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作業觀念煥發人性魅力的論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新課標下的作業,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是要有科學作業觀念,提升課程的人文性。轉變作業的設計和評價,將使學生的學習面向社會、深入生活,打開視野,從而更好地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讓學生從作業中靈動起來,煥發人性的魅力。
一科學作業,密切生活
“生活即教育”,語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密切聯系的,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也應該是生活的外延。把語文作業僅僅封閉在課本內,一切為了語文課本服務,切斷學生與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業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社會聯系起來。讓作業成為連接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讓作業生活化、社會化。
比如學了《海洋憂思錄》一課,可以讓學生觀察周圍的環境是否被污染,思考應該怎樣制止人們隨意污染環境的現象,怎樣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并寫一份觀察日記或合理化建議。爾后,再組織學生搞一次語文實踐活動,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際生活中,用生活中鮮明的例子來教育學生,不比機械的作業更有效嗎?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目光停留于家庭、學校中。針對這些情況,本人認為,可以有目的地精心安排語文作業內容,利用作業適時對學生進行教育。
如利用“母親節”、“父親節”讓學生分別和爸爸、媽媽密謀如何給父母帶來驚喜:可以獻上一首歌兒,可以做上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還可以寫一首小詩或送上一張賀卡;教師節,鼓勵學生自己制作祝福的卡片,或畫一幅畫,獻給敬愛的老師;重陽節,布置學生為家里的老人過節,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受到關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讓學生定時看電視、看時事新聞,然后談感受。我還結合汶川大地震開展“讓世界充滿愛”的專題活動,真正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身邊的人和事,關注他人、關注社會。和著生活的腳步,我不僅利用作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科學作業,開闊思維
過去,總是認為語文作業是鞏固課上所學知識,讓知識升華的單一過程。在布置作業時,不是讓學生寫詞語,就是讓學生背課文。結果造成學生對這單一枯燥的作業毫無興趣,只是機械地亂做一氣,怎么能升華呢?這就違背了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多元化教學的理念,失去了學生應用的意義。
因此,老師在布置作業時,除了寫一些必要的詞語,背一些該背的課文外,不妨騰出一點空間,進行一些思維訓練,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充分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讓作業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園地。
例如,在教學《蒙娜麗莎微笑揭秘》之前,布置學生預習時,讓學生思考:對于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否揭秘的兩種說法,你更傾向于哪一種?學生們各執己見,在課堂上展開了激烈討論,最后許多學生還是認為不揭秘的觀念最好;當然也有學生提出這種觀念不一定好。這個作業設計立足于課本,努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又如,教學冰心的《說幾句愛海的孩子氣的話》時,根據這篇課文的主旨要求,我布置了練筆作業,即寫一篇“說幾句愛××的孩子氣的話”,要求:既可以寫人,也可以寫物。希望學生們能弘揚自己的個性,自己愛什么就寫什么。結果,學生們各抒己見,都寫了自己內心所想,從不同的角度談到了自己的觀點。這個作業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發掘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個性。
另外,改寫課文、續編故事、表演劇本等都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又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很好的語文作業形式。
三科學作業,塑造個性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接受同樣的知識自然有快有慢。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學習的重要特點。我在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中,有意識地改變了過去命令式、強制式的方式,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既滿足優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顧學困生的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作業,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因此,我往往在一個大題目后面設計幾類作業,讓學生根據情況自主選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如教完《海鷗喬那坦》后,可以設計作業自選超市:
第一層:抄寫詞語。
第二層: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
第三層:喬那坦不服長老會的決議,假設他提出上訴,那么請你擔任他的辯護律師,為他辯護。
四科學作業,推動評價
新的課改理念告訴我們要有多元化的作業設計,那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激勵教育的作用。因此,在作業評價中我將對純知識結果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個體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注,“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是我對學生評價的指導思想。作業的評價功能將重在幫助學生發現與發展潛能,認識自我、展示自我,促進學生整體的發展。另外,在評價方式上,應提倡多元評價,淡化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注重語文作業對學生成長的教育發展功能。
1.分層評價,鼓勵為主
針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采取分層評價,根據學生完成的作業情況,便可以得到相應的肯定。例如:全做對的,得到一個a;書寫工整的,在a后面再加一個+;有進步的,寫一句評語加以鼓勵。這一個個a、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勵的話語,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喜歡做語文作業。
2.亮點評價,激勵當先
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尊重他們的學習成果。評價時我們把“區分性評價”轉變為“激勵性評價”,盡量捕捉學生作業中的亮點。如有學生字寫得好,即可得到a+;有的學生理解與眾不同,富有創意,也可得到a+,還可以得到一個“好”;有的學生作業質量高,令人賞心悅目,讓全班學生欣賞,并獎勵其日記本一個。
3.多向評價,共同參與
過去的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維處于“休克”狀態,不利于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我改變了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讓學生家長都積極參與到評價中來,讓學生們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樹立信心,敢想敢說,虛心聽取意見,互相取長補短,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從而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其實,一句簡單的發問、一次意外的發現、一束思維的火花,都可成為教師筆下的精靈。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具備科學的作業觀念,豐富作業內容,提高作業價值,變化作業方式。讓學生享受作業帶來的愉悅,讓學生的個性在作業中飛揚,讓作業成為引領學生成長的橋梁。
【科學作業觀念煥發人性魅力的論文】相關文章:
引入作業觀念的論文06-19
讓課堂煥發智慧的色彩論文04-22
從《詩經·國風》看古人性觀念08-27
以科學的魅力為題目的議論文06-13
幼兒園教學管理及人性化觀念分析論文10-29
發現科學的魅力01-06
2016高考作文預測:尊重生命 煥發魅力10-04
科學設計作業提高語文素養(教學論文)12-06
論文:人性,生態,功能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