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者服務社區建設研究論文
1高校志愿者服務活動的重要性
大學生志愿服務是基層社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形式。學生社區志愿服務以大學生為主體,以社區資源為依托,志愿服務工作與樂山社區基層建設這兩者呈現雙向互動關系,可以起到雙向積極作用。高校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對創新社區服務模式、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和大學生自身實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1)對社區而言,一方面,大學生掌握了大量專業技能知識,在服務社區時能有效解決基層法律咨詢、兒童教育、心理咨詢和技能培訓等問題,不但能充實社區的服務內容,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和水平,而且有利于社區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現代社區居民要求的文化生活呈現多樣化和豐富性,由于社區文化水平差異性,多數社區并不能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富創新性的高雅文化生活。在開展社區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如唱紅歌、小品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為和諧社區注入了新鮮血液,增加社區居民的交流和溝通,把黨的政策及時傳遞到基層大學生在這方面有優勢。
(2)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是在青年大學生中開展“服務型學習”觀念教育的一種方式,也是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助于打破傳統大學封閉教育狀態,借助志愿服務平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換為社區服務,了解自己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從而有助于拓展自身社會實踐的空間和內容,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高校志愿者服務地方的優勢
高校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動機是復雜而多變的。對于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大學新生,需要通過參加各種活動來融入社會,尋找歸屬感。在獲得了比較豐富的知識以后,這些學生開始逐漸追求能夠滿足個人自尊與自我發展的活動來展現自身價值、證明自己能力的工作,而進社區志愿服務無疑提供了這種機會。學校常常會通過志愿服務總結表彰大會、志愿者典型先進事跡報告會、班級志愿服務風采展評選活動等宣傳志愿服務,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實現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統一,激發他們對志愿服務的認同感,志愿服務的熱情。通常情況下,社區招募志愿者會通過網絡、報紙、電視、廣播、信息欄等多種形式,根據志愿服務項目需求,向全社會發布招募志愿者數量、崗位要求和報名方式等信息。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能夠在招募志愿者的同時,產生良好的社會動員與宣傳的效果,而缺點在于對招募工作本身效果不明顯,且存在時滯性,即不能再規定時間內快速地招募到足夠數量的志愿者。因此志愿服務組織會利用向社會各類別機構組織和人群,定向、有針對性地招募,學校則是其中的一個主要部分。學生志愿者往往有著對公益事業的熱情,學習了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術,而且宣傳力度大,能夠在全校范圍內迅速展開,能有力地傳播志愿精神,營造全校師生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3樂山市社區與高校志愿服務的供需現狀
樂山市有著豐富的大學資源,行政轄區內有包括樂山師范學院、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成都中醫藥大學峨嵋校區等在校的十余所高校,在校青年大學生約6萬人。隨著樂山市高校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學生思想素養不斷提高,大學生志愿服務的興趣日漸濃厚,參與渠道日漸拓寬。由于參與門檻低,眾多大學生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已經成為大學生志愿服務的一種常見類型,服務內容也日趨多樣化。但是,社區志愿服務始終不能全面展開,不能保證長期持續有效性,甚至有一些志愿者行動停留在表面上,這就說明了目前樂山市高校志愿服務現狀還有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高校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主動性不高。目前,大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活動頻率較低,多以低年級學生為主,而且僅有一小部分學生堅持每月一次參加社區志愿活動,其他人相隔6個月以上才參加一次活動。學校志愿服務活動經常是根據重大紀念日、節慶日或寒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開展不同類別的志愿服務,沒有做到長期滿足社區居民連續性服務的需求。
(2)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涉及面較窄,時間較為集中。內容多集中在針對老弱病殘的幫扶服務,而對于社區文化等領域較少涉及,不能滿足社區的文化真正需求。目前,樂山市高校組織的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多為到養老院、救助站、關愛留守兒童以及社區環境清掃為主。雖然說該市高校有開展法律宣傳與援助項目,但是未能形成一個系列,只在車子鎮、蘇稽鎮等少數幾個鄉鎮開展,開展時間短。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時間多選擇在節假日等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較少選擇在周末或課余時間。志愿行動多由老師或組織號召的臨時性參與,志愿服務的無持續性,導致無法激起學生對社區的歸屬感。
(3)大學生志愿參與社區服務主觀愿望和客觀因素相抵制,導致志愿服務精神難以傳承。大多數學生在首次參與志愿活動時,其動機大多為服務他人、服務社會,提高個人能力,但是在訪談中發現,許多同學表示在參與多次活動后,,發現其活動項目并沒有達到他們所期待的效果,活動形式浮于表面,簡單的打掃清潔,辦板報認為活動并沒有實質意思,因此內心遭受挫折,對于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便逐漸失去興趣。為促進樂山市高校之間、高校與地方政府及社區之間合作的縱深發展,更好地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對樂山市的志愿服務需求進行規劃和科學布局,節約人力、財力資源提高志愿服務工作效率,根據樂山當地需求情況和高校志愿服務現狀,經過不斷探索,從兩大方面尋找到了青年志愿者如何服務基層社區具體的路徑,從而實現構建樂山本地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目標。
4構建樂山本地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具體路徑
(1)不斷加強志愿服務活動宣傳,發揚志愿服務精神。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通過宣傳海報、網絡媒體、社區廣播等方式,對志愿服務的'精神作用、參與渠道等方面展開宣傳,讓社區居民與志愿者進一步了解志愿服務的相關知識,掌握志愿服務的內涵,從而創造志愿者與社區居民雙贏的局面。
(2)適應社區需求,打造對口志愿服務。深入調研、調查,嚴格配合社區居民的志愿服務需求,與社區居民、志愿組織形成良好對接,建立學生志愿者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的相關平臺,并盡量依托學校在社區建立的社會實踐基地,將社區居民的需求與志愿服務活動有機結合,保障社區志愿服務的長期性和有效性,實現高校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區的常態化,穩定化。
(3)加強志愿者培訓,提升服務主動性。高校志愿者在很多方面僅限于打掃衛生、清潔社區是遠遠不能滿足社區居民需求,因此必須從社區需求的角度,不斷加大培訓力度,讓志愿者參與到社區工作中,學習專業技能,并將其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在傳播到學校志愿組織中,從社區需求不斷改善志愿服務形式,讓志愿者的服務技能得到提升。另外,完善各種激勵機制,例如表彰制度、考評制度,可以激發和保持志愿者的熱情性和主動性,不斷打造成一支專業、特點鮮明的志愿者團隊。
(4)拓寬志愿服務領域,建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從文化活動、專業技術服務等方面,不斷創新社區志愿服務的內容,比如: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入社、入家,讓醫學專業、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對老人進行更多的幫助,從專業分類的角度滿足社區民眾的需求,實現單邊服務向多邊服務的轉變,全面提升高校志愿者志愿服務的水平和層次,實現志愿者團隊項目化。
【高校志愿者服務社區建設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研究論文10-05
高校和諧學生社區建設探討論文04-26
地方工科高校的學科建設研究論文11-03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論文10-03
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服務論文04-25
社區與社區建設芻議的論文06-17
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建設研究論文07-07
高校班級文化建設調查研究的論文10-06
體育文化對高校和諧文化建設的研究論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