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物價持續走低的深層次原因及政策建議論文

時間:2021-07-01 11:57:53 論文 我要投稿

物價持續走低的深層次原因及政策建議論文

  1998年以來,我國物價水平持續走低,2001年雖略有回升,2002年1~5月再次出現負增長。從當前影響物價下降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化趨勢來看,2002年全年物價水平將低于2001年,而且不排除全年負增長的可能性。物價是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反映,物價水平的持續走低,需要認真分析。

物價持續走低的深層次原因及政策建議論文

  一、1~5月份價格下降的情況及全年走勢分析

 。ㄒ唬1~5月份物價基本情況

  1~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承接上年4季度的下跌態勢繼續下滑,且下降幅度又有所加深。1~5月份累計,比上年同期下降0.8%,降幅比上年第4季度擴大0.7個百分點。1~4月份8項分類指數中,只有煙酒及用品、娛樂文教用品及服務和居住略微上漲0.2%、0.6%和0.2%,其余全部下跌。其中,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下降2.4%,衣著下降2.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下降1.0%,交通和通訊下降1.5%,食品價格下降1.0%,下降幅度均大于上年第4季度;1~4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8%,雖然分月價格降幅縮小,但累計平均降幅仍比上年第4季度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有所收斂;原材料購進價格1~4月份分別下降4.8%、4.6%、4.7%和3.8%,比上年4季度降幅增大;與上述幾種價格走勢不同的是住宅價格,第1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漲5.7%,比上年第4季度增幅擴大3.8個百分點。

  表1 2002年1~5月份主要價格變動情況(%)

 。ǘ⿲е挛飪r下降的直接原因

  1.拉動物價上漲的因素減弱。近年來,政府調整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是拉動價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力量。如2001年一些地區上調了學雜費、房租、民用水等價格和收費標準,使文教娛樂服務、居住等二類價格指數,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漲6.6%、1.2%。2002年中央和各地政府加強壟斷性商品和服務性價格的規范和控制,完善了政府定價機制,政策性調價的項目減少, 上調價格的力度減弱。同時住房改革后個人租房減少,房貸利息下調,1~4月份以上二項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漲0.6%和0.2%,漲幅分別比上年減少6.0個和1.0個百分點,拉動價格上漲的力度減弱。

  2.穩定物價的因素發生變化。2001年糧食價格出現恢復性增長,上漲1.5%(全國零售商品價格指數),使連續4年較大幅度下跌的食品價格止跌起穩,全年與上年持平,是穩定物價水平的主要因素。但2002年受入世的影響,1~2月份谷物比上年出口減少10.7%,進口增加79.1%,受進口低價糧食的沖擊和糧食生產自然狀況的向好,糧食價格出現下滑,1~4月份與上年同期下降1.5%(36個大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使食品價格下降1.0%,穩定價格的因素發生變化。

  3.促使價格下降的因素增強,各項消費價格全面走低?萍妓降奶岣呤刮慕、通訊產品成本降低,價格下降;市場持續供過于求,使工業消費品下降幅度加深;入世以后,進口產品對市場的沖擊,產生抑制價格的作用。

  4.供給的迅速增長,抑制了生產資料價格的回升。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生產的快速增長,對生產資料的需求增長使生產資料價格有所回升,降幅趨緩,2月份開始,月環比價格由負轉正。但隨著市場需求的旺盛,不僅國內生產資料的供給出現快速增長,國際低價產品也紛紛進入國內市場。

  (三)全年物價總水平將在低位運行

  以上分析表明,由于1~5月份影響價格下降的壓力超過了引起價格上漲的拉力,使價格呈現負增長運行。展望全年價格走勢,有利于價格上升的因素包括中央繼續實施通過發行國債擴大政府直接投資的政策,世界經濟開始好轉以及國際市場基礎原材料價格止跌起穩等。目前,銅、鋁、鋼材價格小幅增長,石油及成品油價格保持穩定,生產資料價格的回升趨勢強于價格總水平,將對拉動物價水平起到積極的作用。但生產能力結構性過剩、國內供求失衡的基本格局難以根本改變,無論供給方面還是需求方面不利于物價穩定的因素也大量存在,價格下降的壓力依然很大。加之從2002年起我們開始實施加入WTO承諾,伴隨著進口關稅的下降和關稅配額的增加,進口產品在國內銷售的價格勢必大幅下降,從而加劇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的競爭,迫使國內產品相隨降價。預計上半年物價水平將承接上年年末下降的趨勢繼續下滑,下半年隨著宏觀調控政策逐步到位和國際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將止跌起穩,稍有回升,全年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全年價格總水平將低于上年水平,但不排除重回負增長的可能。

