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應重視禮儀教育論文
[摘要] 德育的根本目標是使學生“成人”。而使學生“成人”要比使學生掌握知識復雜得多,它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導”。因此,德育必須實現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通過各種形式的“導”達成德育的目標。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要求教育者要實現角色的轉換,即由“教”師到“導”師的轉換,由“經師”到“人師”的轉換。
[關鍵詞] 德育;學生;教育者
按照傳統的觀念,教育者的職責就是“教”學生,而所謂“教”就是“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1] 以現代科學的德育觀看,這種觀念是落后的。它混淆了德育與智育的根本區別。德育與智育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智育突出知識、技能的傳授和學生能力的培養,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育人,使學生“成人”。而使學生“成人”,要比學生掌握知識復雜得多,僅靠知識傳授是無法實現的,它主要靠教育者根據具體的德育目標及學生品德發展狀況和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各種形式的“導”——引導、指導、疏導、誘導、開導、輔導、勸導、領導、督導、因勢利導。因此,德育中,教育者必須更新觀念,實現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
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義是引導、指導。“教育”一詞,英文為education,德文為eduiere,它們都來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語eduiere,又是從動詞educere變化而來的,“e”在拉丁語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詞,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語education有“撫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語eduiere則有“引導、喚醒”之意。可見,教育的本源意義就是教育者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建構。杜威更明確地指出:“教育即指導。”[2] 教育如此,以“成人”為目標的德育更如此。因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為不具有傳遞性,教育者無法將它們像知識一樣灌進學生大腦。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種形式的“導”的引領下,由學生通過自己的各種活動去建構。
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是由德育的本質決定的。德育的本質“是對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追求其屬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種有意識的幫助”。[3] 也就是說學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構的,教育者作為一個外因,只能是在旁邊對學生進行“幫助”,提供各種形式的“導”。
一、疏導
疏導原意指開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暢通。德育中,疏導是對學生思想、情感障礙的疏通和引導。學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斷地“流動的”,遇到障礙,就會出現問題,甚至“泛濫成災”。因此,當學生思想、情感出現“障礙”、遇到“阻塞”時,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導。“疏”就是疏通,即解開學生思想認識上的“扣”,使學生的“思想流”“情感流”暢通無阻,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師確定的目標發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導就是疏通學生的思想認識,引導他們前進的方向,指導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發展。
要疏導,首先要了解學生,摸清學生的思想情況,把握學生思想變化的脈搏,找到出現思想、認識問題的癥結。這是進行疏導的前提。關心、了解學生才能使疏導有針對性。教育者關心、了解學生還能增進彼此間的親近感、信任感,而這又為學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導創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條件,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疏導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其一,講清道理,論理疏導。疏導的關鍵在于論理,論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論理疏導可以消除認知障礙,疏通思想,提高認識,促進思想和行為的進步。其二,以情動人,感化疏導。學生的許多思想、行為問題是由于情感障礙引起的,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疏導時,要動之以情,以情感人,進行感化疏導。情感障礙消除,思想、行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疏導的形式還有分步而導、分散而導等等。
二、引導
引導就是“帶著人向某個目標行動”。引導突出的是對學生的前進方向、行動方向和目標的引領,是為學生的品德發展定向的。引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引導學生找準發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幫助學生制定適宜的發展目標,幫助學生找到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鼓勵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并不斷在其成長的道路上設置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第二,引導學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學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層次之分。高層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引導表現為對學生需要的引導,提升他們的德育需要,“使個體從無道德的需要發展到有道德的需要;從非道德的需要發展到道德的需要;從低層次的道德的需要發展到高層次的道德的需要。”[4] 252第三,當學生迷途時,教育者不輕易告訴學生方向,而是引導他去辨別方向,把他們引向正路;當學生無路時,教育者要引導他們自己鋪路搭橋,走向彼岸。
引導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的:一是目標引導。即教育者給學生提出具體的發展目標,或讓學生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齡及思想品德發展實際制定自己的發展目標,讓學生根據目標建構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內容引導。德育內容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內容都內在地包含著一定的德育目標,都體現著教育者的意圖。教育者通過德育內容的選擇作用于學生,引導學生思想品德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三是言行引導。教育者的言行特別是行為具有示范性,對于具有“向師性”特點的學生具有引領作用。教育者通過自己合乎道德的語言特別是行為能對學生發揮引導作用。
三、指導
指導是對人的活動的方法、步驟等的具體指點。德育中的指導突出的是對學生道德生活的指導,即對學生做人、做事、處世、立身的指導。第一,做人指導。中小學生還不成熟,對于如何做人還不十分清晰,特別是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這就需要教育者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給予具體指點,使學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時代賦予新內涵的仁義禮智信的為人之德,學會做人。第二,處世指導。學生是一個社會人,必須學會如何處理與他人、與群體、與社會的.關系,學會與人交往,才能在社會安身立命,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處世指導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學生在處世中的經驗與教訓,針對學生在處世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給學生以指點,讓學生在處世中把握處世之德,形成良好的處世品德,學會處世。第三,做事指導。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兩大主題。教育者要指導學生明白所做之事無論大小,都要從對社會、集體、家庭承擔的責任出發,對自己的選擇及行為負責,要為學生做事提供咨詢、指導,提高學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導學生做事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行事之規,學會做事。第四,立身指導。指導學生在做人、做事、處世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強、自信、自愛、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學會自我完善與發展。
