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與學生語言能力培養論文
論文關鍵詞:社會文化教學 語言能力 語言輸出 語言輸入
論文摘要: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知識是交際能力的組成部分,語言學家提出的不同交際模式中都包括這兩種成份,社會文化知識被認為可以使語言學習者言行得體。本文認為,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理解更多的語言輸入,增加學習者的語言輸出,進而可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最后得出結論: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1前言
自從社會語言學家Dell.Hymes提出交際能力模式(communicativecompetence)之后,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沒有社會文化知識,語言學習者就不能把自己的語言知識用于交際。Brembeck說,教外語不教文化是培養語言流暢傻瓜的最好方法。〔1〕Hymes之后,Swain及Canal又提出了更為詳盡的交際能力模式。不管是Hymes的交際能力模式,還是Swain及Canal的交際能力模式,文化都是一個重要的成份,社會文化知識使語言學習者得體地運用自己的語言能力。其實,社會文化知識對交際能力的作用不僅限于此,它還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獲得及提高語言能力,因為社會文化知識不僅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理解更多的語言輸入,還能增加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輸出機會,而語言輸出及語言輸入對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外語中的文化教學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
2文化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更多的語言輸入
2.1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三大理論都強調語言輸入的重要性。〔2〕行為主義觀認為,語言學習就是強化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系的過程。當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高度自動化時,語言就算是習得了。后來喬姆斯基提出了語言習得的邏輯問題,即語言輸入質量低,但語言學習者能輸出高質量的語言,同時語言學習者輸出的語言不能在語言輸入中找到,也就是說語言學習者能創造性地使用語言。為了解決語言學習者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之間的不對稱,喬氏提出了普遍語法。普遍語法是由一系列的原則和參數組成,原則是所有語言共有的,參數是原則適用于具體語言時作出的調整。參數如何調整要取決于所接觸的語言,如果接觸的是英語,參數就做出適應于英語的`調整。普遍語法是潛在于人腦中的,它需要激活才能指導語言學習,然而普遍語法的激活需要語言輸入。認知語言學理論分為兩派,一種認知語言理論把語言習得看做是語言環境和學習者內在機制之間復雜的相互影響的產物,兩者在語言習得中居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在語言學習者內在機制的限制之內,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另一種認知語言理論認為,言語交往對語言學習極為重要,因為它可以使二語特征更明顯地呈現給語言學習者,同時也強調言語交往中語言輸入的重要性。
2.2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習者對語言輸入的理解。盡管對語言輸入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認識,主要的語言習得理論都強調語言輸入的重要性。隨著科技的發展,語言輸入不再匱乏了:在家可以通過互聯網瀏覽英語報紙,還可以收聽VOA、BBC等英語廣播,這些英語廣播還為英語學習者開設了特別英語節目。國內也有英文媒體,比如《中國日報》、CCTV9,還有《二十一世紀報》等等。還有好多高校都聘有外教。這一切都為英語學習者學好英語提供了大量的語言輸入條件。學習者聽懂輸入的語言材料,有利于語言學習。Krashen認為,教室比非正式語言學習環境好〔3〕……因為初學者很難在自然語言環境中獲得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但很可能在教室中獲得。他認為被理解的語言輸入更有助于學習者學習語言。語言的理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語言心理學家認為,語言的理解方式有兩種,〔4〕一種是自上而下的理解,一種是自下而上的理解。前者認為高層信息會影響低層信息加工,一個句子的上下文會影響句子中單詞的辨認,因為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知識對說話者說話的內容會有某種期望,這種期望會幫助學習者辨認聽到或看到的單詞,甚至把沒有發出的音給補出來,把發錯的音修改過來:
Thestategovernorsmetwiththeirrespectivelegislaturesconveninginthecapitalcity.
假設說話的人在說到legislatures時咳嗽了一下,沒有把第一個/s/這個音發出來,聽的人仍然感覺到這個音發出來了,這叫做因素的恢復。這里聽話人語言外的經驗或知識起了作用。這里的語言外的知識或經驗就是文化知識。沒有文化知識,聽話的人就只能用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來加工語言信息了。
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是指語言信息的加工開始于最低層,且不受高層次信息的影響。所謂的最底層開始就是從因素開始的。這樣做,只要有一個關鍵的音素沒聽清,就可能影響一個詞甚至一個句子的理解:
AmilitarymeetingwashadinPentagon.
