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探討論文
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2004年我國公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強調“以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為突破口,加強西部農村初中、小學建設”。據教育部門公布的數字,2004-2007年間,中央財政已為此投入100億元,建設學校7651所,惠及學生約200萬人。10多年來,我國農村寄宿制學校得到飛速發展,但是與此同時寄宿制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也暴露出來,特別在安全管理方面,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的薄弱環節。本課題就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幾點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的對策及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基本情況
南昌縣是農業大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全縣有學校306所,其中農村初中24所,小學258所,農村社會力量辦學3所,農村學校占學校總數93%以上。近年來,由于農村學校布點分散,學校規模小,條件較差等原因,加之農村富余勞動力加快向城市轉移,所以農村生源逐年減少。南昌縣大部分農村中小學條件差,投入少,辦學效益不理想,年輕老師很難留得住,城鄉教學差距加大。為此南昌縣委、縣政府從2008年開始,在全縣開展農村寄宿制工程,調整農村中小學校布局,整合資源。自工程啟動以來,南昌縣財政分別對南新明德寄宿小學、涇口東風寄宿小學、幽蘭渡頭寄宿學校劃撥建設資金,用于學校新建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及附屬設施。目前,3所學校都已完工,截止到2016年,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共有25所,在校學生數157990人,其中寄宿小學295人,初中11149人,高中6047人。農村寄宿學校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調研了解,雖然我縣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發展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農村寄宿制學校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特別在安全管理方面。
二、南昌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未形成系統
“安全不保,何談教育?”學校作為學生求學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傳播文明的神圣使命,廣大師生在校安全理應擺在重要位置。在我調研中發現,“安全”二字雖時時掛在校領導的口上,安全制度也在四周張貼,但在具體實行操作中卻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如某中學的學生宿舍高樓層門窗未安裝護欄,如學生打鬧推搡,極易發生意外。還有的學校管理的制度看似嚴格,可管理人員思想松懈,具體執行的人員也不專業,特別是校園保安年齡也偏大,即起不到前期預防作用,在發生校園安全事故時又難以確保師生的安全。
(二)各鄉鎮分布不均,學校條件參差不齊
南昌縣現有18個鄉鎮,263個行政村,地域分布極廣,有的鄉鎮設立寄宿制學校,而有的則與鄰近的鄉鎮合并成立一個學校,這樣就造成學校資源分配不均衡,師生人數也相差甚大。還有的因為學校偏遠、資金不足、領導不夠重視等原因,造成學校建設長期投入不足,校園環境、設施等都非常陳舊。我們去到的某中學,老師辦公室都還是水泥結構的老房子,只有一臺吊扇,學生宿舍環境同樣較差,很多學生不愿意住校,有的在外租房或是借住親友家,使得學校無法統一管理,給學校安全造成很大隱患。
(三)重硬件,輕安全教育
在我們調研的幾個學校中不乏新建的校區,校園環境與住宿環境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交談中卻發現,校園中雖多處放置滅火器等消防設備,但由于疏于安全教育,真正會使用的人并不多。調研時還有領導認為升學率才是關鍵,升學率上去了,學校一切就好了,輕視學生安全知識的灌輸,更不要說逃生演練,這些學校一旦發生意外事件,后果不堪設想。
(四)經費不足,安全管理舉步維艱
財政每年對學校有相應的補貼撥款,但撥款一般要專款專用,而針對學校安全這塊的撥款很少,對大部分學校來說是杯水車薪。我們走訪的幾個農村寄宿制學校由于本身基礎建設較差,所以一旦申請到了資金,基本都用來加強基礎建設、美化和維護校園環境,或是用在水、電等費用上。一些本應用于安全管理的資金也被挪作他用,致使安全管理資金更加短缺。由于資金短缺造成安全工作開展困難,例如農村寄宿制學校值夜班老師補貼少、校園保安的工資待遇低等問題凸顯,學校安全的第一道關都無法保證。
(五)安全事故責任不清,學校壓力大
“事故猛于虎”,一場事故不光摧毀了一個家庭,對學校而言也是頭痛至極。我們了解到在2015年幾所鄉鎮學校的校長提出辭呈,安全壓力大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發生學生的安全事故,“那簡直就是要脫一層皮”,許多學校領導都是周日到周五在學校度過,即使周末回家也是提心吊膽,縱使一再強調安全,仍有意外發生,由于事故責任有時無法劃分,而相關法律制度又不健全,對前來鬧事的家長學校只能采取妥協忍讓的`態度,心理承受壓力之大,令許多校領導苦不堪言。