  二、物價水平持續走低的深層因素

 。ㄒ唬┪飪r持續走低的基本原因是生產能力的嚴重過剩

  物價總水平是國民經濟總供給和總需求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毫無疑問,物價持續走低乃至出現負增長,首先是由于總供求關系的失衡,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由于總供給持續超過總需求所引起的。但僅僅了解這一點是不夠的,更為重要的問題是,導致總供求失衡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總需求增長不夠快,還是由于相對于社會總需求的結構和規模而言,供給方面存在嚴重的結構性生產能力過剩?或者,如果上述兩種因素都是存在的,那么哪一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了解這一點對于理解我國物價水平持續走低的實質和應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十分重要的。

  通過對我國近年及當前經濟運行狀況的分析,我們的基本看法是:我國國民經濟總供求關系失衡從而物價總水平持續走低乃至出現負增長,雖然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給方面的原因,但二者相比,主要原因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方面,而在供給方面。這是因為,從近幾年和當前各類需求的增長變化情況來看,我們既很難得出總需求持續不足的結論,也很難看到當前存在明顯的的總需求不足的情況。如表2所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除1999年明顯偏低外,其他各年均屬基本正常。2002年1~5月投資增幅(國有及其他經濟)更高達25.9%以上。出口需求除1998和1999兩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較大,增幅明顯偏低外,此后出現強勁回升。2002年頭5個月出口增幅為13.2%,其中5月份與2001年同期相比,增幅更高達18%。居民消費方面,從社會商品零售的總體增長情況來看,2000年以來也基本正常,看不出明顯的偏低情況。

  表2 1998年以來需求增長狀況(%)

  注:1998~2001年固定資產投資為全社會增長數,2002年1~5月份是國有及其他經濟增長數。

  既然總需求的增長并不低,為什么會出現物價的持續下降甚至負增長呢?原因只能是,雖然需求水平增長不算慢,但供給方面生產能力的過剩情況更為嚴重。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相對于社會上對普通農產品和一般加工品的需求而言,生產供給量和生產能力都存在嚴重的過剩情況。

  1.從農業看,雖然連續3年糧食減產、糧食種植結構調整使糧食供過于求狀況有所緩解,2001年糧食價格止跌回穩。但2002年年初的糧食庫存不僅沒有減少,而是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加之低價進口糧食的沖擊,糧食價格出現下滑。短期看,糧食供過于求的形勢很難改變,將抑制食品價格水平。

  2.從工業看,多年來低水平重復建設產生的大量過剩的生產能力在短期內還難以有效壓縮,加工制造業處在產業升級換代及消費結構轉換的過渡期,生產能力的過剩和產品結構的趨同,使得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更加嚴重。據國家經貿委貿易市場局與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2002年上半年全國商品市場主要商品供求情況排隊分析調查結果顯示,最新調查的600種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82種,占排隊商品總數的13.7%,與2001年下半年相比減少了3.4個百分點;供過于求的商品518種,占排隊商品總數的86.3%,與2001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4個百分點,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在買方市場格局下,因供過于求和市場競爭所引起的價格下降,是優勝劣汰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經之路。

  認識到當前物價總水平下降的主要和基本原因是供給方面存在的嚴重的生產能力過剩,而不是總需求增長緩慢或總需求嚴重不足,對于正確把握現階段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十分重要。

  第一,消除各種不利于結構調整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加快經濟結構的升級和轉型,是克服物價長期下降趨勢,保證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根本之策。應當說,成本降低和激烈的競爭所帶來的價格水平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競爭帶來優勝劣汰的結果,可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使生產結構向合理方向調整,當市場的效率較高時,新產品的推出所帶來的新價格將抵銷老產品的價格下降,使價格總水平保持穩定。但我國由于體制原因,市場缺乏公平競爭的環境,市場效率不高:一是產品落后的國有企業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必要,不顧效益,以削價的方式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使陳舊的生產能力不能及時退出,競爭不能帶來優勝劣汰;二是一些中小企業違法違規減少生產投入,比如降低產品質量、對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不夠(這在煤炭等行業特別明顯)、企業職工的醫療、養老、失業保險等未上,以此降低生產成本,以較低的價格沖擊市場。其后果,延長了結構調整、價格持續走低的時間。

