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理念思索論文
本文作者:許德毅 單位:東北大學科技產業集團
綠色城市設計的原則是:不要輕易建造建筑,除非有絕對的必要。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里,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也就是說,保護意味著對現狀建筑進行擴建、改建以及移做他用。
“建或不建?保護,推倒還是重建?”這些問題困擾著建筑師。從過去可以找出許多建筑再利用、翻新、擴建的例子;在前工業城市里,一座建筑無論多有名,也需要為新的使用目的而改造(圖1)。在歐洲許多城市,都會有許多經過許多世紀發展來的多種風格混合的教堂。在擴建時,舊的墻體、細部、材料都會被重新利用,并將當前風格納入到原有質感中去。這種謹慎的做法倒是形成了一個個被后代所稱頌的建筑。甚至在最為古典的帕特農神廟內,部分構件也是從一座更老的廟宇中移過來的。這種常識性的做法達成了一種充分利用稀缺資源的理想:就建筑而言,形成建筑的那些材料是難以獲取的,當然就是稀缺的。在動輒大興土木的今天,這種舊時的想法顯得多么可貴。
這從建筑的角度啟發了一個可持續設計的原則,就是優先考慮保護和利用以前的老建筑;如果設計一座新的建筑,則要考慮到靈活性,讓建筑可以容納更多的功能。還要考慮到建筑在不同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功能需要;最后,建筑應建在公共交通路線上,與現有城市設施發生聯系,而且,最好以填補的形式出現在建成區內。
城市交通設計
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統是構筑城市的必要條件。機動車在成為城市居民普遍的交通出行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比起廠礦集中排放污染源,龐大的機動車群更像烏壓壓的蝗蟲,隨時隨地制造污染,威脅人們的生命。
對于城市設計和規劃的人來說,滿足城市交通需求是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是,要滿足無限制的機動車使用需求是不可能的。因為,修筑新道路不僅遠遠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導致新的交通量的產生,并把交通堵塞的難題轉移到道路系統的其他部分,情況更加惡化。英國著名城市環境專家Buchcman就這個方向曾提出過“環境區”的概念。在他的構想中城市被劃分成4500平方英尺的區域。這些區限制機動車行駛,以步行優先。區域被運輸量極大的道路包圍,交叉口間斷少,交通順暢。為避免機動車對城市造成破壞,Buchcman提倡交通管制,拓寬步行道的寬度,降低車速等。最后構想提出結論:當城市超出一定規模,以私人交通為主進行的城市規劃設計就變得不切實際,還是更多的要依靠公共交通來解決問題。
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框架下開展工作的城市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不會專門為私人汽車的自由通行來規劃和設計城市結構。滿足可持續交通的城市形態應該是為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道而設計,私人交通是作為補充考慮的。從長遠來看,這將促成一場重大的變革,從而對城市設計產生深遠影響;在這場變革中人們將改變生活方式,一種不再依賴私人汽車的生活方式。所以說,城市交通設計是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方向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交通領域,城市規劃體制才能對可持續產生最大的影響。那么,城市設計師和規劃師該如何做呢?
越來越多的趨勢表明,機動車出行的距離趨向于越來越遠,這與城市道路建設以城市向農村的輻射越來越廣泛的現象是吻合的。為了消除這樣的局面,城市規劃應使城市或地區內工作、服務、設施的自給自足最大化;城市布局應是密集型,而不是松散型;沿公路交通進行線性城市開發;在城市內多開發一些充滿活力的中心區。
當然,在非遠程出行的情況下,私人機動車通行不占優勢了。目前,城市中的短途通行還是以公共交通和步行為主;自行車,這一20世紀中國老百姓解決交通的主要代步工具似乎又有卷土重來之勢,只是時下蹬自行車的以年輕人居多———為了彰顯一種環保、輕松、健康的生活態度。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車儼然是私人機動車普及的抗衡力量。城市規劃設計應當在減少長途出行需求的同時,致力于增加步行和自行車的使用,并將其作為城市運轉的一種方式。
如果具體操作起來,城市面貌估計是如此這般:學校、商店、健康設施和工作點盡量靠近住宅,而且要有一個范圍限定。從大量社會民意調查顯示,以住宅社區為圓心,半徑500~1000m形成的圓形范圍是最理想的。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在城市中心區和住宅密集區實行步行優先,同時也鼓勵自行車通行。這樣就要求發展安全的步行道以及有效的自行車道,它們之間彼此依存,但互不干擾,騰出來的主要交通機動車道,應優先考慮城市公共交通。當然,在城市經濟規模允許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城市地下交通,如地鐵。同時,在開發土地方面,可試行每公頃土地,匹配建筑多少多少棟,注意,是棟,不是建筑面積,在建筑周邊形成明晰和具有滲透性的街道和道路體系。步行區和住宅社區的核心,應是社區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設施中心。
