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類課程現狀及教學創新研析論文

時間:2021-07-04 09:37:52 論文 我要投稿

語文類課程現狀及教學創新研析論文

  摘 要:本文分析與歸納調研所得,以實現高職培養目標和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為切入點,討論高職院校開設語文類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闡述“走出”傳統高職語文教學的觀點,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思路與建議。

語文類課程現狀及教學創新研析論文

  關 鍵 詞:素質能力提高 就業導向 語文類課程 改革創新

  緒言

  十幾年來,高職教育發展很快,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但隨著經濟發展迅速與人文素質缺失的矛盾日益凸顯,素質教育的核心——“怎樣培養人?培養怎樣的人?”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同行所思考。必須全面理解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還應該是一個綜合發展較為全面的人。高職教育要有遠見,要對高職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如何使高職院校在有限的學時里將語文類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使之成為高職院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主體內容,在高職語文教學中使高職學生真正受益,進而提高其人文素質和語文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母語基礎,是本課題研究的核心內容。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中,語文類課程統指《高職語文》、《應用文》、《現代漢語》、《文學鑒賞》、《寫作基礎》、《演講與口才》等學習和使用母語的課程。從高職院校的辦學層次看,高職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合格的高職畢業生除了要掌握較高的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在各種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方面,達到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一般要求,這其中自然包括對語文能力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文素質教育最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自強、自信、自立。對于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與技能學習的作用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長期關注語文教學改革的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就認為:當前正提倡素質教育,大學語文等語文類課程理應受到更多的重視。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對十余所在杭高職院校(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警官職業學院、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中國美院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教育學院小和山校區、浙江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等)的語文教師和部分學生以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了調研,并對已回收的由師、生分別填寫的600份有效調查問卷進行了整理、統計、分析。課題組力求在廣泛調研、開拓思路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理清現狀,探求高職院校語文類課程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杭州高職院校語文類課程教學工作現狀

  通過調研,我們較全面地了解到:近年來,關于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呼吁,在理論研究上已經逐漸得到重視;但在教學實踐中,鑒于高職教育的職業性特點,各校輕視語文類課程教學的情況普遍存在,高職語文類課程開不開設并無定規。而且一旦涉及具體安排,有的高職院校往往舍不得把必要的學時、學分拿出一些給語文類課程。在課題組進行調研的十幾所高職院校中,除了三所以經濟、管理等文科類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比較重視語文類課程的教學外,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教學中,都把開設語文類課程當作是執行教學計劃的“填充物”和“替補隊員”,其中不足50%的高職院校把它作為部分專業(以文、管類專業為主)的限選課,不足38%的高職院校把它作為全院的公選課。在部分高職院校的農、理、工類專業中,語文類課程的開設率為零。由此可見,目前在杭州的高職院校中,語文類課程學時少、學分低、規模小、學科系統性差,并常常處于隨時可能被“砍掉”的、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調研中還發現:一些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因沒有語文教學任務,只好轉行教“兩課”或做其他工作。在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中,我們同時還了解到:在開設了語文類課程的高職院校中,有70%左右的學生對高職語文教學的效果“基本滿意”,有12%的學生表示不滿意,另有18%的學生選擇了“說不上來”。由此可見,目前杭州高職院校的語文類課程教學,無論是規模、質量和效果,都還沒有完全達到高職培養目標和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要求。勿庸諱言,現狀是令人憂慮的。

  二、高職語文教學形成目前現狀的主要原因分析

  調研中,對 “高職語文教學現狀的主要原因分析”一題,有25%的教師和28%的學生選擇了“教材因素”,38%的教師和16%的學生選擇了“教師因素”,16%的教師和21%的學生選擇了“學生因素”,25%的教師和18%的學生選擇了“學校重視度”,50%的教師和學生選擇了“其他(如教法)”。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目前高職語文教學的不佳狀況是由多種因素影響而造成的。

