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對職業教育的影響的論文
一、高職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
1.經濟投入與學院快速發展不相適應
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政府部門沿襲了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舊制,對高職教育認識不清,支持度不夠,在經濟投入上存在偏差。各地政府在高校經費投入上偏向本科教育,旨在建立重點本科,建立一流高校,對職業教育則投入較少,大部分為學院自籌。同時由于我國的高職院校大部分仍屬于事業單位,受政府調控,在政府經濟投入少,企業未介入,社會資本、私人資金注入少的情況下,高職院校遍地開花和盲目擴張就會出現嚴重的經費不足,這必然制約學院的實習基地建設、實訓設備更新、優秀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以及軟件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而高職院校的發展又對這些有著較高的要求,經費的短缺只能靠擴大招生來解決,招生規模的擴大就需要更多相匹配的軟、硬件設施,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影響畢業生質量,畢業生通不過企業的檢驗,學院砸的只能是自己的招牌。
2.高職院校自身存在的問題
(1)自身認識不足
。許多高職院校對自身辦學定位不明確,偏離軌道。雖然辦的是職業教育,但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辦學觀念,將高職教育等同于專科教育,或者沿襲以前的中職管理教育模式,致使在專業設置與建設、課程設置及教學環節、學生培養、教師素質要求等方面存在著盲目性,沒有很好把握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
(2)高職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教學管理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實用型”的人才。為完成這個任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教學管理者承擔著重要職責。而目前我國的公辦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普遍存在著教學觀念陳舊落后、缺乏改革創新精神,在教學管理模式上存在著機械執行行政條文,走過場的現象;在教師激勵上缺乏有效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往往停留在政策層面上。
(3)“雙師型”教師缺乏,教師實踐經驗欠缺。
“雙師型”教師是指同時具備講師(以上)教師資格,又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老師。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由原中職院校升格上來的教師,二是近幾年畢業的高校生,大多為本科或碩士學歷。前者經驗陳舊,與高職培養目標不匹配,但由于年齡和家庭的原因,很多不愿意重新到企業去實踐;后者是從學校走向學校,課堂走向課堂,沒有到企業工作、生產實踐的經歷和閱歷,非師范類畢業的新教師既沒有實踐經驗,也沒有系統的師范教育訓練。占高職教師主體的這兩類教師使得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嚴重匱乏。而事業單位的高職院校受到事業編制的影響,不能從企業直接調入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再加上高職院校自身用人機制受到限制,在職稱評定、教師身份待遇等問題上存在困難,使得“雙師型”教師隊伍得不到有效建設。
(4)生源數量、質量下降。
有關數據表明,從2010年—2020年,我國18—22歲的人口是一個急劇下降區,將從一億兩千五百萬下降到八千七百萬,下降幅度非常大。另有資料表明,自2011年起,我國各級教育的學齡人口呈下降趨勢,在未來10年,學齡人口的年均下降量為860萬人,每年保持3.23%的下降速度。學齡人口下降的結果就是高校生源的銳減,各高校為了完成招生指標,紛紛開始降低錄取分數線,高職高專作為最后一批錄取院校,分數更低,如2014年河南某高職院校就將補錄的分數線降到了150分。高職院校還面向社會招收滿18周歲以上的人讀預科,這些學生在進校時理論基礎非常薄弱,這必將影響進校后的理論教學,又擠占了實踐教學時間,使高職理論、實踐教學進入兩難的境地。
二、面向市場,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
1.面向市場需求,建立自己的品牌
高職院校在辦學中必須強化市場意識,服務意識,了解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研究并遵循市場規律,樹立自己的服務品牌和良好品牌形象。高職院校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向用人單位說自己有優質的教育質量,有良好的社會聲譽,才能代表著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具有良好聲譽和較高知名度的高職院校更能吸引高質量的生源和教師,也更容易吸收社會各界的投資,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2.合理定位,保證辦學質量
各地政府要把發展高職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建立科學的評估標準和評價體系。高職院校要合理定位,制定長遠規劃,構建合理專業結構體系,對于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要果斷退出,建立市場需求的新專業如高鐵服務、高級管家專業;樹立良好形象,強化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提升辦學質量。
3.建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實施教育的'關鍵,是培養人才的根本。高職院校在引進教師時要打破常規,根據學院規模、專業和需求選擇師資,形成優質的教師梯隊,構成合理的師生比。對于剛從高校直接分配過來的教師必須接受崗前培訓,深入到企業中,提升實踐技能。對于實踐性比較強的醫學、汽車維修、軟件開發等專業,可以直接從醫院、企業引進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的人員來充實隊伍。如果為了降低成本,便于隨專業而調整師資,可以從企業聘請兼職教師,同時要加強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做到科教并重,真正提升教師待遇,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建立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促進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步伐。
4.加大實踐教學的投入,提升畢業生競爭力
市場是檢驗教學效果的試金石,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優點就在于實踐能力強,因此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必須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大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經費的投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企事業單位共同制定和實施培養計劃,培養學生掌握新設備、新技術的能力。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的培養,強化對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探究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切實培養出能經受住企業考驗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總結
面對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高職院校不能再盲目擴張,應走內涵建設發展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剛開始走起來雖艱難,會有許多現實問題,但從長遠來看,走內涵建設之路才是生存發展之路。
【高等教育改革對職業教育的影響的論文】相關文章:
餐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論文11-20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論文11-19
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建設及發展論文11-19
微課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論文11-20
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論文11-19
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論文11-19
高職院職業教育改革論文11-29
高等職業教育論文三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