對城市形態來說,實現公交、步行、自行車優先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意味著沿公共交通軸線集中發展。還意味著考慮公交站點之間的銜接,如鼓勵步行和自行車在換乘點銜接,舍棄在換乘點設置停車場,對城市設計本著密集城市設計的原則。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早有關于此種城市規劃的試行,并形成一套規劃策略。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堅持在現狀城市建成區和周邊地區進行新的高密度城市開發,以減少機動交通的需求,從而追求密集發展的城市。根據城市開發項目的需求對城市分區進行劃分,專門為城區以及辦公、商業、設施、娛樂、教育、文化、娛樂等主要出行的地點進行交通設計疏導。根據城市現狀和未來用地將城市用地分成三類。第一類主要為公共交通,以一個火車站為中心,通過城際交通與城鎮之間聯系。通過停車限制來限制人們采用私人機動車出行。對步行、自行車、殘障人士來說,該類地區是最主要的通行活動地區。第二類具有公共交通服務,并具有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帶來的良好可達性。區域可以主要的地鐵站和公共汽車站點為樞紐中心。停車限制主要限于商務活動。第三類用地主要靠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沒有對公共運輸的需要和規劃。該類用地適用于就業密度低、依賴商業運作支撐地區經濟的地方。
城市有機化
可持續意味著用一種生態的標準來判斷城市、要求城市、設計城市;換句話說,就是把城市類比為一個活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不但有細胞組成,而且還可以生長、衰敗、死亡。
在20世紀初產生了一種看待城市的獨特理論,該理論與18~19世紀發展起來的生物學關系密切。追溯其源是對工業革命導致的城市快速增長發出的回應,當然這回應是反對的回應。一直以來,建筑教育的主導思想是機械美學。不管是建筑學專業還是規劃專業的人士都是在密斯、霍華德、路易斯康的模式下成長起來的。而相應時期的大師們都沉迷于機械美學的浪漫色彩中來解決城市問題。當這種做法到了一個極致之后,新興的思潮必將出現。很快,一種對自然界的有機規則開始應用于城市設計的領域中。這種規則追求一種在個人對環境的需求和整體對環境的需求之間取得一種完美的平衡。在北愛爾蘭的格雷斯黑爾,當地人嚴格遵守一種有序的有機社會模式:以禮拜堂、墓地、學校、村莊綠地為中心;綠地周邊以網格模式沿整潔街道布置住宅;住宅的規劃設計及建造尊重自然而不是改變自然。這種烏托邦式的生活態度也許只是寄托了人們的一種理想,但這種方式為可持續發展的有機城市形態提供了典型的答案。
在現代看來,有機城市規劃理論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體系。有機城市規劃的主要原則,就是通過社區的模式來構筑城市,每個社區作為獨立的單元滿足日常生活許多直接的`需要。在城市的有機模式中,強調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在一個協作的社區中,每個社區的成員都是獨立的。社區的組成是由各種各樣的人和階層組成,每個成員都有獨特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的一些國家就遵循了這種有機的城市模式,這種充滿活力的社區模式為戰后百廢待興的歐洲城市提供了自我修復的前提。城市各組成部分建造得有如生命的細胞,分數個主要分區,每個分區有自己的中心。區再分鄰里,每個鄰里也有自身的中心。鄰里再劃分為居住區,居住區再細分為居住組團,組團再由最基本的單位———家庭住宅組成。這種從個體到總體共榮共存的方式充滿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之道。有機城市模式發展到今天,補充了更多的內容。
作為有機城市的象征,最為明顯的是城市周邊的綠化帶和城區內的開放空間。這些綠地的重要性包括:土壤及植被可以作為碳吸收器;樹木作為空氣清新器吸收污染;綠化區可以作為動植物保護區還提供生物多樣性;此外,還可以為城市提供娛樂場所,食物供應;在郊區,大量的自然景觀則為城市提供了巨大的資源。豐富的自然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美學享受,同時又為地區帶來經濟收益。有機城市的相關形式還包括利用傳統的建筑材料和與景觀協調的建筑形式,讓建筑作為環境的補充(圖2)。城市摒棄幾何學的構圖方式,而是采用隨意性的曲線的城市結構。從整體結構方面,有機城市的模式在城鎮鄉村之間及確定的中心和明確限定的區或鄰里這些部分之間有著明確的邊界。總的說來,有機城市發展模式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為吻合。它所采取的生態學特性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既豐富又可實現的空間。
