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學生就業素質的對策論文
摘 要:引用的多個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職業素質要求與大學生就業期望之間有較大的偏差,所以應采取一些措施促進大學生提高就業素質。
關鍵詞:職業素質要求; 就業期望; 建議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也隨之增加,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一個大的社會問題。但與此相伴隨的還有一種現象,那就是有些用人單位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學生的素質與用人單位所要求的不相符合。
1 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
根據200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所做的一份關于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時對素質能力的重視程度調查,用人單位主要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素質有以下要求:
(1)用人單位重視綜合素質。
調查分析顯示用人單位對各種素質要求均偏向重視,對所有要素的回答“非常重視” 與“比較重視”合計超過了60%,可見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表現出一種重視綜合素質,而非僅考慮某種素質的趨勢。
(2)用人單位更注重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
在用人單位重視的要素中,專業基礎知識、思想道德修養、應變能力、創新能力、責任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能力、主動性和敬業精神中,超過50%的用人單位對這些因素表示“非常重視”,而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更是成為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因素,分別達到了77.8%、71.3%和69.4%。相反,對于畢業學校的品牌和學歷層次項目,在非常重視欄分別列倒數第一位(13.4%)和倒數第三位(15.1%),這說明用人單位的招聘目標正趨于理性化、日益轉移到對畢業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視上。
(3)用人單位注重大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這包括應變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適應能力、主動性、分析能力等。而相比較而言,只有13.9%的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學習成績,51。3%的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專業基礎知識。
(4)用人單位注重大學生的發展潛力。
這個主要體現在用人單位對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視。調查顯示59.5%的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和35.4%的用人單位比較重視大學生創新能力,56.3%用人單位非常重視和40.5%的用人單位比較重視學習能力。現代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大學生就業后要不斷地學習和創新才能為企業發展服務,所以企業比較看重這兩點。
總體上來看,用人單位非常注重求職者的綜合素質,看重的是包括學習成績在內的更多方面的素質,而不只是學習成績。希望畢業生到崗就能工作,而且要一專多能,一人多崗。中國通用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張東黎指出:“我們最注重一個人的人品和能力,從事外經貿業務,品格是最重要的,這是我們選人用人時一再強調的。同時我們也看重一個人的能力、潛力,看其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我們認為,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在今后的業務發展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是大學里老師沒有教過的、書本上沒有現成答案的,一個人善于學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
2 大學生就業期望分析
據何苗在2002年4月對某綜合性大學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進行的一項有關就業期望及相關問題的問卷調查,以及200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做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明顯地表現出以下特點。
(1)大學生就業取向的“福利化”。
在職業價值評價方面“能發揮個人才能”(35%)高于“經濟收入高”(28%),而在實際選擇職業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則是“薪酬和待遇”(43%),明顯優先于“實現自我價值”(21%)和“興趣愛好”(18%),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選擇時,對“三資企業”的選擇(53%)明顯高于“科研院校”(38%)、“黨政機關”(27%)、“國有企業”(19%)、“高校”(13%)等選擇項,其關鍵因素是薪金;在職業評價與選擇方面,大學畢業生將“工作環境優越”作為重要內容,究其根本原因也是“福利”。這些現象比較充分地說明,大學生的理性認識是清楚的,在理性上大學生非常重視和追求個人才能的發揮、專業對口和興趣愛好等,但面對真實的生活,大學生們則表現出更多地注重職業中的“含金量”,就業選擇的“福利化”趨向非常突出。
(2)大學生就業期望的“非風險化”。
調查顯示,在選擇就業單位方面,把鄉鎮企業和私人企業作為首先考慮其就業單位的大學畢業生只有1%和2%,選擇作為前3項考慮的也僅僅為9%和21%;而且在人才市場的選擇上,大學生更愿意和信任高校校內招聘會這種形式,這也許是受傳統就業模式的影響,也許是因為校內招聘會的風險比社會人才市場的風險小;對自主創業問題的回答上,有42%的大學生選擇“不太愿意”;在對就業途徑的選擇方面,最愿意選擇的前3項就業途徑是“由用人單位到校內招聘”(90%)、“由自己去應聘”(82%)、“由學校推薦”(77%);在職業價值取向方面,有過半數的大學生選擇了繼續學習,而且“考研”、“出國深造”的人越來越多。這些現象都反映出大學生對就業壓力的承受力不夠,心理素質方面、創業和職業競爭的激情比較欠缺,在就業選擇過程中或回避現實,或選擇比較穩定的工作單位,希望盡量減少“二次就業”的風險,凸顯大學畢業生就業期望的“非風險化”趨向。
(3)大學生對道德品質修養的“弱化”。
