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學論文
摘要:小學科學,是一門以科學探究為主要方式、以實驗觀察為重要內容、以培養小學生全面素質為宗旨的綜合性學科。如何選擇寓教于樂的教學內容、合理可行的教學方式、安全高效的教學平臺,是每個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應當慎重考慮的事情。在互聯網急速發展的現代,合理利用日益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可以擺脫空間對資訊資源的制約,打破教科書單調乏味的束縛,更好地幫助教師設計教學課程,最終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規劃;互聯網技術
眾所周知,小學科學是一門與傳統課堂書本教學不同,更加注重實踐與實驗的科目,學生往往通過動手做實驗、親身體驗探究知識的過程,從而掌握該門學科。新課程改革也加強了對這一點的重視,在課堂過程中及課后活動中增加了大量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這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但是,伴隨著各方面對實踐性科學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能否與時俱進,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揚長避短,使其促進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是每個小學科學教師要面對的挑戰。下面,筆者將就不同教學階段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做一些研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課上:網絡技術資源與多媒體交互配合
無論多么注重實驗的課程也離不開書本知識的講授。而小學科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僅靠文字表述,小學生受限于年齡小,其知識儲備、理解能力、社會經驗、洞察力都不足以很好地理解課本內容,很難按時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更不用說進行拓展性、研討性學習研究。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用文字和更加生動直觀的圖像影音材料進行教學。而互聯網技術便能很好地滿足這一需求。網絡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能起到很好的寓教于樂、加深理解的效果。例如“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等一系列涉及科學歷史發展變遷的課程,“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等涉及復雜結構性問題的課程,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關視頻、圖像、3D動畫模型等,將其展現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擺脫枯燥的紙面文字,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全面調動課堂氣氛,也有助于塑造更加積極主動的班風、學風。互聯網與多媒體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用多元化、多維化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大限度上打破時空限制,直觀高效,能夠很好地滿足各種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實踐熱情,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更順應教育發展的要求,從根本上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課下:網絡交流平臺增加溝通機會
舊式小學科學教學的全部過程幾乎在課堂上才得以進行,學生一周往往只有兩到三次課的機會才能得以與教師進行交流,課下除了完成作業與看書便無法獲取新知識,這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亦打擊了學生的求學好問精神。而利用網絡技術,尤其是近年來興起的社交網絡軟件,完成作業布置、拓展知識閱讀、臨時通知、共同研討等環節,可以大大節省課堂時間,同時也拉近了師生距離,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網絡上有海量的科學知識文獻可供閱讀,教師在經過篩選后,可將有價值的文章推薦給學生;條件成熟后,甚至可以邀請科學界的名家進行網絡直播講座,更進一步開拓學生的眼界,激發其對科學的熱情。上述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僅能應用于科學教學,也可推廣到各個方面的教學工作中。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與教師之間往往是“一人對一班”的單向狀態。無論是在課堂授業、作業考試、家校互動、社會實踐中,真正面對面交流的往往只有學生與其任課教師,這種單向的交流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學活動效率,也不利于學生的社會性素質成長。利用網絡技術,構建師生互動平臺、家校交流平臺、教學研討平臺,可以大大增強教學的時效性、多樣性,解決舊式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三、課外:網絡信息共享確保合理規劃
小學科學作為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科目,許多知識單靠課上學習、課下習作,也是無法很好地融會貫通的。因此,教師必須積極組織課外社會實踐性質的活動,帶領學生接觸社會、親近大自然,在團體活動中全方面發展綜合素質。但是,課外、校外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成本與實踐,也存在安全性、時效性、可行性等一系列的問題。利用網絡技術,查詢所需的信息,積極與外校老師交流,與天文館、博物館等相關人員溝通,傾聽各方面的聲音,全方位地收集信息,慎重規劃課外、校外實踐活動。這樣做既節約了時間,又集思廣益,增加了課外活動的可行性。再一點,可以通過近年興起的網絡支付的方式組織課外活動,比如,用團購的形式購買天文館的門票、車票等,在得到網絡信用保障的同時,又可以節約出行成本。除了這種大規模的課外實踐活動,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布置一些小型的社會實踐性作業,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學習了“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這一課后,讓學生利用網絡搜集的資料,制作幻燈片、宣傳海報,開展社區活動,或是寫論文、倡議書,向有關部門投稿。親手將知識變為有益于社會的行動,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重要的一課。綜上所述,網絡不僅僅是獲取、加工信息、交換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是幫助學生創造機會、展示學習成果、了解社會與世界的窗口。互聯網技術使得小學科學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最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接觸吸收知識的途徑,同時也在信息共享中,使教師獲得自我成長,有利于構建良性循環的師生課堂互動模式。互聯網技術進科學課堂,并進一步地發展為組織化、有序化、模塊化的互聯網教學通用體系,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參考文獻:
[1]劉學梅.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需要注意的若干問題[J].北極光,2015(11).
[2]胡青云.互聯網對小學數學教育影響研究[J].才智,2016(7):165.
【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論文01-27
小學科學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論文01-26
初中科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成因及有效利用方法建設論文01-30
資源科學小學教學論文04-05
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數學教學反思07-13
E學習環境下小學科學有效教學的研究的論文01-31
培養學生有效利用資源習慣的論文11-20
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及其保護論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