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差錯資源的合理利用論文
小學高段學生普遍存在好動、對新學內容充滿期望,但又容易出錯。如果能利用好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的差錯,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使之得到有效轉化,對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效率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對此置之不理或極力掩飾,那就會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如果應勢利導、處理得當,充分利用好體育教學中的差錯,則可使整個教學充滿生命力,使教學過程富有樂趣和創造性。
一、“差錯”教育資源的產生
本文所指的學生的“差錯”,主要是小學高段課堂上普遍存在的“錯誤”和“越軌”。學生差錯資源一般是指在課內外表現出的、可被教師利用的、有利于教學的差錯。
1.錯誤生成教育資源。在小學高段的體育課堂上,由于上課過程中有部分排在后面的學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對教師所講的技術動作和安全要求往往只聽到只言片語,造成動作要領及要求理解產生偏差及對安全意識的淡薄。如在五年級實心球教學中,教師首先強調安全,指定一名學生撿球,沒輪到的同學全部站在擲球同學的后面,當輪到排在后面的同學擲球的時候,由于教師講解技術動作時聽得不仔細導致技術動作變形,球往側面吃出剛好砸在一名站在旁邊的學生。課堂上突然引起一陣尖叫聲,所幸實心球是軟的,被砸到的學生沒什么大礙。這時,我馬上意識到這點錯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接下來我著重講了體育課堂的.安全教育,并列舉了體育課堂的安全事故,如果這次不是實心球而是鉛球之類的,是多么嚴重的后果啊!二是講了由于剛開始后面幾個同學沒有認真聽我講的技術動作,造成技術動作變形,才有了這次險情。這名同學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跟他一起談天的學生在后面的練習過程中也能夠認真的練習了,教學效率提高了很多。在以后的課堂中再也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
2.“越軌”生成教育資源。在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越軌”行為,教師通常都會提出批評,以保證課的順利進行。實際上學生的“越軌”是一種個性的表現和創新意識的反映,是一種很好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允許學生“越軌”,并開發好這種課程資源。如在一堂障礙接力跑游戲課的過程中,一般學生都是身體各部位依次鉆過,可有一個學生卻像雜耍一樣直接“吃”了過去。這個學生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太調皮了,萬一受傷了怎么辦,但他卻若無其事地繼續游戲。我本想暫停游戲,批評這一錯誤而危險的動作,但轉念一想,這種情況我可以把它轉化一下。于是我并沒有批評他,反而肯定他的創新精神,并鼓勵其他同學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也試一試其他方法。結果,課堂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顯然放掉了“枷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了創造性,使學習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越軌”行為不一定都要否定掉,而要看我們教師怎么去把它利用好。
二、“差錯”教育資源的分類利用
小學高段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差錯”資源一般分為兩類:預設生成性差錯資源和非預設生成性差錯資源。預設生成性差錯資源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發生差錯的預計,是對教學過程的預先判斷。非預設生成性差錯資源是在課堂和師生互動中,教師預想的差錯之外而又有意義或典型的差錯,從而生成的課堂的教學資源。下面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分別談談對這兩類差錯資源的有效利用。
1.預設生成性錯誤的利用。教師以逆向思維的角度切入教學,如在田徑隊訓練時,我先跟學生說,推鉛球的整個順序是蹬、轉、挺、推、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在練習過程中,“轉骸”是學生最容易理解錯誤的地方,學生往往把“轉骸”做成轉胸。所以我在訓練時,沒有刻意強調“轉骸”,而是讓學生自己體驗。練習幾次之后,有個力量比較大的學生問我:“老師,我的力量大,為什么總是比不過力氣比我小的同學呢?”這時,我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學生的推鉛球動作協調性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就跟學生說:“推鉛球時要做到正確的‘轉骸’使全身力量銜接一起。”之后我又跟學生好好地講解了一番,要求他們比較兩個動作的不同之處,體會“轉骸”的動作。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技術動作和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在這個案列中,我故意不強調“轉骸”,而是讓學生自己體會。在練習中讓學生思考、比較、有目的性的糾正錯誤,通過長時間的觀察,這樣有目的性的給學生預設一些錯誤比正面、直接地講解效果好很多。
2.非預設生成性錯誤資源的利用。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錯誤具有不可預見性,如在籃球行進間運球教學中,由于某位學生協調性很差,平時也比較內向,有些調皮的學生愛取笑他。輪到他運球的時候,是兩手同時運球,而且動作很奇怪,同學們頓時哄堂大笑。這時,這名學生的處境可想而知,悶聲不響的排到隊伍后面并且漲紅了臉。這時,我馬上把學生召集過來,首先強調并不是這一位學生犯了這樣的錯誤,有很多同學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沒什么好笑的,而且在籃球真正實戰中運球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手段,只要練熟了,都能做得很漂亮。這時,我臨時改變了游戲的內容“左手幫右手”,由雙手運球開始,慢慢的轉變為單手運球,同時另外一只手要時刻保護球。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利用學生的差錯因勢利導,把學生的差錯引起的尷尬巧妙地化解,從而引出新的教學資源,這樣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課堂上的差錯,我們必須用“放大鏡”來觀察他,不能過于簡單化,而應該通過師生集體查錯、思錯、糾錯活動獲得許多新的啟迪。這不但需要我們有沉著冷靜的心理和從容應變的機智,更需要我們牢固樹立“錯誤資源”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