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金融與證券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論文
一、“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一)“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1、構建過程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結合重慶“十二五”提出的“創新發展金融業,強化金融業支柱產業地位和區域輻射服務能力,建成江北嘴金融核心區,成為內陸地區特色鮮明的金融高地”戰略規劃,圍繞永川區“建設重慶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和“重慶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機構試點改革”的政策背景,深入“政、行、校、企、畢業生”等五方進行人才需求、人才規格、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與教學改革、實訓實習基地、專兼職教師等方面的調研,在此基礎上進行職業領域分析,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為凸顯財經商貿辦學特色,重慶財經職業學院與企業組建商學院和創業學院,變“教學做”為“教學經營”的一體化,發揮重慶職教基地財貿職教集團和永川金融服務外包園區教產融合的“雙平臺”孵化器作用,不斷踐行“以就業創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產教結合為途徑”的人才培養理念,把金融與證券專業教學的難點分解到模擬經營和實際創業中去,歷經5年,逐漸探索形成了一條“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的新路。
2、基本內涵所謂“教學經營”一體化,是指基于“教產融合、校企合作、專業與職業對接”的思路,依托職教集團和金融外包基地的行業主導作用,與企業合作設立涵蓋銀行、證券、保險業務的金融服務公司,在系統培養的計劃設定下,把課堂的理論模塊與公司的實踐模塊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理論和實踐一體的錯位安排或集中安排,形成現場教授、合作學習、自主經營的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專業學習與公司的經營活動同步交叉進行,并逐步由低層次崗位到高層次崗位遞進,實現學生在畢業前基本具備符合專業崗位群要求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教與學相互促進,學與經營相互承接,在經營中鞏固理論知識,進而產生新的知識需求,最終形成教、學、經營的.良性循環。
(二)“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1、設立金融服務公司在企業和學校的共同參與下,組建有實體公司組織結構、真實業務運營、合作管理模式的公司。該公司由學院與中銀國際證券、幸福人壽等公司合資組建,建立有公司基本章程和日常管理制度。目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設立了以投資理財為主業的金融服務公司———智承偉業理財公司。該公司掛靠金融客戶服務實訓中心(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按照真實證券公司1∶5比例建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其中董事長由系主任或企業負責人擔任,總經理由1名教研室主任擔任,副總經理設2名,由學生公開競聘報董事會批準確定。示,五大運營部門各設部長1名,由公開競聘確定(副部長不設,由頂崗實訓班級的學生競聘),并報系部備案。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及部長共9人,組成理財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經營活動進行決策和管理,任期一般為1年。公司日常運轉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業務利潤分成、企業代理費、各種贊助費、學校投入、校友捐資等。
2、組建“教學經營”班級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組織學生上崗經營,目前,主要以金融與證券專業一、二年級在校生為主體,以學期為單位分批進行。學生進入公司經營前,要進行崗位競聘和崗位分配,進而持證上崗。因此,一般每批學生人數確定在30人左右,以團隊的方式具體劃分到5個部門中去,每個部門競聘選拔出2名副部長人選(接受公司原有部長的管理)。公司按照中銀證券、幸福人壽的業務需要,以部門來開展證券公司常見業務,以項目來實現各崗位配合和職責履行,并開展投資理財知識宣傳、理財產品設計比賽、社區街道理財講座、反假幣反洗錢宣傳、“三下鄉”以及市場調研等實踐活動。學生日常在金融客服服務實訓中心辦公,開展工作時以業務為中心,團隊為單位,校外推進為主(不論是模擬經營還是真實經營)。學生的考核由副總經理及客戶服務部部長負責。學生進崗后,須服從《智承偉業理財公司日常管理辦法》,無特殊情況中途不得退場,但可以輪崗。
3、設計崗位和項目課程為了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和參與公司經營業務與管理活動,根據金融與證券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在公司設置不同的實踐崗位,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現場教學和經營。公司董事會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合作公司業務要求,提前開發項目課程,基本形成多樣的項目資源庫。同時,學校要對各崗位的學習內容、時間、要求、考核以及崗位輪換等相關內容作詳細具體的設計與安排,并形成基本的職業崗位標準及制度規范。目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共制定了四大門類、七個崗位的職業標準,對具體的崗位職責進行描述,較好地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融入到決策管理、咨詢服務的“教學經營”一體化的環境中去。同時,學校還從學生和企業的實際出發,綜合培養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制定了動態化、遞進式的崗位輪換方案,實施個性化培養的思路,并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
