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物質設計發展的論文
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引發了非物質化的浪潮,非物質設計就是憑借數字化技術基礎之上的基于服務的設計。探討在信息化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孕育而出的非物質設計觀的形成原因和設計特點,及其對中國現當代設計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非物質設計;設計特點;中國特色的設計オお
1非物質設計興起的背景
1。1科技的因素
當18世紀的蒸汽機在英國問世,沒有人想到這項發明會帶來一場歷史性變革,引發工業革命。今天科學家與社會學家們認為計算機與電信技術在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引起的這場新的技術革命將比工業革命對人類的影響更加深刻。由計算機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全球網絡成為有史以來所建造的最大的機器。在今后的幾年中,它可能還要擴大許多倍,甚至更加強大。機器在過去接管了大部分重體力勞動,而計算機卻越來越多地取代人們思維的任務。非物質設計成為一種與新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設計方式。
1。2經濟條件和文化因素
科技為非物質設計提供技術支持,而信息社會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它奠定厚實的物質基礎。概括起來,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工業設計都是在市場經濟競爭、消費主義和對物質利益的肯定這幾個社會經濟條件主導之下發展的。對物質利益和消費主義的追逐無疑是工業化社會設計的經濟推動力。在工業社會中,設計是以滿足人類“物質欲望”和“消費主義”為核心,當這種物的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人類則要求設計能滿足生活中的更多要求,于是突出地強調物品的精神追求,設計的個性化與情感化。另一方面隨著人類保護資源、愛護環境意識的提高,消費觀念也從物的層面轉為服務層面,從“物為我用”轉為“物盡其用”,從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
1。3生態要求
由生態危機造成的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因素客觀上需要設計作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改變。兩百多年來,過度生產和消費的工業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導致了包括能源、資源、環境等的惡化及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的產生,使人們不得不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從20世紀60年代起,不斷出現了一些如環境保護、有計劃發展、回歸自然、簡單生活等思潮,在設計界也出現了“反設計”、“綠色設計”等設計思想,旨在抑制人類過度的物質性設計、生產及消費行為,以便與環境和諧相處,從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可持續發展戰略也許就是21世紀設計師追求的終極意義的職業道德。
2非物質設計的特點
2。1非物質與非物質設計
“非物質”的提法,主要來自于西方當代歷史學家湯因比的啟示,他認為人類將無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質轉化成具有功能和樣式的工具,而這種功能和樣式是非物質的:正是通過物質,才創造出這些非物質的東西。“物質”前加一個“非”字并不表示“非物質”是“物質”的簡單反義。物質性的表達是社會工業化的產物,工業化建立起來的社會是一個“基于物質產品生產和制造的社會”,以物質的“數”和“量”為社會進步的標志。而信息社會是一個“基于提供服務和非物質產品的社會”,產品的“藝術性”和“精神性”附著在產品的物質性之上。它結合先進的技術成果,使設計藝術化、多元化、科學化。“非物質”這個概念表述了設計發展的新趨勢:從有形到無形、實物向虛擬、物到非物的轉變,追求產品的個性化與超功能,力圖以更少的資源消耗和物質產出,達到發展的目的。
憑借電腦所提供的新空間,虛擬化、數字化成為一種設計媒介或手段,在這種新的設計方式之下,設計在定義、范圍、形式、目的等等方面產生一系列變化。那么非物質設計就是憑借數字化技術基礎之上的基于服務的設計。它是相對于物質設計而言的,并且揭示了物質設計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質性,如產品的功能和樣式本身是非物質的;產品構思和設想是非物質的;語言思想也是非物質的。物質設計中有非物質設計的成分,而非物質設計又必定借助物質才能得以實現,兩者互為聯系和基礎,如老子所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兩者之間缺一不可。
2。2非物質設計的特點
非物質設計依賴的是以數字化方式構成的通過網絡、電腦而存在的空間。在這種空間中,藝術設計以數字化的虛擬為中介創造和構思藝術形象,設計作品。形式已經變成看不見摸不著的非物質,最終的產品也不是擺放在我們面前的物品,而是轉化成為一種純粹的功能或者超功能。比如我們直接享受了電子信件帶來的信息交流的便利,而看不到信息傳遞功能的服務形式。設計從物的設計向非物的設計轉變,帶來整個數字藝術設計過程的無紙化。它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通過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來實現信息、工具、人員的集成,從而有效地實現了設計過程中對對象的全面分析和判斷,運用創造性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非物質設計體現了科學與藝術結合的重要意義,設計從靜態的、理性的、單一的、物質的創造向動態的、感性的、復合的、非物質的創造進行轉變,正是設計內容藝術化的表現。設計的目的歸根結底是服務于人,非物質設計對設計的服務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化、個性化設計,多功能、超功能設計,小巧、輕便、無污染的設計成為人們追求的新目標,并試圖將這些功能融為一體。更加凸顯了以人為本的內涵,注重與消費者的交流與溝通,重視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非物質社會的設計是追求功能、科技、情感、效用多位一體的產物,是一種以服務為核心的消費方式,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3非物質設計與中國特色的設計之路3。1非物質設計在中國發展的可行性
非物質設計的設計理念不僅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相合,而且符合中國的現實狀況。這可從以下思想基礎、發展需要、制度支持三個方面來分析:
