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提高醫保基金管理的效益對策論文
摘要:醫療保險是國家為勞動者提供的基本醫療保障,本文首先介紹了醫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現狀,然后指出醫保基金無效支出的原因,最后闡述了提高管理效益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醫保基金;無效支出;管理效益;措施
我國在1998年12月頒布了《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截至目前陸續實施了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三種醫療保險制度,均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面對新時期、新形勢,醫保基金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醫保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以下針對如何提高醫保基金管理效益進行探討。
一、醫保基金管理工作現狀
1.信息量大。醫保基金管理期間,會輸入輸出大量的醫保數據信息。以中等城市為例,假設參保人數為25萬,那么在醫保信息管理系統中,每年會產生500萬條新記錄。要想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利用,充分發揮信息價值,為醫保基金管理工作提供依據,是一項復雜的工作。2.報表眾多。在城鎮職工醫保基金上,財務人員的報表填寫內容主要包括四類,一是社會保障預決算報表,二是醫療保險基金統計表,三是經辦機構內部管理報表,四是領導及部門調研用表。其中,前兩類報表采用統一格式,后兩類報表則沒有統一格式。工作人員填寫數據時可能違背一致性要求,不僅對使用者造成誤導,也增加了跨地區數據的對比難度。3.收支不平衡。我國醫保基金的收支由社保經辦機構負責,沒有列入地方財政的補助范疇內,醫保基金的增值依賴于銀行、國債的利息收入,因此增值能力有限。隨著基金支出數額不斷提高,就造成了收支不平衡的現象。另外,部分參保單位的經濟效益不佳,由于費用繳納不及時,加劇了基金收入短缺的情況。4.信息化水平低。我國社保機構雖然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工作,但是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社保網絡系統,在適應性、通用性等方面存在問題。如此造成的結果,是管理部門無法對基金管理信息進行及時傳遞,對賬管理、會計核算等工作受到影響。
二、醫保基金無效支出的原因
1.就醫要求提高。在醫保范圍內的藥品中,不同廠家生產的藥品存在較大的價格差異,尤其是進口藥品,只要是診療目錄中有明確規定,均能夠使用醫保基金。患者對醫療知識不了解,就可能盲目使用價格較高的藥品。醫院答應患者的要求,就會增加醫保基金支出數額;醫院不答應患者的`要求,患者就會出現不良心理情緒。實踐證實,醫保患者盲目使用高昂的藥品和器械,是造成醫保基金無效支出的原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醫療服務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增加了醫療費用,也增加了醫保基金的支出。2.過度輔助檢查。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定點醫療機構開始擴大服務人群,提供成本高的藥品和器械,尤其是利用高端設備取代一些常規設備。在醫療診治期間,過度借助于輔助檢查,使用價格高的藥品,而價格低、質量好的藥品使用頻率降低。另外,醫療機構按照科室收入為醫護人員發放獎金,雖然提高了工作積極性,但也帶來了趨利性,醫護人員可能會優先選用價格昂貴的藥品和器材,造成醫保基金損失。3.治療費用增加。依據當前的醫保制度,患者在門診就醫時,按照先使用個人賬戶、后使用現金的順序,報銷的前提是需要住院。在這樣的硬性規定下,患者為了報銷醫療費用、節省個人資金,即使是門診治療的疾病也選擇住院治療。另外,新農合患者一般沒有門診統籌賬戶,因此門診報銷費用低,住院是為了開藥、常規檢查,因此出現了小病大治的現象,造成醫保基金浪費。
三、新時期提高醫保基金管理效益的措施
1.平衡醫保各方利益。醫保基金對于市場具有主導作用,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應該引導市場向正確的方向發展。然而,不平衡的利益關系下,促使醫保基金隨著市場步伐前進,不僅失去了主導作用,也難以保證市場的平衡發展,繼而出現多種矛盾和問題。對此,要想平衡醫保各方的利益,應該對醫保形成有力約束,促使其在規定的范圍內執行,減少市場環境造成的影響。適當增強市場的主導能力,才能促使醫療市場跟隨醫保基金的步伐前進,最終實現醫保基金利益分配均衡的目標。2.均衡分布醫療資源。我國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衡,體現在醫療水平高、服務質量好的醫院,大多分布在一線、二線城市中;而三線及以下城市中的醫院,醫療水平低、服務質量差。如此一來,患者的就醫選擇性降低,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對此必須重新排列醫療秩序。以治療費用過高問題為例,根源在于藥品價格高,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應該改革根本體制,優化地理區域位置,降低藥品的生產成本。其次醫院要建立審核制度,以綜合水平作為評判醫院等級的標準,避免醫院對醫療價格進行隨意調整,促進醫療資源均勻分布。3.加快城鄉醫保統籌。我國醫保制度的實施雖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也存在明顯問題,例如基層管理不完善、城鄉醫保結構不合理等。如此造成的不利影響,是參保人員享受不到應有的權利,在地方政策影響下,二元經濟結構不斷強化,三農政策難以有效實施,城鄉醫保無法做到統籌化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保證參保者的基本權益,提高參保者的主動性,降低地區經濟和社會負擔。具體到鄉鎮地區的改革上,要提高土地分配的公平性,發揮土地資源優勢,保證農戶有能力參保,實現城鄉統籌的目標。4.確保基金收支平衡。第一,加大征繳收入,降低職工的醫保贍養比值,強化基金的征收工作。針對參保單位內并非全員參保的現象,經辦機構應該嚴格審核參保單位的職工信息,審核單位賬務報表、用工登記表等,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發揮醫保基金開源節流的作用。第二,加強資金運轉管理,實現基金保值增值。一方面可以適度儲存藥物,對市場供給進行適度調配,提高藥物市場的利潤,促進醫保基金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合理投資,常見如債券、股票等,保證基金收益的穩定性。第三,針對異常基金支出加強監管,首先是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管,通過數據分析明確基金的異常支出;其次是對異地報銷進行監管,醫保機構可以采用電話核實、實地調查等方式,加強發票管理,避免偽造發票的情況。5.提高電算化水平。對于醫保基金管理機構而言,應該引進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計算機技術、財務管理軟件等,開展基金核算工作,對會計信息進行及時準確處理,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應用會計電算化,可以方便基金財務分析,實現收支賬目當日核算。另外,也要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學會使用財務管理軟件,提高醫保基金管理效率,構建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醫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特點,是信息量大、報表眾多、收支不平衡、信息化水平低。分析醫保基金無效支出的原因,在于就醫要求提高、過度輔助檢查、治療費用增加。對此,應該平衡醫保各方利益、均衡分布醫療資源、加快城鄉醫保統籌、確保基金收支平衡、提高電算化水平,才能提高醫保基金的管理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合琴.關于提高醫保基金管理效益的財務的思考[J].中國經貿,2016,(18):185.
[2]鄭世寶.試論如何提高職工醫保基金管理效益[J].經營者,2016,30(18):10.
[3]黃顯官,朱玲,楊珍等.提高醫保基金管理效益的財務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3,(4):57-62.
【新時期提高醫保基金管理的效益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課堂效益論文05-15
提高農業科技期刊效益的對策論文07-12
新時期高校教學管理癥結及對策論文07-29
高校大學生醫保基金管理的探討論文07-04
采油廠固定資產管理效益提升對策論文06-30
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益的論文10-13
雜交品種提高玉米種植效益的論文04-27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論文05-25
淺談提高河道堤防管理水平的對策論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