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管理專業普通心理學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1-07-03 16:41:24 論文 我要投稿

幼兒園管理專業普通心理學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普通心理學》的教學現狀,并結合幼兒園管理專業特性,提出幼兒園管理專業的《普通心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應從分析目標與對象、選擇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內容入手,同時在建立課程資源意識、應用延展性意識、問題反思意識、職業意識、知識整體性意識的基礎上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同時不斷豐富和多樣化課程考核和評價手段,在動態交互作用中進行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效率和學生興趣。

幼兒園管理專業普通心理學教學研究論文

  關鍵詞:普通心理學;教學方法;幼兒園管理

  幼兒園管理專業是陜西學前師范學院2014年的新設專業,在國內也屬于新興專業,《普通心理學》是幼兒園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為學生提供了心理學的基礎知識。本人在授課中發現,許多學生起初對心理學有粗淺、非理性的興趣,對心理現象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習愿望比較強烈,然而接觸一段時間后,興趣大大減弱。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學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經驗形成的對心理學的錯誤或不切實際的認知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全面系統傳授,而忽視將理論與學生的專業、生活實際相結合,這種片面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認為心理學充滿枯燥理論,遠離生活實際,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學習興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心理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密切聯系幼兒園管理專業特色,培養他們建立科學的心理觀和理性的心理學興趣,了解心理學研究以及如何開展研究,同時探索適應學生年齡和需求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成為當前《普通心理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就目前幼兒園管理專業《普通心理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分析目標與對象:教學方法研究的邏輯起點

  1、明確教學目

  普通心理學是繼教育學、管理學之后,幼兒園管理專業學生接觸的有關心理學方向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既要闡明心理學的學科基礎概念和基本理論,概述各分支學科的特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要為后續課程,如學前兒童發展科學、學前教育心理學、教育與心理測量等課程奠定基礎。

  2、把握教學對象

  由于普通心理學的授課安排是在大一,這階段的學生普遍還保留有中學學習的習慣和思維意識,被動、死板,缺乏自主學習與研究意識。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倡導問題意識,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和理論聯系實際性,向學生展示學科全景,培養建立學生學科思維,弘揚科學精神作為輔助教學的一個側重點。

  二、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研究的基本場域

  1、進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選用上,國內使用較為普遍的是北師大(彭聃齡)版的《普通心理學》教材,或是學前教育基礎課用書科教(李傳銀)版的《普通心理學》教材,這兩本書的共有特點是都比較強調心理學的“一般”和“基本”理論、基本實驗和基本原理。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論多、內容抽象、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興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慮幼兒園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及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教材改革,對部分心理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意識的調整與刪減。教材改革主要考慮三點:一是普通心理學與幼兒園管理專業方向的結合;二是普通心理學與其他專業課程(如學前兒童發展科學)的協調;三是普通心理學與學前教育學科前沿的結合。比如,在注意、記憶、思維、語言等章適當增加學前兒童發展特點的討論;在工作動機和組織行為章節,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設計

  根據幼兒園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重新編制《普通心理學》課程教學大綱。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課程簡介,主要包括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的基本內容、先修課程及后續課程;第二部分為課程教學總體安排,包括學時及學時分配、推薦教材及要求、開設本課程需要的教學環境、設備條件及學生基礎條件的說明、考核方式及內容;第三部分為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包括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練習、實踐教學及相關必要說明。在以往的授課經驗中,教學大綱僅僅限于授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使用,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但在此次教學改革過程中,在學期一開始就以電子講義的形式將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課程基本內容及教學安排、學習重難點及教學要求等向學生進行詳細說明,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使學生明確課程需達到的水平。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其一可以使學生很直觀的了解到課程的內容,方便其進行學習規劃,建立自主學習意識;其二當課程學習結束時,進行學習自我考核和評價有了依據;其三學生還可以根據推薦書籍和文獻閱讀,擴展知識范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培養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法研究的意識導向

  教學活動的組織從強調學科內容的完整性逐漸轉向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關注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學活動的組織需要在以下五種意識的主導下展開:

  1、課程資源意識

  根據精選后的教學基本內容,搜集大量的視頻與圖畫資料,豐富課程資源,并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刺激學生的感性認識,逐步引導總結出理論知識點。如對感知覺的規律、視錯覺現象等內容采用圖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觀的讓學生得出相關結論,提高教學效果。

  2、知識的應用延展性意識

  多角度加強心理學的應用性與趣味性,便于學生更直觀、感性的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利用案例和故事來解釋心理學的原理和理論,當教師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其對特定教學內容的獨特理解和真情實感時,學生往往會產生難以忘懷的感受。[2]同時,在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或前沿問題,比如近兩年比較火的節目《最強大腦》中個案,來討論說明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更能夠讓學生產生共鳴。

  3、問題反思意識

  設置問題導入,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如通過“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現的不一樣?”的提問引出人格問題的討論,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加強學生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運用。

  4、職業意識

  在授課中加入職業意識培養,通過創設職業情景,進行互動式教學,比如針對情緒這一章,可以通過設計“如何緩解應對新入園學前兒童分離焦慮情緒”,讓學生組建項目研討小組開展分析討論,學生既了解到未來將要進入的職場問題,同時激活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趣味性和實用性。

  5、知識的整體性意識

  及時總結教學內容,建構合理的知識體系。教師通過課前提問、課后布置練習來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在每章課程內容結束之后,首先由學生對本章知識點歸納梳理,并以框架圖表的形式繪制出來,再由教師點評總結。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建構起完整的知識系統,使他們明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為期末復習做好鋪墊。

  四、教學評價:教學方法的檢驗

  科學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又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課程考核應兼顧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和課堂主動性的培養,將考勤、課堂表現、小組討論項目參與度、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結合起來,再根據期末考試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考勤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占20%,小組討論項目參與度和課堂表現占30%,在課堂反饋調查中發現,93%的學生認可并接受此考評方式,同時對開展自我測評和小組互評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和期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手段,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有利于他們培養自我學習、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識和主動性,而這也是課堂教學應追求的目標。總之,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課程與教學目標、受特定課程內容所制約,受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的影響,改革需要綜合考慮四者的交互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學科基本內容,提高學生興趣與關注度。

  注釋:

  [1]陳向麗.普通心理學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11.8.

  [2]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幼兒園管理專業普通心理學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普通心理學思維論文04-11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論文10-22

幼兒園科學教學研究論文02-05

工業工程專業雙語教學研究論文07-29

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研究的論文09-24

高校設計管理激勵理論教學研究論文11-13

職業技校幼教專業鋼琴教學研究論文09-24

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程教學研究論文04-02

環境設計專業手繪教學研究論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