  例如:在一些以理工類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中,領導們往往把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依托的人文素質教育,全部歸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只設“思政教研室”,不設“文科(語文)教研室”,甚至認為高職院校里有了“兩課”,就不再需要語文類課程了,課題組認為這屬于辦學理念上的失誤。加上一些學校領導過于強調高職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培養方式,重專業教育、輕人文素養,因此語文類課程相對于專業課或英語、政治等課程而言,在杭州高職院校中并沒有明確的“學科地位”,處于十分“邊緣化”的位置。

  隨著與世界接軌步伐的加快,西方的語言文化通過多種渠道對我國青少年產生影響。加上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試”傾向,使許多學生把學好英語作為第一要務,對漢語的學習反而抱無所謂甚至不屑的態度。許多高職學生更是從中學起就形成了對語文類課程興趣不大的思維定勢。例如問卷中“是否會認真學習《大學語文》等課程”一題,有16%的學生表示“不會”,26%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只有58%的學生表示“會”(其中文科類的學生占40%);在“除了《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你會去學其他語文類課程嗎?”一題中,有23%的學生表示“不會”,24%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只有53%的學生表示“會”。還有21%的學生(主要是理工科專業的學生)認為在自己三年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必要學習語文類課程。

  綜上所述,問題已經比較嚴重,對高職語文類課程再不重視,恐怕會耽誤整整一代人,此語決非危言聳聽。

  三、高職院校開設語文類課程的必要性

  在高職院校中到底要不要開設語文類課程?在調研中,來自多數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同時最近幾年,來自用人單位的要求強化畢業生語文能力的呼聲也很高。去年,《國家十一五期間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曾經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1]。所以,此問題已有了答案。

  那么,高職院校的語文類課程應該如何開設?對這個問題要做具體分析。本著“必須”和“夠用”的高職教學原則,課題組認為:在工科類的高職院校中,語文類課程可作為必選課(或考查課)出現。實踐證明:畢業生僅有專業知識,而不具備其他方面的知識,參加工作以后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會產生困難和障礙。反之,這種困難和障礙又會影響到個體對專業知識的運用和發揮。所以學一點語文類課程,對工科類高職畢業生是大有好處的。在文科類或經管類高職院校中,語文類課程應該是必修課。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學一點人文知識,懂一些語文常識,受一陣民族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點滴入心,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成材,必定也會大有裨益。在綜合性高職院校中,更應該給語文類課程以應有的學科地位。要防止那種“只懂技能而沒有文化”的培養方式在高職院校中泛濫。經驗證明:當高職畢業生掌握了某種技能以后,他可以解決牛奶與面包的問題(即飯碗問題),但不可能有更大發展;只有那些既掌握了一定技能又接受過語文類知識(人文知識)熏陶的高職畢業生,才可能在成材之路上走得更遠。

  高職教育理論研究的結果表明:在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過程中,各種素養(含人文素養)的提高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高職畢業生將來從事某一專門職業時,其專業知識的運用和專業技能的發揮,往往與個人的政治修養、職業道德、心理素質、身體情況等非專業方面的因素有很大關系。高職教育所提供的知識和由此形成的能力(技能)是高職畢業生將來開展職業活動的前提條件。有一定人文素質的高職畢業生,可以在職業活動中發掘出工作的樂趣和生活的真諦,會自覺將工作與人生的重大意義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在職業活動中取得突破、做出成績。所以在高職教育中,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培養、人文素養的提高這三方面,應該有機結合,協調進行。應該徹底改變某些高職院校“重專業教育、輕人文素養”的現狀。正因為如此,在高職院校中開設語文類課程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四、對高職院校語文類課程教學創新的探討

  正確使用漢語,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語言文化傳統,是當代高職學生應盡的責任,也是高職院校語文教師應該擔負的歷史任務。傳統的語文類課程教學觀念是否應該突破?應該怎樣突破?突破以后如何定位和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怎么操作?在對師生們的調研中,有13%的教師和15%的學生選擇了“教材改革”,38%的教師和22%的學生選擇了“教法改革”,50%的教師和42%的學生選擇了“語文教學結合專業”,25%的教師和26%的學生選擇了“語文教學適應現實需求”,在學生們提出的語文教學建議中,有65%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學應加強實用性,例如有選擇地學一些常用文種,擴大知識面,以更適合于今后工作的需要。

