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導學模式分析論文
對導學模式的實踐運用,可以深入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此設置相對應的活動單,使其能夠正確認知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和學生間的合作與學習,詳細記錄學習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結果加以分析,采取有效的改進建議。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導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合理劃分學生小組
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保證導學模式作用的充分發揮,必須合理劃分學生小組。在確定項目組的基礎上,將小組作為基本單位,有效分配學生的任務單,并嚴格遵循任務單的內容開展相對應的活動。在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巡回進行指導。而在完成項目任務以后,小學體育教師則要為學生的完成成果評分。當學生對項目得分的技巧予以熟練地掌握時,教師應當給予較高的分數,對其加以鼓勵。如果學生尚未掌握得分的技巧,則需要給予其較低的分數,對其進行警示[1]。
在此基礎上,給予此模式展開小組捆綁式考核,由高分學生和低分學生組成幫扶小組,由高分學生合理地指導低分的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并且有效地鞏固所學習的體育知識,為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實際教學過程之中將學生劃分為4至6人左右的小組,劃分小組時需秉承“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即保證組與組之間學生水平相近,將體育技術水平、體質情況作為學生分組的主要依據,從而保障組內學生體育技能相互補充,形成學生互幫互助、全面發展的良好教學氛圍,有助于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2合理設計活動單
活動單的設計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體育練習的質量與效果。通常來講,活動單設計要盡量與學生認知水平和操作水平相互貼合,以確保活動單更具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其中。
其中,活動單所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生需要加強練習的內容;
(2)通過聯系所需達到的目標;
(3)活動開展的方案;
(4)檢測并反饋活動的開展效果。
正是因為不同項目組任務存在差異,所以在設計活動單的過程中,也一定要保證設計方法的區別性。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需加強對教學語言的優化,充分發揮出語言的優勢,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為小學生構建更具吸引力的課堂語言體系,從而建立和諧、開放的教學環境。尤其是在體育運動步驟分解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一邊為學生展示體育動作,一邊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促使學生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凸顯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
3以設計方案為基礎開展體育教學
貫徹落實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活動單并不具備明顯展現的路徑,但其始終存在,而且在練習的整個過程中貫穿。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對籃球組活動進行設置并明確提出要求,學生要在三步上籃練習方面,事先做熱身運動,在其筋骨活動的基礎上才可以根據活動單具體內容完成體育練習任務。與此同時,在練習的時候,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是疑惑需要及時提出,亦或是請教高分數的同學。長此以往,可以保證小學體育聯系活動開展的有序性,進一步增強運動技能的聯系質量。
但在實踐中,也需要合理延伸相關知識點,確保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同時,小學生年齡較小,對體育基礎技能理解能力水平有所不足,其學習積極性較低,鑒于這一問題,筆者認為需進一步以設計方案作為課堂教學主導,優化設計方案的各個環節,在其中引入趣味化的教學元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歡樂的教學氣氛中學到體育基礎知識與技能。趣味體育教學方案設計應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分析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相應特點,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采用游戲、活動、競技等形式,擴充體育基礎技能教學路徑,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效果。
4嚴格檢測活動情況并反饋
導學模式的應用要求將學習小組作為主要單位,所以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將合作探究作為重點。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環節中,通過三個不同層面檢測并反饋活動開展的具體狀況。
第一,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具體檢測學生是否根據活動單的具體要求參與練習,了解其項目得分技能掌握的程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合理地制定練習的表格,并詳細地記錄具體狀況,以保證對學生練習的情況形成深入地理解。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應注意安全意識教育,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安全要求開展各項自主訓練活動,從而避免小學生因體育運動造成安全損傷。
第二,合作探究方面。根據導學計劃方案實施相應的合作探究學習,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發散性思維為主要目標,針對學生體育運動相關知識予以完善,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要求檢測高分學生指導低分學生的效果,為下一環節活動單制定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2]。
第三,檢測工作完成后,體育教師應向學生及時反饋檢測的結果,保證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不斷改進,這樣體育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同時,小學體育教師需評價學生課堂表現,分析并總結學生課堂情況,對學生進行點撥、導向,了解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問題,予以解惑、釋疑,針對學生表現加以激勵及表揚,以便于促進學生體育技能有所提升,增強學生的體質。
5適當調整活動單
學生是體育教學中的主體,教師需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旨在實現學生身心發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導學計劃為基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導學模式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對相關理論以及技能有效地掌握。在這種情況下,若活動單無法保證目標完成的有效性,體育教師就一定要積極采取調整措施。
以長跑組活動檢測為例,若學生長跑的單次圈數不能夠與標準要求相吻合,同時長跑的時間沒有與標準需求保持一致,教師就應當重新設置活動單,將單次長跑圈數減少,圈數超過考試要求的一圈即可。隨后,要給予長跑組必要的指導與鼓勵,為學生提供幫助,使其能夠熟練地掌握長跑的呼吸技能,盡可能地減少長跑所需的時間,降低學生犯規的幾率,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表現,針對學生興趣愛好及體育技能掌握情況,適當優化及調節教學環節和方案,有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興趣,最終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優良習慣。
6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導學模式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保證教學目標的明確性,而且教學優勢明顯,值得全面推廣和運用。但仍需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導學模式的過程中,應當有效結合導學和活動單,不應僅強調分配學生任務而不重視自己的指導作用,否則將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在小學體育教學未來發展中,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導學模式的運用,以保證在根本上推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福琴.小學體育教學新模式理論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4(8):32.
[2]羅菊玲.淺探“問題導學,實踐促學”小學體育教學方法[J].教育界,2015(28):62.
【小學體育教學導學模式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導學式教學模式下的中學體育的論文09-23
學導式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模式論文07-05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0-16
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中問題導學的特點分析論文01-16
大學統計學教學模式分析的論文06-27
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6-27
高中語文先學后導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7-04
小學體育自主學練教學策略分析論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