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論文
一、當前高校教學管理引入與踐行激勵理論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教學管理陳舊與落后的理念呼喚激勵理論的介入。管理理念在整個高校的管理過程中起著支配與主導的作用,決定著管理的效果與質量的好壞。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已經慢慢地成為了管理領域主要的管理方式,被很多管理者所認同和采用。但是,由于高校的管理長期受到傳統的管理理念———經驗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的影響,使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界限分明,不能充分發揮和調動教師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師參與教學管理的共贏局面。對于當前高校教學管理理念落后所造成的不足,激勵理論具有天然的修補性。它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條件下誕生和發展的,能夠妥善應對信息時代給高校管理工作帶來的各種挑戰。激勵理論名為“激勵”,暗含其是一種能夠調動主體積極性的理論。而當下正是“以人為本”的時代,激勵理論作為一種對個人主體性尊重的理論,作為一種弘揚人性的理論,能夠充分調動人們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主動性,進而為解決當前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提供保障。其次,過于注重行政化管理的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呼喚激勵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一些高校教學管理的行政化色彩濃厚。主要體現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行政指令過強,教師參與管理的程度低;在教學方式與方法的管理上,過于強調整齊劃一,缺乏靈活性;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注重采用從上而下的監管方式,而對激發教師內在動力的激勵與獎勵措施則較輕視。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濃厚的行政化色彩,不利于提高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效,使高校廣大教師的高效教學大打折扣。而激勵理論作為一種彰顯個人權益、倡導滿足個CHINAADULTEDUCATION2015/8中國成人教育人需求的理論,對于調動人們在教學管理工作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服務工作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最后,激勵理論可以解決目前高校教學管理考核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比如考核內容的選擇、方式方法的選擇、學術與教學的平衡等。其中,最后一點尤為嚴重。部分高校教學管理過程對行政的管理重于對學術科研的管理,這是高校管理的失衡體現。這種失衡導致教學受輕視,科研成績被過于強調夸大。在政策的不合理傾斜下,很多高校教師為了完成科研而忽視了教學,同時,高校對教師的績效考核過于簡單容易,高校學生普遍“入口困難出口容易”的危象不僅讓擺托高考壓力的大學生過于放松,也導致教師沒有教學的壓力,疏于對教學任務以及重難點的鉆研。作為一種以倡導滿足個人更高層次需要為基礎的理論,激勵理論對于平衡教學管理工作、引導教師妥善處理教學與科研工作之間的關系等具有重要價值。
二、激勵理論指導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以人為本:樹立現代化的`高校教學與管理理念
人本主義的管理思想是一種具有現代管理理念的思想,它的核心是強調人的重要性,以人為中心,以科學的激勵機制為基礎,充分激勵和調動被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為“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達到工作目標。首先,高校教學管理應有一個最高理想與最高理念,那就是教職員工第一。把“人”即“教職員工”的地位提高到組織活動以及決定高校存亡的重要戰略地位上。這種思想與學生至上的管理理念相反,它超越了學生至上的管理思想。在激勵理論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下,高校教學管理具有前瞻性,激勵教職員工通過學習和自身的內在需求的外化,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實現學生至上。其次,激勵原則是高校教學管理人本管理的主要手段,在經濟時代要充分發揮和調動人的工作動能,必須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激勵制度也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主要管理方式。最后,對教職員工需求的滿足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出發點與歸宿。一方面要關心教職員工對于物質的需求,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增加教職員工的收入;另一方面要關心教職員工的精神需求以及身心健康情況,尊重教職員工,與教職員工平等交流,在管理中以實現和滿足教職員工的一切要求為出發點和目標。高校教學管理在踐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過程中,應該以促進和滿足教師的需求、發展為出發點與歸宿,將教師放在教學管理的重要地位,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要樹立這樣的思想:要使學生得到發展與成長,應該讓教師得到發展與提高;要挖掘學生的創造力與智慧,要激發教師的創造力與智慧。高校應該轉化管理的對象與重點,將管理事務轉化為管理人,學校的任何政策制度以及措施的制定都應該以人本管理為主導思想,而且在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過程中應該在高校從上至下在教學管理的方方面面體現人本情懷。
(二)剛柔相濟:建立柔性與剛性結合的教學管理機制
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控制”。這種控制是以滿足和順應人的心理為基礎的,引導教職員工從內向外地自發積極主動工作,而不是通過硬性的制度與政策來實現目標。高校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對事物有著成熟與獨到的見解,他們思維活躍,對管理更傾向于以理服人,柔性管理的理念與高校教師的心理以及勞動特點相吻合。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對教師柔性化的管理,對教師的管理中融進關愛之情。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效率,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走長遠發展的管理之路。
(三)“教”“研”平衡:處理好教學與科學研究之間的關系
首先,高校應該堅持教學為主導,科研為教學服務的原則。科研要完成效益轉化,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用科研完成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科研,將科學研究的過程搬到課堂,將二者有效結合,使其成為一個統一的過程。一方面,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師生在進行討論的時候展開科研;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要善于將科研的思維與態度運用在教學中,使課堂充滿探索與發現的特征,這樣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的發展與進步。
(四)全面科學:建立和健全教學工作的考核與評價體制
對教學工作的考核包括對教學結果的考核、對教學行為的考核以及對教學質量的考核三個方面。首先,對教學結果的考核,應該與教師的考核績效掛鉤,包括對教師日常教學的計劃制定、對教學方法的設計與使用等。其次,對教學行為的考核,主要是對教師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的考核。目前沒有絕對科學的考核方法,但是,目前主要采用這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聽課、學生的反饋,對教師的工作行為直接給予評價與評估;二是通過教師的備課本、學生的作業本或者出勤等情況進行考核,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適當的評估。最后,對教學工作質量的考核。一是對考核的對象要有全面的把握,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客觀地進行評估;二是對考核內容的選擇要恰當與合理,考核的內容應該是教師教學內容的濃縮與重點,考核要抓住教學工作的本質準確評價;三是考核的手段應該多樣化,秉承質化和量化相結合的原則;四是考核體系在考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進行完善,提高考核體系的可操縱性、信度以及效度。高校應該根據自己的校情,設立合理的激勵制度。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人為本、公平有效、物質與精神相結合、按需激勵、差異性、制度與人性化相結合等原則。激勵制度的實施以高校教師的需求為基礎,在科學原則下進行實施激勵行為,能更好地去滿足教師的需求。
【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教學管理中激勵理論的運用論文11-13
淺談高校教學管理中激勵理論的運用論文11-25
高校教學管理激勵理論實踐論文11-13
激勵理論中高校教學管理的運用論文07-31
酒店管理中的激勵理論的新應用論文11-13
激勵理論在高校管理中的運用研討論文10-22
激勵理論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運用論文11-13
激勵理論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論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