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轉型發展與新農村建設論文
1.適應鄉村轉型發展的新農村建設理念
(1)確立“強村富民”的理念,對于受中心城市輻射影響強的城市郊區農村,需在城市化進程中定位和引領鄉村轉型,強化城鄉經濟融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2)新農村建設要吸取“冒進式”城鎮化發展帶來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的教訓,確立土地節約與集約利用的理念,以土地整理與統籌城鄉用地為重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農村社區。
(3)新農村建設應確立城鄉整體規劃和平等發展理念,把農村發展同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獨特鄉村文化的開發和保護相結合,重視建設多功能高效現代農業園區,壯大農村特色經濟和生態文化產業。
2.適應鄉村轉型發展的新農村建設模式
2.1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區域主導模式
首先,按照城鎮化進程及效應,突出新農村建設的區域性,如近郊區、遠郊及城鎮周邊區、傳統農區和山區農村等;其次,凸現農村生產發展的主導性,如都市型農村經濟、生態循環經濟、現代農業基地、企業群體集聚等;再次,明確農村發展的制約性,如水土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污染、科教文化落后等條件。
2.2完善新農村建設的操作主體模式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政府的作用是理念倡導、規劃引導與示范引路。農民是建設的主體,但須有積極性和組織性。提高農民勤勞、自立與合作的精神倫理也十分重要。因此,在促進農業勞動力非農轉移進程中,要充分體現農民自主擇業和創業的主體性,優先扶助農村創業性職業農民及其專業協作組織。
2.3推廣新農村建設的典型實踐模式
新農村建設首要標準是生產發展。對區位與資源條件相似的農村,要實現農業資源由農戶分散式利用轉向股份合作制和產業化經營,促使“生計農業”向“市場農業”轉型發展;對專業市場活躍的農村,需拓展與其他經濟的聯系,推進農村特色產業的規模化與社會化;對經濟先發地區的農村,推行區域優化開發和城村“一元化”建設,推進農村工業化與城鎮化。
3.適應鄉村轉型發展的新農村建設策略
3.1遵循城市化和農村發展階段性與地區差異性,是新農村建設規劃與決策的科學基礎
統籌城鄉發展,關鍵是要解決區域密集型的中心城區和分散化的'農村城鎮兩極失衡的問題,發展壯大城鎮化體系的中間層面。為此,應扎實推進以新城和中心城鎮為核心、以新農村與新社區建設為支撐的農村城鎮化建設策略。
3.2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與提升農村生產力相結合,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
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特點,新農村建設要創新促進城鄉要素流動、產業聯動、經濟互動的長效機制,推進“三整合一提升”的戰略,即空間整合,逐步推行遷村并點;組織整合,建設中心村和農村社區;產業整合,發展現代農業與股份制企業,著力提升農村生產力及其創新發展能力。
3.3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文明化,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現實要求
農村產業與就業轉型是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深化市場取向的農村綜合改革,著眼特色、優質與高效性,把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和增強農村競爭力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目標。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種養傳統及農民主體能動性,加速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
作者:張曉露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
【鄉村轉型發展與新農村建設論文】相關文章:
新農村建設對體育文化發展影響的論文10-03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休閑農業發展論文02-08
鄉村旅游發展論文03-18
林業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使命論文02-05
林業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論文02-05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新農村建設論文05-03
建設新農村的發展演講稿12-04
新農村建設發展橫幅標語12-01
地方師范院校轉型與發展論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