在調查中,大學生在回答涉及素質培養方面的問題時,均把道德品質修養作為該項選擇的最低選項。如在回答“自己最缺乏的能力”問題時,選擇“道德品質修養”為首先考慮的選項的人不足3%,把它作為前3項選擇的也不過為14%;而首先選擇“社會活動能力”與“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分別達38%、27%,作為前3項選擇的人高達76%、87%,十分明顯地暴露出“弱化”道德品質修養趨勢。如果說是大學生的道德品質修養的確達到了較高的境界,確實不需要再加以培養了,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如今大學生平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狀況,并不令人樂觀。許多學生在擇業中奉行適用主義、功利主義、誠信意識差。
3 提高大學生就業素質的建議
由以上對比結果可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與用人單位對其素質要求之間有很大的偏差。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和現代許多高校在教學課程和辦學理念上的滯后,使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知識單一, 專業面過窄,實際動手能力較差,缺乏創新精神,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同時,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在擇業中奉行適用主義、功利主義、誠信意識差,又令許多企業對大學畢業生“望而生畏”。因而說自身“品牌”質量欠佳,是導致大學生難進企業門檻的另一個關鍵。所以,學校和大學生都應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大學生就業素質。
學校是決定大學生素質的主要因素,提高大學生素質的主要應從學校著手。
(1)從基本教育著手。
首先,教師尤其是專業教師要運用創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學服務于職業素質的培養。面對市場需求和新經濟的挑戰,專業教師要想讓學生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發展有基礎就必須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專業的特點使學生從進校開始就接受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能力訓練,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全程培養學生探索未知、創造求新的能力。其次,學校應通過社會調查、社會兼職來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條件下自覺產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2)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全程滲透職業素質的培養和就業教育。
大學階段是職業生涯的預備期,教師通過全程化職業素質的培養和就業指導模式,可以為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保障。具體來講,就是要為學生構筑職業生涯的4個支柱。第一,教會學生做人。學會做人是從事一切職業的前提,也是職業生涯發展過程的起碼要求,所以教師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師要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學生無論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要有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勇于承擔工作責任,有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第二,教會學生學習。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培養的能力只是為他們日后的學習、進步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但與知識經濟突飛猛進,職業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現實要求是有距離的。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這是現代職業發展對從業者的基本要求,否則學生就會被社會所淘汰;第三,教會學生做事。學會做事是職業適應能力的表征。學會做事不只是為了適應某一特定的工作,也是為了適應職業的流動、職業的發展和自主創業的要求。教師要使學生了解到,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職業分化速度加快和職業流動性增大,沒有人能夠一次選定終身職業。擇業的復雜性和難度,提高了對從業者綜合素質的要求,所以就整體而言,職業的流動要求專業教師將側重點轉向到培養學生的職業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上來;第四,教會學生合作。在競爭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平時因缺少與他人合作的機會而缺乏合作意識乃至團隊精神,普遍表現為合作能力較低。而現實中多數工作都要求員工具有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因而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應充分利用大學生的團體活動培養團隊精神,讓大學生在團體活動中發現自己的特長和不足,提升相互之間的合作能力。
(3)大學生自身應有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針對計劃經濟下高校某些課程滯后而造成的學生知識單一和能力不足等問題,大學畢業生應主動應用現有的資源,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加緊“充電”,以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其次,大學生應積極參加第二課堂,培養自己的內在素質和能力,如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適應能力和優秀人格、良好的全局意識,與人為善的寬廣襟懷、善于協作的團隊精神、堅韌的工作作風以及能夠經受人生失敗和挫折考驗的能力等,從而改變當代企業對大學生的道德偏見。
參考文獻:
[1] 王明欽.企業用人標準與大學生素質匹配[J].經濟管理,2006,(3).
[2] 何苗,王軍.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三大傾向[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2004,(6).
[3] 張東黎.人品和能力最重要[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22).
[4] 博思.企業用人的共性標準[J].中等職業教育,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