  第二,在結構矛盾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的情況下,為了保持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采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是必要的,但擴大需求的政策一要注意不要損害破壞結構調整的環境,二要與結構調整的任務和要求相一致,有利于結構調整的推進,而不是形成新的結構矛盾。比如,物價的持續走低,既是對供給結構矛盾所形成的供求關系失衡的客觀反映,又是經濟結構調整賴以順利進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市場條件。如果為了解決企業的困難一味強調擴大需求,使本來應當淘汰的產品也有了市場需求,就會減輕企業結構調整的壓力,從而延緩結構調整的進程。再比如,為擴大內需所采取的財政政策的實施要盡可能有利于企業進行設備的技術更新,開發新產品和進入新領域,而不是相反。

 。ǘ┬枨蠓矫娴慕Y構性矛盾也制約了總需求的擴大和物價的回升

  在看到制約物價回升的主要矛盾是供給方面的結構矛盾的同時,也應當看到,近年來總需求特別是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較快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家宏觀政策調控的結果。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需求方面也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制約因素,既不利于需求特別是最終消費需求的進一步擴大,也制約了企業結構調整的過程。

  1.居民收入差距擴大,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居民金融資產縮水,對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產生不利影響。

  第一,雖然1季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2%,但下崗人員增加,城鎮就業壓力增大,使收入差距繼續擴大,收入增長帶動的邊際消費效應在減弱。1季度對城鎮居民收入統計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總收入的46.2%,20%低收入者的收入占總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為7.66倍。而高收入者在滿足一般消費后,如果社會不能提供新的消費產品,收入只能轉化為儲蓄。而低收入者由于收入低微,缺乏消費能力。這也是為什么儲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而居民儲蓄仍然大幅增長的原因。據調查,1季度居民消費傾向為67%,比上年同期的72.7%下降5.7個百分點。

  第二,占全國人口60%以上的農民消費增長比較緩慢,1~4月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僅增長6.2%,低于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速度(9.4%)3.2個百分點;農產品價格下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負擔重是影響農民消費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1季度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7.2%,增速雖有所回升,但仍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幅度低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第三,今年以來,證券市場低迷、股票價格指數連續走低,股票市值大幅下降,加之銀行存款利息持續降低等原因,使居民手中的金融資產嚴重縮水,影響了居民的消費情緒。

  2.民營企業發展仍存在許多限制,民間投資潛力沒有充分發揮。

  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的民間投資熱情不高,1季度集體投資和個體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2.6%和9.1%,遠遠低于同期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1%的速度。目前,影響民間投資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產業進入壁壘,審批制仍在起著重要作用,許多行業仍然存在著行政性壟斷,對民間投資的產業開放不夠;二是融資難,融資渠道受阻,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等;三是稅費過高,投資收益過低,法律體系不健全,投資者權益保障不力。

  3.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更新改造投資的增長低于房地產開發的投資,今年以來,更低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平均水平。反映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更新的能力不足,產品更新換代滯后。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費結構在發生變化,追求舒適、安全、時尚和個性化,要求提供相適應的新產品和相關的服務。但企業在低價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效益普遍不高,缺乏技術創新和產品更新的能力;另外,我國企業當前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企業對固定資產和設備的投入不能在稅前抵扣,無形中加重了企業負擔,抑制了企業進行更新改造的積極性。其結果,使產品更新換代滯后,供給和需求脫節嚴重。由于供給水平和生產能力的嚴重過剩,市

  場競爭異常激烈,導致價格水平持續下降。雖然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下降壓力之下,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有所加快,特別是信息、通訊產業等獲得了快速發展,但從總體而言,結構調整的任務并沒有完成,結構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因此,物價水平持續走低,從最基本的因素來說,正是對這種供求結構的矛盾和生產能力的嚴重過剩的客觀反映。

