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運動訓練的論文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課程改革為核心,分析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現狀,提出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方式,完善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體系,進而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途徑
運動訓練課程屬于大學體育課程的重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實踐能力為主,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強調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運行訓練課程體系要具有多元化與多樣化特點,滿足學生個性化運動需求,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就目前而言,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改革是當前大學體育教育的首要任務。對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現狀
1.1課程內容脫離于市場。現階段,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內容過于陳舊,并脫離于市場,使得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缺乏一定的系統性,課程內容不符合市場環境要求,進而不利于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發展。在社會環境下,體育產業整體發展呈現出較好的勢頭,俱樂部教練、經紀人等相關體育人才的需求量逐漸提高,而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落后于社會實踐與市場發展。為此,學校著重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使其滿足市場要求,實現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改革。1.2競技體制的缺失。我國競技體育由體委領導,這種環境下的大學競技體育也始終作為從屬地位,在運動員招生管理中,由于競技體制的缺失,使得運動員訓練管理中存在很大的問題,相關法規標準不準確,造成運動員培養機制的欠缺,進而給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形成極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國際型競技人才的培養。1.3學生自我管理不足。在進行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具有極高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培養學生跳躍性思維能力之外,還要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維持運動訓練的最佳狀態,進而實現大學體育運動訓練教學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就現階段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而言,行為不規范的情況普遍存在,學生整體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不利于人才培養和教育。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學生生源質量問題,二是教師紀律性與人生觀引導不足導致,進而不利于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發展。
2.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策略
2.1結合市場情況,調整課程內容。在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中,教師要打破原有經濟育人模式,做好市場調研,明確體育市場對體育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分析研究后制定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策略,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結合就業市場調整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內容,拉近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內容和市場發展現狀的貼合性,發揮出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作用,使得課程內容滿足學生就業需求。同時,為了提高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質量,學校要從教練員綜合素質入手,設立專門機構進行教練員培訓工作,提高教練員理論能力與實踐指導能力,設置激勵機制,提高教練員待遇水平,進而實現教練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2.2完善競技制度,培養專業人才。在進行大學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為了保證體育人才的培養質量,教練要進一步完善競技體育機制,制定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以及訓練機制,補充相關法規標準,形成系統化運動訓練體系,進而保證競技人才培養效率,達到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最終教學目的。同時,在開展大學體育運動訓練活動中,教練要從理論教學和運動訓練兩方面入手,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效的聯系在一起,制定理論、實踐雙重任務,結合大學生運動員文化基礎薄弱的特點,結合教學制度和學情,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形成系統化文化課培養計劃,提高學生理論知識,達到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
2.3加強思想教育,促進自我管理。為了實現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優化,在進行大學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要從學生訓練能力和個性特點入手,豐富課程設計結構和設計方式,提高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的`靈活性,激發出學生對運動訓練的興趣,并在課堂上保持注意力的持續集中,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練要學會運用激勵手段,調動學生運動訓練的積極性和熱情,知識上深入淺出,方式上多鼓勵、多表揚,避免對學生過分壓制,防止學生對運動訓練形成厭惡情緒,不利于綜合訓練能力的提升。在生源質量方面,要提高招生門檻,結合學校人才培育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招生計劃,保證生源質量,進而促進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3.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內容
3.1自主選修課程模式。自主選修課程以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培養核心,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為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能力條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自主選修課程模式強調學生自主選擇,以學生為核心,結合自身興趣與需求選擇運動訓練項目,發揮出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而達到課程教學目的。學校結合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設置選修課程,其中包括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擴大學生的選擇范圍,并采用三自主模式,學生自主選擇教師、訓練項目以及訓練時間,打破傳統課程設置方式對學生的壓制,保證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達到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教育目的。對此,在課程項目方面,學校大一設置常見的運動訓練項目,即為田徑、排球、籃球、游泳等,打好運動基礎,為以后的運動訓練做好準備;大二開設特色項目或是新興體育項目,即為太極、散打、街舞、保齡球、攀巖、漂流等項目;大三、大四則對以上內容自主選擇,并設置高興趣運行訓練項目,構建多元化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體系,滿足學生運動訓練需求。在課程內容方面,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原則,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設為1:4,理論課程占20%,幫助學生了解身體健康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學會自我心理調節,預防運動訓練損傷,進而保證學生身心發展;實踐課程占80%,以運動技能為主,專項教練進行輔助指導,提高學生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在體育領域的發展。
3.2學分制課程模式。學分制課程模式在選課的基礎上,將學分作為計算單位量化學習成果,通過學分累積的方式衡量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成績,將選課、學分、平均學分融合在一起,形成評價指標,落實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發展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自我選課和自我管理,拓展學生學習時間的自由程度,改變傳統人才培養方式,提高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種課程設計方式有利于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形成一生一表的模式,提高成績查詢的便利性。在課程構建中,依據理論內容和實踐內容,將運動訓練課程分為學分組成、學習內容、時間以及平均方式,量化各個課程指標,進而構建系統化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體系。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實行初期將必修課程時間設置為2年,隨著學分制課程應用和發展,在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漸提高后,將必修課程時間設置為1年,其余3年應用選修方式,潛移默化取替體育運動訓練的強制性,進而實現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改革。
3.3俱樂部模式。俱樂部模式從本質上是對自主選修模式、學分制模式的補充和輔助,為了取替運動訓練的強制性,在以上課程模式成熟發展后,逐漸應用俱樂部模式,這是我國大學體育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俱樂部模式對大學體育教學硬件條件較高,在自主選修模式和學分制模式應用發展中,學校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也為俱樂部模式的應用打下堅實的條件基礎。在教練員自身素質方面,從引進、培訓兩方面入手,制定優勝略汰機制,完善進修培訓方式,促進教練員的自我完善和自身建設,提高教練員綜合素養。在會員活動方面,新入會員辦理俱樂部證,憑證參加活動,遵循相關制度,限制會員參加活動次數,會員作為俱樂部主體,受管理權力,并參與到專題講座中,綜合理論和實踐,提高運動訓練綜合質量水平。
4.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的研究,得出:4.1現階段,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體系存在課程內容、課程管理以及學生自身管理方面的問題,限制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發展。4.2結合現狀分析,提出調整課程內容、完善競技制度、促進自我管理等措施,改變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體系,明確改革思路,保證穩定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竇秀敏.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周弘.獨立學院大學體育課程現狀及改革發展趨勢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7.
[3]丁建國.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探究[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5,01:94-97.
[4]黃晰曦.大學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及對策研究[J].網絡財富,2017,17:16-18.
[5]于曉東.論科學人文主義體育課程觀及其對深化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03:75-77.
【大學體育運動訓練的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打破目前體育運動訓練僵化的模式論文11-01
體育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差異性研究論文09-03
陽光體育運動對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影響論文11-01
體育運動畢業論文03-27
陽光體育運動在大學中開展方法論文07-11
大學鋼琴教學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論文08-28
拓展訓練對大學體育教學作用分析論文07-26
中考體育運動訓練方案(通用9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