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中德育和美育論文
美國的語文教師十分注意利用課文,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筆者去紐約州布法羅市一所中學聽語文課。這節課講授的課文內容是歷史和傳說中的英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討論神話傳說中的和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們具有的優點和弱點及其對人類的貢獻。教師很重視挖掘課文內容,正在與學生結合課文討論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
為,從古代說到現代。教師提出的討論問題如下:
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行為?
古代英雄和英雄行為是什么樣的?
現代英雄和英雄行為是什么樣的?
假如英雄生活在你們中間,你能否與他友好相處?
學生們根據不同的認識來回答這些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幫助學生既弄清了課文內容,又樹立起正確的作人標準。這節語文課的強烈思想政治性是筆者始料不及的。筆者赴美國考察前,總以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的學校教學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到美國后才發現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這位語文教師之所以這樣安排教學內容,是嚴格按照美國紐約州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其實,任何國家的學校教學都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語文課更是如此,關鍵在于是否恰當和得法。
筆者還看到過一份有關美國語文教學研究文章中介紹的一段教學實錄:
師:泰瑞,“生活并不總是水晶階梯”詩中這一行,作者指的是什么?
生1:是指生活并不總是很完美的,有時會有些困難。
師:你為什么這么認識呢,泰瑞?
生
1:是這樣的,詩歌中提到媽媽說她生活的階梯上有些“假縫”。
師:分析的很好,泰瑞。在實際生活中“假縫”指的是什么呢?喬依。
生2:那種使人傷心的事。
師:對的,喬依。你生活中曾經有過這種難過的事嗎?
生2(想了一下):去年秋天我不能成為足球隊隊員時。
師:那確實是令人難過的,喬依,但你不能屈服。我今天早晨還看見你在外面練球呢。
老師接著介紹休斯寫的短故事《謝謝你,是我的》。這篇課文敘述的是一個老婦人的錢包被人搶去,又被好心人奪回送還給她的故事。對于課文中的生詞,老師讓學生通過上下文和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來理解,然后引導說:“設想一下,你是那位老婦人,晚上很晚了下班往家里走,一個人從你身邊跑過去,搶走了你的錢包。想一想,寫下你最突出的感受”。所有學生都在沉思。然后學生們寫道:“恐懼”、“憤怒”、“討厭”、“孤獨”、“瘋狂”。教師讓學生默讀課文接下來的三頁,了解故事最后的結局,體味善與惡。最后,布置學生寫作文,比較休斯寫的《謝謝你,是我的》和上一星期所學的海明威的短故事,寫出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美國教育工作者也十分重視語文課中的美育。他們反對在教學中將認知教學同審美教育割裂開的做法。對于這種割裂開的做法,有的學者批評說:“這里似乎存在著兩個互相排斥的世界:一個是掌握知識結構的世界;另一個是為生活的質的方面,為感情的抒發,為探究想象的實在而保留的世界。這不僅歪曲了藝術的性質,而且模糊了藝術對于人的經驗的深刻意義。認知學習由于缺乏審美的方面而變得非個性化和專業化,無感情的知識和無理智的激情之間的裂縫加寬了;于是,在精神上把握認識世界的各種方式就顯得困難了。”基于這種認識,他們反對把語文僅僅當作是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學科。認為這樣只能使認知與感知、情緒與想象之間的聯系割裂開來。
美國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選有大量的文學體裁的課文。美國的語文教育工作者認為文學的教學是審美教育的最好范例。他們認為,作為教師的批評家,就是一個“提供新的知覺并賦予它們新的價值的人”。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有足夠的知覺力,能夠對具體作品的.性質作出評價,使學生能夠看懂或聽懂這些藝術作品。而這些正是學生獲得審美素養的必要基礎。這些啟蒙工作最好是由語文教師來進行。
紐約市的語文綜合課程綱要強調“文學是力量和美二者的結合。它是人類經驗的一面鏡子。它可以反映人類的動機、沖突、價值取向和傳統。”這份綱要要求紐約地區從幼兒園開始就要教學生講故事、朗誦詩歌。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提出了“提高欣賞文學的能力”的要求。在小學三年級,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被故事所渲染的特殊情調深深吸引”。在小學五年級,要做到“通過人物的特點來認識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討論能把所有人連在一起的共同情感和渴望的文章”,“體會詩歌的音樂感,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七年級(初一)能夠“應用文學討論自我和社會。”九年級(初三)能夠討論“文學中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十一年級(高二)能夠“評價文學作品中提出的道德倫理問題。”十二年級(高三)能夠“以文學作品和個人經歷為基礎進行判斷”。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美育,美國教育工作者提倡語文、音樂、美術和其他學科的教師統一開展工作。他們認為,對于個別藝術形式的感知是不夠的。教師要檢驗各種見識和活動方式能否適用于學生對于已創作出來的事物、物體和事件的識別力和理解力。教師要努力創造出一種使學生將藝術與理解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美國教育工作者有這樣一種見解:“審美‘態度’就是不斷活動,不斷探索和檢驗——它與其說是態度,還不如說是行動:創造和再創造”。
筆者在參觀美國中小學時,經常看到教室里擺滿了學生的繪畫和手工創作。這些都是學生們在學習完語文之后,根據對課文的理解發揮想象力,在語文、美術老師指導下完成的藝術作品。筆者曾看到有近半面墻大小的四季圖,這是學生們根據課文描繪出的一年四季的景象:在春雨的滋潤下綠樹茁壯成長,農民正準備耕作;夏季陽光普照,蜜蜂正在勤勞地采蜜;秋天落葉紛紛,但五谷豐登;冬天白雪皚皚,各家各戶的房子煙囪正在冒著熱氣。筆者還看到,在許多教室后面的玻璃書柜內外都擺滿了用硬紙、塑料、布頭制作的各種小木偶。這些小木偶其實都是語文課文中的人物,從王子、公主到強盜,甚至宇宙人應有盡有。這些都是實踐上述教育見解的產物。
美國的語文教育工作者還認識到,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學作品,而且要善于幫助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來提高審美的素養,“如果教師能夠使學生們將他們所看到和所聽到的東西擺脫事物一時的使用價值以及世俗意義,那么學生們就可以接觸到他們從來不可能意識到的事物的形狀、質量、色彩的明暗和音調、音色”。為了做到這一點,美國語文教師特別重視對學生審美的觀察和想象力的培養。他們認為,觀察影響著我們所見東西的構造;想象改造著我們所觀察的東西。
最后,要說明的是,美國語文教育之所以重視美育。是和他們下述的這種認識分不開的;在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在許多社會因素迫使人們被動地按照陳規舊習來思考的時候,由審美活動培養起來的思想開放和探索精神才可以使人突破常規和老一套,去探索許多生活領域意義的新方向。只有這樣,人們才可以更接近于發現如何獲得自由。
【中學語文課中德育和美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美育論文01-10
加強體育教學中的美育的論文07-05
聲樂教學中的美育滲透論文07-06
淺析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美育論文09-25
心理彈性在中學德育中的價值論文04-07
讓美育走進小學語文課堂的語文論文04-24
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問題12-06
初中體育課堂中的美育教育論文01-19
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教學的途徑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