德問題進行網上討論,如前幾年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木子美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范本。
第三,發揮校園網絡的育人功能。校園網建設方興未艾,它為進行網上教育提供了先進手段。廣大教育工作者可以發揮網絡優勢,把優秀的道德資源登上網,在網上開設道德聊天室,在自由、輕松的氣氛中有組織地進行討論,并進行積極引導。因此,加強校園網建設,向學生提供便利的上網條件,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手段,把各種優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信息推上網,發揮校園網應有的德育功能是我們學校應采取的對策之一。
傳統德育的回天乏術,工業文明的道德畸形,信息社會的道德沖突都警示我們,學校德育改革勢在必行。建構全方位、整體結構化的德育體系是我們的惟一出路。從當前學校德育的微妙轉向中,我們發覺以生命化德育為靈魂,情感性德育為血肉,網絡道德教育為神經脈絡的新型學校德育體系正在形成。
【建立新型學校德育體系的論文】相關文章:
電力服務營銷體系建立的實踐研究論文10-23
高校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論文12-01
建立全方位的高職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論文09-10
試探建立每股收益分析指標體系論文04-27
農業指標體系建立的積極意義論文08-13
臨床醫學模擬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與應用論文07-31
高校多層次創新型實驗體系研究論文11-01
教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12-06
在教學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育論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