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論文
隨著課改的深入,教師們的教學行為發生了質的變化。課堂教學中如何真正貫徹新的課程理念,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是英語教師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在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我認為有幾個基本理念是需要理清的,因為教育理念能反映教育的本質和時代的特征。下面就幾個教育理念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同學,尊重個人差異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過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在新課程體系下,教師決不能以自己的認知去支配學生的思維,而應尊重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教師絕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一個學生,而應認識每一種個性都有他的優勢和不足。承認并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是實施新課標的重要前提。當然,學生身上會存在些不足,如自制力差,不愿開口等,教師應從發展的角度去看待他們,幫助他們。
二、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自從人類社會步入21世紀,我們便被信息化的浪潮所席卷,每時每刻我們都能見到前所未有的食物,聽到前所未有的觀點。面對信息化的`社會,教育做出相應的變革,教育由原來的“授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新課標明確提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把學習英語當成一件自己樂于做的事情,一種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學習是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跟教師的教學生動和善于啟發有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的運用各種與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如音樂、游戲,競賽等手段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2.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說,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學習的內在潛力,也同時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使他們能可持續性發展,為他們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與家長一起幫助學生形成朗讀、背誦、質疑等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3.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拓展學生視野。如今學英語的條件越來越好,計算機、報刊、動畫片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接觸英語的機會。教師不僅自己要善于開發課程資源,還要善于培養學生開發課程資源。
4.培養學生跨問文化積極意識。一位語言學家曾說過:在與外國人的接觸當中,講本族語的人一般能容忍語音或語法錯誤,相反,對于講話規則的違反常被認為是沒有禮貌的?梢,如果違背了非本族國家的文化習俗,就會冒犯對方,甚至引起文化沖突,造成雙方感情上的不愉快。所以,教師在把握實用性、適度性和階段性的前提下,通過與學生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教師應滲透文化意識,并努力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
三、倡導任務型教學
新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任務型”教學所謀求的教學效果不單單是會幾個單詞,做幾道題,而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其內在語言學習機制,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傳統的英語教學非常注重語法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聽說能力的培養,所以很多學生會做題,但不會與人交流。而語言是用來交際的,“任務型”教學能培養學生交際能力,使學生的語言具有實際意義。“任務型”語言教學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目標明確。任何教學都必須為教學目的服務,“任務型”教學活動也不例外。進行“任務型”教學前,要讓學生明白任務的目的是什么,參與這個任務之后能學會做什么。成功的任務能使學生學會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流,并能在課堂中演練生活中真實交際時所要的語言技能。
2.與生活實踐相聯系。設計的任務要有趣味性,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能激發學生積極操作的興趣和熱情。
3.面向全體學生!叭蝿招汀苯虒W不能只為好學生而設計,而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讓每個學生都有運用所學語言的需要,讓每位學生都體會到交際成功的喜悅
4.教師的調控能力。“任務型”教學過程具有不可預期性,因此教師應能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有效調控語言學習中各種相對因素的平衡關系。例如,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關系,口頭與筆頭語言形式的關系,并能及時調整自己對任務的設計,目標的確定,過程的安排等。教師不僅要明確每一階段語言教學的具體目標,保證學生有必要的語言輸入,并給與學生適時的語言支持。
四、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把評價體系分為終結性和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形成性評價著眼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側重于形成性評價,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體系相比,形成評價有著明顯的特征。
1.學生是評價的主人。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了解自己的機會,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體系相比,形成性評價不是評價學生某各方面與別人相比誰優誰劣,而是為一名學生提供適合其自身發展的建議,增強每個學生學英語的信心。
2.評價的多元性。評價方式不同: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等。評價內容不同:“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等。
3.以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評價學生的重點放在學生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要從發展的眼光出發,而不是懲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評價中重激勵,重進步。形成性評價展示了學生在努力學習后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對自己努力方向有明確的認識。
教學理念的轉變是教學生命活力的不竭之源,隨著課改的深入,我想我會更好的把握新理念,并在新理念的指引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做到與新課程共同成長和發展。
【新課標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論文】相關文章:
幼教可持續性發展途徑論文02-2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論文02-17
貫徹新課標,促進課堂教學論文02-08
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的教育理論論文05-19
以科技創新促進醫院發展論文11-05
林業可持續性發展路徑研討論文05-14
體育游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論文05-21
強化數學閱讀促進學生發展的論文06-14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理論論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