四、開導
“開導”在德育中有多種涵義:開發學生道德智慧;激發學生道德思維;以道理啟發勸導;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開導的方法有:第一,開啟學生道德智慧的大門。“道德智慧是一種知人、知己、知物的綜合意識和能力;是人能恰當地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之間關系的綜合意識和能力”“是一種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與先天的潛能有關,可以被激發”。[5] 開導,就是要開啟學生道德智慧的大門,使其具備明是非,辨善惡,識美丑的能力,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前,對人們言論、行為的善惡做出道德判斷,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破解各式各樣的人生難題。第二,開動學生思維機器。讓學生開動腦筋,對人對事有自己的看法,運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則與規范對自己、對人們的言行進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過程及結果不斷進行內省、反思、調節和矯正,改過遷善。第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決學生思想、行為問題。第四,解開學生頭腦中的疑惑。學生在學習、交往、生活,以及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等方面,經常會遇到難以解決的疑惑,這時,就需要教育者給予開導,將解決問題的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運用它打開“心結”。第五,心理開導。在當代社會,多方面的原因使學生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學生的道德問題有一些是與心理問題有關的。要解決這些道德問題,需要運用心理開導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開導,解決具體的心理問題。
五、誘導
誘導即“勸誘教導”。誘導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誘”。“循循”即有步驟、有次序,“善誘”即善于誘導。德育中的誘導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驟。誘導要遵循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一般應按照知—情—信—行的順序誘導。先從學生易于接受的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第二,要“善誘”。表現為:一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心理。要誘導,就要有“誘餌”,“誘餌”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二要善于營造學生樂于接受誘導的氛圍。良好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接受誘導的前提。同樣的內容、方法,師生關系和諧,接受的氛圍好,學生就愿意接受教師的誘導,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這是循循善誘的基本條件,是循循善誘的必然要求,因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進,不畢其功于一役。
六、督導
督導即監督指導。督導主要用于對學生道德行為與習慣的培養。德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形成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道德行為與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與習慣離不開教育者的督導。德育中的督導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督”與“導”。首先是監督。教育者向學生提出行為要求后,需要進行經常的、始終如一的監督,促使學生將道德要求付諸行動。沒有教育者經常的監督檢查,道德行為要求往往會落空,德育目標就無法實現。因為“青少年發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識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調節、支配自己的行動和行為,他們的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這時他們正處于以他律為主導的初級發展階段。”[4] 514 所以,由教育者對學生實行外部的監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導與引導中形成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導難以從根本上形成學生自覺自愿的道德行為與習慣,難以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質。所以,督導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行為的自我監控、調節與修正,使其在自我監控下自覺地運用道德規范來指導、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道德自律品質。
七、因勢利導
“因勢”,即根據事物發展的狀態及趨勢,“利導”,即向有利的方向引導。因勢利導就是順著事物的發展趨勢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導,將事物導向正常發展的道路。 德育中,“勢”包括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趨勢,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學生缺點錯誤中包含的積極因素等。因勢利導要求:第一,根據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學生的某一思想、言論、行為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預示著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的動態、路徑、方向。因勢利導,就要善于分析學生思想、言論、行為所表現出的其思想、行為的發展趨勢,并順著這一趨勢加以引導,使其進一步發展、完善、成熟,形成學生新的思想品德。第二,根據學生品德發展規律加以引導。學生思想品德發展有其固有的規律,教育者根據這些規律因勢利導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因“時”利導。事物的發展總是和時間、時機條件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因勢利導就要善于抓住事物發展的時機,促成事物的發展。德育中,因勢利導就是要抓住德育時機,促進學生品德的轉化和發展。德育時機往往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興趣點、興奮點、利益點、榮辱點、熱衷點、情緒點、求異點、殊遇點、疑懼點、變化點。[6] 教育者充分利用這些教育的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由重“教”到重“導”的轉變,要求教育者要實現角色的轉換,即由“教”師到“導”師的轉換,由“經師”到“人師”的轉換。“經師是供給材料的技術家”(郭沫若語),是以知教人的人,強調知識的傳授。“人師是指導精神的領港者”(郭沫若語),是能夠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精神人格進行影響、引導的人。德育中,教育者主要是做人師,而非經師。
[ 參 考 文 獻 ]
[1]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632.
[2]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緒,趙祥麟,顧岳中,張偉建,檀松賢,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
[3] 檀傳寶.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1.
[4] 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5] 吳安春.回歸道德智慧:轉型期的道德教育與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32-33.
[6] 丁海東,李春芳.德育時機新探[J].山東團校學報,2000(3):24-25.
【學校德育應重視禮儀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學習高中語文應重視積累教育論文07-04
工科大學應重視人文素質教育論文12-31
中考語文復課應重視語法滲透論文07-03
地理教學應重視培養讀圖能力論文12-11
席間應注意的禮儀商務禮儀論文05-08
山區語文教學應重視誦讀的訓練論文07-03
教育論文重視師德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陽03-30
關于重視師德教育的論文1500字03-30
幼兒禮儀教育論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