城市片區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對環境產生影響的決策提倡公共參與,而公共對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參與在片區、鄰里的層面是最有效的。有人認為城市設計的主要元素是片區。
將城市劃分為片區是基于古代社會自然形成的城市認可,人們在無意識的介入下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界限的鄰里和片區。進入汽車時代以后,城市開始分散化,因為汽車的發展需要空間,而城市的分散化也促使人們使用汽車。一座城市想要肆意使用,必須不斷開發廣闊的空間。這種急性擴張必然帶來一種粗線條的城市:城市土地使用性質單一,夜晚死寂的城市中心變得極不安全,房產具有高度社會階級同度性等等。今天,這種粗放型的城市令城市設計師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應該回歸傳統的城市發展原則,而片區正是這樣一種值得研究的傳統城市元素。
片區并沒有一個標準尺度,但是它還是有明顯領域感的。對人們來說,空間的組成要素是場所、路徑。路徑把人們的生活環境劃分成不同區域,這些區域就是片區(圖3)。關于片區的理論,可追溯到英國的霍華德,美國的亨利萊特,以及克拉特郎佩里。其中,霍華德就建議把學校放在片區的核心位置。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在美國的巴爾,自然景觀極其豐富,卻在道路兩旁布置豪華別墅,這在現今中國的城市也到處可看到這種做法。在20世紀早期的美國,受交通的影響人們開始受歐洲田園的啟發從而產生美國城鄉規劃運動。在城鎮片區內,設汽車禁行區。禁行區內的建筑不沿交通路線布局。住宅圍繞一個中心景觀公園分布。整個步行街區規劃為一個大型獨立單元,其被交通道路所環繞。每戶人家都是一段道路的盡端。后來,又衍生出一系列步行街區的組合,每個區都圍繞一片綠地建設,并通過步行道把這些綠地聯系起來。步行系統還通往學校、購物中心、社區設施,汽車不會在這些地點干擾威脅人們。
正是基于早期的嘗試,后來人們才摸索出一套關于城市形式的新概念。將城市設想為大量基本單元模塊組成。每個單元模塊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自給自足。這讓城市更加文明有序,這便是城市片區的有效設計對城市的影響。
城市街區
一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程度與城市街區的形式相關緊密。城市街區的設計手法和區內土地利用方式都影響著城市環境質量。街區的規模和片區一樣并不是界定得十分精確。在城市空間多元化的模式下,街區的長寬不應尺度過大。
在設計街區時,有三種因素要考慮。一種是街區的社會經濟功能;一種是街區在城市結構中視覺和物質的作用;最后是如何使街區正常運轉以及組成街區的建筑如何設計。作為城市設計師,應當關注街區在城市中所起的視覺和結構作用并通過設計改造街區能滿足城市絕大多數需求。
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中,城市、片區、街區應朝著混合型用地發展。至于混合到什么程度,尚無定論,但有一些標準是存在人們心中的。將大規模的、喧鬧的、危險的建筑放在家門口,相信無論是誰都無法接受。但人們并不排斥小型商業設施毗鄰住家,因為這樣會讓住宅周邊更有生活氣息,充滿活力。當然,相鄰街區之間如果能共享大型的就業、教育、娛樂、購物的城市資源,則既可加強街區之間的聯系,又能充分反映城市用地的平衡。說到底,街區就是城中之城,它的用地平衡反映的是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的用地平衡。
城市街區應考慮功能多樣化。如安排住宅、商店、辦公用房、幼兒園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進而有益于環境。盡量避免城市中出現單一街區。也就是說整個街區幾乎全是住宅、商業、工業或是其他。生活在一個單一的環境里面,相信任何人都不會有幸福感。
結語
對現代建筑和城市設計來說,城市空間形態、市區活力、特征、都市氛圍、尊重傳統、人文尺度等目標統統可以歸結到可持續發展的計劃中來。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城市設計是相輔相成的。現代城市設計給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體系和組合模式。反過來,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后現代城市設計理論提供了功能上的合理性。可以說,它們的結合將未來的城市設計演化成一門深奧的美學。作為關注環境生態發展的現代城市設計師和規劃師,應意識到這種趨勢并在實踐中付諸實施。城市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在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引導下進行并植根于社會與城市的需求。
【城市設計理念思索論文】相關文章:
低碳理念的城市設計思考論文11-09
城市設計畢業論文03-27
城市設計對城市發展的意義論文05-07
園林城市與城市設計論文11-09
實施型城市設計思考論文11-10
城市設計構思優秀論文11-22
體育營銷方略思索論文11-08
公園的種植規劃思索的論文05-24
民間年畫的構圖思索論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