  課題組在認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匯總調研所得,廣納意見和建議,提出如下應對措施,供同行們在教學中參考:

  1、 結合高職教育的需要,建議開設《高職語文》、《應用寫作》、《演講與口才》等語文

  類課程,還應該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加強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依托的人文素質教育。在調研中有24%的學生提出增加人文類課外活動的建議。例如借用人文講座、社團活動、社會調查、辯論演講等形式,突出高職語文課的實用性,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對接,使高職學生們和專業系部真正體會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2、 高職院校開設的語文類課程,必須立足人才培養的市場需求,堅持“就業導向”,突

  出其針對性和適用性特點,以“必須”和“夠用”為度,為專業建設與發展服務,從而充分體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應該按照專業和崗位需要,確定語文類課程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把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放在首位。

  3、 在調研中,超過95%的教師和48%的學生明確表示要尊重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語文教學,增強語文教師在高職院校中的人文影響。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建議有關部門把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結合起來,落實到學校的教學工作上,力求在體制上、政策上、方法上使高職語文教學實現可持續發展。

  4、 在教學內容方面,有88%的教師和44%的學生提出應突破傳統的“語文”教學內

  容,進行現有教材、教法的改革。課題組建議采用“大語文”的觀念,貫徹黨中央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人才教育目標。同時充分考慮高職學生語文水平的普遍情況和實際工作需要,將文、史、哲、政等知識結合起來,靈活使用教材,跳出原有的“講幾段范文,寫幾篇作文”的舊模式,力求實現“雅俗共賞”,切實提升高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說和寫”的能力)和語文應用能力。反對“眉毛胡子一把抓”。

  5、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63%的師生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好于一般課堂教學),制作聲情并茂、寓教于樂的教學課件,通過大眾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讀方式,在情境教學中以“真、善、美”動人。力避傳統的“老三段”教法,代之以啟發、引導和聯想,要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做到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抽象與形象相結合,理論與實用相結合。

  6、 提倡在教學中加強語文教師之間的校際交流(如定期舉行教學研討會,同一課程的

  教學軟件實現共享,兄弟院校合編新教材等),結合時代特征,突破傳統“語文”的教學空間,擴大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巧妙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點(如講授經濟類應用文的教師應熟悉企業主要經濟活動和相關經濟制度),多渠道強化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個人素質,使語文教師在高職院校的發展中有更多話語權。

  在高職教育中,職業素質教育和職業知識教育同樣重要。作為一種教學手段,高職院校語文類課程的開設和教學的改革創新,理應引起主管部門和各高職院校領導層的足夠重視。一個民族的文化、文明程度如何,其語文(母語)教學水平起著很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不能因學生進入高職院校而停頓。高職語文教學應著力為提升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為其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母語基礎而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①溫儒敏.在教育部素質教育委員會“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及精品課建設高級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R].北大新聞網.2004,5,30

  ②田志凌.母語保衛戰:徘徊在愛與痛的邊緣[N].南方都市報,2004,11,16

  ③武懷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對高職人文素質教育改革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5,21

  ④蔣錦旗、華澤秋.關于高職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05 ,4

  ⑤夏紅梅.高職教育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05,8

  ⑥馮燕群.高職語文教學實踐與思考[J].機械職業教育,2006,1

  ⑦方展畫.高等教育學[M].杭州:浙大出版社.2000,4

  ⑧蘆京昌.高職語文教學之我見[J].教育與職業,2005,23

【語文類課程現狀及教學創新研析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創新措施論文07-25

對高水平體育教學管理的研析論文01-06

初中德育管理現狀及創新論文01-12

動畫短片制作課程創新教學模式論文07-07

大學創新課程設計論文04-10

體育課程模式創新論文05-14

創新創業課程結課論文04-08

高職院校留學生漢語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討論的論文09-10

中職院校語文課程教學現狀及其資源開發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