(六)學校周邊環境復雜,不安全隱患較多
我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大多在村莊中,學校周圍都是民房,出于經濟利益考慮,村民會在自家的房屋內開小吃店、網吧以及出租屋等。由于學校生活飲食的單調乏味,很多學生下課或放學后都想出校門吃飯、玩,有些學生甚至在校外租房,雖然教育部三令五聲禁止學校周邊兩百米內經營小賣部、網吧等,但由于農村工作的復雜性,即使學校多次與村里協商,也收效甚微。如我們走訪的涇某中學,學校處于村莊中央,周邊很多村民將自己的房屋出租給學生,學校和村民協商,一些老實點的村民就會不做聲,一些刁蠻一些的就會和學校吵,認為學校斷了他們的生路。
三、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安全教育
首先安全教育要常態化。要認識到注重學校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對已發生的各類學校安全事故進行分析,盡管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原因都與管理緊密相關。其次要認識到良好的安全管理是宣傳教育成果的重要口碑。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就像水與舟的關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后要認識到安全管理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安全管理必須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安全知識考核也應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中。學校管理者一方面應加強教師自身的安全知識更新,一方面把安全知識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定期演練考核。
(二)做好加減乘除法,推進寄宿制學校均衡發展
“加法”:加大教育投入,做好“加法”這篇文章。建議教育部門針對實際情況,對現有的學校增加安全管理經費,增設專職門衛、保衛人員的編制,聘用受過專業訓練的健康人員當門衛,并根據師生人數,配齊保安人員,并對內部安全設備進行更換維修。備至少一名具有從業資格的專職醫務人員或者兼職衛生保健老師,并購置平常常見病情必須的藥品和醫療器材,保證學生患病或學校突發事件能夠得到有效、安全的救治。“減法”:減縮相關學校,高位推動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有關部門人員需廣泛調研,在尊重民意的基礎上,針對就讀人數偏少的校區撤校,合理的并到附近地區,按照標準化學校的要求集中財力、人力、物力建好農村寄宿制學校,穩住生源。“乘法”:乘勢積極而為,引導鼓勵學校之間實現資源共享。一是堅持按照“統籌謀劃、分批抓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原則,分多個階段,組成多形式多層次的校際聯合,讓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親”,實現資源互補。二是探索創新干部教師管理機制,引導鼓勵校長教師在“結對校”或全縣范圍之間交流輪崗。三是開拓思維,突破區域局限與城市學校結對幫扶,形成城市優質學校對口支援農村教育的長效機制,實行省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巡回講學制度。“除法”:除去發展瓶頸,優化校園周邊環境。一是學校聯合當地城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的無證攤點進行整治,凈化校園周邊壞境。二是清退校園閑散或勞動力低下工作人員,確保校園環境的純潔。
(三)落實經費投入,切實履行政府職責
一方面學校安全管理需要人和“物”的支撐,而這都有賴于經費的保障;另一方面按時足額發放教職工工資,可以激發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再者學校校舍建設經費、事業發展經費和危房改造資金落實到位,從根本上杜絕因“物”的方面缺憾而造成的校園安全事故。教育與財政兩個部門應相互配合,確保各項辦學經費落實到位,防止因硬件建設不達標而產生學生傷亡事故。
(四)重視寄宿生課余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讓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更好地參加其他活動,如增加學習校體育設施、組織體育比賽、開設興趣班、圖書角等,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心得體會01-21
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校園文化論文09-30
油庫安全管理探討論文11-26
企業安全與現代安全管理探討論文11-26
農村地區小學班級管理探討論文07-03
鉆井現場安全管理探討論文07-04
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的實踐研究論文04-15
人性假設與學校體育管理探討論文07-02
職業學校課堂管理探討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