如果說這句活的人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吧“/p/”發出來,不了解美國文化的人可能聽不懂這句話,因為他是從每一個因素出發來加工這句話的。但要是聽話的人了解美國文化,他就可能把“/p/”補出來,因為他知道“Pentagon”是美國的,是開軍事會議的地方,他是可以從大背景出發來加工這句話的,他有可能在聽到“military”時就期望著“Pentagon”出現了,這個詞一出現就可能幫助他推斷出“entagon”是“Pentagon”,進而聽懂整個句子。也就是說,文化知識能培養學生的因素恢復能力。
由此可見,社會文化知識對學生理解語言輸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文化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出,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3.1MerrillSwain〔5〕認為,語言輸出有三大功能。第一個功能是注意/引起注意,就是引起語言學習者注意的功能。學習者在輸出目的語時遇到的語言問題能使他們注意到他們不懂或是不全懂的知識,這些語言問題就可能成為學習者下一步學習的內容,并通過加大語言形式學習的力度,為學習者所掌握。Bialystok就認為,語言形式上的訓練會使語言學習者將學習過的顯性知識轉換成隱性知識。〔6〕第二個功能是假設檢驗。MerrillSwain認為,語言輸出實際上就是語言學習者對目的語所作假設的一個驗證,然后根據得到的反饋加以修正。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學習者基于中介語或母語對二語做出一些假設,驗證這些假設是否正確要靠輸出,因為輸出(書面或是口頭)是學習者將其內在知識外現的一個過程和結果,只有內在知識外現,別人才能接觸到學習者的語言,知道是對還是錯,進而對其進行修正。MerrillSwain引用了Pica及其同事的話:“(語言學習者)修正他們的輸出,......驗證他們有關二語的假設,用新的結構和形式做實驗,并創造性地利用他們的中介語資源。”MerrillSwain還認為,修改了的,重新加工過的輸出可以被看作是代表了學習者中介語的前鋒,即最新進入學習者中介語的成分。〔7〕第三個功能是元語言功能。MerrillSwain認為,學習者通過語言輸出驗證自己對二語的假設時,學習者是在猜測某事該怎么說或怎么寫。正是這種輸出體現了怎樣使用語言,思考語言怎么使用的元語言功能。這種輸出還可以讓學習者控制內化這種元語言功能。大多數交際過程中交際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語義表達上,但確有些交際過程,交際者的意圖集中于語言形式上,用語言談論語言形式。實際上這種交際是教室英語的一部分,好多英語學習者都在用語言談論什么,什么用英語怎么說。尤其在英語角或跟外教談話時,這種功能也時有出現。
3.2輸出還有助于促使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轉換。Krashen〔8〕在談到第二語言學習環境時,把語言知識的獲得途徑分為習得和學習。習得指的是在自然語言環境中無意識獲得的語言能力,而在課堂上有意獲得語言能力的途徑叫學習。前者獲得的知識叫隱性知識,后者獲得的知識叫顯性知識。Krashen認為這兩種知識是不可以轉換的,顯性知識只能起監控的作用,交際中使用的是隱性知識。Krashen這種觀點被稱之為無接口理論(non-interfacehypothesis)。Seliger,Stevick,Bialystok,Mclaughlin等人提出了接口理論(interfacehypothesis)。〔9〕Seliger的弱接口理論認為,顯性知識可以縮短習得過程,加快習得速度,從而幫助語言習得。后者提出的強接口理論認為,顯性知識經過充分的練習,可以轉換為隱性知識,也就是說,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可以經過練習而用在交際中,而練習包括輸入(聽力聯系,閱讀練習),也包括輸出(口語,寫作)。因此語言輸出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至關重要。
3.3社會文化對語言輸出的作用。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沒有文化,語言就成了沒有實在意義、空洞抽象的符號,學生的顯性知識不能在輸出中得到練習,不能轉化成隱性知識,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外語學習者要想大量輸出語言,必須有足夠的社會文化知識作依托。有了豐富的社會文化知識,語言學習者才有思想要交流,語言輸出才有可能,語言形式才能在不斷的輸出中變得熟練起來,學習者的中介語資源也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接近目標語,語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4結語
社會文化知識對外語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文化知識可以使外語學習者得體地使用自己的語言知識;另一方面,文化知識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更多的語言輸入,使學習者的中介語更接近目標語,同時還有助于學習者增多語言輸出量和輸出機會,使課堂上學習到的顯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知識。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文化知識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除了幫助學習者有效地和來自目標語文化中的人溝通(書面的和口頭的)之外,還有助于學習者提高語言能力。中國外語學習者的文化知識的獲得主要依靠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包括目標語文化教學和母語文化教學,因此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的重要性需要人們重新考慮!
參考文獻:
[1]王振亞.以跨文化為目的的外語教學[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
[2][5]RodEliss.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FLEP,1997
[3][8][9]RodEliss.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FLEP,1997
[4]DavidW.Carrell.PsychologyofLanguage[M].Beijing:BFLTRP,1999
[6][7]GuyCook,BarbaraSeidlhofer.PrinciplesandPracticeinAppliedLinguistics[C].MerrillSwain,ThreeFunctionsofOutputinSecondLanguageLearning[z].Shanghai:SFLEP,1997
【淺析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與學生語言能力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化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論文12-06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淺析的論文01-24
體育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淺析論文11-23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析論文04-23
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論文12-02
芭蕾舞教學能力的構成及培養淺析論文01-24
淺析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論文01-23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論文10-10
淺析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論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