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論文
【摘要】教研組文化是教師成長的“小環境”“小氣候”。良好的教研文化有利于教師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地理組依托江蘇省美育課程基地,以課題引領,開展教育反思和深度教研,根據每位教師學術素養和業務專長開發地理美育課程,進行項目研修,建構高中地理“審美課堂”的教學模式。學校地理教研組在探索研究與合作的過程中,推動教研組文化和教研共同體的建設,帶動全組成員共同進步,促進學科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
【關鍵詞】教研組文化;教研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高中地理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4-0047-03
教研組是學校管理的基層組織,既是教學常規的落實者,又是日常教學活動的統籌者,更是教學創新的“孵化器”。教研組要引導教師認同學校課程文化,準確理解學科本質,把握學科課程標準及變化,對學科課程進行改編、擴充、整合和拓展,使符合教的課程走向適合學的課程。建設以課程領導力為中心的教研組,能夠從內涵上引發學校教育教學的深層變革,形成長效的質量保障體系和獨有的教研風格。
近年來,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地理教研組積極完善和發展教研組文化,圍繞“傳承”“反思”“教改”等環節開展深度教研,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
一、創建“智慧工作”文化,激發教師專業發展動力
教研組文化是教師成長的“小環境”“小氣候”,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至關重要。特別是教研組渙散懶惰的教研氛圍極易影響教師,造成教研組成員普遍缺失積極性,而且不良文化具有極大的吞噬性,致使新任教師很快被其同化。簡言之,教研組文化是影響組中每個教師行為的“潛藏因素”。為此,南菁高中地理組在教研組文化建設方面瞄準三個“第一”來開展工作:
1.開發“第一動力”。
教師專業發展既需要內部動力,也需要外部推力,內部動力是教師發展的“第一動力”。思想家孟德斯鳩說過:“任何他人的意見或建議都無法代替自己內心強烈的呼喚。”調動教師的內動力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首要條件,理想、信念、興趣愛好、勇氣、信心、毅力、創新精神等都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原動力。為此,我們利用新課改和高考制度改革的契機,激發教師內驅力,使教研組每位成員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隨時有可能被重新“洗牌”。
我校地理教研組鼓勵教師參加各級部門舉行的各類教學比武和競賽活動,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素養。通過活動,讓每位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得到認可,并被廣泛有效地運用,讓每個成員看到自我發展的前景,迸發參與教學改革的動力和熱情,催生早日成名成家的職業需求,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
2.建構“第一專業”。
教師的課程視野決定了他的教學行為品質。豐厚的教育理論、扎實的學科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熟練的現代教學技能,促使每位教師從合格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為此,我們要求每一位教師既要立足地理學科專業,苦練基本功,提升自身的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又要廣泛閱讀,超越學科領域,形成大視野、大格局、大智慧,在更高的層次上建構和發展自己的“第一專業”,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
3.追求“第一品質”。
優秀教師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優秀品質,其中最重要的品質是不斷學習與不斷反思。教師通過學習與反思,不斷拓寬教育視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材,更要注重研究學生;不僅要關注知識積累,更要關注能力發展;不僅要考慮便于教的策略,更要考慮為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教的策略;不僅要聚焦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更要研究整體學科課程的核心概念、知識體系和育人價值。教學反思是教師發展的“第一品質”,且它能觸發其他品質的生成。
新課改以來,我校一直堅持營造“豁達開朗,敢于嘗試,相互學習,分工協作,全面指導,不斷反思”的教研氛圍。教研組成員之間民主平等,暢所欲言,敢創敢試。地理教研組形成合力,傳承優良傳統并不斷完善,每個人都是優良傳統的受益者和傳承者,并充分享受“愉悅交流、智慧工作、愜意生活”的快樂。
二、堅持教育反思,打造堅實的“教學共同體”
一個優秀的教研團隊不僅要有專業的教師,更需要教師群體組織的影響和推動。當前我們倡導建設學習型組織,建立學習型團隊,團隊成員在學習、交流、合作與競爭中,共同進步和成長,形成教師與學校整體和諧發展的共生機制。為此,我們立足于南菁文化和教研組文化,圍繞教學共同體的三要素——知識的領域、共同關注該領域的人、為有效獲得該領域知識的共同實踐,逐層深入地開展教育教學反思。
1.勤反思是教師專業提升的關鍵。
反思貴在及時。針對自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即時反思,具體包括課前反思、課后反思和階段性反思。教師應養成和同行隨時交流的習慣,分享課堂上的成功做法,討論教學中的困惑與不解。通過不斷地切磋和打磨,使自己準確地理解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提高自身課堂駕馭能力。
2.活動反思是加速發展的引擎。
