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毒副作用常見因素與預防論文
0 引言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人們增強了保健意識。很多人認為中藥具有治療、保健、養生等多種功能,加之中藥與西藥相比較,具有使用安全性更高、治療效果更深入的治療作用,尤其是在治療疑難雜癥中中藥的治療效果更為突出,這使得人們對中藥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實踐證明,中藥在選擇使用上,需要將藥方與具體病癥相匹配,辨證論治是合理用藥的基本原則,也是保證療效及用藥安全性的前提。
1 中藥產生毒副作用的幾點重要因素
1.1 辨證因素。
在使用中藥治療疾病時,如果出現攻補倒施或者寒熱錯投問題,不僅難以實現預期治療療效,還會存在引發醫療事故的風險。比如,感冒包括風熱、風寒以及暑濕等多種類型,如果醫生未對患者的感冒類型進行分型便直接給予牛黃解毒藥片和三九牌感冒顆粒等進行治療,不僅治療效果差,還可能使患者產生中毒癥狀。
1.2 配伍因素。
配方時應注意結合“君、臣、佐、使”基本原則,同時,還需要注意藥物之間的聯系性。以半夏甘遂中藥湯內的甘遂和甘草為例,二者同時使用時,如果甘草用量超過甘遂時,便會產生相反的作用。此外,中西藥同用時,如果配伍不合適,也會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比如:含有麻黃的中藥和中成藥在與降壓藥、強心藥聯合使用時很可能產生毒副作用。
1.3 炮制因素。
采用中醫藥治療疾病會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在藥物中選取其部分作用,并不是應用藥物的全部作用,這就需要利用炮制的方式將藥物的`部分原有性能進行取舍,突出部分作用,降低部分作用,才能滿足治療疾病的實際要求。比如:補腎時使用的何首烏,應該使用黑豆對其進行浸泡,不然便會產生潤滑大便的瀉藥作用。
1.4 劑量及服用時間因素。
由于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在進行水解以后會生成氫氰酸,因此,苦杏仁服用量過大會容易導致患者中毒死亡;胖大海可治療伴有口渴、咳嗽、咽痛的聲音嘶啞疾病,如果將其作為保健品長時間泡服,會使人產生大便溏瀉、脘腹痞悶、食欲不振等問題。
1.5 個體差異因素。
中藥產生毒副作用和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過敏情況等具有相關性,如果在治療時,忽視這一情況,將會難以達到治療效果,甚至還會延誤患者的病情。
1.6 中藥質量因素。
導致中藥質量不達標的因素主要包括誤種、誤售、認為造假等。例如:將商陸誤當做人參;炮山甲內人為摻入白礬等。
2 有效預防中藥產生毒副作用,減少健康危害的主要方法
2.1 加強對中醫藥工作人員的培養,改進監測不良反應相關體系。為控制中藥產生的毒副作用,需要中藥藥師具備高尚的職業操守,認真、嚴謹對待每一次治療工作,同時,中醫醫師應不斷加強學習,在保證專業知識過硬的基礎上,能夠深入研究中藥引發毒副作用的原因及預防措施,以避免配方不合理引發醫療事故。正視中藥產生不良反應的危害性,大力提升監測不良反應的安全用藥意識,是控制中藥產生較大毒副作用的重要保障。中醫醫生應該注意病人的過敏史情況、用藥反應等。加強與病人的雙向溝通,保證用藥有效、安全。
2.2 實行配伍考證,減少中藥毒副作用。中藥配伍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藥物療效以及減少毒副作用,實行配伍考證,減少中藥毒副作用。比如:瀉心湯中半夏、生姜、干姜同時使用,不僅可降低半夏毒性,同時也具有增強止嘔的作用。
2.3 規范炮制操作,減少中藥毒副作用。規范的炮制操作可減少藥物毒性,必要時需要由中藥醫師親自完成炮制操作,以充分了解中藥的藥性及品質,更好的為病人進行治療。另外,藥師、醫師需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以及中藥藥物的特性,幫助病人明確正確煎服中藥的方法。
2.4 實行劑量考證,減少中藥毒副作用。與西藥相比,中藥在劑量選取方面并不十分嚴格。一般情況下,藥典中規定的具體劑量,大多來自于臨床經驗,科學依據并不充分。比如:在藥典中明確規定了附子的使用劑量在3g~15g 范圍內。但是,實踐中也會有人在為陽虛陰寒病人治療時,對該種藥物的用量使用也會達到160g。由于中藥劑量會受到煎煮方法、服藥方法等多重影響,因此,只有綜合考慮實驗結果及臨床經驗,才能實現用藥劑量的合理和科學。
2.5 改進個體差異治療學分析。改進體質差異治療學分析,是指在采用中藥治療時,醫生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性決定使用何種藥物,并確定中藥藥物的實際使用劑量。每個患者的個人體質不同,同時,也會受到性別、年齡、體重、過敏情況等的影響,因此,做好個體差異治療學分析,采用“因地制宜”的治療方法十分關鍵。醫生在診治過程中,對于記載有毒的中藥藥物,應該注意從小劑量逐漸提升至有效劑量,并避免為達到明顯治療效果直接大劑量配藥。對于毒副作用不明顯的藥物,應該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異常,則需立即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
2.6 強化對中藥質量的全面監督和管理。相關單位應該做好對中藥種植、加工、運輸及使用等整個過程的監督和質量管控工作,在經嚴格的質量檢驗達標后,方可入藥。
3 結論
綜上所述,為充分發揮中藥的藥理作用,并減少毒副作用對人體的影響,積極探討中藥產出毒副作用的重要引發因素及有效預防措施意義深遠。隨著中藥藥理作用的不斷增加,臨床上對中藥產生毒副作用的認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使用中藥時,不僅需要醫生對癥下藥,還需要醫生對中藥的劑量、炮制方法、用藥時間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掌握,禁止忽視中藥的毒副作用,濫用中藥給患者“調養”身體,以期使中藥能更好地為人們提供健康服務。
【中藥毒副作用常見因素與預防論文】相關文章:
制約中藥出口營銷渠道的因素與對策論文11-08
體育教學常見運動損傷調查及預防論文10-17
《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說課稿09-29
秋季如何預防常見感冒04-26
冬季常見病預防02-17
《預防常見傳染病》課件03-30
常見網絡購物詐騙類型與預防03-31
商業欺詐因素管理的論文10-18
網絡安全的因素論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