  三、短期的政策建議

  低水平的生產能力過剩導致的供過于求是物價走低的根本原因,這種優勝劣汰的結構調整必須承受一定時期競爭帶來的物價水平下降。因此,根本上解決價格持續走低的.問題需要從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兩方面入手,不能一蹴而就。但可在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基礎上,采取一些短期措施,主要解決供給方面的問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控制低水平的生產能力,增強供給適應需求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挖掘居民消費需求和民間投資需求的潛力,改善供求關系,遏制價格下降趨勢,防止價格出現大的波動。

  (一)實行增值稅轉型,增強企業投資能力和積極性

  我國現行的增值稅體制屬于生產型增值稅,在這種體制下,企業進行設備投資既不能作為進項一次性抵扣增值稅稅基,也不能按照折舊額分年度逐步抵扣,而是全額進入增值稅稅基繳納增值稅。這種征稅制度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抑制投資性制度。正因為如此,現在世界上包括各發達國家在內,已經很少還有實行生產型增值稅體制的。我國繼續實行生產型增值稅體制,不僅制約我國企業自身的投資能力和投資積極性,而且使我國企業在設備投資、技術更新等方面,在與國際企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應盡快實行增值稅轉型,以增強企業投資能力和積極性。同時,建議對技改貸款繼續實行國債貼息政策,并增加貼息資金投入,擴大貼息范圍,使更多的國債用于加快結構調整和改善供求關系上。政策支持要面對社會上所有企業,對技術含量高、產品市場前景好、形成生產能力快的項目優先支持。

  (二)支持民營和中小企業,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保持經濟長期增長的活力,增加就業,擴大投資需求,緩解社會矛盾具有重要作用。針對當前民營經濟與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應當主要從兩個方面采取措施促進發展。一是盡早放松對民營經濟在行業準入方面的種種限制。要從改革政府審批制為突破口,逐步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審批,而代之以登記備案制。二是要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發展民營中小型地方銀行,建立和完善為民間投資服務的金融組織體系,方便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創造條件。在各方面為民間投資創造一個平等的投資和發展的環境是促進民間投資快速增長的基礎。

  (三)采取措施減輕農民因加入WTO所受的短期沖擊,增強農民消費能力,挖掘農村消費潛力

  一是結合今年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改變原來按保護價收購農民糧食為按市場價收購,向農民發放價外補貼,改變糧食間接補貼方式,建立向農民直接補貼的機制,使農民真正得到政府的補貼,彌補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實行農業稅減免政策。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還在向農民收稅的國家之一。從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等因素來看,免去生產者所有稅收,只對農產品流通征稅是合理的。但在操作上,考慮到中央財政的承受能力,可以采取漸進的模式,比如先免去農業稅的一半甚至1/3。三是繼續清理整頓涉農收費,加大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降低農民的教育支出。政府應當全部承擔起農村的義務教育。子女教育是農村居民比較大的開支項目,如果能夠把這一塊減下來,對于農民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解脫。

  (四)整頓市場秩序,調節市場供給

  市場秩序混亂是造成供給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中仍然占有一定份額,一些企業還存在偷漏稅等不規范行為,這些現象直接造成市場價格的下降。建議在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企業用工、合法經營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的檢查力度,同時進一步整頓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使市場價格真正反映企業正常的市場經營狀況。

  (五)利用WTO規則,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創造有利于我國企業進出口環境

  入世,為我國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條件。但短期內因遭到技術壁壘、反傾銷,使出口數量和價格同時下降,也增大了國內市場的壓力。這對我國企業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如何利用WTO規則,占領國際市場。借鑒國外的經驗,我國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對大量低價進口產品,由行業組織出面,采取反傾銷措施,保護國內市場和企業的生產能力。國外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壁壘和反傾銷行為,行業組織出面,利用世貿規則進行應訴,維護行業利益。并建立企業聯盟,規范出口企業的價格行為,避免壓價競爭出口。

【物價持續走低的深層次原因及政策建議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工業經濟景氣波動的原因與政策建議論文08-26

政策建議資產管理論文09-11

農業保護狀況與政策建議論文08-24

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論文02-13

農民參與土地整理現狀及政策建議的論文12-16

森林可持續經營與可持續發展論文02-05

可持續發展論文06-03

淺談機車輪對在線深層次探傷系統運用效果及改進建議論文08-23

我國審計合謀治理措施的政策建議論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