近年來,我校主動搭建平臺開展學術沙龍和反思交流,邀請專家深入課堂開展調研,診斷每位成員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與學科專家、名師開展線上、線下互動,積極參與大型學術論壇,開闊眼界,及時了解學科前沿信息和教學新主張。此外,我校還承辦了江蘇省無錫市高中地理教學研討會、江陰市課程建設教學觀摩活動、“審美課堂”同課異構研究活動等,讓教師在教學展示和學術交流中錘煉能力。教師在活動中豐富了教育教學方法和地理專業技能,在反思中加深了對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創新能力。
3.課題研究是深層反思的升華。
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手段。教師在思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敦促教師去學習、思考,對教師專業成長起到引領、交流、合作、激勵等作用。我們地理教研組成員先后以核心成員身份參與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重點資助課題“南菁文化與南菁人物研究”(已結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基于傳統文化的普通高中美育課程整合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并承擔案例研究任務。持續的課題研究讓教師基本掌握了“課程—課堂—課題”三課聯動的研究模式和“問題—話題—課題”的反思方式,極大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多年的教育教學反思使我們緊抓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質量,讓教師自主開發不同層次和不同內容的教學資源。如建立與各年級教材或課堂同步的學案、教學案例、課件和題庫;利用學校地理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基地的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素材;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技術,結合“鄉愁”元素制作微視頻,構建“翻轉課堂”等潮流化、校本化、鄉土化和藝術化相結合的教學共同體。
三、開展深度教研,在探索與合作中共同進步
日本教育家佐藤學曾說:“課堂改變,學校就會變。”面對當今教育發展的新趨向,南菁高中地理教研組勇于創新,緊跟教學改革步伐,圍繞高中地理學科課程標準和教師核心素養,系統地規劃我校地理學科課程體系。我們把教學改革的重心放在“教什么”“怎么教”“怎樣學”三個層面。努力探索教與學兩者的契合點,讓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呈現出“高效率、高效益、高品質”的新樣態。
我校地理教研組教師以實踐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親近學生,走進課堂。以教催生研,以研提升教,在教學中不斷推陳出新。良好的教研氛圍使我校地理學科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都步入良性循環。教師新穎別致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各級教學比賽中都取得不俗的成績。
一系列的公開教學課讓教師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學經驗,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和把關教師。在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的同時,我們還十分注重教科研活動的總結和提煉。要求教師的每篇文章在理論性、科學性、創新性、實踐性、邏輯性、可讀性方面有所突破。我校教師先后在《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育》《江蘇教育》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5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或索引。
新課程的實施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對教研組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更加突出其在教師專業發展、學術探討方面的功能。今后,南菁高中地理教研組將繼續堅持以項目為引領,倡導“田野式”“草根化”的教研風格;繼續推進極課大數據分析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完成極課作業講義的編寫工作;推進《南菁高中地理美育課程》第2、3、4篇課程的開發實踐工作;推進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省級課題和無錫市教師專項課題研究工作;豐富和完善南菁高中審美課堂評價、地理學科美育元素和美感體驗等研究工作。
地理教研組為我校地理教學及地理學習活動服務,營造開放的地理教學環境,倡導“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念,為教師專業發展創設更為廣闊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貢和法.課改背景下教研組建設的文化思考[J].基礎教育,2008(7).
[2]葉先進.深度學習:生本暢態地理教學的價值追求[J].地理教育,2015(10).
【以教研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以校本教研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論文03-01
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論文05-20
創設教師發展環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論文04-02
幼兒園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論文05-22
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論文05-04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論文04-02
反饋評價促進專業發展教育論文03-31
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工作總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