中國自古有“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在我國古代的工藝產品中都有鮮明的體現。在技術發達、人類過度干涉自然的今天,這一觀念更顯其積極的意義。近年來設計界提出的綠色設計以及人類造物適度性的主張,無不是這一哲學思想在現代設計中的體現;同時在中國人的行為文化中,自古就有注重個性修養、擺脫物欲以及勤勞節約、講究實效等優良的文化傳統,這與“非物質設計”所倡導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態度有極其相似之處,從而為在我國的設計及消費生活中推廣這一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思想道德基礎。
其次,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相對而言又是一個資源小國,人均資源占有量低。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環境破壞、資源消耗嚴重。在我們探索在現有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下,降低消耗、又保證發展的模式時,非物質設計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新的思路。非物質設計理論強調的是資源共享,提供的是服務而不是單個產品本身,它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密不可分的,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它對人類自身的發展,以及后世子孫的生活延續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政府于1994年批準實施《21世紀議程》,將可持續發展放在突出的戰略地位,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政策制定、立法實施方面傾斜支持,并運用經濟杠桿、市場機制、行政手段輔助調節。可持續發展戰略將推動設計的非物質化。
3。2非物質設計有利于中國特色設計文化的形成
當生產重心從“物”的'層面轉向“非物”層面的時候,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更加重視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物質層面我們沒有優勢可言,但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有著無數勤勞、智慧的人民,在非物質設計的空間、感覺、思想和哲學等的諸多層面,我國有著天然的優勢。
另一方面,在當今中國的設計市場,西方的物質文明還占有統治地位,無疑壓制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生活中物質層面的發揮。例如,在室內設計中,西方現代設計風格幾乎完全排斥了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包括傳統家具的設計、布置和使用方式。非物質設計的發展將使這些在現代家庭中占有如圖騰般地位的物品逐漸歸于無形,如電視機、音響等只在使用中出現,平時將隱蔽起來,這就為客廳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回歸傳統的設計,而這一設計變革必將引起一系列包括家具、服裝甚至家電產品在內的“中國風”設計的出現,由此帶來中國傳統設計文化的復興,進而有助于中國特色設計文化的形成。
非物質設計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以這一觀點看待非物質設計,將使我們在未來的現代化建設中做到既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又減少物質消費、降低對資源能源的壓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這一過程必將在思想和物質上全面推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最終將在更高的層次上促進非物質設計的發展。
4結語
非物質設計不是絕對“非物的”設計,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質基礎上的非物質化進程。非物質設計是對物質設計的一種超越,當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這種超越提供了條件和途徑。非物質設計的發展理念反映了設計價值和社會存在進入到非物質的生態需求。
不管信息技術如何發展,其進步本身并不是目的,僅是人類創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終極目的在于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非物質設計的發展將使信息技術轉化為更貼近人類心靈的產品,創造一個更舒適也有利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空間。作為一種先進的設計方向,對于引導合理的生活及生產方式有積極的意義。從非物質設計具有前瞻性的理論中,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在于根據現實需要和在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尋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美]馬克第亞尼編著,滕守堯譯。非物質社會—后工業世界的設計、文化與技術[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張進平。非物質設計芻議[J]。裝飾,2005。
[3]@葛洲波。非物質平面設計研究[J]。天津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2。
[4]@余曉寶。非物質社會中數字藝術設計的新趨勢[J]。裝飾,2006。
[5]@汪俊,楊維平,肖旺群。當今設計美學在非物質時代的發展趨勢[J]。中國西部科技,2005。
【我國非物質設計發展的論文】相關文章:
繼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文10-03
鄉村旅游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文09-29
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04-04
非物質激勵方案12-12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論文10-01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研究論文10-06
我國社區銀行的發展路徑論文05-02
發展我國職業教育的論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