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要從細節入手論文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中比較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過程。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取決于教師是否關注了自己教學中每一個細微之處。只要教師能在各個方面注意細節,教材就能發揮功用。注重了備課,關注了課堂,重視了作業,課堂效率就能體現出來。細節是平凡的、具體的、零散的,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細節就是效率的催生劑,處理得好就能正確降生新的生命,打造高效的課堂。
一、關注備課細節——備教材,備學生
1.深入理解教材,掌握知識精華。教材的編寫都是有一定的原由,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掌握了教材的核心,就能給學生正確的引導;正確的運用了教材情景,就能發揮教材的作用。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理解就讓知識能夠自然的植入學生的頭腦。比如在教學《第幾》一課時,課本的例子是5個人在排隊買票。這樣的例子是學習序數最好的教材,可是課本中的場景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而言非常陌生。怎么樣才能不違背書本的原意,又能讓班里的學生熟悉呢?于是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生排隊來復批作業的情況。于是課堂一開始就讓上一次作業沒有復批的同學來排隊復批。然后順勢讓下面的同學來說一說,誰會是第幾個輪到。這樣的變動不僅讓學生認識了序數,也讓學生明白序數在生活中的用處。
2.充分了解學生,把握學習起點。學生能不能學好,主要是看學生有沒有興趣,是不是能夠融入到知識中去。如果能夠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情境中去,就能讓知識扎根于孩子們的頭腦中。于是教師能不能把握學生的知識起點就猶為重要了。好的起點就能注定好的結局。如若能把學生的原始知識起點和教材銜接得當,就能讓課堂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中的第一課時到第三課時是《前后》《上下》《左右》。在教學時可以先確定一下學生的知識起點。由于學生已有一個學期的學校教育,因此一些知識已經早就會了。對于“上下”、“前后”而言,學生更是熟知內心。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對于“上下”“前后”,只要略微提一下,加以鞏固即行。對于《左右》這一課時,學生頭腦中的左右只限于生活實際中的左右,因此,知道了這一知識起點,在教學時,只要對學生進行圖上的左右與實際左右的區別。
二、關注課堂細節——常對比,多補差
1.變化課堂形式,提高學習興趣。學生喜歡活潑的課堂,熱鬧的課堂,學生更喜歡在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習新知,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多變的課堂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興趣盎然才會勢如破竹的學習知識。游戲的課堂可以讓學生融入其中,讓學生可以在游樂中學習知識;自主的課堂可以讓學生當家作主,讓學生在主人翁的課堂中任意學習;互動的課堂可以讓學生親近教師,讓學生在友愛的環境中與教師以朋友相伴相學……
2.課堂前后對比,了解掌握情況。課堂前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是一無所知或是模糊不清,學習之后的學生對知識應該了如指掌。如果能對學生學習前后的知識進行多對比,想來學生肯定能夠學得更好,更踏實。比如《9加幾》這一課時,在沒有學習之前,學生對于“湊十法”還不曾接觸,當學習了此課后學生做9加幾的加法題時就會用此方法,不再用原來的`數數加以計算。
3.及時填補遺缺,奠定扎實基礎。比如在教學《9加幾》時,我發現一堂課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對9的組成掌握熟練,但對于9的加法卻并不熟練。于是我就做了一套9的加法的口算小卡片,數學課上課前利用2分鐘時間進行看算訓練。也就是讓學生看到口算卡片,立即說出得數。一個星期下來,每一個學生對于9的加法都能很快的說出來。于是在后來的加減法教學中我都會把本課的算式做成口算卡片,讓學生進行訓練。學生的計算速度在上升,正確率也在不斷地提高。
三、關注作業細節——多反饋,多反思
1.課前掌握題型。教材的例題能讓編委的意思全部呈現出來,但是課本的意思能到位卻不能面面俱到,作業本和練習本上的題目總是讓人意想不到。如果在課前能熟悉題型,了解練習的目的。教師若能在課前多看看課堂作業本、練習卷,多揣測教材的意思,讓題型能夠盡量的完全,讓學生的練習盡多的全面。這樣不管做作業還是檢測都能讓學生比較有底氣,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比如《認識整時》這一課上,課本上只是有一些整時的鐘面圖形,卻在課堂作業本上有一些不一樣的題目。作業本上的題目是讓學生根據一天的事情寫出鐘面上的時間,最后一個鐘是讓學生自己根據題目意思畫出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事先做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學生先熟悉一些,這樣在做練習時就不會手足無措了。
2.課中深入講解。教材編得再好,也得教師在課堂上全力體現。如果沒有盡力的發揮出教材,就會耽誤了編委的意思。比如《認識整時》一課中的整時是學生在生活中已碰到過的,但是對于整時的認識還是很模糊的。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如果能讓學生多了解鐘面,就能更好的學習。在初識鐘面時,多方面的讓學生了解。教師在教會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后,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訓練。比如教師撥鐘,學生說時間;學生撥鐘,學生說時間;學生說時間,學生撥鐘。只要這樣的多方法的練習,學生就能深刻認識整時。
3.課后及時補差。課堂上的學習只能是讓學生從無知到知的過程,但是如果課堂上沒有學好,又不去練習的話,就會讓學生疏于學習,不能把知識植入腦海。因此在平時作業批改時在邊上放一本筆記本和一張名單。批完作業之后,把本課作業全班同學做得最差的題目摘錄下來,以便在后一堂課上重點講解此類型的題目。個別作業做得特別差的同學,會在名單后面標注題目和知識點,利用課后時間找來個別補差,或者發短信給家長,讓他們輔導。比如最近在進行模擬測試,在一張試卷上,對于“12這個數中的1表示1個( ),2表示2個( )”這題,幾乎全軍覆沒。于是我將此題抄錄下來,再結合個位,十位的題目,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對學生反復練習。還有班里有一個學生對于按規律填數,幾乎每考必錯。于是在一次中午時分,我對其進行特訓。接下來的每一次考試中此類型的題目他都能順利拿分。
一部好看的電影,總會有一些精彩的鏡頭留在我們的腦海中。一堂好課,也會有一些精彩的片斷讓我們回味無窮,而這些都是“細節”留下的功勞。也許我們的課堂教學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只要我們做到在細微之處的獨到處理,就能讓課堂展現精彩,實現高效。
【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要從細節入手論文】相關文章:
打造高效課堂論文05-08
打造高效體育課堂的論文02-26
淺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論文04-23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論文09-26
淺談教師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論文09-09
打造高效的課堂總結11-21
打造高效課堂之小組合作的論文04-16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論文04-15
科學運用游戲,打造高效課堂論文01-27