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發展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中國城鎮化轉型過程中,有必要對國外城鎮化模式及成功經驗進行比較研究,為我國城鎮化道路選擇提供經驗借鑒。文章以美國、歐盟為例提出了國外城鎮化發展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并對中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城鎮化;發展模式
一、引言
工業革命以來,城鎮化就成為人類社會的必經之路。進入21世紀后,中國龐大的農村人口涌人大城市,城鎮化呈加速之勢。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已超過500/0。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極大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大城市膨脹、人口擁擠、道路擁塞、污染嚴重、犯罪活動猖獗、房地產價格攀升、耕地大量消失等。這些問題困擾著城市發展,降低了城鎮化質量。中國城鎮化模式面臨轉型,城鎮化由聚集走向分散在所難免,城鄉協調及一體化也勢在必行。
二、國外城鎮化發展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們選擇美國、歐盟進行比較,以提高我國的城鎮化質量,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城鎮化道路。二戰后,美國城市化進入了成熟階段,城市化由聚集走向分散,城市化重心轉移到大城市外圍,制造業、服務業及人口也向外圍地區轉移,最終形成多中心的分散型的大都市,并將小城鎮及廣大農村地區納入城市化的影響之下。歐盟是人口多、資源短缺的國家,國家支持大城市中心繁榮。歐盟大城市核心地區雖已停止了增長,但其中心地位得以維持。歐盟國家十分注意中小城市及農村的協調發展,城鄉差距不明顯。
三、國外城鎮化發展模式影響因素分析
1、自然資源稟賦
美國土地十分遼闊,人口只有3億多,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人均耕地0.7公頃,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2.9倍。美國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為美國城市擴張與發展提供了空間基礎和物質基礎。
歐盟屬于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土地面積狹窄,人口約5.02億,礦產資源也十分匱乏,尤其經過工業化之后的長期開采,原有的資源消耗量很大,主要工業原料嚴重依賴進口,因此在城市化模式選擇上政府十分謹慎。
2、經濟因素
從19世紀T、IV化起,美國經濟迅速崛起,發展為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二戰后,美國經濟經歷了長期的高漲,居民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社會趨于富裕,居民對居住環境和居住空間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經濟制度上美國實行的是高度發達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政府在確保公共物品供給的條件下給予,企業寬松的經營環境,對企業與居民自由選址產生重要影響。19ttt9dT業化時期,西歐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最先啟動了城市化。18世紀后期,工業革命率先在英國展開,隨后傳播到整個歐洲大陸,有力推動了歐洲工業化進程及經濟的發展。19世紀下半葉,歐洲工業化國家的城市化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1861年,英國城 市化水平達到61.3%,同時期的美國只有19.8%,進入20世紀后,受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歐洲經濟發展緩慢,失去了世界經濟火車頭的角色。歐盟國家的富裕程度不如美國,20世紀70年代,西歐工人的恩格爾系數高出美國7個百分點。歐盟國家采取了社會市場經濟或福利市場經濟制度,政府在鼓勵和發展自由競爭的前提下,通過立法和經濟政策等干預實現大眾福利最大化,從而不可避免地對城市化發展進行約束,郊區在歐盟國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政府政策
在20世紀20年代后美國大城市普遍實施大城市土地使用分區制政策,將大城市部分功能分散到城市邊緣及其郊區。美國各級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導致城市土地使用的分散格局,在分散過程中出現郊區的蔓延及“跳蛙式”的發展。
歐盟國家十分重視緊縮型城市的研究,并將其研究成果應用于政府決策中。地方政府認真貫徹嚴格控制土地的政策,并實施一定的獎懲措施。政府的土地保護政策對新發展所需土地進行了嚴格限制,將土地使用限制在已定居地區內作為“內部填充”。即使在鄉村地區,歐盟匡l家也要求住宅集中,不允許美國類似的獨戶住宅分散在廣闊的田野上。歐盟國家十分注重城市的規劃,有兩方面的目的:一是注意傳統文化與建筑的保護,以此保護重要的旅游資源;二是土地資源的保護與節約。
四、國外城鎮化發展模式對中國的啟示
1、注重城市化質量與速度協調發展
歐洲如果不是追求城市現代化的建設速度,歐洲在樓宇建筑的內部采光、取暖和能源消費問題上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現在,歐盟不斷制定新的標準,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節約能源,實現“綠色”建筑的目標,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
2、注重頂層設計,強化規劃指導
德國在20世紀60至70年代,先后頒布了《地區發展中心建設大綱》、《區域規劃指導原則》等中長期規劃性文件,有力地促進了德國城鎮化的健康有序發展。
3、注重法制建設,強化制度保障
為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城市病”,促進城市公共衛生、住房建設、治安管理和貧民救濟,早在19世紀80年代,英國就制定了《公共衛生法》,此后又頒布了《貧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等一系列法律,為城鎮化進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4、注重循序漸進,強化產業支撐
城鎮化一般以就業門檻低、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先導,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落戶,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轉移人員的技能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之后,及時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壯大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促進城鎮化和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深度融合。
5、注重基礎建設,強化綜合交通
美國在19世紀40年代就形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運河網,19世紀末期建設了貫通東西、深入西部腹地的鐵路大動脈。美國境內數以萬計的大小城鎮通過四通八達的鐵路網互聯互通,各類生產要素流動更加便捷,有力地促進了城鎮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沿線地區的城鎮化。
六、結論
中國城鎮化應借鑒其他大國寶貴的經驗,在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應根據我國國情避免在城鎮化進程中付出沉重代價,從而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中國各區域大城市攤大餅似的蔓延與膨脹已帶來嚴重的問題,各區域剽xx砬城鎮化演進的規律,將城鎮化由大城市中心向其郊區、 次級城市及農村腹地的小城鎮推進,確保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和平.經濟發展中的大國城鎮化模式比較研究EMl.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課題組,“十二五”中國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報告ERl.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城鎮化發展模式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新疆城鎮化發展現狀研究論文07-06
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論文02-10
現代通信技術發展模式研究論文02-09
農墾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研究論文02-08
農村城鎮化的研究論文04-16
財政學專業轉型發展模式研究論文02-11
對我國未來城鎮化發展的思考論文05-04
我國新型農業產業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論文02-08
存取模式下圖書館發展對策研究論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