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培養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論文
1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研究
1.1人文教育與高校計算機教育相融合
1.1.1利用與發現計算機教材中的人文觀念,聯系實際生活發掘人文精神。任何一門科學的產生發展都離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所以任何學科教材內容中,都包含著人文精神的內涵,高校教師能否從書本中發現這些人文精神內涵,讓它與本學科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而且在本課教學內容中能順其自然的傳授下去,能否在講課過程中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課堂中去做到“潤物細無聲”。這個才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所在。例如在《計算機基礎》這門課中,“存儲程序控制理論”是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精髓所在,把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依曼在數學和計算機方面的巨大貢獻和他對科學的探索精神貫穿于存儲程序控制理論教學內容的講解中,既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熏陶大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執著追求精神。因此,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結合課程進入課堂教學是計算機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礎。
1.1.2在實踐性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協同合作的團隊精神,F如今重大科學難題都需要依賴多學科的共同協作才能攻關完成。所以在當代社會中,不僅需要當代大學具備良好的個人素質,而且更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所以計算機實踐教學設置就是培養團隊精神的理想選擇。在高校計算機實踐課程中不但要培養大學生們的個人動手能力,更要加強培養同學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
1.1.3因材施教結合時事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在計算機發展概論教學中,把中國研制的“曙光”、“銀河”、“深騰”、“神威”等一批超級計算機內容納入到課程里來,讓學生們知道了解現代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的發展情況和研究態勢,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們的民族榮譽感。在講“操作系統”課程中,通過講解中國計算機產業發展的現狀,對比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差距,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建立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奮發讀書的理念。
1.1.4加強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人文”本身不僅僅是知識體系,也是一種精神體系。在自然科學領域,創新是其最重要的體現。創新為國家的興旺發達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創新也是一個民族成長、進步的源泉。所以,在實踐課教學中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去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創新中的實踐成果課堂中向同學展示,可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1.2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人文教育的影響
1.2.1奉獻精神。在計算機網絡中,網絡的本質就是資源共享。網民應當共同遵循的原則是:在互相免費的前提下,所有的子網可以獲取他人的數據信息,一切計算機及子網也要無償為網絡提供資源。因此,奉獻精神也成為了網絡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導向。
1.2.2自主精神。如果說傳統的'價值觀是一種具有依賴性的價值觀,那么網絡價值觀就是一種自主型的價值觀。因為網絡是本著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的,因此在進行網絡課程時要讓學生明確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對自己進行管理”、“自己為自己做主”。由依賴到獨立的蛻變,使人的潛能和主體能動性得到提升。
1.2.3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在網絡中,階級、權力、階層甚至民族、地理位置、都會失去意義,這也使得它享有更多的特權,每個網民都是一個中心,人與人之間趨于平等,不再有等級制度。個人平等及權利意識的加強,有利于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個性的發展,同時,也提高道德主體的創造性。
1.2.4民主、自由精神。網絡的核心是自由性、開放性。在網絡的虛擬社會里,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發言權,能夠自由地進行選擇,自由地表達思想。因此計算機網絡為人們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自由、民主意識得到了全方位的錘煉和提升,這是倫理道德、主體能動性、創造性獲得張揚的重要標準。
1.2.5創新意識、開放思想和創造精神提高了現代人破解自然和自身的能力。現在社會所具備的創新意識、開放思想和創造精神,體現出了人類的生命自由和自信精神。網絡化的物質能量和精神價值在于,它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演化與現代人的全面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不僅創造了知識經濟的輝煌成就,而且加快了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推動了全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使得人類的精神追求與生存需要獲得了現實化的滿足,賦予了現代倫理道德全新的內涵,計算機使社會學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獲得新生和變革。
2計算機教學中提高人文教育培養的方法
能否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如何將其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的教學中去,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滲透人文精神是實現教育人文化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教師們不斷的提高人文素養,完善自身人格,升華道德境界,在平時生活和工作中堅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改造學生。目前,在高校中絕大部分教師有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理工科類教師尤為突出,怎樣才能使教師在注重科研的同時,加強教學質量,是當前高校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2.1提高各學科教師自身人文素質。
第一要從思想上認識教育的本質,教育是要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既包括專業素質,也包括人文素質。所以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應該如何學習技能,同時也要教學生學會怎樣做人,如何做事。只有做到這樣,教師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2堅持教書育人,注重言傳身教。
學生們的人文素質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很長時間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多開展案例式、研討式等啟發式教學。同時還要提高講課內容的藝術性,讓學生每一次聽課都是一種享受。
2.3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能力。
教師的知識水平和人文素質影響到學生的成長、職業的定位以及今后的發展。許多高校的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教學方法訓練,僅通過一定的崗前培訓,就由往日的理工科院校學生變成了大學教師。雖然他們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他們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教學技能。教師是一門對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的職業,既需要教師積累深厚的專業知識,又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技能。因此,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采取更多形式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拓寬教師的視野,增加人文素質積累,也可將人文素養能力納入教師的業務考核中去,促使教師自覺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3結束語
計算機教育與人文思想融合容易為高校教育者所忽視,在沿襲傳統填鴨式的教育以后我們發現教育結果事倍功半。學生人文素質能力的培養,不但是讓大學生能夠認識歷史,了解傳統文化,更主要的是激發受教育者對自我價值的努力實現,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的精神激勵。而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要求大學生完成每一步計算機操作,探索全新的實踐操作方法,追求最后的正確的實驗結果,這正符合人的自主、自由、探索、創新等精神,與人們不斷追求真善美的價值理想的人文精神相符合,讓大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人格,構建有序、和諧、向上的社會體系。
【人文教育培養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網頁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論文01-11
經典聲樂作品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7-08
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12
激勵式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11-13
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論文11-13
淺談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