4、制定相適應的教學安排表“教學經營”一體化模式下,主要采用承接合作公司業務的現場教學法。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組織其進入金融服務公司參與實踐訓練,履行經營一線服務與管理崗位的職責,并在經營現場進行實訓和技能訓練,實施職業精神及職業道德教育。
5、對學生實行歸口管理從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和教學課程表可知,“教學經營”一體化模式下,既有集中性頂崗實訓,又有分散性校內外活動。各部門部長有固定任期,而副部長卻是動態競聘;學生每個學期有不同的實訓項目,且可以輪崗實訓。這些都使得學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較為復雜。通過不斷實踐和總結,我們確定了對學生實行歸口管理、分類考核的原則。也就是說,學生在公司任職和實訓期間,副總經理、部長等管理人員由理財協會負責考核和日常監管,頂崗實訓學生由各崗位指導老師、公司經理辦公室、客戶服務部負責管理與考核,考核結果以月為單位加以匯總,交給系部學生管理部門和綜合學分對接。歸口管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角色定位以及實踐指導老師的管理權威與力度,避免人員管理中可能出現的缺位現象。
二、“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特色
(一)形成了“前室后場”的緊密型職場
金融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一直是專業建設的瓶頸,無論是校內實訓室還是校外的銀行、證券公司等實訓基地,都存在實訓項目仿真性多、實戰性少和數量多、效果欠佳的弊病,與企業、行業要求存在較大距離。通過成立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于一體的金融服務公司,體現了課堂與“車間”距離近、真實性好、機動性強的優越性,而且還可以克服校外實訓基地和校內實訓室不足的問題。同時,在兼顧投入與產出的平衡問題的同時,在專兼職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經營管理,還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和生產相結合、綜合素質培養與專業素質培養相結合、專業理論知識教學與專業技能訓練相結合的良性循環。
(二)強化了“四對準”和“兩個零距離”的對接觀念
金融與證券專業通過不斷總結已有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經驗,在學習研究高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凝練形成了“四對準”(對準市場設專業、對準崗位設課程、對準能力抓教學、對準創業育人才)和“兩個零距離”(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零距離、學生能力與崗位需要零距離)的對接觀念,進一步豐富了該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實踐表明,“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實現“把專業辦到企業、把課堂設在車間”“雙重身份強技能、雙重文化強素質”“教學做合一、產學經營結合、教中學、學中經營”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將學生的自主性、教師的主導性放
在了突出位置“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下,公司集學生社團、教研室指導、公司運營為一體,把課堂教學、實訓操作、校園活動與商業化職場相互融合,學生參與全過程運營、教師開展全過程指導、系部實施全方位監管,把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放在了突出位置。學生接受企業文化,感受真實職場,把自己所學所知運用到實踐中去,將實踐中的問題帶到理論課堂。在學生自主管理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雙重身份進行雙重考核,有助于幫助其適應職場環境和提升職業能力。
三、結語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金融與證券專業探索的“教學經營”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顯著的實踐成果:2011年該專業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年底,在市教委發展規劃處發布的“專業培養效果滿意度排名”中,該專業位列全市同類院校第一名;2012年該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重慶高職高專首個金融類市級教學團隊,參與的項目“以財貿職教集團為平臺,走政校企合作的開放式人才培養之路”也被評為市級教學成果三等獎;近三年該專業學生榮獲“智盛杯”“中銀國際證券杯”等全國、省市類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等等。盡管如此,“教學經營”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仍需不斷改進,特別是在項目課程設計、院校應用推廣和服務區域金融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職高金融與證券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證券金融論文03-30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論文11-30
試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論文12-05
關于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論文12-04
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論文11-20
構建人才培養模式論文12-01
職高語文教學模式的分析論文04-05
分析證券管理的體制模式論文07-01
高職高專院校創業實踐教育模式構建研究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