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摘 要:語文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知識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出發,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和體會來獲取新知。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要讓學生唱主角,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自主學習 參與意識 課堂教學改革
《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強調:“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知識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出發,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和體會來獲取新知。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要讓學生唱主角,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一、善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而創設情境正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兒童發展的前提。孩子們的心靈恰如一灣明靜的湖水,需要教師投入一顆激情的石子以激起感情的漣漪,喚起學生求知的探索、創新的欲望,從而促使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獲得主動發展。如《豐碑》一課:“風更狂、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一節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解決這個難點呢?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制作三幅連續的動感畫面:第一幅即書中原圖;第二幅是疊加風的聲音,疊加大雪的畫面,同時放大軍需處長在風雪中的形象,以體現“風更大了,更狂了,軍需處長被封雪覆蓋顯得更加高大了”的內蘊;第三幅則是軍需處長的形象淡化,而后出現一座晶瑩的豐碑,并在豐碑上刻上軍需處長的`名字。學生看著一幅幅生動直觀的畫面,聽著教師動情的朗讀,把句子意思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得更加透徹。這樣自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角色轉換,喚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二、善于提供探索機會,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成長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課堂上要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自行突破重點、難點。教師做幕后導演,做學習的參與者,把時間交給學生,啟發全班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大膽質疑,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讀中思、演中說,直觀、形象、深刻地了解教學內容。如在學習《第一場雪》這篇課文時,因為學生已養成課前搜集資料、自學的習慣,所以對課文的寫作背景(1962年饑荒時期的第一場雪)已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講課時,我讓學生分組討論,自由提問,學生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諸如: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作者為什么會聯想到“瑞雪兆豐年”?作者是懷著什么樣的感情來寫這第一場雪的?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讓他們緊緊圍繞這些問題,反復誦讀課文,自主處理課文信息,在感受語言文字和聯系生活積淀中去主動探究,學生不但迅速地把握了課文是按“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聯想”的順序來寫的,而且抓住了重點語句,領會了作者對這場可以“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贊美之情。有的小組還發現了課文中擬聲詞、重疊詞的巧妙運用,還有的學生補充講解了雪的其他作用。我覺得這堂課的收效,比任何一節有老師設計問題、引導領會的課的收效都要好。我想:只有在激發學生參與的過程中,文本內容才能進駐到學生的心田里。他們用多種感官去感受,用心靈去碰撞,所學到的知識才是影響最深的,才是實實在在的。
三、善于創設選擇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面對這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選擇能力,對學生以后適應社會甚為重要。在這一層面,教師為學生創設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體味自由選擇的輕松和快樂,是增強“主體”意識的有效方式。在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教師要給學生提示一些識字的方法,如拼音識字、編字謎識字、編兒歌識字、加減法識字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識字,學生可以獨立做,也可以合作完成,然后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情境下識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又學以致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心理規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分析、解決和運用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我們期盼著我們所思、所做的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發展”,得到充分的“自主發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培養中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和能力論文12-03
數學教學自主參與意識培養思考論文10-08
農村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意識培養探究論文11-21
如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的論文02-18
化學課堂上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意識論文12-07
悲劇意識的培養論文01-23
培養問題意識提高課堂效率的教育論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