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生成案例教學研究論文
1案例教學與實踐性知識
“案例教學”是師范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開創的“問答式”教學法(又稱“產婆術”)是案例教學法的雛形。案例教學就是依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與內容,以典型案例為材料,通過師生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和概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內化為個人認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手段[1]。職前教師———師范生的案例教學是指借助案例提供的教育教學情境,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研討使師范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一種方法。通過案例的學習,可以促進師范生更深入地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促進教育理論向師范生個人理論和實踐性知識的轉化。近些年,“教師實踐性知識”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認為是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真正主宰。關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定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界定。在此,遵循陳向明的看法: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和(或)表現出來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2]。教師實踐性知識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呈現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光包括職后的積累,還包括職前作為師范生的實踐性知識的培養。當前,對職前教師的培養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新教師不能適應一線的教學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師范生在大學期間更多注重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使得學習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指導就業后的工作實踐,所以,豐富、培養實踐性知識成為當前師范生教育的一大重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案例”為載體,通過案例為學生創設一個“實踐”的情境,獲得相應的策略性知識,進行實踐性知識的積累。
2案例教學對于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生成的意義
2.1案例教學可以為師范生提供一個“準實踐”活動的空間
師范生雖然可以通過“教育實習”接觸教育實踐,但實習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案例教學實際上是給予師范生另一種形式的“實習”機會,是一種“準實踐”活動。案例教學,首先要為學生呈現一個教學案例,這種案例一般就是一個真實教育場景的再現,在案例中,包含了有關教育理論及學生的一些信息,這就為師范生提供了一個“準實踐”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師范生在這個情境中通過對案例中所包含問題的分析、討論,逐漸理解掌握與案例相聯系的教育理論,豐富教育體驗,不斷提升實踐性知識。
2.2案例教學有利于師范生更好地把理論應用于實踐
案例的呈現,能讓師范生“身臨其境”于教學情境之中,之后教師要圍繞案例組織師生間、生生間的討論,而討論的內容必然要涉及每個人對案例中或教學內容的處理,或學生活動的組織,或幾個棘手問題的解決,這些都要求學生必須在結合所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找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來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些正是師范生掌握如何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良好契機。
2.3案例教學可以提供給師范生一個反思的機會
案例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案例進行討論,在討論時,每個學生都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對案例所涉及的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討論時,大家各抒己見,實現思維的碰撞,當出現與自己的觀點不同的看法時,學生就會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及別人的觀點,在授課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新的認識。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通常會對案例教學進行一個總結,在總結時,授課教師一般會給出正確的解決策略或表明自己的看法,師范生會在多次思考、探究、反思后,形成一定的教育經驗,進一步內化形成實踐性知識。
3基于實踐性知識的案例教學的實施
對于實踐性知識,有學者認為一般包括四個要素:主體、問題情境、行動中反思、信念[3],并強調實踐性知識的擁有者是教師本身。
3.1案例的選擇
案例教學的關鍵是要選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反映所包含的知識點且可以進行拓展的案例。選擇案例時,首先要保證案例與所教學的內容是相關的,與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其次,案例要來源于真實的教育場景或是對真實教育事實的提煉,要讓學生體驗到案例的真實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再次,案例需具有典型性,能圍繞所講的基本理論和核心內容,以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作為師范生案例教學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建立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所以,所選案例要能含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可以去挖掘,對于每一節具體的內容,教師要能從已有的成熟案例中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案例,必要時,還要能根據所講概念、原理的需要,自己編寫案例。案例可以是表現普遍問題的事件,也可以是反映教育教學中優秀的、值得學習的事件;可以選擇一節完整的教學實錄、也可以是一個短小的教學片斷;可以是優秀教師的教學實錄、教學設計,還可以是師范生自己撰寫的教案;還可以讓師范生根據自己撰寫的教案進行試教,并把試教內容當作一個案例,充分利用。這樣的案例,由于是學生自己的真實實踐,講課者和聽課者在知識水平上又屬于同一層次,在討論時,更容易引起共鳴。
3.2案例教學的運用
案例教學時,可以遵循“情境創設———對話———反思———知識建構”的模式。此過程中,通過案例提供的教學情境,師生、生生合作對案例加以研究、分析、討論,探尋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充實師范生的實踐體驗。
3.2.1案例的提出
案例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呈現方式,以給學生創設一個接近于真實教育場景的情境,如可以由教師生動形象地對所選案例加以描繪;也可以由學生聲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一個學習或執教經歷;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文本呈現案例等。
3.2.2案例分析與討論
案例呈現出來后引導學生圍繞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是案例教學的關鍵所在。在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時,教師可以采取“由例到理”或“由理到例”的模式。“由理到例”要求教師在案例教學之前要向學生介紹相應的基本概念、原理,再引導學習者運用這些概念、原理解釋案例中的一些現象,通過分析、討論從而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例到理”即是先給出案例,再由師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發現、理解相應的原理、概念。作為教師,指導學生案例討論時,要注意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好引導作用,在學生討論意見不能達到統一時,要引導學生擱置爭議,不至于亂場,同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不要急于對于學生的結果給出肯定或否定評價。
3.2.3總結與評價
為了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要對案例教學的過程及學生的表現給予一個及時、科學、客觀的評價。評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知識和結論進行歸納和整理,以使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系統化,同時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的方法和思路進行回顧和分析,并加以整理,以進一步應用于以后的學習;討論結束之后,針對討論的核心問題,教師要有一個明確的觀點,這樣學生就能對學習中所涉及的問題有一個系統的正確的導向,結合自己的認識,更好地內化為自己的實踐性知識;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在案例學習過程的表現給予科學評價,以鼓勵為主,內容可涉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科學應用了所學的理論、表述方式是否恰當、所得結果是否合理等,這種評價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4.1案例庫的建立與完善
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案例是否適合師范生直接影響案例的教學效果,但案例的準備需要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及時整理所用到的案例,還要經常根據在課堂中實施案例教學所積累的經驗教訓,及時補充、修正、完善案例,要逐步和同行一起建立起案例庫,以實現資源共享,對于所建立的案例庫,也要及時進行豐富和更新。
4.2注意案例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定位及職責
案例教學中,教師主要發揮主導作用,學生是案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案例選擇,理論引導以及對學生的點評。教師首先應履行自己的責任,選擇恰當的案例提供給學生,同時應扮演好指導者和推動者的角色,指導學生如何下手分析、思考、爭辯,推動師生、生生討論進一步加深,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體現在:獨立思考、參與討論并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生而言,要使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動的參與者,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在模擬的決策過程中受到訓練。
4.3注重關注學生的參與度
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案例順利進行取得成效的保證,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其中,積極思考,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及時反思,才能逐漸把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實踐性知識。在案例教學中,盡可能實行小班授課,教師要注意關注所有的學生,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案例教學的活動。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以學生的參與性相對較高、教學內容體現實踐性等特征深受教育者的歡迎。然而促進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提升,不能僅僅依靠案例教學,應該不斷地去探索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培養師范生的實踐性知識。
參考文獻:
[1]高芳.案例教學在高師教育學教學中的運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103(1):26.
[2]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1):27.
[3]陳向明.對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要素的探討[J].教育研究,2009(10):36.
【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生成案例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工業工程理論案例教學研究論文11-07
關于高職日語案例的教學研究論文11-08
高職數學案例教學研究論文07-30
航空法案例教學研究與應用論文07-30
綜合實踐活動的案例論文02-17
用好案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論文04-17
銀行會計實踐教學研究論文08-02
環境工程實踐教學研究論文11-08
有關教師實踐性知識管理的新視點論文參考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