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堂的有效管理論文
教師課堂的有效管理是指授課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課堂學習狀態、課堂學習行為、課堂學習方法及課堂學習資源的有效整合。其中,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礎,課堂學習行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課堂學習狀態的有效管理是關鍵。
一、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管理是基礎
課堂教學內容就是每節課應學習的內容,是本節課的核心教學任務。它包括具體學習內容、應達成目標、達成過程及達成方法四個方面。
1.教學內容的有效管理
教師要準確、清晰地掌握課程標準對每節課具體內容的要求,要準確、清晰地知道本節課在整套教材中占有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還要準確、清晰地知道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與應達成目標之間的距離,即“三準”。教師要在認真充分研讀學科課程標準和整套教材的基礎上,依據“三準”有效整合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的有效管理
目標的有效管理要體現可操作的達成度。何為可操作的達成度?即目標的設定要有具體的檢測標準,要有層次性,要有知識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也就是“三有”。將這三方面的教學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每一個學生在不同層面達到各自的目標,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3.教學過程的有效管理
過程設計就是將教學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以一定的方式,用一定的方法呈現在課堂上,這應注意:(1)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2)循序漸進;(3)聯系學生生活實際;(4)注重對學生情緒的精心導入;(5)注重對核心內容的精確講解;(6)注重對所學內容的精實練習;(7)注重對所學內容的精練總結;(8)注重對各環節的時間管理。
4.教學方法的有效管理
針對所學內容,確定授課的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內容決定方法,教學方法的確定要遵循三個依據:(1)依據教學內容確定;(2)依據學生特點確定;(3)依據現有條件確定。
二、課堂學習行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
課堂學習行為包括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教師教的行為是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語言、舉止、儀表等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活動,是一種極具影響力的教學資源。它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意識地把握好自身的教學語言,做到既嚴謹、科學、準確又有幽默感和感召力,既有激情又充滿鼓勵,既體現尊重、理解又充滿關愛,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使課堂語言真正起到吸引、感染學生的目的。同時,要有意識地管理好自身的儀表、舉止,做到著裝得體、大方,儀表整潔、美觀,動作優雅、規范,堅決杜絕衣冠不整、舉止隨意等現象的發生。
學生課堂學習行為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活動。具體體現在學生在聽講時的坐姿、讀書姿式、寫字姿式、回答問題的方式、課前準備程度、實驗操作、相互討論、課堂檢測與練習等方面。教師要有針對性地、主動地、嚴格地實施有效管理,規范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這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力保障。正是基于此,我校建立了《滿井中學學生課堂行為規范》:課前準備要規范,課上聽講要規范,回答問題書寫要規范,課堂練習要規范,課堂小結要規范(即“五要”)。
在規范學生課堂行為時應做到:(1)全體任課教師達成一致,形成合力,營造氛圍,統一要求;(2)將行為培養訓練和管理作為提高質量的前提,確保課堂有序;(3)抓住細節,突出訓練,嚴抓落實;(4)學習行為管理與學生學習狀態管理有機結合,學習行為管理與知識性教學有機結合,學習行為管理與學習習慣培養有機結合,學習行為管理與學生意志品質培養有機結合,學生學習行為與教師教學行為有機整合。
落實課堂學習規范的具體做法:(1)學校做好充分動員工作,使每位教師、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課堂行為規范對提高課堂教學、學習效率提升的重要性;(2)發動全體教師修改完善教師課堂行為規范要求和學生課堂行為規范要求,使師生達成共識,形成自我約束力;(3)全校干部、教師、學生形成管理合力,統一要求,既保證要求的一致性、統一性,不留死角,又形成整體氛圍;(4)統一培訓,確定目標,認識與行為達成一致;(5)落實到每節課中,常抓不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6)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密實施,嚴而有序。
三、課堂學習狀態的`有效管理是關鍵
課堂學習狀態是指班集體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氣氛,通常是指課堂上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如果說課堂學習行為的有效管理解決的是課堂學習的有序問題,那么,課堂學習狀態的有效管理解決的就是課堂學習的有需問題,即通過教師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興趣產生學習需求。學習狀態有消極、積極和對抗之分。積極的學習狀態是指學生的學習狀態恬靜與活躍、熱烈與深沉、寬松與嚴謹的有機統一;消極的學習狀態是指學習狀態緊張、拘謹、心不在焉、反應遲鈍;對抗的學習狀態則是一種失控的狀態,學生過度興奮,各行其是,故意搗亂,教師失去了課堂的駕馭和控制能力,有時不得不終止講課而維持秩序。要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教師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精心設計導入方法
精心設計與本節內容有關的課堂導入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生活實際,關注的熱點話題,心理需求及本學科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2.精心設計學習情境
學習情境的創設是學生學習狀態得以維持的有效保障。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媒體,創設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從不同角度刺激和感染學生。如將一些詩歌、成語、諺語、故事、名言等用于相應內容的教學,既豐富了教學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認識到學科與學科之間關系緊密,對學生學習幫助較大。
3.用積極的心態影響學生
教師要用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情緒影響、感召和帶動學生的情緒狀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提高學生的能力以外,還應該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除了直接、明確地向學生提出要求以外,還應充分運用微觀的課堂心理環境來影響學生的行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教學技能外,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的教師會用自己的行為、語言、情緒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師生間、生生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愉快地接受教育,積極地探索問題。
總之,課堂教學諸因素有效整合得越好,課堂效率就越高;反之,效率就越低。在這些因素之中,我認為教師的人格是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前提,教師和學生的情感是維持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教師幽默的語言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潤滑劑,教師的激勵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催化劑,教師的機敏是形成良好課堂狀態的措施,良好的課堂紀律和規范的課堂行為是形成良好課堂狀態的保障。
【教師課堂的有效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教師交往技能與有效課堂管理論文12-29
新教師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管理(教學論文)12-06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論文10-09
新建本科院校課堂管理的有效途徑探析論文12-30
創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論文10-08
有效評價課堂教學論文07-20
淺談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論文07-04
有效性課堂教學的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